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子,這賈芸不愧是賈家的人,金陵賈家的人咱們就說長的都秀氣,這京師賈家的更是長相出眾哪。賈芸長的那個俊俏,嘖嘖……”


    寶釵臉頰微紅。


    她剛剛又不是沒看到。


    薛蟠一迴車上就開始咧著大嘴盛讚起來。


    哪有這樣當哥的?


    和自己未出嫁的妹子稱讚一個陌生男子長相的?


    雖然……確實是如此。


    賈芸的身高,體形,相貌,氣質,無不是上上之選。


    既有賈家男子的俊美,又有昂然向上的武夫英氣,更有明顯的上位者的氣質。


    連同西嶺村的工匠護衛長工,現在有好幾千人跟著賈芸討吃食,有上位者的氣息再正常也不過了。


    就算是個普通人,能給幾千人當家作主,時間久了,自然而然的也會養成一股凜然生威的氣息。


    加上事業,官爵,世職,樣樣俱全。


    唯一欠缺的是家世。


    畢竟隻是疏宗庶子。


    若普通人家,能許到賈芸這樣的已經千肯萬肯。


    薛家畢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幾百萬家私,寶釵陪嫁最少幾十萬兩,若選不中秀女,也是想找個勳貴人家的嫡脈結親,以此恢複和鞏固薛家的地位。


    寶釵一時間有些發癡。


    心思竟是難得的亂了。


    好在薛姨媽也在車中。


    終於忍不住了。


    “你這孽障在渾說什麽啊?”薛姨媽氣的身體都抖起來:“哪有和沒出嫁妹妹說這些的?再者說我都聽出來了,這賈記車行運的多,速度也快,錢收的還少,加點錢就保貨,還有比這更好的事?你聽來聽去,該用心思的不用,不該用心思的瞎用,你真的要氣死我啊?”


    薛姨媽的發怒,在薛蟠看來毫無威脅。


    完全不用放在心上。


    不過薛蟠也是雙眼放光,在自己頭上重重一拍,薛蟠咧嘴笑道:“俺就說了,賈芸這等大東主大名人大文豪,一般人無緣無故的必難見他一麵。咱們豐字號分號商行多了,要運的貨也多,嗯,俺一會安置一下就帶人來拜會賈芸!”


    薛蟠滿臉笑容。


    他這樣的年齡和脾氣,很少服人。


    但賈芸的個頭,還有健碩的體形,以及一戰殺死金沙幫百人的戰績,加上小說,文章,哪方麵都是碾壓他。


    就連做生意也是比他強的多。


    賈芸雖是賈家的人,但出身貧苦,現在的一切都是賈芸自己白手起家自己賺的。


    也就是說做生意也是碾壓薛蟠。


    如果相差不大,人很難毫無保留的敬服自己的同齡人。


    在薛蟠眼裏,賈芸是各方麵對自己都是碾壓。


    雙方完全沒有可比性。


    薛蟠的脾氣再狂傲也不會認為自己能同賈芸相比。


    過大的差距反而不會使薛蟠生起嫉妒心,隻會加倍的敬服。


    現在薛蟠唯一的想法就是能與賈芸結交,除此之外別的都隻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也好……”


    薛姨媽當然明白兒子的用意和想法。


    這小子屁股一撅能叫人看到底。


    沒辦法,直腸子。


    在金陵惹事生非,也就是因為被不少人利用。


    憨傻粗直,又有勢力和能力,惹禍難以避免。


    薛姨媽原街攔著薛蟠。


    畢竟之前和王夫人通信時,王夫人在信中痛罵賈芸,簡直是恨之入骨。


    據說嫡脈那邊都不喜歡賈芸。


    但轉念一想……


    賈家嫡脈是賈家嫡脈,薛家是薛家。


    賈記車行確實對薛家有大用,最少能節省三成的運輸成本。


    因為嫡脈的一些仇怨,增加薛家的買賣成本,薛姨媽也不會做這種愚蠢的選擇。


    更關鍵的是,現在薛家還沒有山窮水盡。


    寶釵一旦選中秀女,立刻柳暗花明。


    至於姐姐王夫人暗示的寶釵和寶玉……薛姨媽隻是納入考慮範圍之內,並不是第一選擇。


    到榮國府住下,薛姨媽並不反對這個提議。


    但若說把女兒許出去,薛姨媽暫且是沒有這個打算。


    或者說,最多納入考慮範圍之內。


    寶釵的婚事,一定要慎之再慎。


    就薛蟠的這德性,寶釵再找不到好婚事,薛家就完了!


    ……


    “啪,啪,啪!”


    三聲淨鞭響。


    午門大開。


    這道門,隻有在老皇帝殯天出葬那天。


    新皇登基大典,自午門正門進入。


    或是皇帝冊封皇太子。


    新皇後從正門進皇宮。


    隻有這幾件大事發生時才會打開。


    平時皇帝出巡之類,也是走西華門或左右掖門,又或是玄武門。


    玄武門就是紫禁城北正門,偽清康熙年間變避諱改變神武門。


    對麵就是崇禎吊頸的景山,也稱萬歲山。


    除此之外,午門還有一種情況下打開,便是每三年一次的春闈大考的殿試!


    舉人們會在禮部貢院進行初試。


    通過初試的就是被錄取了,已經是進士。


    但還沒有通過殿試,正式成為天子門生,所以叫“中式舉人”。


    還不能稱進士。


    偽清是稱“貢士”。


    眼下,就是殿試進行時。


    三百多中式舉人昂首闊步從午門兩側走入,穿過皇極門,建極門,進入建極殿。


    建極殿,便是殿試進行的地方。


    這隻是配殿,但坐下幾百人綽綽有餘。


    殿試並不是如後人想象的那樣走個過場。


    事實上重要性大過會試。


    會試,這一科不中,下一科再試。


    殿試……沒機會再試了。


    萬一發揮不少,考試名次靠後,位在三甲末尾。


    這樣一來,幾乎就沒有機會逆天改命了。


    隻能是邊遠地區的知縣,甚至是王府官。


    很多人在殿試後排名不佳,索性就直接不去吏部報道,迴鄉閑居去了。


    這種一般是大官紳家族出身,家裏不差個當官的。


    這是真正的一考定終身,還沒有後悔補救的機會。


    一甲,二甲前列,挑為翰林。


    二甲中前排名,挑為科道,進六部。


    二甲中後,各寺,院聽政候選。


    二甲後三甲前,各衝要地方知縣,或大府佐官。


    三甲靠後,偏遠知縣,偏遠州府佐官,王府官。


    基本上,三甲靠後的也有人傑能位至督撫,但可以說是百中無一。


    和一甲的三鼎甲的官場道路,幾乎是天差地遠。


    劉統勳,王安國亦步亦趨,跟隨而入。


    他二人在會試時都在二甲,排名前列。


    但這種排名並無意義,最終結果還是要看殿試。


    兩人都是第一次進入這恢宏壯闊的宮殿群。


    內心是振奮加惶恐。


    環顧左右,發覺大家的表情都差不多。


    管你是什麽官紳世家出身,還是書香子弟,又或是農家子弟。


    在浩瀚天威麵前都是一樣。


    屁都不算。


    或者能算個屁?


    進殿,向金台禦座上的皇帝叩首行禮。


    劉統勳膽大如鬥,偷眼看了一下。


    身量中等,身材適中,留短須,臉型方正,麵色沉毅而嚴肅。


    可能是場合的原因,隆正帝今天在臉上露出了和悅的表情。


    可惜叫人看了更加害怕了。


    帝王威儀,不是那麽好冒犯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方有嘉年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方有嘉年華並收藏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