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人額外給的幫助,就是從蘇聯戰場上的英國噴火vb型戰鬥機上,拆卸下來的一部分灰背隼四五型發動機。這款四五型發動機與颶風四型使用的二七型發動機,外形和體積大致相當,隻是功率略低一些。


    更換上這款發動機之後,飛機最大的平飛速度下降到了六百一十公裏。爬升率,也多少有些下降。但是高空作戰能力,卻是得到了很大的增加。這二百台三手發動機,抗聯雖說不太滿意,但是最終還是接受了下來。


    這款噴火在蘇聯戰場上並不受歡迎,其起落架間距過窄並不適應蘇聯野戰機場,更不是德國人新式fw一九零戰鬥機的對手。很不喜歡這種飛機的蘇聯人,認為這種隻單純的作為空優使用的戰鬥機,還不如可以作為戰鬥轟炸機的颶風戰鬥機有用。


    這批在蘇聯明顯水土不服的噴火,因為過窄的起落架在蘇聯的非戰損很高,機體徹底摔殘的比比皆是,飛行員的損失很大。在拉五fn和雅克九新型號產量,完全可以彌補戰損之後,蘇聯人便將這批飛機直接報廢了事。發動機拆卸下來,作為交換給了抗聯。


    不過這批飛機發動機雖說都是三手貨,而且大部分因為是從報廢飛機上拆卸下來的,雖說經過翻新,但多少都有那麽一點點損傷。但這批發動機性能還是相當不錯的,不管怎麽說也算是部分填補了自產之前的空缺。


    但盡管有些蘇聯人測繪的詳細工作圖紙,以及實物可供參考。但在自己製造大批量所需的發動機的時候,以抗聯的技術底子,短時間之內要想吃透這種在英國來說已經比較落後,但對於亞洲戰場來說,還是很先進的發動機還是遭遇了很大的困難,仿製的進度依舊緩慢。


    最終第一批抗聯自行製造二百架的雅克九遠程戰鬥機,在四三年下半年出廠的時候,使用的全部都是,英國人提供颶風四型戰鬥機的備用發動機。甚至第二批一百五十架飛機因為備用發動機數量不足,將現役的颶風四戰鬥機停飛,拆卸下來發動機改裝到這款飛機上。


    直到四四年初,這款發動機的仿製才徹底完成。不過雖說過程艱難了一些,但是卻通過這款發動機的仿製,掌握了英國人的工藝和生產標準。抗聯自己製造的發動機,性能反倒是超過蘇聯人的仿製品,並通過測繪仿製掌握了渦輪增壓技術。


    也正是依靠仿製這款英製發動機打下了良好的底子,為隨後仿製b二十四轟炸機以及c四七運輸機使用的發動機,普遍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讓這兩款美製發動機從四三年底接到圖紙,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形成製造能力。


    不能不說作為老牌工業強國的英國人,在工藝水平上底子就是紮實。這款發動機就算有蘇聯人提供的詳細逆向測繪圖紙,還有實物的原型機,但是抗聯的仿製工作依舊做的異常艱難。


    在仿製初期,雖說很快就拿出了成品。但是無論是工藝水平還是產品的質量,都遠遠的無法與原型機相比。不僅結構超重,而且使用隻有幾十個小時後就毛病百出。要麽就隻能停飛,要麽就花大力氣維修,甚至還要忍受飛機整體性能下降的代價。


    僅僅為了減重和改進可靠性,就花費了近半年的時間,就這個結果還是使用進口材料的情況之下。改為使用大部分自己製造材料之後,這些發動機平均壽命就隻有十幾小時。無奈之下,隻能采取兩條腿走路的辦法。


    一是盡可能多的進口原材料,製造出合格的發動機。另一方麵,從原材料方麵開始從頭研製。不斷的改進原材料工藝配方,下大力氣解決生產工藝。但在底子過於單薄的情況之下,當完全使用自己製造材料的合格發動機出廠的時候,這場戰場已經進入了最尾聲。


    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仿製這款發動機,抗聯甚至將仿製美製轟炸機發動機的工作都暫時停了下來。好在有詳細的工作圖紙和工藝,這款發動機雖然經過一年的時間,但是總算仿製了出來。


    隻是受原材料來源的限製以及製造工藝的限製,月產量一直沒有超過五百台以上。與其他國家一個型號的發動機,動不動就幾萬台的產量相比,這麽一點產量連人家的零頭都算不上,隻能說是邁入了生產的門檻而已。


    不過與伊爾二攻擊機和伊爾四轟炸機的發動機相比,這款灰背隼發動機的性能遠遠的超過了蘇製發動機。製造這款發動機的時候,所要求的工藝水平,也遠遠的超過了蘇製發動機。這也是抗聯仿製這款發動機時間如此漫長的原因。


    生產和製造航空工業產品,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也並不是人家給你圖紙,你就有可能生產和製造出來。最起碼一個各個部件工藝標準,就是一個難以克服的障礙。人家不給你工藝標準,就算有圖紙,你也幹瞪眼一樣生產不出來合格的產品。


    要想完全生產出合格的產品,你就得一個個零件的摸索。鍛造的零部件,需要多少淬火的工藝。精細零部件,需要怎麽做才能延長壽命,這才是生產出合格產品的最重要的因素。圖紙並不是最關鍵的,技術和工藝才是最關鍵的。


    也正是通過對這款液冷發動機仿製所積累的經驗,抗聯才解決對美製轟炸機使用的普惠大黃蜂發動機的最終仿製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對進口飛機發動機的依賴,並提高了自己工藝水平,以及帶動了有色金屬冶金等上下遊產業的發展。


    盡管仿製過程艱難無比,但是這款發動機的仿製成功,以及自產原材料的最終通過質量鑒定,卻真正讓中國人邁入了飛機發動機製造的門檻。而且通過高起點,帶動了整個航空發動機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通過隨後仿製美製轟炸機積累的技術,在戰後短短的時間之內,完成了對美國b二十九轟炸機,以及其使用的賴特發動機的仿製。隻不過在戰爭期間美國人給的航空工業用鋁使用完之後,因為無法自行加工所需的超薄鋁合金,隻能選擇將全金屬的轟炸機停產。


    最後還是依靠蘇聯那位重轟炸機大師出麵協助,才最後解決了原材料的問題。隻不過解決問題的前提是,抗聯隻能將自己測繪的這款美國最先進的重轟炸機與蘇聯人分享。而且將僅有的一架通過墜落在東北的改型飛機殘骸,拚湊出的b二十九轟炸機,轉交給蘇聯人一同研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之我為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雪雲中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雪雲中路並收藏抗日之我為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