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師兄嘴角上揚,微笑解釋道:“原本確實未曾安排,不過如今形勢有變。北邊魯國戰事進展順遂,故而抽調了部分人手轉至越國。原本我師徒一脈與世家一脈曾有約定,我等主要負責北方魯國的相關事務,他們則著重負責西方越國這邊。奈何魯國擴張已然接近尾聲,越國這邊卻依舊在邊境地帶拖遝不前、毫無建樹,宗主及數位師祖對此極為不滿,遂下令兩脈人手在越國各憑本事、施展才華,所以此刻,我們無需再理會世家一脈那些醃臢齷齪的手段,隻管全力發揮自身所能便是。”
吳昊微微皺眉,仍未完全鬆口,繼續追問道:“那越國西北接壤的鄭國如今局勢究竟如何?我擔憂中原戰局一旦有變,勢必會影響到我這邊的作戰部署。師兄向來消息靈通,還望能不吝告知詳情。”
清靈在一旁靜靜聆聽至此,這才驚覺,原來如今天下已然全部陷入戰火紛飛的混亂局勢之中,周邊近鄰的鄭國、越國、揚國、魯國皆深陷戰爭泥潭,難以自拔。想必更為遙遠的其他國家,亦難以幸免,同樣在經受戰火的煎熬,果真是應了那句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清靈心中暗歎,繼續凝神細聽後續發展。
青年師兄麵露不屑之色,嗤笑道:“哼,那萬法宗還口口聲聲宣稱是與我太華宗齊名的正道名門,可結果呢?在鄭國與魏國的戰事之上屢屢遭遇敗績、铩羽而歸,竟然連那幫和尚都鬥不過。魏國有佛家數大寺廟全力相助,依目前情形來看,萬法宗怕是不久之後便要來我處求援了。”
清靈聽到此處,心中好奇難抑,忍不住插話問道:“清靈見識淺薄,若有不當之處,還望師兄莫要怪罪。不知那揚國有何修真宗門在背後支持呢?”
青年師兄聽聞此言,不禁覺得好笑,哂笑道:“揚國那邊,倒是有幾個中原的修真世家小門派在背後撐腰,不過皆是些旁門左道之徒,如今利欲熏心,還妄圖與我太華宗分庭抗禮、一較高下,當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自不量力。”
清靈心中暗自歎息,怪不得越國和揚國對於貴族參戰的規矩執行得如此嚴格苛刻,原來皆是因為背後有修真世家在暗中支持操控。
吳昊眼神示意,讓清靈老實點,現在大人談話,小孩子聽著就行,後麵他自會跟清靈講清楚各方隱密。清靈俏皮地吐了吐舌頭,心中暗自埋怨兄長太過古板無趣,這麽長時間了,竟從未與她細細講述天下大勢。
吳昊沉思片刻,最終點頭說道:“既如此,那便煩請師兄迴稟宗門,我自會尋覓良機,盡可能多搶下幾座城池。”
青年師兄忽然神色凝重起來,鄭重其事地說道:“吳將軍,此次局勢與往昔截然不同,雖說我亦不知這場大戰究竟還會持續多長時間,但可以確定的是,很快便會落下帷幕,到時候大局已定,若想再興波瀾、再造殺孽,可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難如登天了。所以將軍務必盡心竭力,機會稍縱即逝,你要知道,所攻占奪取的城池越多,日後所能收獲的好處便越大,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大機緣,將軍萬不可錯失,以免悔恨終生啊!”
吳昊與清靈聞聽此言,皆麵露驚愕之色,心中滿是疑惑與震驚。天地大變竟要這般倉促倉促完結?不可能,絕不可能,這不過僅僅是凡俗間的戰爭而已,那傳說中的天地大劫怎會如此草率收場?難道,難不成這占據地盤的大小,會影響到後續大劫之中的先手優勢不成?
吳昊懷揣著滿心的疑惑與複雜情緒,小心翼翼地問道:“敢問師兄,這所謂的機緣究竟具體所指為何?可否略微告知一二?”
青年師兄目光幽幽地凝視著吳昊和清靈片刻,緩緩說道:“我亦不敢過多透露,但值此關鍵萬分的時刻,還是與你等稍稍點明一些我所知曉的情況吧。”
清靈與吳昊聽聞,趕忙整衣斂容,恭敬地作揖拜謝。
青年師兄微微頷首,輕聲說道:“其中真意,我也並非十分清楚明了,隻是曾聽聞宗門有真君提及,上界傳來旨意,萬界啟封神,死後得長生。我也僅僅是一知半解,尚未領悟其中真諦與深意。”
吳昊滿臉困惑,眉頭緊鎖陷入沉思,清靈則心神受到巨大震動,好在有三足玉蟾暗中壓製神魂,才未在麵色上顯露出絲毫異樣。
“神” 之一字,其淵源可追溯至太古之時。遙聞盤古開天辟地那等創世壯舉之際,竟有三千洶洶前來阻道。彼時,神龍傲然統禦天下水脈,於江河湖海各處威嚴駐守,執掌那風雲變幻之大權。遠古典籍亦有記載,太陽神每日駕乘輝煌太陽神車,清晨時分自東海啟程,日暮則落於西海悠然浴日;火神祝融與水神共工激烈爭雄,共工盛怒之下觸倒不周山,致使天柱傾頹,天地格局為之大變。至上古時期,三皇治世,以其無量功德圓滿之後立地成神,受世人敬仰尊崇。
然當此當今之世,清福界內諸般情形各有不同。山民虔誠祭祀所謂野神,實則其中大多不過是鬼怪之流罷了;世家舉行祭祖儀式,所拜者乃是祖靈神龕,追思先輩英靈;南蠻巫祝則大行血祭之舉,甚至以養蠱為神,其行徑頗為詭異神秘。在清福界中,主流之道乃是仙道,眾人皆篤定認為修真求仙方為光明正途,而神怪之類不過是居於邊角末流,向來鮮有人問津,隻因它們並無多少超凡卓絕之本事,難以令人心生向往與敬畏。
但此刻,身為太華宗這般頂級名門正派,竟傳下上界旨意欲要封神。
清靈滿心皆是疑惑,暗自思忖:神道難道有何非凡厲害之處?難不成神道即將於世間大興?真能借此達成長生不老?非得身死之後方可成神嗎?為何古籍所記傳說之中,神靈那般強大無匹,他們究竟算是仙還是神?
諸多念頭如潮水般紛至遝來,腦海中一時混亂如麻,思緒糾結不清。恍惚之間,似有諸多奇異訊息浮現於心頭,財神爺那富態形象、玉皇大帝之威嚴尊容、文曲星君的儒雅風姿、灶王爺的親和模樣、哪吒的英武矯健、四大天王的奇特風貌、二郎神的神武不凡等形象一一如幻影般閃過。她不禁暗自納罕,那四大天王,好像是唱歌跳舞頗為厲害之人,難道僅憑此等技藝便能成神?
一旁的吳昊亦是不明就裏,隻覺神之威能似乎不過爾爾,可宗門這般鄭重其事,其中定有隱秘緣由。
思索良久,吳昊終是按捺不住,開口問道:“師兄,究竟是何人來封神?” 師兄微微皺眉,緩緩搖頭道:“從古至今,隻聽聞上天封神,天庭上帝有此等封神之莫大威能。但一般小小毛神,料想絕非上帝親封,至於究竟何人所為,我實是不知曉。”
吳昊又問道:“師兄,那什麽樣的人可以被封為神?” 青年師兄攤開雙手,一臉無奈之色:“我也不甚清楚。”
吳昊再問:“神又有何威能?” 青年師兄手撫下巴,沉吟片刻道:“新封之神相較現今野神,威能定然更為強大,隻是具體如何,我卻無從知曉。”
吳昊目光灼灼,緊追不舍問道:“我兄妹二人,可否被封神?”
青年師兄目光中閃過一絲詫異,旋即道:“隻要立下大功,宗門自會論功行賞,封神亦非無可能之事。”
吳昊聞聽此言,激動得滿臉通紅,大聲道:“請宗門放心,請師兄轉告宗主,吳昊必當拚死效力,全力奪取城池!”
青年師兄與長須師兄相視一笑,師兄麵露讚許之色,朗聲道:“大善!”
兩位師兄辭行離去後,吳昊與清靈相對而坐,密談今後計劃。
吳昊率先開口道:“妹妹,此前因戰事兇險,我將母親安置在開平邑幫我打理封地。但如今這封神之事,似是長生之機,我在猶豫是否該讓母親也參與戰事,想聽聽你的見解。”
清靈垂首沉思良久,緩緩說道:“我不讚同讓阿母卷入。從以往大勢的發展來看,仿佛所有在上界有背景的勢力都知曉封神之事。此次宗門如此急切地謀求成功,想來其他各大勢力亦有相同旨意下達。後續局勢定會愈發兇險,既然此前阿母未曾參與戰事,那麽在最危急時刻貿然加入最為慘烈的大戰,恐怕難以適應。若你我二人功成,自然有辦法照料阿母。我查看過宗炎真人方才給予的儲物袋,其中有三千下品靈石,或許這便是宗門給予的支援。兄長你來安排分配即可。我建議多購置儲物袋,在各地采買糧食,再購入些保命之物。”
吳昊點頭稱是:“妹妹所言極是。那就讓阿母拿靈石去采買神兵利器。隻是為何要大肆購買糧食?如今正值秋收納稅之際,國內糧食正不斷運來。”
清靈輕歎了一口氣,神色凝重:“上界傳旨封神,所封之人定不會是那些大奸大惡、濫造殺孽之徒。佛家入世傳播信仰需有好名聲,宗門指派你我等為馬前卒入世想來也需好名聲,上天封神必然亦看重好名聲。兄長當知這世間局勢,大戰綿延數年,各國百姓無心耕作,饑荒已然初現端倪。此刻雖有糧食,卻不代表來年亦有。天大地大,吃飯為大。或許各國戰爭終結之日,才是修士封神之劫的開始之時。從長遠計議,應當屯糧,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方能建立不世功勳。”
吳昊聞聽,激動地站起身來,來迴踱步,眉頭緊鎖。片刻後,他雙手擊掌,讚道:“妹妹果真大才,所言甚是有理。名聲名望或許便是封神的關鍵所在。我這便去安排。”
清靈伸手攔下正欲離去的吳昊,說道:“兄長且慢,我們還需探討一下後期戰事的安排。我想先聽聽兄長的打算。”
吳昊微笑著點頭:“此前數月拖遝無大戰,將士們休養已久、厲兵秣馬、兵強馬壯。如今沒了束縛,隻管朝著北邊楊國臨近的城池徑直殺過去便是,試問誰人能敵?”
清靈無奈地搖了搖頭:“是否要先下戰書?”
吳昊理所當然地應道:“自然是要先下戰書。”
清靈又問道:“若對方耍賴,就是拒不出戰,該如何是好?難道要打攻城戰,死傷無數還浪費時間。”
吳昊滿不在乎地說:“那便城下叫罵便是,這些老貴族極愛臉麵,總歸要出城列陣而戰的。”
清靈追問道:“要是其背後宗門強令不得出戰,以致丟失城池呢?要知道你我等修士拚殺可沒那般多規矩,如今是什麽時候了,宗門都恨不得親自下場了,對麵楊國的那些小門小派會不會已然親自下場指揮戰爭了?”
吳昊頓時呆愣原地,隨後緩緩走迴坐下,問道:“妹妹你的意思是?”
清靈語重心長地說:“兄長且想想修士為求長生會做出些什麽事吧,切不可墨守成規。”
吳昊聞言倒吸一口涼氣,對麵楊國是小門小派的修仙世家支持的,對封神長生之說,必定比太華宗更為上心,值此關鍵時刻,難保他們不會不擇手段。
吳昊低聲喃喃:“是我太過疏忽大意了,眼下確是到了最為兇險的時候。”
清靈見吳昊沒了主意,趕忙取出獸皮地圖,展示給吳昊看,而後小手輕輕一劃,將一片城池相連,說道:“兄長,我們向這些城池全部下戰書,如此一來,對麵便難以知曉我們究竟要攻擊哪一座。然後佯裝主力攻擊此處,引得對麵幾個城池出兵救援,接著便可聲東擊西,派遣精銳之師攻克江郵城,將那裏的糧食盡數帶走,之後我們再迅速逃跑,迴到丹原城。如此,主動權便握於我們手中,彼時是他們欲主動攻我,而非我們強攻他們,到時候我們是據城而守,還是放棄丹原城邑暫避鋒芒,皆可有利抉擇。讓他們在這片大地之上疲於奔命,待其沒了糧食與補給,這一片所有城池還不就如同成熟的桃子,任我們何時摘取都行。”
吳昊微微皺眉,仍未完全鬆口,繼續追問道:“那越國西北接壤的鄭國如今局勢究竟如何?我擔憂中原戰局一旦有變,勢必會影響到我這邊的作戰部署。師兄向來消息靈通,還望能不吝告知詳情。”
清靈在一旁靜靜聆聽至此,這才驚覺,原來如今天下已然全部陷入戰火紛飛的混亂局勢之中,周邊近鄰的鄭國、越國、揚國、魯國皆深陷戰爭泥潭,難以自拔。想必更為遙遠的其他國家,亦難以幸免,同樣在經受戰火的煎熬,果真是應了那句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清靈心中暗歎,繼續凝神細聽後續發展。
青年師兄麵露不屑之色,嗤笑道:“哼,那萬法宗還口口聲聲宣稱是與我太華宗齊名的正道名門,可結果呢?在鄭國與魏國的戰事之上屢屢遭遇敗績、铩羽而歸,竟然連那幫和尚都鬥不過。魏國有佛家數大寺廟全力相助,依目前情形來看,萬法宗怕是不久之後便要來我處求援了。”
清靈聽到此處,心中好奇難抑,忍不住插話問道:“清靈見識淺薄,若有不當之處,還望師兄莫要怪罪。不知那揚國有何修真宗門在背後支持呢?”
青年師兄聽聞此言,不禁覺得好笑,哂笑道:“揚國那邊,倒是有幾個中原的修真世家小門派在背後撐腰,不過皆是些旁門左道之徒,如今利欲熏心,還妄圖與我太華宗分庭抗禮、一較高下,當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自不量力。”
清靈心中暗自歎息,怪不得越國和揚國對於貴族參戰的規矩執行得如此嚴格苛刻,原來皆是因為背後有修真世家在暗中支持操控。
吳昊眼神示意,讓清靈老實點,現在大人談話,小孩子聽著就行,後麵他自會跟清靈講清楚各方隱密。清靈俏皮地吐了吐舌頭,心中暗自埋怨兄長太過古板無趣,這麽長時間了,竟從未與她細細講述天下大勢。
吳昊沉思片刻,最終點頭說道:“既如此,那便煩請師兄迴稟宗門,我自會尋覓良機,盡可能多搶下幾座城池。”
青年師兄忽然神色凝重起來,鄭重其事地說道:“吳將軍,此次局勢與往昔截然不同,雖說我亦不知這場大戰究竟還會持續多長時間,但可以確定的是,很快便會落下帷幕,到時候大局已定,若想再興波瀾、再造殺孽,可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難如登天了。所以將軍務必盡心竭力,機會稍縱即逝,你要知道,所攻占奪取的城池越多,日後所能收獲的好處便越大,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大機緣,將軍萬不可錯失,以免悔恨終生啊!”
吳昊與清靈聞聽此言,皆麵露驚愕之色,心中滿是疑惑與震驚。天地大變竟要這般倉促倉促完結?不可能,絕不可能,這不過僅僅是凡俗間的戰爭而已,那傳說中的天地大劫怎會如此草率收場?難道,難不成這占據地盤的大小,會影響到後續大劫之中的先手優勢不成?
吳昊懷揣著滿心的疑惑與複雜情緒,小心翼翼地問道:“敢問師兄,這所謂的機緣究竟具體所指為何?可否略微告知一二?”
青年師兄目光幽幽地凝視著吳昊和清靈片刻,緩緩說道:“我亦不敢過多透露,但值此關鍵萬分的時刻,還是與你等稍稍點明一些我所知曉的情況吧。”
清靈與吳昊聽聞,趕忙整衣斂容,恭敬地作揖拜謝。
青年師兄微微頷首,輕聲說道:“其中真意,我也並非十分清楚明了,隻是曾聽聞宗門有真君提及,上界傳來旨意,萬界啟封神,死後得長生。我也僅僅是一知半解,尚未領悟其中真諦與深意。”
吳昊滿臉困惑,眉頭緊鎖陷入沉思,清靈則心神受到巨大震動,好在有三足玉蟾暗中壓製神魂,才未在麵色上顯露出絲毫異樣。
“神” 之一字,其淵源可追溯至太古之時。遙聞盤古開天辟地那等創世壯舉之際,竟有三千洶洶前來阻道。彼時,神龍傲然統禦天下水脈,於江河湖海各處威嚴駐守,執掌那風雲變幻之大權。遠古典籍亦有記載,太陽神每日駕乘輝煌太陽神車,清晨時分自東海啟程,日暮則落於西海悠然浴日;火神祝融與水神共工激烈爭雄,共工盛怒之下觸倒不周山,致使天柱傾頹,天地格局為之大變。至上古時期,三皇治世,以其無量功德圓滿之後立地成神,受世人敬仰尊崇。
然當此當今之世,清福界內諸般情形各有不同。山民虔誠祭祀所謂野神,實則其中大多不過是鬼怪之流罷了;世家舉行祭祖儀式,所拜者乃是祖靈神龕,追思先輩英靈;南蠻巫祝則大行血祭之舉,甚至以養蠱為神,其行徑頗為詭異神秘。在清福界中,主流之道乃是仙道,眾人皆篤定認為修真求仙方為光明正途,而神怪之類不過是居於邊角末流,向來鮮有人問津,隻因它們並無多少超凡卓絕之本事,難以令人心生向往與敬畏。
但此刻,身為太華宗這般頂級名門正派,竟傳下上界旨意欲要封神。
清靈滿心皆是疑惑,暗自思忖:神道難道有何非凡厲害之處?難不成神道即將於世間大興?真能借此達成長生不老?非得身死之後方可成神嗎?為何古籍所記傳說之中,神靈那般強大無匹,他們究竟算是仙還是神?
諸多念頭如潮水般紛至遝來,腦海中一時混亂如麻,思緒糾結不清。恍惚之間,似有諸多奇異訊息浮現於心頭,財神爺那富態形象、玉皇大帝之威嚴尊容、文曲星君的儒雅風姿、灶王爺的親和模樣、哪吒的英武矯健、四大天王的奇特風貌、二郎神的神武不凡等形象一一如幻影般閃過。她不禁暗自納罕,那四大天王,好像是唱歌跳舞頗為厲害之人,難道僅憑此等技藝便能成神?
一旁的吳昊亦是不明就裏,隻覺神之威能似乎不過爾爾,可宗門這般鄭重其事,其中定有隱秘緣由。
思索良久,吳昊終是按捺不住,開口問道:“師兄,究竟是何人來封神?” 師兄微微皺眉,緩緩搖頭道:“從古至今,隻聽聞上天封神,天庭上帝有此等封神之莫大威能。但一般小小毛神,料想絕非上帝親封,至於究竟何人所為,我實是不知曉。”
吳昊又問道:“師兄,那什麽樣的人可以被封為神?” 青年師兄攤開雙手,一臉無奈之色:“我也不甚清楚。”
吳昊再問:“神又有何威能?” 青年師兄手撫下巴,沉吟片刻道:“新封之神相較現今野神,威能定然更為強大,隻是具體如何,我卻無從知曉。”
吳昊目光灼灼,緊追不舍問道:“我兄妹二人,可否被封神?”
青年師兄目光中閃過一絲詫異,旋即道:“隻要立下大功,宗門自會論功行賞,封神亦非無可能之事。”
吳昊聞聽此言,激動得滿臉通紅,大聲道:“請宗門放心,請師兄轉告宗主,吳昊必當拚死效力,全力奪取城池!”
青年師兄與長須師兄相視一笑,師兄麵露讚許之色,朗聲道:“大善!”
兩位師兄辭行離去後,吳昊與清靈相對而坐,密談今後計劃。
吳昊率先開口道:“妹妹,此前因戰事兇險,我將母親安置在開平邑幫我打理封地。但如今這封神之事,似是長生之機,我在猶豫是否該讓母親也參與戰事,想聽聽你的見解。”
清靈垂首沉思良久,緩緩說道:“我不讚同讓阿母卷入。從以往大勢的發展來看,仿佛所有在上界有背景的勢力都知曉封神之事。此次宗門如此急切地謀求成功,想來其他各大勢力亦有相同旨意下達。後續局勢定會愈發兇險,既然此前阿母未曾參與戰事,那麽在最危急時刻貿然加入最為慘烈的大戰,恐怕難以適應。若你我二人功成,自然有辦法照料阿母。我查看過宗炎真人方才給予的儲物袋,其中有三千下品靈石,或許這便是宗門給予的支援。兄長你來安排分配即可。我建議多購置儲物袋,在各地采買糧食,再購入些保命之物。”
吳昊點頭稱是:“妹妹所言極是。那就讓阿母拿靈石去采買神兵利器。隻是為何要大肆購買糧食?如今正值秋收納稅之際,國內糧食正不斷運來。”
清靈輕歎了一口氣,神色凝重:“上界傳旨封神,所封之人定不會是那些大奸大惡、濫造殺孽之徒。佛家入世傳播信仰需有好名聲,宗門指派你我等為馬前卒入世想來也需好名聲,上天封神必然亦看重好名聲。兄長當知這世間局勢,大戰綿延數年,各國百姓無心耕作,饑荒已然初現端倪。此刻雖有糧食,卻不代表來年亦有。天大地大,吃飯為大。或許各國戰爭終結之日,才是修士封神之劫的開始之時。從長遠計議,應當屯糧,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方能建立不世功勳。”
吳昊聞聽,激動地站起身來,來迴踱步,眉頭緊鎖。片刻後,他雙手擊掌,讚道:“妹妹果真大才,所言甚是有理。名聲名望或許便是封神的關鍵所在。我這便去安排。”
清靈伸手攔下正欲離去的吳昊,說道:“兄長且慢,我們還需探討一下後期戰事的安排。我想先聽聽兄長的打算。”
吳昊微笑著點頭:“此前數月拖遝無大戰,將士們休養已久、厲兵秣馬、兵強馬壯。如今沒了束縛,隻管朝著北邊楊國臨近的城池徑直殺過去便是,試問誰人能敵?”
清靈無奈地搖了搖頭:“是否要先下戰書?”
吳昊理所當然地應道:“自然是要先下戰書。”
清靈又問道:“若對方耍賴,就是拒不出戰,該如何是好?難道要打攻城戰,死傷無數還浪費時間。”
吳昊滿不在乎地說:“那便城下叫罵便是,這些老貴族極愛臉麵,總歸要出城列陣而戰的。”
清靈追問道:“要是其背後宗門強令不得出戰,以致丟失城池呢?要知道你我等修士拚殺可沒那般多規矩,如今是什麽時候了,宗門都恨不得親自下場了,對麵楊國的那些小門小派會不會已然親自下場指揮戰爭了?”
吳昊頓時呆愣原地,隨後緩緩走迴坐下,問道:“妹妹你的意思是?”
清靈語重心長地說:“兄長且想想修士為求長生會做出些什麽事吧,切不可墨守成規。”
吳昊聞言倒吸一口涼氣,對麵楊國是小門小派的修仙世家支持的,對封神長生之說,必定比太華宗更為上心,值此關鍵時刻,難保他們不會不擇手段。
吳昊低聲喃喃:“是我太過疏忽大意了,眼下確是到了最為兇險的時候。”
清靈見吳昊沒了主意,趕忙取出獸皮地圖,展示給吳昊看,而後小手輕輕一劃,將一片城池相連,說道:“兄長,我們向這些城池全部下戰書,如此一來,對麵便難以知曉我們究竟要攻擊哪一座。然後佯裝主力攻擊此處,引得對麵幾個城池出兵救援,接著便可聲東擊西,派遣精銳之師攻克江郵城,將那裏的糧食盡數帶走,之後我們再迅速逃跑,迴到丹原城。如此,主動權便握於我們手中,彼時是他們欲主動攻我,而非我們強攻他們,到時候我們是據城而守,還是放棄丹原城邑暫避鋒芒,皆可有利抉擇。讓他們在這片大地之上疲於奔命,待其沒了糧食與補給,這一片所有城池還不就如同成熟的桃子,任我們何時摘取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