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巧兒來不及細想,人的腳步聲越來越近,於是她趕忙迴了去,送走客人,又特別給幫忙的人每人包了十個蘿蔔餅。
一番忙碌下來,她覺得腦子有些累。
不過,還有一家人留了下來。
是她從未見過麵的姑姑。
姑姑和二伯娘一般年紀,但卻因為常年操勞比她顯老,今天來,還有兩個堂哥,顯然,熱鬧過後,這一家人略顯侷促。
孫家阿公很久沒見過女兒,孫慧娘帶著兒子在邊上坐著,局促不安喊道:「爹。」
兩個兒子也喊:「外公。」
孫家阿公微微笑了笑,首先打量女兒,雖然臉上沒什麽變化,但孫巧兒看出來,她阿公有些心疼。
老人又打量兩個高大的外孫,模樣似母親一半,又帶著男人的英氣,就是人瘦黃些。
於是他問:「可吃飽了?人多顧及不到,自家人別客氣。」
一句「自家人」孫巧兒就明白孫家阿公對女兒什麽態度。
做閨女什麽態度,如今她為人妻人母依舊不變。
孫慧娘眼眶一紅,滾滾熱淚簌簌而落,她再叫一聲「爹」,其中有多少辛酸委屈想念不足為道。
「這是咋了,你多少年沒迴過一次家,還沒說幾句就哭上了。」又拉著孫巧兒道,「看看,這是巧兒。」
孫巧兒乖乖叫人:「慧娘姑姑,表哥。」
孫慧娘擦擦眼淚,語氣仍舊哽咽難言。
「爹,女兒不孝。」
孫家阿公瞪起眼道:「你是不孝,近十年不迴,我看是不是我蹬腿那天才捨得迴來見一麵?」
哎,孫巧兒又好氣又好笑,自己阿公明明高興得緊,怎麽見到人就傲嬌起來了。
孫慧娘惶恐不安,她一個出嫁女,已經是外人,一時間不知道怎麽拿捏分寸。
孫家阿公嘆了口氣,這是他唯一的女兒,出嫁也算風光,十年不見,經歷的風霜不比他少。
他語重心長道:「你早沒了娘,好歹我還有口氣呢,遇上事怎麽不迴家問問,你一個女兒家硬撐什麽時候是個頭?」
孫慧娘再也止不住,趴在椅子扶手上哭得感動傷心又委屈。
她不敢,以前想著嫁了好人家,好歹能讓爹沾沾光,好景不長,家裏敗得迅速,爹沒虧待她一絲一毫的,她哪還有臉迴來借錢呢。
孫巧兒還不完全了解,孫家阿公還比較能看開:「你男人害了病要錢那是沒法子,你自責個什麽勁?好賴你們花的銀子保住了他一條命不是。」
孫巧兒再看姑姑一家人身上穿的,就是粗布也有好幾個補丁,漿洗髮白。
腳下像樣的鞋都沒有,草鞋露出的腳趾頭紅彤彤流著膿漿,是冬天長的凍瘡。
那滋味,冷時是痛,迴暖了又癢又痛,真能讓人死去活來在冰刀陣和油鍋裏走上幾遭。
撿迴來命,可家也快過不下去了,不比在村子裏,實在餓得不行還能在山上刨口吃的。
孫家阿公在女兒攜家帶口上門就知道要不是萬不得已,她那要強的倔脾氣是萬萬不會訴苦的。
「飛兒和鵬兒接不到活計做,大多時候都給人打打零工。我和兩個兒媳婦每天做些繡活也賺不來幾個錢,還有幾個孫兒嗷嗷待哺的。」辦法都想盡,孫慧娘是見到自己二弟在城裏開了糧鋪,猜想家裏日子好過了。
原先不想找娘家人,就是知道自己麽弟什麽德行,把家拖累得夠嗆,她哪來的臉皮再去娘家割一塊肉。
「姑姑,姑父身子如今到底如何?」
孫慧娘長嘆口氣,窮苦人家的命呀。
「元氣大傷。」
明白了,元氣受損,內裏中空,人有一口氣也不過是個虛架子,紙皮燈籠風吹吹就倒。
孫巧兒又問:「阿公,姑父一家原先是做什麽的?」
孫家阿公道:「原先他們家落魄我尋思好歹也是能斷文識字,後來為了營生做了花草匠人,又學了木匠手藝開了鋪子,他一眼相中你姑姑,我也樂見其成的。」
花草匠人,木匠!
孫巧兒眼睛亮了,搖著孫家阿公手臂問:「那姑父豈不是很會侍弄花草!」
她正缺個在行人,就有人給自己送枕頭來。
孫家阿公也明白過來,他們家雖是泥腿巴子,但那精細的護理果樹育苗的活計就不太精通,眼下開的果園少不了要請人。
可是,對方身子骨就......
「飛兒、鵬兒可會你們爹的手藝?」
兩人一聽外公問,連忙誠實答:「我們最擅長木匠活,管理花草還不如爹爹。」
孫家阿公點頭,也是,倆都大骨架子,一看就是大力氣的後生。
心有靈犀的祖孫隻消一個眼神就有了計較。
既然孫慧娘迴來是為了借錢,可繼續在城裏營生,那幾個錢哪經得住花,眼下他們家連鋪子都賣了去救命,以後拿什麽安身立命?
孫巧兒很貼替阿公開口:「阿公,咱家不正缺人種果育苗?還有咱們家的要養上萬多隻雞鴨,恐怕管不過來呢。」
萬多隻雞鴨!
孫慧娘一家已經被那數字壓得喘不過氣來,那是什麽概念!
密密麻麻圈起來恐怕新屋子就放不下腳了。
孫家阿公摩挲了一下下巴道:「嗯,眼下新買的雞崽鴨崽還小,家裏人勉強支使得開,」隨即他抬了一眼,「家裏缺人,如果你們願意,我可以把種樹和養雞鴨鵝的活計給你們。」
看看孫家開的荒地,十畝魚塘、十畝田、剩下六十畝都是準備種果樹的,光一項採辦果樹苗就要花費多少?
就是僅得一件事,他們分的錢能少了去?
孫慧娘臉都紅了,而兩個兒子唿吸明顯粗重起來。
六十畝地要種多少?他們手腳勤快把活全都包了去,完全抵得上在縣城給人沒日沒夜打一年工呢!
孫家阿公把他們的神色看在眼裏,道:「怎麽不說話?不願意?」
孫慧娘拉著兩個兒子「噗通」跪下,聲音哽咽:「謝謝爹!謝謝爹!」
「多謝外公,多謝外公!」
他們知道孫家阿公的許諾就意味著給人一條生路!
已經不堪重負的一家人,終於又看到了希望。
孫家阿公思考一會又道:「至於要採買的果樹苗,我已經托人打聽,我看你男人要還能撿起本事,就隨人一塊去給我把把關。」他託了潘老闆是一迴事,但下麵的人要沒個眼力半吊子的,送迴來他還得發愁補苗。
孫慧娘立刻答應了:「爹,我和他一塊去,定不會誤事!」
孫家阿公滿意了,孫巧兒又問:「那安排姑姑一家住哪呢?」
暫時住新屋是可以,可畢竟人家姓薑,兩家人每天頭碰頭,短時間沒什麽,時間長了,就算她內心陰暗當小人吧,總之是個隱患。
孫家阿公早有想法:「咱那果園不正造了一處屋,雖不算大,也夠住,你們可以搬去那,離雞舍近,有個什麽動靜的還能及時看看。」
而且離他們家也不遠,也不顯分生。
</br>
一番忙碌下來,她覺得腦子有些累。
不過,還有一家人留了下來。
是她從未見過麵的姑姑。
姑姑和二伯娘一般年紀,但卻因為常年操勞比她顯老,今天來,還有兩個堂哥,顯然,熱鬧過後,這一家人略顯侷促。
孫家阿公很久沒見過女兒,孫慧娘帶著兒子在邊上坐著,局促不安喊道:「爹。」
兩個兒子也喊:「外公。」
孫家阿公微微笑了笑,首先打量女兒,雖然臉上沒什麽變化,但孫巧兒看出來,她阿公有些心疼。
老人又打量兩個高大的外孫,模樣似母親一半,又帶著男人的英氣,就是人瘦黃些。
於是他問:「可吃飽了?人多顧及不到,自家人別客氣。」
一句「自家人」孫巧兒就明白孫家阿公對女兒什麽態度。
做閨女什麽態度,如今她為人妻人母依舊不變。
孫慧娘眼眶一紅,滾滾熱淚簌簌而落,她再叫一聲「爹」,其中有多少辛酸委屈想念不足為道。
「這是咋了,你多少年沒迴過一次家,還沒說幾句就哭上了。」又拉著孫巧兒道,「看看,這是巧兒。」
孫巧兒乖乖叫人:「慧娘姑姑,表哥。」
孫慧娘擦擦眼淚,語氣仍舊哽咽難言。
「爹,女兒不孝。」
孫家阿公瞪起眼道:「你是不孝,近十年不迴,我看是不是我蹬腿那天才捨得迴來見一麵?」
哎,孫巧兒又好氣又好笑,自己阿公明明高興得緊,怎麽見到人就傲嬌起來了。
孫慧娘惶恐不安,她一個出嫁女,已經是外人,一時間不知道怎麽拿捏分寸。
孫家阿公嘆了口氣,這是他唯一的女兒,出嫁也算風光,十年不見,經歷的風霜不比他少。
他語重心長道:「你早沒了娘,好歹我還有口氣呢,遇上事怎麽不迴家問問,你一個女兒家硬撐什麽時候是個頭?」
孫慧娘再也止不住,趴在椅子扶手上哭得感動傷心又委屈。
她不敢,以前想著嫁了好人家,好歹能讓爹沾沾光,好景不長,家裏敗得迅速,爹沒虧待她一絲一毫的,她哪還有臉迴來借錢呢。
孫巧兒還不完全了解,孫家阿公還比較能看開:「你男人害了病要錢那是沒法子,你自責個什麽勁?好賴你們花的銀子保住了他一條命不是。」
孫巧兒再看姑姑一家人身上穿的,就是粗布也有好幾個補丁,漿洗髮白。
腳下像樣的鞋都沒有,草鞋露出的腳趾頭紅彤彤流著膿漿,是冬天長的凍瘡。
那滋味,冷時是痛,迴暖了又癢又痛,真能讓人死去活來在冰刀陣和油鍋裏走上幾遭。
撿迴來命,可家也快過不下去了,不比在村子裏,實在餓得不行還能在山上刨口吃的。
孫家阿公在女兒攜家帶口上門就知道要不是萬不得已,她那要強的倔脾氣是萬萬不會訴苦的。
「飛兒和鵬兒接不到活計做,大多時候都給人打打零工。我和兩個兒媳婦每天做些繡活也賺不來幾個錢,還有幾個孫兒嗷嗷待哺的。」辦法都想盡,孫慧娘是見到自己二弟在城裏開了糧鋪,猜想家裏日子好過了。
原先不想找娘家人,就是知道自己麽弟什麽德行,把家拖累得夠嗆,她哪來的臉皮再去娘家割一塊肉。
「姑姑,姑父身子如今到底如何?」
孫慧娘長嘆口氣,窮苦人家的命呀。
「元氣大傷。」
明白了,元氣受損,內裏中空,人有一口氣也不過是個虛架子,紙皮燈籠風吹吹就倒。
孫巧兒又問:「阿公,姑父一家原先是做什麽的?」
孫家阿公道:「原先他們家落魄我尋思好歹也是能斷文識字,後來為了營生做了花草匠人,又學了木匠手藝開了鋪子,他一眼相中你姑姑,我也樂見其成的。」
花草匠人,木匠!
孫巧兒眼睛亮了,搖著孫家阿公手臂問:「那姑父豈不是很會侍弄花草!」
她正缺個在行人,就有人給自己送枕頭來。
孫家阿公也明白過來,他們家雖是泥腿巴子,但那精細的護理果樹育苗的活計就不太精通,眼下開的果園少不了要請人。
可是,對方身子骨就......
「飛兒、鵬兒可會你們爹的手藝?」
兩人一聽外公問,連忙誠實答:「我們最擅長木匠活,管理花草還不如爹爹。」
孫家阿公點頭,也是,倆都大骨架子,一看就是大力氣的後生。
心有靈犀的祖孫隻消一個眼神就有了計較。
既然孫慧娘迴來是為了借錢,可繼續在城裏營生,那幾個錢哪經得住花,眼下他們家連鋪子都賣了去救命,以後拿什麽安身立命?
孫巧兒很貼替阿公開口:「阿公,咱家不正缺人種果育苗?還有咱們家的要養上萬多隻雞鴨,恐怕管不過來呢。」
萬多隻雞鴨!
孫慧娘一家已經被那數字壓得喘不過氣來,那是什麽概念!
密密麻麻圈起來恐怕新屋子就放不下腳了。
孫家阿公摩挲了一下下巴道:「嗯,眼下新買的雞崽鴨崽還小,家裏人勉強支使得開,」隨即他抬了一眼,「家裏缺人,如果你們願意,我可以把種樹和養雞鴨鵝的活計給你們。」
看看孫家開的荒地,十畝魚塘、十畝田、剩下六十畝都是準備種果樹的,光一項採辦果樹苗就要花費多少?
就是僅得一件事,他們分的錢能少了去?
孫慧娘臉都紅了,而兩個兒子唿吸明顯粗重起來。
六十畝地要種多少?他們手腳勤快把活全都包了去,完全抵得上在縣城給人沒日沒夜打一年工呢!
孫家阿公把他們的神色看在眼裏,道:「怎麽不說話?不願意?」
孫慧娘拉著兩個兒子「噗通」跪下,聲音哽咽:「謝謝爹!謝謝爹!」
「多謝外公,多謝外公!」
他們知道孫家阿公的許諾就意味著給人一條生路!
已經不堪重負的一家人,終於又看到了希望。
孫家阿公思考一會又道:「至於要採買的果樹苗,我已經托人打聽,我看你男人要還能撿起本事,就隨人一塊去給我把把關。」他託了潘老闆是一迴事,但下麵的人要沒個眼力半吊子的,送迴來他還得發愁補苗。
孫慧娘立刻答應了:「爹,我和他一塊去,定不會誤事!」
孫家阿公滿意了,孫巧兒又問:「那安排姑姑一家住哪呢?」
暫時住新屋是可以,可畢竟人家姓薑,兩家人每天頭碰頭,短時間沒什麽,時間長了,就算她內心陰暗當小人吧,總之是個隱患。
孫家阿公早有想法:「咱那果園不正造了一處屋,雖不算大,也夠住,你們可以搬去那,離雞舍近,有個什麽動靜的還能及時看看。」
而且離他們家也不遠,也不顯分生。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