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奴隸決不會有。在主人有完全自由並不受幹涉的國家,奴隸一般受著奴隸的待通。
我相信,一切時代和一切國民的政策,都可證明這種議論,即奴隸在專製政治下,比在自由政治下,有更好的境遇。在古羅馬史上,第一個保護奴隸,使不受主人欺淩的長官,就是皇帝。維迪阿·波利奧,在奧古斯丁皇帝麵前,要把僅僅犯了一點小過失的地的一個奴隸,截成小塊,投入池中喂魚,皇帝大為憤怒,命令立即將此奴釋放,並把他的其他奴隸同時釋放。在共和政治下,長官不能有充足的權力來保護奴隸,更談不上處罰主人了。
應該指出,用以改良法國殖民地尤其是聖多明各大殖民地的資本,幾乎全部來自此等殖民地逐漸的改良與開墾。那幾乎全是土地和殖民地人民的勞動的產物,換言之,是由良好經營而逐漸蓄積並用以生產更多產物的那部分產物的價格。但英國蔗糖殖民地改良及開墾的資本,卻有大部分來自英國,並不全部是土地和殖民地人民勞動的生產物。英國蔗糖殖民地繁榮的主要原因,是英國財富充溢,一部分流到(如果我可這樣說)此等殖民地。但法國蔗糖殖民地繁榮的全部原因,卻是殖民地人民的良好經營。法國移民,在這一點上,優於英國移民。這個優點,在奴隸的良好管理上最明白地顯現出來了。
以上所述,是歐洲各國對所屬殖民地的政策的大綱。
所以,關於美洲殖民地最初的建立及後此的繁榮(僅就內政方麵說),歐洲政策,幾乎沒有什麽值得誇耀的地方。
支配著最初計劃建立此等殖民地的動機,似乎是癡想與不義。探求金銀礦山,足見其癡想;貪圖占有一個由從未損害歐洲人,而且親切殷勤地對待歐洲最初冒臉家的善良土人居住的國家,足見其不義。
後來建立殖民地的冒險家,似乎除了妄想尋覓金銀礦山外,還有其他比較合理比較可稱頌的動機,但就是此等動機,亦不是為歐洲政策增光。
英國的清教徒,因在國內受限製,逃往美洲以求自由,並在新英格蘭建立了四個政府。英國的天主教徒,所受待遇更為不公允,亦逃至美洲,在馬裏蘭建立了政府,教友派教徒,則在賓夕法尼亞建立政府。葡萄牙的猶太人,受宗教法庭的迫害,財產被剝奪,而且被趕到巴西,他們以身作則地在原為流犯與娼婦居住的殖民地,傳入了某種秩序與產業,並教他們栽種甘蔗。所以,在這些場合,使人民僑居美洲並從事耕作的,並不是歐洲各國政府的智慧與精明,而是它們的
亂政與橫暴。
歐洲各國政府,對於建立這種殖民地的一些最重要的計劃和計劃的實現,都沒有一點功績。墨西哥的征服,不是西班牙樞密院的計劃,而是古巴總督的計劃。而使此計劃實現的,乃是大膽冒險家的精神。總督把這種任務交給一個冒險家,不久就懊悔,遇事加以掣肘,但不能使這計劃失敗。智利及秘魯的征服者,甚至美洲大陸上西班牙一切其他殖民地的征服者,在征服此等地方時,除了得到西班牙國王允許並以他的名義,建設殖民地和加以征服外,不曾受到國家的任何獎勵。這班冒險家,都是自己冒危險出費用的。西班牙政府,沒對他們有什麽貢獻。至於英國政府,則對其所屬一些最重要的北美殖民地的拓殖,也同樣沒有貢獻。
但在此等殖民地已經建立,而且相當可觀,足以引起母國政府的注意時,母國最初對它們頒布的一些條例,其目的總在於保證它獨占此等殖民地的貿易,限製它們的市場,犧牲它們以擴大自己的市場,因此,與其說促進它們的繁榮,倒不如說加以壓抑。不過,歐洲各國施行此種獨占的方法,並不相同,這就是歐洲各國殖民政策大相徑庭的一點。其中,最好的是英國的方法。但英國的殖民政策,也隻在一定程度上不象其他國家的殖民政策那麽偏狹、那麽苛刻罷了。
這樣說來,歐洲政策,究竟在什麽方麵有助於美洲各殖民地最初的建立及現在的繁榮呢?在一個方麵,隻在一個方麵,有很大的幫助。它哺育了、造就了能夠完成如此偉大事業,建立如此偉大帝國的人才。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國家的政策,能夠造就這種人才,實際上亦不曾造就此種人才。這些殖民地應當把它們富有積極進取心的建設者所受的教育與他們所以具有偉大眼光歸功於歐洲政策。一些最大最重要殖民地,就其內政說,亦就隻有這一點,應歸功於歐洲的政策。
第三節美洲的發現,和經由好望角到東印度的通路的發現,對於歐洲有什麽利益
美洲殖民地從歐洲政策所得的利益,已如上述。歐洲從美洲的發現和拓殖所得的利益是怎樣呢?
這些利益可分成二類。第一,作為一個大國,歐洲從此等大事件所得到的一般利益;第二,各殖民國從所屬殖民地所得到的特殊利益,它們對所屬殖民地都享有統治權。
作為一個大國,歐洲從美洲的發現和拓殖取得了以下的利益:(一)這大國的享樂用品增加了;(二)這大國的產業增大了。
輸入歐洲的美洲剩餘生產物,給這大
陸居民提供了許多種類的商品,要不是由於美洲的發現和拓殖,他們是不可能有這些商品的,其中有的是便利品與有用物品,有的是裝飾品,因此增加了他們的享樂用品。
顯而易見,美洲的發現與拓殖,促進了以下各國的產業:(一)與美洲直接通商的國家,如西班牙、葡萄牙、法國、英國;(二)不直接與美洲通商,但以他國為媒介,把大量麻布及其他貨物送到美洲的國家,如奧屬法蘭德斯和德國的某幾省。這一切國家,顯然都有比較廣闊的市場,來銷售他們的剩餘生產物,因而必然受到鼓勵來增加剩餘生產物的數量。
這類大事件,對於不曾把自己生產的物品輸出到美洲去的國家如匈牙利和波蘭,是否也產生促進產業的作用,雖沒有那麽明顯,但這類大事件的這個作用,卻是無可懷疑的。美洲生產物,有一部分是在匈牙利和波蘭消費;那裏,對於新世界的砂糖、巧克力、煙草,亦有若幹需要。這類商品的購買,必須用匈牙利和波蘭產業產物或用若幹此等產物購入的東西來購買。美洲的這類商品,乃是新的價值,新的等價物,輸出到匈牙利和波蘭,交換那裏的剩餘生產物。這類商品輸到那裏去,就給那裏的剩餘生產物開辟出一個新的較為廣闊的市場,提高它的價值,因而促進它的數量的增加。所以,那裏的剩餘生產物,雖可能沒有任何部分輸出到美洲,但可輸到其他國家,由其他國家用一部分美洲剩餘生產物來購買。這種貿易原來是由美洲剩餘生產物引起的,有賴於這種貿易,匈牙利和波蘭的剩餘生產物才找到了市場。
這類大事件,對於不曾把物品輸到美洲而且沒從美洲收到任何物品的國家,也可能起增加享樂用品和增進產業的作用。就是這些國家,也可能從那些與美洲通商因而增加了剩餘生產物的國家收到更多的其他商品。這種更多的商品,必然增加它們的享樂用品,所以必然增進其產業。有更多新的等價物呈現在它們麵前,來交換它們產業的剩餘生產物了。這樣就給這個剩餘生產物創造了更廣闊的市場,提高它的價值,因而促進它的數量的增加。每年投入歐洲大商場,並通過周轉,每年分配給歐洲各國的商品總量,必由於美洲全部剩餘生產物而增加。這個總量加大了,分歸各國的數量亦會加大,這樣就會增加它們的享樂用品,促進它們的產業。
母國專營的貿易,會減少母國特別是美洲殖民地的享樂用品和產業,至少加以阻抑,使不能照常發展。這是使人類大部分事務所賴而推動的大發條之一的活動受到阻抑的一種巨大力量。這種專營貿
易使殖民地產物在一切其他國家騰貴起來,這樣就減少殖民地生產物的消費,因而縮減殖民地的產業和一切其他國家的享樂用品與產業,因為享樂用品須付較高價格,享樂用品便減少,生產所得的價格較低,生產便減少。這種專營貿易,又使一切其他國家產物在殖民地騰貴起來,這樣也就縮減一切其他國家的產業,並縮減殖民地的享樂用品與產業。這是一個障礙物,某些國家,為了想象上的利益,妨礙了一切其他國家的享樂用品與產業,而殖民地所受的妨礙尤大。它不僅盡量排斥所有其他國家,使不能進入某一市場,而且盡量限製殖民地使僅能在某一市場貿易。封閉某一市場而開放其他一切市場,開放某一市場而封閉其他一切市場,這是完全兩迴事。但殖民地剩餘生產物是歐洲從美洲的發現和拓殖得以增進享樂用品和產業的源泉,而母國的專營貿易卻能大大損害這富足的源泉。
各殖民國家從所屬殖民地得到的特殊利益,亦有二種。(一)各帝國從所屬殖民地得到的一般利益;(二)那些據說由歐洲在美洲的殖民地這一非常特異的性質造成的特殊利益。
各帝國從所屬領地得到的一般利益如下:(一)各領地所提供的保衛帝國的兵力;(二)各領地所提供的維持帝國民政的收入。歲馬殖民地,有時同時提供了這兩種利益。希臘殖民地,有時提供兵力,但幾乎不曾提供任何收入。它們幾乎不承認它們應受母市統治。在戰時,它們通常是母市的同盟,但在平時,它們的人民幾乎不是母市的屬民。
歐洲在美洲的殖民地,從來不曾提供任何兵力來保衛母國。它們的兵力,不足以保衛它們自己;在母國加入戰爭時,它們不但不能助以兵力,而且往往使母國要大大分散其兵力,來保護所屬殖民地。所以,在這一點上,一切歐屬殖民地,與其說使母國強大,無寧說使母國削弱,一切都如此,沒有一個例外。
隻有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提供了若幹收入,以防衛母國或維持母國民政。至於歐洲其他各國,尤其是英國,對殖民地所課的稅,能與平時所付的費用相等,已屬罕見,若要支付戰時殖民地所增加的費用,那就無論如何也是不夠的。所以,這樣的殖民地,對其母國,隻是負擔,不是財源。
所以,各母國從此等殖民地所得的利益,就隻有後一種利益了,即據說,由具有美洲殖民地這種非常特殊性質的領地造成的利益。大家又認為,這一切特殊利益的唯一泉源乃是專營貿易。
這種專營貿易的結果,那一部分被稱為列舉
商品的英屬殖民地剩餘生產物,就隻能輸往英國,不能輸往任可其他國家了。後來,其他國家,不得不向英國購買。於是,這類物品,在英國必比在任何其他國家低廉,因此與任何其他國家比較,必然在更大程度上促進英國享樂用品的增加,也必然在更大程度上促進英國產業的增加。與任何其他國家比較,英國在以本國剩餘生產物交換此等列舉商品時,必然得到更好的價格。例如,英國的製造品,與任何其他國家同種製造品比較,能購得更大數量它所屬殖民地的砂糖與煙草。所以,在英國製造品及他國製造品都用以交換英屬殖民地砂糖及煙草時,這種優越的價格,就使英國製造業得到一種獎勵,而其他各國,在這情況下,不能享有這種獎勵。由於殖民地專營貿易減少了,至少是阻抑了,不能經營此種貿易的國家的享樂用品與產業,所以對於能經營此種貿易的國家,就提供一種顯然比其他國家優越的利益了。
但這種利益,與其說是絕對的利益,無寧說是相對的利益;實施此種專營貿易的國家,享有優越的利益,與其說是由於獎勵本國的產業與生產,使其發展超過貿易自由下自然會有的發展,倒不如說是由於阻抑其他各國的產業與生產。
例如,馬裏蘭和弗吉尼亞煙草,就因為英國享有獨占權,能以較廉的價格輸入英國。至於法國,所需煙草的大部分,通常從英國轉運,所以此等煙草在法國的價格較為昂貴。如果法國及歐洲一切其他國家,都能隨時與馬裏蘭和弗吉尼亞自由通商,那末此等殖民地的煙草,就不但能以比今日實際價格低廉的價格輸入一切其他國家,而且能以更低的價格輸入英國。但煙草市場既較往昔廣大得多,其產量或可大大增加,以致栽種煙草的利潤——據說今日還是稍稍越過自然的標準——降落到和栽種穀物的利潤相同的自然水平。煙草價格可降落到,略低於今日的價格。於是,與今日比較,英國及任何其他國家,都能以同量商品,在馬裏蘭和弗吉尼亞,購買較大數量的煙草,因而能在那裏,以更好的價格售去它們的商品。所以此種煙草,如果由於豐饒低廉,能增進英國或任何其他國家的享樂用品或產業,那末在貿易自由的場合,就一定會比今日在這兩方麵有更大的成果。在這場合,英國就沒有優於他國的任何利益。它也許要以比今日略低的價格購買其殖民地的煙草,因而以比今日略高的價格,售賣它本國的商品,但與他國比較,它既不能以較低的價格購買前者,亦不能以較高的價格售賣後者。它這時也許會得到一種絕對的利益,但一定會失去相對的利益。
但是,我們有充分理由可相信,英國為了要取得殖民地貿易上這種相對的利益,為了要實施盡量排斥他國分享殖民地貿易那一種惹人惡感的有害計劃,不僅犧牲了它和一切其他國家本來能從此種貿易取得的絕對利益的一部分,而且使它自己幾乎在一切其他貿易部門上,忍受一種絕對的不利和一種相對的不利。
在英國依據航海條例而獨占殖民地貿易時,先前投在這種貿易上的外國資本不得不撤除出去。先前經營這貿易的一部分的英國資本,現今要經營這貿易的全部。先前以殖民地所需歐洲產物的一部分供給殖民地的英國資本,現今要以殖民地所需歐洲產物的全部供給殖民地了。但英國資本不能供給這所需的全部,於是由英國資本供給的商品,必然以很高價格在殖民地出售。而且,原先隻購買殖民地剩餘生產物一部分的資本,現在又用來購買其全部了。但這樣的資本,決不能依照和原價差不了多少的價格,把這全部買去,因此它所買的物品,又必然是以非常低廉的價格買的。但在資本的使用方麵,商人能以非常昂貴的價格出售,而以非常低廉的價格購買,其利潤必然是非常的大,必然大大超過其他貿易部門普通利潤的標準。殖民地貿易利潤的優越,必然把其他貿易部門資本的一部分吸引過來。資本這樣的轉移,必然逐漸增加殖民地貿易中資本的競爭,因而必然逐漸減少其他貿易部門中資本的競爭;必然逐漸減低前者的利潤,因而必然逐漸提高後者的利潤,使一切的利潤,達到一個新的水平,這一個新水平,與舊水平不同,而且比舊水平略高。
這雙重的結果——從一切其他貿易吸引資本;提高所有貿易的利潤率,使略高於先前的利潤率——不僅是此種獨占權知立時所產生的結果,而且是有此種獨占權以來所繼續產生的結果。
第一,這種獨占權,不斷地從一切其他貿易吸引資本,使投入殖民地貿易。
自航海條例訂立以來,英國財富雖有了很大的增加,但其增加,必定沒和殖民地貿易的增加,保持同一的比例。一國的國外貿易,自然按其財富增加的比例而增加,其剩餘生產物又自然按其全生產物增加的比例而增加。英國吞並了幾乎所謂殖民地國外貿易的全部,而其資本,卻沒和殖民地國外貿易量按同一比例增加,所以如不能不斷地從其他貿易部門吸取一部分原先投在那裏的資本,並吸取比原先投在那裏的更大的資本,就將無法經營。因此,自從航海條例訂立以來,殖民地貿易不斷增加,而其他許多國外貿易部門,尤其是對歐洲其他各國的國外貿
易,卻不斷凋落。我國以供外銷為目的的製造品,不象航海法未訂立以前那樣,適合於鄰近的歐洲市場,或適合於較遠的地中海周圍各國的市場,而卻有較大部分,適合於更遠的殖民地市場,換言之,不適合於有許多競爭者的市場,而適合於享有獨占權的市場。德克爾爵士及其他作家,研究其他國外貿易部門衰落的原因,說是賦稅過重,課稅方法不當,勞動價格昂貴,奢侈增加等等。其實,殖民地貿易的過度膨大,可以說是這原因的全部。英國的商業資本雖很大,但不是無限的;自航海條例訂立以來,英國資本大大增加,但沒和殖民地貿易以同一的比例增加,所以如不能不斷地從其他貿易部門吸取一部分資本,因而使其他貿易部門在一定程度上衰落,那就無論如何也不能繼續經營這種貿易。
應該指出,不僅在航海條例已使殖民地貿易的獨占得以鞏固以前,而且在殖民地貿易尚未盛大以前,英國就已經是個大商業國,其商業資本已經很大,而且每天都在增大。在克倫威爾當政時期,在對荷戰爭中,其海軍比荷蘭海軍強大。在查理二世即位之初爆發的戰爭中,英國海軍的實力至少和荷法二國聯合海軍相等,也許還要強大。這種優越的海軍力量,現今似未增大,至少在荷蘭海軍對荷蘭商業今昔都保持同一比例的場合是這樣。但在這兩次戰爭中,這強大海軍力量,並不歸功於航海條例。第一次戰爭中,這個條例,剛剛擬訂計劃;第二次戰爭爆發前,這個條例雖已製定完成,但時間不久,還不可能產生大的成效,而條例中建立殖民地專營貿易的部分,則尤少成效。與今日比較,那時的殖民地和殖民地貿易,都是不足道的。牙買加島還是一個不適居住的荒島,沒有什麽居民,更沒有什麽耕作。紐約和新澤西為荷蘭占有;聖克裏斯托弗有一半為法國所占領。安提瓜島、南北卡羅利納、賓夕法尼亞、喬治亞、諾瓦斯科夏還沒殖民。弗吉尼亞、馬裏蘭、新英格蘭已經殖民,它們雖是極繁榮的殖民地,但在那時,歐洲或美洲也許沒有一個人能預先料到,即使猜想,那裏的財富、人口和改良後來會有那樣急速的進步。在英國各殖民地中,當時的情形與今日情形相類似的隻有巴巴多斯一個島。殖民地貿易(即在航海條例訂立以後若幹時間內,英國僅占有此種貿易的一部分,因為航海條例在訂立幾年以後,才被嚴格執行),決不能在當時成為英國貿易盛大的原因,亦不能在當時成為海軍力量強大的原因。當時支持英國強大海軍力量的貿易,是歐洲及地中海沿岸各國的貿易。但英國今日所享有的這種貿易,在當時怕就不夠支持如此強大的
海軍力量。如果殖民地日益增長的貿易,任由一切國家自由經營,那末英國所得而占有的部分——可能有很大的一部分歸於英國——定然是它原先占有的大貿易的附加部分。獨占的結果,殖民地貿易增加了,但與其說增加了它原先占有的貿易,倒不如說引起了貿易方向完全的改變。
第二,這種獨占權必然會提高英國各種貿易部門的利潤率,使其超過一切國家都可自由與英屬殖民地通商時的自然利潤率。
由於殖民地貿易的獨占,必然使大部分英國資本,違反自然趨勢,流入殖民地貿易,所以殖民地貿易的獨占,排斥一切外國資本,必然減少投在此種貿易上的資本的總量,使少於自由貿易下自然會有的資本量。但由於獨占會減少這貿易部門中資本的競爭,所以必然會提高這貿易部門的利潤率。由於它減少一切其他貿易部門英國資本的競爭,所以必然提高一切其他貿易部門的英國利潤率。自航海條例訂立以來,英國商業資本,在任一時期的狀況與範圍,不管是怎樣,但在這狀況延續的期間,殖民地貿易的獨占,必然提高英國普通利潤率,使英國這一貿易部門及一切其他貿易部門的利潤率,高於沒有這種獨占的場合。如果英國普通利潤率,從航海條例訂立以來,已大大降落——確已大大降落——那末,要是沒有這個條例所建立的獨占權促其提高,它就一定會落得更低。
但是,什麽使一國違反自然趨勢,提高其普通利潤率,必然使它的各種無獨占權的貿易蒙受絕對的和相對的不利。
加使它蒙受絕對的不利,因為在此等貿易部門,它的商人如不以比原來更高的價格售賣外國輸入品及本國輸出品,就不能取得這較大的利潤。他們的國家必須貴買貴賣,必須少買少賣,而它的享受和生產必然比它原來所能享受和生產的少。
那使它蒙受相對的不利,因為在此等貿易部門,不蒙受絕對不利的其他國家,和它比較,將處於較前更有利的地位,或處於不象從前那麽不利的地位。於是,其他國家,能因此比它享受更多,生產更多。就是說,那便增大它們的優勢,或減小它們的劣勢。由於提高了它生產物的價格,它使其他國家的商人,能在國外市場上以比它低的價格出賣,因而把它不曾享有獨占權的那一切貿易部門的商品,從外國市場排除出去。
我國商人常常埋怨說,英國工資高昂,是他們製造品在外國市場賤賣的原因,但關於他們資本利潤的高昂,他們卻三緘其口。他們常常埋怨他人的過分利得,但對他們自己的過分利得,
卻默然不發一言。英國資本利潤的高昂,和英國勞動工資的高昂,在許多場合,一樣起了提高英國製造品價格的作用,在若幹場合,則前者尤有此種作用。
我們可恰當地說:英國資本,就在這情況下,有一部分,從我國未曾享有獨占權的各種貿易部門,尤其是歐洲貿易和地中海沿岸各國貿易中,被吸引過去,有一部分,被排除出去。
一部分是這樣被吸引過去的,殖民地貿易繼續增大,一年一年總是感到經營殖民地貿易的資本的不足,造成殖民地貿易的高刮潤,這種高利潤,把這些貿易部門的資本吸引過去。
一部分資本是這樣被排除出去的,英國建立的高利潤率使其他各國,在英國不享有獨占權的一切貿易部門中,都處於優勢。這種優勢,把資本從這些貿易部門排除出去。
殖民地貿易的獨占,把一部分原要投在其他貿易部門的英國資本吸引過去,它也使許多在殖民地無獨占權時不會投在這些部門的外國資本流入這些部門。它使英國資本在這些貿易部門上的競爭減少了,因而使英國的利潤率增高,超過應有水平。反之,它使外國資本的競爭增加,因而使外國的利潤率減低到不應有的水平。這兩種作用,顯然使英國在其他貿易部門蒙受相對的不利。
也許有人說,什麽都沒象殖民地貿易對英國那麽有利,而獨占迫使較大部分的資本,投入這種貿易,這樣就使這種資本轉到對英國更有利的用途。
對於資本所屬的國家,最有利的資本用途,乃是能夠維持最大生產性勞動量和最能增加土地勞動年產物的用途。本書第二篇曾經指出,投在消費品國外貿易上的資本,所能維持的本國生產性勞動量,與其往返的次數,恰成比例。例如,一千鎊資本,投在一年經常往返一次的消費品國外貿易上,所能繼續雇用的本國生產性勞動量,等於一千鎊每年所能維持的本國生產性勞動量。如果一年往返二次或三次,則所能繼續雇用的本國生產性勞動量,等於二千鎊或三千鎊所能維持的本國生產性勞動量。所以,一般地說,對鄰國進行的消費品國外貿易,比對遠國進行的更有利。由於同一理由,一般地說,直接的消費品國外貿易,比迂迴的消費品國外貿易更有利,這一點我們亦在第二篇指出了。
但殖民地貿易的獨占,就其對英國資本用途的影響來說,卻在一切場合,都迫使一部分資本,從近國的消費品國外貿易,流入遠國的消費品國外貿易,而在多數場合,迫使一部分資本,從直接的消費品國外貿易,流人迂迴
我相信,一切時代和一切國民的政策,都可證明這種議論,即奴隸在專製政治下,比在自由政治下,有更好的境遇。在古羅馬史上,第一個保護奴隸,使不受主人欺淩的長官,就是皇帝。維迪阿·波利奧,在奧古斯丁皇帝麵前,要把僅僅犯了一點小過失的地的一個奴隸,截成小塊,投入池中喂魚,皇帝大為憤怒,命令立即將此奴釋放,並把他的其他奴隸同時釋放。在共和政治下,長官不能有充足的權力來保護奴隸,更談不上處罰主人了。
應該指出,用以改良法國殖民地尤其是聖多明各大殖民地的資本,幾乎全部來自此等殖民地逐漸的改良與開墾。那幾乎全是土地和殖民地人民的勞動的產物,換言之,是由良好經營而逐漸蓄積並用以生產更多產物的那部分產物的價格。但英國蔗糖殖民地改良及開墾的資本,卻有大部分來自英國,並不全部是土地和殖民地人民勞動的生產物。英國蔗糖殖民地繁榮的主要原因,是英國財富充溢,一部分流到(如果我可這樣說)此等殖民地。但法國蔗糖殖民地繁榮的全部原因,卻是殖民地人民的良好經營。法國移民,在這一點上,優於英國移民。這個優點,在奴隸的良好管理上最明白地顯現出來了。
以上所述,是歐洲各國對所屬殖民地的政策的大綱。
所以,關於美洲殖民地最初的建立及後此的繁榮(僅就內政方麵說),歐洲政策,幾乎沒有什麽值得誇耀的地方。
支配著最初計劃建立此等殖民地的動機,似乎是癡想與不義。探求金銀礦山,足見其癡想;貪圖占有一個由從未損害歐洲人,而且親切殷勤地對待歐洲最初冒臉家的善良土人居住的國家,足見其不義。
後來建立殖民地的冒險家,似乎除了妄想尋覓金銀礦山外,還有其他比較合理比較可稱頌的動機,但就是此等動機,亦不是為歐洲政策增光。
英國的清教徒,因在國內受限製,逃往美洲以求自由,並在新英格蘭建立了四個政府。英國的天主教徒,所受待遇更為不公允,亦逃至美洲,在馬裏蘭建立了政府,教友派教徒,則在賓夕法尼亞建立政府。葡萄牙的猶太人,受宗教法庭的迫害,財產被剝奪,而且被趕到巴西,他們以身作則地在原為流犯與娼婦居住的殖民地,傳入了某種秩序與產業,並教他們栽種甘蔗。所以,在這些場合,使人民僑居美洲並從事耕作的,並不是歐洲各國政府的智慧與精明,而是它們的
亂政與橫暴。
歐洲各國政府,對於建立這種殖民地的一些最重要的計劃和計劃的實現,都沒有一點功績。墨西哥的征服,不是西班牙樞密院的計劃,而是古巴總督的計劃。而使此計劃實現的,乃是大膽冒險家的精神。總督把這種任務交給一個冒險家,不久就懊悔,遇事加以掣肘,但不能使這計劃失敗。智利及秘魯的征服者,甚至美洲大陸上西班牙一切其他殖民地的征服者,在征服此等地方時,除了得到西班牙國王允許並以他的名義,建設殖民地和加以征服外,不曾受到國家的任何獎勵。這班冒險家,都是自己冒危險出費用的。西班牙政府,沒對他們有什麽貢獻。至於英國政府,則對其所屬一些最重要的北美殖民地的拓殖,也同樣沒有貢獻。
但在此等殖民地已經建立,而且相當可觀,足以引起母國政府的注意時,母國最初對它們頒布的一些條例,其目的總在於保證它獨占此等殖民地的貿易,限製它們的市場,犧牲它們以擴大自己的市場,因此,與其說促進它們的繁榮,倒不如說加以壓抑。不過,歐洲各國施行此種獨占的方法,並不相同,這就是歐洲各國殖民政策大相徑庭的一點。其中,最好的是英國的方法。但英國的殖民政策,也隻在一定程度上不象其他國家的殖民政策那麽偏狹、那麽苛刻罷了。
這樣說來,歐洲政策,究竟在什麽方麵有助於美洲各殖民地最初的建立及現在的繁榮呢?在一個方麵,隻在一個方麵,有很大的幫助。它哺育了、造就了能夠完成如此偉大事業,建立如此偉大帝國的人才。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國家的政策,能夠造就這種人才,實際上亦不曾造就此種人才。這些殖民地應當把它們富有積極進取心的建設者所受的教育與他們所以具有偉大眼光歸功於歐洲政策。一些最大最重要殖民地,就其內政說,亦就隻有這一點,應歸功於歐洲的政策。
第三節美洲的發現,和經由好望角到東印度的通路的發現,對於歐洲有什麽利益
美洲殖民地從歐洲政策所得的利益,已如上述。歐洲從美洲的發現和拓殖所得的利益是怎樣呢?
這些利益可分成二類。第一,作為一個大國,歐洲從此等大事件所得到的一般利益;第二,各殖民國從所屬殖民地所得到的特殊利益,它們對所屬殖民地都享有統治權。
作為一個大國,歐洲從美洲的發現和拓殖取得了以下的利益:(一)這大國的享樂用品增加了;(二)這大國的產業增大了。
輸入歐洲的美洲剩餘生產物,給這大
陸居民提供了許多種類的商品,要不是由於美洲的發現和拓殖,他們是不可能有這些商品的,其中有的是便利品與有用物品,有的是裝飾品,因此增加了他們的享樂用品。
顯而易見,美洲的發現與拓殖,促進了以下各國的產業:(一)與美洲直接通商的國家,如西班牙、葡萄牙、法國、英國;(二)不直接與美洲通商,但以他國為媒介,把大量麻布及其他貨物送到美洲的國家,如奧屬法蘭德斯和德國的某幾省。這一切國家,顯然都有比較廣闊的市場,來銷售他們的剩餘生產物,因而必然受到鼓勵來增加剩餘生產物的數量。
這類大事件,對於不曾把自己生產的物品輸出到美洲去的國家如匈牙利和波蘭,是否也產生促進產業的作用,雖沒有那麽明顯,但這類大事件的這個作用,卻是無可懷疑的。美洲生產物,有一部分是在匈牙利和波蘭消費;那裏,對於新世界的砂糖、巧克力、煙草,亦有若幹需要。這類商品的購買,必須用匈牙利和波蘭產業產物或用若幹此等產物購入的東西來購買。美洲的這類商品,乃是新的價值,新的等價物,輸出到匈牙利和波蘭,交換那裏的剩餘生產物。這類商品輸到那裏去,就給那裏的剩餘生產物開辟出一個新的較為廣闊的市場,提高它的價值,因而促進它的數量的增加。所以,那裏的剩餘生產物,雖可能沒有任何部分輸出到美洲,但可輸到其他國家,由其他國家用一部分美洲剩餘生產物來購買。這種貿易原來是由美洲剩餘生產物引起的,有賴於這種貿易,匈牙利和波蘭的剩餘生產物才找到了市場。
這類大事件,對於不曾把物品輸到美洲而且沒從美洲收到任何物品的國家,也可能起增加享樂用品和增進產業的作用。就是這些國家,也可能從那些與美洲通商因而增加了剩餘生產物的國家收到更多的其他商品。這種更多的商品,必然增加它們的享樂用品,所以必然增進其產業。有更多新的等價物呈現在它們麵前,來交換它們產業的剩餘生產物了。這樣就給這個剩餘生產物創造了更廣闊的市場,提高它的價值,因而促進它的數量的增加。每年投入歐洲大商場,並通過周轉,每年分配給歐洲各國的商品總量,必由於美洲全部剩餘生產物而增加。這個總量加大了,分歸各國的數量亦會加大,這樣就會增加它們的享樂用品,促進它們的產業。
母國專營的貿易,會減少母國特別是美洲殖民地的享樂用品和產業,至少加以阻抑,使不能照常發展。這是使人類大部分事務所賴而推動的大發條之一的活動受到阻抑的一種巨大力量。這種專營貿
易使殖民地產物在一切其他國家騰貴起來,這樣就減少殖民地生產物的消費,因而縮減殖民地的產業和一切其他國家的享樂用品與產業,因為享樂用品須付較高價格,享樂用品便減少,生產所得的價格較低,生產便減少。這種專營貿易,又使一切其他國家產物在殖民地騰貴起來,這樣也就縮減一切其他國家的產業,並縮減殖民地的享樂用品與產業。這是一個障礙物,某些國家,為了想象上的利益,妨礙了一切其他國家的享樂用品與產業,而殖民地所受的妨礙尤大。它不僅盡量排斥所有其他國家,使不能進入某一市場,而且盡量限製殖民地使僅能在某一市場貿易。封閉某一市場而開放其他一切市場,開放某一市場而封閉其他一切市場,這是完全兩迴事。但殖民地剩餘生產物是歐洲從美洲的發現和拓殖得以增進享樂用品和產業的源泉,而母國的專營貿易卻能大大損害這富足的源泉。
各殖民國家從所屬殖民地得到的特殊利益,亦有二種。(一)各帝國從所屬殖民地得到的一般利益;(二)那些據說由歐洲在美洲的殖民地這一非常特異的性質造成的特殊利益。
各帝國從所屬領地得到的一般利益如下:(一)各領地所提供的保衛帝國的兵力;(二)各領地所提供的維持帝國民政的收入。歲馬殖民地,有時同時提供了這兩種利益。希臘殖民地,有時提供兵力,但幾乎不曾提供任何收入。它們幾乎不承認它們應受母市統治。在戰時,它們通常是母市的同盟,但在平時,它們的人民幾乎不是母市的屬民。
歐洲在美洲的殖民地,從來不曾提供任何兵力來保衛母國。它們的兵力,不足以保衛它們自己;在母國加入戰爭時,它們不但不能助以兵力,而且往往使母國要大大分散其兵力,來保護所屬殖民地。所以,在這一點上,一切歐屬殖民地,與其說使母國強大,無寧說使母國削弱,一切都如此,沒有一個例外。
隻有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提供了若幹收入,以防衛母國或維持母國民政。至於歐洲其他各國,尤其是英國,對殖民地所課的稅,能與平時所付的費用相等,已屬罕見,若要支付戰時殖民地所增加的費用,那就無論如何也是不夠的。所以,這樣的殖民地,對其母國,隻是負擔,不是財源。
所以,各母國從此等殖民地所得的利益,就隻有後一種利益了,即據說,由具有美洲殖民地這種非常特殊性質的領地造成的利益。大家又認為,這一切特殊利益的唯一泉源乃是專營貿易。
這種專營貿易的結果,那一部分被稱為列舉
商品的英屬殖民地剩餘生產物,就隻能輸往英國,不能輸往任可其他國家了。後來,其他國家,不得不向英國購買。於是,這類物品,在英國必比在任何其他國家低廉,因此與任何其他國家比較,必然在更大程度上促進英國享樂用品的增加,也必然在更大程度上促進英國產業的增加。與任何其他國家比較,英國在以本國剩餘生產物交換此等列舉商品時,必然得到更好的價格。例如,英國的製造品,與任何其他國家同種製造品比較,能購得更大數量它所屬殖民地的砂糖與煙草。所以,在英國製造品及他國製造品都用以交換英屬殖民地砂糖及煙草時,這種優越的價格,就使英國製造業得到一種獎勵,而其他各國,在這情況下,不能享有這種獎勵。由於殖民地專營貿易減少了,至少是阻抑了,不能經營此種貿易的國家的享樂用品與產業,所以對於能經營此種貿易的國家,就提供一種顯然比其他國家優越的利益了。
但這種利益,與其說是絕對的利益,無寧說是相對的利益;實施此種專營貿易的國家,享有優越的利益,與其說是由於獎勵本國的產業與生產,使其發展超過貿易自由下自然會有的發展,倒不如說是由於阻抑其他各國的產業與生產。
例如,馬裏蘭和弗吉尼亞煙草,就因為英國享有獨占權,能以較廉的價格輸入英國。至於法國,所需煙草的大部分,通常從英國轉運,所以此等煙草在法國的價格較為昂貴。如果法國及歐洲一切其他國家,都能隨時與馬裏蘭和弗吉尼亞自由通商,那末此等殖民地的煙草,就不但能以比今日實際價格低廉的價格輸入一切其他國家,而且能以更低的價格輸入英國。但煙草市場既較往昔廣大得多,其產量或可大大增加,以致栽種煙草的利潤——據說今日還是稍稍越過自然的標準——降落到和栽種穀物的利潤相同的自然水平。煙草價格可降落到,略低於今日的價格。於是,與今日比較,英國及任何其他國家,都能以同量商品,在馬裏蘭和弗吉尼亞,購買較大數量的煙草,因而能在那裏,以更好的價格售去它們的商品。所以此種煙草,如果由於豐饒低廉,能增進英國或任何其他國家的享樂用品或產業,那末在貿易自由的場合,就一定會比今日在這兩方麵有更大的成果。在這場合,英國就沒有優於他國的任何利益。它也許要以比今日略低的價格購買其殖民地的煙草,因而以比今日略高的價格,售賣它本國的商品,但與他國比較,它既不能以較低的價格購買前者,亦不能以較高的價格售賣後者。它這時也許會得到一種絕對的利益,但一定會失去相對的利益。
但是,我們有充分理由可相信,英國為了要取得殖民地貿易上這種相對的利益,為了要實施盡量排斥他國分享殖民地貿易那一種惹人惡感的有害計劃,不僅犧牲了它和一切其他國家本來能從此種貿易取得的絕對利益的一部分,而且使它自己幾乎在一切其他貿易部門上,忍受一種絕對的不利和一種相對的不利。
在英國依據航海條例而獨占殖民地貿易時,先前投在這種貿易上的外國資本不得不撤除出去。先前經營這貿易的一部分的英國資本,現今要經營這貿易的全部。先前以殖民地所需歐洲產物的一部分供給殖民地的英國資本,現今要以殖民地所需歐洲產物的全部供給殖民地了。但英國資本不能供給這所需的全部,於是由英國資本供給的商品,必然以很高價格在殖民地出售。而且,原先隻購買殖民地剩餘生產物一部分的資本,現在又用來購買其全部了。但這樣的資本,決不能依照和原價差不了多少的價格,把這全部買去,因此它所買的物品,又必然是以非常低廉的價格買的。但在資本的使用方麵,商人能以非常昂貴的價格出售,而以非常低廉的價格購買,其利潤必然是非常的大,必然大大超過其他貿易部門普通利潤的標準。殖民地貿易利潤的優越,必然把其他貿易部門資本的一部分吸引過來。資本這樣的轉移,必然逐漸增加殖民地貿易中資本的競爭,因而必然逐漸減少其他貿易部門中資本的競爭;必然逐漸減低前者的利潤,因而必然逐漸提高後者的利潤,使一切的利潤,達到一個新的水平,這一個新水平,與舊水平不同,而且比舊水平略高。
這雙重的結果——從一切其他貿易吸引資本;提高所有貿易的利潤率,使略高於先前的利潤率——不僅是此種獨占權知立時所產生的結果,而且是有此種獨占權以來所繼續產生的結果。
第一,這種獨占權,不斷地從一切其他貿易吸引資本,使投入殖民地貿易。
自航海條例訂立以來,英國財富雖有了很大的增加,但其增加,必定沒和殖民地貿易的增加,保持同一的比例。一國的國外貿易,自然按其財富增加的比例而增加,其剩餘生產物又自然按其全生產物增加的比例而增加。英國吞並了幾乎所謂殖民地國外貿易的全部,而其資本,卻沒和殖民地國外貿易量按同一比例增加,所以如不能不斷地從其他貿易部門吸取一部分原先投在那裏的資本,並吸取比原先投在那裏的更大的資本,就將無法經營。因此,自從航海條例訂立以來,殖民地貿易不斷增加,而其他許多國外貿易部門,尤其是對歐洲其他各國的國外貿
易,卻不斷凋落。我國以供外銷為目的的製造品,不象航海法未訂立以前那樣,適合於鄰近的歐洲市場,或適合於較遠的地中海周圍各國的市場,而卻有較大部分,適合於更遠的殖民地市場,換言之,不適合於有許多競爭者的市場,而適合於享有獨占權的市場。德克爾爵士及其他作家,研究其他國外貿易部門衰落的原因,說是賦稅過重,課稅方法不當,勞動價格昂貴,奢侈增加等等。其實,殖民地貿易的過度膨大,可以說是這原因的全部。英國的商業資本雖很大,但不是無限的;自航海條例訂立以來,英國資本大大增加,但沒和殖民地貿易以同一的比例增加,所以如不能不斷地從其他貿易部門吸取一部分資本,因而使其他貿易部門在一定程度上衰落,那就無論如何也不能繼續經營這種貿易。
應該指出,不僅在航海條例已使殖民地貿易的獨占得以鞏固以前,而且在殖民地貿易尚未盛大以前,英國就已經是個大商業國,其商業資本已經很大,而且每天都在增大。在克倫威爾當政時期,在對荷戰爭中,其海軍比荷蘭海軍強大。在查理二世即位之初爆發的戰爭中,英國海軍的實力至少和荷法二國聯合海軍相等,也許還要強大。這種優越的海軍力量,現今似未增大,至少在荷蘭海軍對荷蘭商業今昔都保持同一比例的場合是這樣。但在這兩次戰爭中,這強大海軍力量,並不歸功於航海條例。第一次戰爭中,這個條例,剛剛擬訂計劃;第二次戰爭爆發前,這個條例雖已製定完成,但時間不久,還不可能產生大的成效,而條例中建立殖民地專營貿易的部分,則尤少成效。與今日比較,那時的殖民地和殖民地貿易,都是不足道的。牙買加島還是一個不適居住的荒島,沒有什麽居民,更沒有什麽耕作。紐約和新澤西為荷蘭占有;聖克裏斯托弗有一半為法國所占領。安提瓜島、南北卡羅利納、賓夕法尼亞、喬治亞、諾瓦斯科夏還沒殖民。弗吉尼亞、馬裏蘭、新英格蘭已經殖民,它們雖是極繁榮的殖民地,但在那時,歐洲或美洲也許沒有一個人能預先料到,即使猜想,那裏的財富、人口和改良後來會有那樣急速的進步。在英國各殖民地中,當時的情形與今日情形相類似的隻有巴巴多斯一個島。殖民地貿易(即在航海條例訂立以後若幹時間內,英國僅占有此種貿易的一部分,因為航海條例在訂立幾年以後,才被嚴格執行),決不能在當時成為英國貿易盛大的原因,亦不能在當時成為海軍力量強大的原因。當時支持英國強大海軍力量的貿易,是歐洲及地中海沿岸各國的貿易。但英國今日所享有的這種貿易,在當時怕就不夠支持如此強大的
海軍力量。如果殖民地日益增長的貿易,任由一切國家自由經營,那末英國所得而占有的部分——可能有很大的一部分歸於英國——定然是它原先占有的大貿易的附加部分。獨占的結果,殖民地貿易增加了,但與其說增加了它原先占有的貿易,倒不如說引起了貿易方向完全的改變。
第二,這種獨占權必然會提高英國各種貿易部門的利潤率,使其超過一切國家都可自由與英屬殖民地通商時的自然利潤率。
由於殖民地貿易的獨占,必然使大部分英國資本,違反自然趨勢,流入殖民地貿易,所以殖民地貿易的獨占,排斥一切外國資本,必然減少投在此種貿易上的資本的總量,使少於自由貿易下自然會有的資本量。但由於獨占會減少這貿易部門中資本的競爭,所以必然會提高這貿易部門的利潤率。由於它減少一切其他貿易部門英國資本的競爭,所以必然提高一切其他貿易部門的英國利潤率。自航海條例訂立以來,英國商業資本,在任一時期的狀況與範圍,不管是怎樣,但在這狀況延續的期間,殖民地貿易的獨占,必然提高英國普通利潤率,使英國這一貿易部門及一切其他貿易部門的利潤率,高於沒有這種獨占的場合。如果英國普通利潤率,從航海條例訂立以來,已大大降落——確已大大降落——那末,要是沒有這個條例所建立的獨占權促其提高,它就一定會落得更低。
但是,什麽使一國違反自然趨勢,提高其普通利潤率,必然使它的各種無獨占權的貿易蒙受絕對的和相對的不利。
加使它蒙受絕對的不利,因為在此等貿易部門,它的商人如不以比原來更高的價格售賣外國輸入品及本國輸出品,就不能取得這較大的利潤。他們的國家必須貴買貴賣,必須少買少賣,而它的享受和生產必然比它原來所能享受和生產的少。
那使它蒙受相對的不利,因為在此等貿易部門,不蒙受絕對不利的其他國家,和它比較,將處於較前更有利的地位,或處於不象從前那麽不利的地位。於是,其他國家,能因此比它享受更多,生產更多。就是說,那便增大它們的優勢,或減小它們的劣勢。由於提高了它生產物的價格,它使其他國家的商人,能在國外市場上以比它低的價格出賣,因而把它不曾享有獨占權的那一切貿易部門的商品,從外國市場排除出去。
我國商人常常埋怨說,英國工資高昂,是他們製造品在外國市場賤賣的原因,但關於他們資本利潤的高昂,他們卻三緘其口。他們常常埋怨他人的過分利得,但對他們自己的過分利得,
卻默然不發一言。英國資本利潤的高昂,和英國勞動工資的高昂,在許多場合,一樣起了提高英國製造品價格的作用,在若幹場合,則前者尤有此種作用。
我們可恰當地說:英國資本,就在這情況下,有一部分,從我國未曾享有獨占權的各種貿易部門,尤其是歐洲貿易和地中海沿岸各國貿易中,被吸引過去,有一部分,被排除出去。
一部分是這樣被吸引過去的,殖民地貿易繼續增大,一年一年總是感到經營殖民地貿易的資本的不足,造成殖民地貿易的高刮潤,這種高利潤,把這些貿易部門的資本吸引過去。
一部分資本是這樣被排除出去的,英國建立的高利潤率使其他各國,在英國不享有獨占權的一切貿易部門中,都處於優勢。這種優勢,把資本從這些貿易部門排除出去。
殖民地貿易的獨占,把一部分原要投在其他貿易部門的英國資本吸引過去,它也使許多在殖民地無獨占權時不會投在這些部門的外國資本流入這些部門。它使英國資本在這些貿易部門上的競爭減少了,因而使英國的利潤率增高,超過應有水平。反之,它使外國資本的競爭增加,因而使外國的利潤率減低到不應有的水平。這兩種作用,顯然使英國在其他貿易部門蒙受相對的不利。
也許有人說,什麽都沒象殖民地貿易對英國那麽有利,而獨占迫使較大部分的資本,投入這種貿易,這樣就使這種資本轉到對英國更有利的用途。
對於資本所屬的國家,最有利的資本用途,乃是能夠維持最大生產性勞動量和最能增加土地勞動年產物的用途。本書第二篇曾經指出,投在消費品國外貿易上的資本,所能維持的本國生產性勞動量,與其往返的次數,恰成比例。例如,一千鎊資本,投在一年經常往返一次的消費品國外貿易上,所能繼續雇用的本國生產性勞動量,等於一千鎊每年所能維持的本國生產性勞動量。如果一年往返二次或三次,則所能繼續雇用的本國生產性勞動量,等於二千鎊或三千鎊所能維持的本國生產性勞動量。所以,一般地說,對鄰國進行的消費品國外貿易,比對遠國進行的更有利。由於同一理由,一般地說,直接的消費品國外貿易,比迂迴的消費品國外貿易更有利,這一點我們亦在第二篇指出了。
但殖民地貿易的獨占,就其對英國資本用途的影響來說,卻在一切場合,都迫使一部分資本,從近國的消費品國外貿易,流入遠國的消費品國外貿易,而在多數場合,迫使一部分資本,從直接的消費品國外貿易,流人迂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