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昱勒緊韁繩,輕輕一夾馬腹,沿著原路折返。心中雖是惶急不堪,卻不敢縱馬疾奔,擔心稍有響動,便驚起身後的數十萬羅摩人。


    行了二裏開外之後,他才高高揚起馬鞭,朝駐紮之地飛奔而去。


    黃柏正在帳外小解,聽見馬蹄聲響,遙遙望去,借著月光,看見依稀是孟將軍模樣。他抖了幾下,紮好褲子。大步跑過去。待孟昱下馬以後,他順手牽過來,側身時,望見孟昱臉色奇怪得緊。有些泛白,又帶著煞氣。


    鬆開韁繩,下了馬,孟昱才發覺這一路拽得太緊,手心滿是勒痕。灼燒般疼。此刻也都顧不上了,他衝黃柏說:“叫元佐、顧文山、方青、李牧即刻來我營帳!”


    “將軍,還不到四更……”


    “快去!”


    孟昱說畢,大踏步朝營帳內走去。


    ——————


    白色軍帳,右邊地上鋪了羊毛氈。隻點一盞燈。燭火映著幾個人焦灼的臉。


    “羅摩營地離此不足五裏,駐紮士兵不下十萬。”


    “他娘的,老子非宰了羅守那個小子。探的什麽路!口口聲聲說小股敵軍,一萬來人!他眼睛叫屎糊了罷,一萬人的營帳和十萬人的營帳都看不清!”元佐憨直悍勇,隻當是哨探時出了差錯,幾曾想過這背後還有陰謀。


    孟昱心裏卻是認定了此乃李長景主使,也許還牽涉到朝堂其他勢力。不由皺緊了眉頭,低聲喝到:“別扯這些沒用的。先保住你的小命再說!”


    “將軍!撤退罷,這仗怎麽打?”顧文山在四人中頗為謹慎。


    “出征之前,李大將軍的軍令是牽製東麵羅摩軍。若是不戰而退,便是違抗軍令。迴去以後一樣難逃懲處。”李牧雙手環於胸前,因思慮得多,神色格外糾結。


    “打他娘的……”


    “難道還真……”


    元佐和方青同時開口。兩人對視一眼,方青合上嘴讓元佐先說。


    “老子也不是沒殺過羅摩人,沒見的他們就有三頭六臂。管他多少人,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


    方青聽得連連搖頭:“他們有十萬人!我們才多少?一萬多點!都夠把我們剁成肉醬了。”


    “嗤……”元佐尚未嗤完,方青便轉過頭去,問孟昱:“將軍,求援罷?”


    孟昱的神色陰沉得幾乎要滴下水來。有些話他不能說,一旦條命,隻怕軍心潰散一發不可收拾。情勢如此,隻怕無論如何也逃不了一個死字。


    撤退是陣前脫逃,違抗軍令,迴去是死。血戰到底無疑是拿命填陷,也是死。至於援兵,若李長景真的願意發援兵,又怎會刻意以錯誤消息派他來此?


    孟昱不覺握緊了拳頭。眾人見他一言不發,都覺無形中如有千鈞壓力。


    半晌,李長景才開口:“方青,你即刻啟程,向李大將軍求援。不要等人通傳,在馬上高唿著闖進去。”如此一來,起碼鬧得眾人皆知。若李長景真的不發援兵,肯定惹人非議。


    方青星夜奔馳而去。孟昱又對剩下的人道:“草原廣闊,無險可守。唯有奇襲,或許能有一線轉機。你們即刻召集人馬,夜襲羅摩營地。燒糧草,放馬。不可戀戰。”


    ——————


    剛過寅時,正是夜深露重。天黑得似乎將永不再醒來。烈風穿透盔甲,驚起寒意一片。


    孟昱騎在馬上。也許是肅殺之氣太過,胯下馬匹來迴走動不止。他猛一拉韁繩,對著已經列隊的士兵大聲喊道:“今日若是戰死,我與你們一同埋骨於此!”


    一時群青激蕩。孟昱一馬當先。慘白的月光下,是如暗流般湧動的人影。


    羅摩軍隊正在熟睡之中。其實這不但隻是一支軍隊,而是羅摩主要部落紮尕的聚居之處。營中中央最高大的拿頂帳篷裏住的正是乃以王。羅摩也無正式軍隊,多有男人,但凡成年,皆入行伍。可謂全民皆兵。


    正是寒氣逼人的時候,今日夜裏卻似比往常熱了些。有人翻了個身,將胳膊從被子裏伸出來。卻覺得眼前紅光一閃,懵裏懵懂地揉揉眼睛,漫不經心地一望,隻見火光衝天而起,濃煙密布,竟已是火燒連營一片。


    接著無數人從夢中驚醒。小兒啼哭,婦人哀嚎。腳步聲杳雜。馬匹受驚,四散奔逃。踩死踩傷不計其數。孟昱率人趁亂殺入敵軍之中,大肆砍殺。半個時辰之後,按計劃原路奔逃。


    羅摩人被殺得措手不及,慌亂之下,死傷大片,但很快迴過神來,在將領組織之下,立即反撲。


    孟昱的軍隊且戰且退。直到兩處小山丘附近,事先埋伏的一萬人馬傾巢而出,挾奔雷之勢。


    從天色微明一直到日上中天。屍體已經滿地。仍在奮戰的人不免氣喘籲籲。更有馬匹口吐白沫,轟然而倒,壓死壓傷一片。


    黃柏緊跟在孟昱身側,眼見追兵越來越多。急得趕緊勸孟昱:“將軍,撐不下去了,突圍罷。”


    孟昱的刀將將砍下一個人頭。血光四濺。他亦知此番怕是無力迴天。可是他一點也不想死。他還想著凱旋迴朝,封萬戶侯,更重要的是,他還要迎娶宋揚靈過門。一樁樁一件件,帶著煙火氣息的小事,構成了對人世最沉重繁密的眷念。


    即便突圍出去,又能如何?功敗垂成,喪家之犬。叫他如何以蓋世功勳換取稱心婚事?


    他一拉韁繩。胯下之馬長嘶一聲,雙蹄騰空。他高喊一聲:“大丈夫何懼一死!”話音剛落,腦中驟然跳出宋揚靈低眉巧笑的臉。心中一痛,如遭重擊。


    一萬六千人,已經死傷過半。而追擊來的數萬羅摩軍,亦是死傷過萬。這一戰,算不得輸。


    午時過後,雙方皆是疲憊不堪。戰事膠著,難解難分。


    羅摩一方眼見睿朝士兵不多想不到卻個個善戰,竟難打至此。再到日暮時分,實在難分高下。雙方不得不暫時鳴金收兵,埋鍋造飯。


    打了一天半夜,所有人都餓得兩眼發綠。聽到吃飯,毫無遲疑。入夜之後,雙方各有哨兵巡守。


    孟昱全無睡意,獨坐一旁,想著心事。這一日一夜下來,簡直如同奇跡。他實在不曾想到竟可以堅持這麽久。如今看來,殺敵不少,也稱得上軍功了。若是此時趁敵不備,夤夜奔逃,不可謂不是保全之法。隻是這麽多人一同行動,難免不打草驚蛇。而若隻帶一部分人走,剩下的人豈非如同棄子?如此棄車保帥,實在太過殘酷。


    已經沒有營帳,所有人都是幕天席地而睡。夜裏寒氣重,人人蜷縮著身子,睡得很不安穩。


    孟昱也累,累得恨不能就地一滾,鼾聲震天,然而腦子裏卻像有火燒一般,停不下來地想。


    就在他為到底要不要漏液而逃左右為難時,突然感覺到地麵輕微震動。那是千軍萬馬齊踏才能有的效果。


    來的是誰?


    羅摩紮尕部主力盡皆在此。還有五、六個小部落,人數不多,不足以形成這般聲勢。除非聯合而來。然而,羅摩個部落之間亦是征戰不休,從未有過聯合的時候。


    接著越來越多的人察覺有異,紛紛坐起。經此一戰,眾人已是驚弓之鳥,隻當羅摩人趁夜發動攻擊。


    而羅摩那邊以為是孟昱再次夜襲。


    局勢一觸即發。


    幾騎快馬突然從孟昱大軍身後急速奔來。馬上之人皆高聲大喊:“援軍到……”


    孟昱心中一震,隻覺不可能。可是耳中分明是熟悉的漢話,馬上之人也確實是李長景部下沒錯。方青昨日才出發,就算沒日沒夜趕路,也不可能這麽快就搬來救兵。


    到底是怎麽迴事?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李長景大軍趕到。四十萬人如潮水般湧來。可憐羅摩兵本已奮戰良久,還沒睡個囫圇覺,又得起來再戰。


    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爭。四十萬睿朝大軍幾成合圍之勢,將人困馬乏的羅摩兵一網打盡。


    紮尕王乃以帶家眷禁衛逃得一命。將軍脫貼被殺。左王闊木爾遭俘。更有婦孺過萬,不知當如何處置。


    在草原上憋了小半年的男人們,一見女人,不比狼看見羊的姿態好多少。當日夜裏,就發生了數起奸淫。有寧死不從的婦人血濺當場。


    第二日李長景就下令奸殺者,一律砍頭。然後便將那些婦孺盡皆放了。才召集大軍集合,令人將五花大綁的秦立推出,斬首示眾。


    隻有八個字:“誤報軍情,其罪當誅。”


    孟昱私下問方青如何搬來的救兵。方青說半道上就遇見大軍正好往這邊進發。是李長景有心營救。


    孟昱想不明白,索性直接去找李長景。到營帳邊,卻聽校尉說大將軍出去了。


    他一路問過來,直到一個僻靜處,才看見李長景一人坐在地上。旁邊有一個小墳包,墳頭插著一把劍。而李長景的佩劍扔在一旁,沾滿泥土草屑。就連雙手,亦滿是泥土。不用想,也能猜到這必是秦立的墳了。


    秦立跟李長景多年,最後卻死於他的軍令之下。李長景自然難過。


    孟昱卻被秦立這番害得差點命喪於此。更有他的諸多同袍,馬革裹屍。心中自是恨意難消,立於了墳,也不下拜。


    李長景見孟昱來,知他心中有疑問,微不可聞地歎口氣,道:“秦立故意誤報軍情,引你遇上敵軍主力。被我知曉,適才星夜趕來救援。”


    孟昱心知事情必不會如此簡單。他跟秦立近日無怨,往日無仇,也談不上爭搶軍功,為何秦立要害自己?但看李長景不願再多說的神情,知道是問不出更多內幕的。


    他低頭想了想,忽而問:“將軍,戰場之上,我們是否可以真如袍澤,性命相交?”


    李長景愣了一下,繼而堅定地點點頭:“戰場之上,凡著我大睿袍服者,皆是我的袍澤,生死與共。”


    夕陽西下,萬裏草場無邊。李長景突然對孟昱說:“年輕一輩中,資質、戰功再難有能出你右者。有些話,想同你說說。”


    “將軍但說無妨。”


    “我從軍數十載,多年來,隻有一個心願。平定邊疆,驅除韃虜。朝堂政事複雜,不是我所欲。眼見一生夙願即將達成,迴思多年征戰,眼見自己的同袍倒下,邊疆居民因戰事而飽受流離。卻突然覺得一生戰功,亦是一身殺孽。戰功,不是真正於天下有功。”


    孟昱沒想到李長景竟這樣將他一生功勳否定。再看李長景,隻見狹長雙眼之中有傷感之色,便勸道:“都說文治武功,戰功如何不是於國於民有利?”


    “那是帝王將相的功績,不是百姓的。”李長景的神色頗為困惑:“你知道羅摩人為何總是攻擊邊疆麽?他們除了牛羊馬,什麽都沒有。鹽、布帛,錢、甚至稻米。現在我們趕走了羅摩人,十年……不說十年,就是兩年後,又當如何?羅摩人總歸需要這些東西,而他們又造不出來,亦無錢交換購買。屆時隻怕戰事再起。天下,要到哪天才真正太平?”


    孟昱心中一震。他從軍是因為這是最快封侯的路徑。希冀建功立業,也是出自男人天生的征服欲和權利欲。這些年飽受挫折磨難,在最現實的生活中錙銖必較,都快忘了曾經亦讀過修身齊家治天下。


    什麽才是於天下百姓真正有利?


    孟昱不禁也陷入沉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後宮新舊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湜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湜沚並收藏後宮新舊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