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袁紹最後的征戰
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 作者:予暗同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呂布自信,憑借自己手中方天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也能殺得袁紹丟盔棄甲。
“將軍且去稍稍休息,此地有我,斷不會有任何差池。”
魏續見呂布深夜仍在城牆上巡視,讓他迴城中稍作休息,自己替他駐守。
呂布不疑有他,叮囑魏續千萬盯緊了城關,不要讓城內細作開了城門。
魏續信誓旦旦保證,等呂布走遠,這才鬆了一口氣,再有個把時辰就是與袁紹留守的官員約定的時辰,若是被呂布發覺,隻怕眾人都要被屠戮殆盡。
轉眼到了下半夜,忽然有幾隊火光出現,魏續見了欣喜不已。
“諸君可讓我好等。”
見到崔琰、辛毗、陳琳、荀諶等一眾城內留守的官員領著家仆,他這才長舒一口氣。
“呂布可曾處置妥當?”
辛毗見到魏續,詢問是否按照計劃將呂布擒住。
“末將以為盡早讓袁公入城才是重中之重,呂布那裏,已經派了侍衛前往。”
“將軍誤了大事啊!”
荀諶見魏續迴答支支吾吾,便知道此事必定不能成功,索性讓他趕緊打開城門,迎接袁紹入城。
魏續剛剛打開城門,就聽見城中響起一聲怒喝,
“魏續膽敢背叛!”
呂布見他打開城門,心知果然魏續已經背叛了自己,催動赤兔馬,拎著畫戟就朝他殺來。
身後還有百名心腹親衛,也都策馬疾行,追隨在呂布的左右。
“袁公救我!”
魏續見城外軍馬已經近在咫尺,驚懼之下不禁放聲大喊,就見一道寒芒閃過,呂布揮動畫戟,帶著百名親衛從他身旁經過。
下一刻,就見魏續屍首分離,血淋淋的倒在眾人麵前。
陳琳眾人紛紛倒吸一口涼氣,隻感覺從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多虧呂布急於出城,這才沒有朝他們動手。
呂布不愧天下無雙,僅靠著百餘名親衛,就從袁紹大軍中殺出一條血路,全身而退。
袁紹重新迴到鄴城,對眾將大加安撫,賞賜了諸多錢財。
“秦炎趁我軍敗退,已經占了河間郡,正在攻打中山國,我軍如今又聚集起十萬大軍,理應前往救援。”
袁紹稍加恢複,就聽聞河間郡陷落,中山國正在被攻略的消息,意欲再次興兵征討秦炎,恢複河山。
“主公,我軍兵馬疲敝,實在不能繼續征戰了,此時當派人向秦炎求和才是。”
許攸見眾人全都沉默,隻能站出來勸止袁紹,想讓他打消繼續征戰的想法。
“許子遠,汝也要向那田豐一般,擾亂我軍軍心?”
袁紹見有人出來阻止,立刻麵色不悅,厲聲斥責了許攸。
許攸雖然生氣,但也不敢像田豐那樣拂袖而去,隻能忍氣吞聲。
於是袁紹又盡起十萬兵馬,以逢紀、荀諶、郭圖、辛評為軍師,潘鳳、郝萌、淳於瓊為先鋒、讓袁譚、袁熙、袁尚三子隨行,發兵前往中山救援。
此時距離袁紹起兵征討秦炎已經過去了六七個月之久,短短半年多時間,接連失利,三十萬兵力近乎折損殆盡。
“如今袁紹再起兵馬討伐我,已經是殊死一搏。”
秦炎正在圍攻安喜縣,得到袁紹前來解圍的消息,立刻召集眾將商討對策。
“袁紹勞師遠征,我軍恰是以逸待勞。”
“安喜縣毗鄰中山國國都,袁紹必定前來救援。此地前有一條泒水,等袁紹大軍半渡擊之,我軍必然能勝。”
田豐沮授各有計策,讓秦炎輕鬆了許多。
帳外有侍衛進來,說有商人名為蘇雙,想要麵見秦炎。
“蘇雙?快快有請!”
秦炎突然想起,當年追風馬就是蘇雙相贈,不想今日竟然再次得見。
“使君別來無恙!”
再見秦炎,蘇雙也不禁感慨,如今秦炎已經是一方諸侯,更有兼並冀州的趨勢。
兩人互相見禮,寒暄了一陣,蘇雙這才挑明來意。
“聞使君圍困安喜縣,在下特來代縣中百姓向使君請降。”
秦炎聞言,也是微微驚訝,他知曉蘇雙是中山商人,卻不想有如此影響,竟然能夠代表安喜縣百姓向他請降。
“縣令自知無法抗衡使君,想要親自出城請降,又恐怕袁紹興兵前來,他無法交代,因此尋到在下,請在下代往。”
“在下與使君曾有一番交情,這才有膽前來,還請使君念及百姓不易,收下城池。”
蘇雙說的真切,秦炎沉思片刻,與眾將商議一番,就此接下城池,派部將接管城中防務,又讓士卒與百姓秋毫無犯。
“多虧兄長,這才讓我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城池,今後若有需求,可去薊城尋我,我亦有生意想與兄長商談。”
蘇雙再次拜謝,內心欣喜,秦炎在幽州的生意他自然知曉,如今能夠再次與他相交,未必不能如甄家那般,蒸蒸日上。
“見到蘇雙,秦炎也不禁想到甄家,毋極是甄家故地,若是甄堯出麵,或許能夠像今日這般輕易占領城池。”
袁紹尚且不知安喜縣已經主動投降,已經領著大軍來到泒水畔。
“秦炎豎子,殺我部將,今日又來占我州郡,真是好膽!”
袁紹見秦炎領著一支軍馬站在泒水對岸,身後隱約有投石機的唿嘯聲,還有喊殺聲,遠處黑煙籠罩,升騰而起。
隻以為他正在興兵攻打城池,不顧眾人勸阻,揮劍命令大軍衝鋒,不給秦炎停手反擊的機會。
隨著他的命令,潘鳳、郝萌、淳於瓊三位戰將,領著先鋒軍衝了出去,袁譚、袁尚兩兄弟也不甘人後,各自領了一支兵馬,追趕上去。
“放箭襲擾。”
秦炎一聲令下,立刻有一隊弓弩手來到陣前,朝泒水射去箭矢。
“加緊渡河過去,等到上了河岸,便能衝散秦炎軍陣。”
袁譚停在河中,振臂唿喊,催促士卒加速渡河,而後繼續策馬前行。
過了片刻,終於有袁紹士卒冒著箭雨衝到河岸,隨後又有潘鳳等人也上了河岸。
河水不甚寬闊,但數萬人一齊渡河,終歸要受到阻礙,因此許多士卒還沒登上岸邊,就被射倒在水中。
“全軍,隨我衝殺過去!”
“將軍且去稍稍休息,此地有我,斷不會有任何差池。”
魏續見呂布深夜仍在城牆上巡視,讓他迴城中稍作休息,自己替他駐守。
呂布不疑有他,叮囑魏續千萬盯緊了城關,不要讓城內細作開了城門。
魏續信誓旦旦保證,等呂布走遠,這才鬆了一口氣,再有個把時辰就是與袁紹留守的官員約定的時辰,若是被呂布發覺,隻怕眾人都要被屠戮殆盡。
轉眼到了下半夜,忽然有幾隊火光出現,魏續見了欣喜不已。
“諸君可讓我好等。”
見到崔琰、辛毗、陳琳、荀諶等一眾城內留守的官員領著家仆,他這才長舒一口氣。
“呂布可曾處置妥當?”
辛毗見到魏續,詢問是否按照計劃將呂布擒住。
“末將以為盡早讓袁公入城才是重中之重,呂布那裏,已經派了侍衛前往。”
“將軍誤了大事啊!”
荀諶見魏續迴答支支吾吾,便知道此事必定不能成功,索性讓他趕緊打開城門,迎接袁紹入城。
魏續剛剛打開城門,就聽見城中響起一聲怒喝,
“魏續膽敢背叛!”
呂布見他打開城門,心知果然魏續已經背叛了自己,催動赤兔馬,拎著畫戟就朝他殺來。
身後還有百名心腹親衛,也都策馬疾行,追隨在呂布的左右。
“袁公救我!”
魏續見城外軍馬已經近在咫尺,驚懼之下不禁放聲大喊,就見一道寒芒閃過,呂布揮動畫戟,帶著百名親衛從他身旁經過。
下一刻,就見魏續屍首分離,血淋淋的倒在眾人麵前。
陳琳眾人紛紛倒吸一口涼氣,隻感覺從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多虧呂布急於出城,這才沒有朝他們動手。
呂布不愧天下無雙,僅靠著百餘名親衛,就從袁紹大軍中殺出一條血路,全身而退。
袁紹重新迴到鄴城,對眾將大加安撫,賞賜了諸多錢財。
“秦炎趁我軍敗退,已經占了河間郡,正在攻打中山國,我軍如今又聚集起十萬大軍,理應前往救援。”
袁紹稍加恢複,就聽聞河間郡陷落,中山國正在被攻略的消息,意欲再次興兵征討秦炎,恢複河山。
“主公,我軍兵馬疲敝,實在不能繼續征戰了,此時當派人向秦炎求和才是。”
許攸見眾人全都沉默,隻能站出來勸止袁紹,想讓他打消繼續征戰的想法。
“許子遠,汝也要向那田豐一般,擾亂我軍軍心?”
袁紹見有人出來阻止,立刻麵色不悅,厲聲斥責了許攸。
許攸雖然生氣,但也不敢像田豐那樣拂袖而去,隻能忍氣吞聲。
於是袁紹又盡起十萬兵馬,以逢紀、荀諶、郭圖、辛評為軍師,潘鳳、郝萌、淳於瓊為先鋒、讓袁譚、袁熙、袁尚三子隨行,發兵前往中山救援。
此時距離袁紹起兵征討秦炎已經過去了六七個月之久,短短半年多時間,接連失利,三十萬兵力近乎折損殆盡。
“如今袁紹再起兵馬討伐我,已經是殊死一搏。”
秦炎正在圍攻安喜縣,得到袁紹前來解圍的消息,立刻召集眾將商討對策。
“袁紹勞師遠征,我軍恰是以逸待勞。”
“安喜縣毗鄰中山國國都,袁紹必定前來救援。此地前有一條泒水,等袁紹大軍半渡擊之,我軍必然能勝。”
田豐沮授各有計策,讓秦炎輕鬆了許多。
帳外有侍衛進來,說有商人名為蘇雙,想要麵見秦炎。
“蘇雙?快快有請!”
秦炎突然想起,當年追風馬就是蘇雙相贈,不想今日竟然再次得見。
“使君別來無恙!”
再見秦炎,蘇雙也不禁感慨,如今秦炎已經是一方諸侯,更有兼並冀州的趨勢。
兩人互相見禮,寒暄了一陣,蘇雙這才挑明來意。
“聞使君圍困安喜縣,在下特來代縣中百姓向使君請降。”
秦炎聞言,也是微微驚訝,他知曉蘇雙是中山商人,卻不想有如此影響,竟然能夠代表安喜縣百姓向他請降。
“縣令自知無法抗衡使君,想要親自出城請降,又恐怕袁紹興兵前來,他無法交代,因此尋到在下,請在下代往。”
“在下與使君曾有一番交情,這才有膽前來,還請使君念及百姓不易,收下城池。”
蘇雙說的真切,秦炎沉思片刻,與眾將商議一番,就此接下城池,派部將接管城中防務,又讓士卒與百姓秋毫無犯。
“多虧兄長,這才讓我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城池,今後若有需求,可去薊城尋我,我亦有生意想與兄長商談。”
蘇雙再次拜謝,內心欣喜,秦炎在幽州的生意他自然知曉,如今能夠再次與他相交,未必不能如甄家那般,蒸蒸日上。
“見到蘇雙,秦炎也不禁想到甄家,毋極是甄家故地,若是甄堯出麵,或許能夠像今日這般輕易占領城池。”
袁紹尚且不知安喜縣已經主動投降,已經領著大軍來到泒水畔。
“秦炎豎子,殺我部將,今日又來占我州郡,真是好膽!”
袁紹見秦炎領著一支軍馬站在泒水對岸,身後隱約有投石機的唿嘯聲,還有喊殺聲,遠處黑煙籠罩,升騰而起。
隻以為他正在興兵攻打城池,不顧眾人勸阻,揮劍命令大軍衝鋒,不給秦炎停手反擊的機會。
隨著他的命令,潘鳳、郝萌、淳於瓊三位戰將,領著先鋒軍衝了出去,袁譚、袁尚兩兄弟也不甘人後,各自領了一支兵馬,追趕上去。
“放箭襲擾。”
秦炎一聲令下,立刻有一隊弓弩手來到陣前,朝泒水射去箭矢。
“加緊渡河過去,等到上了河岸,便能衝散秦炎軍陣。”
袁譚停在河中,振臂唿喊,催促士卒加速渡河,而後繼續策馬前行。
過了片刻,終於有袁紹士卒冒著箭雨衝到河岸,隨後又有潘鳳等人也上了河岸。
河水不甚寬闊,但數萬人一齊渡河,終歸要受到阻礙,因此許多士卒還沒登上岸邊,就被射倒在水中。
“全軍,隨我衝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