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墓挖掘後,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具罕見的女屍,屍體保存的如此完好,令考古人員感到相當驚訝,他們在清理了墓中物品後,對女屍做了如下描述:

    女屍出土於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距今2100多年。她是西漢初年長沙國丞相、第一代軟侯利蒼的夫人,名叫"辛追"。出土時身長有154米,體重為34.3千克,血型為a型,頭、頸、軀幹、四肢均保存了完整的外形,皮膚濕潤且覆蓋完整,呈淡黃褐色,手摸有油膩感。頭發、眼睫毛、鼻毛等毛發附在原位。部分關節仍然可以活動複原位。在注射防腐劑時,軟組織鼓起,能較快擴散、吸收。經x射線檢查,全身骨骼完整,兩側對稱,小至鼻骨及趾骨依然能分辨,外形與現代人骨沒有任何差別。屍體有眼球脫出、口張開、舌頭稍微挺出、直腸脫垂等死後早期腐敗現象。但因一號墓密封良好,屍體的腐敗現象在下葬後不久就停止了。

    這具女屍保存的年代之久、保存程度之好,在世界屍體保存記錄中都是十分罕見的。由於它明顯不同於呈幹癟狀的"木乃伊"和表麵似蠟製模型軀殼的"屍蠟",也不同於骨骼脫鈣軟化而易於折斷的"泥炭鞣屍",因此國際上已認同,在屍體的分類上,應該把馬王堆這類曆史悠久、軟組織仍有彈性、內髒俱在的"濕屍",命名為"馬王堆屍"。

    內髒標本

    經過屍體解剖,發現辛追生前患有冠狀動脈硬化症,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冠心病,嚴重的多發性膽結石症,全身性動脈粥性硬化症,腰椎間盤脫出症,還感染了蟯蟲、鞭蟲和血吸蟲,右前臂曾經骨折畸形愈合,肺部處還有一小塊肺結核的鈣化灶。百病纏身的辛追,究竟是因何種疾病,又是在什麽季節死的呢?在女屍的胃腸中我們發現了138粒半形態飽滿未經消化的甜瓜子,這表明:辛追是死於瓜熟季節的春夏之交,並且是吃了甜瓜之後不久猝死的。由於女屍全身各處脂肪豐滿,沒有發現慢性消耗性疾病和長期臥床的征象,未見腫瘤,未見腦溢血等病變,也沒見暴力致死的傷痕,故推斷是在吃過甜瓜後由於膽絞痛的急性發作,反射性地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由此導致急性心肌缺血而造成猝死的可能性為最大。死亡年齡約為50歲。

    一號墓木槨

    槨是放置棺木及隨葬品的葬具。這是從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木槨。它的結構十分複雜,由枕木、槨室、蓋板三部分組成。龐大的槨室放置於三根巨大的方形枕木上,槨室由內、外壁構成四個邊箱和正中的棺室,槨室中放置多重相套的木棺。這種木槨的構造,沿襲了春秋戰圄時代的形式,因真槨中空如井,古代文獻稱之為"井槨。它全由粗大的杉木製成,所用木板70塊均為整塊木料,其中最大的一塊槨板長硨88米,寬1.52米,厚026米,重達15噸。如此巨大的木材卻是用斧锛加工而成。令人難以想象的是,這副龐大的外槨在結構上沒用一根金屬釘子,全部以扣接、套榫相結合。工具如此簡單,但彼此間卻嚴絲合縫,方正平直,真是鬼斧神工,令人歎為觀止。

    考古人員對1號墓的開發,對辛追死因有了基本的看法,同時對她的身份也明確了下來,接著考古人員開始挖掘2號和3號墓,以便進一步了解辛追的家族背景。

    馬王堆共有三座墓,按發現秩序的先後,分別編為一號、二號、三號。其中一號、二號墓東西方向平行並列,三號墓在一號墓南側。一號墓墓曰呈方形,下麵為鬥形墓坑,是典型的西漢墓葬形式。墓口南北長19。5米,東西寬178米,從封土算有20。5米深。自墓口向下有4級台階,墓室北麵有一條由地麵幾乎直達墓底的斜坡墓道。墓中看,二號墓墓主人應該是第一代皸侯、長沙國丞相利蒼。他生於戰圄末年,死於西漢高後二年(公元前186年)。

    三號墓墓主人可能是利蒼的兒子、第二代馱侯利稀或其兄弟。根據紀事木牘記載,他死亍漢文帝+二年(公元前168年),年僅30多歲。從三號墓中不僅出土兵器38件,還出土了一張軍事地圖--"長沙圄南部駐軍圖"。高後末年,割據嶺南的南越王趙佗發兵玫打長沙國南部,隨即漢王朝及長沙國派兵征崇j。這場戰爭一直延續到汊文帝初年。"駐軍圖"的出土說明墓主入是長沙國一位重要的軍事將領,而且曾經參與指揮過這次戰役。圖的方位為上南下北,與現在地圖的方位正好相反。散落圖中各處的圓圈,它們代表的是裏,相當於現在的村落。而四方框表示的是縣城。兵營則畫成多種不規則的形狀。在整個防區的中央、幾支河流的匯合處設有軍隊的指揮部,以三角形來表示。整個防區內,在指揮部的前麵、左麵和右麵駐守有六支軍隊,分二線部署兵力,並依托二條山穀扼守南越囝進人長沙國內地的通道。由此可見當時長沙囿南境駐軍采取的是憑險囿守的戰術。圖上軍事部署之嚴密,地形利用之巧妙,對各軍事因素思慮之周密,都充分說明了經過長期戰爭的實踐,漢初的軍事思想和指揮藝術已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小米餅

    從一號、三號墓出土了大量飲食器具、食物標本等,西漢豪門貴族的奢華生活由此可見一斑。墓中不僅出土了主食如稻穀、小麥、大麥等多達11袋,而且還出土了馱侯家食用的糕'點。例如從一號墓的彩繪陶盒中我們發現妁小米餅,是將小米搗製或碾磨成米粉,加上水團成餅狀,再蒸熟而成的。今天南方食物中的糍粑、糍飯團大約就是由此發展而來的。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第五十六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過時空之追夫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龍耀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龍耀宇並收藏穿過時空之追夫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