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聽得目瞪口呆,不禁脫口而出:“這般行事,會不會被罵作鼠輩?”
清靈氣鼓鼓地嘟起嘴巴:“我們下戰書了呀。”
吳昊仍有疑慮:“可如此不還是一直在逃跑?”
清靈解釋道:“搶了他們大軍半數糧食,你不逃還能怎樣?難道等死不成?再者說了,我們下戰書了,即便是戰敗,將占據的城池讓與他們便是,亦符合規矩。”
吳昊還是糾結道:“那也不能輕易放棄丹原城啊,這可是費了好大心力才拿下的。”
清靈嗔怒道:“丹原城是我的封邑,我想放棄便放棄,兄長莫要替我心疼。”
吳昊詫異道:“呃,是這樣嗎?”
清靈理直氣壯地迴應:“沒錯,而且我有一個儲物法寶,記住是法寶而非法器,能夠裝下方圓百丈之物,堆高也有三十三丈哦。”
吳昊聽聞此言,眼睛瞬間亮如明燈。忙向清靈傻笑著說道:“妹妹果真大才。”
清靈繼續叮囑:“到時候逃跑,務必要果斷,要迅速,需不顧一切,保命才是首要之事。”
吳昊一時語塞,清靈這丫頭將逃跑說得如此理所當然,果然是女子,唉要是個弟弟該多好。
次日天際破曉,晨曦的微光悄然灑落丹原城,這座久經滄桑的城池,靜靜佇立在邊境之地,見證著即將到來的風雲變幻。
城牆上的旗幟獵獵作響,城外的軍營此刻卻早已喧囂沸騰,丹原城哨探四出,哨探們如敏捷的獵豹,迅速消失在荒野之中,他們肩負著窺探敵情的重任。
軍營內,鼓聲震天動地,如滾滾雷霆,震撼著每一個將士的心靈。開平伯吳將軍屹立在校場高台之上,身姿挺拔如鬆,目光如炬,透著久經沙場的堅毅與果敢。
隨著他一聲令下,軍隊演武比試正式拉開帷幕。演武場上,塵土飛揚,將士們身姿矯健,刀光劍影閃爍其間,喊殺聲此起彼伏,似是一場激昂的交響樂。
身強力壯者脫穎而出,編入上軍,他們身披鋥亮的精良鎧甲,手持寒光凜冽的兵器,威風凜凜,令人望而生畏,且飯食加倍,以養其勇力,隨軍奔赴野戰疆場,成為衝鋒陷陣的利刃先鋒;
身體中庸者,列為中軍,駐守城池,雖不及上軍那般勇猛,卻也是城防的中堅力量,其飯食亦增加三分,以固其堅守之誌;
身體贏弱者,則為下軍,在後營帶領民夫,忙碌於打雜事務,精心照應後勤,為前線戰事提供後盾保障。
敵方的眼線在丹原城周圍潛伏已久,吳將軍的這一番整軍備戰之舉,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迅速激起千層浪,消息如疾風般傳入敵方陣營。敵方營地瞬間如被驚擾的蜂巢,忙碌而有序地開始緊急備戰,士卒們匆忙奔走,搬運糧草輜重,磨礪兵器,空氣中彌漫著緊張而肅殺的氣息,一場大戰的陰霾悄然籠罩在兩國邊境上空。
吳媽媽一路風塵仆仆,終於踏入丹原城。城門口的守衛見是將軍親眷,立刻恭敬行禮,放行入城。吳媽媽進城後,徑直奔向清靈所在之處。見到清靈的那一刻,千般牽掛、萬種擔憂湧上心頭,二人相擁而泣,淚水浸濕了彼此的衣衫。
隨後,一家三口不能多做團圓,吳媽媽收拾好心情,帶上吳昊準備好的靈石,馬不停蹄地前往太華宗,精心采購糧食與神兵利器。
清靈深知此戰兇險,每一個細節都關乎生死存亡。她吩咐撣子大公雞傳話給順溜,讓鍛骨期的黃鼠狼妖務必一路護送吳媽媽安全往返。
安排妥當後,清靈又讓大公雞飛向前方戰場,在高空盤旋,讓它遠遠地觀看戰場形勢,小心翼翼地收集著各方情報,務必小心為上。
此時的清靈,身披玄鐵黑甲,甲片緊密相連,在陽光的映照下閃耀著冷峻的光芒。外罩的大紅披風獵獵舞動,如燃燒的火焰,在風中肆意張揚。背負的圓盾堅實厚重,可為她抵禦千軍萬馬的衝擊。手持的精鐵長槍槍尖寒光凜冽,宛如夜空中閃爍的寒星。旺財大黑狗緊跟其後,它身姿矯健,肌肉緊繃,身上掛著的寶弓羽箭製作精美,弓弦緊繃,似是蓄勢待發的獵豹,隨時準備聽從主人號令,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這身行頭皆出自清霄和鏡月湖師姐們之手,她們精心挑選,耗費心力,隻為給清靈在這俗世戰場增添一份保障。這些法器雖為凡俗武者所用,但隻需注入靈石之力,便能瞬間發揮出奇異而強大的效果,或增強攻擊力,或提升防禦力,實乃凡俗戰場上難得的寶物。
顯然,眾人皆以為清靈修煉氣血狼煙後,已無法全力施展靈力,如同折翼的鳳凰,雖有往日風姿,卻難以再翱翔九天。師姐們在信中對清靈的關懷之情溢於言表,字裏行間滿是嗔怪與擔憂,怪她不告而別,獨自踏上這危險的俗世戰場,千叮嚀萬囑咐,讓她在戰場務必小心謹慎,如履薄冰。若形勢危急,切不可逞強,定要及時撤離,返迴宗門,保命是第一要務。女子們的心思如出一轍。
宗真居士在信中對清靈的抉擇深感痛心,這位合心意的弟子竟放棄仙途,踏上這充滿血腥與未知的俗世征戰之路。盡管心中滿是惋惜與不舍,宗真居士還是竭盡全力,為清靈的靈寵們尋覓到了珍貴的防護靈器。大黑狗、大公雞、黃鼠狼各得一件,這三件靈器皆可與妖氣完美契合,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防禦與輔助功效。在法器的等級體係中,靈器高於上品法器,低於法寶。
宗真居士此舉,用心良苦,其目的顯然是讓三隻靈寵拚死護下清靈,至於清靈本人,眾人皆覺她修煉氣血狼煙後,多給修真法器也無濟於事,給法寶反而會招人覬覦,如此這般的法器最為適宜,讓靈寵衝鋒陷陣,清靈隻需在後方打鼓助威即可,本來這丫頭就喜歡敲邊鼓。清靈心中滿是感動,可她深知自己是為異類,若迴宗門,定會給大家帶來麻煩,於是決定在這俗世中闖蕩,現實便是這般殘酷無情。
吳昊遠遠瞧見清靈的這身裝備,眼睛瞬間瞪得滾圓,滿是羨慕之色,仿佛看到了世間最珍貴的寶藏。清靈在宗門的友人對她如此慷慨相助,傾力支持,實在令人驚歎。反觀自己,為宗門在外拚死拚活,征戰多年,曆經無數次血雨腥風,身上傷痕累累,卻從未得到宗門的豐厚賞賜,僅有那遙不可及、虛無縹緲的封神許諾,如同鏡花水月,看似美好,實則難以觸及,實在令人心生鬱悶。
他滿心的委屈與不甘如潮水般在心底翻湧。他暗自思忖,唉,要是個弟弟就好了,那樣便可憑借兄長的威嚴,將其裝備借來一用,馳騁沙場,威風一番。可惜清靈是妹妹,兄長又怎能搶奪妹妹的東西?.
但一想到清靈給予的三千靈石,那可是一筆不菲的財富,母親定能購迴諸多好東西,心中又湧起一股暖流,滿懷感激。稍稍抵消在宗門所受的諸多委屈與不公。
正當吳昊與清靈全力籌備戰事之際,南方傳來王廷的消息,越王即將禦駕親征。他率領文武大臣與五萬王室親軍,征召二十萬民夫,浩浩蕩蕩地向北方邊境進發。吳昊與清靈感慨,決戰之期已然臨近。
五萬王室親軍聽說是越國最強大的精銳,拱衛都城,不敢輕離;現在越國算是為這場戰爭壓上了全部,估計老國王也想長生吧。
突然出現的這個變化,經二人深思熟慮,權衡利弊後,決定按兵不動,隱匿鋒芒。他們擔憂揚國王室也會像越王一樣,傾巢而出,若自己現在貿然行動,恐遭大軍圍剿,還是等越王大軍抵達後,雙方主力對峙,再視形勢而定。謀定而後動,方為上策。
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一月轉瞬即逝。
天氣漸涼,秋風蕭瑟,吹過軍營,軍卒們紛紛裹緊身上的衣物,換上厚衣。越國與揚國所處之地雖氣候溫和,不會飄雪,但雨後的涼意卻如刺骨的鋼針,穿透衣物,直沁人心。清靈心思縝密,未雨綢繆,打開軍中府庫,一車車的生薑堆積如山,一袋袋的藥材散發著濃鬱的藥香,迅速分發下去,以防將士們受寒染疾,影響戰鬥力。
越王大軍終於抵達邊境,營帳連綿起伏,如一片白色的海洋。揚國大軍也不甘示弱,迅速開拔而至,與越國大軍在邊境曠野對峙,劍拔弩張。
吳昊身負使命,騎著快馬,奔赴百裏之外的越王大帳參加軍事會議。歸來時,他滿臉興奮,雙頰因激動而微微泛紅,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迫不及待地向清靈講述會議詳情。
越王與揚王已互通戰書,言辭犀利,氣勢洶洶,大有不死不休之勢。各貴族領主之間也戰書頻傳,相互約戰,十日後將全線開戰
此刻,邊境線綿延二百裏的戰場上,越國集結大軍五十萬,揚國大軍四十五萬,大軍整齊列陣,刀槍如林,旗幟飄揚,氣勢磅礴,似是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
更多的是苦役民夫,他們穿梭於各處營帳之間,忙碌不停,搬運糧草、修繕工事,人數眾多,難以計數。每天凍餓而死,染病而亡者眾多。
而吳昊的軍隊僅有五千勁卒、二萬強兵以及三萬民夫,在戰場西部邊角據守,根本未被雙方主力大軍放在眼中,或許宗門師徒一脈對吳昊的期望也並非那般強烈,王室主力大軍終究還是由世家一脈掌控。
清靈聽聞軍議消息,暗自慶幸吳昊的軍隊未被當作炮灰,在這殘酷的戰爭棋局中,未成為被隨意犧牲的棄子,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然而,王廷下達的任務僅要求吳昊在丹原城方向行動,越王與其他貴族似乎有意將他排除在核心戰事之外,不帶他玩。
但吳昊生性豁達,能獲得正式開戰的許可,便已心滿意足,他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渴望在戰場上證明自己的價值,哪怕隻是在這小小的丹原城方向,也要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吳昊鋪紙研墨,筆走龍蛇,書寫十餘份戰書。隨後,他鄭重地蓋上開平將軍大印與丹原邑主寶印。派使者前往各方下戰書,使者們騎著快馬,絕塵而去。
然而奇怪的是,其他貴族處戰書紛至遝來,使者們絡繹不絕,吳昊這邊卻寂靜無聲,揚國竟無人主動來下戰書。果如清靈所料,揚越兩國的老貴族們心照不宣,都不願讓吳昊這個異類參與大戰瓜分功勞,隻想讓他去攻打城池,以殘酷的攻城戰消耗其實力,讓師徒一脈的心血在這漫長而艱難的攻城過程中逐漸消磨殆盡,從而達到他們排除異己、獨占戰功的目的。
在這等待的十天裏,青年師兄再度現身,對吳昊笑容滿麵,讓人如沐春風。他這次為吳昊和清靈送來一批精良盔甲與兵器,竭力鼓動吳昊全力而戰。
這般作為,顯然先前未對吳昊予以足夠重視,直至此刻才投入一批物資,實在是 “既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喂好草”,畫餅手段極為嫻熟。
吳昊和清靈知曉這是宗門權衡利弊之後的無奈之舉,如同敷衍了事的施舍,令人心生無奈與憤懣。但吳昊與清靈並未因此而氣餒,這批盔甲利刃,有總比沒有強。
吳昊與清靈不知道的是,大劫來臨,天機紊亂,諸般變數莫測,演算亦不可得。各門派宗門之大佬皆明了,大劫已然正式降臨。此後,眾人唯有各憑自身本事,於這亂世中求存。
十日之期已到,整個戰線上鼓聲如雷,號角聲悠長而尖銳。主戰場的大幕終於拉開,各家貴族門下的將領們率領著各自的軍隊,整齊而威嚴地列陣對峙。陽光無情地灑在他們冰冷的鎧甲上,折射出嗜血的光芒。
清靈氣鼓鼓地嘟起嘴巴:“我們下戰書了呀。”
吳昊仍有疑慮:“可如此不還是一直在逃跑?”
清靈解釋道:“搶了他們大軍半數糧食,你不逃還能怎樣?難道等死不成?再者說了,我們下戰書了,即便是戰敗,將占據的城池讓與他們便是,亦符合規矩。”
吳昊還是糾結道:“那也不能輕易放棄丹原城啊,這可是費了好大心力才拿下的。”
清靈嗔怒道:“丹原城是我的封邑,我想放棄便放棄,兄長莫要替我心疼。”
吳昊詫異道:“呃,是這樣嗎?”
清靈理直氣壯地迴應:“沒錯,而且我有一個儲物法寶,記住是法寶而非法器,能夠裝下方圓百丈之物,堆高也有三十三丈哦。”
吳昊聽聞此言,眼睛瞬間亮如明燈。忙向清靈傻笑著說道:“妹妹果真大才。”
清靈繼續叮囑:“到時候逃跑,務必要果斷,要迅速,需不顧一切,保命才是首要之事。”
吳昊一時語塞,清靈這丫頭將逃跑說得如此理所當然,果然是女子,唉要是個弟弟該多好。
次日天際破曉,晨曦的微光悄然灑落丹原城,這座久經滄桑的城池,靜靜佇立在邊境之地,見證著即將到來的風雲變幻。
城牆上的旗幟獵獵作響,城外的軍營此刻卻早已喧囂沸騰,丹原城哨探四出,哨探們如敏捷的獵豹,迅速消失在荒野之中,他們肩負著窺探敵情的重任。
軍營內,鼓聲震天動地,如滾滾雷霆,震撼著每一個將士的心靈。開平伯吳將軍屹立在校場高台之上,身姿挺拔如鬆,目光如炬,透著久經沙場的堅毅與果敢。
隨著他一聲令下,軍隊演武比試正式拉開帷幕。演武場上,塵土飛揚,將士們身姿矯健,刀光劍影閃爍其間,喊殺聲此起彼伏,似是一場激昂的交響樂。
身強力壯者脫穎而出,編入上軍,他們身披鋥亮的精良鎧甲,手持寒光凜冽的兵器,威風凜凜,令人望而生畏,且飯食加倍,以養其勇力,隨軍奔赴野戰疆場,成為衝鋒陷陣的利刃先鋒;
身體中庸者,列為中軍,駐守城池,雖不及上軍那般勇猛,卻也是城防的中堅力量,其飯食亦增加三分,以固其堅守之誌;
身體贏弱者,則為下軍,在後營帶領民夫,忙碌於打雜事務,精心照應後勤,為前線戰事提供後盾保障。
敵方的眼線在丹原城周圍潛伏已久,吳將軍的這一番整軍備戰之舉,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迅速激起千層浪,消息如疾風般傳入敵方陣營。敵方營地瞬間如被驚擾的蜂巢,忙碌而有序地開始緊急備戰,士卒們匆忙奔走,搬運糧草輜重,磨礪兵器,空氣中彌漫著緊張而肅殺的氣息,一場大戰的陰霾悄然籠罩在兩國邊境上空。
吳媽媽一路風塵仆仆,終於踏入丹原城。城門口的守衛見是將軍親眷,立刻恭敬行禮,放行入城。吳媽媽進城後,徑直奔向清靈所在之處。見到清靈的那一刻,千般牽掛、萬種擔憂湧上心頭,二人相擁而泣,淚水浸濕了彼此的衣衫。
隨後,一家三口不能多做團圓,吳媽媽收拾好心情,帶上吳昊準備好的靈石,馬不停蹄地前往太華宗,精心采購糧食與神兵利器。
清靈深知此戰兇險,每一個細節都關乎生死存亡。她吩咐撣子大公雞傳話給順溜,讓鍛骨期的黃鼠狼妖務必一路護送吳媽媽安全往返。
安排妥當後,清靈又讓大公雞飛向前方戰場,在高空盤旋,讓它遠遠地觀看戰場形勢,小心翼翼地收集著各方情報,務必小心為上。
此時的清靈,身披玄鐵黑甲,甲片緊密相連,在陽光的映照下閃耀著冷峻的光芒。外罩的大紅披風獵獵舞動,如燃燒的火焰,在風中肆意張揚。背負的圓盾堅實厚重,可為她抵禦千軍萬馬的衝擊。手持的精鐵長槍槍尖寒光凜冽,宛如夜空中閃爍的寒星。旺財大黑狗緊跟其後,它身姿矯健,肌肉緊繃,身上掛著的寶弓羽箭製作精美,弓弦緊繃,似是蓄勢待發的獵豹,隨時準備聽從主人號令,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這身行頭皆出自清霄和鏡月湖師姐們之手,她們精心挑選,耗費心力,隻為給清靈在這俗世戰場增添一份保障。這些法器雖為凡俗武者所用,但隻需注入靈石之力,便能瞬間發揮出奇異而強大的效果,或增強攻擊力,或提升防禦力,實乃凡俗戰場上難得的寶物。
顯然,眾人皆以為清靈修煉氣血狼煙後,已無法全力施展靈力,如同折翼的鳳凰,雖有往日風姿,卻難以再翱翔九天。師姐們在信中對清靈的關懷之情溢於言表,字裏行間滿是嗔怪與擔憂,怪她不告而別,獨自踏上這危險的俗世戰場,千叮嚀萬囑咐,讓她在戰場務必小心謹慎,如履薄冰。若形勢危急,切不可逞強,定要及時撤離,返迴宗門,保命是第一要務。女子們的心思如出一轍。
宗真居士在信中對清靈的抉擇深感痛心,這位合心意的弟子竟放棄仙途,踏上這充滿血腥與未知的俗世征戰之路。盡管心中滿是惋惜與不舍,宗真居士還是竭盡全力,為清靈的靈寵們尋覓到了珍貴的防護靈器。大黑狗、大公雞、黃鼠狼各得一件,這三件靈器皆可與妖氣完美契合,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防禦與輔助功效。在法器的等級體係中,靈器高於上品法器,低於法寶。
宗真居士此舉,用心良苦,其目的顯然是讓三隻靈寵拚死護下清靈,至於清靈本人,眾人皆覺她修煉氣血狼煙後,多給修真法器也無濟於事,給法寶反而會招人覬覦,如此這般的法器最為適宜,讓靈寵衝鋒陷陣,清靈隻需在後方打鼓助威即可,本來這丫頭就喜歡敲邊鼓。清靈心中滿是感動,可她深知自己是為異類,若迴宗門,定會給大家帶來麻煩,於是決定在這俗世中闖蕩,現實便是這般殘酷無情。
吳昊遠遠瞧見清靈的這身裝備,眼睛瞬間瞪得滾圓,滿是羨慕之色,仿佛看到了世間最珍貴的寶藏。清靈在宗門的友人對她如此慷慨相助,傾力支持,實在令人驚歎。反觀自己,為宗門在外拚死拚活,征戰多年,曆經無數次血雨腥風,身上傷痕累累,卻從未得到宗門的豐厚賞賜,僅有那遙不可及、虛無縹緲的封神許諾,如同鏡花水月,看似美好,實則難以觸及,實在令人心生鬱悶。
他滿心的委屈與不甘如潮水般在心底翻湧。他暗自思忖,唉,要是個弟弟就好了,那樣便可憑借兄長的威嚴,將其裝備借來一用,馳騁沙場,威風一番。可惜清靈是妹妹,兄長又怎能搶奪妹妹的東西?.
但一想到清靈給予的三千靈石,那可是一筆不菲的財富,母親定能購迴諸多好東西,心中又湧起一股暖流,滿懷感激。稍稍抵消在宗門所受的諸多委屈與不公。
正當吳昊與清靈全力籌備戰事之際,南方傳來王廷的消息,越王即將禦駕親征。他率領文武大臣與五萬王室親軍,征召二十萬民夫,浩浩蕩蕩地向北方邊境進發。吳昊與清靈感慨,決戰之期已然臨近。
五萬王室親軍聽說是越國最強大的精銳,拱衛都城,不敢輕離;現在越國算是為這場戰爭壓上了全部,估計老國王也想長生吧。
突然出現的這個變化,經二人深思熟慮,權衡利弊後,決定按兵不動,隱匿鋒芒。他們擔憂揚國王室也會像越王一樣,傾巢而出,若自己現在貿然行動,恐遭大軍圍剿,還是等越王大軍抵達後,雙方主力對峙,再視形勢而定。謀定而後動,方為上策。
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一月轉瞬即逝。
天氣漸涼,秋風蕭瑟,吹過軍營,軍卒們紛紛裹緊身上的衣物,換上厚衣。越國與揚國所處之地雖氣候溫和,不會飄雪,但雨後的涼意卻如刺骨的鋼針,穿透衣物,直沁人心。清靈心思縝密,未雨綢繆,打開軍中府庫,一車車的生薑堆積如山,一袋袋的藥材散發著濃鬱的藥香,迅速分發下去,以防將士們受寒染疾,影響戰鬥力。
越王大軍終於抵達邊境,營帳連綿起伏,如一片白色的海洋。揚國大軍也不甘示弱,迅速開拔而至,與越國大軍在邊境曠野對峙,劍拔弩張。
吳昊身負使命,騎著快馬,奔赴百裏之外的越王大帳參加軍事會議。歸來時,他滿臉興奮,雙頰因激動而微微泛紅,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迫不及待地向清靈講述會議詳情。
越王與揚王已互通戰書,言辭犀利,氣勢洶洶,大有不死不休之勢。各貴族領主之間也戰書頻傳,相互約戰,十日後將全線開戰
此刻,邊境線綿延二百裏的戰場上,越國集結大軍五十萬,揚國大軍四十五萬,大軍整齊列陣,刀槍如林,旗幟飄揚,氣勢磅礴,似是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
更多的是苦役民夫,他們穿梭於各處營帳之間,忙碌不停,搬運糧草、修繕工事,人數眾多,難以計數。每天凍餓而死,染病而亡者眾多。
而吳昊的軍隊僅有五千勁卒、二萬強兵以及三萬民夫,在戰場西部邊角據守,根本未被雙方主力大軍放在眼中,或許宗門師徒一脈對吳昊的期望也並非那般強烈,王室主力大軍終究還是由世家一脈掌控。
清靈聽聞軍議消息,暗自慶幸吳昊的軍隊未被當作炮灰,在這殘酷的戰爭棋局中,未成為被隨意犧牲的棄子,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然而,王廷下達的任務僅要求吳昊在丹原城方向行動,越王與其他貴族似乎有意將他排除在核心戰事之外,不帶他玩。
但吳昊生性豁達,能獲得正式開戰的許可,便已心滿意足,他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渴望在戰場上證明自己的價值,哪怕隻是在這小小的丹原城方向,也要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吳昊鋪紙研墨,筆走龍蛇,書寫十餘份戰書。隨後,他鄭重地蓋上開平將軍大印與丹原邑主寶印。派使者前往各方下戰書,使者們騎著快馬,絕塵而去。
然而奇怪的是,其他貴族處戰書紛至遝來,使者們絡繹不絕,吳昊這邊卻寂靜無聲,揚國竟無人主動來下戰書。果如清靈所料,揚越兩國的老貴族們心照不宣,都不願讓吳昊這個異類參與大戰瓜分功勞,隻想讓他去攻打城池,以殘酷的攻城戰消耗其實力,讓師徒一脈的心血在這漫長而艱難的攻城過程中逐漸消磨殆盡,從而達到他們排除異己、獨占戰功的目的。
在這等待的十天裏,青年師兄再度現身,對吳昊笑容滿麵,讓人如沐春風。他這次為吳昊和清靈送來一批精良盔甲與兵器,竭力鼓動吳昊全力而戰。
這般作為,顯然先前未對吳昊予以足夠重視,直至此刻才投入一批物資,實在是 “既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喂好草”,畫餅手段極為嫻熟。
吳昊和清靈知曉這是宗門權衡利弊之後的無奈之舉,如同敷衍了事的施舍,令人心生無奈與憤懣。但吳昊與清靈並未因此而氣餒,這批盔甲利刃,有總比沒有強。
吳昊與清靈不知道的是,大劫來臨,天機紊亂,諸般變數莫測,演算亦不可得。各門派宗門之大佬皆明了,大劫已然正式降臨。此後,眾人唯有各憑自身本事,於這亂世中求存。
十日之期已到,整個戰線上鼓聲如雷,號角聲悠長而尖銳。主戰場的大幕終於拉開,各家貴族門下的將領們率領著各自的軍隊,整齊而威嚴地列陣對峙。陽光無情地灑在他們冰冷的鎧甲上,折射出嗜血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