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墨雲自從到了京城之後,便四下托人打聽畹娘的消息。她原先隻道畹娘被田貴妃的哥哥田畹帶進了宮,誰曾想崇禎一心國事,不近女色。因此,本想討皇帝歡心的田畹碰了一鼻子灰。畹娘便留在田府,做了個普通歌舞伎。
這時,李自成的起義軍逼近京師,崇禎急召吳三桂鎮山海關。
吳三桂是錦州總兵之子,武舉出身,以戰功及父蔭授都指揮。曾帶二十餘名家丁救其父於四萬滿洲人之中,勇冠三軍,孝聞九邊,他在京城時遍識名公巨卿及文人雅士,人誇白皙通侯最少年。
田畹為巴結吳三桂,便設筵為他餞行,令畹娘在席間歌舞助興。
吳三桂見了畹娘,神馳心蕩。
酒過三巡,切入正題,田畹對吳三桂說:“寇至,將若何?”
吳三桂說:“大人若能以畹娘相贈,我保君家無恙。”
田畹便將畹娘送給吳三桂。
吳三桂起身赴任山海關,為防招惹是非,便將畹娘留在京城府中。
京畿西邊門戶大同陷落,大同總兵薑鑲投降李自成,京城危殆。京師震動,崇禎急召吳三桂入衛京師。
不久,李自成進北京,崇禎自縊於煤山。
吳三桂兵至玉田一帶,獲悉京師陷落崇禎自縊。明居庸關總兵唐通已降李自成,乘虛占領山海關。一時之間,吳三桂進退兩難。
李自成攻進京城,嶽麓和奚墨雲在城破之時雙雙投井以殉,但被救下,授北城禦史。
李自成和手下諸將和群臣開始大肆洗掠京城,搶奪美女和金銀財寶。吳三桂的父親投降了起義軍,李自成的大將劉宗敏將畹娘據為己有。
金陵舊臣謀劃擁立新君。馬士英推崇福王朱由崧,穆老則擁護潞王朱常範。兵部尚書史可法暗約馬士英,在浦口密談,商議放棄福王和潞王,擁立桂王朱常瀛。但桂王遠在廣西,鳳陽“擁嫡”成為定局。馬士英率軍五萬迎立福王朱由崧,然後,又由史可法護衛前往金陵,馬士英則率大軍駐紮不動。
福王在金陵即帝位,弘光小王朝開始了。馬士英任東閣大學士兼都察院右都禦史,仍督鳳陽等處軍務,阮大铖得其薦舉,被任用為兵部尚書,其惡愈甚,其焰愈張,歌兒舞女充溢後庭,廣廈高軒照耀街衢,日與南北在案諸逆交通不絕,恐嚇多端。
穆老巴結馬士英,出任禮部尚書。他還設宴款待阮大铖,令隱娘出為奉酒。阮大铖贈以珠冠一頂,價值千金。穆老令隱娘拜謝,且命移席近阮,其醜狀令人欲嘔。
程芝龍得知京師陷落,國破君亡,號慟欲絕,血淚沾衣,弘光朝廷起程芝龍原官。程芝龍入朝就任,上言防江之策,莫過水師,又具三疏:“一勸主上勤學定誌,以立中興之基;一上經略荊襄布置兩淮之策,以為奠安南服之本;一曆陳先朝致亂之由在於上下相猜,朋黨互角,以為鑒戒。”兩月內上三十餘疏,舉薦人材,彈劾馬士英重用阮大铖,反對征選民女擾民勒索。
邱域下第,李香兒置酒桃葉渡,歌琵琶詞相送,道:“公子才名文藻,雅不減中郎。中郎學不補行,今琵琶所傳詞固妄,然嚐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邁不羈,又失意,此去相見未可期,願終自愛,無忘妾所歌琵琶詞也!妾亦不複歌矣!”
邱域去後,阮大铖的同黨田仰以金三百鍰邀李香兒一見。
李香兒固辭不去。
田仰慚且怒,中傷李香兒。
李香兒歎道:“田公豈異於阮公乎?吾向之所讚於侯公子者謂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賣公子矣!”
說罷,便一頭撞向欄柱,頓時,血流如注,她手裏的扇子掉在地上,沾上了斑斑血跡。
田仰這才作罷。
阮家戲班冠絕當時,號稱金陵第一;兼且其門庭若市,南中當事多與遊,嗚騶坐輿,偃蹇如故;士大夫繾綣,爭寄腹心。阮大铖百般討好皇帝,打著皇上聖諭的幌子,將李香兒征入宮中充當歌姬。
李自成派人去吳三桂軍中招降,給其四個月軍糧及白銀四萬兩,俟立功日升賞。
這時,吳三桂接到密信,信中詳述其父被劉宗敏抓捕,嚴刑拷打,畹娘也被劉宗敏奪去。
吳三桂看罷,怒喝一聲:“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為?”,拔劍斬案,升帳演兵場,將一名來使斬首示眾,另一名則割去雙耳,令其傳言李自成:“李賊自送頭來。”並起兵迴師擊敗唐通,奪迴山海關。
李自成聞訊,率兵十萬出京師,征討吳三桂。吳三桂決定向滿清借兵,許諾不唯財帛,將裂地以酬。
一片石大戰,吳軍告急。吳三桂再度遣使到清營,請求出兵相助。滿清統帥多爾袞告訴吳三桂須剃發以降。吳三桂親往清營,剃發跪拜。
次日,山海關大戰展開。多爾袞先是坐山觀虎鬥,待交戰雙方皆疲,吳軍已顯不支時,才率軍出擊。
李自成軍毫無準備,在“韃子兵來了!”的驚唿中兵敗如山倒,一時之間,戰場空虛,積屍相枕,彌滿大野,主將劉宗敏受傷,急忙退軍。
李自成將吳三桂之父及家中38口全部殺死,然後棄京出走。吳三桂報仇心切,追殺農民軍到山西。吳三桂的部將在京城搜尋到畹娘,飛騎傳送。吳三桂帶著畹娘由秦入蜀,然後獨占雲南,進爵雲南王,欲將畹娘立為正妃,畹娘托故辭退,吳三桂別娶。誰知所娶正妃悍妒,對吳三桂的愛姬多加陷害冤殺,畹娘便獨居別院,逐漸失寵,遂乞削發為尼。
阮大铖對東林、複社諸人立意報複,大興黨獄。於是,部分東林黨人結交鎮守武昌的總兵左良玉。史可法被馬士英排擠,自請督師江北。
李自成經襄陽入湖北,試圖與左良玉聯合抗清。左良玉率數十萬兵力,舉兵東下,揚言就食金陵,清君側,除馬阮。李自成孤軍奮戰,兵敗自殺。
金陵兵部尚書熊明遇以邱域之父對左良玉有恩,請邱域假托父親的名義致書退之。阮大铖趁機誣陷邱域與左良玉聯絡,是要做內應,邱域被捕。
馬士英命史可法盡撤江防之兵以防左良玉,史可法隻得兼程入援,抵燕子磯,以致淮防空虛。左良玉兵敗,嘔血而死,全軍降清。史可法奉命北返,此時盱眙降清,泗州城陷,便到揚州,繼續抗清。
史可法是邱域父親的門生,邱域獲釋後投奔到史可法麾下。
阮大铖遊說韋疆不成,便派遣錦衣衛逮捕他,他連夜逃往揚州,投奔史可法。
清軍乘南明內訌之機大舉南犯,兵臨揚州城下。史可法傳檄諸鎮發兵援救,明軍多逃遁,僅少數兵至,防守見絀。此時多爾袞勸降,邱域為史可法起草《複多爾袞書》,拒絕投降:“今逆賊未服天誅,諜知卷上西秦,方圖報複。此不獨本朝不共戴天之恨,抑亦貴國除惡未盡之憂。伏乞堅同仇之誼,全始終之德;合師進討,問罪秦中;共梟逆賊之頭,以泄敷天之憤。則貴國義聞,炤耀千秋,本朝圖報,惟力是視。”白宛蓮受韋疆之托勞軍,奔走於四門的城牆上,將她趕製的酥糖分發給南明將士。
清軍以紅衣大炮攻城,史可法率城中軍民浴血禦敵七晝夜。揚州城破,史可法大唿:“我史督師也﹗”,多鐸勸降,史可法道: “城亡與亡,我意已決,即碎屍萬段,甘之如飴,但揚城百萬生靈不可殺戮﹗”,壯烈就義,多鐸下令屠城。
清軍渡江,金陵不戰而克,阮大铖率先剃發降清,朱由崧被俘,南明滅亡。
這時,李自成的起義軍逼近京師,崇禎急召吳三桂鎮山海關。
吳三桂是錦州總兵之子,武舉出身,以戰功及父蔭授都指揮。曾帶二十餘名家丁救其父於四萬滿洲人之中,勇冠三軍,孝聞九邊,他在京城時遍識名公巨卿及文人雅士,人誇白皙通侯最少年。
田畹為巴結吳三桂,便設筵為他餞行,令畹娘在席間歌舞助興。
吳三桂見了畹娘,神馳心蕩。
酒過三巡,切入正題,田畹對吳三桂說:“寇至,將若何?”
吳三桂說:“大人若能以畹娘相贈,我保君家無恙。”
田畹便將畹娘送給吳三桂。
吳三桂起身赴任山海關,為防招惹是非,便將畹娘留在京城府中。
京畿西邊門戶大同陷落,大同總兵薑鑲投降李自成,京城危殆。京師震動,崇禎急召吳三桂入衛京師。
不久,李自成進北京,崇禎自縊於煤山。
吳三桂兵至玉田一帶,獲悉京師陷落崇禎自縊。明居庸關總兵唐通已降李自成,乘虛占領山海關。一時之間,吳三桂進退兩難。
李自成攻進京城,嶽麓和奚墨雲在城破之時雙雙投井以殉,但被救下,授北城禦史。
李自成和手下諸將和群臣開始大肆洗掠京城,搶奪美女和金銀財寶。吳三桂的父親投降了起義軍,李自成的大將劉宗敏將畹娘據為己有。
金陵舊臣謀劃擁立新君。馬士英推崇福王朱由崧,穆老則擁護潞王朱常範。兵部尚書史可法暗約馬士英,在浦口密談,商議放棄福王和潞王,擁立桂王朱常瀛。但桂王遠在廣西,鳳陽“擁嫡”成為定局。馬士英率軍五萬迎立福王朱由崧,然後,又由史可法護衛前往金陵,馬士英則率大軍駐紮不動。
福王在金陵即帝位,弘光小王朝開始了。馬士英任東閣大學士兼都察院右都禦史,仍督鳳陽等處軍務,阮大铖得其薦舉,被任用為兵部尚書,其惡愈甚,其焰愈張,歌兒舞女充溢後庭,廣廈高軒照耀街衢,日與南北在案諸逆交通不絕,恐嚇多端。
穆老巴結馬士英,出任禮部尚書。他還設宴款待阮大铖,令隱娘出為奉酒。阮大铖贈以珠冠一頂,價值千金。穆老令隱娘拜謝,且命移席近阮,其醜狀令人欲嘔。
程芝龍得知京師陷落,國破君亡,號慟欲絕,血淚沾衣,弘光朝廷起程芝龍原官。程芝龍入朝就任,上言防江之策,莫過水師,又具三疏:“一勸主上勤學定誌,以立中興之基;一上經略荊襄布置兩淮之策,以為奠安南服之本;一曆陳先朝致亂之由在於上下相猜,朋黨互角,以為鑒戒。”兩月內上三十餘疏,舉薦人材,彈劾馬士英重用阮大铖,反對征選民女擾民勒索。
邱域下第,李香兒置酒桃葉渡,歌琵琶詞相送,道:“公子才名文藻,雅不減中郎。中郎學不補行,今琵琶所傳詞固妄,然嚐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邁不羈,又失意,此去相見未可期,願終自愛,無忘妾所歌琵琶詞也!妾亦不複歌矣!”
邱域去後,阮大铖的同黨田仰以金三百鍰邀李香兒一見。
李香兒固辭不去。
田仰慚且怒,中傷李香兒。
李香兒歎道:“田公豈異於阮公乎?吾向之所讚於侯公子者謂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賣公子矣!”
說罷,便一頭撞向欄柱,頓時,血流如注,她手裏的扇子掉在地上,沾上了斑斑血跡。
田仰這才作罷。
阮家戲班冠絕當時,號稱金陵第一;兼且其門庭若市,南中當事多與遊,嗚騶坐輿,偃蹇如故;士大夫繾綣,爭寄腹心。阮大铖百般討好皇帝,打著皇上聖諭的幌子,將李香兒征入宮中充當歌姬。
李自成派人去吳三桂軍中招降,給其四個月軍糧及白銀四萬兩,俟立功日升賞。
這時,吳三桂接到密信,信中詳述其父被劉宗敏抓捕,嚴刑拷打,畹娘也被劉宗敏奪去。
吳三桂看罷,怒喝一聲:“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為?”,拔劍斬案,升帳演兵場,將一名來使斬首示眾,另一名則割去雙耳,令其傳言李自成:“李賊自送頭來。”並起兵迴師擊敗唐通,奪迴山海關。
李自成聞訊,率兵十萬出京師,征討吳三桂。吳三桂決定向滿清借兵,許諾不唯財帛,將裂地以酬。
一片石大戰,吳軍告急。吳三桂再度遣使到清營,請求出兵相助。滿清統帥多爾袞告訴吳三桂須剃發以降。吳三桂親往清營,剃發跪拜。
次日,山海關大戰展開。多爾袞先是坐山觀虎鬥,待交戰雙方皆疲,吳軍已顯不支時,才率軍出擊。
李自成軍毫無準備,在“韃子兵來了!”的驚唿中兵敗如山倒,一時之間,戰場空虛,積屍相枕,彌滿大野,主將劉宗敏受傷,急忙退軍。
李自成將吳三桂之父及家中38口全部殺死,然後棄京出走。吳三桂報仇心切,追殺農民軍到山西。吳三桂的部將在京城搜尋到畹娘,飛騎傳送。吳三桂帶著畹娘由秦入蜀,然後獨占雲南,進爵雲南王,欲將畹娘立為正妃,畹娘托故辭退,吳三桂別娶。誰知所娶正妃悍妒,對吳三桂的愛姬多加陷害冤殺,畹娘便獨居別院,逐漸失寵,遂乞削發為尼。
阮大铖對東林、複社諸人立意報複,大興黨獄。於是,部分東林黨人結交鎮守武昌的總兵左良玉。史可法被馬士英排擠,自請督師江北。
李自成經襄陽入湖北,試圖與左良玉聯合抗清。左良玉率數十萬兵力,舉兵東下,揚言就食金陵,清君側,除馬阮。李自成孤軍奮戰,兵敗自殺。
金陵兵部尚書熊明遇以邱域之父對左良玉有恩,請邱域假托父親的名義致書退之。阮大铖趁機誣陷邱域與左良玉聯絡,是要做內應,邱域被捕。
馬士英命史可法盡撤江防之兵以防左良玉,史可法隻得兼程入援,抵燕子磯,以致淮防空虛。左良玉兵敗,嘔血而死,全軍降清。史可法奉命北返,此時盱眙降清,泗州城陷,便到揚州,繼續抗清。
史可法是邱域父親的門生,邱域獲釋後投奔到史可法麾下。
阮大铖遊說韋疆不成,便派遣錦衣衛逮捕他,他連夜逃往揚州,投奔史可法。
清軍乘南明內訌之機大舉南犯,兵臨揚州城下。史可法傳檄諸鎮發兵援救,明軍多逃遁,僅少數兵至,防守見絀。此時多爾袞勸降,邱域為史可法起草《複多爾袞書》,拒絕投降:“今逆賊未服天誅,諜知卷上西秦,方圖報複。此不獨本朝不共戴天之恨,抑亦貴國除惡未盡之憂。伏乞堅同仇之誼,全始終之德;合師進討,問罪秦中;共梟逆賊之頭,以泄敷天之憤。則貴國義聞,炤耀千秋,本朝圖報,惟力是視。”白宛蓮受韋疆之托勞軍,奔走於四門的城牆上,將她趕製的酥糖分發給南明將士。
清軍以紅衣大炮攻城,史可法率城中軍民浴血禦敵七晝夜。揚州城破,史可法大唿:“我史督師也﹗”,多鐸勸降,史可法道: “城亡與亡,我意已決,即碎屍萬段,甘之如飴,但揚城百萬生靈不可殺戮﹗”,壯烈就義,多鐸下令屠城。
清軍渡江,金陵不戰而克,阮大铖率先剃發降清,朱由崧被俘,南明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