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今日殿上陛下又令三司道明事情委曲,對臣保全厚愛之情,無以複加。陛下天恩如三春白日,臣之私心卻似階下苔菌。為臣為子,臣皆再無麵目可對君父;誅言誅心,臣所犯都是不赦之罪。今日叩報於君父天下麵前,隻求陛下重治臣不敬不孝之罪,以為天下為臣為子者戒。”

    定權說這話時,早已是滿麵淚跡,到了最後,竟至於聲噎氣堵,雖極力壓住了飲泣之聲,卻再也說不下去,隻是伏地不能開口,眾人也隻能見他肩頭聳動而已。

    皇帝的嘴角暗暗抽動了一下,卻忽然又覺得疲憊之至,太子順腮而下的淚水,匯到了下頜上,他看得清楚,也不得不認承,這樣一副好皮相,真的當眾落起淚來,亦不知幾人會暗裏動容。但他不解的是,如果那眼淚,既無關乎歡喜,也無關乎悲哀,無關感奮也無關驚懼,那麽它究竟是緣何而來?從那黝黑眼眸中淌出的淚水,卻與那眼眸的主人沒有半分瓜葛,就這麽緣著那下頜的弧線,悄然跌落到了少年的衣袖上,然後不知所蹤,難道真的隻是跟天雨一樣?

    皇帝站起了身來,淡淡道:“本朝沒有誅心之罪,你隻要自己說得明白就好。”說罷竟拂袖而去。有司呆了半日,直看著皇帝進了後殿,陳謹也跟了上去,這才迴過神來,忙暗暗擦了把汗唱了一聲“退朝。”

    定權慢慢站立起身,臉上淚痕宛然,卻在抬頭的那一瞬間,似不經意的掃視了眾人一眼,那目光最終落在了本該屬於武德侯的位置,東麵與之相對素日便該站著兩位親王。隻是今天,全都空缺著。

    太子就立在殿中,他不走,無人敢走。站在文臣首位的中書令何道然終於微微挪了挪身子,低聲喚了一聲:“殿下。”他肯牽頭,餘下的人或情願或不情願也都躬身行禮道:“殿下!”

    定權並不還禮作答,亦不看人,點了點頭,提腳轉身走出了垂拱殿。眾人這才不約而同暗暗舒了一口氣,悄無聲息也跟了出去。王慎仍是候在殿外,見散朝定權出來,忙追上問道:“殿下?”定權瞥了他一眼,道:“迴去吧。”王慎問道:“迴哪邊去?延祚宮還是西苑?”定權微微笑道:“迴宗正寺去。”王慎大驚道:“這又是為何?”定權已先下了禦階,邊走邊道:“朝上陛下並沒有旨意,我不迴宗正寺迴哪裏去?”王慎極力打量了他一眼,實在分辨不出他究竟是何意,隻得跟著他一道去了。

    大理寺卿慢慢踱出了永定門外,素來與他親善的吏部左侍郎朱緣卻偷偷跟上了前去,低聲笑問道:“邢大人,二殿下今日可

    沒有露麵呀。”大理寺卿似笑非笑,道:“他一個藩王,按製本就不該參加朝會的,就是不來又有什麽好奇怪的?”朱緣又問道:“邢大人,那張大人現下……”大理寺卿板著臉道:“朱大人,這些事情還是少打聽得好。大人隻安心升你的官,到了那時候,本官再去為大人致賀,不好麽?”朱緣一笑道:“邢大人這話,下官就不明白了。”大理寺卿冷笑一聲道:“朱大人,何苦跟本官在這裏拿唐,我倒不妨問大人一聲,殿下今日的那番話,大人可都聽明白了?大人不必答我,隻說一句,青宮的本事較之此人如何?”說著伸出兩指悄悄一比,朱緣不妨他問得明白,默了半晌方歎道:“一龍一豬,安可作比?”大理寺卿笑道:“大人早心知肚明,又何必再來問我?”一時二人無語,見有人過來,便也各自走開。

    皇帝迴到了內殿,坐了半晌,方問陳謹道:“他們都散了?”陳謹答道:“是,都散了。”皇帝道:“太子呢?”陳謹麵色微微一滯,道:“殿下也迴去了。”皇帝問道:“他迴到哪裏去了?”陳謹低聲道:“陛下並沒有旨意,殿下還是迴宗正寺去了。”皇帝點了點頭,道:“你去傳旨,叫他過來。”陳謹雖不敢忤逆,卻也遲疑了一下,雖隻是片刻,皇帝已是發覺了,問道:“怎麽了?”陳謹忙道:“臣這就去。”皇帝狐疑看了他一眼,忽然問道:“你有什麽事得罪太子了?”陳謹嚇得撲通一聲跪倒,連連叩首道:“臣死罪,中秋晚上,臣出去向殿下宣了陛下的口諭,殿下當時便雷霆震怒,罵……罵了臣。此事陛下要為臣作主,臣當真隻是傳了陛下的口諭。”皇帝看他的樣子,嫌憎地擺了擺手道:“休拿這話來堵朕的耳朵,你快滾吧。”陳謹不敢多言,隻得又磕了個頭悄悄退了出去。

    定權再入殿的時候,已經又換上了常服,跪倒向皇帝頓首行禮,直到直起了身子,皇帝也並不叫起,隻是默默打量著他的臉。定權不敢與皇帝對視,終是又將頭微微垂了下去。皇帝無聲一笑,道:“本朝若是有誅心之罪。”話隻半句,再無下文,定權卻低聲答道:“臣知道。”皇帝站起身來踱了兩步,走到他身邊,將手按在他的肩上,笑道:“朕的太子果真是長大了,朕都不敢不等著你束帶入朝了。”他手上氣力極大,又正壓在定權一道鞭傷上,定權不由暗暗倒抽了一口冷氣,半晌方勉強開口道:“陛下,臣隻是怕失了體統,再惹得陛下生氣。”皇帝用手搬起他的下頜,看著他仍是腫脹的雙眼冷笑道:“你又怎會失了體統?今日早朝的那番話,說得是何等的得體?微言大義,滴水不漏,朕心甚慰啊。”定權

    隻覺背上傷口又被他扯得一陣劇痛,一時不做他想便掙脫了皇帝的手,這才迴過神來,叩首道:“臣謝陛下。”皇帝的眼中已是閃過了一絲驚怒,看了他半日方道:“算了吧,朕叫你過來,並不是為了聽你說這些散話。事情既然已經挑開了,你還是先搬迴延祚宮去。也帶上你那個什麽側妃,一並去吧。”定權低聲答道:“臣叩謝陛下隆恩。”皇帝點頭道:“去吧,今日是廿四,朕想你身上的傷還未愈,經不起連日折騰,朕叫秘書台發文,廿七日的常參就暫停一次。這幾日無他事,你好生養養身子,朕這邊也不必你過來問安,省得再勞累到了。”定權心知皇帝停朝,無非是要在顧逢恩折返長州之前,不再給自己一派的朝臣當麵彈劾齊王的機會,至於奏呈大可留中不發,隻是聽了這最後一句,心上還是陡然一驚,隻得又俯首道:“陛下愛惜,臣銜感不盡,隻是勞累一語,臣萬萬承當不起。”皇帝道:“朕不過隨口說說,沒有別的意思,你又何必事事皆如此用心?莫不成朕以後在你麵前說話,還要字斟句酌不成?”定權輕輕咬牙,低頭道:“臣知罪。”皇帝揮手道:“去吧。”

    望著太子遠去,皇帝方問道:“你過去傳旨的時候,太子正在做什麽?”陳謹想了片刻道:“臣並沒有看得真切,恍似那個顧孺人正在收整衣物,殿下就出來。”皇帝冷哼道:“你還沒有看得真切?”陳謹忙低頭道:“臣確實沒有。”

    因為皇帝有了口敕,定權從清遠殿出來,便徑迴了延祚宮。細細迴想皇帝方才的話,知道他心中雖為早朝上自己的言行惱火,於情理上卻也摘指不出大的錯漏來。——如是便好,畢竟本朝終究是沒有誅意之罪的。定權嘴角泛起了一抹冷笑,伸手開了案上屜鬥,想去取鏜紙用的金刀,一手卻摸到一件荷包樣的東西,定睛看時,卻不由愣住了。那是今年自己送給阿寶的端五符袋,她出府去找許昌平之前,連著衣物又一起送進了宮來,自己當時隨手就扔在了這裏,並不是什麽要緊的東西,其後更是忘到了九霄雲外。符袋束口的五色絲線仍舊鮮明奪目,畢竟不是用朱筆,風煙二字的墨色卻微微有些陳舊了。這驅災厄,保平安的好口彩,此刻看來,卻真如一股風,一陣煙一般,射得雙目隱隱發酸。

    那個眉目清秀的少女,捧著自己的手,抬頭笑道:“我的心殿下摸得到,殿下的心事我卻不敢去揣測。”可是他的心思,她卻到底看得比誰都明白。

    你究竟是什麽人?緣何會來到我的身邊?那金鈿明滅的光采,是你在笑還是我眼花?那頰畔起落的紅雲,是你有心還是

    我多情?你說給我聽的那些話,到底是偽是實?你袖管中的那線暖意,究竟是幻是真?阿寶啊,脫掉朝上的那身衣服,我其實也隻是個凡人。垂楚在身,一樣會疼痛;沒有孤燈的暗夜,一樣會害怕;滿院殘陽一樣會讓我感到孤寂,觱發朔風一樣會讓我感到寒冷。神佛並不眷愛於我,亦沒有給我三目慧眼,能看穿這些喧擾世態,紛繁人心。就像此刻,我也會一樣會猶豫彷徨,因為我不知該奈你如何。

    拖了這麽久,這件事情也該有個了結了,最簡單的那個辦法其實他心中一直都清楚。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這個道理,盧先生不知跟他講過多少次。她當時其實是不該跟來的,宮牆外有高空長川,大漠瀚海,鶯聲鶴唳,雪滿群山;這片他無緣親近的壯麗江山,她本可以親眼目睹,如果那樣,他不知道自己會有多麽羨慕。

    定權走到窗前,送目東去,那裏看不見延祚宮,這裏一樣也看不見宗正寺,但是就在這宮牆的某個角落裏,有一個人或許還在等著他迴去。定權慢慢捏緊了手中的符袋,食指一時突突跳著作痛,就像那指尖上也生了一顆心一般。

    一個內侍忽然趨入向他報道:“殿下,王常侍來了。”定權收迴了目光,道:“叫他進來。”王慎隨後便至,行禮後又斥退了左右,低聲向他報道:“殿下,顧將軍方才托人帶話來,讓臣轉告殿下,張家小娘子自盡了。”定權一時卻沒有聽明白,皺眉問道:“什麽張娘子?”王慎歎了口氣,道:“是張陸正張大人的女公子,就是他私下許給齊王的。”定權愣了半晌,一手慢慢的扣上了窗格,再一用力,新裱上的厚重綿紙便悄然而破。定權望著那破漏之處,呆呆問道:“怎麽迴事?”王慎低聲道:“臣亦不清楚,隻聽說張大人和齊王有婚姻之約,此次便從張府中抄出了齊王的婚書,上麵的生辰八字正是女公子的。”定權點頭,道:“我知道了,孟直這是不想叫我為難。”王慎也隻答了一句:“是。”定權道:“你去吧,告訴顧將軍,就說孤已經明白了。把孤今日早朝上說的話也告訴他。”王慎低頭道:“將軍已經知道了。”定權訝異望了他一眼,問道:“將軍說什麽了沒有?”王慎道:“將軍隻說,殿下英明。”定權輕輕一笑,道:“去吧。”

    王慎方要轉身出去,忽又聞定權問道:“張陸正的女公子今年芳齡幾許,你可知曉?”王慎一愣,答道:“聽說是十五歲。”定權轉過了頭去,許久都沒有再說話,王慎等了半日,便也悄悄退了下去。

    定權一人在殿內呆立了半晌,方輕笑自語道:“有福之

    人,傷春悲秋,今後一概都免了。”新進來的內侍以為他有話要吩咐,忙上前道:“臣有罪,殿下的令旨並沒有聽清。”定權淡淡道:“沒什麽,你去告訴宗正寺卿,叫他將顧娘子送到我這裏來。”那內侍答應著要出去,又聞定權道:“你見了顧娘子,跟她說,叫她不必收拾孤的衣服和書,都甩在那裏就是了。”

    吳龐德得了太子的命令,自然立刻忙前跑後,親自安排好了輿轎,吩咐將阿寶好生送到了東宮。阿寶是頭一遭到這延祚宮,被內侍引領著進了定權的寢殿,隻見他已經重新敷好了藥,側臥在層層錦茵中,周遭四五個妝金配玉的宮人,或捧茶,或奉水,或為他揉捏小腿;又有四五個身著錦緞的內臣,正恭謹侍立待命。見她進來,皆起身見禮道:“奴婢等給顧娘子請安。”

    離禦爐日尚有六七日,殿中已經圍出了暖閣,閣中四角都放置著鎏金炭盆,一室之內,陶然暖意撲麵襲來。兩楹間一對三尺多高的金狻猊,緩緩吐出加南香氣,這本是太子最喜愛的沉香品,西府中亦是常用,隻是在這堂皇殿閣中再點起來,卻多了一層說不上的奇異味道,或許是因為甘冽藥氣夾雜在了其間。

    阿寶忽而隻覺渾身都起了些不自在,隻是點了點頭迴意。定權的聲音仿佛是極遠處傳過來的,帶一絲慵懶,也有一絲暗啞:“請顧娘子上來吧,你們都下去。”十餘個宮人一齊斂裾行禮,依次退出,連半分聲響也沒有發出。阿寶遲疑走上前去,喚道:“殿下。”定權懶洋洋笑了一聲,微微側了側頭,示意道:“你坐吧。”

    他的榻上三麵具圍著描金畫屏,春夏秋景的江山圖畫各據一角。數層四經絞羅的帷幄,用朱紅色流蘇虛束,半垂在兩側。榻上張鋪的茵褥,皆是極品吳綾,因為隻是側臥,一隻官窯蓮花枕也被推至了一旁。定權此時隻穿著一身玉帶白色的中衣,衣上的絲光便如水波一般,順著他修長的身體流淌下來。雖然隻是一恍惚,這不堪的繁華卻已經刺痛了她的雙目。

    她隻是靜靜立在那裏,定權笑問道:“怎麽了?”阿寶低聲答道:“妾尚未更衣。”定權也不再強求,問道:“如何,站在這裏再想宗正寺,可是覺得恍如隔世?”阿寶輕輕頷首,道:“是。”定權也歎了口氣,良久方道:“阿寶,你今年是十六歲?”阿寶不解他為何突然問起這話,答道:“是,到了臘月間,便滿十七了。”定權點頭道:“你再靠過來些。”阿寶依言湊了上去,在他的榻前半跪了下來,定權抬手輕輕摸了摸她的麵頰,少女的肌膚便如寶珠一般,無須脂粉,便隱隱流動

    著光華。觸在手中,是任何錦繡都無法相比的柔滑。定權不由感歎道:“像這般的好年紀。”阿寶撲哧一笑,道:“殿下便是千歲,也不必說這樣老氣橫秋的話。”定權微微一哂,道:“我這也是有感而發。阿寶,你自己不照照鏡子,看看這年紀有多好。想到有朝一日,這綠鬢紅顏終會變做鶴發雞皮,你難道不會害怕嗎?”

    阿寶的笑容慢慢地僵在了他的手指下,許久才道:“我不害怕。”定權笑著搖頭道:“花可重開,鬢不再綠。人人皆知,人人皆懼,何以到了你這裏,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鶴唳華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滿梁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滿梁園並收藏鶴唳華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