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奕教導蒲元,眼睛不要盯住鐵錘不放,要懂得解放思想,要把眼界放的高一些,遠一些,要學會用工具製作工具,再讓工具發揮最大效能,使得生產變得更高效,讓產物質、量同步提高。在這過程中,所需的工具可能十分複雜,很難鍛造。但是一旦塑造成型,便是一勞永逸。
就像煉製鎧甲鱗片的模具,哪一個不是千辛萬苦鍛造出來的,可是有了模子工匠們就不必再像過去那樣,每塊鱗片都需要千辛萬苦的捶打,速度慢暫且不提,即便工匠技藝再高超,不同工匠煉製出來的鱗片難免出現大小不同的問題。
一旦大小不一致,就給穿針引線縫製甲胄的工人們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很多時候因拚裝不起來,不得不反爐重煉,造成資源浪費,還白費力氣。
模具的出現,則完全可以解決上述問題。相同規格的模子製作出來的甲胄無論是長短還是厚薄都是一模一樣的,極大的提高了鎧甲的生產效率。
“以工具鍛造工具?”聽了欒奕這番話,蒲元立刻想到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師傅鄭渾領銜研製的水力大紡車。如果把大紡車比作一個大型工具的話,那麽製造紡車的刨子、錘子便是上級工具。用刨、錘生產出來的大紡車,大大的提高了布匹的生產效率……由此推之,生產工具的升級再造也可以大幅提高產物的生產效率。
蒲元頓有所悟。在過去的想當長一段時間裏,工匠潛意識中始終認為生產工具是為生產產物的。就像鐮刀是為了收獲莊稼,斧頭是為了砍伐木材,鍋是為了煮飯,刨子是為了打磨家具,紡車是為了織布……
從來都是工具對產物,從來沒有人關注過中間環節。
說起來,科技這東西,隻要技術內容跨度別太大,在極限認知範圍內解決技術難題其實不過就是捅破一張窗戶紙的事。
如今,欒奕已經把窗戶的方向指給了蒲元,剩下的就是蒲元照著欒奕引導的方向摸黑前行,找到那扇窗,捅破那層紙了。
覺察到蒲元有所領悟,欒奕欣然一笑,給蒲元下達了三年之呢實現神刀量產的目標,要求他在五年之內將神刀列裝到教會的每支軍團中去,成為教會衛士的常備兵刃,將舊的鐵刀替換下來。
在隨後的日子裏,蒲元果然沒有辜負欒奕的厚望。僅用三年時間,便在時下風行的炒鐵技術之上,推陳出新,以生鐵作為滲碳劑從而加速向熟鐵滲碳的速度,縮短了冶煉時間。
蒲元將這一煉鐵方法稱之為宿鐵法,可是但凡後世對鋼鐵有所了解的人都不難發現,這種製作工藝煉製出來,在鐵中摻入足量碳元素的金屬已經不能稱之為鐵了,而是實實在在的鋼。
宿鐵法的出現極對擋下冶煉效率的提高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不單單意味著未來教會大軍將裝配上更加堅不可摧的兵刃,同時還意味著鋼鐵設備可以大批量麵色,出於青銅器後期,鐵器前期的華夏文明,在金屬冶煉領域一下跨越了數個階段,其技術水平至少比擋下其他民族高出500多年的曆史,直接進入到了鋼鐵時代。
得到如此大的收獲,欒奕焉能不喜。更讓他欣喜若狂的是,繼宿鐵法之後,蒲元秉持欒奕所教導的以工具製造工具的理念,竟設計出了一種被稱之為腳踏式螺旋磨床的設備,用腳踏的方法使鐵盤旋轉,加上沙子和水來鍛造機械工具,可以製造之前一直未能製造成行的螺絲等物,同時還能讓齒輪器具批量化生產。
欒奕永遠忘不了看到腳踏式螺旋磨床設計圖那一刻自己激動的心情。他雖然對機械製造沒有多少了解,但僅聽他的功用便能聯想到,麵前以木質結構為主題的家夥不是別的,就是一台最原始的具備螺母和齒輪加工能力的人力車床。
如果說宿鋼法的出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話,那麽作為萬機之母,工具的母機——車床的出現無疑等於是把當下的大漢帶入了一個新的領域。借助車床的力量,許多過去難以鍛造和無法鍛造的精密器件可以得到批量生產,並投用到更高級的產品研發製造中去。
誠然,現在的腳踏式螺旋磨床無論是結構還是功能都顯得有些簡陋。但是欒奕堅信,隻要邁出第一步,在製造出第一架車床之後,技術層次的難關已然越過,剩下的升級再造無疑要簡單許多。他相信蒲元的能力,相信他能對車床再加改進,同時,他也信任軍械冶煉所的工人們,信任他們會集思廣益,將一代代更加優越的車床製造出來。
於是,為了激勵軍械製造所,乃至所有教區工匠的生產積極性。同時也為了表彰蒲元在大漢煉鋼和鍛造技術革新方麵做出的突出貢獻,欒奕遂將宿鐵煉鐵法更名鐵法更名為蒲氏冶鋼法永傳後世,並加封蒲元關內侯,世襲罔替。賜聖母教一等英雄勳章,賞黃金千糧。
蒲元以工匠之身,加官進爵,得英雄之名,堪稱曆史第一人。所得的榮譽可謂前無古人後鮮有來者。感激涕零不再話下。
當然,這是後話,此間暫且一筆帶過。
時間重新迴到聖元六年。在軍械冶煉所呆了三天,踏上歸途時已是春末夏初。在這個萬物複蘇的季節,教區的大地上到處都在吐露著勃勃的生機,蒼翠的落葉植被們,在經過了一個冬季的蟄伏,一個春季的生長過後,到了這個時期,全麵伸展開來,將春的美好,夏的繁榮通過視覺、嗅覺、聽覺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入眼,漫山遍野的綠;入鼻,滿是鮮花泥土的芬芳;入耳,鳥兒的歌唱此起彼伏,淹沒了整個山崗。田間地頭還有農人們幸福地在歌唱。
欒奕就這樣一路走走停停,在300親兵護衛下一遍欣賞著一麵趕路。路上,自家親兵所持,象征聖母教主的聖女媧大旗多次被路邊農戶發現。一時間,在田間地頭勞作的農人們沸騰了,飛也似的衝迴村子攜老帶幼而來。“噗通,噗通”跪了一大片,在胸前畫著十字高唿:“聖母保佑,教主安康。”
坐在高頭大馬上的欒奕麵帶和善的微笑向大路兩旁的百姓抬起右手行教禮,高聲迴應:“兄弟姐們,願主母保佑你們。”
聽了這話,路邊的百姓不由一怔。在他們的印象之中,教主他老人家可是兗州刺史,像這樣的封疆大吏對於他們而言可是高不可攀的存在。莫說說上一句話,就是見上一麵也是不易。
可是今天,教主親口跟他們說話了?還讓聖母保佑他們……簡直就是聞所未聞。
他們頓感榮耀萬分,暗歎世人皆說教主親民,果然不假。想來,教主之所以能做出那麽多恩澤百姓的實事,肯定與親近民眾有關。
強烈的感慨和興奮之情催動下,很多百姓留下了激動的淚水,跪在田邊哽咽著念叨感謝聖教和教主的話語。
隨欒奕一起南下兗州的程昱看到這一幕,心裏感慨萬千。“怪不得曹公會敗在子奇手上了,有此民心,就算曹公不中子奇的誘敵之計,一旦雙方打持久戰、消耗戰,隨著戰時的延長,最終曹公還是隻有落敗一個結果。”
他暗暗慶幸,曹操請降決策之正確,同時也迴憶起前天晚上欒奕跟他說過的話。
他記得,欒奕說:“大漢的百姓是極可愛的。他們不像很多番邦、蠻人一樣,有著永無止境的**和毫無禮數可言的思想。在過去的數千年裏,他們被一代代國主統禦著、奴役著。這一統治模式直到周代、春秋戰國達到巔峰,在儒家三綱五常思想灌輸下,在數百年洗腦和戰火的血洗之後,他們被製服,腦海裏被灌滿了奴性思想。自此,他們在一定程度上與權利徹底絕緣,他們也從來沒有想過把本該屬於自己的權利奪迴來。他們如同獵人製服的猛獸隻要主人能賞他一口飯吃,不至於讓它餓死,它就會乖乖守護在主人的身邊。為主人驅趕心懷不軌的鄰居,為主人捕捉脂肥柔嫩的獵物。大漢的百姓便是這樣,一點點小小的恩惠便會讓他們感恩戴德,一頓溫飽的飯食便會收買他們的忠誠。隻需要把握準他們這些心理,便會贏得他們的尊敬和信賴,以及矢誌不渝的投誠。”
最初,程昱還不能完全理解欒奕這段充斥著奇怪詞匯和語序詭異的言論。隻是囫圇吞棗似的牢記在了腦子裏。
如今,看到教區百姓見到欒奕如此,他逐漸明白欒奕那席話中的深意。
長久以來,大漢底層的百姓從來沒有富裕過,且不提桓靈二位昏庸皇帝在位時生靈塗炭的慘況,即便強盛如文、武大帝之時,光武大帝中興之刻,百姓的生活也隻能用勉強說得過去來形容。之所以如此,並非大漢物產不豐富,相反的在文帝晚年時期,大漢朝富得流油,乃是百姓貧困潦倒,朝廷歲入滿倉。
而形成這一狀況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方麵,朝廷提倡居安思危,便把錢糧堆積在糧倉裏,以備災年賑災所用,即便蟲蛀鼠咬也不肯用來惠及百姓;另一方麵,朝廷害怕地方百姓一旦有錢有糧會生出不軌之心,用以組建軍馬反抗朝廷。
有此兩點,大漢百姓的日子一直過得不溫不火,遇到明君、太平盛世可以勉強度日,遇到桓靈這樣的昏君,生不如死,餓殍遍野。百姓活不下去,逼不得已,揭竿而起,泰山起義、黃巾起義……借發自於此。這也就是欒奕所說,主人被給獵犬食物,獵犬反過頭來噬主的比喻。
!!
就像煉製鎧甲鱗片的模具,哪一個不是千辛萬苦鍛造出來的,可是有了模子工匠們就不必再像過去那樣,每塊鱗片都需要千辛萬苦的捶打,速度慢暫且不提,即便工匠技藝再高超,不同工匠煉製出來的鱗片難免出現大小不同的問題。
一旦大小不一致,就給穿針引線縫製甲胄的工人們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很多時候因拚裝不起來,不得不反爐重煉,造成資源浪費,還白費力氣。
模具的出現,則完全可以解決上述問題。相同規格的模子製作出來的甲胄無論是長短還是厚薄都是一模一樣的,極大的提高了鎧甲的生產效率。
“以工具鍛造工具?”聽了欒奕這番話,蒲元立刻想到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師傅鄭渾領銜研製的水力大紡車。如果把大紡車比作一個大型工具的話,那麽製造紡車的刨子、錘子便是上級工具。用刨、錘生產出來的大紡車,大大的提高了布匹的生產效率……由此推之,生產工具的升級再造也可以大幅提高產物的生產效率。
蒲元頓有所悟。在過去的想當長一段時間裏,工匠潛意識中始終認為生產工具是為生產產物的。就像鐮刀是為了收獲莊稼,斧頭是為了砍伐木材,鍋是為了煮飯,刨子是為了打磨家具,紡車是為了織布……
從來都是工具對產物,從來沒有人關注過中間環節。
說起來,科技這東西,隻要技術內容跨度別太大,在極限認知範圍內解決技術難題其實不過就是捅破一張窗戶紙的事。
如今,欒奕已經把窗戶的方向指給了蒲元,剩下的就是蒲元照著欒奕引導的方向摸黑前行,找到那扇窗,捅破那層紙了。
覺察到蒲元有所領悟,欒奕欣然一笑,給蒲元下達了三年之呢實現神刀量產的目標,要求他在五年之內將神刀列裝到教會的每支軍團中去,成為教會衛士的常備兵刃,將舊的鐵刀替換下來。
在隨後的日子裏,蒲元果然沒有辜負欒奕的厚望。僅用三年時間,便在時下風行的炒鐵技術之上,推陳出新,以生鐵作為滲碳劑從而加速向熟鐵滲碳的速度,縮短了冶煉時間。
蒲元將這一煉鐵方法稱之為宿鐵法,可是但凡後世對鋼鐵有所了解的人都不難發現,這種製作工藝煉製出來,在鐵中摻入足量碳元素的金屬已經不能稱之為鐵了,而是實實在在的鋼。
宿鐵法的出現極對擋下冶煉效率的提高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不單單意味著未來教會大軍將裝配上更加堅不可摧的兵刃,同時還意味著鋼鐵設備可以大批量麵色,出於青銅器後期,鐵器前期的華夏文明,在金屬冶煉領域一下跨越了數個階段,其技術水平至少比擋下其他民族高出500多年的曆史,直接進入到了鋼鐵時代。
得到如此大的收獲,欒奕焉能不喜。更讓他欣喜若狂的是,繼宿鐵法之後,蒲元秉持欒奕所教導的以工具製造工具的理念,竟設計出了一種被稱之為腳踏式螺旋磨床的設備,用腳踏的方法使鐵盤旋轉,加上沙子和水來鍛造機械工具,可以製造之前一直未能製造成行的螺絲等物,同時還能讓齒輪器具批量化生產。
欒奕永遠忘不了看到腳踏式螺旋磨床設計圖那一刻自己激動的心情。他雖然對機械製造沒有多少了解,但僅聽他的功用便能聯想到,麵前以木質結構為主題的家夥不是別的,就是一台最原始的具備螺母和齒輪加工能力的人力車床。
如果說宿鋼法的出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話,那麽作為萬機之母,工具的母機——車床的出現無疑等於是把當下的大漢帶入了一個新的領域。借助車床的力量,許多過去難以鍛造和無法鍛造的精密器件可以得到批量生產,並投用到更高級的產品研發製造中去。
誠然,現在的腳踏式螺旋磨床無論是結構還是功能都顯得有些簡陋。但是欒奕堅信,隻要邁出第一步,在製造出第一架車床之後,技術層次的難關已然越過,剩下的升級再造無疑要簡單許多。他相信蒲元的能力,相信他能對車床再加改進,同時,他也信任軍械冶煉所的工人們,信任他們會集思廣益,將一代代更加優越的車床製造出來。
於是,為了激勵軍械製造所,乃至所有教區工匠的生產積極性。同時也為了表彰蒲元在大漢煉鋼和鍛造技術革新方麵做出的突出貢獻,欒奕遂將宿鐵煉鐵法更名鐵法更名為蒲氏冶鋼法永傳後世,並加封蒲元關內侯,世襲罔替。賜聖母教一等英雄勳章,賞黃金千糧。
蒲元以工匠之身,加官進爵,得英雄之名,堪稱曆史第一人。所得的榮譽可謂前無古人後鮮有來者。感激涕零不再話下。
當然,這是後話,此間暫且一筆帶過。
時間重新迴到聖元六年。在軍械冶煉所呆了三天,踏上歸途時已是春末夏初。在這個萬物複蘇的季節,教區的大地上到處都在吐露著勃勃的生機,蒼翠的落葉植被們,在經過了一個冬季的蟄伏,一個春季的生長過後,到了這個時期,全麵伸展開來,將春的美好,夏的繁榮通過視覺、嗅覺、聽覺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入眼,漫山遍野的綠;入鼻,滿是鮮花泥土的芬芳;入耳,鳥兒的歌唱此起彼伏,淹沒了整個山崗。田間地頭還有農人們幸福地在歌唱。
欒奕就這樣一路走走停停,在300親兵護衛下一遍欣賞著一麵趕路。路上,自家親兵所持,象征聖母教主的聖女媧大旗多次被路邊農戶發現。一時間,在田間地頭勞作的農人們沸騰了,飛也似的衝迴村子攜老帶幼而來。“噗通,噗通”跪了一大片,在胸前畫著十字高唿:“聖母保佑,教主安康。”
坐在高頭大馬上的欒奕麵帶和善的微笑向大路兩旁的百姓抬起右手行教禮,高聲迴應:“兄弟姐們,願主母保佑你們。”
聽了這話,路邊的百姓不由一怔。在他們的印象之中,教主他老人家可是兗州刺史,像這樣的封疆大吏對於他們而言可是高不可攀的存在。莫說說上一句話,就是見上一麵也是不易。
可是今天,教主親口跟他們說話了?還讓聖母保佑他們……簡直就是聞所未聞。
他們頓感榮耀萬分,暗歎世人皆說教主親民,果然不假。想來,教主之所以能做出那麽多恩澤百姓的實事,肯定與親近民眾有關。
強烈的感慨和興奮之情催動下,很多百姓留下了激動的淚水,跪在田邊哽咽著念叨感謝聖教和教主的話語。
隨欒奕一起南下兗州的程昱看到這一幕,心裏感慨萬千。“怪不得曹公會敗在子奇手上了,有此民心,就算曹公不中子奇的誘敵之計,一旦雙方打持久戰、消耗戰,隨著戰時的延長,最終曹公還是隻有落敗一個結果。”
他暗暗慶幸,曹操請降決策之正確,同時也迴憶起前天晚上欒奕跟他說過的話。
他記得,欒奕說:“大漢的百姓是極可愛的。他們不像很多番邦、蠻人一樣,有著永無止境的**和毫無禮數可言的思想。在過去的數千年裏,他們被一代代國主統禦著、奴役著。這一統治模式直到周代、春秋戰國達到巔峰,在儒家三綱五常思想灌輸下,在數百年洗腦和戰火的血洗之後,他們被製服,腦海裏被灌滿了奴性思想。自此,他們在一定程度上與權利徹底絕緣,他們也從來沒有想過把本該屬於自己的權利奪迴來。他們如同獵人製服的猛獸隻要主人能賞他一口飯吃,不至於讓它餓死,它就會乖乖守護在主人的身邊。為主人驅趕心懷不軌的鄰居,為主人捕捉脂肥柔嫩的獵物。大漢的百姓便是這樣,一點點小小的恩惠便會讓他們感恩戴德,一頓溫飽的飯食便會收買他們的忠誠。隻需要把握準他們這些心理,便會贏得他們的尊敬和信賴,以及矢誌不渝的投誠。”
最初,程昱還不能完全理解欒奕這段充斥著奇怪詞匯和語序詭異的言論。隻是囫圇吞棗似的牢記在了腦子裏。
如今,看到教區百姓見到欒奕如此,他逐漸明白欒奕那席話中的深意。
長久以來,大漢底層的百姓從來沒有富裕過,且不提桓靈二位昏庸皇帝在位時生靈塗炭的慘況,即便強盛如文、武大帝之時,光武大帝中興之刻,百姓的生活也隻能用勉強說得過去來形容。之所以如此,並非大漢物產不豐富,相反的在文帝晚年時期,大漢朝富得流油,乃是百姓貧困潦倒,朝廷歲入滿倉。
而形成這一狀況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方麵,朝廷提倡居安思危,便把錢糧堆積在糧倉裏,以備災年賑災所用,即便蟲蛀鼠咬也不肯用來惠及百姓;另一方麵,朝廷害怕地方百姓一旦有錢有糧會生出不軌之心,用以組建軍馬反抗朝廷。
有此兩點,大漢百姓的日子一直過得不溫不火,遇到明君、太平盛世可以勉強度日,遇到桓靈這樣的昏君,生不如死,餓殍遍野。百姓活不下去,逼不得已,揭竿而起,泰山起義、黃巾起義……借發自於此。這也就是欒奕所說,主人被給獵犬食物,獵犬反過頭來噬主的比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