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不想看到這樣的清軍,他在為蘇正清著急,但蘇正清是拚死一擊,不成功便成仁,那麽李成棟的部隊在哪裏?
還有援兵在哪裏。
隆武南明雖然無比驚慌,因為孔有德打下梧州府,有可能揮軍直下肇慶府,南明國將再次經曆一次滅國之戰,因此不斷的從蘇正清哪裏要援兵,削弱了本來十萬大軍的蘇正清部隊,蘇正清不得不派出了近六萬軍隊迴援,但戰事稍微緩和,蘇觀生為了自己侄子的性命,還是和隆武爭取了派出了一萬多援兵。
一萬多援兵在路上碰到了獨自行動的王得仁,卻被王得仁帶偏了路,繞道了南方,足足繞了上百裏公裏,今天才到達了江南岸,隱蔽在一個小鄉村裏麵,看著江邊摩拳擦掌準備突擊蘇正清防守的江那邊的永福縣城,不知道如何行動。
敵人實在是太強大了,他不想讓自己的六千兵馬,不,他的騎兵旅是六千兵馬,他還有兩千老營,自己的直屬部隊,還有從李成棟哪裏分來的兩萬俘虜來的清軍綠營部隊。
他實在不想同幾萬清軍拚命,幾千士兵是他榮華富貴的保證。
所以他一直看著,等待著結果,是走,還是打,他的想法是走。
他可不是蘇正清這個熱血上頭的小青年,他已經過了拚命的時光,讓他下不了決心走是因為他的探馬報告,李成棟和佟大為也在這裏,不過在江那邊,他們的部隊要比自己這邊多一些,接近四萬兵馬,加上兩萬俘虜,有六萬兵馬。
雙方都有俘虜,他們這一段時間可沒有瞎轉悠,拿下了周邊的不少鄉鎮,掃蕩了清軍在這裏外圍的守備軍隊,把清軍收複的那些縣城,再次打了一遍,就在這六七天時間,估計現在莽古爾泰心裏都在發酸,想要扒他們的皮了。
可莽古爾泰因為蘇正清的一次打擊損失了兩萬兵馬,正在舔傷口,不敢出擊,誰知道那些掃蕩的兵馬有沒有蘇正清這麽厲害,如果都是這樣,他現在的手裏捏著的二十萬兵馬可打不過對方,這是莽古爾泰的判斷,這裏的南明軍可比他打的那些永曆大明的明軍厲害多了。
也比先前一直和他們作對的馮雙禮的南明軍厲害多了,莽古爾泰不敢輕舉妄動,他知道周圍隱伏著兩支這樣的軍隊,卻無可奈何,他想看看高誌祥能不能打敗當下這支南明軍,如果能打敗,他拚著二十萬兵馬損失慘重也要消滅另外兩支南明軍。
戰鬥在繼續,硝煙散盡,南明軍一方損失了兩千多兵馬,一線火繩槍隊列和步兵隊列被打成了篩子,炮兵也損失不少,中間的十二門大炮損失六門,兩邊的十二門大炮損失三門,後邊的十二門大炮損失一門,重炮損失五門。
而清軍,則用慘不忍睹來形容更合適一些。
前邊的六十門大炮損失三十多門,重炮損失的剩下三門,而新軍損失四千多人,四個方陣直接被打沒有了,現場一片大亂,高誌祥派出了步兵去穩定新軍部隊,一人身後站一個人,如果敢後退就一刀下去,連續斬了近百人,才穩定了部隊,重新把後方的方陣驅趕到了一線和南明軍對陣。
雙方開始了新的一輪炮戰,清軍這邊的大炮弱了下去,高誌祥已經不想通過炮兵解決戰鬥了,他直接把步兵和長槍兵,弓箭兵派到了新軍身後,等新軍殺到一百米距離,他就讓這些冷兵器部隊越過新軍直接和南明軍肉搏,反正自己身後也有莽古爾泰,率領著八萬清軍給自己掠陣,即便自己敗了,還有八萬清軍,一擁而上,南明軍肯定難以承受這樣的兵力,必然崩潰,勝利還是屬於清軍。
這無疑對他來說是一個殘酷的選擇,他損失了孔有德寄予厚望的守家的部隊,也許桂林府就要拱手相送了,可再相送也是送給清軍,不是南明軍,被南明軍抓住,他必死無疑,但清軍中失敗了,有孔有德保,他也死不了,隻不過一段時間內會被打入冷宮而已,性命是保住了,那就能東山再起,沒有命,什麽都別說了。
前提是要打贏這場戰鬥,否則,迴去莽古爾泰要殺了他,自己也無法反抗。
他派傳令兵和莽古爾泰溝通了一下,莽古爾泰答應他八萬清軍隨後壓上,給南明軍最後一擊,同時傳令兩岸的清軍對蘇正清大軍身後的已經空虛的永福縣城開始渡江進攻。
蘇正清感到了壓力,他連續發布多道命令,調整部署,大炮撤向兩側後翼,讓給火繩槍兵,重炮和中軍前麵的大炮繼續保持轟擊,畢竟這兩個大炮陣地損失不是很慘重,還可以壓製敵人。
後邊的重炮一輪轟擊,徹底結束了清軍重炮陣地,清軍失去了所有重炮。
十二門九磅炮對清軍一側的二十門火炮展開炮擊,隻一輪,已經經過多次調整的火炮打的更加準了,就讓清軍再次損失五門大炮,上百名炮兵。
清軍一部分炮兵丟下大炮和民夫,步兵一起逃跑,馬上被後麵的騎兵砍了腦袋。
後邊的重炮調整炮口,開始轟擊另一側還餘留的十來門大炮。
兩軍的火繩槍兵踏著鼓點前進,前進,靠近,再靠近,一百五十米,孔有德的這些新軍沒有慌亂,已經過了慌亂的時候了,一百二十米。
南明軍開始搶先開火了。
他們可比孔有德在梧州府的那個老將指揮的五百新軍火繩槍手更有準頭,更加穩定,第一排使用的是南明軍自己仿製的火繩槍,打出了三十多人的傷害,清軍第一列沒有開火,他們的火繩槍還不到開火的距離,即便開火,三十多人的傷害,還不再一線指揮的清軍指揮官的想要的戰果裏麵。
然後他承受了多達三輪的射擊,連續倒下二百多清軍,三輪射擊完畢,南明軍一線的這個方陣迅速的領著槍返迴到第二排的方陣後麵,第二排方陣又是三輪射擊,第一排三排的南明軍射擊往後直接後退二十米,於是清軍悲催的發現,敵人雖然也在前進,但他們的距離還是拉大了十米,他們還得前進十米,才能接近一百米的距離。
對的,南明軍的排是以方陣計算了的。
一排實際上有三輪火繩槍手,三段射,射擊以後,他們直接跑到後麵裝填,第二排,又是三輪火繩槍手,他們前進了十米,就停住了,開始對清軍再次搶先開火,清軍在前進十米以後,停下來,又遭受了三輪射擊,嘩啦啦倒下四百多人。
一百一十米距離上他們損失了五百人,這幾乎是南明軍一個方陣的兵力。
等他們到達一百米距離想要射擊的時候,他們發現,敵人也迅速的進行了一次輪換,又後退了二十米,打完三輪齊射的南明軍第二排跑到第三排後麵去了,第三排雖然也在前進,但他們離的距離實在太遠,三十米距離啊,他們跑了大約十米距離,前麵的兩排已經打完,輪到他們和清軍對峙了。
這次清軍不再等了,一百一十米距離就一百一十米吧,他們迅速的開了一槍,然後,指揮官讓第二排搶上去一米距離站在第一排,第一排跑到第三排去裝填。
他們使用的是葡萄牙人和荷蘭人教導的方法。
在這個戰場陣列線無比狹窄的戰場,他們不能把身後的部隊展開,就比華夏軍少了很多兵力,華夏軍通過兩個方陣輪換,後退,拚著自己的槍射程比敵人遠,爭取到了兩次的三段射機會,給敵人造成了五百多人的傷害。
這實際上戰列線上一個方陣的對峙情況,其他的幾個方陣的對峙情況也差不多,所以,第一次交鋒,清軍完敗,損失了大約一千八百兵力,而南明軍損失了大約二百多兵力。
本來新軍就比清軍多一萬多人,清軍可是擁有四個新軍,編製比清軍少一些,可戰鬥力完全爆表清軍新軍。
清軍隻有兩支新軍,後麵是一萬五千人的冷兵器部隊和孔有德舊有的手持火銃和鳥槍的舊有火器部隊,以及騎兵部隊。
雙方的炮戰仍然在繼續,清軍的大炮隻有五門能在開火了,其他的不是被嚇的跑了,然後被抓住砍頭了,就是戰戰兢兢的連炮彈都裝不進去了,因為南明軍的大炮每一次打來他們都會手哆嗦,然後下意識的逃跑,二十多分鍾,他們居然沒有裝填起一門大炮,那五門還是比較鎮定的炮兵老兵,否則清軍炮兵不用玩了,直接來下去算了。
“突擊,”高誌祥終於忍不住了,往被打空的一個地段派遣了身後的舊有火銃兵,神機營。
頓時戰場亂了起來。
這個地段的南明軍火繩槍手方陣不再後退,被打空的兩輪火槍手也沒有補充,而是頂著敵人的火力,站在原地,開始進行七排輪流射擊。
彈幕下,這些舊有的神機營火器部隊,不得不冒著彈雨,突擊幾十米才能開火,他們開火也不用等軍官整隊,預備瞄準什麽的,就是衝到前麵,大概覺得自己還活著,就匆忙對著明軍大概的方向放一槍,然後拎著槍向後跑去,死傷慘重不說,效果也不打,在密集的七排齊射中,他們造成的傷害寥寥無幾,可以說每損失五十個士兵能給南明軍造成一個的傷亡。
高誌祥的心在滴血,他的兩個新軍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敵人的炮兵也開始加入了屠殺,這簡直就是排著隊讓對方屠殺,自己一方卻毫無辦法,已經有三個方陣消失在前列,不得不用弓箭兵和步兵頂上,這些士兵朝著敵人越來越單薄的火繩槍隊列衝去。
(本章完)
還有援兵在哪裏。
隆武南明雖然無比驚慌,因為孔有德打下梧州府,有可能揮軍直下肇慶府,南明國將再次經曆一次滅國之戰,因此不斷的從蘇正清哪裏要援兵,削弱了本來十萬大軍的蘇正清部隊,蘇正清不得不派出了近六萬軍隊迴援,但戰事稍微緩和,蘇觀生為了自己侄子的性命,還是和隆武爭取了派出了一萬多援兵。
一萬多援兵在路上碰到了獨自行動的王得仁,卻被王得仁帶偏了路,繞道了南方,足足繞了上百裏公裏,今天才到達了江南岸,隱蔽在一個小鄉村裏麵,看著江邊摩拳擦掌準備突擊蘇正清防守的江那邊的永福縣城,不知道如何行動。
敵人實在是太強大了,他不想讓自己的六千兵馬,不,他的騎兵旅是六千兵馬,他還有兩千老營,自己的直屬部隊,還有從李成棟哪裏分來的兩萬俘虜來的清軍綠營部隊。
他實在不想同幾萬清軍拚命,幾千士兵是他榮華富貴的保證。
所以他一直看著,等待著結果,是走,還是打,他的想法是走。
他可不是蘇正清這個熱血上頭的小青年,他已經過了拚命的時光,讓他下不了決心走是因為他的探馬報告,李成棟和佟大為也在這裏,不過在江那邊,他們的部隊要比自己這邊多一些,接近四萬兵馬,加上兩萬俘虜,有六萬兵馬。
雙方都有俘虜,他們這一段時間可沒有瞎轉悠,拿下了周邊的不少鄉鎮,掃蕩了清軍在這裏外圍的守備軍隊,把清軍收複的那些縣城,再次打了一遍,就在這六七天時間,估計現在莽古爾泰心裏都在發酸,想要扒他們的皮了。
可莽古爾泰因為蘇正清的一次打擊損失了兩萬兵馬,正在舔傷口,不敢出擊,誰知道那些掃蕩的兵馬有沒有蘇正清這麽厲害,如果都是這樣,他現在的手裏捏著的二十萬兵馬可打不過對方,這是莽古爾泰的判斷,這裏的南明軍可比他打的那些永曆大明的明軍厲害多了。
也比先前一直和他們作對的馮雙禮的南明軍厲害多了,莽古爾泰不敢輕舉妄動,他知道周圍隱伏著兩支這樣的軍隊,卻無可奈何,他想看看高誌祥能不能打敗當下這支南明軍,如果能打敗,他拚著二十萬兵馬損失慘重也要消滅另外兩支南明軍。
戰鬥在繼續,硝煙散盡,南明軍一方損失了兩千多兵馬,一線火繩槍隊列和步兵隊列被打成了篩子,炮兵也損失不少,中間的十二門大炮損失六門,兩邊的十二門大炮損失三門,後邊的十二門大炮損失一門,重炮損失五門。
而清軍,則用慘不忍睹來形容更合適一些。
前邊的六十門大炮損失三十多門,重炮損失的剩下三門,而新軍損失四千多人,四個方陣直接被打沒有了,現場一片大亂,高誌祥派出了步兵去穩定新軍部隊,一人身後站一個人,如果敢後退就一刀下去,連續斬了近百人,才穩定了部隊,重新把後方的方陣驅趕到了一線和南明軍對陣。
雙方開始了新的一輪炮戰,清軍這邊的大炮弱了下去,高誌祥已經不想通過炮兵解決戰鬥了,他直接把步兵和長槍兵,弓箭兵派到了新軍身後,等新軍殺到一百米距離,他就讓這些冷兵器部隊越過新軍直接和南明軍肉搏,反正自己身後也有莽古爾泰,率領著八萬清軍給自己掠陣,即便自己敗了,還有八萬清軍,一擁而上,南明軍肯定難以承受這樣的兵力,必然崩潰,勝利還是屬於清軍。
這無疑對他來說是一個殘酷的選擇,他損失了孔有德寄予厚望的守家的部隊,也許桂林府就要拱手相送了,可再相送也是送給清軍,不是南明軍,被南明軍抓住,他必死無疑,但清軍中失敗了,有孔有德保,他也死不了,隻不過一段時間內會被打入冷宮而已,性命是保住了,那就能東山再起,沒有命,什麽都別說了。
前提是要打贏這場戰鬥,否則,迴去莽古爾泰要殺了他,自己也無法反抗。
他派傳令兵和莽古爾泰溝通了一下,莽古爾泰答應他八萬清軍隨後壓上,給南明軍最後一擊,同時傳令兩岸的清軍對蘇正清大軍身後的已經空虛的永福縣城開始渡江進攻。
蘇正清感到了壓力,他連續發布多道命令,調整部署,大炮撤向兩側後翼,讓給火繩槍兵,重炮和中軍前麵的大炮繼續保持轟擊,畢竟這兩個大炮陣地損失不是很慘重,還可以壓製敵人。
後邊的重炮一輪轟擊,徹底結束了清軍重炮陣地,清軍失去了所有重炮。
十二門九磅炮對清軍一側的二十門火炮展開炮擊,隻一輪,已經經過多次調整的火炮打的更加準了,就讓清軍再次損失五門大炮,上百名炮兵。
清軍一部分炮兵丟下大炮和民夫,步兵一起逃跑,馬上被後麵的騎兵砍了腦袋。
後邊的重炮調整炮口,開始轟擊另一側還餘留的十來門大炮。
兩軍的火繩槍兵踏著鼓點前進,前進,靠近,再靠近,一百五十米,孔有德的這些新軍沒有慌亂,已經過了慌亂的時候了,一百二十米。
南明軍開始搶先開火了。
他們可比孔有德在梧州府的那個老將指揮的五百新軍火繩槍手更有準頭,更加穩定,第一排使用的是南明軍自己仿製的火繩槍,打出了三十多人的傷害,清軍第一列沒有開火,他們的火繩槍還不到開火的距離,即便開火,三十多人的傷害,還不再一線指揮的清軍指揮官的想要的戰果裏麵。
然後他承受了多達三輪的射擊,連續倒下二百多清軍,三輪射擊完畢,南明軍一線的這個方陣迅速的領著槍返迴到第二排的方陣後麵,第二排方陣又是三輪射擊,第一排三排的南明軍射擊往後直接後退二十米,於是清軍悲催的發現,敵人雖然也在前進,但他們的距離還是拉大了十米,他們還得前進十米,才能接近一百米的距離。
對的,南明軍的排是以方陣計算了的。
一排實際上有三輪火繩槍手,三段射,射擊以後,他們直接跑到後麵裝填,第二排,又是三輪火繩槍手,他們前進了十米,就停住了,開始對清軍再次搶先開火,清軍在前進十米以後,停下來,又遭受了三輪射擊,嘩啦啦倒下四百多人。
一百一十米距離上他們損失了五百人,這幾乎是南明軍一個方陣的兵力。
等他們到達一百米距離想要射擊的時候,他們發現,敵人也迅速的進行了一次輪換,又後退了二十米,打完三輪齊射的南明軍第二排跑到第三排後麵去了,第三排雖然也在前進,但他們離的距離實在太遠,三十米距離啊,他們跑了大約十米距離,前麵的兩排已經打完,輪到他們和清軍對峙了。
這次清軍不再等了,一百一十米距離就一百一十米吧,他們迅速的開了一槍,然後,指揮官讓第二排搶上去一米距離站在第一排,第一排跑到第三排去裝填。
他們使用的是葡萄牙人和荷蘭人教導的方法。
在這個戰場陣列線無比狹窄的戰場,他們不能把身後的部隊展開,就比華夏軍少了很多兵力,華夏軍通過兩個方陣輪換,後退,拚著自己的槍射程比敵人遠,爭取到了兩次的三段射機會,給敵人造成了五百多人的傷害。
這實際上戰列線上一個方陣的對峙情況,其他的幾個方陣的對峙情況也差不多,所以,第一次交鋒,清軍完敗,損失了大約一千八百兵力,而南明軍損失了大約二百多兵力。
本來新軍就比清軍多一萬多人,清軍可是擁有四個新軍,編製比清軍少一些,可戰鬥力完全爆表清軍新軍。
清軍隻有兩支新軍,後麵是一萬五千人的冷兵器部隊和孔有德舊有的手持火銃和鳥槍的舊有火器部隊,以及騎兵部隊。
雙方的炮戰仍然在繼續,清軍的大炮隻有五門能在開火了,其他的不是被嚇的跑了,然後被抓住砍頭了,就是戰戰兢兢的連炮彈都裝不進去了,因為南明軍的大炮每一次打來他們都會手哆嗦,然後下意識的逃跑,二十多分鍾,他們居然沒有裝填起一門大炮,那五門還是比較鎮定的炮兵老兵,否則清軍炮兵不用玩了,直接來下去算了。
“突擊,”高誌祥終於忍不住了,往被打空的一個地段派遣了身後的舊有火銃兵,神機營。
頓時戰場亂了起來。
這個地段的南明軍火繩槍手方陣不再後退,被打空的兩輪火槍手也沒有補充,而是頂著敵人的火力,站在原地,開始進行七排輪流射擊。
彈幕下,這些舊有的神機營火器部隊,不得不冒著彈雨,突擊幾十米才能開火,他們開火也不用等軍官整隊,預備瞄準什麽的,就是衝到前麵,大概覺得自己還活著,就匆忙對著明軍大概的方向放一槍,然後拎著槍向後跑去,死傷慘重不說,效果也不打,在密集的七排齊射中,他們造成的傷害寥寥無幾,可以說每損失五十個士兵能給南明軍造成一個的傷亡。
高誌祥的心在滴血,他的兩個新軍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敵人的炮兵也開始加入了屠殺,這簡直就是排著隊讓對方屠殺,自己一方卻毫無辦法,已經有三個方陣消失在前列,不得不用弓箭兵和步兵頂上,這些士兵朝著敵人越來越單薄的火繩槍隊列衝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