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不安
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 作者:南方有嘉年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賈母等人,靜候良久。
整個榮禧堂彌漫著焦慮恐慌的氣息。
鳳姐兒也是麵色煞白,沒辦法,她這一陣子是老實了,奈何之前做了許多不該做的事。
府裏權勢一天不如一天,若是再查出諸多不法事……
搞不好要出大事。
鳳姐現在才知道怕了,此前的她太過驕狂,幾乎視王法為無物。
出身是王家,雖不是王子騰之女,但也是嫡親侄女。
姑姑王夫人是榮國府當家夫人。
娘家和夫家都是大周顯貴。
所謂四大家族是金陵府那邊編出來的,也是賈,王,薛,史四家當年都在江南起家,所以金陵府的人編出這般的護官符歌謠。
其實史家最貴,一門雙侯。但史家最窮,勢力也不強,畢竟老一輩官職爵位都不高,史家又從開國一脈叛離,得罪大量開國勳貴,權勢不升反降。
薛家財力過人,在四家中應該最有錢,但這些年薛蟠不長進,皇商又丟了,也是舉步維艱,財貨損失不小。
就算如此,幾百萬的家私肯定是有的,抵十個史家有錢,王家也遠遠不及。
隻有賈家兩府相加也有幾百萬家私,財力不遜薛家太多。
不同之處是薛家畢竟不是頂級勳貴,不擺譜。
薛姨媽進京,攏共也就帶十人不到。
賈家要是主母出遠門,最少得跟著幾十號人。
日常在家,王夫人就是有十來人伺候,譜比薛姨媽大多了。
薛家畢竟要務實的多。
賈家,底蘊深厚,權勢驚人,財力也不差。
但自從家中人才斷層,扶持了王家,賈家風光一年不如一年。
最叫鳳姐心驚的變化就是這半年。
賈芸崛起,不光是馮唐,大量賈家三國公四節度養出來的門生舊部,轉而認可賈芸。
別說鳳姐了,就是賈赦,賈政兄弟說話也是遠不及半年前。
在此之前,大夥不光是賣賈家麵子,而是一個利益共同體。
一個團體在一起合作幾十年了,彼此聲氣相連,利益一致。
但總得有一個主心骨,遇事好協調。
這主心骨也不是誰都能當的。
比如大同鎮節度使雲光,還有馮唐,這兩人都是老資格的大將,誰聽誰的?
大夥不是服賈赦或賈政,隻是全部是賈家舊部,賈家還有居中協調,聯絡的作用。
其奧妙就在於此。
一個團體形成不容易,解散更不容易。
所以賈家推王子騰就很勉強,王家就比雲家,馮家強多少?
憑什麽王子騰能代表賈家?
表麵上可以給賈家麵子,但實際上王子騰崛起的效果遠不及賈家自己人。
這也是後來隆正帝為了收服開國一脈,對賈家屢屢加恩的真正原因。
要使舊部歸心,為皇帝所用而已。
現在有了賈芸,賈家徹底沒用了。
賈家最近時間的不順,還有被持續敲打,舊部們看在眼裏,也是有自己的選擇。
最少,雲光,馮唐等人,都是選擇了賈芸。
嫡脈叫人家怎麽選?
和王子騰合作?
還不如賈芸。
賈芸本身的爵位是一等伯,職份已經是節度副使,還有諸多加銜在身,又簡在帝心,前途不可限量。
從車行,書局也能看的出,賈芸有統籌運營和管理的才能。
這樣的人,隻要不行差踏錯,將來最少是個侯,官職也最少能到節度使。
不遜當年賈代善多少。
這還叫人怎麽選?
當然是選賈芸了。
鳳姐等人停放高利貸等事一方麵是畏懼,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不方便了。
很多舊部勢力根本不再聽招唿,也不再提供方便和庇護。
再放,要出事了。
皇帝那邊天天盯著,沒事就把賈赦賈珍叫進去訓斥一番。
多半還見不到皇帝,是太監代天子訓人。
太監嘴毒,清朝時,訓斥大臣也算是正式刑罰,一般都是太監代為執行。
皇帝沒那麽閑。
太監們則借機勒索賄賂。
這錢還沒幾個人敢省。
這些陰微小人可不管你是勳貴還是大臣,不給錢就往死裏罵,這幫家夥口舌厲害的很,翻著花的罵,從祖宗開始罵,一路罵下來不帶重複的。
罵人時還得有不少人圍觀,太監,雜役,官吏。
能叫人無地自容。
所以這錢省不得。
大周的太監沒這麽囂張,但罵起來也不好受。
賈家嫡脈兩府,這小半年可以說是灰頭土臉。
王夫人和鳳姐敢不老實?
賈赦和賈政,賈珍一夥,私下計較多次。
就算要把賈家舊日人脈給賈芸,現在天子這樣的做法也是太過分了些。
但他們計較多次,都是不得要領,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麽皇帝要對賈家這麽狠。
這幫蠢貨。
賈母隱約明白一些,但她也沒徹底明白。
畢竟有些陰微隱私之事,賈母不可能知道。
“來了,來了。”
一直守在側門的林之孝扶著帽子小跑進來。
“大老爺,二老爺,珍大爺都迴來了。”
“還跟著頂軟轎。”
“嗯?轎子裏是誰?”
“是大姑娘,宮裏放迴來了,說年齡到了。”
聞言,賈母身形一晃,幾乎暈過去。
王夫人也是麵色煞白。
最近賈家風水不利,流年不順。
所有人最後的希望都是放在賈元春身上。
這幫蠢貨卻沒想過,當今皇帝又不是昏君,元春是以性格穩重和氣質嫻靜出眾,光是相貌雖是美人,但談不上是絕色。
論相貌,元春比釵,黛,可卿,晴雯,寶琴幾個都有差距。
算是和襲人等人一個檔次。
隆正帝若要拉攏賈家,免不得要用元春,但不會是寵妃,最多是利用元春的背景和性格。
這也是元春的發展路線。
宮裏的人最清楚。
元春封妃,賈家上下欣喜若狂。
但宮中太監知道,元春並不得寵。
要不然,他們敢作死跑來敲賈家竹杠?
元春得勢後,賈家反而被敲的更狠了,時不時就有太監上門借銀子。
說是借,其實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迴。
賈璉都嚇的不敢露麵,稍有迴複慢了,太監就敢擺臉色給賈家人看。
寵妃家族是這樣的?
此時隆正帝終於對賈家徹底失去耐心。
元春年齡也二十多了,宮中秀女,若不得寵幸,到年齡便會放歸。
但賈家這樣的頂層勳貴,要麽皇帝好歹給個名份,要麽賜給諸親郡王為側妃,很少退迴。
這就算是真正不給賈家嫡脈臉了,完全斷了他們念想。
“這,這可如何是好啊……”
賈母涕淚交加,完全懵了。
天子何其狠心也。
過不多時,一臉灰敗的賈赦,賈政,賈珍三人入內。
一頂軟轎直抵榮禧堂前。
二十餘歲的元春邁步而出,也是滿臉淚痕。
在宮中,元春當然想家,想親人。
但她身負重任,此時卻狼狽歸家,親事無著,人生耽擱至此,對家族毫無貢獻,各種負麵情緒交加,不哭才怪。
“我的兒,不怪你,不怪你……”
元春雖是王夫人長女,從小卻是養在賈母身邊。
對這大孫女賈母也是真心疼愛。
可惜事與願違,元春失敗而歸,連賈母都不知道接下來如何安排。
若是平民百姓的女兒,在宮中多年後放出,那是搶手貨。
畢竟在宮裏知禮儀,懂規矩,還識字,長相一般也過的去。
普通小官吏家族最喜這樣的兒媳婦,搶著說親,落不下來。
小地主官紳家族也喜歡,放出來的宮女被他們搶著瓜分了。
可元春不同,賈家的門第又高,不可能給普通人家,高官顯貴,元春年齡太大,又在宮中呆過被放出來,這裏頭又有忌諱,哪家會要?
接下來可有的頭疼。
畢竟賈政不是賈赦,做不出五千兩銀子賣女兒的事。
賈政此時也是心疼,喃喃道:“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
王夫人臉色變得陰沉起來,眼中滿是憤怒的光芒:“老爺還不明白?天家要給賈芸鋪路,所以對咱們極盡打壓。”
這事,其實賈母等人也早就明白了。
但當眾說出來,仿佛是被人又左右開弓扇在臉上。
對,天子就這意思。
不服啊?
不服死去啊。
敢對天子口出不滿,說的是賈芸,不滿的是天子。
“夫人不可妄言。”
“二太太少說兩句。”
“此話不可再說。”
賈母,賈政幾人麵色一變,趕緊攔著。
不是怕四周的人聽到,是怕被天子知道。
誰知道眼前這麽多人,有哪個是繡衣衛的暗探?或者是中車府的人?
京中勳貴都很清楚,哪家府中能沒有暗探細作?
有的都放在府裏幾十年了。
甚至有的人都暴露了,但大家都隻裝不知道。
有的甚至就是故意暴露,叫那些犯事的勳貴家族有點逼數,凡事收斂著點。
別給臉不要臉,等朝廷給你來正式的,禦史上門查辦時你就傻眼了。
賈母和賈赦,賈政心中有數,眼前搞不好就有中車府或繡衣衛的人,真的叫人奏上去,賈家心懷怨望這一條是跑不掉了,抄家都算便宜,皇帝勃然大怒,把你全家男子流放,女子送教坊司,那陣子看你還敢怨望不敢?
心懷怨望,在這個時代也就僅次於造反了。
造反的就是怨望到頂點了。
這麽一來,居然頗有邏輯。
各人心緒不佳,原待散去,卻見賴大,賴二,林之孝等人又小跑進來。
“有旨意。”
賈家眾人駭然色變。
剛把元春打發來家,又有旨意?
元春也是俏臉煞白。
她這幾年,每常都會精心打扮,有機會接近皇帝都會用心服侍。
隻想著憑自己的才學,相貌,性格,還有心機手腕,總有出頭之時。
豈料皇帝對她從不假辭色。
甚至在賈芸崛起之後,她幾乎沒有機會再到禦前。
現在更是直接將她打發迴府,令元春悲憤欲死。
現在剛送迴家,又有旨意,難道皇帝對自己就如此不喜?
賈家眾人驚疑不定之時,傳旨的戴權已經大步而入。
還好,戴公公臉上並無冷峻之色,甚至滿麵春風。
“聖喻:賈芸已授節度副使,大寧衛兵馬使,賜伯爵,將軍,著賈芸至寧國府拜祭寧榮二公後赴任。”
王彬已經至京上任。
其餘官員也陸續到任。
薊鎮的薊州至通州,再到東邊的永平,遵化等各府二十餘縣,先期動員了民夫十餘萬人。
此後還要從大名,保定,德州等地繼續動員,征發民夫十餘萬人。
前後要征發三十萬人。
賈記車行要出動萬輛以上的大車。
爭取在半年內完成對大寧衛城的營造,當然還有大量的輔助設施,包括最少過百個墩和台。
沒有這些,隻有光禿禿的衛城,人家輕易幾萬騎衝過來,到時候你隻能抓瞎。
守城是能守,城外不發展了?
這年頭城外都會有大量居民形成鎮子和村落,還有開墾的良田,修的幹渠,官道。
虜騎隔年來一次毀一次,城池沒有造血能力,光輸血,肯定維持不了多久。
隻有在外頭的輔助設施都造好,一二裏方圓的軍堡得十來個部署在四周,幾十個軍台過百墩堡沿途擺上,敵騎不敢肆意輕入,怕被抄後路,這才能在城外發展,有自我造血的能力。
賈芸得上任了。
賈家眾人感覺是無比難受。
賈芸都要走了,臨走前皇帝居然還有這一手。
這是兩個目的。
一是再次敲打賈家嫡脈。
二來是給外人看的,賈家此後的嫡脈就是賈芸!
沒有別人!
現在的所謂嫡脈,老老實實的看著賈芸風光祭祖,他們還得陪祭!
此後,老老實實的雌伏於賈伯爺身後。
這樣還能苟下去。
靜待未來。
若是不服……
元春都送迴來了,賈家還不識趣?
嫡脈眾人身上哪個不沾屎?
天子真惱了,那就不是敲打那麽簡單了。
賈赦,賈政,賈珍都如同吃了蒼蠅一般的難受。
卻隻能伏身行禮,並令賴大等人去寧府準備。
賈珍也是帶著賈蓉赴寧府準備,他好歹還掛著族長銜頭,心中再不甘,也是隻能從命。
此時戴權並不急著走,笑吟吟對賈母道:“榮國夫人,不知道戶部左侍郎林大人家的小姐,此時是否在?”
賈母心中納悶,嘴上答道:“就在後堂。”
“奉聖命,請林姑娘在此莫要離開,稍後可能會有旨意。”
戴權神色從容,笑容滿麵,口氣卻是不容商量。
整個榮禧堂彌漫著焦慮恐慌的氣息。
鳳姐兒也是麵色煞白,沒辦法,她這一陣子是老實了,奈何之前做了許多不該做的事。
府裏權勢一天不如一天,若是再查出諸多不法事……
搞不好要出大事。
鳳姐現在才知道怕了,此前的她太過驕狂,幾乎視王法為無物。
出身是王家,雖不是王子騰之女,但也是嫡親侄女。
姑姑王夫人是榮國府當家夫人。
娘家和夫家都是大周顯貴。
所謂四大家族是金陵府那邊編出來的,也是賈,王,薛,史四家當年都在江南起家,所以金陵府的人編出這般的護官符歌謠。
其實史家最貴,一門雙侯。但史家最窮,勢力也不強,畢竟老一輩官職爵位都不高,史家又從開國一脈叛離,得罪大量開國勳貴,權勢不升反降。
薛家財力過人,在四家中應該最有錢,但這些年薛蟠不長進,皇商又丟了,也是舉步維艱,財貨損失不小。
就算如此,幾百萬的家私肯定是有的,抵十個史家有錢,王家也遠遠不及。
隻有賈家兩府相加也有幾百萬家私,財力不遜薛家太多。
不同之處是薛家畢竟不是頂級勳貴,不擺譜。
薛姨媽進京,攏共也就帶十人不到。
賈家要是主母出遠門,最少得跟著幾十號人。
日常在家,王夫人就是有十來人伺候,譜比薛姨媽大多了。
薛家畢竟要務實的多。
賈家,底蘊深厚,權勢驚人,財力也不差。
但自從家中人才斷層,扶持了王家,賈家風光一年不如一年。
最叫鳳姐心驚的變化就是這半年。
賈芸崛起,不光是馮唐,大量賈家三國公四節度養出來的門生舊部,轉而認可賈芸。
別說鳳姐了,就是賈赦,賈政兄弟說話也是遠不及半年前。
在此之前,大夥不光是賣賈家麵子,而是一個利益共同體。
一個團體在一起合作幾十年了,彼此聲氣相連,利益一致。
但總得有一個主心骨,遇事好協調。
這主心骨也不是誰都能當的。
比如大同鎮節度使雲光,還有馮唐,這兩人都是老資格的大將,誰聽誰的?
大夥不是服賈赦或賈政,隻是全部是賈家舊部,賈家還有居中協調,聯絡的作用。
其奧妙就在於此。
一個團體形成不容易,解散更不容易。
所以賈家推王子騰就很勉強,王家就比雲家,馮家強多少?
憑什麽王子騰能代表賈家?
表麵上可以給賈家麵子,但實際上王子騰崛起的效果遠不及賈家自己人。
這也是後來隆正帝為了收服開國一脈,對賈家屢屢加恩的真正原因。
要使舊部歸心,為皇帝所用而已。
現在有了賈芸,賈家徹底沒用了。
賈家最近時間的不順,還有被持續敲打,舊部們看在眼裏,也是有自己的選擇。
最少,雲光,馮唐等人,都是選擇了賈芸。
嫡脈叫人家怎麽選?
和王子騰合作?
還不如賈芸。
賈芸本身的爵位是一等伯,職份已經是節度副使,還有諸多加銜在身,又簡在帝心,前途不可限量。
從車行,書局也能看的出,賈芸有統籌運營和管理的才能。
這樣的人,隻要不行差踏錯,將來最少是個侯,官職也最少能到節度使。
不遜當年賈代善多少。
這還叫人怎麽選?
當然是選賈芸了。
鳳姐等人停放高利貸等事一方麵是畏懼,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不方便了。
很多舊部勢力根本不再聽招唿,也不再提供方便和庇護。
再放,要出事了。
皇帝那邊天天盯著,沒事就把賈赦賈珍叫進去訓斥一番。
多半還見不到皇帝,是太監代天子訓人。
太監嘴毒,清朝時,訓斥大臣也算是正式刑罰,一般都是太監代為執行。
皇帝沒那麽閑。
太監們則借機勒索賄賂。
這錢還沒幾個人敢省。
這些陰微小人可不管你是勳貴還是大臣,不給錢就往死裏罵,這幫家夥口舌厲害的很,翻著花的罵,從祖宗開始罵,一路罵下來不帶重複的。
罵人時還得有不少人圍觀,太監,雜役,官吏。
能叫人無地自容。
所以這錢省不得。
大周的太監沒這麽囂張,但罵起來也不好受。
賈家嫡脈兩府,這小半年可以說是灰頭土臉。
王夫人和鳳姐敢不老實?
賈赦和賈政,賈珍一夥,私下計較多次。
就算要把賈家舊日人脈給賈芸,現在天子這樣的做法也是太過分了些。
但他們計較多次,都是不得要領,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麽皇帝要對賈家這麽狠。
這幫蠢貨。
賈母隱約明白一些,但她也沒徹底明白。
畢竟有些陰微隱私之事,賈母不可能知道。
“來了,來了。”
一直守在側門的林之孝扶著帽子小跑進來。
“大老爺,二老爺,珍大爺都迴來了。”
“還跟著頂軟轎。”
“嗯?轎子裏是誰?”
“是大姑娘,宮裏放迴來了,說年齡到了。”
聞言,賈母身形一晃,幾乎暈過去。
王夫人也是麵色煞白。
最近賈家風水不利,流年不順。
所有人最後的希望都是放在賈元春身上。
這幫蠢貨卻沒想過,當今皇帝又不是昏君,元春是以性格穩重和氣質嫻靜出眾,光是相貌雖是美人,但談不上是絕色。
論相貌,元春比釵,黛,可卿,晴雯,寶琴幾個都有差距。
算是和襲人等人一個檔次。
隆正帝若要拉攏賈家,免不得要用元春,但不會是寵妃,最多是利用元春的背景和性格。
這也是元春的發展路線。
宮裏的人最清楚。
元春封妃,賈家上下欣喜若狂。
但宮中太監知道,元春並不得寵。
要不然,他們敢作死跑來敲賈家竹杠?
元春得勢後,賈家反而被敲的更狠了,時不時就有太監上門借銀子。
說是借,其實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迴。
賈璉都嚇的不敢露麵,稍有迴複慢了,太監就敢擺臉色給賈家人看。
寵妃家族是這樣的?
此時隆正帝終於對賈家徹底失去耐心。
元春年齡也二十多了,宮中秀女,若不得寵幸,到年齡便會放歸。
但賈家這樣的頂層勳貴,要麽皇帝好歹給個名份,要麽賜給諸親郡王為側妃,很少退迴。
這就算是真正不給賈家嫡脈臉了,完全斷了他們念想。
“這,這可如何是好啊……”
賈母涕淚交加,完全懵了。
天子何其狠心也。
過不多時,一臉灰敗的賈赦,賈政,賈珍三人入內。
一頂軟轎直抵榮禧堂前。
二十餘歲的元春邁步而出,也是滿臉淚痕。
在宮中,元春當然想家,想親人。
但她身負重任,此時卻狼狽歸家,親事無著,人生耽擱至此,對家族毫無貢獻,各種負麵情緒交加,不哭才怪。
“我的兒,不怪你,不怪你……”
元春雖是王夫人長女,從小卻是養在賈母身邊。
對這大孫女賈母也是真心疼愛。
可惜事與願違,元春失敗而歸,連賈母都不知道接下來如何安排。
若是平民百姓的女兒,在宮中多年後放出,那是搶手貨。
畢竟在宮裏知禮儀,懂規矩,還識字,長相一般也過的去。
普通小官吏家族最喜這樣的兒媳婦,搶著說親,落不下來。
小地主官紳家族也喜歡,放出來的宮女被他們搶著瓜分了。
可元春不同,賈家的門第又高,不可能給普通人家,高官顯貴,元春年齡太大,又在宮中呆過被放出來,這裏頭又有忌諱,哪家會要?
接下來可有的頭疼。
畢竟賈政不是賈赦,做不出五千兩銀子賣女兒的事。
賈政此時也是心疼,喃喃道:“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
王夫人臉色變得陰沉起來,眼中滿是憤怒的光芒:“老爺還不明白?天家要給賈芸鋪路,所以對咱們極盡打壓。”
這事,其實賈母等人也早就明白了。
但當眾說出來,仿佛是被人又左右開弓扇在臉上。
對,天子就這意思。
不服啊?
不服死去啊。
敢對天子口出不滿,說的是賈芸,不滿的是天子。
“夫人不可妄言。”
“二太太少說兩句。”
“此話不可再說。”
賈母,賈政幾人麵色一變,趕緊攔著。
不是怕四周的人聽到,是怕被天子知道。
誰知道眼前這麽多人,有哪個是繡衣衛的暗探?或者是中車府的人?
京中勳貴都很清楚,哪家府中能沒有暗探細作?
有的都放在府裏幾十年了。
甚至有的人都暴露了,但大家都隻裝不知道。
有的甚至就是故意暴露,叫那些犯事的勳貴家族有點逼數,凡事收斂著點。
別給臉不要臉,等朝廷給你來正式的,禦史上門查辦時你就傻眼了。
賈母和賈赦,賈政心中有數,眼前搞不好就有中車府或繡衣衛的人,真的叫人奏上去,賈家心懷怨望這一條是跑不掉了,抄家都算便宜,皇帝勃然大怒,把你全家男子流放,女子送教坊司,那陣子看你還敢怨望不敢?
心懷怨望,在這個時代也就僅次於造反了。
造反的就是怨望到頂點了。
這麽一來,居然頗有邏輯。
各人心緒不佳,原待散去,卻見賴大,賴二,林之孝等人又小跑進來。
“有旨意。”
賈家眾人駭然色變。
剛把元春打發來家,又有旨意?
元春也是俏臉煞白。
她這幾年,每常都會精心打扮,有機會接近皇帝都會用心服侍。
隻想著憑自己的才學,相貌,性格,還有心機手腕,總有出頭之時。
豈料皇帝對她從不假辭色。
甚至在賈芸崛起之後,她幾乎沒有機會再到禦前。
現在更是直接將她打發迴府,令元春悲憤欲死。
現在剛送迴家,又有旨意,難道皇帝對自己就如此不喜?
賈家眾人驚疑不定之時,傳旨的戴權已經大步而入。
還好,戴公公臉上並無冷峻之色,甚至滿麵春風。
“聖喻:賈芸已授節度副使,大寧衛兵馬使,賜伯爵,將軍,著賈芸至寧國府拜祭寧榮二公後赴任。”
王彬已經至京上任。
其餘官員也陸續到任。
薊鎮的薊州至通州,再到東邊的永平,遵化等各府二十餘縣,先期動員了民夫十餘萬人。
此後還要從大名,保定,德州等地繼續動員,征發民夫十餘萬人。
前後要征發三十萬人。
賈記車行要出動萬輛以上的大車。
爭取在半年內完成對大寧衛城的營造,當然還有大量的輔助設施,包括最少過百個墩和台。
沒有這些,隻有光禿禿的衛城,人家輕易幾萬騎衝過來,到時候你隻能抓瞎。
守城是能守,城外不發展了?
這年頭城外都會有大量居民形成鎮子和村落,還有開墾的良田,修的幹渠,官道。
虜騎隔年來一次毀一次,城池沒有造血能力,光輸血,肯定維持不了多久。
隻有在外頭的輔助設施都造好,一二裏方圓的軍堡得十來個部署在四周,幾十個軍台過百墩堡沿途擺上,敵騎不敢肆意輕入,怕被抄後路,這才能在城外發展,有自我造血的能力。
賈芸得上任了。
賈家眾人感覺是無比難受。
賈芸都要走了,臨走前皇帝居然還有這一手。
這是兩個目的。
一是再次敲打賈家嫡脈。
二來是給外人看的,賈家此後的嫡脈就是賈芸!
沒有別人!
現在的所謂嫡脈,老老實實的看著賈芸風光祭祖,他們還得陪祭!
此後,老老實實的雌伏於賈伯爺身後。
這樣還能苟下去。
靜待未來。
若是不服……
元春都送迴來了,賈家還不識趣?
嫡脈眾人身上哪個不沾屎?
天子真惱了,那就不是敲打那麽簡單了。
賈赦,賈政,賈珍都如同吃了蒼蠅一般的難受。
卻隻能伏身行禮,並令賴大等人去寧府準備。
賈珍也是帶著賈蓉赴寧府準備,他好歹還掛著族長銜頭,心中再不甘,也是隻能從命。
此時戴權並不急著走,笑吟吟對賈母道:“榮國夫人,不知道戶部左侍郎林大人家的小姐,此時是否在?”
賈母心中納悶,嘴上答道:“就在後堂。”
“奉聖命,請林姑娘在此莫要離開,稍後可能會有旨意。”
戴權神色從容,笑容滿麵,口氣卻是不容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