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急救中心]
呂旭知道的便隻是這家醫院,這也是最近最好的醫院,呂旭顧不上黑簫,衝進醫院的急救大廳。黑簫則被門衛盡全力擋在門外,黑簫十分聽話,被阻之後便到一邊蹲著,雖說是狗,表現的也是富有人性的。
“醫生、醫生。”呂旭背著小龍在大廳叫著。值班護士見一個渾身是血的少年,背著一個渾身血紅少年,深知道這人傷得不輕,立即招來護士推著急救車過來幫呂旭將小龍平穩放在床上,護士用最快的速度將床推進急救室,而呂旭則被拒在門外等候處,一身是血,而且渾身是水,氣喘籲籲地他禁不住過大的勞累,跌坐在椅上,雙眼無助地看著天花板,猛地,呂旭臉上閃過一層莫名的痛苦。接著,他麵容緊皺,雙手在顫,不住地顫,呂旭的喘息不斷地加粗,麵上不住有汗水和著雨水滴落,蒼白的臉讓他顯出一副病態。一邊咬著牙,一邊閉目忍受著這常來的痛楚。
急救的醫生也火速趕到,最後一位正巧看到了呂旭的表情,多年的經驗告訴他:這個孩子似乎有病,他走過來問:“同學。”呂旭忍痛睜開眼。
“你哪兒不舒服?我給你看看。”那醫生說罷便走過來。
“不用了,剛才跑得累了點,休息一陣就沒事了。”呂旭坐起身顫抖麵上抖得厲害地說:“醫生,我求你救救小龍,好嗎,他不能死。”淚流了。
“你放心,我盡力。”那醫生深知急救室裏的人傷勢嚴重,便也不耽誤,向急救室走去。呂旭目送他進了急救室,又重重地倚在椅上,不住地流汗、喘息。渾身在抖動。他在忍受痛苦。漫長的痛苦讓他忘卻了時間,不知不覺的,也已是好幾個小時了,急救也馬上結束了。
“吱”急救室的門開了,幾位神情疲憊的醫生走了出來,為首一個中年人向外問:“傷者家屬在嗎?”
呂旭筋疲力盡聽到喊聲,也顧不上痛苦,站了起來,聲音嘶啞地起身道:“我是。”
“你跟我來一下。”醫生向自己辦公室走去步履蹣跚,呂旭移動著似乎灌了鉛的雙腿,跟了上去,身形有點搖晃。
[李醫生辦公室]
李醫生示意呂旭坐下,轉身去倒水。經過手術,李醫生也是疲憊不堪。呂旭的神色給了李醫生一下直覺——呂旭並不健康。
“你神色不對,出什麽事了嗎,你是不是有什麽病?”李醫生遞過水,呂旭接過來,神色慌張。
“醫生,我沒事,小龍怎麽樣了?”呂旭著急的樣子讓李醫生不能再瞞。
“情況很不樂觀,”李醫生坐在對麵道:“傷者左臂雙骨折,身體多處擦傷,流血過多,最嚴重的是,傷者頭部被嚴重撞傷,頭骨有幾道裂紋。”
“有什麽危險嗎?”呂旭著急地問。
“有。”李醫生肯定了呂旭的猜測,“他現在處於昏迷狀態,腦部充血,我們準備再給他進行一次手術,手術的難度不算很大,成功率也很高,費用也不算太貴。不過,手術之後,他很有可能處於昏迷狀態。”
“手術不管用嗎?”呂旭疑惑問。
“手術隻是為了清除他腦中的積血,手術後沒有傷口,對於他算是清除記憶障礙的作用。”李醫生說道。
“他會醒嗎?”呂旭問。
“隻要手術成功,隻要他的腦中不充血。”李醫生道:“你迴去把家長叫來辦理相關手續。”李醫生從桌上找來一張紙寫著幾段話。
“可是”呂旭為難道,他馬上靜下心想小龍出事的原因一定與家裏有關,他第一直覺是不能讓小龍的爸爸知道,便也不考慮後果道:“我來辦吧,我們家長不在上海。”
“你……”李醫生質疑。
“沒問題,我是他哥哥。”呂旭找了個借口。
“好,去護士台辦相關手續。”李醫生遞過紙,呂旭接過來看了一下,揚臉問:“需要輸血嗎?”
“對,傷者失血太多,為防止在手術中休克,必須適當輸血。”李醫生答。
“我是o型血,抽我的吧。”呂旭不假思索道。
“你?”李醫生更詫異。
“我們兩個人的錢不太多,能少一分就少一分吧。”呂旭道。雙眼中滿含乞求。
“你要這麽做,我也不攔你,你去血檢室化驗一下。”李醫生又寫了一張。呂旭接過來用疲憊的笑容謝了李醫生。
[血檢室]
呂旭的血被抽出了一些,被護士們三兩下熟練地製成了玻片,一個中年婦女接過在高倍顯微鏡下觀看,呂旭一邊看著,濕透的頭發貼在額上。
過了一會兒,中年婦女轉頭說:“你的血液樣本裏有不名病菌,不能作傷者輸入血液,你最好去專門的病菌檢測所查一下,病菌的繁殖性很快,你要慎重對待。”
聽了女醫生的話,呂旭心裏明白自己也有病,他征了一下,又愣了一下,也不去追究便站起身謝了女醫生走出血檢室。
[護士站]
“辦住院手續。”呂旭一臉愁容將李醫生寫的條遞過去。護士長看了一下遞出一張住院表,說:“填上它。”
呂旭接過筆在家屬名稱中填上“呂旭”,在家屬關係中填上“兄”在傷者名稱中填上“呂小龍”,在所屬單位寫上“上海音樂大學特招器樂班”遞過去。護士長接過後又填了其他內容對他說:“繳住院費、搶救費、輸血費、手術費、特殊護理費,一共一萬三千塊。”
“一萬三千塊?”這個數字無疑是個天文數字,呂旭從家裏帶來的錢總共不到三千塊,不夠零頭。
“對,傷者住的是特殊病房,用的是腦活素,再加上其他費用,一共一萬三千塊。”護士長道,他似乎看出呂旭的困難,“要不,我們給他再安排便宜點的病房,減少腦活素,不過那樣傷者的傷勢恢複得很慢。”
“不用!”呂旭一聽這馬上叫住,低頭想了一下,抬頭道:“護士阿姨,我能呆會兒繳嗎,我這就迴去拿。”呂旭雙目中是乞求,一臉的病容。
“可以。”護士長笑道。
“謝謝。”呂旭轉頭跑下樓,衝入電梯按下“1”。幾秒鍾後,門開了,呂旭跑了出去。“喂!”一個年輕女子的聲音:“這狗是你的嗎?”呂旭轉頭一看,見一下護士指著牆角的狗。
“是。”呂旭答道之後叫了一聲:“黑簫,迴家去。”見黑簫飛奔而來,也向大門外跑去,心急火燎,沒時間停留。
呂旭知道,他雖然和小龍沒有什麽關係,大可以不管,但是一種責任感讓他不覺要竭盡全力去救小龍,他知道,他必須這麽做。他也知道,完全可以通知陳光風,自己大可以不必擔負這嚇人的“數字”,但他沒有,他知道,一但讓陳光風知道,小龍又會重新返迴充滿“戰爭”的家,這樣的一幕還是出現,他不能再讓小龍受到傷害,仿佛他的降生就是為了小龍。他沒有錢,他唯一的財產,唯一能夠擔負起小龍昂貴醫藥費的財產就是祖上的紅斑竹簫。呂旭跑著,耳邊不斷地響起趙凡的一句話:“三萬多,三萬多。”他也不曉得為什麽這樣做,他若做了,將對不起死去的父親和祖上的列宗。但他放棄了這些,他覺得,他必須去救小龍。很難有這樣的人看得起他,對他好,他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小龍死去……
[居住的小屋]
呂旭在深思中不覺衝入小屋,重重地撞開門,將藏在衣箱底的紅斑竹簫翻出來,衣服散了一地,他頗有心事地看著竹簫跑了出去,他心中默默地向父親呂江道歉,求呂江原諒他,衝出門,他迴頭叫一聲:“黑簫,看家。”便衝下小山坡。黑簫則聽話地停下了狂奔的腳步,目送呂旭下山,轉身迴去,蹲在門口。
[急救中心護士站]
“阿姨。”呂將一遝用牛皮紙包住的錢遞過來:“交住院費。”
護士長抬頭一看,大吃一驚,“你哪弄來的?”他不相信,呂旭獨自一人可以弄來這不是小數目的一萬三千塊錢。
“賣了些東西。”呂旭並不說明。
護士長不多問,點了錢,開了收據,她不願瞟到呂旭的臉:蠟黃中是慘白。介於職業病她腦中閃過一個念頭,便道:“你手伸出來一下。”
呂旭不明白什麽,停了一下,伸出手。
護士長用切脈手勢按住呂旭的腕處,呂旭驚愕一陣。
“你的脈搏怎麽這麽快?”護士長麵色一變。
“跑累了。”呂旭道。
“不對。”護士長又聽了一會:“你的脈象顯示你好像有什麽重病,你最好去內科檢查一下,這對你有好處。”護士長道。
“檢查?怎麽每個人見了我都叫我檢查?”呂旭驚詫了。
“你應該去檢查一下,你要是沒錢,我來付。”護士長看著他說,她覺得麵前的人平常。
“不用了,我自己去。”呂旭礙著人道:“等小龍做完手術就去。”他離開護士站,心裏嘀咕為什麽這麽多人讓他檢查,先是秦麒才,後是李醫生,再是護士長。他想著這幾天的症狀,還經常流鼻血,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病,而且每次想心裏都咚咚跳,惟恐真的是……
[特殊護理室]
呂旭站在門外透過玻璃窗看著躺在床上的小龍。小龍頭裹紗布,紗布上紅殷殷的,臉上被劃開的傷口像一條條細細的裂痕。左手被石膏縛住,身上蓋著被子,鼻孔裏插著氧氣管,心電儀上閃出連續跳動的波紋。望著緊閉雙眼的小龍,呂旭心裏一陣酸楚,仿佛躺在床上的真是自己的弟弟。他覺得,這是友情的原因。
“孩子。”張姨的聲音將呂旭的思緒打斷。轉過頭來。
張姨麵色著急地趕過來:“出什麽事了,小龍怎麽出車禍了?”張姨趕過來問。
“和家裏鬧別扭,在路上被車撞了,還是黑簫跑到我家把我帶去的。”呂旭輕聲道。
“我剛才送杜宇去學校,迴家便接了電話,一聽你說小龍出事了,我這心裏著急啊,馬上趕來了。”張姨又問:“傷勢怎樣了?”
“左手骨折,頭被撞傷了,腦中充血了,還需要手術。”呂旭麵色憔悴。
“手術費一定很貴。”張姨停了一下道:“別擔心了。他爸不是很有錢嗎,你通知他了嗎?”
“不能通知他。”呂旭道:“小龍是因為家裏不和才跑出來,通知了他爸爸,還不是再把小龍送迴去嗎?那樣的話,小龍還會再發生這樣的事。”呂旭急了, 聲音發顫。
“可你一個人怎能擔負起費用?阿姨再想想辦法也不夠啊?”張姨也著急。
“張姨,你不必費心了,醫藥費我已經付了,還有的,我自己能擔負起。”呂旭道。
“你自己怎能擔負起?”張姨不相信,她實在不敢相信呂旭做得到。
“對,我自己把醫藥費弄齊了,你別多問了,這錢不是偷的、搶的,也不是借的,你不必擔心。”呂旭目光中流出第三次乞求。
“好吧,阿姨不多問。”張姨道:“小龍什麽時候手術?”“後天。”呂旭答:“張姨,你能不能守住這個不是秘密的秘密,別讓小龍家人知道?”
“阿姨答應你”。張姨笑道,笑中有懷疑和佩服。
[兩天後的手術室外]
張姨、呂旭、杜宇包括玲玲和他們的老師趙凡都等在手術室門口,去除淤血的手術時間並不長,對於他們來說卻如隔三秋。杜宇左右轉悠,呂旭自己一人站在窗前,聽著雨後稍帶腥氣的海風,陷入沉思。手術室內,醫生們正竭盡全力地幫小龍去除腦中淤血,忙得不可開交。
“吱”門開了,也把幾人從無聊而又深思的狀態“喚醒”。每個人都繃著心看著李醫生。
李醫生拿下口罩看了眾人一下,並沒有馬上說小龍怎麽樣,頓了好一會兒,李醫生才說:“手術非常成功,如沒有意外,他明天就會醒。
“啊”每個人麵容上都是喜悅,杜宇和玲玲蹦了起來。杜宇一蹦一跳地跑去呂旭身邊拉著他道:“呂哥哥,你聽到了嗎,小龍哥沒事了。”
呂旭麵無表情,似乎並不感到驚喜,他好一陣才說出一句讓人不由得停下笑容的話:“我知道了,可他還會好嗎?”他沒有轉過身,仍舊是吹著海風,剛才吵鬧的聲音被遏製住了,所有人都迷糊地看著他。蠟黃的臉上帶著重重的哀愁,潮濕的水汽給他臉上蒙上一層淡淡的色澤,更顯得出他的矛盾。瞳孔稍微大了一些,這是幾日幾夜沒休息的結果。遠處迷朦天空又仿佛是他灰蒙的心,沒有陽光,沒有藍天……
[特殊護理病房]
小龍的傷勢明顯的好轉,經過幾次的檢測證明,小龍的確沒多大問題。呂旭站在病房的向陽口,思考著這幾天發生的是是非非,對於小龍,他算是放下心,小龍,沒有危險。這會兒,他擔心自己,思考自己。這兩天,他身上的不適明顯加重,疼痛的發生率也更加頻繁,甚至會不明地流鼻血。他的身體狀況也因為幾日不眼的勞累而逐日下降。他思考著,搜索著到底哪裏出了問題。慢慢的,他的腦海裏不住地想著父親患病時的動作和表情,心裏冒出一個又一個的疑問。他的腦中不斷地閃出這幾天畫麵和父親病重時的畫麵。不住地問自己:“是嗎?……。”不住的問號讓呂旭陷入更深的思緒。“不可能,這不可能,書上說了,可是我沒有被傳染的條件?……”
一個無意識的動作讓呂旭轉過身,看見了一雙讓他驚喜的眼——小龍醒了。他暫且把思考放下,帶著笑容迎上來問:“醒了?”
“嗯。”小龍看樣子似乎醒了好久,他似乎也迴憶了發生什麽事,也明白了什麽:“我昏迷幾天了?”
“五天。”呂旭用帶著血絲的眼看著他。
“你也熬了五天?”小龍瞅住他的眼,自己的臉上也白際,嘴唇幹裂。
呂旭沒說話。
“謝謝你。”小龍想到了什麽,他下意識轉動了一下眼,似乎擔心什麽。
“放心,我沒告訴你爸爸,我知道你是因為家裏才跑出來的,別擔心,他不會知道的。”呂旭說這話心裏擔心,他不敢肯定陳光風一定不知道,他隻是讓小龍別擔心。
“你花了不少錢?”小龍明白自己肯定花費不少錢。
“沒有,你不過做了個小手術,沒花多少。”呂旭直起身道:“你醒了就好,張姨馬上到了,他們都會很高興的。”正說著,張姨到了,手中拎著飯壺。
“喲,醒了,醒了就好,你都不知道我們多擔心呢。”張姨將飯壺放在桌上,看到呂旭的臉道:“孩子,你可不能再熬了,瞧你的臉,別硬撐了,阿姨幫你看著,迴家休息。”
小龍看著呂旭用目光示意他迴去。
呂旭心裏有事便答應道:“好吧。”他轉過頭對小龍道:“你要休息。”小龍點了頭,有氣無力。
“阿姨,麻煩你了。”呂旭說道。
“哪兒的話,迴去好好歇著。”呂旭點頭走出去,他心裏有事。
[山坡上小屋]
呂旭站在院中,心裏一頓酸一頓苦:我真的病了嗎?爸爸剛走,我的夢想還沒有實現,怎能病倒呢。小龍出事,我不能扔下他。我是否該去檢查?……一陣有上句沒下句的話在他腦中閃過。他拉過黑漆簫,淚珠苦爛地吹響。
曲中充滿了悲傷,似乎是在向天傾訴自己的苦,陣陣感人肺腑的旋律掃動了漫天的青翠。然而,不久後,簫聲大作,傷愁變為希望,每一段都是擺脫傷恨,追求理想的振人奮起的音樂旋律,呂旭那麵若金紙的臉上若隱出驚人的色彩。
終了,他自言自語道:“不管怎樣,我應該完成自己願望和爸爸的期待。”他轉身出門,黑簫在門口嗚出了兩聲,並沒跟出來。
[醫院小龍病房]
“感覺怎樣?”呂旭經過幾日的休息,也尚恢複了原來的麵貌,臉上還是白茫一片。
“好多了。”小龍可以坐起身了。“你也還好吧?”
“我能有什麽事?”呂旭笑出一個並不自然的笑容。“你還是多擔心你吧。”呂旭打開飯壺:“我給你熬了些排骨湯,家鄉味,多喝點你胳膊會好得快些。”
“我總擔心我再也不能坐在琴前。”小龍一臉暗然。
“怎麽會?”呂旭將桌尾的應用桌麵拉了上來,將碗放上去道:“李醫生說了,你的病不會有事,胳膊上也沒做手術,恢複的會很快,不會留下什麽後遺症,你就安心吧。”他坐在床邊。
小龍半信半疑不再問了。“玲玲,杜宇好嗎?”小龍問。
“在你昏迷時,他們來了兩次,現在,他們正準備參加上海器樂比賽。比賽完就會來看你。”
“你,沒參加?”小龍驚詫。
“沒有,你都傷成那樣,我哪有心思去比賽,等你好了再說。”呂旭坐下來看著小龍。
“你是不能擔負這麽昂貴醫藥費的,我明白,我住的是特護病房,每天的藥也是挺貴的。”小龍一轉話題道:“你老實告訴我,你怎麽弄到錢的?”
“這個你不用問,我沒偷沒搶,也沒向你爸要,我的錢來的光明正大,滿含心血。你的首要事情是養好傷。當你出院時,你早晚會明白。”呂旭看著小龍說,拍拍他。
“你叫我怎麽安心?”小龍話沒說完就被呂旭打斷:“別問了好嗎?”你的傷勢並沒有讓你能夠承受壓力的能力,我可不想再讓你傷一次,再花一次錢。”呂旭苦笑道。“當你真正地走到琴前,彈出讓你不再仇恨的曲子時,我會告訴你,那時候,我的苦衷也不會再那麽苦。”
“你的苦衷多少我也了解,我答應你,不過,以後你一定要告訴我原因?”小龍一本正經地問道。
“行。”呂旭笑了,笑中苦澀。
[呂旭住的小山坡]
呂旭呆坐在床邊,身邊全是有關艾滋病的書,他手上捏著一張條子,上麵一定有什麽事,因為呂旭正陷入苦思,他盯著紙條心裏在想:“真的,我真的陷進去了,這是一種多麽讓我傷心的事,可我為什麽沒傷心呢?我沒有一絲的報怨啊?我是這樣的一個人啊。他想到這兒,把床上另外多多少少,大大小小的紙條收集了起來,夾在一本書中,再把夾紙條的書放在最下邊,把書放到一個舊木箱子中,沒上鎖隻是把幾個紙盒子放在上麵,轉身走出小屋……
[上海花店]
玲玲和杜宇在這全上海挺有名的花店中轉悠。這裏的花的確多:春夏秋冬,梅蘭竹菊,外國花卉,鄉村野花都有。成盆的花中皇後月季;碩大的花中富貴牡丹;淡香的花中君子蘭;俏麗的花中王妃芍藥;逍逸的花中王子玉蘭;潔淨的花中臣相鳳仙;豔麗的花中仙子山茶。。。。。。應有盡有。
“玲玲姐,咱們來這麽大花店買花,哪挑的過來?”杜宇手輕摸著嬌麗的花說:‘
“慢慢挑,你和我分開買一盆或者一束最好的送給小龍。他住院,看看鮮花也是別有心情的。”玲玲和杜宇分開了。
的確多,眼花繚亂,杜宇左右瞅,前後瞧,再加上又說不出名頭來,也沒弄出個頭緒找什麽樣的花。玲玲在萬花中也挺難尋,“峰迴路轉”一點白色把她的目光引住,她走過去,驚喜的發現在花叢中的不起眼處,一盆水靈靈的水仙黯然飄香。隻見它:白色如雪,黃蕊如蜂,條葉翠綠,塊莖水靈,一縷細沙水中淨,幾絲蒼根架固身。這是一頭長了十幾年的水仙,在淨水中悄然綻放。玲玲喜歡的捧過來,用手輕輕、輕輕的點了點花蕊。 “玲玲姐”杜宇托著一盆大大的“佛手葉”吃力的過來,看到玲玲捧著花,便放下花盆走過來。
“這是什麽花,長得水靈靈的。”杜宇看了好奇地問。
“水仙。”玲玲一邊玩一邊答道:“我覺得她與小龍特別像。”
“怎麽像?我怎麽看不出來?”杜宇道。
“和小龍一樣倔強嘛,清水細沙也想開出讓別人嫉妒的花朵。”玲玲道:“咱買它了。”兩人向收銀台走去……
[去醫院路上]
杜宇背著二胡,玲玲背著小提琴,手中捧著一盆“嬌淨”的水仙花。兩人並肩走在大道上。“玲玲姐,好像小龍哥的爸爸從沒來看過小龍哥唉。”杜宇挺奇怪地說。
“你怎麽知道他沒來?”玲玲左右看著花問。
“小龍哥是獨生子,他爸爸最疼他,他出了車禍,他爸爸不論多忙也會在醫院陪小龍哥的,可我們去了幾次都沒看到小龍哥的爸爸,連做手術時也沒看到過。倒是呂哥哥每天都去。”杜宇分析前前後後仿佛自己是哲學家。
“是啊。”玲玲也好奇道:“就連小龍怎麽受傷,為什麽受傷我們也不知道,真奇怪了。”
“有問題?”杜宇自己問自己。
“是有問題。”玲玲肯定了杜宇的想法。……
[急救中心,小龍,病房]
小龍左手石膏取了下來,頭上的傷中還未愈合,尚用紗布包著,身上的擦傷也好得差不多了。多次檢查已證明小龍出乎意料地痊愈了,可以出院了。呂旭沒告訴任何人,自己帶著包袱來到醫院接小龍。他們的東西很簡單,不一會兒也就收拾完了。
“出院後想吃什麽?”呂旭一邊整理包一邊問。
“什麽都行。”小龍也閑不住地幫著收拾。慢騰騰的臉上閃出從未有過的喜悅。
“哎喲,我的少爺。”呂旭看見小龍正收拾:“你請停會兒行不行,你再有個什麽傷的,病的,我可再也付不起醫藥費了。”呂旭輕奪下小龍手上東西。“我哪有那麽弱。”小龍笑答道。
“你不還沒有複元嗎?”呂旭道。
“那咱再住兩天?”小龍開玩笑道。
“你省了吧你,還是迴家去吧,家裏也不比醫院差。”呂旭一拉包袱拉鏈道。
“吱。”病房門打開了,玲玲和杜宇捧著花趕來了見了兩人的動作嚇了一跳:“幹嘛?”玲玲問。
“出院呐。”小龍笑道。
“出院?”玲玲與杜宇更詫異了:“出哪門子院呐,小龍,好了?”
“差不多了,李醫生準了,我也不想再去花那個錢,迴家養著也一樣。”小龍道。
“出院也不通知我們一聲,差點就害我們白來一次。”玲玲捧過花道:“水仙花,算作送給你出院的禮物。”
“謝謝。”小龍捧過來,倒十分喜歡。
“杜宇、玲玲,你們迴家時告訴張姨和趙老師,告訴他們小龍出院了,就別再來了也省得白跑一趟。”呂旭提著包道:“咱們一起走吧,今天到我家吃午飯,我下廚。”幾人都說同意,一同出門下了樓。
[醫院門口]
四個人下了樓,箱子、花盆抱了一懷,來到路邊,呂旭道:“咱打出租車吧。”
“行,我給。”玲玲知道呂旭經濟上的困難,大方地說道。
“不,我來付,我還能力送你迴我家。”呂旭站在路邊迎麵招手攔下一輛出租車。幾人打開車門紛紛上車,呂旭對司機說了一聲:“南郊小山坡。”司機發動引擎向南郊駛去。
“玲玲。”呂旭坐在前麵問:“你和杜宇比賽得怎麽樣了?”
“什麽比賽呀,說的是比賽,其實是去表演,根本沒評分。”玲玲埋怨道。
“那表演得怎麽樣?”呂旭接著問。
“那當然是一鳴驚人囉。”杜宇道。
“怎麽一鳴驚人?”小龍也問。
“玲玲姐的《梁祝》、我的《塞馬》贏得最熱烈的掌聲,可惜,缺了點什麽?”杜宇道。
“缺什麽了?”呂旭轉過頭問。
“杜宇說的是你的簫聲和小龍的琴聲。”玲玲道。
“怎麽是缺我們倆?”呂旭笑道。
呂旭知道的便隻是這家醫院,這也是最近最好的醫院,呂旭顧不上黑簫,衝進醫院的急救大廳。黑簫則被門衛盡全力擋在門外,黑簫十分聽話,被阻之後便到一邊蹲著,雖說是狗,表現的也是富有人性的。
“醫生、醫生。”呂旭背著小龍在大廳叫著。值班護士見一個渾身是血的少年,背著一個渾身血紅少年,深知道這人傷得不輕,立即招來護士推著急救車過來幫呂旭將小龍平穩放在床上,護士用最快的速度將床推進急救室,而呂旭則被拒在門外等候處,一身是血,而且渾身是水,氣喘籲籲地他禁不住過大的勞累,跌坐在椅上,雙眼無助地看著天花板,猛地,呂旭臉上閃過一層莫名的痛苦。接著,他麵容緊皺,雙手在顫,不住地顫,呂旭的喘息不斷地加粗,麵上不住有汗水和著雨水滴落,蒼白的臉讓他顯出一副病態。一邊咬著牙,一邊閉目忍受著這常來的痛楚。
急救的醫生也火速趕到,最後一位正巧看到了呂旭的表情,多年的經驗告訴他:這個孩子似乎有病,他走過來問:“同學。”呂旭忍痛睜開眼。
“你哪兒不舒服?我給你看看。”那醫生說罷便走過來。
“不用了,剛才跑得累了點,休息一陣就沒事了。”呂旭坐起身顫抖麵上抖得厲害地說:“醫生,我求你救救小龍,好嗎,他不能死。”淚流了。
“你放心,我盡力。”那醫生深知急救室裏的人傷勢嚴重,便也不耽誤,向急救室走去。呂旭目送他進了急救室,又重重地倚在椅上,不住地流汗、喘息。渾身在抖動。他在忍受痛苦。漫長的痛苦讓他忘卻了時間,不知不覺的,也已是好幾個小時了,急救也馬上結束了。
“吱”急救室的門開了,幾位神情疲憊的醫生走了出來,為首一個中年人向外問:“傷者家屬在嗎?”
呂旭筋疲力盡聽到喊聲,也顧不上痛苦,站了起來,聲音嘶啞地起身道:“我是。”
“你跟我來一下。”醫生向自己辦公室走去步履蹣跚,呂旭移動著似乎灌了鉛的雙腿,跟了上去,身形有點搖晃。
[李醫生辦公室]
李醫生示意呂旭坐下,轉身去倒水。經過手術,李醫生也是疲憊不堪。呂旭的神色給了李醫生一下直覺——呂旭並不健康。
“你神色不對,出什麽事了嗎,你是不是有什麽病?”李醫生遞過水,呂旭接過來,神色慌張。
“醫生,我沒事,小龍怎麽樣了?”呂旭著急的樣子讓李醫生不能再瞞。
“情況很不樂觀,”李醫生坐在對麵道:“傷者左臂雙骨折,身體多處擦傷,流血過多,最嚴重的是,傷者頭部被嚴重撞傷,頭骨有幾道裂紋。”
“有什麽危險嗎?”呂旭著急地問。
“有。”李醫生肯定了呂旭的猜測,“他現在處於昏迷狀態,腦部充血,我們準備再給他進行一次手術,手術的難度不算很大,成功率也很高,費用也不算太貴。不過,手術之後,他很有可能處於昏迷狀態。”
“手術不管用嗎?”呂旭疑惑問。
“手術隻是為了清除他腦中的積血,手術後沒有傷口,對於他算是清除記憶障礙的作用。”李醫生說道。
“他會醒嗎?”呂旭問。
“隻要手術成功,隻要他的腦中不充血。”李醫生道:“你迴去把家長叫來辦理相關手續。”李醫生從桌上找來一張紙寫著幾段話。
“可是”呂旭為難道,他馬上靜下心想小龍出事的原因一定與家裏有關,他第一直覺是不能讓小龍的爸爸知道,便也不考慮後果道:“我來辦吧,我們家長不在上海。”
“你……”李醫生質疑。
“沒問題,我是他哥哥。”呂旭找了個借口。
“好,去護士台辦相關手續。”李醫生遞過紙,呂旭接過來看了一下,揚臉問:“需要輸血嗎?”
“對,傷者失血太多,為防止在手術中休克,必須適當輸血。”李醫生答。
“我是o型血,抽我的吧。”呂旭不假思索道。
“你?”李醫生更詫異。
“我們兩個人的錢不太多,能少一分就少一分吧。”呂旭道。雙眼中滿含乞求。
“你要這麽做,我也不攔你,你去血檢室化驗一下。”李醫生又寫了一張。呂旭接過來用疲憊的笑容謝了李醫生。
[血檢室]
呂旭的血被抽出了一些,被護士們三兩下熟練地製成了玻片,一個中年婦女接過在高倍顯微鏡下觀看,呂旭一邊看著,濕透的頭發貼在額上。
過了一會兒,中年婦女轉頭說:“你的血液樣本裏有不名病菌,不能作傷者輸入血液,你最好去專門的病菌檢測所查一下,病菌的繁殖性很快,你要慎重對待。”
聽了女醫生的話,呂旭心裏明白自己也有病,他征了一下,又愣了一下,也不去追究便站起身謝了女醫生走出血檢室。
[護士站]
“辦住院手續。”呂旭一臉愁容將李醫生寫的條遞過去。護士長看了一下遞出一張住院表,說:“填上它。”
呂旭接過筆在家屬名稱中填上“呂旭”,在家屬關係中填上“兄”在傷者名稱中填上“呂小龍”,在所屬單位寫上“上海音樂大學特招器樂班”遞過去。護士長接過後又填了其他內容對他說:“繳住院費、搶救費、輸血費、手術費、特殊護理費,一共一萬三千塊。”
“一萬三千塊?”這個數字無疑是個天文數字,呂旭從家裏帶來的錢總共不到三千塊,不夠零頭。
“對,傷者住的是特殊病房,用的是腦活素,再加上其他費用,一共一萬三千塊。”護士長道,他似乎看出呂旭的困難,“要不,我們給他再安排便宜點的病房,減少腦活素,不過那樣傷者的傷勢恢複得很慢。”
“不用!”呂旭一聽這馬上叫住,低頭想了一下,抬頭道:“護士阿姨,我能呆會兒繳嗎,我這就迴去拿。”呂旭雙目中是乞求,一臉的病容。
“可以。”護士長笑道。
“謝謝。”呂旭轉頭跑下樓,衝入電梯按下“1”。幾秒鍾後,門開了,呂旭跑了出去。“喂!”一個年輕女子的聲音:“這狗是你的嗎?”呂旭轉頭一看,見一下護士指著牆角的狗。
“是。”呂旭答道之後叫了一聲:“黑簫,迴家去。”見黑簫飛奔而來,也向大門外跑去,心急火燎,沒時間停留。
呂旭知道,他雖然和小龍沒有什麽關係,大可以不管,但是一種責任感讓他不覺要竭盡全力去救小龍,他知道,他必須這麽做。他也知道,完全可以通知陳光風,自己大可以不必擔負這嚇人的“數字”,但他沒有,他知道,一但讓陳光風知道,小龍又會重新返迴充滿“戰爭”的家,這樣的一幕還是出現,他不能再讓小龍受到傷害,仿佛他的降生就是為了小龍。他沒有錢,他唯一的財產,唯一能夠擔負起小龍昂貴醫藥費的財產就是祖上的紅斑竹簫。呂旭跑著,耳邊不斷地響起趙凡的一句話:“三萬多,三萬多。”他也不曉得為什麽這樣做,他若做了,將對不起死去的父親和祖上的列宗。但他放棄了這些,他覺得,他必須去救小龍。很難有這樣的人看得起他,對他好,他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小龍死去……
[居住的小屋]
呂旭在深思中不覺衝入小屋,重重地撞開門,將藏在衣箱底的紅斑竹簫翻出來,衣服散了一地,他頗有心事地看著竹簫跑了出去,他心中默默地向父親呂江道歉,求呂江原諒他,衝出門,他迴頭叫一聲:“黑簫,看家。”便衝下小山坡。黑簫則聽話地停下了狂奔的腳步,目送呂旭下山,轉身迴去,蹲在門口。
[急救中心護士站]
“阿姨。”呂將一遝用牛皮紙包住的錢遞過來:“交住院費。”
護士長抬頭一看,大吃一驚,“你哪弄來的?”他不相信,呂旭獨自一人可以弄來這不是小數目的一萬三千塊錢。
“賣了些東西。”呂旭並不說明。
護士長不多問,點了錢,開了收據,她不願瞟到呂旭的臉:蠟黃中是慘白。介於職業病她腦中閃過一個念頭,便道:“你手伸出來一下。”
呂旭不明白什麽,停了一下,伸出手。
護士長用切脈手勢按住呂旭的腕處,呂旭驚愕一陣。
“你的脈搏怎麽這麽快?”護士長麵色一變。
“跑累了。”呂旭道。
“不對。”護士長又聽了一會:“你的脈象顯示你好像有什麽重病,你最好去內科檢查一下,這對你有好處。”護士長道。
“檢查?怎麽每個人見了我都叫我檢查?”呂旭驚詫了。
“你應該去檢查一下,你要是沒錢,我來付。”護士長看著他說,她覺得麵前的人平常。
“不用了,我自己去。”呂旭礙著人道:“等小龍做完手術就去。”他離開護士站,心裏嘀咕為什麽這麽多人讓他檢查,先是秦麒才,後是李醫生,再是護士長。他想著這幾天的症狀,還經常流鼻血,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病,而且每次想心裏都咚咚跳,惟恐真的是……
[特殊護理室]
呂旭站在門外透過玻璃窗看著躺在床上的小龍。小龍頭裹紗布,紗布上紅殷殷的,臉上被劃開的傷口像一條條細細的裂痕。左手被石膏縛住,身上蓋著被子,鼻孔裏插著氧氣管,心電儀上閃出連續跳動的波紋。望著緊閉雙眼的小龍,呂旭心裏一陣酸楚,仿佛躺在床上的真是自己的弟弟。他覺得,這是友情的原因。
“孩子。”張姨的聲音將呂旭的思緒打斷。轉過頭來。
張姨麵色著急地趕過來:“出什麽事了,小龍怎麽出車禍了?”張姨趕過來問。
“和家裏鬧別扭,在路上被車撞了,還是黑簫跑到我家把我帶去的。”呂旭輕聲道。
“我剛才送杜宇去學校,迴家便接了電話,一聽你說小龍出事了,我這心裏著急啊,馬上趕來了。”張姨又問:“傷勢怎樣了?”
“左手骨折,頭被撞傷了,腦中充血了,還需要手術。”呂旭麵色憔悴。
“手術費一定很貴。”張姨停了一下道:“別擔心了。他爸不是很有錢嗎,你通知他了嗎?”
“不能通知他。”呂旭道:“小龍是因為家裏不和才跑出來,通知了他爸爸,還不是再把小龍送迴去嗎?那樣的話,小龍還會再發生這樣的事。”呂旭急了, 聲音發顫。
“可你一個人怎能擔負起費用?阿姨再想想辦法也不夠啊?”張姨也著急。
“張姨,你不必費心了,醫藥費我已經付了,還有的,我自己能擔負起。”呂旭道。
“你自己怎能擔負起?”張姨不相信,她實在不敢相信呂旭做得到。
“對,我自己把醫藥費弄齊了,你別多問了,這錢不是偷的、搶的,也不是借的,你不必擔心。”呂旭目光中流出第三次乞求。
“好吧,阿姨不多問。”張姨道:“小龍什麽時候手術?”“後天。”呂旭答:“張姨,你能不能守住這個不是秘密的秘密,別讓小龍家人知道?”
“阿姨答應你”。張姨笑道,笑中有懷疑和佩服。
[兩天後的手術室外]
張姨、呂旭、杜宇包括玲玲和他們的老師趙凡都等在手術室門口,去除淤血的手術時間並不長,對於他們來說卻如隔三秋。杜宇左右轉悠,呂旭自己一人站在窗前,聽著雨後稍帶腥氣的海風,陷入沉思。手術室內,醫生們正竭盡全力地幫小龍去除腦中淤血,忙得不可開交。
“吱”門開了,也把幾人從無聊而又深思的狀態“喚醒”。每個人都繃著心看著李醫生。
李醫生拿下口罩看了眾人一下,並沒有馬上說小龍怎麽樣,頓了好一會兒,李醫生才說:“手術非常成功,如沒有意外,他明天就會醒。
“啊”每個人麵容上都是喜悅,杜宇和玲玲蹦了起來。杜宇一蹦一跳地跑去呂旭身邊拉著他道:“呂哥哥,你聽到了嗎,小龍哥沒事了。”
呂旭麵無表情,似乎並不感到驚喜,他好一陣才說出一句讓人不由得停下笑容的話:“我知道了,可他還會好嗎?”他沒有轉過身,仍舊是吹著海風,剛才吵鬧的聲音被遏製住了,所有人都迷糊地看著他。蠟黃的臉上帶著重重的哀愁,潮濕的水汽給他臉上蒙上一層淡淡的色澤,更顯得出他的矛盾。瞳孔稍微大了一些,這是幾日幾夜沒休息的結果。遠處迷朦天空又仿佛是他灰蒙的心,沒有陽光,沒有藍天……
[特殊護理病房]
小龍的傷勢明顯的好轉,經過幾次的檢測證明,小龍的確沒多大問題。呂旭站在病房的向陽口,思考著這幾天發生的是是非非,對於小龍,他算是放下心,小龍,沒有危險。這會兒,他擔心自己,思考自己。這兩天,他身上的不適明顯加重,疼痛的發生率也更加頻繁,甚至會不明地流鼻血。他的身體狀況也因為幾日不眼的勞累而逐日下降。他思考著,搜索著到底哪裏出了問題。慢慢的,他的腦海裏不住地想著父親患病時的動作和表情,心裏冒出一個又一個的疑問。他的腦中不斷地閃出這幾天畫麵和父親病重時的畫麵。不住地問自己:“是嗎?……。”不住的問號讓呂旭陷入更深的思緒。“不可能,這不可能,書上說了,可是我沒有被傳染的條件?……”
一個無意識的動作讓呂旭轉過身,看見了一雙讓他驚喜的眼——小龍醒了。他暫且把思考放下,帶著笑容迎上來問:“醒了?”
“嗯。”小龍看樣子似乎醒了好久,他似乎也迴憶了發生什麽事,也明白了什麽:“我昏迷幾天了?”
“五天。”呂旭用帶著血絲的眼看著他。
“你也熬了五天?”小龍瞅住他的眼,自己的臉上也白際,嘴唇幹裂。
呂旭沒說話。
“謝謝你。”小龍想到了什麽,他下意識轉動了一下眼,似乎擔心什麽。
“放心,我沒告訴你爸爸,我知道你是因為家裏才跑出來的,別擔心,他不會知道的。”呂旭說這話心裏擔心,他不敢肯定陳光風一定不知道,他隻是讓小龍別擔心。
“你花了不少錢?”小龍明白自己肯定花費不少錢。
“沒有,你不過做了個小手術,沒花多少。”呂旭直起身道:“你醒了就好,張姨馬上到了,他們都會很高興的。”正說著,張姨到了,手中拎著飯壺。
“喲,醒了,醒了就好,你都不知道我們多擔心呢。”張姨將飯壺放在桌上,看到呂旭的臉道:“孩子,你可不能再熬了,瞧你的臉,別硬撐了,阿姨幫你看著,迴家休息。”
小龍看著呂旭用目光示意他迴去。
呂旭心裏有事便答應道:“好吧。”他轉過頭對小龍道:“你要休息。”小龍點了頭,有氣無力。
“阿姨,麻煩你了。”呂旭說道。
“哪兒的話,迴去好好歇著。”呂旭點頭走出去,他心裏有事。
[山坡上小屋]
呂旭站在院中,心裏一頓酸一頓苦:我真的病了嗎?爸爸剛走,我的夢想還沒有實現,怎能病倒呢。小龍出事,我不能扔下他。我是否該去檢查?……一陣有上句沒下句的話在他腦中閃過。他拉過黑漆簫,淚珠苦爛地吹響。
曲中充滿了悲傷,似乎是在向天傾訴自己的苦,陣陣感人肺腑的旋律掃動了漫天的青翠。然而,不久後,簫聲大作,傷愁變為希望,每一段都是擺脫傷恨,追求理想的振人奮起的音樂旋律,呂旭那麵若金紙的臉上若隱出驚人的色彩。
終了,他自言自語道:“不管怎樣,我應該完成自己願望和爸爸的期待。”他轉身出門,黑簫在門口嗚出了兩聲,並沒跟出來。
[醫院小龍病房]
“感覺怎樣?”呂旭經過幾日的休息,也尚恢複了原來的麵貌,臉上還是白茫一片。
“好多了。”小龍可以坐起身了。“你也還好吧?”
“我能有什麽事?”呂旭笑出一個並不自然的笑容。“你還是多擔心你吧。”呂旭打開飯壺:“我給你熬了些排骨湯,家鄉味,多喝點你胳膊會好得快些。”
“我總擔心我再也不能坐在琴前。”小龍一臉暗然。
“怎麽會?”呂旭將桌尾的應用桌麵拉了上來,將碗放上去道:“李醫生說了,你的病不會有事,胳膊上也沒做手術,恢複的會很快,不會留下什麽後遺症,你就安心吧。”他坐在床邊。
小龍半信半疑不再問了。“玲玲,杜宇好嗎?”小龍問。
“在你昏迷時,他們來了兩次,現在,他們正準備參加上海器樂比賽。比賽完就會來看你。”
“你,沒參加?”小龍驚詫。
“沒有,你都傷成那樣,我哪有心思去比賽,等你好了再說。”呂旭坐下來看著小龍。
“你是不能擔負這麽昂貴醫藥費的,我明白,我住的是特護病房,每天的藥也是挺貴的。”小龍一轉話題道:“你老實告訴我,你怎麽弄到錢的?”
“這個你不用問,我沒偷沒搶,也沒向你爸要,我的錢來的光明正大,滿含心血。你的首要事情是養好傷。當你出院時,你早晚會明白。”呂旭看著小龍說,拍拍他。
“你叫我怎麽安心?”小龍話沒說完就被呂旭打斷:“別問了好嗎?”你的傷勢並沒有讓你能夠承受壓力的能力,我可不想再讓你傷一次,再花一次錢。”呂旭苦笑道。“當你真正地走到琴前,彈出讓你不再仇恨的曲子時,我會告訴你,那時候,我的苦衷也不會再那麽苦。”
“你的苦衷多少我也了解,我答應你,不過,以後你一定要告訴我原因?”小龍一本正經地問道。
“行。”呂旭笑了,笑中苦澀。
[呂旭住的小山坡]
呂旭呆坐在床邊,身邊全是有關艾滋病的書,他手上捏著一張條子,上麵一定有什麽事,因為呂旭正陷入苦思,他盯著紙條心裏在想:“真的,我真的陷進去了,這是一種多麽讓我傷心的事,可我為什麽沒傷心呢?我沒有一絲的報怨啊?我是這樣的一個人啊。他想到這兒,把床上另外多多少少,大大小小的紙條收集了起來,夾在一本書中,再把夾紙條的書放在最下邊,把書放到一個舊木箱子中,沒上鎖隻是把幾個紙盒子放在上麵,轉身走出小屋……
[上海花店]
玲玲和杜宇在這全上海挺有名的花店中轉悠。這裏的花的確多:春夏秋冬,梅蘭竹菊,外國花卉,鄉村野花都有。成盆的花中皇後月季;碩大的花中富貴牡丹;淡香的花中君子蘭;俏麗的花中王妃芍藥;逍逸的花中王子玉蘭;潔淨的花中臣相鳳仙;豔麗的花中仙子山茶。。。。。。應有盡有。
“玲玲姐,咱們來這麽大花店買花,哪挑的過來?”杜宇手輕摸著嬌麗的花說:‘
“慢慢挑,你和我分開買一盆或者一束最好的送給小龍。他住院,看看鮮花也是別有心情的。”玲玲和杜宇分開了。
的確多,眼花繚亂,杜宇左右瞅,前後瞧,再加上又說不出名頭來,也沒弄出個頭緒找什麽樣的花。玲玲在萬花中也挺難尋,“峰迴路轉”一點白色把她的目光引住,她走過去,驚喜的發現在花叢中的不起眼處,一盆水靈靈的水仙黯然飄香。隻見它:白色如雪,黃蕊如蜂,條葉翠綠,塊莖水靈,一縷細沙水中淨,幾絲蒼根架固身。這是一頭長了十幾年的水仙,在淨水中悄然綻放。玲玲喜歡的捧過來,用手輕輕、輕輕的點了點花蕊。 “玲玲姐”杜宇托著一盆大大的“佛手葉”吃力的過來,看到玲玲捧著花,便放下花盆走過來。
“這是什麽花,長得水靈靈的。”杜宇看了好奇地問。
“水仙。”玲玲一邊玩一邊答道:“我覺得她與小龍特別像。”
“怎麽像?我怎麽看不出來?”杜宇道。
“和小龍一樣倔強嘛,清水細沙也想開出讓別人嫉妒的花朵。”玲玲道:“咱買它了。”兩人向收銀台走去……
[去醫院路上]
杜宇背著二胡,玲玲背著小提琴,手中捧著一盆“嬌淨”的水仙花。兩人並肩走在大道上。“玲玲姐,好像小龍哥的爸爸從沒來看過小龍哥唉。”杜宇挺奇怪地說。
“你怎麽知道他沒來?”玲玲左右看著花問。
“小龍哥是獨生子,他爸爸最疼他,他出了車禍,他爸爸不論多忙也會在醫院陪小龍哥的,可我們去了幾次都沒看到小龍哥的爸爸,連做手術時也沒看到過。倒是呂哥哥每天都去。”杜宇分析前前後後仿佛自己是哲學家。
“是啊。”玲玲也好奇道:“就連小龍怎麽受傷,為什麽受傷我們也不知道,真奇怪了。”
“有問題?”杜宇自己問自己。
“是有問題。”玲玲肯定了杜宇的想法。……
[急救中心,小龍,病房]
小龍左手石膏取了下來,頭上的傷中還未愈合,尚用紗布包著,身上的擦傷也好得差不多了。多次檢查已證明小龍出乎意料地痊愈了,可以出院了。呂旭沒告訴任何人,自己帶著包袱來到醫院接小龍。他們的東西很簡單,不一會兒也就收拾完了。
“出院後想吃什麽?”呂旭一邊整理包一邊問。
“什麽都行。”小龍也閑不住地幫著收拾。慢騰騰的臉上閃出從未有過的喜悅。
“哎喲,我的少爺。”呂旭看見小龍正收拾:“你請停會兒行不行,你再有個什麽傷的,病的,我可再也付不起醫藥費了。”呂旭輕奪下小龍手上東西。“我哪有那麽弱。”小龍笑答道。
“你不還沒有複元嗎?”呂旭道。
“那咱再住兩天?”小龍開玩笑道。
“你省了吧你,還是迴家去吧,家裏也不比醫院差。”呂旭一拉包袱拉鏈道。
“吱。”病房門打開了,玲玲和杜宇捧著花趕來了見了兩人的動作嚇了一跳:“幹嘛?”玲玲問。
“出院呐。”小龍笑道。
“出院?”玲玲與杜宇更詫異了:“出哪門子院呐,小龍,好了?”
“差不多了,李醫生準了,我也不想再去花那個錢,迴家養著也一樣。”小龍道。
“出院也不通知我們一聲,差點就害我們白來一次。”玲玲捧過花道:“水仙花,算作送給你出院的禮物。”
“謝謝。”小龍捧過來,倒十分喜歡。
“杜宇、玲玲,你們迴家時告訴張姨和趙老師,告訴他們小龍出院了,就別再來了也省得白跑一趟。”呂旭提著包道:“咱們一起走吧,今天到我家吃午飯,我下廚。”幾人都說同意,一同出門下了樓。
[醫院門口]
四個人下了樓,箱子、花盆抱了一懷,來到路邊,呂旭道:“咱打出租車吧。”
“行,我給。”玲玲知道呂旭經濟上的困難,大方地說道。
“不,我來付,我還能力送你迴我家。”呂旭站在路邊迎麵招手攔下一輛出租車。幾人打開車門紛紛上車,呂旭對司機說了一聲:“南郊小山坡。”司機發動引擎向南郊駛去。
“玲玲。”呂旭坐在前麵問:“你和杜宇比賽得怎麽樣了?”
“什麽比賽呀,說的是比賽,其實是去表演,根本沒評分。”玲玲埋怨道。
“那表演得怎麽樣?”呂旭接著問。
“那當然是一鳴驚人囉。”杜宇道。
“怎麽一鳴驚人?”小龍也問。
“玲玲姐的《梁祝》、我的《塞馬》贏得最熱烈的掌聲,可惜,缺了點什麽?”杜宇道。
“缺什麽了?”呂旭轉過頭問。
“杜宇說的是你的簫聲和小龍的琴聲。”玲玲道。
“怎麽是缺我們倆?”呂旭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