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大漢初平二年對於岌岌可危的大漢王朝而言,實在是個不平凡的年份。


    在這一年的年初,十九鎮諸侯聯合攻下了虎牢關,卻止步於洛陽城外。


    唯有欒奕和曹操提領大軍一路追擊,先在滎陽破了徐榮和呂布,又攻破了函穀關和潼關,並在賈詡、李肅、呂布協助下奪下了長安,殺死了董卓。最終將少帝迎迴了濟南。


    欒奕、曹操隨後分道揚鑣。前者收了兗、青二州;後者則攻下了陳留、許昌、潁川、南陽、南鄉諸郡,占下豫州北部大部分領土。


    在欒曹二人東征西討的同時,河北袁紹也展開了動作。


    本來,袁紹僅蝸居於渤海一隅。平日裏一應軍糧用度皆由冀州刺史韓馥供應。


    那冀州韓馥自知袁紹之才遠在自己之上,為避免袁紹坐大,占了自己的位子。便故意減少給袁紹的一應軍需,企圖餓散、餓垮袁紹的軍隊。


    然而,他卻沒有想到,自己這番舉動非但沒有達成預期效果,反倒逼得袁紹狗急跳牆,立誌奪取冀州不再寄人籬下。


    謀事逢紀看出袁紹此番心思,便進言道:“韓馥庸才者也!主公可暗中與遼東公孫瓚相約,與主公南北夾擊,平分冀州。待公孫瓚大兵一動,韓馥必然驚慌失措,主公趁機派遣能言善辯之士去和他言明利害,不怕他不讓出冀州來。”


    袁紹依其計,公孫瓚和韓馥果然上當。公孫瓚提兵南下,韓馥哪裏是對手,首戰敗北。


    韓馥大驚失色,立刻向袁紹求援。可是他卻沒有想到,公孫瓚這隻猛虎沒能趕走,現在卻把袁紹這隻豺狼領進了家,且一進家門兒就賴著不走了。


    韓馥悔得腸子都青了,可是後悔已是無用,袁紹獨霸大權,不損一兵一卒拿下了冀州,逼韓馥交出了刺史大印,隻封了他個有名無實的奮武將軍寥做安慰。


    公孫瓚聞知袁紹奪下了冀州,便讓袁紹照之前約定,將冀州一半領土讓給他。隻不過,冀州已是袁紹吃進嘴裏的肥肉,想讓他吐出來那可就難了。


    屢次索要無果,公孫瓚大罵袁紹背信棄義,遂既提點大軍複向冀州殺來。


    公孫瓚殺名在外,威震河北。一時間,冀州郡縣紛紛望風歸降。袁紹大驚,親領大軍北上界橋。


    欒奕知道,曆史上袁、公孫之戰是以袁紹的勝利而告終的。隨後,袁紹兵鋒所向披靡,幽州、並州先後落於其手。自此雄踞冀、幽、並三州之地,窺視中原。


    作為河南地方目前最大的諸侯,欒奕首當其衝,必會成為其一統河北後首個戰略目標。而以目前的情況看,欒奕還沒有做好與袁紹一決雌雄的準備。


    為此,他必須拖延袁紹統一河北的步伐。而拖延袁紹的關鍵人物隻有遼東公孫瓚。


    於是,初平二年秋收之後欒奕通過各種途徑,給公孫瓚送去了大量的物資,錢糧、兵器、鎧甲、布匹一應應有盡有。有了這批物資,足可供公孫瓚再建一支強軍,與袁本初多耗幾年,給欒奕更多安定後方的機會。


    然而,在欒奕按部就班執行各項計劃的時候,終有變數橫空出世。


    變數的主體不是別人——竟是大耳賊劉備。


    這廝不知走了哪門子大運……是年徐州黃巾賊死灰複燃,徐州刺史陶謙難以力敵,卻因怕步了韓馥的後塵,驅虎不成反招來惡狼,遂不敢向欒奕求救。


    可是不求欒奕又能求誰,正當陶謙走投無路之際,沛相陳桂諫曰:“吾聞平原令劉玄德豪傑也,何不撰書一封求他來救。”


    劉備?陶謙嘀咕半晌才想起十九鎮諸侯聯合討董之時,還真有這麽一號人物,確是人中之姿。遂親撰書信,令親信送去了平原。


    劉備看到陶謙的求救信,大喜過望,“陶徐州仍將備之名記於胸懷,備三生有幸也!”


    當即決定南下支援徐州。可是轉念又一想,自己旗下人馬實在太少,根本不夠平叛所用。於是,在去徐州之前,他先去幽州找到了一趟公孫瓚,將徐州被黃巾賊圍困,陶謙求援之事說清道明,並向公孫瓚提出借兵的請求。


    公孫瓚早就看出自家這個同門師弟非林中之物,為免劉備將來在他背後捅刀子,跟他爭奪幽州,巴不得劉備和兩個結義兄弟離幽州遠點。正想不到法子將劉備驅離,卻不曾想“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劉備竟自己找上門來。


    公孫瓚遂了心願,焉能不喜。恰巧此時欒奕應諾的第一批資財全部到位,他這會,他這會兒正財大氣粗,大手一揮,索性將新征得的3000人馬全數白送給劉備。


    可憐欒奕打死也不會想到,自己好心好意支援公孫瓚的物資,最終卻落在了宿敵劉備的手裏,並以此為基礎開辟了一片天空。


    劉備抵達徐州時,徐州境內黃巾之亂如火如荼,反者足有5萬多人,將沛縣、靈璧、彭城和州治下邳圍了個水泄不通。陶謙多次領兵與戰,可黃巾賊首管亥實在勇武,連斬數員徐州將領,直殺的徐州兵心驚膽寒,士氣低落,屢戰屢敗。


    得知這一軍報,劉備果斷選擇避黃巾賊之鋒芒,先攻圍困沛縣、靈璧之小股反賊,搓反賊銳氣,震自家軍威。


    連打數仗,在於禁和徐晃兩員上將帶領下,3000穿著欒家工廠生產的堅固鎧甲、鋒利長矛的新軍勝績不斷。沛縣、靈璧先後解圍,斬殺反賊4000餘人,俘獲近萬。官軍低落的士氣瞬時從穀底攀升上來。


    劉備見軍心可用,遂既引領大軍與管亥在下邳城外50處決戰。


    本來,管亥手下的兵卒數量要比劉備多上許多,要是強行廝殺,黃巾軍穩穩站著上風。可管亥這廝近段時間未嚐敗績,心中竟起了孤傲之心,大有一副天下勇者舍我其誰的架勢。


    於是乎,在大戰起始的第一時間就犯下了致命的錯誤,竟親自上前罵起陣來。


    劉備當即派徐晃出陣迎敵。


    徐晃得令,提著宣花大斧策馬殺出,僅用五個迴合便將管亥砍在馬下。


    管亥一死,黃巾反賊群龍無首,亂成一團。


    劉備令旗一揮,官兵盡出,趁勢掩殺,打的數萬黃巾賊抱頭鼠竄。


    是役,劉備大勝,未損多少人馬卻俘獲上萬反賊。


    徐州黃巾之亂就此平息。


    戰後,徐州刺史陶謙大喜過往,將劉備引進城中赴宴,並邀請劉備入主沛縣(既小沛),為他鎮守徐州門戶,北禦欒奕。


    劉備欣欣然從其言。


    然而,劉備乃是野心勃勃的英雄,又哪裏會甘心做陶謙的看門狗。可怎奈陶謙治理徐州二十餘載,根深蒂固,同時下邳、彭城諸鎮城高關深,易守難攻,實在想不出奪下徐州的萬全之策。


    冥思苦想之際,沛縣相,徐州名士陳珪攜愛子登找上了門。父子二人先誇獎劉備一番英明神武、能征善戰之類的言辭,隨即表示陶謙無能之輩連黃巾叛賊都平定不了,又如何能與北方欒奕較量?這樣庸碌之才根本沒資格去坐徐州的中堂,相較而言玄德公這樣的英雄才該是徐州的正主。


    隨後,陳珪父子跪地向劉備效忠,信誓旦旦表示願意裏應外合,助劉備入主徐州。


    劉備聞言大喜,與父子二人謀劃一番,依機行事,於五日後盡提小沛兵馬趁夜奔往徐州州治下邳。


    陳珪父子果未食言,於三更時分偷開城門,將劉備兵馬放進城中。


    陶謙對此毫無防備,等搞清楚狀況,下邳已被劉備攻陷。大軍壓境,將刺史府圍了個水泄不通。劉備親提雙股劍領兵殺進府來,見人便殺,並手刃陶謙,陶謙一家老小三百多口盡皆授首。


    於禁、徐晃二人對於劉備屠殺陶謙全家的行為頗有怨言,徐晃更是直接質疑出聲,問劉備,“陶恭祖厚道之人,此番我等來徐州相救,打敗黃巾賊後,他不僅將沛縣拱手相送,還按時供應一應糧草用度,從不拖欠。待我等寬厚至極。大哥不念其恩,搶了徐州還則罷了,畢竟若是陶恭祖繼續把持徐州即便大哥不取,欒子奇早晚也能奪走徐州。與其將徐州拱手相讓,不如交由大哥主持。可是大哥為何趕盡殺絕,非要滅陶恭祖全家?難道就不能給他一位閑職,讓其聊度餘生嗎?”


    見兄弟質疑自己,劉備眨巴眨巴眼,擠出幾滴淚水,哭訴道:“二地錯怪為兄了。為兄又何嚐忍心殺害陶恭祖?實乃無奈之舉爾。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陶恭祖治理徐州二十餘載,在徐州根基頗深。今日給陶恭祖一條生路,他日陶恭祖東山再起,我兄弟三人性命堪憂!我這也是為兄弟們的安危考慮。”


    徐晃怒氣未消,“那好,依大哥所言殺一個陶恭祖便是,為何還要滅他滿門?”


    劉備嗚咽道:“斬草留根,遺禍無窮啊!若是其子尋仇,我等又如何自處?”


    於禁勸徐晃道:“大哥所言甚是有理!大丈夫行事,切莫心懷婦人之仁啊!”


    徐晃垂頭,未在多說,心裏卻仍對劉備的作為存著不滿。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大教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雲戰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雲戰火並收藏三國大教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