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將台前,塵土飛揚,那是無數雙鐵靴踏過地麵留下的印記。


    親衛兵們,如同奔騰的潮水,一波接著一波湧向這裏。


    他們的腳步沉重而有力,每一步都帶著一種渴望,一種想要將韃靼人徹底逐出中原大地的渴望。


    他們來了,帶著風塵仆仆,帶著滿腔熱血。


    他們當中,有稚嫩的麵孔,那是剛剛加入親衛軍的新兵,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對建功立業的渴望。


    有的盔甲顯得過於寬大,穿在他們身上搖搖晃晃,仿佛在跳舞,有的甚至連盔甲都沒有,隻穿著單薄的戰袍,卻也絲毫沒有退縮之意。


    朱元璋站在聚將台上,目光掃過這些年輕的臉龐,心中百感交集。


    這些臉龐,青澀而又充滿朝氣,讓他的思緒迴到了那些艱苦的歲月。


    他仿佛看到了當初跟隨自己南征北戰的兄弟們,他們的身影與眼前這些年輕人重疊,那份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理想,再次被點燃。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汗味,那是他們一路奔波留下的痕跡。


    他們的臉上,沾滿了塵土,卻掩蓋不住他們眼神中的興奮和激動。


    他們互相交談著,聲音不大,卻也足以在空氣中激蕩起層層漣漪。


    他們議論著即將到來的戰鬥,討論著如何殺敵報國,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對未來的憧憬。


    “來了!來了!”不知是誰率先喊了一聲,人群中頓時響起一陣騷動。


    親衛兵們加快了腳步,他們從四麵八方趕來,匯聚到聚將台下。


    他們像無數條河流,最終匯入大海,形成了一片浩瀚的海洋。


    他們的目光,都緊緊地盯著聚將台上那位身穿明黃色鎧甲的帝王,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越來越多的親衛兵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他們唿吸急促,胸膛劇烈地起伏著,仿佛要將所有的能量都釋放出來。


    他們互相擠著,推搡著,卻沒有人抱怨。


    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正在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鬥,為了守護他們所愛的一切而戰。


    徐達策馬立於聚將台前,高聲說道:“陛下,十五年前親衛營舊部,共計三千二百餘人,已全部集結完畢!”


    朱元璋微微頷首,目光深邃,緩緩開口:“將士們,朕…”


    朱元璋的聲音在空中迴蕩,卻戛然而止。


    他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將這天地間的豪氣全部吸入肺腑。


    凝視著台下黑壓壓一片的將士,他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十五年,彈指一揮間,當年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如今已是兩鬢斑白。


    而這些新麵孔,又讓他看到了大明王朝的希望。


    一個時辰後,原本略顯雜亂的隊伍,此刻已排列得整整齊齊,宛如一塊塊切割規整的鋼鐵方磚,嚴絲合縫地拚接在一起。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從聚將台上俯瞰下去,這支隊伍就像一條蟄伏的巨龍,隨時準備騰空而起,發出震懾天地的咆哮。


    士兵們身上的鎧甲在陽光下閃耀著金屬的光澤,映照著他們年輕而堅毅的麵龐。


    他們一個個昂首挺胸,腰杆筆直,目光炯炯有神,臉上帶著興奮和躍躍欲試的表情。


    他們低聲交談著,言語間充滿了對即將到來的戰鬥的期待。


    握緊手中長矛的觸感,讓他們感到無比的踏實和安心。


    徐達身著黑色鎧甲,腰間佩劍,在隊伍前縱橫馳騁,指揮若定。


    他時而高聲唿喊,時而低聲囑咐,每一個指令都清晰而有力,士兵們在他的指揮下迅速而準確地變換著隊形。


    他目光如炬,掃視著每一個士兵,確保每個人都處於最佳狀態。


    塵土飛揚中,他矯健的身影宛如一隻獵豹,在隊伍中穿梭來迴,將這支軍隊凝聚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他翻身下馬,動作幹淨利落,沒有一絲拖泥帶水。


    穩健的步伐,踏在堅實的土地上,發出沉悶的聲響,仿佛踏在每個士兵的心頭,讓他們感到無比的安心和信賴。


    登上聚將台,徐達單膝跪地,雙手抱拳,沉聲說道:“陛下……”


    徐達拱手向朱元璋稟報:“陛下,親衛兵已清點完畢!” 他聲如洪鍾,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在聚將台上迴蕩。


    朱元璋微微頷首,深邃的目光落在徐達身上,帶著一絲期許。


    十五年了,這支由他親自組建的親衛兵,如今又重新集結,將要再次為了大明江山而戰。


    徐達挺直腰杆,朗聲道:“迴稟陛下,共計一萬兩千七百五十三人!”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仿佛帶著金戈鐵馬之氣,在空中久久迴蕩。


    聽到這個數字,朱元璋眉頭微微一蹙,一股疑惑湧上心頭。


    十五年前,他下令解散親衛兵時,人數隻有八千,為何如今竟多出了近五千人?


    他沉吟片刻,目光掃過台下黑壓壓的人群,心中疑慮更甚。


    難道……


    朱元璋將到嘴邊的話咽了迴去,隻是深深地看了一眼徐達,說道:“下去吧。”


    徐達領命,轉身走向聚將台邊緣,目光緩緩掃過台下那一萬兩千七百五十三名親衛兵。


    他看到一張張年輕而堅毅的臉龐,心中感慨萬千。


    徐達站在聚將台邊,目光掃過台下黑壓壓的士兵,思緒萬千。


    十五年了,這支由太祖皇帝親自組建的親衛兵,如今又重新集結,將要再次為了大明江山而戰。


    他仿佛又看到當年那八千親衛兵浴血奮戰的場景,一股熱血湧上心頭。


    “咚!咚!咚!”


    聚將鼓的聲音響徹雲霄,雄渾而激昂,一下一下地敲擊著每個人的心髒。


    台下士兵們聽到鼓聲,一個個挺直了腰杆,目光堅定地望向前方,一股肅殺之氣彌漫開來。


    他們知道,這是出征的信號,是為國效命的時刻!


    聽到這鼓聲,朱元璋也不禁心頭一震。


    這鼓聲,仿佛在提醒著他,大明的江山來之不易,需要每一個人用鮮血和汗水去守護。


    一股悲壯之情油然而生,他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仿佛看到了正在遭受韃靼鐵騎蹂躪的幽州城。


    就在這時,大地開始微微震顫,由遠及近,越來越強烈。


    “陛下!臣湯和,奉旨率應天府兩萬將士前來!”


    湯和的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聚將台上炸響。


    緊接著,兩萬將士在湯和的帶領下,如同潮水一般湧入聚將台下,整齊地排列開來。


    他們身穿統一的盔甲,手持鋒利的長矛,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甲胄摩擦的聲音如同海浪一般,一波接著一波,氣勢浩大,令人震撼。


    朱元璋看著眼前這支威武之師,心中充滿了希望和力量。


    他深吸一口氣,胸膛劇烈起伏,仿佛要將心中的豪情壯誌全部宣泄出來。


    “朕……”


    就在朱元璋抿嘴想要說話時,一個蒼老且中氣不足的聲音,如同破鑼般突兀地響起:“不可!”


    這聲音,在雄渾的鼓聲和士兵們盔甲碰撞的鏗鏘聲中,顯得格外刺耳,瞬間打破了聚將台下的肅穆氣氛。


    眾人皆是一驚,目光紛紛轉向聲音的來源。


    那聲音的主人似乎意識到自己的唐突,卻並未退縮,反而更加高亢地唿喊起來:“陛下!不可啊!”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朱元璋原本慷慨激昂的心情,如同被潑了一盆冷水,一股無名之火從心底升騰而起。


    他猛地轉過頭,想要看看究竟是誰敢在這個時候打斷他。


    然而,那聲音的主人似乎並不在意朱元璋的怒火,繼續高聲勸諫:“禦駕親征,太危險了!請陛下三思!!!”


    這聲音一聲高過一聲,在聚將台上迴蕩,如同驚雷一般,震得眾人耳膜嗡嗡作響。


    徐達和湯和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訝和疑惑。


    他們不明白,究竟是誰有如此膽量,敢公然阻止皇帝的決定。


    台下士兵們也開始竊竊私語,他們雖然聽不清那聲音的具體內容,但也能感受到氣氛的緊張。


    那聲音的主人似乎並不在意周圍的反應,依舊聲嘶力竭地唿喊著:“韃靼人兇殘狡詐,陛下乃萬金之軀,怎可輕易涉險?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收迴成命!”


    這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卻也充滿了堅定,仿佛在用盡全身力氣,想要阻止一場即將發生的災難。


    “陛下!老臣鬥膽,請陛下三思啊!”


    朱元璋聽到這突兀的阻攔聲,雙眼微微眯起,如同雄鷹鎖定獵物般銳利。


    他緩緩轉過頭,目光如炬,掃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一股無形的威壓,隨著他的動作,向四周擴散開來。


    聚將台下,原本肅穆的氣氛,此刻卻被那聲聲刺耳的勸諫打破。


    士兵們停止了竊竊私語,一個個屏住了唿吸,目光隨著朱元璋的視線移動,仿佛在等待一場風暴的到來。


    朱元璋的目光最終定格在人群中一個不起眼的身影上。


    那是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身著樸素的官服,手裏拄著一根拐杖,正顫巍巍地站在那裏。


    他的臉上布滿了皺紋,如同飽經風霜的古樹,渾濁的眼睛裏,卻閃爍著一絲堅定的光芒。


    老者雖然年邁,卻挺直了腰杆,仿佛一棵飽經風雨卻依然屹立不倒的蒼鬆。


    他迎著朱元璋的目光,沒有絲毫的退縮,反而將頭抬得更高了些,花白的胡須微微顫動,顯示出他內心的激動。


    朱元璋的眉頭微微皺起,一股不悅之情湧上心頭。


    他本想禦駕親征,親自鼓舞士氣,卻被這個老家夥當眾阻攔,讓他感覺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


    老臣注意到朱元璋的目光,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引起了皇帝的不滿,但他並沒有絲毫的畏懼,他知道自己肩負著社稷的重任,絕不能讓皇帝以身犯險。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壓製住內心的激動,用蒼老而堅定的聲音說道:“陛下,老臣冒死直諫,禦駕親征,萬萬不可!韃靼人兇殘狡詐,幽州戰事兇險異常,陛下乃萬金之軀,豈可輕涉險地?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三思而後行!”


    老臣的聲音雖然不大,卻如同重錘一般,敲擊著每個人的心髒。


    他語氣中的堅定和擔憂,深深地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朱元璋注視著老臣,感受著他語氣中的真誠,心中的不悅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絲疑惑。


    他仔細打量著老臣,想要看穿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而老臣也坦然地接受著皇帝的目光,沒有絲毫的躲閃和畏懼。


    聚將台下,氣氛變得更加凝重。


    所有人都屏住了唿吸,等待著朱元璋的迴應。


    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隻能聽到微風拂過旗幟的獵獵聲,以及老臣因激動而略顯急促的唿吸聲。


    就在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朱元璋忽然開口,他緩緩說道:“你是……”


    他話音未落,便看到聚將台的另一側,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越來越快,如同戰鼓般敲擊著人們的心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浩然正氣的哥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浩然正氣的哥哥並收藏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