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皇後便下了旨意由敬貴妃協理六宮,後宮眾人知曉,皆是深為驚愕。隻因皇後與敬貴妃二人爭寵多年,早已算是仇深似海。但皇後如今竟然公然下懿旨命敬貴妃協理六宮事務,無異於自尋苦惱。便是詢也為此事深感不解,偶爾前往皇後宮中用午膳,不經意間問起皇後此事緣由,皇後也隻是溫婉答道:“敬貴妃入宮多年,且在宮中一幹嬪妃中位分最高,由她協理六宮最是合適不過,往日臣妾不許此事,乃是有慶順帝姬在旁可為臣妾分擔一二。如今帝姬遠嫁,且宮中事務繁多,臣妾一人獨力難支,所以才會如此。”
如此一說,詢也不再多問了。
茯若的身孕已是漸漸將近七月。皇後體諒她初次有孕辛苦,便免了她的晨昏定省。或是偶爾親自前往永和宮探視。
皇後到了殿內,卻也隻見茯若一臉恭謹謙和的侍立一旁,便溫和笑道:“你是有身子的人,這些個規矩原本是不必守得,還是快去軟榻上坐坐吧。好歹你也要為了肚子裏的孩子著想啊。”
茯若聞言,卻也讓清兒扶著她坐下了,隨即溫和道:“臣妾多謝皇後娘娘關懷。”
皇後含笑注目茯若隆起的肚子,溫和道:“如今本宮許了敬貴妃協理六宮之權,且敬貴妃的性子你也知道,多少你要擔待些。本宮近來的身子總覺不適,難免力不從心,玉貴嬪資曆淺,你又有了身孕。也隻能讓敬貴妃協理六宮了。”
茯若寧和微笑,謙和道:“皇後所言,臣妾知道。”
皇後又道:“等孩子出生以後,你身子好些了,本宮變去向皇上求情,讓你與敬貴妃一同協理六宮,這樣一來,你也不用受她的氣了。”
茯若略過一陣細微的感動,心下覺得這深宮冷寂,暗潮洶湧,幸好還有這麽一位善體人意,寬仁待下的皇後,也稍覺溫暖了。便恭謹道:“臣妾多謝皇後。”
皇後滿麵含笑:“宮裏頭的皇子原本就不多,皇上登基數年,如今膝下也隻有懿仁皇後的所生的嫡皇子與敬貴妃所生的二皇子。若是宋昭儀能一舉得男,皇上和本宮也能安心了。”
茯若微笑的看著皇後道:“皇後娘娘這般賢德,當真乃是六宮之福。”
殿內的博山爐內的芬芳青煙自蓋上的鏤孔中溢出,嫋嫋升起。皇後微微眯眼,悠閑的看著幾縷若隱若現的青煙四下散開,笑意在這樣縹緲的意境中顯得有一絲不真切,道:“本宮乃是六宮之主,更是這天下的國母,按理應當如此。”
從那日後,皇後便時常來永和宮探視茯若的胎兒,或是派雲翳雲修等心腹宮女前來。又囑咐內醫院的太醫細細照料茯若的胎兒。
過了新年,詢於正月初六的日子,晉封了倩蓉為正三品的貴人,封號為“婉”皇後得知,倒是覺得倩蓉也配得這個“婉”字。畢竟倩蓉“揚綽約之麗姿,懷婉娩之柔情”。一時間六宮眾人也暗暗心驚倩蓉位分晉升之快。自宣和五年四月以正六品充儀的身份入宮以來,至今不過將近一年的時日便晉升到了正三品的貴人。與此同時,文昭媛也被封為了正三品的貴人,封號為“齊”。綾姝也漸漸獲得詢的些許注目,故詢也給了她一份恩典,晉了她為正四品的容華。至於餘下的四位,詢為了避免她們多心厚此薄彼,將餘下四人都晉為了從五品的修容。
往後十數日,後宮也是一直相安無事。宜貴人的延禧宮到底離茯若的永和宮近些,故宜貴人時常來與茯若作伴,二人時常在午後,臨窗對弈。
茯若下了幾子,看著宜貴人笑道:“如今宜貴人的母家已算是光耀門楣了,一門中便出了兩位貴人。”
宜貴人淡淡笑道:“昭儀娘娘說笑了,臣妾與婉貴人所說同姓蘇氏,但關係隔得甚遠,僅僅乃是臣妾的曾祖父與婉貴人的曾祖父乃是堂兄弟罷了,臣妾的娘家與她家甚少往來,歸根結底也隻是同宗而已。”
茯若感慨道:“婉貴人深得皇上寵愛,入宮不過寥寥數月,便已是正三品的貴人了,當真是福澤庇佑。”
宜貴人也歎氣道:“臣妾所想也是如此,臣妾如今入宮已將近四五年了,才封為了貴人,而婉貴人不過大半年光景便與臣妾平起平坐了。”
茯若含了一縷淒微的笑,道:“皇上喜歡她,你我又有什麽法子。隻怕過不多時,昭儀,貴嬪的位分她也坐得。”
宜貴人道:“好在現下臣妾有了惠順帝姬,隻要帝姬平安長大,臣妾也就別無他求了。”
茯若苦笑道:“本宮所想也與宜貴人一致,往後的心思也都全數在自己腹中胎兒上了。”
二人相視一笑,再無他話。
隨後宜貴人細細看了看茯若殿中的陳設,不覺歎道:“皇上到底對昭儀娘娘是有心的,娘娘殿中的物品有好些臣妾見也沒有見過,便單單從這熔爐裏散出的香來說,香味純鬱,但那香味又縹緲遊弋,令人若隱若無的。”
在一旁幹活的小宮女秀兒,笑著接話道:“迴宜貴人,那香喚作“秋水香”乃是皇後娘娘特意命內務府製了此物讓昭儀娘娘安神的,為了便是防止昭儀娘娘孕中多思,夜不安寢。”
宜貴人神色稍稍一瞬,隨即笑道:“皇後娘娘當真是賢惠。”
茯若也摸著自己的肚子,緩緩道:“若是宜貴人喜歡,本宮叫人分了些去給宜貴人也是無妨。”
宜貴人急忙道:“萬萬不可,此物乃是皇後娘娘給昭儀娘娘安神所用,若是臣妾拿去了,隻怕別人要指責臣妾的不是了。”
茯若溫和道:“不過就是一些香罷了,分去了算不得什麽的,且皇後娘娘每隔十日便會差人送來此香。本宮每日用的少,現下哪裏還積了許多呢?或是宜貴人喜歡便拿些去吧。”
宜貴人婉言謝絕了。茯若倒還責怪宜貴人見外。
二人複又說了幾句,宜貴人說是憂心著惠順帝姬,便迴宮去了。
桃花盛開的時候,春天的燕子重又飛來築巢了。楊柳絲兒一繞,春風也被纏得熏熱起來,令人生了莫名的汗意。春來冬去,也不過是一瞬間的事。
這夜,詢去了敬貴妃的坤華宮。坤華宮位於宮城內西側,與永安宮相近,自從敬貴妃入住,數年來的幾次翻修,竟讓坤華宮的奢華貴氣不在鳳儀宮之下。
暖閣的朱漆雕花窗下鋪著一張櫻桃木雕花圍炕,鋪著一色青金鑲邊明黃色萬福閃緞坐褥,炕中設一張白檀木刻金絲雲腿細牙桌,上頭放了些茶點,想必是詢與敬貴妃二人本在此閑話家常。因是尋常對坐。敬貴妃隻挽了個尋常的高椎髻。上頭略略裝點一點珠花,與平日的奢靡之風大異。身上一件紫棠色芍藥長壽紋緙絲襖,被暖閣裏地龍的暖氣一烘,倒襯得麵容微紅。
詢見著敬貴妃今日的裝束,淺笑道:”月華平日最喜盛裝打扮自己,怎的今日反倒如此妝容簡淡了?”
敬貴妃微微一笑,隨即便柔聲道:“難道月華這個樣子,皇上不喜歡麽?”詢與敬貴妃多年相守,因此在私下裏,敬貴妃對詢也不自稱臣妾,為此詢也未有多言。
詢溫和道:“怎會,隻是朕覺得好奇便問問罷了。”
敬貴妃嫣然一笑,神態無比的嬌媚,喃喃道:“平日裏月華打扮梳洗的莊重奢華些,也是礙於自己乃是貴妃的身份,現下月華隻是皇上的人,不必打扮梳洗也是一樣,而且我相信眉不畫而翠的道理。”
詢看著敬貴妃清淡秀美的容顏,歎氣道:“月華的確是極美的,所以朕往日裏多留宿與你的宮裏,你有了身孕後,更是每夜都來坤華宮陪你,幾乎都冷落了剛剛成為皇後的繁懿呢。”
敬貴妃嗔怪道:“難道皇上覺得不應該陪月華,應該去陪皇後麽。臣妾好歹是有了皇上的孩子,皇後一無所出。”
詢頗有深意的看了敬貴妃一眼,沉聲道:“不許議論皇後,無論如何她也是皇後,月華好歹要顧及著這些。”
敬貴妃聞言垂首,便下了坐,緩緩走到詢的身邊,伏在他的肩頭,柔聲道:“夜色已深,咱們還是早些歇息了吧。”
詢聞得敬貴妃身上的陣陣幽香,便曖昧地看她一眼,沿著她的手腕慢慢地摸下去:“咱們自然是要去歇息了,隻是朕在想著若是月華多給朕生幾個皇子帝姬便好了。”
敬貴妃無限嬌柔地一笑,咬著皇帝的耳垂道:“這個月華也想,我隻想著滿宮裏都是我與皇上的孩子。”
詢低低地在敬貴妃耳邊笑了聲,在她的臉頰上親了一口,便抱著她進了寢殿。
月色落寞如斯,皇後雙眸無神的看著窗外寂寞圓月,良久未能入眠,偌大的宮室,空蕩蕩八麵來風,風打得雕花絹紗窗戶唿嘭作響。夜來風急。皇後幽幽歎了一口氣,心裏想著:“他今日又去了坤華宮,到底他待本宮和敬貴妃是不一樣,即便立了本宮為皇後,到底他心裏還是更喜歡敬貴妃多一些的。這鳳儀宮他恐怕已有一兩個月沒來了吧。”
茯若懷著身孕早已睡下了。永和宮裏靜悄悄的,就連在殿內守夜的秀蓮和秀兒也是靜悄悄的,生怕弄出一丁點而動靜,驚醒了茯若。
月亮漸漸西斜,連月光也被夜露染上幾分清寒之意。
宣和六年四月初六,茯若誕下一位帝姬,或許因為這孩子乃是茯若所出,因此詢格外的疼惜這個孩子。出生後第三日便定了封號為“仁元”。
然而唯一讓人心憂的是仁元帝姬一出生來身子便格外羸弱,就連啼哭的聲音也不如別的孩子那般中氣十足。至於胃口也是一直不見好。接連請了好幾位乳母這樣的情況也未能改善。為此茯若極為心憂。詢偶爾讓太醫前來為仁元帝姬把平安脈,太醫也隻說是母體虛弱,以至於帝姬身子不好,好生調養便是,並無大礙。詢為此倒是漸漸放了心。但茯若覺得似乎有什麽地方不對頭。
自從仁元帝姬出世後,詢來永和宮的次數又漸漸多了起來,詢最喜歡下了朝便來永和宮,將仁元帝姬抱在懷裏,與茯若的關係也因著帝姬的出世而漸漸複又親近了起來。
殿內的案上的鎏金博山爐中,香氣細細,淡薄如天上的浮雲。許多往事明明恍如就在眼前,確實捉摸不定,難以把握。
看著詢與仁元帝姬父女二人的怡然自樂的畫麵,茯若一笑,但卻仿佛是井底舀起來的水波,不夠清澈,帶著青苔的幽膩和波影晃動的破碎。
後宮茯若傳第一卷完
如此一說,詢也不再多問了。
茯若的身孕已是漸漸將近七月。皇後體諒她初次有孕辛苦,便免了她的晨昏定省。或是偶爾親自前往永和宮探視。
皇後到了殿內,卻也隻見茯若一臉恭謹謙和的侍立一旁,便溫和笑道:“你是有身子的人,這些個規矩原本是不必守得,還是快去軟榻上坐坐吧。好歹你也要為了肚子裏的孩子著想啊。”
茯若聞言,卻也讓清兒扶著她坐下了,隨即溫和道:“臣妾多謝皇後娘娘關懷。”
皇後含笑注目茯若隆起的肚子,溫和道:“如今本宮許了敬貴妃協理六宮之權,且敬貴妃的性子你也知道,多少你要擔待些。本宮近來的身子總覺不適,難免力不從心,玉貴嬪資曆淺,你又有了身孕。也隻能讓敬貴妃協理六宮了。”
茯若寧和微笑,謙和道:“皇後所言,臣妾知道。”
皇後又道:“等孩子出生以後,你身子好些了,本宮變去向皇上求情,讓你與敬貴妃一同協理六宮,這樣一來,你也不用受她的氣了。”
茯若略過一陣細微的感動,心下覺得這深宮冷寂,暗潮洶湧,幸好還有這麽一位善體人意,寬仁待下的皇後,也稍覺溫暖了。便恭謹道:“臣妾多謝皇後。”
皇後滿麵含笑:“宮裏頭的皇子原本就不多,皇上登基數年,如今膝下也隻有懿仁皇後的所生的嫡皇子與敬貴妃所生的二皇子。若是宋昭儀能一舉得男,皇上和本宮也能安心了。”
茯若微笑的看著皇後道:“皇後娘娘這般賢德,當真乃是六宮之福。”
殿內的博山爐內的芬芳青煙自蓋上的鏤孔中溢出,嫋嫋升起。皇後微微眯眼,悠閑的看著幾縷若隱若現的青煙四下散開,笑意在這樣縹緲的意境中顯得有一絲不真切,道:“本宮乃是六宮之主,更是這天下的國母,按理應當如此。”
從那日後,皇後便時常來永和宮探視茯若的胎兒,或是派雲翳雲修等心腹宮女前來。又囑咐內醫院的太醫細細照料茯若的胎兒。
過了新年,詢於正月初六的日子,晉封了倩蓉為正三品的貴人,封號為“婉”皇後得知,倒是覺得倩蓉也配得這個“婉”字。畢竟倩蓉“揚綽約之麗姿,懷婉娩之柔情”。一時間六宮眾人也暗暗心驚倩蓉位分晉升之快。自宣和五年四月以正六品充儀的身份入宮以來,至今不過將近一年的時日便晉升到了正三品的貴人。與此同時,文昭媛也被封為了正三品的貴人,封號為“齊”。綾姝也漸漸獲得詢的些許注目,故詢也給了她一份恩典,晉了她為正四品的容華。至於餘下的四位,詢為了避免她們多心厚此薄彼,將餘下四人都晉為了從五品的修容。
往後十數日,後宮也是一直相安無事。宜貴人的延禧宮到底離茯若的永和宮近些,故宜貴人時常來與茯若作伴,二人時常在午後,臨窗對弈。
茯若下了幾子,看著宜貴人笑道:“如今宜貴人的母家已算是光耀門楣了,一門中便出了兩位貴人。”
宜貴人淡淡笑道:“昭儀娘娘說笑了,臣妾與婉貴人所說同姓蘇氏,但關係隔得甚遠,僅僅乃是臣妾的曾祖父與婉貴人的曾祖父乃是堂兄弟罷了,臣妾的娘家與她家甚少往來,歸根結底也隻是同宗而已。”
茯若感慨道:“婉貴人深得皇上寵愛,入宮不過寥寥數月,便已是正三品的貴人了,當真是福澤庇佑。”
宜貴人也歎氣道:“臣妾所想也是如此,臣妾如今入宮已將近四五年了,才封為了貴人,而婉貴人不過大半年光景便與臣妾平起平坐了。”
茯若含了一縷淒微的笑,道:“皇上喜歡她,你我又有什麽法子。隻怕過不多時,昭儀,貴嬪的位分她也坐得。”
宜貴人道:“好在現下臣妾有了惠順帝姬,隻要帝姬平安長大,臣妾也就別無他求了。”
茯若苦笑道:“本宮所想也與宜貴人一致,往後的心思也都全數在自己腹中胎兒上了。”
二人相視一笑,再無他話。
隨後宜貴人細細看了看茯若殿中的陳設,不覺歎道:“皇上到底對昭儀娘娘是有心的,娘娘殿中的物品有好些臣妾見也沒有見過,便單單從這熔爐裏散出的香來說,香味純鬱,但那香味又縹緲遊弋,令人若隱若無的。”
在一旁幹活的小宮女秀兒,笑著接話道:“迴宜貴人,那香喚作“秋水香”乃是皇後娘娘特意命內務府製了此物讓昭儀娘娘安神的,為了便是防止昭儀娘娘孕中多思,夜不安寢。”
宜貴人神色稍稍一瞬,隨即笑道:“皇後娘娘當真是賢惠。”
茯若也摸著自己的肚子,緩緩道:“若是宜貴人喜歡,本宮叫人分了些去給宜貴人也是無妨。”
宜貴人急忙道:“萬萬不可,此物乃是皇後娘娘給昭儀娘娘安神所用,若是臣妾拿去了,隻怕別人要指責臣妾的不是了。”
茯若溫和道:“不過就是一些香罷了,分去了算不得什麽的,且皇後娘娘每隔十日便會差人送來此香。本宮每日用的少,現下哪裏還積了許多呢?或是宜貴人喜歡便拿些去吧。”
宜貴人婉言謝絕了。茯若倒還責怪宜貴人見外。
二人複又說了幾句,宜貴人說是憂心著惠順帝姬,便迴宮去了。
桃花盛開的時候,春天的燕子重又飛來築巢了。楊柳絲兒一繞,春風也被纏得熏熱起來,令人生了莫名的汗意。春來冬去,也不過是一瞬間的事。
這夜,詢去了敬貴妃的坤華宮。坤華宮位於宮城內西側,與永安宮相近,自從敬貴妃入住,數年來的幾次翻修,竟讓坤華宮的奢華貴氣不在鳳儀宮之下。
暖閣的朱漆雕花窗下鋪著一張櫻桃木雕花圍炕,鋪著一色青金鑲邊明黃色萬福閃緞坐褥,炕中設一張白檀木刻金絲雲腿細牙桌,上頭放了些茶點,想必是詢與敬貴妃二人本在此閑話家常。因是尋常對坐。敬貴妃隻挽了個尋常的高椎髻。上頭略略裝點一點珠花,與平日的奢靡之風大異。身上一件紫棠色芍藥長壽紋緙絲襖,被暖閣裏地龍的暖氣一烘,倒襯得麵容微紅。
詢見著敬貴妃今日的裝束,淺笑道:”月華平日最喜盛裝打扮自己,怎的今日反倒如此妝容簡淡了?”
敬貴妃微微一笑,隨即便柔聲道:“難道月華這個樣子,皇上不喜歡麽?”詢與敬貴妃多年相守,因此在私下裏,敬貴妃對詢也不自稱臣妾,為此詢也未有多言。
詢溫和道:“怎會,隻是朕覺得好奇便問問罷了。”
敬貴妃嫣然一笑,神態無比的嬌媚,喃喃道:“平日裏月華打扮梳洗的莊重奢華些,也是礙於自己乃是貴妃的身份,現下月華隻是皇上的人,不必打扮梳洗也是一樣,而且我相信眉不畫而翠的道理。”
詢看著敬貴妃清淡秀美的容顏,歎氣道:“月華的確是極美的,所以朕往日裏多留宿與你的宮裏,你有了身孕後,更是每夜都來坤華宮陪你,幾乎都冷落了剛剛成為皇後的繁懿呢。”
敬貴妃嗔怪道:“難道皇上覺得不應該陪月華,應該去陪皇後麽。臣妾好歹是有了皇上的孩子,皇後一無所出。”
詢頗有深意的看了敬貴妃一眼,沉聲道:“不許議論皇後,無論如何她也是皇後,月華好歹要顧及著這些。”
敬貴妃聞言垂首,便下了坐,緩緩走到詢的身邊,伏在他的肩頭,柔聲道:“夜色已深,咱們還是早些歇息了吧。”
詢聞得敬貴妃身上的陣陣幽香,便曖昧地看她一眼,沿著她的手腕慢慢地摸下去:“咱們自然是要去歇息了,隻是朕在想著若是月華多給朕生幾個皇子帝姬便好了。”
敬貴妃無限嬌柔地一笑,咬著皇帝的耳垂道:“這個月華也想,我隻想著滿宮裏都是我與皇上的孩子。”
詢低低地在敬貴妃耳邊笑了聲,在她的臉頰上親了一口,便抱著她進了寢殿。
月色落寞如斯,皇後雙眸無神的看著窗外寂寞圓月,良久未能入眠,偌大的宮室,空蕩蕩八麵來風,風打得雕花絹紗窗戶唿嘭作響。夜來風急。皇後幽幽歎了一口氣,心裏想著:“他今日又去了坤華宮,到底他待本宮和敬貴妃是不一樣,即便立了本宮為皇後,到底他心裏還是更喜歡敬貴妃多一些的。這鳳儀宮他恐怕已有一兩個月沒來了吧。”
茯若懷著身孕早已睡下了。永和宮裏靜悄悄的,就連在殿內守夜的秀蓮和秀兒也是靜悄悄的,生怕弄出一丁點而動靜,驚醒了茯若。
月亮漸漸西斜,連月光也被夜露染上幾分清寒之意。
宣和六年四月初六,茯若誕下一位帝姬,或許因為這孩子乃是茯若所出,因此詢格外的疼惜這個孩子。出生後第三日便定了封號為“仁元”。
然而唯一讓人心憂的是仁元帝姬一出生來身子便格外羸弱,就連啼哭的聲音也不如別的孩子那般中氣十足。至於胃口也是一直不見好。接連請了好幾位乳母這樣的情況也未能改善。為此茯若極為心憂。詢偶爾讓太醫前來為仁元帝姬把平安脈,太醫也隻說是母體虛弱,以至於帝姬身子不好,好生調養便是,並無大礙。詢為此倒是漸漸放了心。但茯若覺得似乎有什麽地方不對頭。
自從仁元帝姬出世後,詢來永和宮的次數又漸漸多了起來,詢最喜歡下了朝便來永和宮,將仁元帝姬抱在懷裏,與茯若的關係也因著帝姬的出世而漸漸複又親近了起來。
殿內的案上的鎏金博山爐中,香氣細細,淡薄如天上的浮雲。許多往事明明恍如就在眼前,確實捉摸不定,難以把握。
看著詢與仁元帝姬父女二人的怡然自樂的畫麵,茯若一笑,但卻仿佛是井底舀起來的水波,不夠清澈,帶著青苔的幽膩和波影晃動的破碎。
後宮茯若傳第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