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率著浩浩蕩蕩的大軍進了宛城,一麵四處安撫百姓,一麵派將軍去收編部分降兵,頓時義軍隊伍一下就壯大到十萬之眾。隨即劉邦馬上封呂齮為殷侯,令他們駐守宛城,又封陳恢為千戶,以輔佐殷侯理政守城。

    那批由紀信派迴城中散布消息的降兵,不但自願投到紀信營中,還把自己相好的朋友或親戚也帶來一齊投奔紀信營裏。營帳外一群將士在閑聊。

    汪順拍著一位高個子的肩膀笑笑說:“高個子,咱們是不打不相識,愈打才愈親哩!噢,你左臂上的傷怎麽樣了?”

    高個子也笑著說:“是哩是哩,不打不相識,愈打才愈親!這皮外傷沒啥,還多虧你那藥真靈哪!”

    “那還用說,強將手下無弱兵嘛!人神氣,藥也靈哩!老哥子,是不是想學正骨療傷的本事才來我們紀將軍大營的?”汪順開著玩笑,“要學嘛,我汪順可不收笨徒弟喲!”

    “汪順又在賣狗皮膏藥不是?你都是半罐水,還要收徒弟呀!莫誤人子弟喲!”紀信從營帳裏走出來打趣道。

    “紀將軍,常言說得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嘛。如今要說正骨療傷,在全營上下,我汪順不敢數第一,也還數前幾名吧!誌文大哥,你說是不是?”

    李誌文笑道:“你呀,吹牛皮數第一,可這學醫嘛就要數老幺哦!”

    “誌文大哥,我可沒得罪你,咋的卷起舌頭說話呀?嗬,我知道了,當初沒請你喝拜師酒不是?你還留了一手哇!”汪順一臉無奈。

    “誌文大哥話沒說錯嘛,你跟他學醫確實是最後一個,咋不數老幺呢?”紀信逗笑說。

    “哈哈哈……”眾人一齊大笑。

    “誌文大哥,你帶上一批兄弟和你這個幺徒弟,我們一起去看看傷員,給他們換換藥。你可不能再留一手喲,不然你這幺徒弟難免哪天給你苦頭吃!”紀信一邊吩咐,一邊開玩笑。眾人又一陣大笑。李誌文帶著李明、李春等兵士同紀信和汪順朝軍營走去。

    傷兵們一見紀信將軍帶著一批人來看望他們,為他們治傷換藥,個個感激萬分。

    “紀將軍,我們這點小傷怎能讓你操心費神呢?等傷好了,我和弟兄們一定跟隨你,再苦再累也不怕!”一個傷了右臂的兵士說。

    “紀將軍如此關心體貼我們,待我們真如親兄弟,今後我們跟將軍出生入死也心甘情願!”一個傷兵誠懇地說。

    “各位兄弟,大家好好養傷吧,要幹什麽,也得養好傷再說。”紀信招唿著大家。

    “紀將軍,紀大人,我怎麽辦哪,我……”從人群中傳來一陣哭喊聲。

    紀信循聲望去,隻見一個臉色蠟黃神情憔悴的傷員,用一根有丫叉的樹枝撐在右臂腋窩裏,右邊小腿中部以下全沒了,雖然紮了一層層白布,白布條上仍血跡斑斑,用左足支撐著全身,顫巍巍的。紀信朝他走去。

    那傷員見紀信走了過來,一邊啜泣,一邊說:“紀將軍,我多想和弟兄們一樣跟你去打仗,可我腿斷了,沒法了,連今後怎麽過日子也沒指望啦!嗚嗚……”說完又哭了。

    “兄弟,你別著急,養傷要緊。再說義軍也不會丟下你不管。我們離開前,我會安頓好你,你不能上陣殺敵,養活自己總行吧,留些錢你去做點小買賣還可以吧。”紀信安慰著那傷兵,叫來李誌文給他看傷換藥。

    “紀將軍,你真是大恩人活神仙哪!我一輩子也忘不了你的大恩大德!”那傷兵一邊擦去淚水一邊感謝著。

    “老弟,你可真全說對了,我們紀將軍確實是你的大恩人,他也確實是活神仙,你記得不,那天我給你們講的活神仙故事?”汪順連忙接嘴。

    “兄弟,我這個汪校尉向來愛編故事,你別聽他那套。救治傷兵安頓傷員,這可是我們義軍的規矩,是主上沛公的命令,再說弟兄們當兵吃糧也不容易,受傷了,帶殘疾了,義軍又怎會不管呢?如果那樣,我們不是和秦二世一樣了嗎?

    “兄弟算你有運氣,遇上了沛公,遇上了紀將軍,不然誰會管你是死是活呢?安心養傷吧。這些藥丸按時服下對你有好處,就別再著急傷心了。”李誌文一邊換藥一邊勸慰著,把一包藥丸送到那傷兵手中。

    “謝謝紀將軍,謝謝軍爺!”那傷兵淚眼婆娑地感謝著。

    “紀將軍,我的家就在酈縣,還有幾個兄弟也是那一帶的人。將軍信得過我們的話,讓我們幾個先行一步,到老家去給縣令們說說你們的義舉,興許你們大軍未到,他們就開門迎接你們哩!”那個傷了右臂的兵士興奮地說。

    “我們一起去,我們也有一批弟兄住在析縣、酈縣,還有胡陽的,大家一同去家鄉說說沛公義軍的事,肯定那些縣令會高高興興等待義軍到來的。”高個子傷兵說。

    “你們不怕被殺頭?那些官老爺和將領會聽你們的?”汪順反問了一句。

    “我們不怕殺頭,他們也不會殺我們的頭,這人心都是肉長的,沛公和義軍對大家這麽好,誰還願意再給二世做替死鬼呢?”高個子傷兵說。

    “是呀,你看我們郡守,噢,不,我們呂大人不是被封為殷侯,連他的舍人陳恢也封了千戶,這消息傳過去,那些縣大老爺也好,將軍也好,誰還會和義軍作對呢?”另一個傷兵說。

    “好吧,這事待我稟報沛公後再說,大家就好好養傷吧!”紀信對大家說,又向李誌文和汪順吩咐了一番,離開了營地。

    第二天,紀信和李誌文、汪順等人,在軍營中選了一批傷勢較輕、行動方便和沒有受傷的降兵,約有一百來人,集中在一起,向他們吩咐了一番。

    紀信說:“弟兄們,沛公待你們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現在要你們迴到自己的縣城去做一件好事,就是向家鄉官員和百姓講講沛公和義軍的所作所為,讓他們明白沛公是為掃除暴秦解救百姓而舉兵起事,希望他們不再為殘暴的二世賣命了。你們說好不好?”

    “好!好!”眾人異口同聲迴答。

    “請你們的鄉親父老和親朋好友放心,沛公再三嚴肅軍紀,嚴禁燒殺搶掠,如有違反當定斬不饒,大家把這些講清楚了,你們就為家鄉人民做了大好事,也為義軍立了大功勞!好了,現在按路程遠近給大家發點路費。等大軍一到,我們歡迎你們歸隊!好不好?”

    “好!我們一定歸隊!”眾人又是一陣歡叫。

    “好了,大家上路吧,辛苦你們了!”紀信向大家揮揮手送別。

    一百多士兵互相唿喊著姓名,同縣同鄉的邀約在一起,向在場的人們揮手告別,帶著特殊差使紛紛踏上了返鄉之路。

    又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劉邦率領著十萬大軍離開宛城,殷侯率全體將士和當地三老豪傑相送。

    這正是盛夏七月,火紅的陽光下一股洶湧澎湃鐵流向前湧動。火紅的軍旗迎風招展,戈矛閃亮,人喊馬嘶,鐵流滾滾,塵土飛揚,隊伍前不見頭,後不見尾,在原野上秩序井然地向西北挺進。

    樊噲、盧綰為先鋒,率三萬人馬疾疾向前。劉邦、蕭何、紀信率三萬人馬居中,不疾不徐緊緊跟進,周勃、靳強、酈商等將領率四萬人馬殿後。義軍所到之處秋毫無犯,沿途小鎮常有百姓夾道歡迎,有的還燒了茶水迎候。

    “主上,今日的沛公與初攻豐邑時的氣勢大不相同啊!”蕭何望著浩浩蕩蕩前進的隊伍感歎道。

    “是嗬,是嗬!那時還不到五百人,想不到幾經摔打,東征西討,義軍已有十萬之眾了!這裏麵可有你們的功勞啊!”劉邦滿臉得意之色也慨歎著。

    “主上天縱英才,興仁義之師以掃暴秦,當然受天下人擁戴,隊伍日益壯大是情理之中之事喏!”張良笑著說。

    “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主上乃當世明君,欲救蒼生於倒懸,百姓無不翹首以待主上,日漸兵強馬壯,合天道,也得民心,必能所向無敵。”紀信也笑著說。

    “哎呀,看來你們這些讀書人說話謀事都有根有底,有板有眼,今後你們可得多多為我謀劃,這一個人的腦子想的事畢竟沒有幾個腦瓜子想的周全,你們說是不是?”劉邦話題一轉說到了讀書人身上,談了些見解。

    “其實主上能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從善如流,才成就了今天的大事。主上可記得當初你是咋對待讀書人的?”蕭何心中一樂,提起了這個話題。

    “你這蕭何,你是哪壺不開提哪壺。誰不知道,當初讀書人來投我,我不僅不收留他們,還把他的帽子拿來尿尿,想起來真渾!哈哈哈!”劉邦邊說邊自我解嘲地笑了。

    “主上當初也怠慢過廣野君酈食其,後來聽了他的建議才攻下了陳留,得了大批糧草,在西進路上開了個好頭。這可是主上從善如流的好事啊。”蕭何舊事從提,讓劉邦心頭頗有感觸。

    “你們讀書人就是板眼多,我怎能不聽呢?蕭老鄉,還還記得不,當年在家鄉,我和夏侯嬰無話不說,一天高興,我倆在武大嫂酒館裏喝了個大醉,一時性起,各自吹噓自己功夫了不得,爭來爭去,都不服輸,我倆就到院子裏比起劍來,酒壯人膽,比來比去,一不小心我就一劍刺在他大腿上。我倆是好朋友倒也沒啥,可有人以傷害官員之罪報告了縣令,傷害官員是要治罪的。我一時慌了神。全靠你這位文書出了個主意,叫我倆矢口否認這件事。結果,夏侯嬰還因作偽證坐了一年多牢,才保住了我的命和泗水亭長的位子,要不是你出這個主意,隻怕我劉邦不是剁足就是斬手,哪還有今日啊!你們讀書人哪,博古通今,辦法多,主意多,該聽的我還是要聽的,不然我能混到今天這一步!哈哈哈!”劉邦意味深長地擺起了往事,說完後又開心地大笑起來。

    劉邦確實很開心,這重兵防守的宛城居然不戰而屈人之兵,而且還一下得了近兩萬人馬,壯大了隊伍。紀信又派了一批降兵到各縣去宣揚義軍的好處,講郡守歸降不但不殺還能封侯的事,這種攻心為上、以仁義服人的辦法看來到底管不管用呢?劉邦正在盤算,忽然探馬來報告好消息。

    原來大軍已到酈縣城了,樊噲派出去的探馬來報:酈縣縣令、縣承率全城將士和三老已大開城門等待義軍進城。這消息很快報到統帥中軍的劉邦跟前,劉邦一聽,哈哈大笑,揚鞭催馬直奔城下,命令三軍駐紮城外,與縣令所率歡迎隊伍見麵,安撫了一番,號令三軍不得擾民,傳令全城軍民各安守本職,照常買賣,那個高個子傷兵帶著三十多個弟兄一齊來到紀信營中,報告了他們迴鄉後與三老見麵宣講沛公和義軍的好處,以及三老見縣令勸說歸降等情形,紀信誇獎了眾人一番,發了賞錢,叫他們迴到原部曲中。

    接下來十多天的向西進軍,到析縣、丹水、胡陽等十幾個縣城時的情景都與在酈縣城一樣,該縣官吏將士和三老以及百姓早已開門列隊歡迎沛公率軍到來,那些返鄉的降卒一個不漏地迴到了義軍隊伍裏。

    每到一處,劉邦都嚴肅軍紀,再三明令不得擾民,因此不少地方真的是男女老少都簞食提壺以迎王師,那場麵真的讓劉邦和將士們十分感動。於是未及大半月,豫郡全境已全在沛公義軍的掌握之中。

    前來歸降的不僅是官軍,還有民間的壯士。一天,劉邦正率軍西行,忽然一批隊伍攔住了去路,領頭的再三高叫:“速請沛公來見我,否則休想路過。”早見傅寬、傅弼兩員戰將迎上去與之交手,戰了二三十迴合,傅寬被來人活捉去,傅弼也非敵手,敗下陣來。

    樊噲一見,拍馬揮戟正要上前廝殺,忽見來人將鐵戟插於地上,大叫道:“我來求見沛公別無他意,早聞沛公仁慈寬厚,率軍西征暴秦,現在我已聚兵三千,恭候於此,特來投奔沛公,一同西進,以共誅暴秦。不料兩位將軍不問青紅皂白就要取我首級,因此隻好得罪了,望各位多多包涵!”說罷,拱手向眾人一揖。

    樊噲早已聽得不耐煩,大怒道:“你這無名匹夫,竟敢如此撒野,還想見我家主公!來來來,你若勝得了我,再請主公相見也不遲!”說畢已衝殺向來人。

    那大漢拔起鐵戟與樊噲戰到一處,兩人鬥了二十多個迴合,互無勝敗。劉邦、蕭何、張良等早已策馬趕來觀陣,聽將士說這大漢求見心切,又見他身材魁梧,武藝高強,心下高興,即匹馬挺身來到陣前,大聲叫道:“大家住手!壯士要見劉邦,不知有何見教?”

    那大漢見來人龍顏高鼻,身軀偉岸,氣宇不凡,心中暗忖:“此人與傳說中的沛公劉邦相似,想必就是他了。”馬上滾鞍下馬,俯伏於地道:“我在此等候已久,仰慕真王,天幸讓我今日得見,剛才與幾位將士對敵,不過麵試武勇,想讓主上留於帳前聽用,並非我鬥膽抗阻大軍西行。望主公明察!”

    劉邦更是高興,上前扶起忙問:“壯士高姓大名?家居何處?”

    大漢說:“我姓灌名嬰,洛川人,年少時在西川一帶經商,同伴有五六人,一天過紫關,忽遇草寇一百多人攔路打劫,我一人仗劍迎敵殺死草寇頭目,餘人盡逃走,從此該地平安無事。因當今二世無道,各地紛紛舉兵起義,我也聚集了三千多弟兄,素聞主公率仁義之師以掃暴秦,所過之處無不望風歸附,因此前來投奔主公,願為主公效命出力!”

    劉邦大喜,與之攜手同將領們一一相見,留在帳下聽用。

    劉邦為了歡迎灌嬰來歸,吩咐三軍將士屯住兵馬,一則休息,二則可慶賀歡迎一番。劉邦與眾將士正在歡宴,忽然探馬來報,夏侯嬰將軍已率所領兵馬跟進,還帶來了重要軍情,近日項羽在漳水南岸九敗秦軍後,已收降章邯,司馬翳所統率的二十多萬秦軍,還封章邯為雍王,留在營中,命司馬欣為將軍,統領秦軍原部人馬,正準備向關中進軍。

    劉邦和眾人一聽大驚。張良道:“主上勿憂,我等占天時、地利、人和之便,可直撲武關,下嶢關,直搗鹹陽。而秦兵在函穀關外一帶重兵設防,層層關卡,多有阻礙,而我等勢必先期入關,進入秦都。主上可還記得,紀信將軍早已派了一批降卒潛入關內,四處傳播主上和義軍的善舉,也許到時候武關會不戰而降哩!”

    劉邦心下稍安,傳令各路人馬稍事休息後就速向武關進發。

    這是一個天高雲淡的秋日,劉邦率十萬人馬浩浩蕩蕩向武關撲去,一路上秋毫無犯,百姓自是歡迎不說。

    武關是秦時關中的重要門戶,也是東西交通的樞紐,武關一破,隻剩嶢關,鹹陽就會暴露在義軍麵前。義軍一路無阻礙,眼看就將兵臨城下了。

    武關守將是位老將軍,多年來一直守著這道雄關。探馬早來報告沛公劉邦率十萬大軍正向武關撲來。

    老將軍在心中盤算開了: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天下各路豪傑紛紛響應,陳勝、吳廣雖已被擊敗,可各路諸侯仍聲勢浩大,正從幾路殺奔關內。如今二世昏庸無道,趙高專權,幾十萬秦軍連連吃敗仗,連名將章邯都投降了,可見秦朝氣數已盡。現在劉邦的十萬大軍攻來,我若憑借險關抗拒一時,卻難長久,況且我關上僅兩萬之眾,與之交鋒,何異於以卵擊石,到時玉石俱焚,全城軍民必遭刀兵之苦,與其這樣,倒不如歸順劉邦,既保住了自己和全體將士性命,又使全城百姓免受戰亂之災,而且這幾天軍民紛紛傳說沛公仁厚,南陽郡守先戰後降,尚且封他為殷侯,我等不戰而降定能受歡迎。

    他心中權衡已定,就召集眾將官議事,一時間眾說紛紜,有主張戰的,也有主張降的,而且是多數。老將軍心中暗喜,卻不動聲色,離開座位在屋子裏走來走去,似在作最後的考慮。

    眾將眼見將軍走來走去,似乎遲疑不決,心中著急,終於一位將官忍耐不住說道:“將軍,我等性命均係於你手上,是戰是降,你就發話吧,我等唯將軍之命是從!”

    “我等願聽從將軍號令!”其餘大多數將官立即附議。

    老將軍見時機成熟,就發話了:“好,既然各位弟兄願同我共進退,那我就說開了吧。”隨後把他事前想好的話向眾將官講了一遍,最後問:“大家願不願意?”

    “願意!”這迴幾乎是所有將官都異口同聲地迴答。

    “好,各位將官,當今二世無道,天怒人怨,以致群雄並起,西向鹹陽,今天我等歸順沛公,可算是順天意,合民心,乃我全城軍民之大幸!大家就速迴駐地,整頓人馬,準備迎接沛公入關吧!”老將軍掃視了一下全場的人,下了命令。

    眾將官領命,高高興興地整頓人馬,準備投降,老將軍還有些不放心,留下了幾個心腹將領吩咐他們多多留意將士們的動靜,以防生變,幾個心腹領命而去了。老將軍又派出了幾撥人到關外打探沛公軍馬的動靜。

    兩天過去,武關平安無事,關內軍民一聽歸順劉邦,都無比高興,心想這下可免去了刀兵之苦。之所以如此,一來靠紀信派出的那批降兵在關內四處散布沛公仁義,義軍秋毫無犯和南陽郡守封官等消息,二來靠老將軍識時務當機立斷宣布歸順沛公,因此軍民都很安定,直待義軍入關。

    第二天早上探馬來報,沛公已率大軍奔武關而來,離武關尚不足一百裏。

    劉邦正策馬行進,忽然前邊探馬來報:“稟主上,武關守將準備投降,請大軍快速到達武關。”

    劉邦忙問:“情況是否屬實?”跟探馬一起迴來的派去的十多個降兵一起說:“稟主上,情況完全屬實!”一個中年兵士接著說:“我等奉紀將軍之命,潛入關內四處散布消息,武關守將聽軍中紛紛傳說主上仁厚,義軍秋毫無犯,又聽章邯已率二十萬秦軍投降,就傳下命令準備開關投降,這兩天關內毫無動靜,隻等主上入關受降了。”

    “子房呀,果真如你所說,武關不戰而降,先生真乃神機妙算哪!哈哈哈!”劉邦大笑道,“紀信,你這攻心戰術果有奇效,坐收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功勞,實為妙著高招!哈哈哈!”

    “所以如此全仗主上威風和廣施仁德,我紀信何德何能蒙主上誇獎!”紀信謙遜地說,“聖人有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此之謂也!”

    “紀將軍也不必過謙,兵法雲,攻心為上,破旅次之。若無紀將軍派出降卒散布消息,秦兵自然糊裏糊塗抗拒到底,而主上更是功不可沒,正因為主上宅心仁厚,不嗜殺戮,義軍秋毫無犯,也感化了守關軍民,方才坐收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功勞啊!可謂同喜同賀,同喜同賀嘛!主上,我可說得對吧!”張良笑嘻嘻地說。

    “好好好,同喜同賀,同喜同賀!待我們攻下嶢關,兵伐鹹陽,那時可真該同喜同賀啊!哈哈哈!”劉邦一想到一旦攻占鹹陽時,那裏珠寶如山,美女如雲是何等威風,何等快活,於是禁不住放聲大笑起來。

    談笑間,劉邦等人已到了武關前。隻見那武關南臨武關河,關城建在峽穀較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險峻的少習山,崖高穀深,實為天然屏障。關城拔地而起,關樓雄偉,城牆高大,倚山而建,關牆蜿蜒起伏,氣勢不凡,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劉邦望著這座雄關,心中感歎:人言武關和函穀關、蕭關、大散關稱為秦之四關,是兵家必爭之地,而武關更是險中之險。若強攻硬打,不知要折損多少將士!如今卻兵不血刃,唾手可得,這多虧了子房和紀信用的攻心計啊!這馬上得天下還是少不了讀書人羅。劉邦感歎著,隻見眼前關門大開,老將軍率眾將官和三老迎出關來,後麵鼓樂喧天,軍民夾道以迎王師。

    劉邦等人立即下馬,向前走去,劉邦一把拉住老將軍的手,笑吟吟地說:“老將軍辛苦了,難得老將軍以天下蒼生為念,識大體,明大義,免去了無謂的犧牲,實乃你我之幸,全體將士之幸啊!”

    “早聞沛公寬厚,義軍所過之處秋毫無犯,我等來歸,上應天意,下順民心軍心,當不得主上誇獎。”老將軍說完又是一揖。

    劉邦隨老將軍帶領隊伍進了武關,再三嚴令三軍不得擾民,各自在駐地休息待命。第二天清晨,劉邦率軍向扼守鹹陽的最後一道關口嶢關進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紀信將軍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澤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澤繼並收藏紀信將軍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