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7年,漢桓帝死後無子,竇皇後同父親竇武密謀一番後,從皇氏宗親中選定一個十二歲的皇種劉宏繼位做了皇帝。史稱漢靈帝。漢靈帝劉宏是河間孝王劉開的曾孫,是東漢劉氏的第七代第十二個皇帝。漢靈帝繼位後,竇皇後自封皇太後,臨朝聽政,封父親竇武為大將軍輔政。
話說東漢自和帝以後,外戚、宦官交替專權。官僚士大夫傾向於外戚一邊,他們經常上書反對宦官專權。這其中的主要人物有太尉陳蕃、司隸校尉李膺、太仆杜密及範滂等人。這些人成了那些當權宦官們的眼中釘,肉中剌。於是當權的宦官們聯合起來,上書漢桓帝,誣告李膺等人蓄養太學遊士、交結諸郡生徒,共為部黨,誹謗朝廷。漢桓帝不問青紅皂白,通令郡國逮捕“黨人”。李膺、杜密、範滂等200餘人均被收監入獄,太尉陳蕃也以用人不當被免職。後來,漢桓帝雖然將這些黨人全部赦免出獄,但還是下了一道詔令,將黨人赦歸田裏,禁錮終身,不得做官。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黨銦之禍”。
這一事件發生後,引起了士大夫階層的公憤,與把持朝政的宦官集團之間的鬥爭更趨激烈。到漢靈帝繼位後,竇太後臨朝,外戚竇武為大將軍執掌朝政。他與太傅陳蕃起用黨人,打算消滅宦官勢力。後因事機泄漏而失敗,陳蕃被殺,竇武自殺,凡與李膺及陳蕃、竇武有關連之人都被免官禁錮。宦官還采用誣陷、奏捕、拷殺、徙邊等手段,借機報私冤和濫捕牽連,以至為此事遭殃者多達六七百人。宦官還指使司隸校尉逐捕黨人和太學諸生千餘人。凡黨人的門生、故吏、父子兄弟和五服以內的親屬,都免官禁錮,並連及五族。這次黨錮之禍前後延續了十幾年。
話說汝南郡人範滂,字孟博。自幼品德高尚,被州郡和鄉裏的人所佩服。範滂為清詔使時,要到冀州巡察考核,範滂登上車子手握韁繩上路,慷慨激語,大有使天下變的清明的抱負。郡守縣令有貪贓枉法者,都在聽到範滂下來考察的信息後,解下印綬棄官逃跑了。經範滂核實並揭發上奏的案件,件件鐵證如山,沒有一個被推翻的。當時正起上三公府下屬官員搜集民間謠諺整理成文以考查官吏優劣和民間疾苦,範滂便彈奏了刺史、郡守等權貴家門的黨羽二十多人,沿書指責範滂揭發彈奏的人數太多,懷疑的私人恩怨。範滂迴答道:“臣所揭發的官吏,如果不是貪婪、醜惡、奸詐、殘暴的四穢奸暴,為害百姓之人,哪裏用得著去玷汙我的奏章。隻是因為隔朝會日期太短了,所以先揭發那些急待懲處的,那些沿未審理結案的,正進一步查證核實。臣聽說:農夫認真鋤草,莊稼必然茂盛:忠臣必須鏟除奸臣,王道才能清平。如果臣所彈劾的違背事實,甘願接受殺頭示眾的懲處。”範滂的剛正和忠直譽滿朝野。所以,在黨銦之禍中,很多人都為範滂鳴不平。
話說汝南郡的督郵吳導在接受了逮捕範滂的命令之後,無奈得來到範滂所在的征羌縣,他不忍去抓捕範滂,隻好一人抱著逮捕令,把自己關在驛站的官舍中,伏在床上痛哭。驛站當差都不知為什麽,向範滂報告。範滂聽了後,非常感動的說道:“我知道了,這一定是為了我啊!”範滂說著話,隨手抓起了自己的外衣,頭也沒迴的就直接奔縣中的監獄投案去了。縣令聽衙役報範滂來投案自首,非常驚訝。忙跑出縣衙來見範滂。他見到範滂後,二話不說,解下官印仍到地上,拉著範滂就很迴走。範滂不解的問道:“我是來自首的,你拉我要到哪裏去?”縣令說道:“天下之大,自有我等存身之處,沒有理由非要自去自討苦吃。”範滂甩開縣令的手說:“我範滂死了,災禍就被堵住了,怎麽敢連累你去犯法,而且還會害的我的老母流離失所呢?”範滂沒有聽從縣令的勸說,毅然走入了監獄。臨刑前,範滂的老母親前來與兒子訣別。範滂告訴母親說:“我的弟弟很孝順,完全成夠替我盡孝,兒命歸黃泉去陪伴我尊敬的老父親,我們哥倆活著的和死去的都有自己事做。隻是希望母親大人割斷慈愛之思,不要過度悲傷。”老母望著兒子說道:“我的兒能和那麽多的名人誌士一同赴黃泉,死了又有什麽遺呢憾?擁有了美好的名聲,又要求長命百歲,誰又能同時都有得到呢?我想讓你幹壞事,但壞事則一定不能幹:我想讓你幹好事,那麽我原本就不能幹壞事。”範滂跪著聽完了母親的教悔,向母親再次跪別,毅然走向了刑場。所有在場的人,都為這一對大義棱凜然母子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話說昏庸透頂漢靈帝在位期間,由於他寵信宦官,朝政被宦官趙忠、張讓把持,政治腐敗達於極點。漢靈生活荒淫,聚斂無度,隻知吃喝玩樂。國庫裏的錢不夠用了,為了搜刮帝錢財,他們在西園開了一個挺大的鋪子,並貼出榜文,有錢的人可以公開到這裏來買官職,買爵位。根據要買的官位,標出實際價格。買個郡太守要二千萬,買個縣令要四百萬::如果有一時付不出錢的,可以暫時賒欠,等到上任後加倍付款。這些花了錢買下官的人,一上任當然是更加起勁的搜刮民脂民膏。漢靈帝還在後宮修店鋪,讓宮女們行商販賣。漢靈帝自己還時不時的換上商人的服裝,與行商的宮女們一起飲酒作樂。這還不算,漢靈帝還十分喜歡玩狗。他讓狗的頭上戴著文官的帽子,身上披著綬帶。他自己手執韁繩,親自駕著四頭驢拉著的車子,在西園內遛狗玩京城洛陽的貴族們都紛紛竟相效彷,致使當時京城一帶驢的價格竟漲到與馬價相同了。漢靈帝話說昏庸透頂漢靈帝在位期間,由於他寵信宦官,朝政被宦官趙忠、張讓把持,政治腐敗達於極點。漢靈生活荒淫,聚斂無度,隻知吃喝玩樂。國庫裏的錢不夠用了,為了搜刮帝錢財,他們在西園開了一個挺大的鋪子,並貼出榜文,有錢的人可以公開到這裏來買官職,買爵位。根據要買的官位,標出實際價格。買個郡太守要二千萬,買個縣令要四百萬::如果有一時付不出錢的,可以暫時賒欠,等到上任後加倍付款。這些花了錢買下官的人,一上任當然是更加起勁的搜刮民脂民膏。漢靈帝還在後宮修店鋪,讓宮女們行商販賣。漢靈帝自己還時不時的換上商人的服裝,與行商的宮女們一起飲酒作樂。這還不算,漢靈帝還十分喜歡玩狗。他讓狗的頭上戴著文官的帽子,身上披著綬帶。他自己手執韁繩,親自駕著四頭驢拉著的車子,在西園內遛狗玩京城洛陽的貴族們都紛紛竟相效彷,致使當時京城一帶驢的價格竟漲到與馬價相同了。漢靈帝還有收藏奇珍異寶的嗜好,每當各郡國向朝廷進貢之前,都要先精選一部分上等的珍品,送交管理皇帝私人財物的主官官員之處,這個被稱知為“導行費”。中常侍呂強為此事當庭上諫說道“普天之下財物,雖存在於天地之間,卻都歸陛下所有,還有什麽必要要分出公私呢?可如令皇帝卻讓您的私藏官斂各郡國的珍寶,您的私宮中堆滿各種絲織品,西園裏收藏著本應由大司農管理的錢物:您的騾馬廄中飼養著本應歸大仆管理的馬匹:而且各郡國向朝廷交納租賦時,還要另外送上導行費,這樣一來,租賦數量必然增加,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官府的實際收入未見增加,領官汙吏從中取利,黎民百姓深受其苦。更有一此阿諛奉承的官員,利用這一點,額外進獻財物,皇上再不能這樣姑自縱容,到使這種不良之風越來越盛了。”漢靈帝忍著性子聽他說著,隨口問道:“那依你之見該如何是好呢?”呂強答首:“我們應依照以往的法度,先拔官員的事情應交給三府負責。尚書隻負責將三府的奏章轉呈給皇上:被選拔者要通過考核後加以委任,並責令必須要做出政績來。沒有功績之人,則應由尚書提出彈劾,交給延尉進一步調查落實,然後給於處罰。因此,三府在選拔人才時,都要與僚屬仔細評議,了解這些人平素的品行,評估他們的才幹。盡管這樣嚴格,仍然會有各別官員不能勝任,使政務荒廢混亂而導致局麵很不安定。如今隻是由尚書負責選取拔官員,甚至由皇上頒上調令,直接任用一些人為官。這樣的話,三公可以不承擔選取拔是否得當的責任,尚書也是如此,原來對選任官員進行檢查的獎懲製度也就無法實施,誰又能為此白白盡心呢?”呂強在那裏滔滔不絕的說了半天,漢靈帝一句也沒聽進去,等呂強說完了,漢靈帝隻說了一句話:“我知道了,你下去吧。”迴過頭來,依然是我行我素。皇帝的昏庸,朝廷的腐敗,地主豪強的壓迫,再加上拉二連三的天災,逼的老百姓沒法活下去了。公元184年,爆發了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東漢政權從此陷入苟延殘喘的局麵。
話說這次有組織、有準備的全國性農民起義。因起義軍頭戴黃巾為標幟,史稱黃巾起義。起義領袖張角,河北平鄉人,自稱“大賢良師”,以傳道和治病為名,在農民中宣揚教義,進行秘密活動。10餘年間,徒眾達10萬,遍布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分為36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一渠帥,由他統一指揮。張角廣泛傳播“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讖語。又在各處府署門上用白土塗寫“甲子”字樣,作為發動起義的信號。張角原定於三月五日起義。但預定起事前一月,因叛徒告密,張角派人飛告各方提前起義。於是36方一時俱起,眾達數十萬人。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靈帝慌忙調集各地精兵,進剿黃巾軍。各地豪強地主也紛紛起兵,配合官軍鎮壓起義,黃巾軍由於缺乏戰鬥經驗,被東漢王朝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到後來,張角病死,張梁、張寶兵敗陣亡,10餘萬黃巾軍被殺害,起義被殘酷的鎮壓了下去。這才引出了曹操、劉備、孫權逐鹿中原,竟爭漢鼎,魏蜀吳三國分天下的局麵。
這正是:怒潮淹沒舊龍殿,鮮血染出新皇衣。
欲知後事,請聽下迴分解。
話說東漢自和帝以後,外戚、宦官交替專權。官僚士大夫傾向於外戚一邊,他們經常上書反對宦官專權。這其中的主要人物有太尉陳蕃、司隸校尉李膺、太仆杜密及範滂等人。這些人成了那些當權宦官們的眼中釘,肉中剌。於是當權的宦官們聯合起來,上書漢桓帝,誣告李膺等人蓄養太學遊士、交結諸郡生徒,共為部黨,誹謗朝廷。漢桓帝不問青紅皂白,通令郡國逮捕“黨人”。李膺、杜密、範滂等200餘人均被收監入獄,太尉陳蕃也以用人不當被免職。後來,漢桓帝雖然將這些黨人全部赦免出獄,但還是下了一道詔令,將黨人赦歸田裏,禁錮終身,不得做官。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黨銦之禍”。
這一事件發生後,引起了士大夫階層的公憤,與把持朝政的宦官集團之間的鬥爭更趨激烈。到漢靈帝繼位後,竇太後臨朝,外戚竇武為大將軍執掌朝政。他與太傅陳蕃起用黨人,打算消滅宦官勢力。後因事機泄漏而失敗,陳蕃被殺,竇武自殺,凡與李膺及陳蕃、竇武有關連之人都被免官禁錮。宦官還采用誣陷、奏捕、拷殺、徙邊等手段,借機報私冤和濫捕牽連,以至為此事遭殃者多達六七百人。宦官還指使司隸校尉逐捕黨人和太學諸生千餘人。凡黨人的門生、故吏、父子兄弟和五服以內的親屬,都免官禁錮,並連及五族。這次黨錮之禍前後延續了十幾年。
話說汝南郡人範滂,字孟博。自幼品德高尚,被州郡和鄉裏的人所佩服。範滂為清詔使時,要到冀州巡察考核,範滂登上車子手握韁繩上路,慷慨激語,大有使天下變的清明的抱負。郡守縣令有貪贓枉法者,都在聽到範滂下來考察的信息後,解下印綬棄官逃跑了。經範滂核實並揭發上奏的案件,件件鐵證如山,沒有一個被推翻的。當時正起上三公府下屬官員搜集民間謠諺整理成文以考查官吏優劣和民間疾苦,範滂便彈奏了刺史、郡守等權貴家門的黨羽二十多人,沿書指責範滂揭發彈奏的人數太多,懷疑的私人恩怨。範滂迴答道:“臣所揭發的官吏,如果不是貪婪、醜惡、奸詐、殘暴的四穢奸暴,為害百姓之人,哪裏用得著去玷汙我的奏章。隻是因為隔朝會日期太短了,所以先揭發那些急待懲處的,那些沿未審理結案的,正進一步查證核實。臣聽說:農夫認真鋤草,莊稼必然茂盛:忠臣必須鏟除奸臣,王道才能清平。如果臣所彈劾的違背事實,甘願接受殺頭示眾的懲處。”範滂的剛正和忠直譽滿朝野。所以,在黨銦之禍中,很多人都為範滂鳴不平。
話說汝南郡的督郵吳導在接受了逮捕範滂的命令之後,無奈得來到範滂所在的征羌縣,他不忍去抓捕範滂,隻好一人抱著逮捕令,把自己關在驛站的官舍中,伏在床上痛哭。驛站當差都不知為什麽,向範滂報告。範滂聽了後,非常感動的說道:“我知道了,這一定是為了我啊!”範滂說著話,隨手抓起了自己的外衣,頭也沒迴的就直接奔縣中的監獄投案去了。縣令聽衙役報範滂來投案自首,非常驚訝。忙跑出縣衙來見範滂。他見到範滂後,二話不說,解下官印仍到地上,拉著範滂就很迴走。範滂不解的問道:“我是來自首的,你拉我要到哪裏去?”縣令說道:“天下之大,自有我等存身之處,沒有理由非要自去自討苦吃。”範滂甩開縣令的手說:“我範滂死了,災禍就被堵住了,怎麽敢連累你去犯法,而且還會害的我的老母流離失所呢?”範滂沒有聽從縣令的勸說,毅然走入了監獄。臨刑前,範滂的老母親前來與兒子訣別。範滂告訴母親說:“我的弟弟很孝順,完全成夠替我盡孝,兒命歸黃泉去陪伴我尊敬的老父親,我們哥倆活著的和死去的都有自己事做。隻是希望母親大人割斷慈愛之思,不要過度悲傷。”老母望著兒子說道:“我的兒能和那麽多的名人誌士一同赴黃泉,死了又有什麽遺呢憾?擁有了美好的名聲,又要求長命百歲,誰又能同時都有得到呢?我想讓你幹壞事,但壞事則一定不能幹:我想讓你幹好事,那麽我原本就不能幹壞事。”範滂跪著聽完了母親的教悔,向母親再次跪別,毅然走向了刑場。所有在場的人,都為這一對大義棱凜然母子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話說昏庸透頂漢靈帝在位期間,由於他寵信宦官,朝政被宦官趙忠、張讓把持,政治腐敗達於極點。漢靈生活荒淫,聚斂無度,隻知吃喝玩樂。國庫裏的錢不夠用了,為了搜刮帝錢財,他們在西園開了一個挺大的鋪子,並貼出榜文,有錢的人可以公開到這裏來買官職,買爵位。根據要買的官位,標出實際價格。買個郡太守要二千萬,買個縣令要四百萬::如果有一時付不出錢的,可以暫時賒欠,等到上任後加倍付款。這些花了錢買下官的人,一上任當然是更加起勁的搜刮民脂民膏。漢靈帝還在後宮修店鋪,讓宮女們行商販賣。漢靈帝自己還時不時的換上商人的服裝,與行商的宮女們一起飲酒作樂。這還不算,漢靈帝還十分喜歡玩狗。他讓狗的頭上戴著文官的帽子,身上披著綬帶。他自己手執韁繩,親自駕著四頭驢拉著的車子,在西園內遛狗玩京城洛陽的貴族們都紛紛竟相效彷,致使當時京城一帶驢的價格竟漲到與馬價相同了。漢靈帝話說昏庸透頂漢靈帝在位期間,由於他寵信宦官,朝政被宦官趙忠、張讓把持,政治腐敗達於極點。漢靈生活荒淫,聚斂無度,隻知吃喝玩樂。國庫裏的錢不夠用了,為了搜刮帝錢財,他們在西園開了一個挺大的鋪子,並貼出榜文,有錢的人可以公開到這裏來買官職,買爵位。根據要買的官位,標出實際價格。買個郡太守要二千萬,買個縣令要四百萬::如果有一時付不出錢的,可以暫時賒欠,等到上任後加倍付款。這些花了錢買下官的人,一上任當然是更加起勁的搜刮民脂民膏。漢靈帝還在後宮修店鋪,讓宮女們行商販賣。漢靈帝自己還時不時的換上商人的服裝,與行商的宮女們一起飲酒作樂。這還不算,漢靈帝還十分喜歡玩狗。他讓狗的頭上戴著文官的帽子,身上披著綬帶。他自己手執韁繩,親自駕著四頭驢拉著的車子,在西園內遛狗玩京城洛陽的貴族們都紛紛竟相效彷,致使當時京城一帶驢的價格竟漲到與馬價相同了。漢靈帝還有收藏奇珍異寶的嗜好,每當各郡國向朝廷進貢之前,都要先精選一部分上等的珍品,送交管理皇帝私人財物的主官官員之處,這個被稱知為“導行費”。中常侍呂強為此事當庭上諫說道“普天之下財物,雖存在於天地之間,卻都歸陛下所有,還有什麽必要要分出公私呢?可如令皇帝卻讓您的私藏官斂各郡國的珍寶,您的私宮中堆滿各種絲織品,西園裏收藏著本應由大司農管理的錢物:您的騾馬廄中飼養著本應歸大仆管理的馬匹:而且各郡國向朝廷交納租賦時,還要另外送上導行費,這樣一來,租賦數量必然增加,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官府的實際收入未見增加,領官汙吏從中取利,黎民百姓深受其苦。更有一此阿諛奉承的官員,利用這一點,額外進獻財物,皇上再不能這樣姑自縱容,到使這種不良之風越來越盛了。”漢靈帝忍著性子聽他說著,隨口問道:“那依你之見該如何是好呢?”呂強答首:“我們應依照以往的法度,先拔官員的事情應交給三府負責。尚書隻負責將三府的奏章轉呈給皇上:被選拔者要通過考核後加以委任,並責令必須要做出政績來。沒有功績之人,則應由尚書提出彈劾,交給延尉進一步調查落實,然後給於處罰。因此,三府在選拔人才時,都要與僚屬仔細評議,了解這些人平素的品行,評估他們的才幹。盡管這樣嚴格,仍然會有各別官員不能勝任,使政務荒廢混亂而導致局麵很不安定。如今隻是由尚書負責選取拔官員,甚至由皇上頒上調令,直接任用一些人為官。這樣的話,三公可以不承擔選取拔是否得當的責任,尚書也是如此,原來對選任官員進行檢查的獎懲製度也就無法實施,誰又能為此白白盡心呢?”呂強在那裏滔滔不絕的說了半天,漢靈帝一句也沒聽進去,等呂強說完了,漢靈帝隻說了一句話:“我知道了,你下去吧。”迴過頭來,依然是我行我素。皇帝的昏庸,朝廷的腐敗,地主豪強的壓迫,再加上拉二連三的天災,逼的老百姓沒法活下去了。公元184年,爆發了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東漢政權從此陷入苟延殘喘的局麵。
話說這次有組織、有準備的全國性農民起義。因起義軍頭戴黃巾為標幟,史稱黃巾起義。起義領袖張角,河北平鄉人,自稱“大賢良師”,以傳道和治病為名,在農民中宣揚教義,進行秘密活動。10餘年間,徒眾達10萬,遍布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分為36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一渠帥,由他統一指揮。張角廣泛傳播“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讖語。又在各處府署門上用白土塗寫“甲子”字樣,作為發動起義的信號。張角原定於三月五日起義。但預定起事前一月,因叛徒告密,張角派人飛告各方提前起義。於是36方一時俱起,眾達數十萬人。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靈帝慌忙調集各地精兵,進剿黃巾軍。各地豪強地主也紛紛起兵,配合官軍鎮壓起義,黃巾軍由於缺乏戰鬥經驗,被東漢王朝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到後來,張角病死,張梁、張寶兵敗陣亡,10餘萬黃巾軍被殺害,起義被殘酷的鎮壓了下去。這才引出了曹操、劉備、孫權逐鹿中原,竟爭漢鼎,魏蜀吳三國分天下的局麵。
這正是:怒潮淹沒舊龍殿,鮮血染出新皇衣。
欲知後事,請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