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揚靈又將桌案上所有東西歸置一遍,左右看了看,才悠悠吐口氣,走至外間。陽春三月,風光正好。湛藍的天似水晶澄澈。她的嘴角微微向上翹起,無法控製的噙著一抹笑。
邊關奏報是昨日送來的。說孟昱兩戰兩勝,斬殺敵人近萬。藺常看了奏報,龍心大悅,誇讚孟昱不已。她站在旁邊,低著頭,與有榮焉。
看奏報的日期,已是兩月之前。算算時日,也不知他們行軍至何處了。
走至外間,迎頭碰上黛筠過來。隻見她步態輕盈,粉麵含笑,一派春風得意的模樣。因二殿下前次輕薄之事,宋揚靈與其頗有嫌隙。但顧忌這黛筠同二殿下的關係,一直不曾說破。黛筠亦從藺楠處聽了不少關於宋揚靈的不是。但金蘭情深,她倒一點也沒因此疏遠宋揚靈,反將從藺楠處聽聞之語原原本本複述了一遍。還勸宋揚靈找準時機解釋清楚。
隻是事情到底不易說開。米黛筠也就丟下不管了。
“今日怎麽這等高興?”宋揚靈笑著上前。
米黛筠麵上笑意不止,卻未說話,先是朝四周看了一眼。見四下無人,卻仍是不放心,攜了宋揚靈的手,走至一旁,才低聲說:“昨日,二殿下同我說,賢妃因周王妃總不生養,已經答應下讓我去畫芳宮。”
這便是要納黛筠的意思了,宋揚靈趕緊問:“品級定了麽?”
“說是先做良娣。”米黛筠大約是太過歡喜,雖盡力壓低了聲音,卻忍不住顫音。
宋揚靈同米黛筠交好日久,知曉她得償所願,終身有靠自是替她歡喜。隻是忍不住想起周君清。三妻四妾自古已有,誰也說不著不好。女戒女訓上,多少賢德佳婦還主動幫夫君納妾!然而,道德倫理是這樣,心裏卻總是不甘願。不也有古話說,哪個嬌妻不含酸?
叫宋揚靈說,黛筠嬌妍明媚,周君清似空穀幽蘭,哪一個配二殿下都是糟蹋了!
因此隻說了句恭喜,就再難違心恭賀,於是撿著現實問題來說:“我得好好準備一份賀禮。再則,日子一定你就立馬告訴我。也有時間讓我上下打點,定叫你風風光光地過去。”
黛筠嬌羞一笑,道:“有勞你費心。”想了想,又道:“這事我還未同其他人說,畢竟尚未有正式旨意。”
“放心,我知道分寸,自是不會多言。”
宋揚靈送走米黛筠之後,想了想,迴到屋內給碧檀交代一聲,說有事要出去一趟,很快便迴來。
除了勤政殿,就朝畫芳宮的方向走去。
畫芳宮在皇宮東北角,地方不大,卻很是小巧精致。通傳之後,宋揚靈隨一個小宮女來到偏殿。隻見周君清坐在月洞窗下,手裏拿著一卷書。身邊還散落著幾本書——皆是前朝的稗官野史。
宋揚靈屈身行禮,道:“久疏問候,今日特來探望王妃。”
周君清上前扶她起來:“有勞你費心記掛,請坐。”又吩咐人上了茶湯。
宋揚靈聞到空氣中一陣清香,不似尋常熏香那般甜膩,倒是清幽寧靜仿佛在山林之中,不由笑道:“好清新味道。”
周君清一笑:“你倒喜歡這味道。我從前在家時調製的,二殿下倒說這味道過於冷清。”
聽她提起藺楠,宋揚靈便開口道:“聽說了一件事情,思來想去,還是覺得理當先知會王妃一聲。”
“請說。”
宋揚靈並不拐彎抹角,直接道:“有人說二殿下要納新人。宮裏女人多,二殿下又身份尊貴,莫說有這等傳言,便是真有此事也不出奇。”話說得委婉。她擔心周君清一時不好接受。
周君清卻是連眉毛亦不曾抬一下,神情平靜得有些木然。隻右手忍不住輕輕顫抖。縱然她再豁達通透,到底隻是未滿二十的青年女子。曾滿心期待地嫁給藺楠。度過了舉案齊眉的一段時光。而藺楠的心,卻像振翅蝴蝶,終是不肯為一株花停留。
說不傷心是自欺欺人。
宋揚靈見她半晌未曾說話,同為女子,不免有唇亡齒寒之感,歎口氣,輕聲道:“這事雖然常見,我卻並不認為其正確。隻是,自古以來便是如此,叫人無奈又無力。”
周君清突然問:“是長樂宮的聞鶯,還是尚服局的崔司寶?”
宋揚靈聞言一驚。她以為周君清入宮不久,又性格恬淡,不當知曉這些宮闈秘聞。孰料她竟連這兩人同二殿下的私情也知道!
周君清見宋揚靈麵色有異,猜出她心中所想,輕聲道:“我自是不願去打聽這些秘聞,奈何當事者不以為醜,反以為榮。時常過來顯露。”
宋揚靈連聽聽都替她們丟人,頓了半晌,搖搖頭:“都不是。我答應了那人暫且不說出來。此番來隻是……”她實在不忍心將周君清蒙在鼓裏,適才提前知會,“想讓王妃有一個準備。”
周君清聽了也不為難宋揚靈,隻說:“這個倒是聰明謹慎的。”
宋揚靈因不便久待,說完事情,又勸慰幾句,便告辭出來。路過正殿,見宮女正關門。隱約聽見二殿下和賢妃的聲音。
“這事一定得找個靠得住的人才能辦!”
“你舅舅還靠不住?!”
……
後頭的便聽不清了。
——————
話說李長景大軍漸漸深入草原腹地。依照搜集到的情報,應當離羅摩主力大軍駐紮的西月河不遠。
又行軍十日,派出去的哨探迴複消息稱北麵、東麵皆有敵軍。
李長景召集諸部將在營帳製定對敵之策。據報,東麵隻有小部分敵軍,約有萬人。而北麵則是大軍所在。如此,隻需派一部分人馬襲擊東麵,主力部隊則全力攻向北麵即可。
孟昱戰功在前,自是去東麵牽製敵軍的不二人選。
方案便就此定下來。孟昱領兵往東,李長景率主力往北。結束以後,雙方在北麵匯合。
第二日,孟昱領兵出發前。李長景特意送行。並再次告誡:“此番出兵,首要任務是牽製東麵兵力,萬不可使他們前往北麵救援。我在北麵亦是一樣,絕不使你腹背受敵。”
“大將軍放心,便是戰至一兵一卒,末將也絕不讓人逃脫。”錯過數十萬大軍的激烈一戰,自是可惜。然而即便孟昱前往北麵,也主導不了局麵。反正在哪兒都是殺敵,軍功總歸一樣。
他翻身上馬,別過李長景之後,率眾開拔。
——————
三日之後,遇上一小股敵軍,隻有百來人。士兵們一擁而上,圍了個水泄不通。經前兩次戰役,羅摩人都聽說了孟昱名號。知他殺人無數,更開膛破肚,皆是又恨又懼。此番見了他的旌旗,自是格外眼紅,便是拔刀相向。
一百來人的小隊伍遇上萬人部隊,自然是甕中之鱉。激烈廝殺了約兩個時辰,那一百羅摩人幾乎死傷殆盡。
領隊的臨死前狠狠望著眼前眾人,用羅摩話不斷大聲咒罵。戰場之上,喊殺聲震天,又哪裏有人聽得清楚,或是在意一個將死之人的怨憤。
他口中尤在喝罵,背後卻已有彎刀揮來。白光一閃,人頭滾落。唯有雙目圓睜,嘴唇大張,還停留在方才那個口型——依稀是個“娘”字。
戰事結束以後,孟昱擔心有人走脫,前去通風報信。下令不得停留,全軍繼續前行。
連續趕路兩天一夜之後,已是人疲馬乏。又遇上突然而來的暴雨,孟昱便下令全軍休整。
大雨整整下了一日。到日暮時分才放晴。孟昱坐不住,騎了馬便在附近勘探地形。又見天色已晚,夜色溶溶。心想已經趕路許久,理當離羅摩軍不遠。不若再走遠些看看,或許有所發現。
約莫子時時分,已到西月河邊。找了個小山丘,借著月光一望,隻見目光所及,皆是營帳,何止上萬!
他心下一沉,後背已遭冷汗浸濕。這哪裏是萬餘人的部分兵力,分明是羅摩主力所在!看營帳樹木,怕是十萬不止!黑夜之中,一座座營帳如犬牙交錯。他手下所有人,似乎還填不滿這牙縫。
邊關奏報是昨日送來的。說孟昱兩戰兩勝,斬殺敵人近萬。藺常看了奏報,龍心大悅,誇讚孟昱不已。她站在旁邊,低著頭,與有榮焉。
看奏報的日期,已是兩月之前。算算時日,也不知他們行軍至何處了。
走至外間,迎頭碰上黛筠過來。隻見她步態輕盈,粉麵含笑,一派春風得意的模樣。因二殿下前次輕薄之事,宋揚靈與其頗有嫌隙。但顧忌這黛筠同二殿下的關係,一直不曾說破。黛筠亦從藺楠處聽了不少關於宋揚靈的不是。但金蘭情深,她倒一點也沒因此疏遠宋揚靈,反將從藺楠處聽聞之語原原本本複述了一遍。還勸宋揚靈找準時機解釋清楚。
隻是事情到底不易說開。米黛筠也就丟下不管了。
“今日怎麽這等高興?”宋揚靈笑著上前。
米黛筠麵上笑意不止,卻未說話,先是朝四周看了一眼。見四下無人,卻仍是不放心,攜了宋揚靈的手,走至一旁,才低聲說:“昨日,二殿下同我說,賢妃因周王妃總不生養,已經答應下讓我去畫芳宮。”
這便是要納黛筠的意思了,宋揚靈趕緊問:“品級定了麽?”
“說是先做良娣。”米黛筠大約是太過歡喜,雖盡力壓低了聲音,卻忍不住顫音。
宋揚靈同米黛筠交好日久,知曉她得償所願,終身有靠自是替她歡喜。隻是忍不住想起周君清。三妻四妾自古已有,誰也說不著不好。女戒女訓上,多少賢德佳婦還主動幫夫君納妾!然而,道德倫理是這樣,心裏卻總是不甘願。不也有古話說,哪個嬌妻不含酸?
叫宋揚靈說,黛筠嬌妍明媚,周君清似空穀幽蘭,哪一個配二殿下都是糟蹋了!
因此隻說了句恭喜,就再難違心恭賀,於是撿著現實問題來說:“我得好好準備一份賀禮。再則,日子一定你就立馬告訴我。也有時間讓我上下打點,定叫你風風光光地過去。”
黛筠嬌羞一笑,道:“有勞你費心。”想了想,又道:“這事我還未同其他人說,畢竟尚未有正式旨意。”
“放心,我知道分寸,自是不會多言。”
宋揚靈送走米黛筠之後,想了想,迴到屋內給碧檀交代一聲,說有事要出去一趟,很快便迴來。
除了勤政殿,就朝畫芳宮的方向走去。
畫芳宮在皇宮東北角,地方不大,卻很是小巧精致。通傳之後,宋揚靈隨一個小宮女來到偏殿。隻見周君清坐在月洞窗下,手裏拿著一卷書。身邊還散落著幾本書——皆是前朝的稗官野史。
宋揚靈屈身行禮,道:“久疏問候,今日特來探望王妃。”
周君清上前扶她起來:“有勞你費心記掛,請坐。”又吩咐人上了茶湯。
宋揚靈聞到空氣中一陣清香,不似尋常熏香那般甜膩,倒是清幽寧靜仿佛在山林之中,不由笑道:“好清新味道。”
周君清一笑:“你倒喜歡這味道。我從前在家時調製的,二殿下倒說這味道過於冷清。”
聽她提起藺楠,宋揚靈便開口道:“聽說了一件事情,思來想去,還是覺得理當先知會王妃一聲。”
“請說。”
宋揚靈並不拐彎抹角,直接道:“有人說二殿下要納新人。宮裏女人多,二殿下又身份尊貴,莫說有這等傳言,便是真有此事也不出奇。”話說得委婉。她擔心周君清一時不好接受。
周君清卻是連眉毛亦不曾抬一下,神情平靜得有些木然。隻右手忍不住輕輕顫抖。縱然她再豁達通透,到底隻是未滿二十的青年女子。曾滿心期待地嫁給藺楠。度過了舉案齊眉的一段時光。而藺楠的心,卻像振翅蝴蝶,終是不肯為一株花停留。
說不傷心是自欺欺人。
宋揚靈見她半晌未曾說話,同為女子,不免有唇亡齒寒之感,歎口氣,輕聲道:“這事雖然常見,我卻並不認為其正確。隻是,自古以來便是如此,叫人無奈又無力。”
周君清突然問:“是長樂宮的聞鶯,還是尚服局的崔司寶?”
宋揚靈聞言一驚。她以為周君清入宮不久,又性格恬淡,不當知曉這些宮闈秘聞。孰料她竟連這兩人同二殿下的私情也知道!
周君清見宋揚靈麵色有異,猜出她心中所想,輕聲道:“我自是不願去打聽這些秘聞,奈何當事者不以為醜,反以為榮。時常過來顯露。”
宋揚靈連聽聽都替她們丟人,頓了半晌,搖搖頭:“都不是。我答應了那人暫且不說出來。此番來隻是……”她實在不忍心將周君清蒙在鼓裏,適才提前知會,“想讓王妃有一個準備。”
周君清聽了也不為難宋揚靈,隻說:“這個倒是聰明謹慎的。”
宋揚靈因不便久待,說完事情,又勸慰幾句,便告辭出來。路過正殿,見宮女正關門。隱約聽見二殿下和賢妃的聲音。
“這事一定得找個靠得住的人才能辦!”
“你舅舅還靠不住?!”
……
後頭的便聽不清了。
——————
話說李長景大軍漸漸深入草原腹地。依照搜集到的情報,應當離羅摩主力大軍駐紮的西月河不遠。
又行軍十日,派出去的哨探迴複消息稱北麵、東麵皆有敵軍。
李長景召集諸部將在營帳製定對敵之策。據報,東麵隻有小部分敵軍,約有萬人。而北麵則是大軍所在。如此,隻需派一部分人馬襲擊東麵,主力部隊則全力攻向北麵即可。
孟昱戰功在前,自是去東麵牽製敵軍的不二人選。
方案便就此定下來。孟昱領兵往東,李長景率主力往北。結束以後,雙方在北麵匯合。
第二日,孟昱領兵出發前。李長景特意送行。並再次告誡:“此番出兵,首要任務是牽製東麵兵力,萬不可使他們前往北麵救援。我在北麵亦是一樣,絕不使你腹背受敵。”
“大將軍放心,便是戰至一兵一卒,末將也絕不讓人逃脫。”錯過數十萬大軍的激烈一戰,自是可惜。然而即便孟昱前往北麵,也主導不了局麵。反正在哪兒都是殺敵,軍功總歸一樣。
他翻身上馬,別過李長景之後,率眾開拔。
——————
三日之後,遇上一小股敵軍,隻有百來人。士兵們一擁而上,圍了個水泄不通。經前兩次戰役,羅摩人都聽說了孟昱名號。知他殺人無數,更開膛破肚,皆是又恨又懼。此番見了他的旌旗,自是格外眼紅,便是拔刀相向。
一百來人的小隊伍遇上萬人部隊,自然是甕中之鱉。激烈廝殺了約兩個時辰,那一百羅摩人幾乎死傷殆盡。
領隊的臨死前狠狠望著眼前眾人,用羅摩話不斷大聲咒罵。戰場之上,喊殺聲震天,又哪裏有人聽得清楚,或是在意一個將死之人的怨憤。
他口中尤在喝罵,背後卻已有彎刀揮來。白光一閃,人頭滾落。唯有雙目圓睜,嘴唇大張,還停留在方才那個口型——依稀是個“娘”字。
戰事結束以後,孟昱擔心有人走脫,前去通風報信。下令不得停留,全軍繼續前行。
連續趕路兩天一夜之後,已是人疲馬乏。又遇上突然而來的暴雨,孟昱便下令全軍休整。
大雨整整下了一日。到日暮時分才放晴。孟昱坐不住,騎了馬便在附近勘探地形。又見天色已晚,夜色溶溶。心想已經趕路許久,理當離羅摩軍不遠。不若再走遠些看看,或許有所發現。
約莫子時時分,已到西月河邊。找了個小山丘,借著月光一望,隻見目光所及,皆是營帳,何止上萬!
他心下一沉,後背已遭冷汗浸濕。這哪裏是萬餘人的部分兵力,分明是羅摩主力所在!看營帳樹木,怕是十萬不止!黑夜之中,一座座營帳如犬牙交錯。他手下所有人,似乎還填不滿這牙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