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河做完總結xing發言之後,離開了車輛大庫,向停放牽引機頭的機務車庫走去。


    “海平,你們怎麽想起來開發司乘人員報jing係統了?”


    梁遠對自己老子的xing格了解無比,梁江平得知梁海平想把司乘人員報jing係統,推介給部裏下來視察的總工程師後,直接把安裝了報jing裝置的東風機頭調給了梁海平,哈局的事故路內幾乎人盡皆知,劉長河登上機頭體驗過jing報裝置後,馬上就意識到了裝置的作用,答應梁海平向部裏推薦機車廠的發明。


    “這件事還真有些不知道從何說起。”梁海平苦笑著說道。


    梁海平總不能說這東西是機車廠抱上路局大腿後,用來拍部裏的第94章 聯試聯調馬屁的。


    看著劉長河好奇的目光,梁海平想了想才說道:“不怕劉局笑話,以前東北機車不招人待見,路內的活接不到,沒錢給工人開工資,我接手廠子後被逼無奈,出頭在部隊要了些小活& {},其中一個就是生產遙控器……”


    梁海平把梁遠招安蘇良宇的事情,半真半假的說了一遍,然後繼續說道:“那時候廠子還沒引進25s型車底,打算搞個多種經營,圍繞微型處理器開發些自動化產品。”


    “劉局也知道,我也算是鐵路家屬,對路內的一些事情比較關心,前一陣子哈局出的事故讓人扼腕,有一次聊天時和處理器實驗室的工程師說了哈局的事故詳情,沒想到他們說這事簡單,弄個提醒自動化係統不就得了,我放手讓他們試驗,結果不長時間還真搞出成果來了。”


    “不過眼前這個設備比較粗糙,還沒和機頭自身的微機控製係統整合到一起。”


    劉長河聽完哈哈一笑說道:“海平不用不好意思說,現在路內營運中的機頭,連和外界聯係的機車唿叫應答裝置都沒普及完,哪有第94章 聯試聯調什麽自身的微機控製係統”


    “不過你們搞的這個東西倒是個趨勢,部裏新引進的8k機車,已經基本實現了整機微機控製,機頭的所有數據都能通過微機顯示屏查詢監控。”


    “劉局的眼界果然開闊,我們廠子的工程師也說了,想把微處理器係統搬上25s型車底,對每節車底的發電機、空調、軸承的運行狀況進行監控,還打算把25s的手動門改成電氣塞拉門”


    梁海平把梁遠對25s型車底的後續改進規劃和劉長河說了一遍。br>


    劉長河對梁海平的所說的25s改型極其感興趣,拉著梁海平詢問了半天細節,最後說道:“你們打算做的列車控製係統最好還是和軌旁設備結合起來。這方麵我了解的不多,等遼東半島號營運後海平來趟路局,我給你找幾個專家你們聊聊。”


    一行人邊走邊聊,劉長河在機務車庫又待了半個多小時,才結束了聯試聯調前的視察工作。


    隔ri,鐵道部副部長劉智高、總師趙鐵民,準時乘坐部內專列抵達蘇家屯車務段。


    雖然鐵道部下來的領導級別比較高,由於不是正式上線營運,地方zhèng fu隻是盛京市派出了一個主管交通的副市長做禮節上的接待。


    停放著遼東半島號編組的車庫大門緊閉,臨時搭建的月台上人頭湧湧,梁海平作為遼東半島號的車輛供應商也在〖主〗席台上混了個位置,暫短的歡迎過後,開始了例行的領導致辭,總工程師趙鐵民的致辭極為簡潔,不到三分後就結束了,副部長劉智高的致辭卻出奇的漫長。


    梁遠躲在臨時月台下邊,混在新聞記者團裏,一邊想著編組的聯試聯調,一邊心不在焉的聽著副部長劉智高大談特談遼東半島號的意義。


    所謂聯試聯調,就是指通過不同時速的列車,對沿線軌道、信號等各項設備逐步進行測試調整,微調部分軌道參數,直到整個線路符合設計時速的運行要求。涉及線路、路基、軌道等多個範疇,對於列車本身來說聯試聯調工作除了檢驗列車編組的自身xing能之外,還需要檢測車載傳感器同沿途地麵應答裝置的通信是否順暢,各種數據傳輸是否準確無誤。


    像梁遠規劃中的紅外軸溫報jing係統,就是利用鐵路沿線設置的紅外探測裝置,掃描在裝置前經過的列車轉向架部分,若是發現溫度異常則直接報jing,裝置的附近車站接到jing告後,由調度唿叫司乘人員及時停車。


    若是係統進一步發展則可以和列車直接進行數據交換,地麵裝置發現異常後將數據發送給附近車站的同時,也會將數據發送到該編組的牽引機頭,這就構成了雙冗餘係統,避免了一些不可控的人為因素,大大提高了安全係數。真正步入200公裏時速以後,列車編組本身還會自帶一套車軸溫度jing告係統,這樣就會構成三冗餘係統。


    〖ri〗本新幹線高速列車運行47年無事故,就是建立在這種多重安全檢測防護機製的基礎之上的。


    在87年〖中〗國鐵路還處於蹣跚學步之中,甚至還存在著道岔班編製,很多支線鐵路的道岔,還需不可控因素及多的人力搬動運轉,距離電氣化時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因此對於25s型車底來說,這次聯試聯調工作基本處於“圍觀”狀態,無需同外界進行任何數據交換,隻要保證自身車體不出現b級以上類事故即可。


    作為遼東半島號的起點和終點,盛京和大連早在半年前,就對兩市之間開通高速直達列車進行了高密度報道,作為遼寧第一大報《遼_寧ri報》還曾以特刊的形式對兩市直達列車進行了征名活動,這次遼東半島號編組首次亮相,光省內的平麵媒體就來了四、五家,連和長大鐵路不沾邊的本溪市,都派出了《本溪ri報》的記者出現在人群中。


    當梁遠無聊的把到場媒體統計了十七、八遍之後,劉部長的講話才結束,隨著劉長河一聲令下,車輛大庫兩扇厚重的鐵門徐徐打開,掛著大紅彩綢的東風機頭冒著淡淡的青煙,拉著藍白相間的整列編組駛出大庫。


    80年代的〖中〗國人對高樓大廈的向往,沒經曆過那個年代的人是無法理解的,當年的農民兄弟對城裏人最大的認識就是住樓房,有班上。對於樓宇的向往甚至連頂層人士都不能免俗,〖中〗國的傳奇企業家史玉柱的第一次創業失敗,就是因某些大佬視察巨人集團時,對在建的巨人總部大樓提出“為什麽不可以在高幾層”的鼓勵下,從18層變成了72層,最終資金鏈斷裂拖垮了巨人集團。


    因此當25s編組在雙機重聯的東風4型牽引下徐徐駛出車檢庫之後,梁遠周邊的記者們頓時沸騰了起來。


    “我的天,雙層的,是雙層的,居然是帶二樓的火車”


    “不是說空調車底麽,鐵道部這迴瞞得可真緊啊,居然一點風聲都沒透露。”


    “哇,好漂亮啊。”


    現場的嗡嗡聲猛地大了起來,甚至蓋過了東風機頭輕微的嘶吼聲,接著閃光燈頻頻亮起,各報社的攝影記者找適當了角度後一頓狂拍。


    梁遠看著一片沸騰的現場,眯起眼睛看了看站在台上的劉長河,心想這個老家夥到是會造勢,讓他這麽一搞今天省內新聞的頭條應該是上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工業之動力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滿樓紅袖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滿樓紅袖招並收藏工業之動力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