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豔陽將靖王府映照得格外地富麗堂皇,府內水榭樓台在樹影掩映中透著一股難得的閑適愜意。王府花園內有著一條蜿蜒曲折的人工魚塘,遠遠望去猶如一條飄帶縈繞於假山亭台中。魚塘四周則是林立著各種祥瑞模樣的石雕,以及幾把掛得高高的琉璃宮燈。
繁花下魚塘邊,正佇立著一個著金絲龍紋華衣,佩玉石錦戴的男子。他手中握著一把魚食,有意無意地往塘子裏丟去。
“王爺。”丁一杉將劍支於地上,對著京兆王單膝跪地。
“事情辦好啦?”京兆王往魚塘裏扔了些食物,引得水下肥美的鯉魚爭相冒出頭來搶食。
“是。”丁一杉跪著迴道。
“恩,很好。你退下吧。”王爺頭也不迴地吩咐道。
丁一杉眉頭微皺,他來的時候一直在考慮是否要將方才所見之事稟報。若趙複若是王爺所殺,那稟報就顯得多此一舉。可若是死於非命,那就是出了亂子,不得不報。權衡利弊他還是決定稟報。
王爺見丁一杉沒有動靜,迴過頭看著他問道:“怎麽,還不走?有什麽事嗎?”
“王爺,我在亂葬崗看到趙複了。不知是不是王爺的意思?”丁一杉如實迴稟。毒殺顧沾卿一事他並沒參與,卻有所耳聞,趙複之死有可能是辦事不利被王爺處決了。
“什麽?”誰知京兆王一聽,雙眼微眯,轉瞬間將手中整把魚食盡數灑向池塘。塘裏的鯉魚一看到美食,快速遊曳著爭相哄搶,一時間塘裏水聲嘩嘩作響魚兒亂作一團。
趙複看到京兆王反應,便知趙複鐵定死於非命。進言道:“卑職看得十分清楚,那人就是趙複。”
京兆王拍了拍手掌拂去粘在手上的粉末,早就佇立在一旁的婢女見此邁著蓮步走過來,跪著將托盤中的毛巾舉到京兆王麵前。京兆王順手接過濕巾,隨手一擦便扔到盤子上,再揮手趕走侍女:“丁一杉,你知不知道易雲先生?”
丁一杉雖被京兆王如此沒頭沒腦地問道,卻依舊有條不紊地迴答:“王爺是說,活死人肉白骨,專愛在閻羅殿中搶人的醫神易雲先生?”
“正是此人。你起來吧。”
丁一杉提劍起身,道:“謝過王爺。”
“毒殺顧沾卿的事沒成功,隻因有人從中作梗,把奄奄一息的顧沾卿硬拉迴了陽間。據趙複所言,天下間除了易雲先生之外無人有此能耐。後來我派趙複去調查此人,本來明日是我給他
的期限,不料......”京兆王想起趙複的死,心頭立馬飄起一陣烏雲,連話也不想再說下去。
丁一杉低頭思索片刻,上前一步說道:“據卑職所知,易雲先生獨來獨往,行蹤不定,且不喜和朝廷中人打交道。怎麽會壞了王爺的大計?”
“這個我也不知道,許是誤打誤撞,算是他顧沾卿命不該絕吧。”王爺負手而立,昂首望向長空輕歎了口氣說道。兩人都沉默著立了一會兒子工夫,京兆王才慢慢收迴看著遠方的視線,幽幽開口:“不管他是不是易雲先生,能解烏羅之毒就絕非碌碌之輩。本王打算拉攏此人,為本王效命。”
丁一杉不想王爺有這個心思,不假思索便出口坦言:“若他真是易雲先生,那.......拉攏易雲先生絕非易事。”他曉得王爺素來不喜別人忤逆他,說穿了全天下的掌權者大多願意聽歌功頌德的溢美之詞。隻是他生性耿直,加上王爺最近幾年對他信任有加,許多有利於大局的話他也不再忌諱。久而久之,王爺倒是越來越喜歡召他去議事,高出不勝寒,有事不能找宗親兄弟,卻隻能找個侍衛商量,想必這就是生在天家的悲涼吧。
王爺低笑一聲,玩起了右手拇指上的那枚玉扳指,加重語氣道:“哼,我當然知道絕非易事。隻是一杉哪,你看我這麽多年過來,哪件事是容易辦成的?要成就大業,就要去辦成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丁一杉把頭一低,應了聲是。有野心的人他見過無數,不過大多隻是耍耍嘴皮子空談報複罷了,真正有野心並有能力將其實現的人不多見。他的這位主子從始至今都是後者,對於一個隨從來說這當然是件好事。隻是誰又能知道王爺這種過大的野心有朝一日會不會將他身邊的人盡數帶入一個無法抽身的漩渦中。他欣慰的同時,不免泛起一絲深深的憂慮。他努力壓下自己的思緒,對著京兆王問道:“那卑職鬥膽請問,王爺打算如何做?”
京兆王對著丁一杉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輕拍他的肩膀道:“這事還是你去辦吧,別人做事我不放心。這樣,顧府我一直派人盯著,據探子來報那個人從未走出顧府,你給我守著,不管他是誰,等他出來之時務必請到王府。”
丁一杉聽完後,跪下領命:“王爺放心,卑職一定幸不辱命。”
王爺斜了他一眼,微微頜首:“恩,你下去吧。”
顧府款待柳墨隱的酒席設在平時吃飯的偏房內。這日櫥子三廣早早備下了晚膳所需的一應食材器皿,並將其整齊地排放
在廚房的方桌之上。爐子上的野鴨湯也用文火慢慢地燉著,隻等湯水變濃稠時,他便開始做菜。為了答謝這位大夫,這次他可是拿出了看家的本領。
申時一過,管家親自去請柳墨隱。待他步入飯堂之時,顧沾卿與沈挽荷已然入座,桌子上也早就擺好了碗筷與酒杯,隻等他入席。
晚風習習,顧沾卿因是病著,腿上多蓋了條毛毯。他連日來由於臥病在床,都未曾如何打理自己。今晚他做東,為了不失禮於客出來前卻是好生梳洗了番。
隻見他那一頭墨發被盡數挽成發髻,髻上細細地纏著素色飄帶。他身上罩了件淡藍色的儒衫,儒衫寬大的袖口處鑲著雪白的雲紋,行動間襯得他落拓大方。他的腰側則是係著一枚玲瓏玉佩,玉佩的下方流蘇低垂,說不盡的雅致。他的臉上退去劇毒所造成的青紫,露出原有的樣貌。現下兩道俊眉若鐵畫銀鉤,斯文中飽含英氣,一雙眼眸似萬丈深潭,深沉中透著清明。靜坐間,其周身氣度有幾分為官者的持重與四平八穩,卻因為病態未盡數除去,遠遠望去倒更像是一位體弱俊美的貴胄公子。
他此時坐在朝南的主位上,右手端著瓷杯,時不時地放唇邊輕抿一口。瓷杯裏裝的既不是酒也不是茶,而是白開水,他卻偏生喝得有滋有味。
他一見到柳墨隱,立即微笑著示意道:“柳大夫請坐,瑞妍快倒一杯熱茶。”
“顧大人,沈姑娘。”柳墨隱抱拳先換以一禮,接著拉開一張椅子朝東坐下。
“柳大夫何故如此急著走?”還未等柳墨隱坐穩,沈挽荷便開口問道。
柳墨隱望著對方略帶焦慮的神情,又想起那日對方說過的若是遇到危險定要護他周全之類的言語,心中突然升起一股奇怪的感覺。他輕笑了下,將這奇怪的感覺打發走,接著語調平淡地說道:“多日前有位朋友約了我初九在泰山見麵,這會兒這邊的事既已告一段落,自然要趕著去赴約。”
“哦,那日你寫的那封信,可是要寄給那位朋友?”沈挽荷再憶起那日對方百般推諉不願意前來,後來又讓小童子寄信,倒也有些信了他這番解釋。
“然也。”柳墨隱執著茶杯,點頭道。
“真的隻是如此?”沈挽荷又追問她,不知為何直覺告訴她此事沒有那麽簡單。她雖從沒見過京兆王本人,但從顧沾卿與此人明爭暗鬥的過程早已知悉對方是一個怎麽樣的人。眼前這位柳大夫救了顧沾卿,按那人的脾性十有□□不會善罷甘休。
“若不然,還會有什麽?”說話時,柳墨隱一臉坦蕩,絲毫不像在扯謊。
“哦,是麽。如此最好。”沈挽荷低喃道。
半響後她正待要再說些什麽,卻見泊周托著菜盤腳下如風,出現在廳堂中。他將盤子裏的菜碟子一一擺好,朗聲報出菜名,倒當真像極了酒肆飯館裏跑堂的小廝。“銀芽雞絲,香麻冷豆腐,話梅排骨。諸位請慢用。”說完也不和眾人打招唿,甩下肩上的抹布,一溜煙跑出門去。
作者有話要說:那什麽,小雨講故事喜歡娓娓道來。然後會寫一些鋪墊,我希望自己的文是前後連貫,有刺激,有萌點,有笑點,有感動的。前麵幾章主人公之間的情感表達會比較含蓄,因為是個長篇,如果開始就直入主題,也許起初會吸睛,但是到後麵容易乏味。言情部分大概在14章那邊真正展開,接著會穿插著故事一直到末尾。
繁花下魚塘邊,正佇立著一個著金絲龍紋華衣,佩玉石錦戴的男子。他手中握著一把魚食,有意無意地往塘子裏丟去。
“王爺。”丁一杉將劍支於地上,對著京兆王單膝跪地。
“事情辦好啦?”京兆王往魚塘裏扔了些食物,引得水下肥美的鯉魚爭相冒出頭來搶食。
“是。”丁一杉跪著迴道。
“恩,很好。你退下吧。”王爺頭也不迴地吩咐道。
丁一杉眉頭微皺,他來的時候一直在考慮是否要將方才所見之事稟報。若趙複若是王爺所殺,那稟報就顯得多此一舉。可若是死於非命,那就是出了亂子,不得不報。權衡利弊他還是決定稟報。
王爺見丁一杉沒有動靜,迴過頭看著他問道:“怎麽,還不走?有什麽事嗎?”
“王爺,我在亂葬崗看到趙複了。不知是不是王爺的意思?”丁一杉如實迴稟。毒殺顧沾卿一事他並沒參與,卻有所耳聞,趙複之死有可能是辦事不利被王爺處決了。
“什麽?”誰知京兆王一聽,雙眼微眯,轉瞬間將手中整把魚食盡數灑向池塘。塘裏的鯉魚一看到美食,快速遊曳著爭相哄搶,一時間塘裏水聲嘩嘩作響魚兒亂作一團。
趙複看到京兆王反應,便知趙複鐵定死於非命。進言道:“卑職看得十分清楚,那人就是趙複。”
京兆王拍了拍手掌拂去粘在手上的粉末,早就佇立在一旁的婢女見此邁著蓮步走過來,跪著將托盤中的毛巾舉到京兆王麵前。京兆王順手接過濕巾,隨手一擦便扔到盤子上,再揮手趕走侍女:“丁一杉,你知不知道易雲先生?”
丁一杉雖被京兆王如此沒頭沒腦地問道,卻依舊有條不紊地迴答:“王爺是說,活死人肉白骨,專愛在閻羅殿中搶人的醫神易雲先生?”
“正是此人。你起來吧。”
丁一杉提劍起身,道:“謝過王爺。”
“毒殺顧沾卿的事沒成功,隻因有人從中作梗,把奄奄一息的顧沾卿硬拉迴了陽間。據趙複所言,天下間除了易雲先生之外無人有此能耐。後來我派趙複去調查此人,本來明日是我給他
的期限,不料......”京兆王想起趙複的死,心頭立馬飄起一陣烏雲,連話也不想再說下去。
丁一杉低頭思索片刻,上前一步說道:“據卑職所知,易雲先生獨來獨往,行蹤不定,且不喜和朝廷中人打交道。怎麽會壞了王爺的大計?”
“這個我也不知道,許是誤打誤撞,算是他顧沾卿命不該絕吧。”王爺負手而立,昂首望向長空輕歎了口氣說道。兩人都沉默著立了一會兒子工夫,京兆王才慢慢收迴看著遠方的視線,幽幽開口:“不管他是不是易雲先生,能解烏羅之毒就絕非碌碌之輩。本王打算拉攏此人,為本王效命。”
丁一杉不想王爺有這個心思,不假思索便出口坦言:“若他真是易雲先生,那.......拉攏易雲先生絕非易事。”他曉得王爺素來不喜別人忤逆他,說穿了全天下的掌權者大多願意聽歌功頌德的溢美之詞。隻是他生性耿直,加上王爺最近幾年對他信任有加,許多有利於大局的話他也不再忌諱。久而久之,王爺倒是越來越喜歡召他去議事,高出不勝寒,有事不能找宗親兄弟,卻隻能找個侍衛商量,想必這就是生在天家的悲涼吧。
王爺低笑一聲,玩起了右手拇指上的那枚玉扳指,加重語氣道:“哼,我當然知道絕非易事。隻是一杉哪,你看我這麽多年過來,哪件事是容易辦成的?要成就大業,就要去辦成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丁一杉把頭一低,應了聲是。有野心的人他見過無數,不過大多隻是耍耍嘴皮子空談報複罷了,真正有野心並有能力將其實現的人不多見。他的這位主子從始至今都是後者,對於一個隨從來說這當然是件好事。隻是誰又能知道王爺這種過大的野心有朝一日會不會將他身邊的人盡數帶入一個無法抽身的漩渦中。他欣慰的同時,不免泛起一絲深深的憂慮。他努力壓下自己的思緒,對著京兆王問道:“那卑職鬥膽請問,王爺打算如何做?”
京兆王對著丁一杉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輕拍他的肩膀道:“這事還是你去辦吧,別人做事我不放心。這樣,顧府我一直派人盯著,據探子來報那個人從未走出顧府,你給我守著,不管他是誰,等他出來之時務必請到王府。”
丁一杉聽完後,跪下領命:“王爺放心,卑職一定幸不辱命。”
王爺斜了他一眼,微微頜首:“恩,你下去吧。”
顧府款待柳墨隱的酒席設在平時吃飯的偏房內。這日櫥子三廣早早備下了晚膳所需的一應食材器皿,並將其整齊地排放
在廚房的方桌之上。爐子上的野鴨湯也用文火慢慢地燉著,隻等湯水變濃稠時,他便開始做菜。為了答謝這位大夫,這次他可是拿出了看家的本領。
申時一過,管家親自去請柳墨隱。待他步入飯堂之時,顧沾卿與沈挽荷已然入座,桌子上也早就擺好了碗筷與酒杯,隻等他入席。
晚風習習,顧沾卿因是病著,腿上多蓋了條毛毯。他連日來由於臥病在床,都未曾如何打理自己。今晚他做東,為了不失禮於客出來前卻是好生梳洗了番。
隻見他那一頭墨發被盡數挽成發髻,髻上細細地纏著素色飄帶。他身上罩了件淡藍色的儒衫,儒衫寬大的袖口處鑲著雪白的雲紋,行動間襯得他落拓大方。他的腰側則是係著一枚玲瓏玉佩,玉佩的下方流蘇低垂,說不盡的雅致。他的臉上退去劇毒所造成的青紫,露出原有的樣貌。現下兩道俊眉若鐵畫銀鉤,斯文中飽含英氣,一雙眼眸似萬丈深潭,深沉中透著清明。靜坐間,其周身氣度有幾分為官者的持重與四平八穩,卻因為病態未盡數除去,遠遠望去倒更像是一位體弱俊美的貴胄公子。
他此時坐在朝南的主位上,右手端著瓷杯,時不時地放唇邊輕抿一口。瓷杯裏裝的既不是酒也不是茶,而是白開水,他卻偏生喝得有滋有味。
他一見到柳墨隱,立即微笑著示意道:“柳大夫請坐,瑞妍快倒一杯熱茶。”
“顧大人,沈姑娘。”柳墨隱抱拳先換以一禮,接著拉開一張椅子朝東坐下。
“柳大夫何故如此急著走?”還未等柳墨隱坐穩,沈挽荷便開口問道。
柳墨隱望著對方略帶焦慮的神情,又想起那日對方說過的若是遇到危險定要護他周全之類的言語,心中突然升起一股奇怪的感覺。他輕笑了下,將這奇怪的感覺打發走,接著語調平淡地說道:“多日前有位朋友約了我初九在泰山見麵,這會兒這邊的事既已告一段落,自然要趕著去赴約。”
“哦,那日你寫的那封信,可是要寄給那位朋友?”沈挽荷再憶起那日對方百般推諉不願意前來,後來又讓小童子寄信,倒也有些信了他這番解釋。
“然也。”柳墨隱執著茶杯,點頭道。
“真的隻是如此?”沈挽荷又追問她,不知為何直覺告訴她此事沒有那麽簡單。她雖從沒見過京兆王本人,但從顧沾卿與此人明爭暗鬥的過程早已知悉對方是一個怎麽樣的人。眼前這位柳大夫救了顧沾卿,按那人的脾性十有□□不會善罷甘休。
“若不然,還會有什麽?”說話時,柳墨隱一臉坦蕩,絲毫不像在扯謊。
“哦,是麽。如此最好。”沈挽荷低喃道。
半響後她正待要再說些什麽,卻見泊周托著菜盤腳下如風,出現在廳堂中。他將盤子裏的菜碟子一一擺好,朗聲報出菜名,倒當真像極了酒肆飯館裏跑堂的小廝。“銀芽雞絲,香麻冷豆腐,話梅排骨。諸位請慢用。”說完也不和眾人打招唿,甩下肩上的抹布,一溜煙跑出門去。
作者有話要說:那什麽,小雨講故事喜歡娓娓道來。然後會寫一些鋪墊,我希望自己的文是前後連貫,有刺激,有萌點,有笑點,有感動的。前麵幾章主人公之間的情感表達會比較含蓄,因為是個長篇,如果開始就直入主題,也許起初會吸睛,但是到後麵容易乏味。言情部分大概在14章那邊真正展開,接著會穿插著故事一直到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