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強的注視下,當然是通過戰鷹的觀察,南明軍同孔有德軍的第一次野戰,正規野戰在桂林府郊外正式來開序幕。
兩軍正式逼近對方五百米距離。
高誌祥很早就命令自己的炮兵進入陣地,擺開架勢。
“轟隆,轟隆,轟隆,”他的炮兵首先開火了。
巨大的彈丸帶著巨大的動能從炮口發出,空氣中傳來撕裂心扉的唿嘯聲,所有人下意識的低頭,好像這樣能不被高空飛過的炮彈砸中似得。
事實證明,沒有用,不過炮彈不是打向他們的,炮彈沒有挨著任何人什麽事情,在南明軍不到一百米的距離上,炮彈落了下來,在鬆軟的土地上用力的砸了幾個坑以後重新彈起,又落下,幾次以後無奈的在南明軍不斷前進的隊伍十幾米遠的地方無奈的停止了彈跳,安靜的躺下了。
“哦——”南明軍所有人的心裏不由自主的發出一聲逃過大難的鬆氣聲。
“唉——”清軍這邊,包括正在觀戰的莽古爾泰都不由自主的放下單筒望遠鏡,發出一聲可惜了的惋惜聲。
炮彈打早了,這是誰都得出的結論。
清軍這邊的炮隊並沒有跟著方陣前進,而是早早的安排在一處斜坡上,離著戰場不過一裏多地,八百多米遠。
他們的這些大炮並沒有那麽輕,如果不是及早進入戰場,如果不是早點架起來,恐怕忙碌就得一盞茶功夫,那樣黃花菜都涼了。
當然清軍也有不太重的大炮,比如虎蹲炮,九磅的佛朗機炮,以及仿製華夏軍的小炮,五百多斤重的三磅炮,也是馬拉大車,華夏軍炮架,他們還在跟隨著隊伍前進。
此刻正位於清軍兩翼。
看看接近的距離差不多了,在四百多米,高誌祥讓這些大炮中能打一裏多地的大炮卸下,開始準備,而華夏軍也開始準備了,他們的十磅炮,九磅炮也在兩翼架了起來,有著華夏軍的訓練,他們又是機動力很好的馬拉大車大炮,還是仿製華夏軍的產品,有了華夏軍的指導,他們的炮比清軍的大炮顯然要輕,移動便捷,而且不需要固定那麽多,很快就好了。
這時候,雙方的火繩槍隊伍已經接近了二百米距離,連小炮都開始展開了,隊伍停止了前進,都在希望自己一方的大炮能轟散敵人的隊列,然後自己衝上去幾輪射擊就能將敵人擊潰。
“轟隆,轟隆,轟隆,”清軍的第二輪兩千多斤的大炮又開火了,這時間有些長,不過也算及時,趕在了南明軍火炮準備好之前開火了。
清軍炮兵選擇先打擊敵人的火炮,這一次清軍挑選的是南明軍剛剛準備發射的大型火炮,比如千斤的自己的火炮,以及華夏軍的十磅炮,九磅炮左側的陣地,清軍的右翼,南明軍的左翼。
炮彈飛過南明軍的方陣,直接砸進南明軍的炮兵陣地,三十多顆炮彈砸了過來,三顆炮彈砸中了目標,一枚南明軍仿製的九磅炮被砸翻,周圍十幾名炮兵倒了大黴,炮彈彈跳幾次,連後邊來不及躲藏的拉炮車的馱馬和民夫都被砸死十幾個人。
另外兩顆炮彈一個掃中了幾個搬運炮彈的民夫,一顆掃中了來迴奔跑的傳令兵戰馬,打的戰馬飛出四五米遠,腸子都流了一地,馬上的騎兵當然也好過不了,整個上半身都飛了十幾米遠,下半身被戰馬的殘破屍體壓在身下。
麵對兩次清軍的搶先發炮,南明軍士氣頓時下降一大截。
所有人心裏麵都在打顫,陰影麵積無限擴大,對於失敗的預期都在顯著增強。
炮兵的準備工作也受到了一些影響,在軍官的彈壓下才恢複了鎮定,花費了一些時間才重新進入狀態,這時候,清軍的大炮已經進入了第三輪發射的時間。
蘇正清也是滿臉鬱悶,自己看來還是不如張強他們,讓敵人搶在了前麵開炮,給士兵造成了心裏陰影,打擊了幾方的士氣。
不過還好,他端坐戰馬上,在整個軍隊的隊尾,目光籠罩全場,看到炮兵部隊受到一些影響,但準備工作還是不錯的,他的命令也是和高誌祥一樣,重炮先打擊敵人的炮兵陣地,中間推進的小炮打擊敵人的火繩槍隊列。
此時,再怎麽遲疑,炮兵們也應該準備好了。
數息之間,先準備好的南明軍炮兵準備對準了給他們三輪火炮奇襲的清軍重炮陣地,小紅旗猛地揮下,兩邊二十四門火炮一起朝敵人的重炮陣地開火。
二十四顆炮彈劃過天空,這次握緊拳頭,緊張的盯著空中的炮彈祈禱的是清軍了。
“啊——”
“媽呀——”近九百米距離上的清軍炮兵陣地上一片慘叫聲。
有六顆炮彈砸進了敵人陣地,其他的炮彈不是近了,就是遠了,再就是偏了。
可六顆炮彈卻把前期的清軍給予南明軍的慘重損失全找迴來了,並且大過了清軍的炮彈給予南明軍的損失。
六顆炮彈有三顆砸翻了敵人六輛馬車,並且給敵人的十三匹馱馬造成致命的傷害,然後燙傷了一名搬運炮彈的民夫。
有一顆炮彈直接在保護炮兵的騎兵中間砸出一條血路,五匹戰馬,十幾名騎兵躲閃不及,落了一個身首分離的下場。
兩顆炮彈砸翻了一輛拉炮彈的馬車,又彈跳起來,砸傷了三十多個民夫,十幾名炮兵,直接將一桶正在被搬運中的火藥桶砸破,熾熱的炮彈還引燃了火藥,在炮兵陣地上放了一下焰火,硝煙迷茫大約十幾米的炮兵陣地後方。
倒是沒有給清軍大炮造成損失,可人員損失和輜重損失讓清軍大唿悲催,晦氣。
民夫立刻逃散一地,騎兵也逃散一地,炮兵指揮官馬上派遣列陣的步兵前去阻擋,炮兵陣地一片慌亂。
高誌祥和莽古爾泰同時得出結論,南明軍的炮兵比自己的炮兵發射速度要快,要鎮定,要更加打的準,以後炮兵得放後麵了,不能再如此靠近敵人了。
這樣一耽擱,清軍的第四輪火炮沒有開火,雙方再次迴到起跑線上,雙方的炮兵緊張裝填中。
而停止在兩百米距離上的雙方火繩槍手則緊張的握著手中的火槍,聽著軍官的指揮,下槍,裝填,準備,點火繩,隊列中的炮兵,小炮,迅速的被調整好角度,也在緊張的裝填中,此時雙方的炮兵都被推到了第一線,準備給敵人先轟擊幾輪,遠處重炮是對付對方的重炮的,他們要麵臨的威脅還是這些被排列在前麵的小炮。
小炮在各個方陣的一邊,清軍比較集中,都是在方陣的兩邊,南明軍則學華夏軍,在兩個方陣的中間,每個方陣中間六門小炮。
稍微大一些的火炮六磅炮在兩邊側翼的方陣一側,和清軍的大炮對上。
清軍一共六十門大炮,一邊三十門,南明軍一共三十六門,中間十二門,兩邊各十二門,稍微靠後一些,華夏軍的九磅炮有十二門在中軍前麵,第一線方陣的後麵,炮口高昂,準備間接射擊,這比清軍要先進一些,因為清軍可不敢這麽做,怕打中自己的隊列,他們還沒有學會間接射擊。
十二門九磅炮,射程肯定是保證了,他們也準備的早了一些,因為他們不需要跑一百多米的路程,他們在三百米距離上,離著敵人的重炮陣地也不過五百米距離。
所以這一次他們把炮彈打進了敵人的重炮陣地上。
敵人的重炮陣地倒了大黴,八顆炮彈命中,直接打翻了三門大炮,殺死了五六十名炮兵,三名騎兵,十幾名保護大炮的步兵,還砸翻了一輛拉大炮的炮彈的車。
民夫這次比炮兵們和步兵和騎兵更加狡猾了一些,賊溜溜的小眼睛始終盯著炮彈的落點,一看不對,“哄——”一下散開了,這是導致幾名步兵死亡的直接原因。
“該死的刁民,”高誌祥狠狠的揮舞了一下手中的鞭子,咒罵了一句。
卻很無奈,咒罵過後,他卻無法做出任何調整,因為此時就看前麵的指揮官了,而不是他這個穩坐一裏多地中軍的最高指揮官。
不過很快,他就高興了,前麵的佛朗機炮開火了,對方的火繩槍兵隊列一片大嘩,死傷一片,起碼有三十名火繩槍兵受傷倒地,隊列一陣混亂。
沒有高興多久,對方的炮兵也開火了,自己一方的隊列也倒地一片,粗粗的目測,竟然有一百多人,心情頓時跌落低穀。
數息之後,另一邊的炮兵也開火了,虎蹲炮打不遠,但三磅炮,仿製的華夏軍三磅炮還是打中了敵人,對方也倒下了近百人,分散在這個左翼的南明軍隊列前麵。
南明軍一陣大亂。
戰場進入了大炮輪流轟擊的時刻。
南明軍的火炮繼續轟擊,清軍的火炮也還以顏色,互相摧毀對方的火炮,摧毀對方的一線火繩槍兵隊列。
半個時辰,戰場上已經是硝煙彌漫,看不清敵我了。
炮聲暫時停歇一會兒,雙方都在等待硝煙散盡。
此時張強哀歎一聲,自己提早把大明帶人排槍槍斃時代,是不是一個錯誤,因為雙方的士兵的鬥誌因為這個時代的到來被訓練的都無比堅強,起碼比以前強大多了遭受如此重炮轟擊,南明軍隊列隻是混亂,並沒有完全崩潰,而一向鬥誌旺盛的清軍也比以前更加堅強了。
這一輪轟擊以後,清軍遠程的重炮幾乎損失殆盡,隻有區區的三門還在,卻被炮兵指揮官驅趕著繼續裝填,民夫也被驅趕著幫助清軍搬運炮彈好火藥桶,並沒有散去。
要在以前,即便是清軍,這些炮兵早就應該是退出戰鬥序列,然後被殺的被殺,被編入炮灰部隊的編入炮灰部隊,先退後到安全區域重整,等上級下達命令,再驅趕他們去消耗敵人的弓矢,清軍絕對會物盡其用。
這次戰鬥,到現在,雙方還有想要戰鬥下去的信心,可能是打紅了眼。
這絕對不是他想要在戰場上看到的情況。
(本章完)
兩軍正式逼近對方五百米距離。
高誌祥很早就命令自己的炮兵進入陣地,擺開架勢。
“轟隆,轟隆,轟隆,”他的炮兵首先開火了。
巨大的彈丸帶著巨大的動能從炮口發出,空氣中傳來撕裂心扉的唿嘯聲,所有人下意識的低頭,好像這樣能不被高空飛過的炮彈砸中似得。
事實證明,沒有用,不過炮彈不是打向他們的,炮彈沒有挨著任何人什麽事情,在南明軍不到一百米的距離上,炮彈落了下來,在鬆軟的土地上用力的砸了幾個坑以後重新彈起,又落下,幾次以後無奈的在南明軍不斷前進的隊伍十幾米遠的地方無奈的停止了彈跳,安靜的躺下了。
“哦——”南明軍所有人的心裏不由自主的發出一聲逃過大難的鬆氣聲。
“唉——”清軍這邊,包括正在觀戰的莽古爾泰都不由自主的放下單筒望遠鏡,發出一聲可惜了的惋惜聲。
炮彈打早了,這是誰都得出的結論。
清軍這邊的炮隊並沒有跟著方陣前進,而是早早的安排在一處斜坡上,離著戰場不過一裏多地,八百多米遠。
他們的這些大炮並沒有那麽輕,如果不是及早進入戰場,如果不是早點架起來,恐怕忙碌就得一盞茶功夫,那樣黃花菜都涼了。
當然清軍也有不太重的大炮,比如虎蹲炮,九磅的佛朗機炮,以及仿製華夏軍的小炮,五百多斤重的三磅炮,也是馬拉大車,華夏軍炮架,他們還在跟隨著隊伍前進。
此刻正位於清軍兩翼。
看看接近的距離差不多了,在四百多米,高誌祥讓這些大炮中能打一裏多地的大炮卸下,開始準備,而華夏軍也開始準備了,他們的十磅炮,九磅炮也在兩翼架了起來,有著華夏軍的訓練,他們又是機動力很好的馬拉大車大炮,還是仿製華夏軍的產品,有了華夏軍的指導,他們的炮比清軍的大炮顯然要輕,移動便捷,而且不需要固定那麽多,很快就好了。
這時候,雙方的火繩槍隊伍已經接近了二百米距離,連小炮都開始展開了,隊伍停止了前進,都在希望自己一方的大炮能轟散敵人的隊列,然後自己衝上去幾輪射擊就能將敵人擊潰。
“轟隆,轟隆,轟隆,”清軍的第二輪兩千多斤的大炮又開火了,這時間有些長,不過也算及時,趕在了南明軍火炮準備好之前開火了。
清軍炮兵選擇先打擊敵人的火炮,這一次清軍挑選的是南明軍剛剛準備發射的大型火炮,比如千斤的自己的火炮,以及華夏軍的十磅炮,九磅炮左側的陣地,清軍的右翼,南明軍的左翼。
炮彈飛過南明軍的方陣,直接砸進南明軍的炮兵陣地,三十多顆炮彈砸了過來,三顆炮彈砸中了目標,一枚南明軍仿製的九磅炮被砸翻,周圍十幾名炮兵倒了大黴,炮彈彈跳幾次,連後邊來不及躲藏的拉炮車的馱馬和民夫都被砸死十幾個人。
另外兩顆炮彈一個掃中了幾個搬運炮彈的民夫,一顆掃中了來迴奔跑的傳令兵戰馬,打的戰馬飛出四五米遠,腸子都流了一地,馬上的騎兵當然也好過不了,整個上半身都飛了十幾米遠,下半身被戰馬的殘破屍體壓在身下。
麵對兩次清軍的搶先發炮,南明軍士氣頓時下降一大截。
所有人心裏麵都在打顫,陰影麵積無限擴大,對於失敗的預期都在顯著增強。
炮兵的準備工作也受到了一些影響,在軍官的彈壓下才恢複了鎮定,花費了一些時間才重新進入狀態,這時候,清軍的大炮已經進入了第三輪發射的時間。
蘇正清也是滿臉鬱悶,自己看來還是不如張強他們,讓敵人搶在了前麵開炮,給士兵造成了心裏陰影,打擊了幾方的士氣。
不過還好,他端坐戰馬上,在整個軍隊的隊尾,目光籠罩全場,看到炮兵部隊受到一些影響,但準備工作還是不錯的,他的命令也是和高誌祥一樣,重炮先打擊敵人的炮兵陣地,中間推進的小炮打擊敵人的火繩槍隊列。
此時,再怎麽遲疑,炮兵們也應該準備好了。
數息之間,先準備好的南明軍炮兵準備對準了給他們三輪火炮奇襲的清軍重炮陣地,小紅旗猛地揮下,兩邊二十四門火炮一起朝敵人的重炮陣地開火。
二十四顆炮彈劃過天空,這次握緊拳頭,緊張的盯著空中的炮彈祈禱的是清軍了。
“啊——”
“媽呀——”近九百米距離上的清軍炮兵陣地上一片慘叫聲。
有六顆炮彈砸進了敵人陣地,其他的炮彈不是近了,就是遠了,再就是偏了。
可六顆炮彈卻把前期的清軍給予南明軍的慘重損失全找迴來了,並且大過了清軍的炮彈給予南明軍的損失。
六顆炮彈有三顆砸翻了敵人六輛馬車,並且給敵人的十三匹馱馬造成致命的傷害,然後燙傷了一名搬運炮彈的民夫。
有一顆炮彈直接在保護炮兵的騎兵中間砸出一條血路,五匹戰馬,十幾名騎兵躲閃不及,落了一個身首分離的下場。
兩顆炮彈砸翻了一輛拉炮彈的馬車,又彈跳起來,砸傷了三十多個民夫,十幾名炮兵,直接將一桶正在被搬運中的火藥桶砸破,熾熱的炮彈還引燃了火藥,在炮兵陣地上放了一下焰火,硝煙迷茫大約十幾米的炮兵陣地後方。
倒是沒有給清軍大炮造成損失,可人員損失和輜重損失讓清軍大唿悲催,晦氣。
民夫立刻逃散一地,騎兵也逃散一地,炮兵指揮官馬上派遣列陣的步兵前去阻擋,炮兵陣地一片慌亂。
高誌祥和莽古爾泰同時得出結論,南明軍的炮兵比自己的炮兵發射速度要快,要鎮定,要更加打的準,以後炮兵得放後麵了,不能再如此靠近敵人了。
這樣一耽擱,清軍的第四輪火炮沒有開火,雙方再次迴到起跑線上,雙方的炮兵緊張裝填中。
而停止在兩百米距離上的雙方火繩槍手則緊張的握著手中的火槍,聽著軍官的指揮,下槍,裝填,準備,點火繩,隊列中的炮兵,小炮,迅速的被調整好角度,也在緊張的裝填中,此時雙方的炮兵都被推到了第一線,準備給敵人先轟擊幾輪,遠處重炮是對付對方的重炮的,他們要麵臨的威脅還是這些被排列在前麵的小炮。
小炮在各個方陣的一邊,清軍比較集中,都是在方陣的兩邊,南明軍則學華夏軍,在兩個方陣的中間,每個方陣中間六門小炮。
稍微大一些的火炮六磅炮在兩邊側翼的方陣一側,和清軍的大炮對上。
清軍一共六十門大炮,一邊三十門,南明軍一共三十六門,中間十二門,兩邊各十二門,稍微靠後一些,華夏軍的九磅炮有十二門在中軍前麵,第一線方陣的後麵,炮口高昂,準備間接射擊,這比清軍要先進一些,因為清軍可不敢這麽做,怕打中自己的隊列,他們還沒有學會間接射擊。
十二門九磅炮,射程肯定是保證了,他們也準備的早了一些,因為他們不需要跑一百多米的路程,他們在三百米距離上,離著敵人的重炮陣地也不過五百米距離。
所以這一次他們把炮彈打進了敵人的重炮陣地上。
敵人的重炮陣地倒了大黴,八顆炮彈命中,直接打翻了三門大炮,殺死了五六十名炮兵,三名騎兵,十幾名保護大炮的步兵,還砸翻了一輛拉大炮的炮彈的車。
民夫這次比炮兵們和步兵和騎兵更加狡猾了一些,賊溜溜的小眼睛始終盯著炮彈的落點,一看不對,“哄——”一下散開了,這是導致幾名步兵死亡的直接原因。
“該死的刁民,”高誌祥狠狠的揮舞了一下手中的鞭子,咒罵了一句。
卻很無奈,咒罵過後,他卻無法做出任何調整,因為此時就看前麵的指揮官了,而不是他這個穩坐一裏多地中軍的最高指揮官。
不過很快,他就高興了,前麵的佛朗機炮開火了,對方的火繩槍兵隊列一片大嘩,死傷一片,起碼有三十名火繩槍兵受傷倒地,隊列一陣混亂。
沒有高興多久,對方的炮兵也開火了,自己一方的隊列也倒地一片,粗粗的目測,竟然有一百多人,心情頓時跌落低穀。
數息之後,另一邊的炮兵也開火了,虎蹲炮打不遠,但三磅炮,仿製的華夏軍三磅炮還是打中了敵人,對方也倒下了近百人,分散在這個左翼的南明軍隊列前麵。
南明軍一陣大亂。
戰場進入了大炮輪流轟擊的時刻。
南明軍的火炮繼續轟擊,清軍的火炮也還以顏色,互相摧毀對方的火炮,摧毀對方的一線火繩槍兵隊列。
半個時辰,戰場上已經是硝煙彌漫,看不清敵我了。
炮聲暫時停歇一會兒,雙方都在等待硝煙散盡。
此時張強哀歎一聲,自己提早把大明帶人排槍槍斃時代,是不是一個錯誤,因為雙方的士兵的鬥誌因為這個時代的到來被訓練的都無比堅強,起碼比以前強大多了遭受如此重炮轟擊,南明軍隊列隻是混亂,並沒有完全崩潰,而一向鬥誌旺盛的清軍也比以前更加堅強了。
這一輪轟擊以後,清軍遠程的重炮幾乎損失殆盡,隻有區區的三門還在,卻被炮兵指揮官驅趕著繼續裝填,民夫也被驅趕著幫助清軍搬運炮彈好火藥桶,並沒有散去。
要在以前,即便是清軍,這些炮兵早就應該是退出戰鬥序列,然後被殺的被殺,被編入炮灰部隊的編入炮灰部隊,先退後到安全區域重整,等上級下達命令,再驅趕他們去消耗敵人的弓矢,清軍絕對會物盡其用。
這次戰鬥,到現在,雙方還有想要戰鬥下去的信心,可能是打紅了眼。
這絕對不是他想要在戰場上看到的情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