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大燕的這場瘟疫始發於春夏之交,並隨著盛夏的到來日趨嚴重。古時的醫療手段比較落後,普通百姓的衛生意識也不強,導致這場瘟疫迅速蔓延開來。在古代遇到這種情況一般是沒什麽好辦法的,隻有苦熬,熬到冬天到來瘟疫就會褪去。可是真正能夠熬到那時候的人,實在是不多。
鑒於瘟疫日趨嚴重,肅正帝調用軍隊封鎖了通往京城的道路。除了運送物資的車隊、太醫署的醫官以及傳遞信息的信使之外,疫區的軍民人等全部被封閉在原地,不得離開。
按說做到這一步應該不會再讓瘟疫蔓延開來了,但是卻偏偏天不遂人願。也不知是哪裏出的問題,一股流民從瘟疫重災區的江南,越過清江逃亡到疫情相對較輕的江北各州。由於人數太多,江北各州一時猝不及防,攔截不力,導致流民大潮向著奉天洶湧而來。
肅正帝得知後大吃一驚,迅速下旨各地駐軍攔截流民,把他們趕迴江南去。這道聖旨剛一出口就遭到眾臣反對。以戶部尚書陳九齡為代表的一幫大臣建議就地安置流民,救治其中染病者。他們的理由是百姓既然已經逃出來了,斷然沒有再逼他們迴死地的道理。陳九齡等人跪地哀求肅正帝給百姓們一條生路。而此時向來和肅正帝站在一條線上的李克,卻建議肅正帝將這些流民中沒有染上瘟疫的人,分流到各地以減輕延江各州的壓力。
李克的這個辦法不能說不對,因為流民的數量過於龐大,禁錮在沿江各州無疑會對各州造成巨大的影響。如果分流出去,既可以保住這些流民的性命,又可以為將來恢複疫區的農耕各業做好人力上的準備。隻是這個操作過程實在是不好把控,誰知道那些流民中到底有多少沒染上瘟疫的人。再說大量的糧食物資已經運進了疫區,再往迴調運浪費實在是太嚴重了,而且一時間也來不及。
流民吃不飽肚子,就很難留在原地。更可怕的是會引發騷亂。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當庭辯論起來,吵得肅正帝腦袋嗡嗡作響。
最後還是李克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流民先在沿江各州滯留一個月的時間,如果沒發現有染上瘟疫的狀況。就迅速分流到其他州府。至於糧食先以軍糧應急,等運到疫區的的糧食迴運之後,再補充到軍中。肅正帝實在是沒有辦法了,隻好同意。這樣一來,從江南疫區渡江而來的流民日益增多。沿江各州已經快要安置不下了。太醫署的醫官們連連上書,都說流民如此密集,恐怕會引發更大的瘟疫。肅正帝實在是想不出其他辦法,隻得下旨分流流民。
朝令夕改讓下麵的人跑斷了腿,個別州刺史實在是等不起了,於是擅自下令放流民離開。他們知道不能把流民往京城方向趕,就引導流民逃向雲州、青州、冀州、肅州這些沒有發生瘟疫的地區。如此一來,通往這些地區的官道上每天人流如潮,哭聲震天。沿途倒斃在路上的流民比比皆是。沿途各州縣關門閉戶人人自危,一時間糧食物資等生活必需品物價飛漲。朝廷的救援又不能及時到達。肅正帝想收集民間糧商的存糧救濟災民的想法落空。大燕各地到了米貴如珠,人賤如狗的地步。
俗話說良心喪於困地,在生存麵臨危機的時候,禮義廉恥這些道德底線就徹底的不複存在。饑餓難耐的流民們開始組織起來搶奪運過來的糧食,甚至攻擊一些縣城府庫,搶劫村莊中的百姓人家。一時間各地告急文書雪片似的飛向京城。肅正帝震怒了,壓抑多時的怒火終於爆發。他不顧眾臣的反對下旨平叛,十六衛大將軍有一多半被派出去平息地方騷亂,這其中就有軍之子。這支部隊嚴格貫徹了肅正帝的旨意,全軍殺氣騰騰的衝向沿江各州。所過之處流民幾乎被殺的一幹二淨。
這樣一來滯留沿江各州流民中有一部分含恨返迴江南,一部分向著冀州青州這些地方逃去。軍之子的做法引得民間百姓怨聲載道,但是肅正帝對此卻不聞不問,下旨褒獎軍之子大將軍烏利特行事果斷。穩定地方有功。如此一來個別大將軍有樣學樣,對流民展開了圍追堵截,進行了血腥的屠殺。
龍興榮接連三天跪在泰和宮前請求肅正帝收迴成命,但是肅正帝這迴是鐵了心不見太子。逼得龍興榮以絕食來表示自己的決心,可就算這樣肅正帝還是不見迴心轉意。直到青州刺史傳來急報說是已經發現可以治愈瘟疫的辦法之後,肅正帝這才下令停止平叛。召迴大軍,責令地方維持穩定。
龍興榮被抬迴東宮之後接連幾天昏迷在床,牛天賜衣不解帶悉心照料,這才讓龍興榮蘇醒過來。龍興榮醒過來之後抱著牛天賜大哭,牛天賜眼中含著淚,心中卻在流血。因為他知道,這件事是有人從中謀劃故意造成這個局麵的。根據虎眼傳來的訊息,本來不會出現流民過江的情況,因為在虎眼各地堂口的協助下,疫區的民心已經逐漸穩定,朝廷的物資也已經陸續運到,疫區百姓根本用不著過江躲避瘟疫。
但就在這時疫區謠言四起,說什麽這是當今陛下不仁,天降災難懲罰大燕百姓,不離開疫區就會死的一個不剩。剛剛穩定的人心瞬間就被挑動動起來,百姓們在一些人的帶領下拉幫結夥的逃出疫區,這才造成了如今的慘禍。
牛天賜下令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查出散布謠言和挑頭鬧事的人,但是虎眼抓獲幾個散布謠言的人之後還沒來得及詢問,這些人就服毒自盡。而且在流民過江之後,那些領頭的人就憑空消失,再也查不出絲毫線索。
如今逃迴江南的百姓們又迴到了各自的家鄉,但過去的家園已經物是人非。盡管地方那個官府們盡力安撫百姓,但是江南百姓們心中已經埋下了對肅正帝的仇恨,埋下了對北方燕軍的仇恨。
還有一部分來自江南的百姓,在有幸躲過朝廷軍隊的追殺後,不敢返迴江南。他們穿過青州,陸續的來到了冀州。盡管這些百姓和當初的流民潮比起來已經微不足道了,但是依舊超出了冀州的承受能力。而冀州刺史苟翔飛此時卻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不論來多少百姓,冀州也絕不驅趕。此令一出,滯留在各處的幸存百姓紛紛向冀州湧去。
接連幾天冀州各縣均按照刺史的命令接納百姓,冀州臥牛書院的學子們也紛紛奔赴冀州各地。協助官府安置這些百姓。但就算如此,前往冀州的百姓依舊絡繹不絕。
苟翔飛已經瘦了很多,他每天站在冀州城門上看著官道上湧來的百姓,不住的搖頭歎氣。人太多了,冀州城周圍已經成了帳篷的海洋。冀州折衝府都尉馬誌舉。每天帶著兵士們巡防流民營地,片可以不敢鬆懈。流民人數眾多,魚龍混雜,這時哪怕是有一點不慎也會再次釀成慘禍。
馬誌舉實在搞不明白,為什麽這個平時懦弱的和小姑娘似的刺史兄弟,竟然做出這麽驚人的舉動。馬誌舉曾經私下裏問過苟刺史,苟刺史隻想了想告訴馬誌舉:“我不這麽做就沒法進祖墳。”
一句話說的馬誌舉差點掉下眼淚來,沒二話兄弟的忙得幫。從此馬誌舉任勞任怨的聽從苟刺史的調遣。在他的努力下,來到冀州的流民營地至今還沒發生一起不良事件。這裏麵有冀州準備充分,物資齊全充足的原因。也有馬誌舉砍了百十個挑頭鬧事的人的腦袋的原因。由於有蒼山府的支持,冀州目前還可以安置下一些百姓,但就是怕再有更多的百姓湧來。別的好說,糧食已經不夠了。
“使君辛苦了,快去吃些飯吧。”
冀州長史範進來到苟刺史身邊勸他迴去吃飯。苟刺史看著官道上陸續趕來的百姓愁眉不展。
“唉,長史,本官哪裏還吃得下飯。府庫中的糧食快要耗盡了,除了這些江南百姓,咱們冀州的百姓也得吃飯呀。本官已經向青州和雲州的刺史求援了,可是至今沒有答複。這可如何是好哇。實在不行我就把萬通錢莊的分子賣了,哪怕是用高價買也要買來糧食,隻要堅持到秋天就好了。”
“翔飛,老夫以前對你多有不敬之處。如今看來老夫錯了。老夫代江南百姓和冀州百姓拜謝刺史大人的恩情。”
範進說完撩衣跪倒就要行禮,苟刺史連忙扶起範進。
“長史能為民著想,本官身為一方刺史難道還不如你嗎?長史不必客氣,以後少罵我兩句就行了。唉,不說這些,糧食。我要糧食。現在誰要是能給我弄來糧食,我就管他叫爹。”
範進淚流滿麵,拍著苟刺史的後背不住的安慰他。
“報~~~。稟報二位大人,糧食到了。”
“啥?糧食到了?太好了這是哪裏送來的?”
“從幽州和遼州還有金州送來的,是周孝賢公子親自押運來的。”
苟刺史三步並作兩步跑到城下,隻見大量的糧車陸續趕來。在車隊前麵的周孝賢跳下馬來向苟刺史拱手行禮。苟刺史上前幾步,扶住周孝賢。
“周公子,本官代江南百姓和冀州百姓謝過公子大恩。”
“大人不必客氣,這是我家哥哥出資購置的糧食,大人盡管用。不夠的話後麵還有。我家哥哥說了,隻要一日流民不絕,就一日購糧不止。決不讓江南百姓餓死一人。”
“牛天賜真國士也,範長史立刻傳告江南百姓,要讓他們都知道這糧食是怎麽來的,要他們記住牛天賜。”
範進笑著領命而去。苟刺史轉過身來對著周孝賢說:“本官剛才發過一誓,誰能弄來糧食本官就叫他,那個,叫他兄長。本官是好人,也是君子,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本官拜見孝賢兄長。”
“哎呀這可使不得,我這歲數哪能當您的哥哥呀,使不得使不得。”
“這有何使不得的,你和天賜是兄弟,那從今以後天賜就是本官的大哥,你就是二哥。二哥請,本官為你擺酒接風。對了,本官還要介紹一位神人給二哥。正是因為有了他,這麽多流民匯聚到冀州才沒有再次爆發瘟疫。”
“哦,那可真是位神人,快領我去見見。”
“二哥請看,神人來了。這位戒癡大師就是本官所說的治好疫病神人。”
周孝賢握著戒癡的手哈哈大笑說:“原來是一家人,大師可有位兄長法名戒色?”
“這位公子,你認識我師兄?請公子告訴貧僧我師兄現在可好?”
“好好,我家三弟很好。大師呀,你到了冀州就算到家了。來,隨我迴家。”
周孝賢拉著戒癡的手再也不撒開,能把瘟疫治好的人絕對是神醫級別的,這樣的寶貝豈能放過。周孝賢心想,管你是天災還是**,有我們兄弟在,就沒什麽可怕的。大哥,咱們家有神醫了。(未完待續。)
大燕的這場瘟疫始發於春夏之交,並隨著盛夏的到來日趨嚴重。古時的醫療手段比較落後,普通百姓的衛生意識也不強,導致這場瘟疫迅速蔓延開來。在古代遇到這種情況一般是沒什麽好辦法的,隻有苦熬,熬到冬天到來瘟疫就會褪去。可是真正能夠熬到那時候的人,實在是不多。
鑒於瘟疫日趨嚴重,肅正帝調用軍隊封鎖了通往京城的道路。除了運送物資的車隊、太醫署的醫官以及傳遞信息的信使之外,疫區的軍民人等全部被封閉在原地,不得離開。
按說做到這一步應該不會再讓瘟疫蔓延開來了,但是卻偏偏天不遂人願。也不知是哪裏出的問題,一股流民從瘟疫重災區的江南,越過清江逃亡到疫情相對較輕的江北各州。由於人數太多,江北各州一時猝不及防,攔截不力,導致流民大潮向著奉天洶湧而來。
肅正帝得知後大吃一驚,迅速下旨各地駐軍攔截流民,把他們趕迴江南去。這道聖旨剛一出口就遭到眾臣反對。以戶部尚書陳九齡為代表的一幫大臣建議就地安置流民,救治其中染病者。他們的理由是百姓既然已經逃出來了,斷然沒有再逼他們迴死地的道理。陳九齡等人跪地哀求肅正帝給百姓們一條生路。而此時向來和肅正帝站在一條線上的李克,卻建議肅正帝將這些流民中沒有染上瘟疫的人,分流到各地以減輕延江各州的壓力。
李克的這個辦法不能說不對,因為流民的數量過於龐大,禁錮在沿江各州無疑會對各州造成巨大的影響。如果分流出去,既可以保住這些流民的性命,又可以為將來恢複疫區的農耕各業做好人力上的準備。隻是這個操作過程實在是不好把控,誰知道那些流民中到底有多少沒染上瘟疫的人。再說大量的糧食物資已經運進了疫區,再往迴調運浪費實在是太嚴重了,而且一時間也來不及。
流民吃不飽肚子,就很難留在原地。更可怕的是會引發騷亂。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當庭辯論起來,吵得肅正帝腦袋嗡嗡作響。
最後還是李克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流民先在沿江各州滯留一個月的時間,如果沒發現有染上瘟疫的狀況。就迅速分流到其他州府。至於糧食先以軍糧應急,等運到疫區的的糧食迴運之後,再補充到軍中。肅正帝實在是沒有辦法了,隻好同意。這樣一來,從江南疫區渡江而來的流民日益增多。沿江各州已經快要安置不下了。太醫署的醫官們連連上書,都說流民如此密集,恐怕會引發更大的瘟疫。肅正帝實在是想不出其他辦法,隻得下旨分流流民。
朝令夕改讓下麵的人跑斷了腿,個別州刺史實在是等不起了,於是擅自下令放流民離開。他們知道不能把流民往京城方向趕,就引導流民逃向雲州、青州、冀州、肅州這些沒有發生瘟疫的地區。如此一來,通往這些地區的官道上每天人流如潮,哭聲震天。沿途倒斃在路上的流民比比皆是。沿途各州縣關門閉戶人人自危,一時間糧食物資等生活必需品物價飛漲。朝廷的救援又不能及時到達。肅正帝想收集民間糧商的存糧救濟災民的想法落空。大燕各地到了米貴如珠,人賤如狗的地步。
俗話說良心喪於困地,在生存麵臨危機的時候,禮義廉恥這些道德底線就徹底的不複存在。饑餓難耐的流民們開始組織起來搶奪運過來的糧食,甚至攻擊一些縣城府庫,搶劫村莊中的百姓人家。一時間各地告急文書雪片似的飛向京城。肅正帝震怒了,壓抑多時的怒火終於爆發。他不顧眾臣的反對下旨平叛,十六衛大將軍有一多半被派出去平息地方騷亂,這其中就有軍之子。這支部隊嚴格貫徹了肅正帝的旨意,全軍殺氣騰騰的衝向沿江各州。所過之處流民幾乎被殺的一幹二淨。
這樣一來滯留沿江各州流民中有一部分含恨返迴江南,一部分向著冀州青州這些地方逃去。軍之子的做法引得民間百姓怨聲載道,但是肅正帝對此卻不聞不問,下旨褒獎軍之子大將軍烏利特行事果斷。穩定地方有功。如此一來個別大將軍有樣學樣,對流民展開了圍追堵截,進行了血腥的屠殺。
龍興榮接連三天跪在泰和宮前請求肅正帝收迴成命,但是肅正帝這迴是鐵了心不見太子。逼得龍興榮以絕食來表示自己的決心,可就算這樣肅正帝還是不見迴心轉意。直到青州刺史傳來急報說是已經發現可以治愈瘟疫的辦法之後,肅正帝這才下令停止平叛。召迴大軍,責令地方維持穩定。
龍興榮被抬迴東宮之後接連幾天昏迷在床,牛天賜衣不解帶悉心照料,這才讓龍興榮蘇醒過來。龍興榮醒過來之後抱著牛天賜大哭,牛天賜眼中含著淚,心中卻在流血。因為他知道,這件事是有人從中謀劃故意造成這個局麵的。根據虎眼傳來的訊息,本來不會出現流民過江的情況,因為在虎眼各地堂口的協助下,疫區的民心已經逐漸穩定,朝廷的物資也已經陸續運到,疫區百姓根本用不著過江躲避瘟疫。
但就在這時疫區謠言四起,說什麽這是當今陛下不仁,天降災難懲罰大燕百姓,不離開疫區就會死的一個不剩。剛剛穩定的人心瞬間就被挑動動起來,百姓們在一些人的帶領下拉幫結夥的逃出疫區,這才造成了如今的慘禍。
牛天賜下令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查出散布謠言和挑頭鬧事的人,但是虎眼抓獲幾個散布謠言的人之後還沒來得及詢問,這些人就服毒自盡。而且在流民過江之後,那些領頭的人就憑空消失,再也查不出絲毫線索。
如今逃迴江南的百姓們又迴到了各自的家鄉,但過去的家園已經物是人非。盡管地方那個官府們盡力安撫百姓,但是江南百姓們心中已經埋下了對肅正帝的仇恨,埋下了對北方燕軍的仇恨。
還有一部分來自江南的百姓,在有幸躲過朝廷軍隊的追殺後,不敢返迴江南。他們穿過青州,陸續的來到了冀州。盡管這些百姓和當初的流民潮比起來已經微不足道了,但是依舊超出了冀州的承受能力。而冀州刺史苟翔飛此時卻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不論來多少百姓,冀州也絕不驅趕。此令一出,滯留在各處的幸存百姓紛紛向冀州湧去。
接連幾天冀州各縣均按照刺史的命令接納百姓,冀州臥牛書院的學子們也紛紛奔赴冀州各地。協助官府安置這些百姓。但就算如此,前往冀州的百姓依舊絡繹不絕。
苟翔飛已經瘦了很多,他每天站在冀州城門上看著官道上湧來的百姓,不住的搖頭歎氣。人太多了,冀州城周圍已經成了帳篷的海洋。冀州折衝府都尉馬誌舉。每天帶著兵士們巡防流民營地,片可以不敢鬆懈。流民人數眾多,魚龍混雜,這時哪怕是有一點不慎也會再次釀成慘禍。
馬誌舉實在搞不明白,為什麽這個平時懦弱的和小姑娘似的刺史兄弟,竟然做出這麽驚人的舉動。馬誌舉曾經私下裏問過苟刺史,苟刺史隻想了想告訴馬誌舉:“我不這麽做就沒法進祖墳。”
一句話說的馬誌舉差點掉下眼淚來,沒二話兄弟的忙得幫。從此馬誌舉任勞任怨的聽從苟刺史的調遣。在他的努力下,來到冀州的流民營地至今還沒發生一起不良事件。這裏麵有冀州準備充分,物資齊全充足的原因。也有馬誌舉砍了百十個挑頭鬧事的人的腦袋的原因。由於有蒼山府的支持,冀州目前還可以安置下一些百姓,但就是怕再有更多的百姓湧來。別的好說,糧食已經不夠了。
“使君辛苦了,快去吃些飯吧。”
冀州長史範進來到苟刺史身邊勸他迴去吃飯。苟刺史看著官道上陸續趕來的百姓愁眉不展。
“唉,長史,本官哪裏還吃得下飯。府庫中的糧食快要耗盡了,除了這些江南百姓,咱們冀州的百姓也得吃飯呀。本官已經向青州和雲州的刺史求援了,可是至今沒有答複。這可如何是好哇。實在不行我就把萬通錢莊的分子賣了,哪怕是用高價買也要買來糧食,隻要堅持到秋天就好了。”
“翔飛,老夫以前對你多有不敬之處。如今看來老夫錯了。老夫代江南百姓和冀州百姓拜謝刺史大人的恩情。”
範進說完撩衣跪倒就要行禮,苟刺史連忙扶起範進。
“長史能為民著想,本官身為一方刺史難道還不如你嗎?長史不必客氣,以後少罵我兩句就行了。唉,不說這些,糧食。我要糧食。現在誰要是能給我弄來糧食,我就管他叫爹。”
範進淚流滿麵,拍著苟刺史的後背不住的安慰他。
“報~~~。稟報二位大人,糧食到了。”
“啥?糧食到了?太好了這是哪裏送來的?”
“從幽州和遼州還有金州送來的,是周孝賢公子親自押運來的。”
苟刺史三步並作兩步跑到城下,隻見大量的糧車陸續趕來。在車隊前麵的周孝賢跳下馬來向苟刺史拱手行禮。苟刺史上前幾步,扶住周孝賢。
“周公子,本官代江南百姓和冀州百姓謝過公子大恩。”
“大人不必客氣,這是我家哥哥出資購置的糧食,大人盡管用。不夠的話後麵還有。我家哥哥說了,隻要一日流民不絕,就一日購糧不止。決不讓江南百姓餓死一人。”
“牛天賜真國士也,範長史立刻傳告江南百姓,要讓他們都知道這糧食是怎麽來的,要他們記住牛天賜。”
範進笑著領命而去。苟刺史轉過身來對著周孝賢說:“本官剛才發過一誓,誰能弄來糧食本官就叫他,那個,叫他兄長。本官是好人,也是君子,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本官拜見孝賢兄長。”
“哎呀這可使不得,我這歲數哪能當您的哥哥呀,使不得使不得。”
“這有何使不得的,你和天賜是兄弟,那從今以後天賜就是本官的大哥,你就是二哥。二哥請,本官為你擺酒接風。對了,本官還要介紹一位神人給二哥。正是因為有了他,這麽多流民匯聚到冀州才沒有再次爆發瘟疫。”
“哦,那可真是位神人,快領我去見見。”
“二哥請看,神人來了。這位戒癡大師就是本官所說的治好疫病神人。”
周孝賢握著戒癡的手哈哈大笑說:“原來是一家人,大師可有位兄長法名戒色?”
“這位公子,你認識我師兄?請公子告訴貧僧我師兄現在可好?”
“好好,我家三弟很好。大師呀,你到了冀州就算到家了。來,隨我迴家。”
周孝賢拉著戒癡的手再也不撒開,能把瘟疫治好的人絕對是神醫級別的,這樣的寶貝豈能放過。周孝賢心想,管你是天災還是**,有我們兄弟在,就沒什麽可怕的。大哥,咱們家有神醫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