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論建立新殖民地的動機
歐洲人最初在美洲及西印度建立殖民地的動機,並沒蒙古希臘羅馬建立殖民地的動機那麽明顯、那麽容易看得出來。
古希臘各邦,各占有極小的領土;任何一邦人民,增多到本邦領土不易維持的時候,便遣送一部分人民出去,在世界上遼遠的地方,尋找新的住處。他們四周的好戰鄰人,使他們任何一邦,很難在國內大大擴大其領地。多裏安人大都到意大利及西西裏去殖民。這兩地,在羅馬建立以前,為野蠻未開化人民所占居。伊沃尼亞人及伊沃利亞人(希臘另外兩大部落)大都到小亞細亞及愛琴海各島去殖民。這兩地居民,在當時似與意大利及西西裏當時的情況大致相同。母市雖視殖民地為兒子,常常給與大的恩惠與援助,也得到殖民地的感戴,但卻視殖民地為已解放的兒子,不要求直接的統治。殖民地自決政體,自定法律,自選官吏,而且以獨立國資格向鄰國宣戰媾和,無需母市的承認或同意。沒有什麽能比樹立這種殖民的動機更明顯、更容易看得出來。
古羅馬,象其他大部分古代共和國一樣,原來是建立在一種土地分配法上,即按一定比例,將所有的公有領地,分配給構成國家的各市民。但人事的變遷,結婚哪,承繼哪,割讓哪,必然會把原來的分配搞亂,常使原來分作許多家族維持手段的土地,歸一個人所有。為糾正此種弊病——他們也認為這是一種弊病,他們頒布了新的法律,限製各市民所占有的土地量,不得超過五百朱格拉,約合英畝三百五十畝。但這法律,據我所知,雖施行過一兩次,但大都被人忽視或迴避,而財產越來越不平均。大部分市民,是沒有土地的;但按當時風俗人情,無土地即難於維持自由人的獨立。現時,無土地貧民,若稍有資財,可租耕他人土地域經營某一種零售業;即使毫無資財,亦可充任農村勞動者或技工。但在古羅馬,豪富人家的土地,都由奴隸耕種;奴隸在監工的監督下工作,監工本身也是奴隸;所以,貧窮自由人,很少有機會成為農民或農村勞動者。一切商業、製造業,甚至零售業,亦都為主人的利益而由奴隸經營。主人們的財富、權威與防衛,使一個貧窮的自由人,很難和他們競爭。所以,無土地市民,除了在每年選舉時,得到候選人的贈金以外,幾乎沒有別種生計了。當護民官想鼓勵人民反抗豪富時。就叫人民迴想古代的土地分配,並說限製那種私產的法律是共和國的基本法律。人民吵吵鬧鬧地要求土地,但我們自可相信,富豪們是十分決意不把任何部分土地分給他們的。但
為了要繪他們相當程度的滿足,富豪們往往提議建立新殖民地。但作為征服者的羅馬,即在這場合,也沒有必要道送市民到世界各地去尋找出路,如果我可這樣說。它要先知道市民究竟將在什麽地方定居。它大都把意大利被征服各地的土地,指定給與他們。他們在那裏,亦象在共和國領土上一樣,不能建立任何獨立的共和國,至多隻能形成一種自治團體。這種自治團體,雖有製定地方法律的權能,但須受母市的統治和懲罰,並遵守母市製定的法律。但這種殖民地的建立,不僅僅在於滿足一部分的要求,而且因為一個地方新被征服,當地人民是否服從還屬疑問,常可借此在當地設置一種守備隊。所以,羅馬殖民地,無論就其性質說或就其建立的動機說,都與希臘殖民地完全不相同。因此,原來用以表示這種建製的字眼,亦有極不相同的意義。拉一丁語colonaa表示殖民;反之,希臘語
p128。。;。z。則表示離家、離鄉、出門。羅馬殖民地雖在許多點上,與希臘殖民地不同,但建立的動機,卻是同樣明顯同樣容易看得出來的。這兩種製度,都溯源於無可奈何的必要或明白顯著的實利。
歐洲人在美洲及西印度建立殖民地,不是起因於必要;樹立的結果,雖得到很大的利益,但其利益也並不那麽明白顯著。在殖民地剛剛建立的時候,誰都不知道這種利益;其建立及其發現的動機,也不是這種利益。而且,直到今日,這種利益的性質、範圍及界限,也還不大為人所理解。
十四世紀到十五世紀間,威尼斯人經營一種極有利的貿易,即販運香料及其他東印度貨物,售給歐洲其他各國。他們大都在埃及購買。埃及當時由高加索軍人統洽。高加索軍人是土耳其人的敵人,而威尼斯人也是土耳其人的敵人。這種利害關係的一致,加上威尼斯貨幣的援助,使得他們結合起來,這樣就使威尼斯人幾乎享有一種貿易獨占權。
威尼斯人所得的巨大利潤,誘發了葡萄牙人的貪欲。在十五世紀中,他們努力發現一條海道,通過摩爾人跨沙漠給他們帶來象牙和金砂的那個地方。他們發現了馬德拉群島、卡內裏群島、亞速爾群島、佛德角群島、幾內亞海岸、盧安果、剛果、安哥拉、本格拉各海岸,最後發現了好望角。他們早就希望分占威尼斯人有利的貿易;最後那一次發現,為他們開拓了可能分占的機會。1497年,瓦斯戈·德·加馬,又從裏斯本港開航,以四船結成一隊,經過十一個月航行,達到了印度斯坦海岸。一世紀來,以非常的堅毅心,不斷的努力,所進
行的那種發現工作,就這樣完成了。
在此若幹年之前,歐洲人對葡萄牙未必能成功的計劃,還在疑惑的時候,有個熱那亞舵工,提出更大膽的計劃,要西航達東印度。東印度各國的情況,在當時的歐洲,還是不大清楚的。少數歐洲旅行家,曾誇大這些地方的距離,這也許出自純樸無知,在那些不能計量距離的人看來,原來確是很遠的距離,就顯得無限的遠,也許是借此誇示他們自己冒險訪問離歐洲很遠的地方的奇跡。哥倫布很有道理地說,向東走這一路程越遠,那末向西走便越近。他建議走這一條路,因為這條路最近又最穩當。幸而他說服了克斯梯的伊薩伯拉,使她相信他的計劃是可能實現的。於是,他就在1492年8月,即比瓦斯戈·德。加馬從葡萄牙出發的時候大約早五年,從帕羅斯港出航,經過兩三個月的航程,先發現了小巴哈馬群島,即廬克圓群島中若幹小島,然後發現了聖多明各大島。
但哥倫布這次航海以及以後各次航海所發現的地方,都和他原要訪問的地方不相似。他不曾發現中國和印度的財富、農功與稠密人口,卻在聖多明各以及他曾經到過的新世界一切其他地方,發現一個叢林未墾的地方,僅為裸體窮苦野蠻人所占據。但他不大願意相信,自己所發現的地方,不是馬哥·孛羅所描寫的一些地方。馬哥·孛羅在歐洲人中,是第一個到過中國和東印度的,至少,把當地情況描寫下來的,他是第一個。於是,哥倫布在發現了聖多明各一座西巴奧山的名字與馬哥·孛羅所提到的西潘各的名字有些相象,便以為那是他早就放在心裏的地方了,雖然明顯的證據證明,不是那地方。他在給裴迪南及伊薩伯拉的信中,把他所發現的那些地方叫做印度。他相信那是馬哥·孛羅所描寫的地方的一端,且與恆河相距不遠,換言之,與亞力山大所征服的地方相距不遠。即使在後來判明了那些是兩個不同地方以後,他還以為,那些富庶國家離此不遠。所以,他在後來的一次航行中還沿著火地島海岸,向達裏安地峽航行,來探尋那些國家。
由於哥倫布這一錯誤,那些不幸的國家,從那時以來,一直叫做印度。最後發現了新印度與老印度完全不相同,才把前者叫做西印度,後者叫做東印度,以示區別。然而,不論所發現的是什麽樣的地方,在哥倫布看來重要的是,得向西班牙宮廷陳述池所發現的是極為重要的地方。在各國,構成真實財富的,都是土地上生產的動植物,而那裏當時生產的動植物,沒有什麽可證明他的陳述是正確的。
科裏是介在鼠與兔之間
的一種動物,布豐認為,它和巴西的阿帕裏亞是同類的動物。它在當時是聖多明各最大的胎生四足獸,這動物似乎從來就不很多,據說西班牙人的犬與貓,老早幾乎吃掉了這種動物以及軀體比這還要小的其他動物。然而,此等動物,以及所謂伊文諾或伊關諾的那一類大蜥蜴,便是當地所能提供的最主要的動物性食物了。
居民的植物性食物,雖由於農業不發達,並不豐饒,但不象動物性食物那麽稀少。其中,主要為玉米、芋、薯、香蕉等等。那些食物都是歐洲所不知道的,但不為歐洲人所十分重視,他們並不認為那些植物和歐洲原來生產的一般穀豆有同等的營養力。
誠然,棉花是一種極重要製造業的材料,而在當時歐洲人看來,亦就是那些島上最有價值的植物性產物了。雖然在十五世紀末,歐洲各地都極重視東印度的軟棉布及其他棉織品,但歐洲各地都沒有棉織製造業,所以,即使這種生產物,在當時歐洲人看來,亦不很重要。
哥倫布看到新發現各地方的動植物,都不足證明這些地方是怎樣重要,就轉移眼光到礦物上來。他以為,礦物界生產的豐富,足夠補償動植物界生產的微薄。他看到那裏居民的服裝上掛著小片的金,並聽他們說,那金片常可從山上下流的溪流或急流中發現,於是他便十分相信,那裏的山必有最豐饒的金礦。這樣,聖多明各就被說成為金礦豐饒的國家,並因此故(不僅根據現今的偏見而且根據當時的偏見),被說成為西班牙國王及其國家取之不盡的真實財富的源泉。哥倫布第一次航海迴國時,被按凱旋儀式,引見克斯梯及亞拉岡國王,當時所發現的各國主要生產物,都由隆重的儀仗隊帶在他前麵。但有價值的部分隻是金小發帶、金腕環及其他各種金飾品,和幾捆棉花。其餘都是俗人驚異和珍奇的物品,譬如,幾株極大的蘆葦,幾隻羽毛極美的鳥,幾隻大鱷魚、大海牛的剝皮。但在這一切之前,有六七個顏色和相貌奇怪的土人,卻大大增加了這次展覽的新奇。
哥倫布陳述的結果,克斯梯的樞密院,決定占領這些國家。它們的人民,當然沒有抵抗能力。傳布基督教這個敬神的目的,使這種非正義的計劃,成為神聖的事業。但此種計劃的唯一動機,卻是希望發現此等地方的金寶藏。而且為了要突出此種動機,哥倫布提議那裏所發現的金的一半,應歸國王。這種提議,亦為樞密院所采納了。
最初冒險家輸入歐洲的黃金,全部或極大部分是由極容易的方法取得,即向無抵抗的土人劫掠而得,所以,要納這樣的重
稅,也不會很困難。但土人所有,一旦完全被剝奪盡了——事實上,在聖多明各及哥倫布所發現的一切其他地方,不到六年或八年,就完全被剝奪盡了——要再發現一些,就必須從礦中掘出,就不能再納這樣的稅。據說,這種稅嚴格的征收,曾使聖多明各的礦山,從那時起,完全停止開采。所以不久金稅就減至金礦總生產額的三分之一,再減至五分之一,再減至十分之一,最後減至二十分之一。銀稅在長期間內為總生產額的五分之一。直到現世紀,才減至十分之一。但最初的冒險家,對銀似乎不大關心,他們認為,比金低賤的東西都不值得他們注意。
繼哥倫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險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動機。使奧伊達、尼克薩、瓦斯科·努格尼斯·德·巴爾博到達裏安地峽,使科特茲到墨西哥,使亞爾馬格羅和皮查羅到智利和秘魯的,都是對於黃金的強烈欲望。當這班冒險家到達一個未曾被發現的海岸時,首先調查的就是那裏有沒有金礦可以發現。他們就依此決定他們的去留。
在一切費用浩大、成就不確定並使大部分從事者破產的計劃中,也許再沒有比探索新金銀礦山更容易使人破產的了。這也許是世界上利益最少的彩票,得彩者的利得,最不能補償失彩者的損失。因為,有獎的票很少,無獎的票很多,但每一張票的普通價格,卻是一個極有錢的人的全部財產。開礦的計劃,不僅不能補償開礦的資本並提供資本的普通利潤,而且大都把資本和利潤吞並掉。因此,這種計劃是希望增加本國資本的精明的立法者所最不願意給予特別鼓勵,或以人為的方法使大部分資本違反自然趨勢流入其中的那種計劃。其實,這就是人們對於自身的幸運所懷抱的那種不合理的信念,認為隻要有絲毫成功的可能就會有很大一部分資本自行流入此種用途。
憑冷靜理智與經驗作出的判斷,都認為此等計劃是絕對不可以實行的,但由人類貪欲作出的判斷,卻認為此等計劃是完全可以實行的。使許多人有了點金石那種荒唐觀念的欲望,又使許多其他人有了金銀礦山無限豐饒那種荒唐觀念。他們沒考慮到,就一切時代和一切國民說,此等金屬的價值,主要出於其稀少性,而其稀少性,又由於自然藏量很少,而且那少量金屬,包有堅硬和難於處理的物質,以致挖掘並獲取此等金屬所需要的勞動與費用,極其浩大。他們以為,此等金屬的礦脈,在許多地方,簡直象鉛、銅、錫、鐵的礦脈那樣,大而且豐。華爾特·羅利夫爵士所作的黃金國的夢,充分證明了,即使有智之士,亦不免有此種奇異的
幻想。而在這位偉人死了之後一百餘年,還有耶穌教會會員加米拉相信這個黃金國的存在,而且極其熱烈地,我敢說,還是極其真摯地說,如果他能對那些能夠以優厚報酬酬答傳道工作的人,宣傳福音,真是不勝榮幸。
在西班牙人最初發現的那些國家裏,現在看來,沒有一個值得開采的金銀礦山。最初各冒驗家所發現的金屬的量,以及第一次發現以後人們所采掘的各礦山的產出力,都被大大誇大了。但冒險家的報導,足夠喚起他們本國人的貪欲。每一個航行到美洲的西班牙人,都希望發現一個黃金國。命運的女神,在這場合,象在其他極少數場合一樣,光臨了,使虔信者的狂妄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而且在墨西哥和秘魯被發現與被征服的時候(一在哥倫布第一次航行大約三十年之後,一在大約四十年之後),他們可以說從命運女神手上得到了他們所尋找的豐饒的貴金屬。
一個與東印度通商的計劃,幹是引起了西印度的第一次發現,一個征服的計劃,又引起了西班牙人在這些新發現的國家裏的一切設施。然而使他們去征服的動機,卻又是發現金銀礦山的計劃。這計劃,又由於一係列意料不到的事故,居然出乎企劃人合理的期望,大為成功了。
歐洲其他各國最初企圖到美洲去殖民的冒險家,也是受同樣的妄想的驅使,但他們並不怎麽成功。巴西自第一次殖民以來,經過百餘年,才發現金、銀和金剛石礦山。在英國、法國、荷蘭、丹麥等國的殖民地中,卻是至今還沒有發現過貴金屬礦山,至少還沒有發現在今日看來有開采價值的礦山。但英國最初在北美殖民的人,為誘使國王給與他們特許狀,都以所發現的金銀五分之一獻於國王。華爾特·羅利夫爵士的特許狀,倫敦公司及普裏木斯公司的特許狀,普裏木斯參議會的特許狀等等,其發給都以把所得金銀五分之一獻給國王為條件。此等最初殖民者,希望發現金銀礦山,又希望發現到東印度去的西北通路,但對兩者都失望了。
第二節論新殖民地繁榮的原因
文明國家的殖民地,其土地荒蕪,或人口稀少而土人容易對新來的殖民者讓步的,往往比任何其他人類社會富強得更快。
此等殖民者隨身帶來的關於農業和有用技術的知識,自比未開化野蠻人幾百年、幾千年自發地成長的知識強。同時,此等殖民者,又隨身帶來了統治人的習慣,關於正常政府的觀念,維持政府的法製的觀念以及正常司法製度的觀念。他們自然要把這些在新殖民地建立起來。但在未開
化野蠻民族中,在保護自身所必需的法律與政府已經確立之後,法律與政府的自然進步就比技術的自然進步還要慢。每個殖民者所得的土地,都多於他所能耕作的土地。他無須支付地租,大都不納稅。沒有地主分享他們的收獲,君王所分掉的通常都很少。他自會使生產物增加,因為這生產物幾乎全是他自己的。但他所有的土地往往是那麽廣闊,以致盡他一己的勞動,以及他所能雇用的他人的勞動,也不能使土地生產出它所能生產的數量的十分之一。所以,他極想從各地搜集勞動者,並以最優厚的工資來作報酬。但此等優厚的工資,加上土地的豐饒低廉,不久就使那些勞動者要離開他,自作地主,以優厚的工資,報酬其他勞動者。正如他們離開他們的主人一樣,這些其他勞動者不久也離開他們。優厚的報酬,獎勵了結婚。兒童們,在幼年期中得到很好的給養,受到很好的照顧,到長大時,他們勞動的價值,大大超過其撫養費。到成年時,勞動的高價格與土地的低價格,又使他們能夠自立,象他們的祖先那樣。
在其他國家,地租和利潤吃掉工資,兩個上層階級壓迫下層階級。但在新殖民地,兩個上層階級的利害關係,使得他們不得不更寬宏地更人道地對待下層階級;至少,在那裏,下層階級不處在奴隸狀況。生產力極大的荒地,隻須付出很小代價就可獲得。身兼企業家的地主,希望從改善耕作增加其收入,這種增加的收入,便是他的利潤。在這情況下,利潤一般極為豐厚。但這種豐厚的利潤,除非雇用他人的勞動來開墾土地耕作土地,就無法取得。在新殖民地上,土地麵積的大與人口之少,其間的不相稱現象使他難於取得這種勞動。所以,他不計較工資,願在任何價格下雇用勞動。勞動工資的高昂,鼓勵了人口的增殖。良好土地的豐饒與低廉,又鼓勵了耕作的改善,使地主能支付這樣高的工資。土地的全部價格,幾乎由此種工資構成。作為勞動的工資,雖覺其高,但作為有那麽大價值的東西的價格,則又覺其低。獎勵人口和耕作的增進的,又獎勵真實財富與強大的增進。
許多古希臘殖民地,因此似乎非常迅速地進於富強。在一世紀或二世紀中,就有一些能與母市抗衡,甚至超過母市了。西西裏的塞拉庫西及阿格裏琴托,意大利的塔倫圖及洛克裏,小亞細亞的埃弗塞斯和密理圖斯,無論就哪一點說,也至少可與古希臘的任一都市相抗衡。建設雖較晚,但一切學藝、哲學、詩學及修詞學,卻和母國任何部分發生得一樣早,進展水平一樣高。值得指出,兩個最右的希臘學派,即達理士學派及畢太
哥拉學派,並不是建立在古希臘,而是一個建立在亞細亞殖民地,另一個建立在意大利殖民地。這一切殖民地,都建立在未開化野蠻民族所居的地方,那裏,新殖民者容易取得他們的居地。新殖民者有很多良好土地,而且因為他們對母市全然獨立,他們還能按照他們自己認為最有利於他們自己的方式,自由處理他們自己的事物。
羅馬殖民地的曆史,似乎沒有這樣輝煌。確實,其中有些,例如弗洛倫斯,經過許多年代,在母市崩潰之後,發展成為大的國家,但其進步,卻沒有一個是非常迅速的。那些殖民地,都建立在被征服的地方,那裏人口十之八九早已十分稠密。分給新殖民者的土地,大都不很大。而且由於殖民地不能獨立,他們並非經常能按照自己認為的最有利於自己的方式,自由處理他們自己的事務。
就良地很多這一點說,歐洲人在美洲及西印度所建立的殖民地,和古希臘殖民地相似,甚至超過古希臘殖民地。就附屬於母國這一點說,它們雖和古羅馬殖民地相似,但因為它們離歐洲很遠,就或多或少地減低了這種依附的程度。它們的位置,使它們在較小程度上受母國的監視和支配。在它們按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利益的時候,它們的行為,或由於歐洲不知道,或由於歐洲不了解,往往被忽視。有時,歐洲隻好容忍,因為離開太遠了,難於管束。所以,就連象西班牙那樣強暴專橫的政府,亦往往因恐全體反亂,把已經發下的對所屬殖民地政府的命令撤迴或修改。這一來,歐洲一切殖民地,在財富上,在人口上,在改良上,都有非常大的進步。
西班牙國王,由於分享金銀,所以從殖民地初設以來,即從殖民地取得若幹收入。這種收入,同時使西班牙國王得隴望蜀。因此,西班牙殖民地,從初設時起,就吸引著母國很大的注意,而當時歐洲其他國家,卻在長期間內,不大注意。但前者並不因為有這種注意而較為繁榮,後者亦不因為沒有這種注意而較不繁榮。而且,按土地麵積比例說,西班牙殖民地的人口與農業改良,不如歐洲其他國家殖民地。但西班牙殖民地在人口與農業改良方麵的進步,亦是非常迅速、非常巨大的。征服後建立的利瑪市,據烏羅阿所說,在將近三十年前,還不過五萬人。基托原僅係印第安一小村落,然據同一作者說,在他那時,和利瑪市有相同的人口。克麥利·卡勒裏——雖然據說是個冒牌旅行家,但其著作,卻是根據極可靠的報告——就說墨西哥城有居民十萬。所以,無論西班牙各作家是怎樣誇大,這十萬的數目,亦比蒙特祖瑪時代的居民數大
五倍以上。這數目,大大超過了英國殖民地三大都市波士頓、紐約和菲拉德爾菲亞的居民數。在墨西哥或秘魯未被西班牙人征服以前,那裏沒有適當的馱畜。駱馬是唯一的馱畜,其力氣似比一般驢子差得多。他們沒有耕犁。他們不知用鐵。他們沒有鑄幣,亦沒有任何確定的通商媒介。他們的貿易,是物物交換。一種木製的鋤,是他們農業上主要用具。尖石是他們切東西的刀斧。魚骨或他種動物的堅腱,是他們縫東西的針。但這一切,似乎就是他們職業上的主要用具了。在這樣的狀態下,此等帝國,當然不能象現今那樣進步、那麽耕種得好。現今,那裏已有各種歐洲牲畜,已經使用鐵和耕犁,並采用許多歐洲技術了。但一切國家的人口密度,必和其改良及耕作程度相稱。所以,土人自被征服以來,雖橫遭殘殺,但這兩大帝國現在的人口仍比從前多。其人種,自然亦大大改變了。我以為,我們必須承認,西班牙種的西印度人,就許多方麵說,都比古印第安人種強。
除西班牙人的殖民地外,葡萄牙人在巴西的殖民地,要算是歐洲人在美洲最早的殖民地了。但由於巴西發現後很久,還沒有找到過金銀礦,所以對國王所能提供的收入也很少,甚或沒有,於是有一段長時期,很不受葡萄牙人的注意。然而,就在這種不注意的情況下,它發展成為強大的殖民地了。在葡萄牙還被西班牙統治時,巴西為荷蘭人所侵襲。巴西原分為十四省,荷蘭人占有其七。荷蘭人本來要奪取其他七省,但不久葡萄牙恢複獨立,布拉甘查王朝執政。當時作為西班牙敵人的荷蘭人,成為葡萄牙人的朋友,因而葡萄牙人亦成為西班牙的敵人。所以,荷蘭人就同意把巴西其餘未被征服的那七省,留給葡萄牙;葡萄牙人亦同意把巴西已被征服的七省,留給荷蘭人。當時,兩國為良好同盟,自不會因此發生爭執。但荷蘭政府不久即開始壓迫葡萄牙的移民了。這些葡萄牙移民,不滿足於發牢騷,終於拿起武器來對付他們的新主。他們雖未曾得到母國公開的援助,但在母國默許之下,就靠著自己的勇氣和決心,把荷蘭人逐出了巴西。鑒於自己不能保有巴西任何部分,荷蘭人情願把巴西全部歸還葡萄牙國王。在這個殖民地內.據說有六十萬以上人民,其中,有葡萄牙人,有葡萄牙人的後裔,有西印度人,有黑白混血種人,有葡萄牙族及巴西族的雜種。沒有一個美洲殖民地,包含這樣多的歐洲血統。
在十五世紀快要結束的時候,和在十六世紀大部分時間內,西班牙與葡萄牙是海上兩大海軍國。威尼斯雖與歐洲各地通商,但其艦隊卻幾乎不曾出
歐洲人最初在美洲及西印度建立殖民地的動機,並沒蒙古希臘羅馬建立殖民地的動機那麽明顯、那麽容易看得出來。
古希臘各邦,各占有極小的領土;任何一邦人民,增多到本邦領土不易維持的時候,便遣送一部分人民出去,在世界上遼遠的地方,尋找新的住處。他們四周的好戰鄰人,使他們任何一邦,很難在國內大大擴大其領地。多裏安人大都到意大利及西西裏去殖民。這兩地,在羅馬建立以前,為野蠻未開化人民所占居。伊沃尼亞人及伊沃利亞人(希臘另外兩大部落)大都到小亞細亞及愛琴海各島去殖民。這兩地居民,在當時似與意大利及西西裏當時的情況大致相同。母市雖視殖民地為兒子,常常給與大的恩惠與援助,也得到殖民地的感戴,但卻視殖民地為已解放的兒子,不要求直接的統治。殖民地自決政體,自定法律,自選官吏,而且以獨立國資格向鄰國宣戰媾和,無需母市的承認或同意。沒有什麽能比樹立這種殖民的動機更明顯、更容易看得出來。
古羅馬,象其他大部分古代共和國一樣,原來是建立在一種土地分配法上,即按一定比例,將所有的公有領地,分配給構成國家的各市民。但人事的變遷,結婚哪,承繼哪,割讓哪,必然會把原來的分配搞亂,常使原來分作許多家族維持手段的土地,歸一個人所有。為糾正此種弊病——他們也認為這是一種弊病,他們頒布了新的法律,限製各市民所占有的土地量,不得超過五百朱格拉,約合英畝三百五十畝。但這法律,據我所知,雖施行過一兩次,但大都被人忽視或迴避,而財產越來越不平均。大部分市民,是沒有土地的;但按當時風俗人情,無土地即難於維持自由人的獨立。現時,無土地貧民,若稍有資財,可租耕他人土地域經營某一種零售業;即使毫無資財,亦可充任農村勞動者或技工。但在古羅馬,豪富人家的土地,都由奴隸耕種;奴隸在監工的監督下工作,監工本身也是奴隸;所以,貧窮自由人,很少有機會成為農民或農村勞動者。一切商業、製造業,甚至零售業,亦都為主人的利益而由奴隸經營。主人們的財富、權威與防衛,使一個貧窮的自由人,很難和他們競爭。所以,無土地市民,除了在每年選舉時,得到候選人的贈金以外,幾乎沒有別種生計了。當護民官想鼓勵人民反抗豪富時。就叫人民迴想古代的土地分配,並說限製那種私產的法律是共和國的基本法律。人民吵吵鬧鬧地要求土地,但我們自可相信,富豪們是十分決意不把任何部分土地分給他們的。但
為了要繪他們相當程度的滿足,富豪們往往提議建立新殖民地。但作為征服者的羅馬,即在這場合,也沒有必要道送市民到世界各地去尋找出路,如果我可這樣說。它要先知道市民究竟將在什麽地方定居。它大都把意大利被征服各地的土地,指定給與他們。他們在那裏,亦象在共和國領土上一樣,不能建立任何獨立的共和國,至多隻能形成一種自治團體。這種自治團體,雖有製定地方法律的權能,但須受母市的統治和懲罰,並遵守母市製定的法律。但這種殖民地的建立,不僅僅在於滿足一部分的要求,而且因為一個地方新被征服,當地人民是否服從還屬疑問,常可借此在當地設置一種守備隊。所以,羅馬殖民地,無論就其性質說或就其建立的動機說,都與希臘殖民地完全不相同。因此,原來用以表示這種建製的字眼,亦有極不相同的意義。拉一丁語colonaa表示殖民;反之,希臘語
p128。。;。z。則表示離家、離鄉、出門。羅馬殖民地雖在許多點上,與希臘殖民地不同,但建立的動機,卻是同樣明顯同樣容易看得出來的。這兩種製度,都溯源於無可奈何的必要或明白顯著的實利。
歐洲人在美洲及西印度建立殖民地,不是起因於必要;樹立的結果,雖得到很大的利益,但其利益也並不那麽明白顯著。在殖民地剛剛建立的時候,誰都不知道這種利益;其建立及其發現的動機,也不是這種利益。而且,直到今日,這種利益的性質、範圍及界限,也還不大為人所理解。
十四世紀到十五世紀間,威尼斯人經營一種極有利的貿易,即販運香料及其他東印度貨物,售給歐洲其他各國。他們大都在埃及購買。埃及當時由高加索軍人統洽。高加索軍人是土耳其人的敵人,而威尼斯人也是土耳其人的敵人。這種利害關係的一致,加上威尼斯貨幣的援助,使得他們結合起來,這樣就使威尼斯人幾乎享有一種貿易獨占權。
威尼斯人所得的巨大利潤,誘發了葡萄牙人的貪欲。在十五世紀中,他們努力發現一條海道,通過摩爾人跨沙漠給他們帶來象牙和金砂的那個地方。他們發現了馬德拉群島、卡內裏群島、亞速爾群島、佛德角群島、幾內亞海岸、盧安果、剛果、安哥拉、本格拉各海岸,最後發現了好望角。他們早就希望分占威尼斯人有利的貿易;最後那一次發現,為他們開拓了可能分占的機會。1497年,瓦斯戈·德·加馬,又從裏斯本港開航,以四船結成一隊,經過十一個月航行,達到了印度斯坦海岸。一世紀來,以非常的堅毅心,不斷的努力,所進
行的那種發現工作,就這樣完成了。
在此若幹年之前,歐洲人對葡萄牙未必能成功的計劃,還在疑惑的時候,有個熱那亞舵工,提出更大膽的計劃,要西航達東印度。東印度各國的情況,在當時的歐洲,還是不大清楚的。少數歐洲旅行家,曾誇大這些地方的距離,這也許出自純樸無知,在那些不能計量距離的人看來,原來確是很遠的距離,就顯得無限的遠,也許是借此誇示他們自己冒險訪問離歐洲很遠的地方的奇跡。哥倫布很有道理地說,向東走這一路程越遠,那末向西走便越近。他建議走這一條路,因為這條路最近又最穩當。幸而他說服了克斯梯的伊薩伯拉,使她相信他的計劃是可能實現的。於是,他就在1492年8月,即比瓦斯戈·德。加馬從葡萄牙出發的時候大約早五年,從帕羅斯港出航,經過兩三個月的航程,先發現了小巴哈馬群島,即廬克圓群島中若幹小島,然後發現了聖多明各大島。
但哥倫布這次航海以及以後各次航海所發現的地方,都和他原要訪問的地方不相似。他不曾發現中國和印度的財富、農功與稠密人口,卻在聖多明各以及他曾經到過的新世界一切其他地方,發現一個叢林未墾的地方,僅為裸體窮苦野蠻人所占據。但他不大願意相信,自己所發現的地方,不是馬哥·孛羅所描寫的一些地方。馬哥·孛羅在歐洲人中,是第一個到過中國和東印度的,至少,把當地情況描寫下來的,他是第一個。於是,哥倫布在發現了聖多明各一座西巴奧山的名字與馬哥·孛羅所提到的西潘各的名字有些相象,便以為那是他早就放在心裏的地方了,雖然明顯的證據證明,不是那地方。他在給裴迪南及伊薩伯拉的信中,把他所發現的那些地方叫做印度。他相信那是馬哥·孛羅所描寫的地方的一端,且與恆河相距不遠,換言之,與亞力山大所征服的地方相距不遠。即使在後來判明了那些是兩個不同地方以後,他還以為,那些富庶國家離此不遠。所以,他在後來的一次航行中還沿著火地島海岸,向達裏安地峽航行,來探尋那些國家。
由於哥倫布這一錯誤,那些不幸的國家,從那時以來,一直叫做印度。最後發現了新印度與老印度完全不相同,才把前者叫做西印度,後者叫做東印度,以示區別。然而,不論所發現的是什麽樣的地方,在哥倫布看來重要的是,得向西班牙宮廷陳述池所發現的是極為重要的地方。在各國,構成真實財富的,都是土地上生產的動植物,而那裏當時生產的動植物,沒有什麽可證明他的陳述是正確的。
科裏是介在鼠與兔之間
的一種動物,布豐認為,它和巴西的阿帕裏亞是同類的動物。它在當時是聖多明各最大的胎生四足獸,這動物似乎從來就不很多,據說西班牙人的犬與貓,老早幾乎吃掉了這種動物以及軀體比這還要小的其他動物。然而,此等動物,以及所謂伊文諾或伊關諾的那一類大蜥蜴,便是當地所能提供的最主要的動物性食物了。
居民的植物性食物,雖由於農業不發達,並不豐饒,但不象動物性食物那麽稀少。其中,主要為玉米、芋、薯、香蕉等等。那些食物都是歐洲所不知道的,但不為歐洲人所十分重視,他們並不認為那些植物和歐洲原來生產的一般穀豆有同等的營養力。
誠然,棉花是一種極重要製造業的材料,而在當時歐洲人看來,亦就是那些島上最有價值的植物性產物了。雖然在十五世紀末,歐洲各地都極重視東印度的軟棉布及其他棉織品,但歐洲各地都沒有棉織製造業,所以,即使這種生產物,在當時歐洲人看來,亦不很重要。
哥倫布看到新發現各地方的動植物,都不足證明這些地方是怎樣重要,就轉移眼光到礦物上來。他以為,礦物界生產的豐富,足夠補償動植物界生產的微薄。他看到那裏居民的服裝上掛著小片的金,並聽他們說,那金片常可從山上下流的溪流或急流中發現,於是他便十分相信,那裏的山必有最豐饒的金礦。這樣,聖多明各就被說成為金礦豐饒的國家,並因此故(不僅根據現今的偏見而且根據當時的偏見),被說成為西班牙國王及其國家取之不盡的真實財富的源泉。哥倫布第一次航海迴國時,被按凱旋儀式,引見克斯梯及亞拉岡國王,當時所發現的各國主要生產物,都由隆重的儀仗隊帶在他前麵。但有價值的部分隻是金小發帶、金腕環及其他各種金飾品,和幾捆棉花。其餘都是俗人驚異和珍奇的物品,譬如,幾株極大的蘆葦,幾隻羽毛極美的鳥,幾隻大鱷魚、大海牛的剝皮。但在這一切之前,有六七個顏色和相貌奇怪的土人,卻大大增加了這次展覽的新奇。
哥倫布陳述的結果,克斯梯的樞密院,決定占領這些國家。它們的人民,當然沒有抵抗能力。傳布基督教這個敬神的目的,使這種非正義的計劃,成為神聖的事業。但此種計劃的唯一動機,卻是希望發現此等地方的金寶藏。而且為了要突出此種動機,哥倫布提議那裏所發現的金的一半,應歸國王。這種提議,亦為樞密院所采納了。
最初冒險家輸入歐洲的黃金,全部或極大部分是由極容易的方法取得,即向無抵抗的土人劫掠而得,所以,要納這樣的重
稅,也不會很困難。但土人所有,一旦完全被剝奪盡了——事實上,在聖多明各及哥倫布所發現的一切其他地方,不到六年或八年,就完全被剝奪盡了——要再發現一些,就必須從礦中掘出,就不能再納這樣的稅。據說,這種稅嚴格的征收,曾使聖多明各的礦山,從那時起,完全停止開采。所以不久金稅就減至金礦總生產額的三分之一,再減至五分之一,再減至十分之一,最後減至二十分之一。銀稅在長期間內為總生產額的五分之一。直到現世紀,才減至十分之一。但最初的冒險家,對銀似乎不大關心,他們認為,比金低賤的東西都不值得他們注意。
繼哥倫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險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動機。使奧伊達、尼克薩、瓦斯科·努格尼斯·德·巴爾博到達裏安地峽,使科特茲到墨西哥,使亞爾馬格羅和皮查羅到智利和秘魯的,都是對於黃金的強烈欲望。當這班冒險家到達一個未曾被發現的海岸時,首先調查的就是那裏有沒有金礦可以發現。他們就依此決定他們的去留。
在一切費用浩大、成就不確定並使大部分從事者破產的計劃中,也許再沒有比探索新金銀礦山更容易使人破產的了。這也許是世界上利益最少的彩票,得彩者的利得,最不能補償失彩者的損失。因為,有獎的票很少,無獎的票很多,但每一張票的普通價格,卻是一個極有錢的人的全部財產。開礦的計劃,不僅不能補償開礦的資本並提供資本的普通利潤,而且大都把資本和利潤吞並掉。因此,這種計劃是希望增加本國資本的精明的立法者所最不願意給予特別鼓勵,或以人為的方法使大部分資本違反自然趨勢流入其中的那種計劃。其實,這就是人們對於自身的幸運所懷抱的那種不合理的信念,認為隻要有絲毫成功的可能就會有很大一部分資本自行流入此種用途。
憑冷靜理智與經驗作出的判斷,都認為此等計劃是絕對不可以實行的,但由人類貪欲作出的判斷,卻認為此等計劃是完全可以實行的。使許多人有了點金石那種荒唐觀念的欲望,又使許多其他人有了金銀礦山無限豐饒那種荒唐觀念。他們沒考慮到,就一切時代和一切國民說,此等金屬的價值,主要出於其稀少性,而其稀少性,又由於自然藏量很少,而且那少量金屬,包有堅硬和難於處理的物質,以致挖掘並獲取此等金屬所需要的勞動與費用,極其浩大。他們以為,此等金屬的礦脈,在許多地方,簡直象鉛、銅、錫、鐵的礦脈那樣,大而且豐。華爾特·羅利夫爵士所作的黃金國的夢,充分證明了,即使有智之士,亦不免有此種奇異的
幻想。而在這位偉人死了之後一百餘年,還有耶穌教會會員加米拉相信這個黃金國的存在,而且極其熱烈地,我敢說,還是極其真摯地說,如果他能對那些能夠以優厚報酬酬答傳道工作的人,宣傳福音,真是不勝榮幸。
在西班牙人最初發現的那些國家裏,現在看來,沒有一個值得開采的金銀礦山。最初各冒驗家所發現的金屬的量,以及第一次發現以後人們所采掘的各礦山的產出力,都被大大誇大了。但冒險家的報導,足夠喚起他們本國人的貪欲。每一個航行到美洲的西班牙人,都希望發現一個黃金國。命運的女神,在這場合,象在其他極少數場合一樣,光臨了,使虔信者的狂妄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而且在墨西哥和秘魯被發現與被征服的時候(一在哥倫布第一次航行大約三十年之後,一在大約四十年之後),他們可以說從命運女神手上得到了他們所尋找的豐饒的貴金屬。
一個與東印度通商的計劃,幹是引起了西印度的第一次發現,一個征服的計劃,又引起了西班牙人在這些新發現的國家裏的一切設施。然而使他們去征服的動機,卻又是發現金銀礦山的計劃。這計劃,又由於一係列意料不到的事故,居然出乎企劃人合理的期望,大為成功了。
歐洲其他各國最初企圖到美洲去殖民的冒險家,也是受同樣的妄想的驅使,但他們並不怎麽成功。巴西自第一次殖民以來,經過百餘年,才發現金、銀和金剛石礦山。在英國、法國、荷蘭、丹麥等國的殖民地中,卻是至今還沒有發現過貴金屬礦山,至少還沒有發現在今日看來有開采價值的礦山。但英國最初在北美殖民的人,為誘使國王給與他們特許狀,都以所發現的金銀五分之一獻於國王。華爾特·羅利夫爵士的特許狀,倫敦公司及普裏木斯公司的特許狀,普裏木斯參議會的特許狀等等,其發給都以把所得金銀五分之一獻給國王為條件。此等最初殖民者,希望發現金銀礦山,又希望發現到東印度去的西北通路,但對兩者都失望了。
第二節論新殖民地繁榮的原因
文明國家的殖民地,其土地荒蕪,或人口稀少而土人容易對新來的殖民者讓步的,往往比任何其他人類社會富強得更快。
此等殖民者隨身帶來的關於農業和有用技術的知識,自比未開化野蠻人幾百年、幾千年自發地成長的知識強。同時,此等殖民者,又隨身帶來了統治人的習慣,關於正常政府的觀念,維持政府的法製的觀念以及正常司法製度的觀念。他們自然要把這些在新殖民地建立起來。但在未開
化野蠻民族中,在保護自身所必需的法律與政府已經確立之後,法律與政府的自然進步就比技術的自然進步還要慢。每個殖民者所得的土地,都多於他所能耕作的土地。他無須支付地租,大都不納稅。沒有地主分享他們的收獲,君王所分掉的通常都很少。他自會使生產物增加,因為這生產物幾乎全是他自己的。但他所有的土地往往是那麽廣闊,以致盡他一己的勞動,以及他所能雇用的他人的勞動,也不能使土地生產出它所能生產的數量的十分之一。所以,他極想從各地搜集勞動者,並以最優厚的工資來作報酬。但此等優厚的工資,加上土地的豐饒低廉,不久就使那些勞動者要離開他,自作地主,以優厚的工資,報酬其他勞動者。正如他們離開他們的主人一樣,這些其他勞動者不久也離開他們。優厚的報酬,獎勵了結婚。兒童們,在幼年期中得到很好的給養,受到很好的照顧,到長大時,他們勞動的價值,大大超過其撫養費。到成年時,勞動的高價格與土地的低價格,又使他們能夠自立,象他們的祖先那樣。
在其他國家,地租和利潤吃掉工資,兩個上層階級壓迫下層階級。但在新殖民地,兩個上層階級的利害關係,使得他們不得不更寬宏地更人道地對待下層階級;至少,在那裏,下層階級不處在奴隸狀況。生產力極大的荒地,隻須付出很小代價就可獲得。身兼企業家的地主,希望從改善耕作增加其收入,這種增加的收入,便是他的利潤。在這情況下,利潤一般極為豐厚。但這種豐厚的利潤,除非雇用他人的勞動來開墾土地耕作土地,就無法取得。在新殖民地上,土地麵積的大與人口之少,其間的不相稱現象使他難於取得這種勞動。所以,他不計較工資,願在任何價格下雇用勞動。勞動工資的高昂,鼓勵了人口的增殖。良好土地的豐饒與低廉,又鼓勵了耕作的改善,使地主能支付這樣高的工資。土地的全部價格,幾乎由此種工資構成。作為勞動的工資,雖覺其高,但作為有那麽大價值的東西的價格,則又覺其低。獎勵人口和耕作的增進的,又獎勵真實財富與強大的增進。
許多古希臘殖民地,因此似乎非常迅速地進於富強。在一世紀或二世紀中,就有一些能與母市抗衡,甚至超過母市了。西西裏的塞拉庫西及阿格裏琴托,意大利的塔倫圖及洛克裏,小亞細亞的埃弗塞斯和密理圖斯,無論就哪一點說,也至少可與古希臘的任一都市相抗衡。建設雖較晚,但一切學藝、哲學、詩學及修詞學,卻和母國任何部分發生得一樣早,進展水平一樣高。值得指出,兩個最右的希臘學派,即達理士學派及畢太
哥拉學派,並不是建立在古希臘,而是一個建立在亞細亞殖民地,另一個建立在意大利殖民地。這一切殖民地,都建立在未開化野蠻民族所居的地方,那裏,新殖民者容易取得他們的居地。新殖民者有很多良好土地,而且因為他們對母市全然獨立,他們還能按照他們自己認為最有利於他們自己的方式,自由處理他們自己的事物。
羅馬殖民地的曆史,似乎沒有這樣輝煌。確實,其中有些,例如弗洛倫斯,經過許多年代,在母市崩潰之後,發展成為大的國家,但其進步,卻沒有一個是非常迅速的。那些殖民地,都建立在被征服的地方,那裏人口十之八九早已十分稠密。分給新殖民者的土地,大都不很大。而且由於殖民地不能獨立,他們並非經常能按照自己認為的最有利於自己的方式,自由處理他們自己的事務。
就良地很多這一點說,歐洲人在美洲及西印度所建立的殖民地,和古希臘殖民地相似,甚至超過古希臘殖民地。就附屬於母國這一點說,它們雖和古羅馬殖民地相似,但因為它們離歐洲很遠,就或多或少地減低了這種依附的程度。它們的位置,使它們在較小程度上受母國的監視和支配。在它們按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利益的時候,它們的行為,或由於歐洲不知道,或由於歐洲不了解,往往被忽視。有時,歐洲隻好容忍,因為離開太遠了,難於管束。所以,就連象西班牙那樣強暴專橫的政府,亦往往因恐全體反亂,把已經發下的對所屬殖民地政府的命令撤迴或修改。這一來,歐洲一切殖民地,在財富上,在人口上,在改良上,都有非常大的進步。
西班牙國王,由於分享金銀,所以從殖民地初設以來,即從殖民地取得若幹收入。這種收入,同時使西班牙國王得隴望蜀。因此,西班牙殖民地,從初設時起,就吸引著母國很大的注意,而當時歐洲其他國家,卻在長期間內,不大注意。但前者並不因為有這種注意而較為繁榮,後者亦不因為沒有這種注意而較不繁榮。而且,按土地麵積比例說,西班牙殖民地的人口與農業改良,不如歐洲其他國家殖民地。但西班牙殖民地在人口與農業改良方麵的進步,亦是非常迅速、非常巨大的。征服後建立的利瑪市,據烏羅阿所說,在將近三十年前,還不過五萬人。基托原僅係印第安一小村落,然據同一作者說,在他那時,和利瑪市有相同的人口。克麥利·卡勒裏——雖然據說是個冒牌旅行家,但其著作,卻是根據極可靠的報告——就說墨西哥城有居民十萬。所以,無論西班牙各作家是怎樣誇大,這十萬的數目,亦比蒙特祖瑪時代的居民數大
五倍以上。這數目,大大超過了英國殖民地三大都市波士頓、紐約和菲拉德爾菲亞的居民數。在墨西哥或秘魯未被西班牙人征服以前,那裏沒有適當的馱畜。駱馬是唯一的馱畜,其力氣似比一般驢子差得多。他們沒有耕犁。他們不知用鐵。他們沒有鑄幣,亦沒有任何確定的通商媒介。他們的貿易,是物物交換。一種木製的鋤,是他們農業上主要用具。尖石是他們切東西的刀斧。魚骨或他種動物的堅腱,是他們縫東西的針。但這一切,似乎就是他們職業上的主要用具了。在這樣的狀態下,此等帝國,當然不能象現今那樣進步、那麽耕種得好。現今,那裏已有各種歐洲牲畜,已經使用鐵和耕犁,並采用許多歐洲技術了。但一切國家的人口密度,必和其改良及耕作程度相稱。所以,土人自被征服以來,雖橫遭殘殺,但這兩大帝國現在的人口仍比從前多。其人種,自然亦大大改變了。我以為,我們必須承認,西班牙種的西印度人,就許多方麵說,都比古印第安人種強。
除西班牙人的殖民地外,葡萄牙人在巴西的殖民地,要算是歐洲人在美洲最早的殖民地了。但由於巴西發現後很久,還沒有找到過金銀礦,所以對國王所能提供的收入也很少,甚或沒有,於是有一段長時期,很不受葡萄牙人的注意。然而,就在這種不注意的情況下,它發展成為強大的殖民地了。在葡萄牙還被西班牙統治時,巴西為荷蘭人所侵襲。巴西原分為十四省,荷蘭人占有其七。荷蘭人本來要奪取其他七省,但不久葡萄牙恢複獨立,布拉甘查王朝執政。當時作為西班牙敵人的荷蘭人,成為葡萄牙人的朋友,因而葡萄牙人亦成為西班牙的敵人。所以,荷蘭人就同意把巴西其餘未被征服的那七省,留給葡萄牙;葡萄牙人亦同意把巴西已被征服的七省,留給荷蘭人。當時,兩國為良好同盟,自不會因此發生爭執。但荷蘭政府不久即開始壓迫葡萄牙的移民了。這些葡萄牙移民,不滿足於發牢騷,終於拿起武器來對付他們的新主。他們雖未曾得到母國公開的援助,但在母國默許之下,就靠著自己的勇氣和決心,把荷蘭人逐出了巴西。鑒於自己不能保有巴西任何部分,荷蘭人情願把巴西全部歸還葡萄牙國王。在這個殖民地內.據說有六十萬以上人民,其中,有葡萄牙人,有葡萄牙人的後裔,有西印度人,有黑白混血種人,有葡萄牙族及巴西族的雜種。沒有一個美洲殖民地,包含這樣多的歐洲血統。
在十五世紀快要結束的時候,和在十六世紀大部分時間內,西班牙與葡萄牙是海上兩大海軍國。威尼斯雖與歐洲各地通商,但其艦隊卻幾乎不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