公元125年,漢安帝病死。閻皇後閻姬沒有兒子,而漢安帝雖有妻妾一幫,沒一個留下龍種。隻有宮人李氏生一男嬰,取名劉保,原本被漢安帝立為太子,閻皇後怕母以子貴,哪一天皇帝一高興再封李氏為皇後,就暗中派人害死了李宮人。閻皇後又怕太子劉保一旦繼位皇帝,會反過來找她算總賬,就又攛弄漢安帝廢了劉保的太子,降為濟陰王。第二年漢安帝死在了南巡的途中,閻皇後當時同漢安帝在一起。她怕宮中知道皇帝死訊後發生政變,忙把跟在自己身邊的幾個兄弟找來,命令封鎖皇帝的死訊,對隨行的大臣們謊稱皇帝病重,命隨隊人馬星夜兼程,火速迴京。四天後趕迴了宮中。閻皇後早有把執朝綱的想法,想立一個幼童為皇帝,她好繼續把持朝綱。為此,閻皇後將哥哥閻顯叫入後宮,進行了一番密謀,選中了濟北惠王劉壽不滿一歲的幼兒劉懿。隨後下詔,劉懿繼位皇帝,史稱少帝。劉懿是東漢劉氏第五代第七個皇帝。

    話說閻皇後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立了少帝這個小皇帝,自己尊為皇太後,臨朝執政,封大哥閻顯為大將軍,領銜輔政,把原有的重臣或逮捕下獄,或貶遣迴歸所封之國。能殺的殺了,該免的免了。閻顯又把自己三個弟弟都封為重臣。大弟閻景為衛尉,二弟閻耀為城門校尉,三弟閻晏為執金吾,其它死黨爪牙也都充實在朝野上下,閻氏外戚位尊權重,威橫當朝。可是好景不長,少帝繼位不到八個月病死了。這一下,給閻太後來了個措手不及。皇家子孫留在京城的隻有濟陰王劉保一人。閻太後怕劉保繼位,宮中有變。於是扣住少帝的屍體不出殯,火速派人召濟北惠王劉壽和河間王劉開進京,想從這兩家中再找一男兒繼位。可是這一迴下手晚了,自宮中傳出少帝駕崩消息後,一班宦官們在中常侍孫程的策劃下,當天開始政變,衝入後宮,將閻氏兄弟及死黨全部逮捕法辦,孫程逼閻太後交出傳國玉璽。閻太後見大勢已去,隻好把玉璽交了出來,孫程得到玉璽後,逼閻太後移入它宮,並囑太後今後休再管宮中之事。打發完了閻太後,隨後擁立已廢太子劉保繼了位,史稱漢順帝。這時是公元126年,漢順帝是東漢劉氏第六代第八個皇帝。朝廷不認可少帝這個兒皇帝,按照王侯禮節為少帝舉行了葬禮,沒尊諡號,更不會建廟並封其廟號了。

    漢順帝繼位時也隻有十一歲,不能臨朝親政,孫程順其自然的當上了輔佐大臣,一幫宦官作為追隨者為政變立下了大功,自然也都得於升官加爵,宦官得於封侯者達十九人,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十九侯”。孫程名列榜首,被封為萬戶侯。這東漢的天下,又一次落入宦官之手。

    公元133年,漢順帝十八歲,立梁貴人為皇後,封皇後父親梁商為大將軍。不久梁商病死,漢順帝又讓舅舅梁冀繼姥爺之後為大將軍。梁冀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家夥,他一掌權,豺狼本質立刻暴露無遺。使得東漢朝自漢和帝時外戚開始幹政,到梁冀掌權之後,外戚專權達到了極點。

    公元144年,漢順帝病死,享年三十歲,在帝位十九年,死後葬憲陵,尊諡號孝順皇帝,廟號敬宗。漢順帝死後,由太子劉炳繼位,史稱漢衝帝。漢衝帝劉炳是漢順帝的兒子,梁後沒有生子,劉炳是虞貴人所生,兩歲時立為太子,當年八月份繼皇帝位。尊梁皇後為太後。漢衝帝是東漢劉氏第七代第九個皇帝。繼位時隻有兩歲,仍由梁太後臨朝聽政,朝中大權仍在梁冀手中。第二年正月漢衝帝就夭折了,在帝位不足五個月,死後葬懷陵,尊諡號孝衝皇帝,沒有廟號。

    漢衝帝一死,皇太後又與梁冀進行了一番密謀,選定八歲的劉纘繼皇帝位,史稱漢質帝。漢質帝劉纘,是漢章帝的玄孫。曾祖父是千乘貞王劉伉。漢質帝是東漢劉氏第七代第十個皇帝。漢質帝繼位一年零六個月,就被梁冀用鴆酒毒死。尊諡號孝質皇帝,葬靜陵,沒廟號。

    漢質帝一死,梁太後又立劉誌為帝,史稱漢恆帝。漢恆帝劉誌是漢章帝的曾孫,河間孝王劉開的孫子,是東漢劉氏第六代第十一個皇帝,立梁太後的妹妹為梁皇後。梁皇後死後,又立竇貴人為竇皇後。漢恆帝繼位時隻有十五歲,仍由梁太後臨朝執政。

    話說在這個亂世之秋,出了個曠世奇才叫張衡。張衡字平子。河南省南陽縣石橋鎮人。早年在家發奮苦讀,二十二歲出任南陽太守的主簿。三十三歲赴京都任尚書侍郎,並曾兩度擔任太史令。晚年曾任河間相、尚書等職。在天文學、地震學、機械製造、數學、文學、繪畫等方麵均有很高造詣。傳古百世的名篇《渾天儀圖注》和《靈憲》是張衡在天文學中的代表作。張衡曾形象的把天體比喻為雞蛋,地球就是雞蛋中的蛋黃。他定義通過人的眼睛能看見的星數約2500顆,並通過自己的一些手段測定了太陽、月亮的視角直徑是周天的0°。49分。這些數據都被現代科學肯定與實際情況十分接近。他設計製造了第一台水運渾象儀,用水力作為動力通過齒輪係統推動渾象本體一天旋轉一周,渾象上所顯示的各星體的運轉規律與實際天象完全相符。他還於132年創製了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候風地動儀。該儀器十分靈敏,在京城毫無震感的情況下,能準確的監測出千裏之外的地震信息。他的數學學術名作《算罔論》,準確的給出圓周率為3.1466到3.1623兩個近似值。他還為後人留下了千古名篇《東京賦》、《西京賦》、《應閑賦》、《思玄賦》,並被人稱為當時六大名畫家之一。1956年,河南省南陽縣重修了他的墳墓,並在墓前立碑。郭沫若老先生在碑上為張衡題詞:“如此全麵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敬仰。”

    話說東漢中期還有一個重量級人物,那就是上文我們多次提到的梁冀。這梁冀可說是中國東漢最顯赫的外戚權臣。字伯卓,甘肅平涼人。其父梁商,是漢順帝時的大將軍,他不但是漢順帝的大舅哥,也是漢桓帝的大舅哥。也就是說,他的兩個妹妹一個是漢順帝的皇後、一個是漢桓帝的皇後。梁冀初任黃門侍郎,轉侍中,虎賁中郎將,越騎、步兵校尉,執金吾。後又任河南尹,梁商死後,繼任大將軍。他夥同梁太後,先後輔立了三個皇帝,即漢衝帝、漢質帝和漢桓帝。梁冀自漢順帝時當上大將軍,不把臨朝執政的妹妹梁太後放在眼裏,朝中之事是專橫拔扈。漢順帝死後,為了繼續操縱朝廷大權,極力攛弄梁太後立了兩歲的漢衝帝。繼而又扶起八歲的漢質帝,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想繼續把執朝綱。誰知這八歲的小皇帝,人雖小卻很精明,對梁冀的所作所為十分不滿,並當廷指責了梁冀的蠻橫無理的行為。這一下可是捅了馬蜂窩。梁冀見這小皇帝現在就敢和他叫板,立刻惱羞成怒,第二天就指使宮人在皇帝吃的飯中下了毒藥,讓這位敢和他叫板的小天子歸天了。梁冀以大將軍的身份執掌朝政達十七年之久。自認為功向蓋世,目空一功,事無大小,專權行事,幾任皇帝形同傀儡。整個梁氏家族從漢和帝算起,梁氏一門前後有七人被封為侯,出了三位皇後娘娘,六位貴人,兩個大將軍,三人取公主為妻,梁氏一門在朝為官者多達五十七人,勢力遍布朝廷。而梁冀又生性貪恣,依仗權勢多方搜括財物,當時,四方貢物必須先將上等的獻送梁冀,皇帝禦府僅得其次。梁冀不但是送到手中的財照收不誤,別人的財物,他也是千方百計的勒索侵占。他還強征平民為奴,他的家中家奴多達數千人。梁氏專權自恣,極力誅除異己。太史令陳授曾劾奏梁冀,被梁冀知道後,即指使洛陽令將陳授拷打致死。漢桓帝對梁冀專權極度不滿,借致死陳授一事,漢桓帝收迴了梁冀的大將軍印綬,並決定鏟除梁冀。梁冀接到收迴大將印綬的聖旨後,就感到事情不妙,和妻子一合計,兩人雙雙飲鴆自殺了。梁冀一死,帝桓帝又命將梁氏滿門抄斬,並沒收了梁冀的全部家產。梁冀家財折賣後達30餘萬萬,相當當時全國年稅租的一半。漢桓帝令將其全部充抵國家稅收,並宣布當年全國稅租統統減半,大大減輕了全國勞動者的稅賦。

    公元167年,漢桓帝病死,享年三十六歲,在帝位二十一年,尊諡號孝桓皇帝,廟號威宗,葬宣陵。

    這正是:有才盡忠美名傳,多行不義終自毀。

    欲知後事,請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語話帝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嶂石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嶂石岩並收藏成語話帝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