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晉、趙宜然此行目的地樂水城,取“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之意,坐落於瀟湘郡內,南北有瀟水、湘水環繞,好似兩條玉帶拱衛明珠,是齊州州治所在,當地梁塵觀、赤雲幫,還有朝廷所設州牧府,三足鼎立,隱為齊州三大巨頭。
這段時間正好是以梁塵觀、赤雲幫為首的齊州武林門派招收弟子的日子,官道上車水馬龍,行人絡繹不絕,同行者盡是與元晉、趙宜然目的相同之人。
“元晉,你那天走的急,還沒告訴我你要去哪個門派呢?我老爹找了門路,讓我去赤雲幫。”
趙宜然從隨身的荷包裏掏出糕點,一邊吃著,一邊嘟嘟囔囔地說道。
元晉也撿起一塊糕點,道:“父親說我心性不和儒家思想,反而與當今武林盛行的道家教義相得益彰,於是拜托了一位世交,讓我去梁塵觀參悟道經。”
“去道觀啊?那我們豈不是要分開了。”
趙宜然撇撇嘴,馬上又說道:“不過也沒關係,反正都是在樂水城,時常都能見著。元晉,你說樂水城作為本州州治所在,比起我們寧海縣,是不是更繁華一些啊……”
陌上楊柳青青,春意盎然。
一路行來,兩位少年待在馬車中閑聊當下,暢想未來,也不覺煩悶。
偶爾感到無趣了,就下去馬車,與護衛共乘一騎,策馬奔行,采風踏青,領略當地風土人情,對於久居寧海縣的二人來說,各種新奇之事應接不暇。
大辰民間武風盛行,“江湖豪傑”自負武功有成,好勇鬥狠,一言不合,拔刀相向之事絕不少見。
連日來,僅元晉親眼所見,或是有所耳聞,就發生了七八起爭鬥。
今天兩個青年才俊為了得到某位俠女的青睞,拔劍相向,勝者抱得美人歸,敗者頹頹而去。
明天又有兩位成名武者,言語不和,大打出手。
到了後天,甚至傳出了幾位十一二歲,前往赤雲幫參與選拔的少年,互相較勁,拆了半座酒樓的趣聞。
其中既有點到為止的切磋,也有倒黴者技不如人,丟了性命。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有了這番閱曆,元晉和趙宜然心中都升起了些許感慨,向武之心不改,反而愈發堅定。
“元晉,武道修行不是我們想象得那麽美好,這次去赤雲幫,我一定要努力習武,出人頭地,將來踏足武道巔峰,絕不能落入這些失敗者的境地。”
“嘿嘿,等我武功大成,在江湖上傳出名號,那些俠女肯定會投懷送抱……嘖嘖,大丈夫左*擁右*抱,三妻四妾……”
趁著趙宜然說話的功夫兒,元晉眼疾手快地搶到了最後一塊糕點,咬了一口後說道:“你呀,想要武功大成,還是先改掉這好吃懶做的毛病吧。”
“剛才還一副恍然頓悟的樣子,沒幾句話就原形畢露了。我仿佛已經看到,幾年之後,我們的趙宜然趙大俠,被那些人高馬大,虎背熊腰的俠女們爭相追捧的情景,真是美如畫啊。”
“啊呸!呸呸!元晉你可不能咒我!”
趙宜然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元晉描繪的恐怖畫麵,瞬間一陣惡寒襲來,渾身不自在。
“不行,我以後一定要先學一門絕世輕功,免得被她們追上。身為武者,無論是輸是贏,都不能失了風度。”
趙宜然仍在幻想著日後的美好時光,元晉卻是目光悠遠,心思頗有些繁複。
“這就是江湖啊!既有鮮衣怒馬,且歌且行,又有英雄落魄,黯然銷*魂……”
“近年來朝廷多有禁武之說,如今看來,俠以武犯禁,的確有些道理。隻是當今天下武風盛行,又有本朝高祖語教眾生習武,武林門派已然成勢,想要禁武,難如登天!”
半個月後,元晉、趙宜然一行來到湯臨縣境內,過了這裏,再往西走兩三天的路程,就是他們的目的地樂水城了。
大辰山河廣袤,國富民強,即使是一座縣城,修建得也極為壯觀,順著城門進去,千門萬戶,五方輻輳,主幹道寬闊敞亮,足夠四輛馬車並行,兩側小巷四通八達,幽靜不知深處。
元晉一行,十幾名騎士簇擁著兩架馬車,就像是水滴融入河流一般,毫不起眼。
道路兩側的小販高聲吆喝,熱情似火地推銷著貨攤上的商品。
隨著齊州少年紛紛前往樂水城參與各大門派選拔,這段日子裏,湯臨縣的小販們可謂是迎來了一場盛宴,每天賺得盆滿缽滿,睡覺都合不攏嘴。
“快走!梁塵觀和赤雲幫的高手要在南台酒樓前的擂台決鬥!”
“什麽?!又有決鬥?這幾天可真熱鬧!哎,兄弟,等等我,一起去啊!”
忽然,甚囂塵上的喧嘩聲一時壓下了周圍小販的叫賣,他們眉頭一皺,怒而環視四周,想看看是誰在禍害自己的生意。
不過當他們弄明白是有高手比武之後,一時間也興奮起來,甚至有人直接將貨攤交給同伴看顧,在同伴慢了一步的懊惱中,樂嗬嗬地鑽進人流,向著南台酒樓擠去。
外麵的動靜甚囂塵上,生性喜歡熱鬧的趙宜然不甘其後,立刻就拽著元晉下了馬車,側耳聽了一會,笑嘻嘻地攛掇著,“元晉,聽到沒?是你們梁塵觀和我們赤雲幫的高手比武誒,一起去看看!”
“什麽你們我們的,這還沒加入呢,就已經不把自己當外人了啊。”
趙宜然得意洋洋,“嘿嘿,元叔叔行*事和我們家老爺子一樣,我還不清楚,肯定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哎呀,人真多,我們快過去吧,否則一會兒連觀戰的地方都沒了。”
元晉忍俊不禁,不過他望著向城裏湧去的熙熙攘攘人流,也是十分好奇,心下感歎著“當今武道盛世,由此可見一斑”,邊側身詢問。
“明叔,咱們也去看看吧,正好見識一下梁塵觀和赤雲幫師兄的風采。”
元明不願拂了兩位少爺的興致,心中也有讓兩個孩子見見世麵的念頭,於是欣然應允,留下一半人手照顧馬匹、車輛,約定在西城迎春客棧會合之後,他和趙府的護衛首領趙同,就帶人簇擁著元晉和趙宜然擠進了人潮之中。
一邊走著,元明還順便介紹了一番這擂台比武的淵源。
“兩位少爺,本朝武風昌盛,武者身具偉力,好勇鬥狠,朝廷屢禁不絕。曾經甚至身處鬧市之中也不得安寧,時常見到兇鬥廝殺,血流滿地。”
“據說是世宗臨朝時,朝廷與武林勢力才有了不成文的約定。城外不論,但凡武者進入城池,即使與人起了矛盾,也不能當場搏殺,而是要去朝廷專門設置的擂台,比武切磋,以定勝負。如有違反,天下共擊之。”
“這個約定對雙方都有好處,朝廷減少了惡性*事件的爆發,武林中人也能保留有生力量。畢竟這擂台比武,萬眾矚目,如果沒有深仇大恨,一般不會下狠手,壞了名聲。”
“因此,這些年來,擂台比武已經是天下公認,蔚然成風。”
元晉和趙宜然聽得是津津有味,他們來得還算早,出手又闊綽,在南台酒樓二樓找了個臨窗的位置,俯視著樓下廣場中央那一座五丈見方的擂台,心潮澎湃,恨不能親身上台,成為那萬眾矚目的主角。
暖春三月,遊風醉人。
南台酒樓百年的紅木招牌散發出暗沉的釉色光澤,裏麵人聲鼎沸,豪客們縱情酒肉,夥計們則是吆喝不斷,將一盤盤美酒佳肴,流水一樣地送到客人桌頭。
元晉諸人隨意點了幾樣招牌菜,安靜地坐著,周圍多是勁裝武服,腰佩刀劍的武林人士,吵雜無比,自動將許多風聞八卦傳到他們耳中。
“李和光少俠乃是梁塵觀當代真傳大師兄,一身道家修為精湛無比,傳聞已臻氣脈圓滿之境。”
“當年他氣脈小成,出世曆練,第一戰便在瀟水邊上,單騎赴會,一劍戰五霸,須臾除之。在下恰逢其會,得以親眼目睹,實在是三生有幸。”
一位酒客滿飲杯中烈酒,忽然撫掌大唿,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
窗邊,“梁塵觀、李少俠”這等字眼傳入元晉耳中,令他神情一動,不由凝神傾聽起來。
江湖閑人,武功可以不出眾,但這江湖傳聞卻一定得說個頭頭是道,尤其是遇上高手比武這等大事,若是能摻和上一言半語,日後提及起來,也可以吹噓某年某月見證某某大戰,在下不才,亦曾指點江山,幸甚誌哉!
於是,另一名客人聞言大聲叫著,顯然不服,“李少俠劍法驚人,雲霧飛煙十三式如夢似幻,我等自是有所耳聞。”
“不過赤雲幫胡永胡少俠亦是年輕一輩的翹楚,月前在東平湖畔,得掌法大家怒濤蛟王展平伯指點,一掌印在岸邊礁石之上,千斤巨石四分五裂。展大俠當即撫須大笑,稱讚胡少俠為我齊州掌法後起之秀,日後必然風雲榜上留名!”
江湖客們俱懷逸情,談興大發,你一言我一語,將李和光、胡永二人自出道以來諸多戰績一一道來。
趙宜然聽入耳中,激動得麵目赤紅,胸中熱血沸騰。
不得不說,這種萬人傳誦、仰慕的盛況,對於年青人來說乃是最好的興奮劑與毒藥。
不隻趙宜然,以元晉之心境修養,不也是心緒激揚,幾乎難以自持地低聲呢喃著。
“金戈鐵馬入夢來,劍舞春秋,誰人傲視群雄!”
這段時間正好是以梁塵觀、赤雲幫為首的齊州武林門派招收弟子的日子,官道上車水馬龍,行人絡繹不絕,同行者盡是與元晉、趙宜然目的相同之人。
“元晉,你那天走的急,還沒告訴我你要去哪個門派呢?我老爹找了門路,讓我去赤雲幫。”
趙宜然從隨身的荷包裏掏出糕點,一邊吃著,一邊嘟嘟囔囔地說道。
元晉也撿起一塊糕點,道:“父親說我心性不和儒家思想,反而與當今武林盛行的道家教義相得益彰,於是拜托了一位世交,讓我去梁塵觀參悟道經。”
“去道觀啊?那我們豈不是要分開了。”
趙宜然撇撇嘴,馬上又說道:“不過也沒關係,反正都是在樂水城,時常都能見著。元晉,你說樂水城作為本州州治所在,比起我們寧海縣,是不是更繁華一些啊……”
陌上楊柳青青,春意盎然。
一路行來,兩位少年待在馬車中閑聊當下,暢想未來,也不覺煩悶。
偶爾感到無趣了,就下去馬車,與護衛共乘一騎,策馬奔行,采風踏青,領略當地風土人情,對於久居寧海縣的二人來說,各種新奇之事應接不暇。
大辰民間武風盛行,“江湖豪傑”自負武功有成,好勇鬥狠,一言不合,拔刀相向之事絕不少見。
連日來,僅元晉親眼所見,或是有所耳聞,就發生了七八起爭鬥。
今天兩個青年才俊為了得到某位俠女的青睞,拔劍相向,勝者抱得美人歸,敗者頹頹而去。
明天又有兩位成名武者,言語不和,大打出手。
到了後天,甚至傳出了幾位十一二歲,前往赤雲幫參與選拔的少年,互相較勁,拆了半座酒樓的趣聞。
其中既有點到為止的切磋,也有倒黴者技不如人,丟了性命。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有了這番閱曆,元晉和趙宜然心中都升起了些許感慨,向武之心不改,反而愈發堅定。
“元晉,武道修行不是我們想象得那麽美好,這次去赤雲幫,我一定要努力習武,出人頭地,將來踏足武道巔峰,絕不能落入這些失敗者的境地。”
“嘿嘿,等我武功大成,在江湖上傳出名號,那些俠女肯定會投懷送抱……嘖嘖,大丈夫左*擁右*抱,三妻四妾……”
趁著趙宜然說話的功夫兒,元晉眼疾手快地搶到了最後一塊糕點,咬了一口後說道:“你呀,想要武功大成,還是先改掉這好吃懶做的毛病吧。”
“剛才還一副恍然頓悟的樣子,沒幾句話就原形畢露了。我仿佛已經看到,幾年之後,我們的趙宜然趙大俠,被那些人高馬大,虎背熊腰的俠女們爭相追捧的情景,真是美如畫啊。”
“啊呸!呸呸!元晉你可不能咒我!”
趙宜然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元晉描繪的恐怖畫麵,瞬間一陣惡寒襲來,渾身不自在。
“不行,我以後一定要先學一門絕世輕功,免得被她們追上。身為武者,無論是輸是贏,都不能失了風度。”
趙宜然仍在幻想著日後的美好時光,元晉卻是目光悠遠,心思頗有些繁複。
“這就是江湖啊!既有鮮衣怒馬,且歌且行,又有英雄落魄,黯然銷*魂……”
“近年來朝廷多有禁武之說,如今看來,俠以武犯禁,的確有些道理。隻是當今天下武風盛行,又有本朝高祖語教眾生習武,武林門派已然成勢,想要禁武,難如登天!”
半個月後,元晉、趙宜然一行來到湯臨縣境內,過了這裏,再往西走兩三天的路程,就是他們的目的地樂水城了。
大辰山河廣袤,國富民強,即使是一座縣城,修建得也極為壯觀,順著城門進去,千門萬戶,五方輻輳,主幹道寬闊敞亮,足夠四輛馬車並行,兩側小巷四通八達,幽靜不知深處。
元晉一行,十幾名騎士簇擁著兩架馬車,就像是水滴融入河流一般,毫不起眼。
道路兩側的小販高聲吆喝,熱情似火地推銷著貨攤上的商品。
隨著齊州少年紛紛前往樂水城參與各大門派選拔,這段日子裏,湯臨縣的小販們可謂是迎來了一場盛宴,每天賺得盆滿缽滿,睡覺都合不攏嘴。
“快走!梁塵觀和赤雲幫的高手要在南台酒樓前的擂台決鬥!”
“什麽?!又有決鬥?這幾天可真熱鬧!哎,兄弟,等等我,一起去啊!”
忽然,甚囂塵上的喧嘩聲一時壓下了周圍小販的叫賣,他們眉頭一皺,怒而環視四周,想看看是誰在禍害自己的生意。
不過當他們弄明白是有高手比武之後,一時間也興奮起來,甚至有人直接將貨攤交給同伴看顧,在同伴慢了一步的懊惱中,樂嗬嗬地鑽進人流,向著南台酒樓擠去。
外麵的動靜甚囂塵上,生性喜歡熱鬧的趙宜然不甘其後,立刻就拽著元晉下了馬車,側耳聽了一會,笑嘻嘻地攛掇著,“元晉,聽到沒?是你們梁塵觀和我們赤雲幫的高手比武誒,一起去看看!”
“什麽你們我們的,這還沒加入呢,就已經不把自己當外人了啊。”
趙宜然得意洋洋,“嘿嘿,元叔叔行*事和我們家老爺子一樣,我還不清楚,肯定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哎呀,人真多,我們快過去吧,否則一會兒連觀戰的地方都沒了。”
元晉忍俊不禁,不過他望著向城裏湧去的熙熙攘攘人流,也是十分好奇,心下感歎著“當今武道盛世,由此可見一斑”,邊側身詢問。
“明叔,咱們也去看看吧,正好見識一下梁塵觀和赤雲幫師兄的風采。”
元明不願拂了兩位少爺的興致,心中也有讓兩個孩子見見世麵的念頭,於是欣然應允,留下一半人手照顧馬匹、車輛,約定在西城迎春客棧會合之後,他和趙府的護衛首領趙同,就帶人簇擁著元晉和趙宜然擠進了人潮之中。
一邊走著,元明還順便介紹了一番這擂台比武的淵源。
“兩位少爺,本朝武風昌盛,武者身具偉力,好勇鬥狠,朝廷屢禁不絕。曾經甚至身處鬧市之中也不得安寧,時常見到兇鬥廝殺,血流滿地。”
“據說是世宗臨朝時,朝廷與武林勢力才有了不成文的約定。城外不論,但凡武者進入城池,即使與人起了矛盾,也不能當場搏殺,而是要去朝廷專門設置的擂台,比武切磋,以定勝負。如有違反,天下共擊之。”
“這個約定對雙方都有好處,朝廷減少了惡性*事件的爆發,武林中人也能保留有生力量。畢竟這擂台比武,萬眾矚目,如果沒有深仇大恨,一般不會下狠手,壞了名聲。”
“因此,這些年來,擂台比武已經是天下公認,蔚然成風。”
元晉和趙宜然聽得是津津有味,他們來得還算早,出手又闊綽,在南台酒樓二樓找了個臨窗的位置,俯視著樓下廣場中央那一座五丈見方的擂台,心潮澎湃,恨不能親身上台,成為那萬眾矚目的主角。
暖春三月,遊風醉人。
南台酒樓百年的紅木招牌散發出暗沉的釉色光澤,裏麵人聲鼎沸,豪客們縱情酒肉,夥計們則是吆喝不斷,將一盤盤美酒佳肴,流水一樣地送到客人桌頭。
元晉諸人隨意點了幾樣招牌菜,安靜地坐著,周圍多是勁裝武服,腰佩刀劍的武林人士,吵雜無比,自動將許多風聞八卦傳到他們耳中。
“李和光少俠乃是梁塵觀當代真傳大師兄,一身道家修為精湛無比,傳聞已臻氣脈圓滿之境。”
“當年他氣脈小成,出世曆練,第一戰便在瀟水邊上,單騎赴會,一劍戰五霸,須臾除之。在下恰逢其會,得以親眼目睹,實在是三生有幸。”
一位酒客滿飲杯中烈酒,忽然撫掌大唿,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
窗邊,“梁塵觀、李少俠”這等字眼傳入元晉耳中,令他神情一動,不由凝神傾聽起來。
江湖閑人,武功可以不出眾,但這江湖傳聞卻一定得說個頭頭是道,尤其是遇上高手比武這等大事,若是能摻和上一言半語,日後提及起來,也可以吹噓某年某月見證某某大戰,在下不才,亦曾指點江山,幸甚誌哉!
於是,另一名客人聞言大聲叫著,顯然不服,“李少俠劍法驚人,雲霧飛煙十三式如夢似幻,我等自是有所耳聞。”
“不過赤雲幫胡永胡少俠亦是年輕一輩的翹楚,月前在東平湖畔,得掌法大家怒濤蛟王展平伯指點,一掌印在岸邊礁石之上,千斤巨石四分五裂。展大俠當即撫須大笑,稱讚胡少俠為我齊州掌法後起之秀,日後必然風雲榜上留名!”
江湖客們俱懷逸情,談興大發,你一言我一語,將李和光、胡永二人自出道以來諸多戰績一一道來。
趙宜然聽入耳中,激動得麵目赤紅,胸中熱血沸騰。
不得不說,這種萬人傳誦、仰慕的盛況,對於年青人來說乃是最好的興奮劑與毒藥。
不隻趙宜然,以元晉之心境修養,不也是心緒激揚,幾乎難以自持地低聲呢喃著。
“金戈鐵馬入夢來,劍舞春秋,誰人傲視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