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郎兄弟的到來讓顧氏感到十分意外,畢竟在吳氏的四下提防下、顧氏其實很少有機會能和張大郎兄弟說話,因此顧氏一見到張大郎兄弟,馬上就笑吟吟的攜了他們二人的手,一臉親切的問道:“你們兄弟倆找我有事?”
張大郎麵色有些凝重,倒是張二郎臉上有著禮貌的微笑,並落落大方的答道:“我們有事想找堂叔婆相商,想請堂叔婆借一步說話,不知堂叔婆方便不?”
“當然方便了,走,到我家裏去吧。”
顧氏說著一手牽一個,很快就把張大郎兄弟領到了家裏,三人才一坐定、張二郎就開門見山的說出來意:“堂叔婆是不是找我娘談過過繼一事了?我來找您是想毛遂自薦———我願意過繼到堂叔婆家,今後替堂叔公和堂叔婆養老送終!”
張二郎的話讓顧氏頗感意外,似乎沒料到他竟會主動提出過繼一事,不過顧氏很快就壓住心頭的驚愕,問道:“這是你們兩個孩子的意思,還是你們的娘的意思?大郎你也同意二郎這樣做?”
張大郎從一開始麵色就十分凝重,眼下顧氏一發問、他更是有些猶豫不決,似乎並不讚成張二郎的提議,張二郎見狀馬上替他答道:“堂叔婆,這件事我和大哥已經商量過了,他同意我這麽做,畢竟大哥是我們家的嫡子長孫、過繼他恐怕有些不合適……”
這話既已起了頭,張二郎便不再有絲毫猶豫,很快就一臉認真的對顧氏做出了保證:“若是堂叔婆選了我當過繼的人選,那我可以當著您的麵起誓,發誓今後一定會好好孝敬您和堂叔公,並且會把您的家業打理好,不讓您的家業因沒了親子嗣繼承就逐漸沒落,也一定會竭盡所能的光耀門第、替你們家爭光。”
張二郎這番話顧氏聽了頓時喜出望外,畢竟張二郎主動提出了過繼、這事辦成的可能性也就增大了不少,加上張二郎主動保證日後會好好孝敬她和丈夫,這也算是消除了顧氏先前那分顧慮———顧氏早早就打探過張二郎的品性,相信他既然說得出就一定做得到,否則張二郎也就不會被顧氏看中、並成為過繼的人選了。
不過顧氏還沒高興多久,張二郎就再度開口、把醜話都說在了前頭:“堂叔婆,我雖然願意過繼並保證做好過繼後的本分,但我卻要事先把話和堂叔婆您說清楚———堂叔婆您無論是過繼誰家的小子,想要讓那人和原先家裏的親人斷了來往,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我也不例外。”
“畢竟血濃於水,父母、兄弟姐妹之間那種血脈相連的聯
係,不是誰想割斷就能輕易割斷的!我不會和您說什麽冠冕堂皇、但言不由衷的話,我會很誠實的告訴您、我過繼後依舊會盡心盡力的幫襯原先的家人,我也依舊會孝順我的母親、照顧妹妹……”
張二郎說著頓了頓,最終還是下了狠心、直言不諱的說道:“並且我之所以會毛遂自薦的主動提出過繼,說到底還是為了幫襯家人,這點堂叔婆心裏應該十分清楚才是。”
“不過我不是那種忘恩負義的小人,我可以保證幫襯原先家人的同時、不損害新家人的利益,且把兩家利益放在同一個平等的位置、絕不會厚此薄彼!我也認為把真實的意圖清清楚楚的說出來,比藏著、掖著等真正過繼了,再把真實意圖一點一點的表現出來要好,畢竟事先把話說清了、雙方才不會存有芥蒂!”
張二郎說著目光如炬的看著顧氏,一臉坦蕩的說道:“該說的我都已經說完了,堂叔婆可以好好的斟酌下我剛剛說的話,再決定要不要過繼我。”
張二郎說著不緊不慢的端起了茶盞,輕啜了一口後給了張大郎一個“放心”的眼神,似乎心裏早就有了打算。
而張二郎說的這番話徹底出乎了顧氏的意料,也讓顧氏立時對張二郎刮目相看、對張二郎也有了重新的認識!不過顧氏很快就眉頭緊蹙的陷入了沉思,開始細細的衡量起過繼一事其中的輕重來……
顧氏也知道她無論選了誰來過繼,哪怕過繼後她嚴防死盯、也斬不斷那人和原先親人的聯係,這也是一直以來最困擾顧氏的問題。
不過張二郎那番坦蕩蕩的話語卻讓顧氏有了新的看法———隻要張二郎保證不會厚此薄彼,不會因幫襯原先的親人、就損害了他們這一頭的利益,那的確是沒必要逼張二郎和原先的家人恩斷義絕,張二郎能夠如此坦誠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這顧氏也是個聰明人,她細細的思量了一番後、爽快的答應了張二郎的毛遂自薦:“二郎,你是個有膽識、有魄力也很為家人著想的孩子,你的提議我可以接受,不過你娘那邊恐怕不會同意你過繼。”
顧氏的話讓張二郎微微的鬆了一口氣,隨後開口說道:“堂叔婆您放心,我娘那邊我和我大哥會想辦法說服她,您就安心在家等消息吧!”
張二郎說著便起身告辭、和張大郎一起離開顧氏家,一出大門、張大郎就憂心忡忡的拉著張二郎,問道:“小二,我們真的要這樣做嗎?沒有別的法子了嗎?”
張二郎臉上卻有著絕決的神色
,隻見他伸手拍了拍張大郎的肩膀、語氣堅定的說道:“大哥,如果你還猶豫不決那就想想阿妹,想想我們以後的前程———如果我們倆不能有出息,那以後誰來保護娘和阿妹、誰來替她們撐腰?”
“……”
張二郎的話讓張大郎沉默了,讓他再也找不出反對的理由來———如果他們能夠早早的變強大起來、成為張巧兒的依仗,那陳家當初多少會多點顧忌,不敢隨隨便便的打齊大郎的主意、搶張巧兒的夫婿。
張二郎也是經曆了陳家搶婿一事,才意識到他們家必須想辦法強大起來,意識到張大海既然已經不在了,他們兄弟倆就必須擔起保護母親和妹妹的責任。所以張二郎得知顧氏的意圖後,經過反複的思慮最終決定“犧牲”他一人、換取張家的強大!
因此張二郎一見張大郎沉默不語、知道張大郎心裏還是很難受,很快就挑了些好話來寬他的心:“大哥,你別老是覺得我過繼給堂叔公是件壞事!你仔細想想,隻要把我過繼到堂叔公家、繼承了他的家業,將來你我金榜題名後就不怕謀不到好差事了!”
“你說就算將來我們高中了、有了錢打點各路關係謀個好差事,那也得有替我們搭橋牽線的人,我們才能尋到門路啊!到時候你和我都一並有了出息,誰還敢欺負娘和阿妹?興許我成了堂叔公家的孫少爺後,還能幫齊衡也謀個好差事呢!”
張二郎故意把一切事情都說得很輕鬆,說完還不忘打趣了張大郎的親事一句:“至於堂叔婆提的那樁用來交換的親事,你大可先偷偷的去瞧一瞧那顧家小娘子,人相看中意了咱再應下這樁親事!要是大哥你不中意顧家小娘子,那這門親事我們就不結了!”
張大郎默默的聽著張二郎興致高漲的憧憬未來,也明白張二郎說的句句在理———官場的黑暗雖然張大郎沒有親身經曆過,但他好歹上京趕考了一迴、或多或少的耳聞目睹了一些,明白像他們這樣毫無背景的窮小子,高中後別說是平步青雲了、謀個好點的差事都很難!
所以張二郎走這一步,認真說起來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而張二郎見張大郎默認了他的做法,很快就拉著他一塊兒去說服吳氏,吳氏最初也不同意,但架不住兒子的軟磨硬泡,加上這中間還夾雜了一個齊大郎的前程,吳氏為了子女,最終還是違心的點頭答應了過繼一事。
隨後在張老族長的見證下,張家很快就開了祠堂舉辦了過繼儀式,張二郎給顧氏磕了頭後喊了她一聲“祖
母”後,便算是顧氏他們家的嗣孫了。不過因張老爺子(顧氏的夫君)遠在京城,因此和他有關的儀式、必須等張二郎到了京城後再補辦。
張二郎既然過繼給了顧氏,那自然便要隨她一起迴京城去,從此在汴京城生活。
張巧兒等人舍不得和張二郎分開,加上顧氏給張大郎提的那門親事、女方家在京城,張家人若是想要相看顧小娘子、少不得得往汴京城跑一趟,還有就是張大郎三年後也還是要上京趕考一迴,似乎事事都和汴京城扯上了幹係……
於是這些種種緣由加在一起,讓張巧兒一家人商量過後、有了索性全家遷往汴京城的念頭,反正他們在家鄉也沒房屋住,且小吃攤在哪裏都可以經營、說不定到汴京城經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不過吳氏可沒忘了齊大郎這個準女婿,於是馬上把齊大郎找來相商,決定和齊大郎商量過後再做打算。
沒想到張巧兒一家的打算、和齊大郎的打算竟不謀而合———原來齊大郎三兄妹的親生母親薑氏,當年和齊大柱和離後便遠嫁他鄉、最終輾轉到汴京城落腳。齊大郎擔心家裏沒了長輩,將來弟妹不好說親或遭人嫌疑,於是便有了帶弟妹前去汴京城投靠薑氏的意思。
這樣一來,將來就能由薑氏這個母親來張羅、齊二郎和齊三娘的親事,尤其是齊三娘將來出閣時,也能由薑氏來教導她一些為人婦必須注意的事宜,畢竟有些閨房之事、不可能由齊大郎這個哥哥來教導齊三娘。
不過齊大郎同樣是放心不下張巧兒,所以遲遲沒有做出決定、打算找個機會和張巧兒好好的商量一下,因為齊大郎是決不會舍下張巧兒獨自離鄉上京的。
這樣一來,兩家的打算可以說是不謀而合、一拍即合!
於是兩家人很快就開始打點大小瑣事,把兩家的田地交給可靠的族人幫忙打點後,張齊兩家人便和顧氏一起出發、踏上了前往繁華汴京城的路途……
作者有話要說:為蝦米我覺得過繼木有蝦米不好啊,汗~
大家各取所需,二郎也說的很清楚了,過繼後還是會幫襯大郎他們、還是會孝順吳氏,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我覺得木有蝦米不好~隻能說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關係社會,木有背景關係什麽的,高中了也很難謀到好差事~
ps:大家木有忘記失蹤滴林氏是齊大郎三姐妹滴繼母吧?咳咳,溫習下提醒下~
張大郎麵色有些凝重,倒是張二郎臉上有著禮貌的微笑,並落落大方的答道:“我們有事想找堂叔婆相商,想請堂叔婆借一步說話,不知堂叔婆方便不?”
“當然方便了,走,到我家裏去吧。”
顧氏說著一手牽一個,很快就把張大郎兄弟領到了家裏,三人才一坐定、張二郎就開門見山的說出來意:“堂叔婆是不是找我娘談過過繼一事了?我來找您是想毛遂自薦———我願意過繼到堂叔婆家,今後替堂叔公和堂叔婆養老送終!”
張二郎的話讓顧氏頗感意外,似乎沒料到他竟會主動提出過繼一事,不過顧氏很快就壓住心頭的驚愕,問道:“這是你們兩個孩子的意思,還是你們的娘的意思?大郎你也同意二郎這樣做?”
張大郎從一開始麵色就十分凝重,眼下顧氏一發問、他更是有些猶豫不決,似乎並不讚成張二郎的提議,張二郎見狀馬上替他答道:“堂叔婆,這件事我和大哥已經商量過了,他同意我這麽做,畢竟大哥是我們家的嫡子長孫、過繼他恐怕有些不合適……”
這話既已起了頭,張二郎便不再有絲毫猶豫,很快就一臉認真的對顧氏做出了保證:“若是堂叔婆選了我當過繼的人選,那我可以當著您的麵起誓,發誓今後一定會好好孝敬您和堂叔公,並且會把您的家業打理好,不讓您的家業因沒了親子嗣繼承就逐漸沒落,也一定會竭盡所能的光耀門第、替你們家爭光。”
張二郎這番話顧氏聽了頓時喜出望外,畢竟張二郎主動提出了過繼、這事辦成的可能性也就增大了不少,加上張二郎主動保證日後會好好孝敬她和丈夫,這也算是消除了顧氏先前那分顧慮———顧氏早早就打探過張二郎的品性,相信他既然說得出就一定做得到,否則張二郎也就不會被顧氏看中、並成為過繼的人選了。
不過顧氏還沒高興多久,張二郎就再度開口、把醜話都說在了前頭:“堂叔婆,我雖然願意過繼並保證做好過繼後的本分,但我卻要事先把話和堂叔婆您說清楚———堂叔婆您無論是過繼誰家的小子,想要讓那人和原先家裏的親人斷了來往,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我也不例外。”
“畢竟血濃於水,父母、兄弟姐妹之間那種血脈相連的聯
係,不是誰想割斷就能輕易割斷的!我不會和您說什麽冠冕堂皇、但言不由衷的話,我會很誠實的告訴您、我過繼後依舊會盡心盡力的幫襯原先的家人,我也依舊會孝順我的母親、照顧妹妹……”
張二郎說著頓了頓,最終還是下了狠心、直言不諱的說道:“並且我之所以會毛遂自薦的主動提出過繼,說到底還是為了幫襯家人,這點堂叔婆心裏應該十分清楚才是。”
“不過我不是那種忘恩負義的小人,我可以保證幫襯原先家人的同時、不損害新家人的利益,且把兩家利益放在同一個平等的位置、絕不會厚此薄彼!我也認為把真實的意圖清清楚楚的說出來,比藏著、掖著等真正過繼了,再把真實意圖一點一點的表現出來要好,畢竟事先把話說清了、雙方才不會存有芥蒂!”
張二郎說著目光如炬的看著顧氏,一臉坦蕩的說道:“該說的我都已經說完了,堂叔婆可以好好的斟酌下我剛剛說的話,再決定要不要過繼我。”
張二郎說著不緊不慢的端起了茶盞,輕啜了一口後給了張大郎一個“放心”的眼神,似乎心裏早就有了打算。
而張二郎說的這番話徹底出乎了顧氏的意料,也讓顧氏立時對張二郎刮目相看、對張二郎也有了重新的認識!不過顧氏很快就眉頭緊蹙的陷入了沉思,開始細細的衡量起過繼一事其中的輕重來……
顧氏也知道她無論選了誰來過繼,哪怕過繼後她嚴防死盯、也斬不斷那人和原先親人的聯係,這也是一直以來最困擾顧氏的問題。
不過張二郎那番坦蕩蕩的話語卻讓顧氏有了新的看法———隻要張二郎保證不會厚此薄彼,不會因幫襯原先的親人、就損害了他們這一頭的利益,那的確是沒必要逼張二郎和原先的家人恩斷義絕,張二郎能夠如此坦誠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這顧氏也是個聰明人,她細細的思量了一番後、爽快的答應了張二郎的毛遂自薦:“二郎,你是個有膽識、有魄力也很為家人著想的孩子,你的提議我可以接受,不過你娘那邊恐怕不會同意你過繼。”
顧氏的話讓張二郎微微的鬆了一口氣,隨後開口說道:“堂叔婆您放心,我娘那邊我和我大哥會想辦法說服她,您就安心在家等消息吧!”
張二郎說著便起身告辭、和張大郎一起離開顧氏家,一出大門、張大郎就憂心忡忡的拉著張二郎,問道:“小二,我們真的要這樣做嗎?沒有別的法子了嗎?”
張二郎臉上卻有著絕決的神色
,隻見他伸手拍了拍張大郎的肩膀、語氣堅定的說道:“大哥,如果你還猶豫不決那就想想阿妹,想想我們以後的前程———如果我們倆不能有出息,那以後誰來保護娘和阿妹、誰來替她們撐腰?”
“……”
張二郎的話讓張大郎沉默了,讓他再也找不出反對的理由來———如果他們能夠早早的變強大起來、成為張巧兒的依仗,那陳家當初多少會多點顧忌,不敢隨隨便便的打齊大郎的主意、搶張巧兒的夫婿。
張二郎也是經曆了陳家搶婿一事,才意識到他們家必須想辦法強大起來,意識到張大海既然已經不在了,他們兄弟倆就必須擔起保護母親和妹妹的責任。所以張二郎得知顧氏的意圖後,經過反複的思慮最終決定“犧牲”他一人、換取張家的強大!
因此張二郎一見張大郎沉默不語、知道張大郎心裏還是很難受,很快就挑了些好話來寬他的心:“大哥,你別老是覺得我過繼給堂叔公是件壞事!你仔細想想,隻要把我過繼到堂叔公家、繼承了他的家業,將來你我金榜題名後就不怕謀不到好差事了!”
“你說就算將來我們高中了、有了錢打點各路關係謀個好差事,那也得有替我們搭橋牽線的人,我們才能尋到門路啊!到時候你和我都一並有了出息,誰還敢欺負娘和阿妹?興許我成了堂叔公家的孫少爺後,還能幫齊衡也謀個好差事呢!”
張二郎故意把一切事情都說得很輕鬆,說完還不忘打趣了張大郎的親事一句:“至於堂叔婆提的那樁用來交換的親事,你大可先偷偷的去瞧一瞧那顧家小娘子,人相看中意了咱再應下這樁親事!要是大哥你不中意顧家小娘子,那這門親事我們就不結了!”
張大郎默默的聽著張二郎興致高漲的憧憬未來,也明白張二郎說的句句在理———官場的黑暗雖然張大郎沒有親身經曆過,但他好歹上京趕考了一迴、或多或少的耳聞目睹了一些,明白像他們這樣毫無背景的窮小子,高中後別說是平步青雲了、謀個好點的差事都很難!
所以張二郎走這一步,認真說起來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而張二郎見張大郎默認了他的做法,很快就拉著他一塊兒去說服吳氏,吳氏最初也不同意,但架不住兒子的軟磨硬泡,加上這中間還夾雜了一個齊大郎的前程,吳氏為了子女,最終還是違心的點頭答應了過繼一事。
隨後在張老族長的見證下,張家很快就開了祠堂舉辦了過繼儀式,張二郎給顧氏磕了頭後喊了她一聲“祖
母”後,便算是顧氏他們家的嗣孫了。不過因張老爺子(顧氏的夫君)遠在京城,因此和他有關的儀式、必須等張二郎到了京城後再補辦。
張二郎既然過繼給了顧氏,那自然便要隨她一起迴京城去,從此在汴京城生活。
張巧兒等人舍不得和張二郎分開,加上顧氏給張大郎提的那門親事、女方家在京城,張家人若是想要相看顧小娘子、少不得得往汴京城跑一趟,還有就是張大郎三年後也還是要上京趕考一迴,似乎事事都和汴京城扯上了幹係……
於是這些種種緣由加在一起,讓張巧兒一家人商量過後、有了索性全家遷往汴京城的念頭,反正他們在家鄉也沒房屋住,且小吃攤在哪裏都可以經營、說不定到汴京城經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不過吳氏可沒忘了齊大郎這個準女婿,於是馬上把齊大郎找來相商,決定和齊大郎商量過後再做打算。
沒想到張巧兒一家的打算、和齊大郎的打算竟不謀而合———原來齊大郎三兄妹的親生母親薑氏,當年和齊大柱和離後便遠嫁他鄉、最終輾轉到汴京城落腳。齊大郎擔心家裏沒了長輩,將來弟妹不好說親或遭人嫌疑,於是便有了帶弟妹前去汴京城投靠薑氏的意思。
這樣一來,將來就能由薑氏這個母親來張羅、齊二郎和齊三娘的親事,尤其是齊三娘將來出閣時,也能由薑氏來教導她一些為人婦必須注意的事宜,畢竟有些閨房之事、不可能由齊大郎這個哥哥來教導齊三娘。
不過齊大郎同樣是放心不下張巧兒,所以遲遲沒有做出決定、打算找個機會和張巧兒好好的商量一下,因為齊大郎是決不會舍下張巧兒獨自離鄉上京的。
這樣一來,兩家的打算可以說是不謀而合、一拍即合!
於是兩家人很快就開始打點大小瑣事,把兩家的田地交給可靠的族人幫忙打點後,張齊兩家人便和顧氏一起出發、踏上了前往繁華汴京城的路途……
作者有話要說:為蝦米我覺得過繼木有蝦米不好啊,汗~
大家各取所需,二郎也說的很清楚了,過繼後還是會幫襯大郎他們、還是會孝順吳氏,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我覺得木有蝦米不好~隻能說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關係社會,木有背景關係什麽的,高中了也很難謀到好差事~
ps:大家木有忘記失蹤滴林氏是齊大郎三姐妹滴繼母吧?咳咳,溫習下提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