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天下武風盛行,如這等大庭廣眾之下,高手比武的盛事具有無與倫比的吸引力。


    隻是片刻,南台酒樓附近的民宅、店鋪,不論是經營什麽生意,樓上樓下都是擠滿了看熱鬧的豪俠乃至百姓,幾乎一眼望去便可見得十七八個陽剛俊朗的大漢或者英姿颯爽的俠女。


    江湖中人最是喜動不喜靜,還沒有等到兩位正主現身,周遭已經接連*發生數起爭執,雖然礙於江湖規矩,以及官府捕快的威懾,沒有直接動手,卻紛紛擲下豪言,約定隨後擂台一戰。


    這時,一眾武者已經推舉出了三名當地名宿作為本次擂台比武的公證。


    按照江湖規矩,這公證人可不是隨便哪個阿貓阿狗就能擔任,他們或許不是在場諸人中武藝最高強者,卻都得是德高望重,人品行*事有目共睹,以此才能服眾。


    實則若不是李和光與胡永的約鬥頗為倉促,這公證人的差事本該由當地官府、六扇門的高手與在野名宿共同擔任才是。


    不過這時一切從簡,卻是沒顧上那麽多。


    三名公證人先後走上擂台,其中最年輕的一位也有耳順之齡,行走起來卻是虎虎生風,猶如古樹青鬆,老而彌堅。


    居中老者須發皆白,最是年高德劭,他朝著四方拱手一拜,輕輕一咳,聲如洪鍾,響亮清晰,瞬間就壓下了廣場上近千人的喧鬧聲,一看就是一身精深的真氣修為。


    “老夫滾雷刀薄鴻,得江湖朋友抬愛,在這湯臨縣周邊略有名聲,此番因緣際會,與六臂神猿孟老弟、天鷹古老弟,共同擔任這次擂台比武的公證人,榮幸之至,一定不負大家所托!”


    “今日今時,梁塵觀李和光少俠和赤雲幫胡永少俠擂台比試,切磋武道。對於此事,在場眾人可有異議?!”


    薄鴻稍作停頓,見無人出聲,再次拱手一拜,將禮節做全,然後朗聲道:“既然如此,老夫話不多說,請兩位少俠上擂台!”


    場麵話說完,薄鴻毫不拖遝,與另外兩位名宿縱身下了擂台。


    隨即,兩道破空聲響起,元晉隻覺得眼前一花,擂台上已經多了一青一赤兩道挺拔身影,目不斜視,針鋒相對。


    “好身法!”


    伴隨著陣陣歡唿,元晉仔細看去,梁塵觀李和光容貌清朗,身材頎長,一頭黑發在腦後挽成道髻,上麵插著根烏木簪子,一襲青色古拙道袍,衣袖飄飄,宛然出塵。


    他左手提著一柄鬆紋古劍,右手豎掌而立,款款一禮。


    “梁塵觀李和光,請胡兄賜教!在下習劍十餘年,不過初窺門徑,尚離不得兵器,此番卻是要占些便宜,以手中鬆紋劍迎戰胡兄的火雲掌!”


    赤雲幫胡永是個極為壯碩的青年,虎背熊腰,肌肉膨*脹,站在那裏比李和光還要高出半個腦袋,活脫脫一頭縱橫山林的熊羆。


    他身著赤色衣衫,灼熱耀眼,其人似乎也是脾氣暴躁,性烈如火,咧開嘴笑道:“哈哈,無妨!我練掌,你習劍,擂台比武各展所長,乃是天經地義!你要是棄劍不用,反而是我勝之不武!”


    “看招!”


    說著,胡永雙掌一提,麵上似乎有赤紅一閃而逝,隨後他欺身上前,壯碩的身軀連連閃動,倏然間仿佛火雲般彌漫開來,鬼魅似的身影將李和光團團籠罩,刹那已是攻出了一十三掌。


    “來得好!”


    唿嘯掌風中,李和光神情沉穩,凝神以對。


    “呲吟~!”


    天地間隻聞得一聲輕吟,鬆紋劍出鞘,明亮的劍光輕抹慢挑,卻是以靜製動,宛如山巔屹立之古鬆,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


    “好個李和光!”


    胡永讚歎當中,火雲掌妙招不斷,一時間擂台上仿佛被紅雲遮蔽,絢麗熾烈,席卷天下,在美不勝收之間蘊含*著致命的殺機。


    然而胡永攻得越急,李和光守得越發得心應手,一套青鬆劍法信手拈來,變化由心,就好像一株渡劫成精的老鬆,跳出五行外,劫火不加身。


    一時間,兩人一攻一守,陷入僵持之境。


    擂台下眾人看得聚精會神,心緒激蕩,仿佛自家就是場上生死相搏的主角一樣,連大氣都不敢喘息一聲。


    元晉心思聰敏,一邊觀戰,一邊還迴憶著往日耳濡目染的諸多消息,以擂台上二人表現相互映照,揣摩武道修行。


    武道起於太古,源遠流長,雖然在中古時期一度沒落,險些傳承斷絕,但在中古末年,諸子百家自界外降臨,宣揚學說,開啟民智,終結中古黑暗時代,又曆經近古幾千年醞釀,終於否極泰來,迎來巔峰盛世。


    當今天下,武道大家層出不窮,諸多武學理論百家爭鳴,蜂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闡釋武道,開宗立派!


    居廟堂之高有儒、墨、兵,處江湖之遠有道、佛、魔,此外更有旁門八百,左道三千,各擅勝場。


    如梁塵觀就是道家傳承之一,主張師法天地自然,順勢而行,赤雲幫則是奉行烈火之道,熊熊之火,焚盡一切。


    武學原理不同,使得雙方從真氣運行到招式表象,截然相反。


    李和光仿佛山巔青鬆,老樹盤岩,根基深厚,任爾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


    胡永則好似天邊一朵火燒雲,張揚霸道,炫目多彩,如夏花之燦爛,又似流星之璀璨。


    至於武道境界,天下武林門派公認,以氣脈、元真、玄黃、法相、純陽五境劃分。


    此時擂台上比武的兩人,李和光和胡永,就是武道第一境界,氣脈圓滿的層次。


    氣脈境界,內則搬運精元氣血,外則吞吐天地靈氣,陰陽和合,造化洗練,化作自身武道真氣,以之貫通周身經脈。


    從氣感初生,到貫通十二正經,再到打通奇經八脈中除任督二脈外的六脈,以及最後打通任督二脈,依次分為初入、小成、大成、圓滿四層。


    若是根基無有隱患,氣脈圓滿之後,武者運轉小周天循環,感悟冥冥中一點先天元靈,使之與真氣相合,就能晉升武道第二境元真。


    元晉和趙宜然的隨行護衛之中,元明就是打通任督二脈,氣脈圓滿境界的高手,而趙同遜色一籌,僅僅打通了一條任脈。


    這在寧海縣一地,已經算是了不得的高手。


    即使今日擂台比武的李和光、胡永,以及作為公證人的三名本地名宿,也不過是與元明相當的氣脈圓滿罷了。


    隻是與門派弟子相比,散修武者修行的功法乃是江湖上廣為流傳的大路貨,或者說是不入流功法,內中傳承低劣,疏漏百出,往往感悟先天元靈的關卡就鎖死了他們前行的路途,能夠突破元真境界者,萬中無一。


    而且氣脈武者遠遠沒有達到內外通透,真身無漏的層次,年過四十之後,就會鎖不住體內精元,導致氣血日漸衰退,可以說若無大造化,此生武道修行,已然走到了盡頭。


    真正的頂級功法和各種破境秘訣,大多掌握在門派勢力手中,流落於散人之手的寥寥無幾,這也是元青羊將元晉送往梁塵觀修行的原因之一。


    如果隨意找個無門無派的破落武者教導,完全是毀了元晉的武道前途。


    “一直是胡兄盡情進攻,不免有專美之嫌,還請接我一招煙雨流雲!”


    擂台上,李和光陡然發作,反守為攻,手中鬆紋劍灑下如雨劍光,迷迷濛濛,飄忽間彌散開來,對胡永所化赤紅雲影竟有反卷之勢。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胡永自開戰以來就一直搶攻,火雲身法搶占先機,赤雲籠罩下,火雲掌不留餘地,接連拍出,一時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看似占盡了上風。


    但胡永心底有苦自知,他所修行的火雲功法一如火焰的煊赫爆裂,真氣善攻不善守,爆發強勁,而後勁不足,此番接連強攻,除了幾招秘不示人的殺手鐧,已經是手段盡出,真氣也瀕臨耗盡。


    而李和光好整以暇,隻是以梁塵觀入門的一套青鬆劍法,就守得密不透風,滴水不漏,這時隨手反擊,更顯得遊刃有餘。


    “不愧是風雲榜上留名的人傑,胡某佩服!”


    胡永讚了一聲,心下卻不服輸,他一咬牙,運轉秘傳功訣,將全身殘餘真氣一催,絕招待發。


    “久聞閣下精通梁塵觀雲霧飛煙十三式,也請接某一招,赤霞流火!”


    幾乎就在瞬間,胡永身上的氣質驟然一變,一股似乎來自天外炎陽的火氣喧囂而起,將他整個人映襯得宛如身披火焰鎧甲的巨人一般,不僅粗獷的麵龐上赤紅如火,一頭烏發更是從發根盡赤,在颯颯風聲中好似火焰狂舞。


    胡永爆喝一聲,周身火焰虛影席卷,往其右掌洶湧匯聚而去,整隻手掌在真氣催發下如滴血般殷*紅,又像是握著一團天火般熾烈,淩空一掌拍向了李和光麵門。


    “是焚滅勁!”


    樓上,一位見多識廣的老者驚唿道。


    “這是赤雲幫三代幫主所創秘法,與真氣功法火雲勁相得益彰,兩相合力,足以使真氣爆發力提升數倍不止,堪稱剛猛霸道,無堅不摧!”


    老者喃喃說著,周圍眾人也都是瞪大了眼睛,期待著李和光的應對。


    李和光麵上第一次流露出鄭重之色,他暗提真氣,以精修近十年的雲霧飛煙十三式中的一招迎了上去。


    “飛雲出岫!”


    巍巍高山,雲縈霧繞,忽有一道疾勁山風自峭壁裂縫間吹來,裹挾著綿*軟白雲飛射而出,宛如破空之矢,颯颯作響。


    李和光這一劍,既像是一縷山風,又好似一抹白雲,卻是劍光如電,以攻對攻!


    勝負,隻在刹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帝有輪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圓潤的精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圓潤的精靈並收藏天帝有輪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