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雲軒仔細端詳著這幾枚銅幣,他萬分確定,這些銅幣正是自己在平陽山穀所見的那一批。


    孫謙道:“陸大人,此次銅幣之禍已然關係到國運的興衰,若無良策應對,國家金融危在旦夕。還望大人主持大局,力挽國家於危難之間。”


    陸雲軒道:“二位大人,我朝律法嚴明,陸某現今仍為待罪之身,怎可主持戶部事務。不過,二位大人若有所托,陸某定當全力協助。”


    趙允和道:“大人,如今局勢已然搖搖欲墜,我與孫大人自忖,無力承擔如此重大的責任。還請陸大人千萬不要推辭。我與孫大人即刻進宮麵聖,向聖上稟明局勢的危急,請求聖上頒旨讓大人複職。”


    陸雲軒無奈,隻好答應。二位侍郎見陸雲軒點頭應允,隨即進宮麵聖。


    禦書房中,皇上聽完二位侍郎的匯報,勃然大怒:“是誰如此膽大包天,竟敢公然製造偽幣,充斥市場,動搖我國之根本。”


    趙允和道:“啟奏陛下,陸大人已然認出,這幾枚銅幣出自平陽礦產。如今該礦產已歸寧王所有,所有礦產的開采、冶煉、製造皆由寧王一人決斷。


    而據前幾日朝會,七皇子所言,這平陽礦產原本屬於十殿下、十一殿下,那麽這批銅幣也有可能是二位殿下所造,亦或者是鄭衛國私自鑄造。


    如此規模的用銅量,我國的銅礦難以承受。但目前,這批銅幣已經將吏部所造銅幣擠壓到無人願意使用的境地。如此一來,市場上真幣無人問津,假幣卻橫行無忌,致使朝廷對金融失去控製。


    更為恐怖的是,市場上白銀的存量急劇減少,其去向至今成謎。目前豐匯銀莊以及京城內的幾大銀莊已經出現資不抵債的狀況。


    這個消息一旦傳開,極有可能引發擠兌事件,重演當年瓊筵閣的禍端,甚至可能比當年更為嚴重。 臣懇請陛下,盡快讓陸大人複職,扭轉這即將傾倒的危局,否則國家危矣!”


    孫謙道:“臣亦附議。”


    此時,皇上也被他們二人所言說得內心惶恐,但仍維持著皇上應有的威嚴。略作沉思後說道:“朕亦期望陸愛卿早日複職,隻是他所涉案件乃叛國之罪,關乎國體。倘若沒有妥善的章程就複職,恐怕事後會遭眾臣非議。朕認為還是明日拿到朝會上,由眾臣決議為好。”


    這二位侍郎聽後,急忙下跪,說道:“陛下,萬萬不可啊!如今事態緊急,尚為我二人所察覺,市場尚未因此掀起波瀾。倘若明日朝會,拿來公議,恐怕朝中大臣自己就會率先去擠兌。所以臣以為此事必須暗中進行,在眾人尚未察覺之時解決為妙。”


    皇上聽罷,陷入兩難之境。暗自思忖:“難道朝中真無人可用,唯有依靠他陸雲軒嗎?但局勢緊迫,容不得他再作他想,隻能權宜行事了。”


    於是說道:“朕亦認為二位愛卿所言在理,如此,你們且迴戶部,朕即刻下旨,讓陸愛卿複職。”


    二位侍郎聽罷,又是叩頭謝恩,方才離開。


    陸雲軒此時,心急如焚。他沒想到自己才離職短短幾日,局勢竟急轉直下。而當下該如何在眾人未察覺之時,平穩過渡,著實是個棘手的大問題。 正當他苦思冥想之際,下人來報,朝廷下旨,請老爺接旨。


    陸雲軒趕忙來到正廳,隻見傳旨太監說道:“陸大人接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陸雲軒忠心為國,天地可鑒。雖涉通敵一案,暫時停職避嫌,但經查實,尚無確鑿證據。為國家計,禦史台與戶部不可無人主理,故著陸雲軒以待罪之身,即刻複職,重掌二部,欽此!”


    傳旨太監說道:“恭喜陸大人,重歸中樞。雖仍是待罪之身,但皇恩浩蕩,定不會辜負陸大人的一片忠心。”


    陸雲軒接旨後,讓人拿來五十兩銀票,一並謝過。 陸雲軒看著聖旨上的“待罪之身”四字,心中思緒翻騰。讓人給自己更衣,換上官服,即刻趕赴戶部。


    楚宰輔已得知二位戶部侍郎進宮之事,以他在官場的敏銳直覺,知曉若戶部未發生重大變故,斷不會如此行事。 戶部作為掌管全國財糧的中樞,定然是這方麵出了問題。按照常理,皇上應當召見自己。於是楚宰輔在家中等待召見,同時派出人手,探查事情的發展態勢。


    接下來所發生的事,著實讓楚宰輔驚詫不已。皇上已然下旨,讓陸雲軒即刻複職,而此時陸雲軒已經抵達戶部府衙。


    在京城,擁有楚宰輔這般敏銳度的官員不在少數。然而究竟發生了何事,竟會讓皇上做出如此決斷。眾人皆在觀望之中。


    戶部府衙,陸雲軒與趙允知、孫謙正在秘密商議。


    假銅幣與白銀流失這兩件大事,究竟應先解決哪一件?當下,假銅幣在市場流通,暫時能夠穩定市場,短期內不會引發市場動亂。關鍵在於白銀流失一案,必須盡快查明原因。


    陸雲軒說道:“二位大人,假銅幣之事,我認為可以暫且擱置,先著手解決白銀流向問題。豐匯銀莊在短短幾個月內流失三千萬兩存銀,我們就從此處著手追查。”


    “全聽大人差遣。”二位侍郎應道。


    “二位大人,將這些用戶的詳細信息都呈報上來,我們看看能否尋得些許線索。”


    二位侍郎領命而去。 陸雲軒則在房間內等候結果。他站起身來,思索著那銅幣之事。就目前來看,銅幣出自平陽山穀無疑,然而究竟是誰鑄造的目前尚不得而知。 但是已鑄造的銅幣有兩個流向,一是十一皇子將其作為邊關士兵的軍餉發放,這種情況由來已久。但如此巨大的體量,分散在邊關和全國,已被稀釋,在國內並未掀起太大風波。


    此次在京城大量出現的銅幣,若為重新鑄造,就極有可能是當初在平陽山穀查扣的那一批。


    陸雲軒迴想起,當初看到那堆積如山的銅幣的情景,至今仍感到震撼不已,站在一旁,那種壓迫感十足。然而這批銅幣卻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而且是在曹開勇剛剛撤離,一隊輜重隊伍前來拉走兵甲之後。


    這極有可能是一場策劃已久的金融之戰,意在擊垮京城金融,導致市場崩潰。然而,究竟是誰有如此雄才大略?


    過了半晌,二位侍郎將名單整理出來。提走這三千萬兩的大約有五十多人,少則十幾萬,多則幾百萬。查看這些人的身份,大多都是商人,且都是京城頗有名氣的商賈。


    陸雲軒說道:“這些商賈實力雄厚,資金的進進出出本屬正常。隻是這些隻出不進的白銀不可能隻存放在家中,它必定有一個去處。趙兄,孫兄,以戶部調研京城商事的名義,讓人將這些商賈請到步雲閣。”


    陸雲軒將此次活動的目的與步驟,與二位侍郎一一交代清楚。


    三日之後,戶部商事調研懇談會,在步雲閣舉行。戶部三位主事全部參與。而作為京城商界的龍頭,雲州商社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陸雲軒道:“各位商賈大家,鄙人乃戶部代掌事陸雲軒,掌管戶部不久。如今京城人口眾多,經濟繁榮,已然成為宇內第一大城,這離不開各位商賈大家的貢獻。今日,戶部在步雲閣舉辦此次懇談會,也是希望大家對京城經濟的發展建言獻策,對戶部的工作提出意見。希望大家暢所欲言。”


    陸雲軒話音剛落,眾人紛紛對陸雲軒本人一番誇讚,對戶部的工作也是極力恭維。但就是無人提出意見。


    陸雲軒一看,不拋出些猛料,眾人是不會吐露心聲的。他向趙允和使了個眼色。


    趙允知說道:“多謝各位商賈大家對我戶部的認可,本人戶部左侍郎趙允知,與右侍郎孫謙在此一並謝過。”孫謙也站起身來,和趙允知一起,向各位商人拱手道謝。


    趙允知說道:“戶部根據當下的經濟形勢,為方便商賈長途經商,以及解決大額銀票在全國不能通存通兌的難題,戶部曆經一年時間,已完成在全國各縣開設豐匯銀莊的工作。隻要各位在國內任何一縣的任一家銀莊,都可持銀票兌銀。而且我們戶部首創了一套加密係統,即便您的銀票丟失,也能保證不會有人取走您的銀兩。”


    眾人一聽,精神為之一振。豐匯銀莊作為中央銀莊,其銀票的公信力毋庸置疑。


    孫謙接著說道:“我們戶部為保障大家的商路安全,已與京城禁衛以及全國各縣達成一致,組建官方護衛隊。每天都有禁衛親自押送白銀送往全國各地,各縣縣衛將押送白銀到京城。各商家可跟隨這些官方護衛軍一同行商。至於價格,我們不與民爭利。而且持有豐匯銀莊的銀票,可在任何一家官驛歇腳打尖,待遇等同於官商。”


    眾人一聽,這政策簡直堪稱逆天。隻要持有豐匯銀莊的銀票,待遇就等同官商。


    蘇家父子一聽,冷汗直冒,這簡直是要了蘇家的命。好不容易構建的商業帝國,有可能會在陸雲軒這寥寥數語中瞬間崩塌。但在此地,卻不能表露出來。


    蘇然起身說道:“戶部的舉措,真是想我們商人所想,急我們所急,大快人心。不知若要享受此政策,需要在豐匯銀莊存銀多少?”


    “蘇大家真是快人快語,不愧為商人領袖。”陸雲軒接過話頭。“戶部此項商策尚在試行,所以先麵向大商戶,而後再逐步普及推行。本次為首次試行,存銀起存五十萬起,上不封頂。限額一百名。


    今日在座各位皆是京城商界的翹楚,今日可預訂名額,三日內到豐匯銀莊開設賬號,交足存銀,我們將根據各位的情況給予一個專屬密碼。 此政策,我們還會在京城各大商界持續推廣,直至滿額為止。


    希望大家搶占先機,萬勿錯過。”


    眾人一聽,群情激昂,議論紛紛。但卻鮮有人起身預訂名額。這時,有一位商賈站起來說道:“我是城南布商趙至和,預存白銀一百萬兩,明日便去豐匯銀莊開戶,交足存銀。”


    有人帶頭,便有人響應。接下來也陸續有人起身,表示要預存。 但即便如此,也不過十幾家商賈,預存白銀不足千萬兩。


    陸雲軒一看,便知其中必有隱情,所以也不覺得奇怪。而且蘇家竟然沒有響應,這才是關鍵所在。 不過有了一千萬兩,麵子上也算過得去。


    所以,這次懇談會舉辦得熱熱鬧鬧。隨著懇談會結束,戶部的這些政策在京城商圈引起了巨大轟動。


    隻是這五十萬起存的限製,著實將一眾商戶擋在門外。好在這隻是試行,大家都期盼著能夠盡快普及。


    這政策猶如一把利劍,直刺某些人的要害。


    京城商界,正在醞釀一場驚濤駭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塵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忌禪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忌禪師並收藏曆塵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