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怎麽覺得哪怕再來多少次,那個人還是不會改變,依舊會頑固地堅持到最後呢?”解諸道。
希北風笑了笑,道:“莫非這就是人的本質?”
“希望不是吧。”解諸道:“畢竟說起來,如果真有那種東西,恐怕即便輪迴,也逃不出那個魔咒吧。”
“性格決定命運。”
希北風道:“這話說的很不靠譜,但也很靠譜,人生就是不斷的選擇,而性格就決定了你會如何選擇,這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卻是你最能掌控的決定因素,但仔細想想,如果人的本質真的不變,也即是說,就連這個好說掌控在手裏的選擇權,其實都不是可以隨便讓你自主決定的,而更像是冥冥之中就定好了的。”
“如果真的這樣的話,其實還不如走馬燈。”解諸道。
希北風道:“天知道呢?咱們看下一則。”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先有別人的付出,再有自己的迴報。”希北風道:“其實孔子也是個勢利眼,不過看他對待的人,你又會覺得這麽說反而沒有錯。憑什麽無緣無故就要他盡忠呢?還不是得上麵的人足夠尊重,否則的話,人家當你是條狗,你還哼哧哼哧地跑去給人家撿骨頭,那就是犯賤了。”
“這個地方不應該批判嗎?”解諸道。
希北風道:“這一條其實沒有什麽好批判的,行為邏輯沒有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正常來說正常辦事還是要的,但是這個忠字的話,比較難搞定。畢竟忠於某個人,這話說著還是有點跪舔的感覺。但是如果把這某個人換成具體的某個人,例如說忠於愛人,似乎又沒有那麽大的問題。”
“說到底,還是忠這個字,發生了一點變化。”解諸道。
“大抵如此,反正具體就不討論了。”希北風道:“這個也還是過,畢竟需不需要忠心,全看你自己。一個人真的想忠於某個人,那就是十八頭牛都拉不迴來。若是不想忠心的話,也怎麽拉都拉不住。看下一則。”
子曰:“《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這個也沒什麽值得批判的。”希北風道:“當然了,現在世風日下,大家自己找自己愛人淫一淫,用各種方式玩一玩,其實也沒有什麽問題,關上門自己玩個痛快就是。不足為外人道。至於哀傷,傷也就傷了,說到底還是自己的事情,一個人要死要活,那就要死要活吧,隻能祈禱這個人跟你無關,不然你就頭疼了。”
“不具體講一下怎麽個世風日下嗎?”解諸道。
“我可是正人君子。”希北風嗬嗬道:“這方麵不好說,不說了,總不能跟你討論姿勢吧?”
“……”解諸無語道:“那就過吧。”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鬆,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已經做過的事不用提了,已經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勸阻了,已經過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希北風道:“很多時候我也想按這個標準來做,但是很快你就會發現,有些事情,哪怕過去了也是可以追責的。要是直接放過不再管的話,恐怕下次依舊會繼續發生。縱然不能給予懲處,也得對當下的規矩做出改變。當然了,其實這也全托時代的福。孔子那個時候,哪裏是不想追責,根本是拿人家無可奈何。事情發生了,也無法追責責任人,那就隻能就此放過,不要浪費時間精力再去瞎扯,免得搞出更大的麻煩出來。”
“追責也不能亂追吧。”解諸道。
希北風道:“確實不能亂追,民事不亂追,刑事肯定要追,政事一般也要追。”
“真可惜了。”解諸道:“這裏麵最好追的就是民事,其次是刑事,最難追的是政事。有些人為官一任,幾把火燒下去,看著熱熱鬧鬧,時間一到就挪屁股,反正燒的不是他,慘的也不是他。”
“往往是這樣的,最該追責一生的並沒有被追責,還繼續升官發財,反而最不該被追責的,常常要提心吊膽,是不是多拿了什麽的東西。”
希北風笑著道:“發現多拿了,還得主動點上交,不然的話,哪一天追責下來,吃不了兜著走。”
“誰讓人家是老大呢?”解諸嗬嗬道。
希北風道:“確實也沒有辦法,不然的話,你去把城主砍了,然後自己去當城主,就沒有那麽多的事情了。”
“我也想砍了他,但很可惜,他還能活很久。”解諸道:“沒錯,我希望他長命百歲,日後再好好折磨他。”
“祝你馬到功成。”希北風搖搖頭,道:“講正經的,其實,有些事情,過去就過去了,雖然這麽說,肯定是有點輕飄飄,畢竟不是當事人,根本不可能直接體會那種痛苦,但是人的力量終究有限,能報仇雪恨,固然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但是不能報仇雪恨,放下未嚐不是一種智慧。”
“那是懦弱。”解諸道。
“懦弱也是一種智慧。”
希北風道:“人類所有的情緒,都是為了活下去。喜怒哀樂驚懼憂愁,有的讓人很舒服,有的讓人很不舒服。但仔細想想,所有的情緒,無非是讓我們更好地走下去。說到底,人就是一個渴望活下去的東西,咱們發展出來的所有東西,無論是物理上的也好,如四肢五官體感觸感,也無論是心理上的各種情緒,乃至於第六感,論證到最後,都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我’更好地活下去。”
“那為什麽還有人自殺呢?”解諸道。
“因為已經做出了活不下去的判斷。”希北風道。
“那我要是也做出了不得不複仇的判斷,豈不是說也是為了更好地活下去?”解諸道:“難道這不是一樣的嗎?或許我現在放棄了複仇,就會死,也不一定吧?”
“我相信你不是那種人。”希北風道:“你隻是拿著一個基本不可解的難題為難自己,或許這種難題,也是為了讓自己繼續好好地活下去,嗯,看來我多言了。”
“本來就是。”解諸無語道。
希北風道:“好像我也說過,不會幹涉別人的人生,但其實這個並不實際,看到了總要說兩句,其實說不好,給出的選擇是正確的,但對於那個人來說,確實是也是正確的,隻不過所謂的正確,隻是提前結束痛苦,直接結束生命。”
“或許他本人該感謝你,讓他終於能提前做出決斷。”解諸道。
希北風道:“但哪怕這樣的結果對他來說是最好的,站在我們外人的角度上來看,其實跟扼殺了一條生命沒有什麽區別。這種事情,能做嗎?這跟一般的道義是相違背的。大家隻聽說過勸人生,也沒有聽說過勸人死的吧?”
“好像也見過。”解諸道。
希北風笑了笑道:“那什麽勸一個快要自殺的人,你連死都敢還有什麽不敢的這種傻話就不要說了,不得不承認,很可能一千一萬個例子中,總能砸中那麽幾個,但我保證你去對每個想自殺的人說這句話,嗬嗬了,基本上是沒有作用,甚至是反作用,倒是推了人家一把,屆時可就糾結了。”
“但你不也說了,勸人死,或許也是一種選擇。”解諸道。
希北風無奈攤手道:“勸人生或者死,都是你可以做出的選擇,畢竟嘴巴長在你身上,你想怎麽說就怎麽說。但你要考慮這麽說了之後,人家萬一真的死了,你要怎麽辦?且不說道義上的譴責,額,這個確實可以且不說吧。單就是官家的追責,你都吃不了兜著走。到時候吃了官司,你就沒救了。逞一時口舌之快,白葬送人家一條性命,還連帶毀了自己半生,這操作也是沒誰了。”
“但是,如果我有這個覺悟呢?”解諸道。
希北風道:“殺人者必須要有被殺的覺悟,但並不是做好了被殺的覺悟,就有資格殺人。”
“那官家有什麽資格殺人呢?”解諸道。
希北風道:“官家沒有資格,但官家有本事,有能耐,大家也服氣,除了被殺者不服氣之外,其他人並不會多說寫什麽,隻要有理有據,按刑律判處即可。”
“刑律不也是官家搞出來的東西,他們憑什麽審判別人?”解諸道。
希北風道:“他們不憑什麽,就憑手裏的槍,和萬千民心。”
“這難道不是一種謀殺嗎?”解諸道。
希北風道:“讓有罪的人,受到懲罰,讓罪大惡極的人去死,難道不應該嗎?”
“應該!”解諸道:“但是我們有那個資格嗎?”
“沒有。”希北風道:“但我們依舊要做,以牙還牙,一報還一報而已。至於資格這種東西,殺人者沒有資格,審判者也沒有資格,說到最後還是得看誰拳頭硬。顯然,少數破壞者的拳頭,一般不夠硬,所以被抓了之後,也基本隻有玩完一條路。那不是誰給他們的懲罰,而是我們對他們的製裁。”
“也就是說,最後還是沒有資格。”解諸道。
“沒錯啊,沒有資格,就不能做了嗎?”希北風道:“本來這個社會,本質就是多數人對少數人的暴政。”
解諸道:“那麽,反正大家都沒有資格,其實也就是說我是有資格勸人死的?”
“你有權力,但你沒有資格。”希北風道:“而且,我也不希望你做出這種事情,不僅容易害人,還容易害己。”
“那你為什麽不禁止我做這種事情。”解諸道。
希北風道:“我沒有資格禁止你做任何事情,隻會提醒你,做了某些犯禁的事情,很可能是毀了一輩子,乃至於丟命的。”
“結果,你還是不阻止我?”解諸道。
希北風道:“我已經盡我所能,把道理和後果跟你講了,至於最後會怎麽樣,就不是我能管的事情了。”
“那看來我可以找一天,去找個想要死,卻不敢死,但其實又隻有死一條路最痛快最合適的人,去好好地勸他死一次了。”解諸道。
希北風道:“這是你的自由,盡管我不認為你應該享有這種自由,而且相信其他人都不會覺得你應該擁有這種自由,但實際上還是那句話,嘴巴長在你身上,你想說什麽,別人真攔不住,前提你能確定自己可以承擔後果。”
“總算有點攔著我的意思了,但是這麽攔著,其實跟沒有攔著差不多。”
解諸笑著道:“而且您也說了,或許對有些人來說,死亡是因為做出了無法繼續存活的判斷,那麽或許這個判斷真的很準確呢?隻是他本人最後還是猶豫了,那麽我去勸他死不就是一件善事嗎?畢竟他做出了正確的決斷,盡管那隻是相對於他本人來說,而不是相對於其他人來說。”
“對此,我無話可說。”希北風道:“人不能完整的理解自己,也不能完整的理解別人。在我看來,人跟人,就像是兩個相交的圓,相交的部分並不是重疊的意思,而是把你認知的他,和他認知的你放在那個地方。拋開這些個地方,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他所知道的自己,但你沒有碰觸到的,也還有一大部分,是你所知道的自己,但他也沒有碰觸到了。”
“似乎還少了不能理解自己的解釋吧?”解諸道。
“人跟人是兩個圓,但是單獨一個人,卻不能拿一個圓來說事。”希北風道:“單獨一個人,應該是一個圓加上圓外麵的地方,圓裏麵是自己,圓外麵也是自己,但裏麵是可以認知的自己,外麵是自己也無法認知的自己。”
“好吧,那兩個圓相交,就沒有誤會彼此的地方嗎?”解諸道。
希北風道:“理論想要自洽的話,隻能說,單獨一個人的時候,自己所認知的自己,雖然是一個是圓,但這個圓其實並不是完全的圓,而是有部分的缺損,直到與別人相交之後,才那部分缺損才被別人的錯誤認知填補。之後才構成別人認知中的部分的你。”
希北風笑了笑,道:“莫非這就是人的本質?”
“希望不是吧。”解諸道:“畢竟說起來,如果真有那種東西,恐怕即便輪迴,也逃不出那個魔咒吧。”
“性格決定命運。”
希北風道:“這話說的很不靠譜,但也很靠譜,人生就是不斷的選擇,而性格就決定了你會如何選擇,這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卻是你最能掌控的決定因素,但仔細想想,如果人的本質真的不變,也即是說,就連這個好說掌控在手裏的選擇權,其實都不是可以隨便讓你自主決定的,而更像是冥冥之中就定好了的。”
“如果真的這樣的話,其實還不如走馬燈。”解諸道。
希北風道:“天知道呢?咱們看下一則。”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先有別人的付出,再有自己的迴報。”希北風道:“其實孔子也是個勢利眼,不過看他對待的人,你又會覺得這麽說反而沒有錯。憑什麽無緣無故就要他盡忠呢?還不是得上麵的人足夠尊重,否則的話,人家當你是條狗,你還哼哧哼哧地跑去給人家撿骨頭,那就是犯賤了。”
“這個地方不應該批判嗎?”解諸道。
希北風道:“這一條其實沒有什麽好批判的,行為邏輯沒有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正常來說正常辦事還是要的,但是這個忠字的話,比較難搞定。畢竟忠於某個人,這話說著還是有點跪舔的感覺。但是如果把這某個人換成具體的某個人,例如說忠於愛人,似乎又沒有那麽大的問題。”
“說到底,還是忠這個字,發生了一點變化。”解諸道。
“大抵如此,反正具體就不討論了。”希北風道:“這個也還是過,畢竟需不需要忠心,全看你自己。一個人真的想忠於某個人,那就是十八頭牛都拉不迴來。若是不想忠心的話,也怎麽拉都拉不住。看下一則。”
子曰:“《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這個也沒什麽值得批判的。”希北風道:“當然了,現在世風日下,大家自己找自己愛人淫一淫,用各種方式玩一玩,其實也沒有什麽問題,關上門自己玩個痛快就是。不足為外人道。至於哀傷,傷也就傷了,說到底還是自己的事情,一個人要死要活,那就要死要活吧,隻能祈禱這個人跟你無關,不然你就頭疼了。”
“不具體講一下怎麽個世風日下嗎?”解諸道。
“我可是正人君子。”希北風嗬嗬道:“這方麵不好說,不說了,總不能跟你討論姿勢吧?”
“……”解諸無語道:“那就過吧。”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鬆,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已經做過的事不用提了,已經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勸阻了,已經過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希北風道:“很多時候我也想按這個標準來做,但是很快你就會發現,有些事情,哪怕過去了也是可以追責的。要是直接放過不再管的話,恐怕下次依舊會繼續發生。縱然不能給予懲處,也得對當下的規矩做出改變。當然了,其實這也全托時代的福。孔子那個時候,哪裏是不想追責,根本是拿人家無可奈何。事情發生了,也無法追責責任人,那就隻能就此放過,不要浪費時間精力再去瞎扯,免得搞出更大的麻煩出來。”
“追責也不能亂追吧。”解諸道。
希北風道:“確實不能亂追,民事不亂追,刑事肯定要追,政事一般也要追。”
“真可惜了。”解諸道:“這裏麵最好追的就是民事,其次是刑事,最難追的是政事。有些人為官一任,幾把火燒下去,看著熱熱鬧鬧,時間一到就挪屁股,反正燒的不是他,慘的也不是他。”
“往往是這樣的,最該追責一生的並沒有被追責,還繼續升官發財,反而最不該被追責的,常常要提心吊膽,是不是多拿了什麽的東西。”
希北風笑著道:“發現多拿了,還得主動點上交,不然的話,哪一天追責下來,吃不了兜著走。”
“誰讓人家是老大呢?”解諸嗬嗬道。
希北風道:“確實也沒有辦法,不然的話,你去把城主砍了,然後自己去當城主,就沒有那麽多的事情了。”
“我也想砍了他,但很可惜,他還能活很久。”解諸道:“沒錯,我希望他長命百歲,日後再好好折磨他。”
“祝你馬到功成。”希北風搖搖頭,道:“講正經的,其實,有些事情,過去就過去了,雖然這麽說,肯定是有點輕飄飄,畢竟不是當事人,根本不可能直接體會那種痛苦,但是人的力量終究有限,能報仇雪恨,固然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但是不能報仇雪恨,放下未嚐不是一種智慧。”
“那是懦弱。”解諸道。
“懦弱也是一種智慧。”
希北風道:“人類所有的情緒,都是為了活下去。喜怒哀樂驚懼憂愁,有的讓人很舒服,有的讓人很不舒服。但仔細想想,所有的情緒,無非是讓我們更好地走下去。說到底,人就是一個渴望活下去的東西,咱們發展出來的所有東西,無論是物理上的也好,如四肢五官體感觸感,也無論是心理上的各種情緒,乃至於第六感,論證到最後,都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我’更好地活下去。”
“那為什麽還有人自殺呢?”解諸道。
“因為已經做出了活不下去的判斷。”希北風道。
“那我要是也做出了不得不複仇的判斷,豈不是說也是為了更好地活下去?”解諸道:“難道這不是一樣的嗎?或許我現在放棄了複仇,就會死,也不一定吧?”
“我相信你不是那種人。”希北風道:“你隻是拿著一個基本不可解的難題為難自己,或許這種難題,也是為了讓自己繼續好好地活下去,嗯,看來我多言了。”
“本來就是。”解諸無語道。
希北風道:“好像我也說過,不會幹涉別人的人生,但其實這個並不實際,看到了總要說兩句,其實說不好,給出的選擇是正確的,但對於那個人來說,確實是也是正確的,隻不過所謂的正確,隻是提前結束痛苦,直接結束生命。”
“或許他本人該感謝你,讓他終於能提前做出決斷。”解諸道。
希北風道:“但哪怕這樣的結果對他來說是最好的,站在我們外人的角度上來看,其實跟扼殺了一條生命沒有什麽區別。這種事情,能做嗎?這跟一般的道義是相違背的。大家隻聽說過勸人生,也沒有聽說過勸人死的吧?”
“好像也見過。”解諸道。
希北風笑了笑道:“那什麽勸一個快要自殺的人,你連死都敢還有什麽不敢的這種傻話就不要說了,不得不承認,很可能一千一萬個例子中,總能砸中那麽幾個,但我保證你去對每個想自殺的人說這句話,嗬嗬了,基本上是沒有作用,甚至是反作用,倒是推了人家一把,屆時可就糾結了。”
“但你不也說了,勸人死,或許也是一種選擇。”解諸道。
希北風無奈攤手道:“勸人生或者死,都是你可以做出的選擇,畢竟嘴巴長在你身上,你想怎麽說就怎麽說。但你要考慮這麽說了之後,人家萬一真的死了,你要怎麽辦?且不說道義上的譴責,額,這個確實可以且不說吧。單就是官家的追責,你都吃不了兜著走。到時候吃了官司,你就沒救了。逞一時口舌之快,白葬送人家一條性命,還連帶毀了自己半生,這操作也是沒誰了。”
“但是,如果我有這個覺悟呢?”解諸道。
希北風道:“殺人者必須要有被殺的覺悟,但並不是做好了被殺的覺悟,就有資格殺人。”
“那官家有什麽資格殺人呢?”解諸道。
希北風道:“官家沒有資格,但官家有本事,有能耐,大家也服氣,除了被殺者不服氣之外,其他人並不會多說寫什麽,隻要有理有據,按刑律判處即可。”
“刑律不也是官家搞出來的東西,他們憑什麽審判別人?”解諸道。
希北風道:“他們不憑什麽,就憑手裏的槍,和萬千民心。”
“這難道不是一種謀殺嗎?”解諸道。
希北風道:“讓有罪的人,受到懲罰,讓罪大惡極的人去死,難道不應該嗎?”
“應該!”解諸道:“但是我們有那個資格嗎?”
“沒有。”希北風道:“但我們依舊要做,以牙還牙,一報還一報而已。至於資格這種東西,殺人者沒有資格,審判者也沒有資格,說到最後還是得看誰拳頭硬。顯然,少數破壞者的拳頭,一般不夠硬,所以被抓了之後,也基本隻有玩完一條路。那不是誰給他們的懲罰,而是我們對他們的製裁。”
“也就是說,最後還是沒有資格。”解諸道。
“沒錯啊,沒有資格,就不能做了嗎?”希北風道:“本來這個社會,本質就是多數人對少數人的暴政。”
解諸道:“那麽,反正大家都沒有資格,其實也就是說我是有資格勸人死的?”
“你有權力,但你沒有資格。”希北風道:“而且,我也不希望你做出這種事情,不僅容易害人,還容易害己。”
“那你為什麽不禁止我做這種事情。”解諸道。
希北風道:“我沒有資格禁止你做任何事情,隻會提醒你,做了某些犯禁的事情,很可能是毀了一輩子,乃至於丟命的。”
“結果,你還是不阻止我?”解諸道。
希北風道:“我已經盡我所能,把道理和後果跟你講了,至於最後會怎麽樣,就不是我能管的事情了。”
“那看來我可以找一天,去找個想要死,卻不敢死,但其實又隻有死一條路最痛快最合適的人,去好好地勸他死一次了。”解諸道。
希北風道:“這是你的自由,盡管我不認為你應該享有這種自由,而且相信其他人都不會覺得你應該擁有這種自由,但實際上還是那句話,嘴巴長在你身上,你想說什麽,別人真攔不住,前提你能確定自己可以承擔後果。”
“總算有點攔著我的意思了,但是這麽攔著,其實跟沒有攔著差不多。”
解諸笑著道:“而且您也說了,或許對有些人來說,死亡是因為做出了無法繼續存活的判斷,那麽或許這個判斷真的很準確呢?隻是他本人最後還是猶豫了,那麽我去勸他死不就是一件善事嗎?畢竟他做出了正確的決斷,盡管那隻是相對於他本人來說,而不是相對於其他人來說。”
“對此,我無話可說。”希北風道:“人不能完整的理解自己,也不能完整的理解別人。在我看來,人跟人,就像是兩個相交的圓,相交的部分並不是重疊的意思,而是把你認知的他,和他認知的你放在那個地方。拋開這些個地方,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他所知道的自己,但你沒有碰觸到的,也還有一大部分,是你所知道的自己,但他也沒有碰觸到了。”
“似乎還少了不能理解自己的解釋吧?”解諸道。
“人跟人是兩個圓,但是單獨一個人,卻不能拿一個圓來說事。”希北風道:“單獨一個人,應該是一個圓加上圓外麵的地方,圓裏麵是自己,圓外麵也是自己,但裏麵是可以認知的自己,外麵是自己也無法認知的自己。”
“好吧,那兩個圓相交,就沒有誤會彼此的地方嗎?”解諸道。
希北風道:“理論想要自洽的話,隻能說,單獨一個人的時候,自己所認知的自己,雖然是一個是圓,但這個圓其實並不是完全的圓,而是有部分的缺損,直到與別人相交之後,才那部分缺損才被別人的錯誤認知填補。之後才構成別人認知中的部分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