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樹梨花一溪月,
不知今夜屬何人?
---唐·佚名《雜詩·舊山雖在不關身》
江振涵---鍾未曦的老公,更準確的說是她的同學老公。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書館裏兩個小姑娘應該是最感興趣想一探究竟的。每次下班江振涵去接未曦的時候,小姑娘們一個個表現的比她都激動的要命。
一個立馬丟下手裏的要整理的書籍,飛奔過去開門,一個使勁扯著嗓子往裏喊未曦,“姐,姐!姐夫來接你了,快點的,別讓姐夫等急了!”
“哎呦!我的老天爺,你倆這是神馬操作?!生怕我晚一分鍾,他就會有什麽損失似的。你倆到底是誰的員工啊?!”未曦都有點搞不清楚狀況了。
坐在書桌前手裏的毛筆依舊未停下,這時就聽到“撲騰撲騰”飛奔而來的腳步聲。這倆90年代末尾的小兔子一人一個胳膊架著未曦就往外推:“我滴親姐呀!您老麻利點的吧,可別寫了,快走,快走!剩下的我們倆收拾,您趕緊的吧!老是讓姐夫等呢!”
未曦哭笑不得,這真是給自己招了兩個活寶,就因為她倆好奇,非要纏著自己給她們講講他倆的戀愛史。閑暇功夫,耐不住她倆的軟磨硬泡,自己一時饒有興趣地就跟她們講起了關於她和江振涵那段可甜,甜的恰到好處;可淡,清淡如白開一般的戀愛史。
他們兩個一路從相識到結婚,再到現在的相敬如賓;從最開始的甜蜜蜜再到如今的寡淡清歡。兩個小姑娘聽的津津有味,特別是後來又知道了江先生的情義深重,豐功偉績,大義凜然,博愛眾生,她倆更是小迷妹般把這個姐夫當作了未來擇友的標準。
未曦的閨蜜朋友---薑南,上大學期間是主攻心理學的,後來又跟隨導師一起研究《易經》、《道德經》等等。
她有個特點,任何話題的開篇語總是這句:“老子在《道德經》裏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謂‘道’就是宇宙最初形成之時就已經存在的某種力量,這種力量是萬事萬物發展的最根本的動力,亦是宇宙中人心運行的根本規律......”
那時候未曦不懂,隻是覺得這是天人的語言,隻有他們這些天選之子才可以去言說明了的。但是現在,未曦卻經常想這句話,她對此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這世間的萬事萬物的發展,它們之間千絲萬縷的關聯或許真的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某些玄幻的東西在作祟,也或者說是被一種暗世界裏麵的某些規則綁定著,那麽這種力量,這種規則到底是什麽呢?
逐漸地,她真的堅信這種力量的存在,至少是現在她很確信。
未曦從小被寄養在姥姥家。上個世紀的80年代,姥姥家在當地也算是個大戶人家,姥爺是當地村委會會計,家裏三個舅舅們撐起了養蠶和小型的掛麵生產廠的家族產業。
而未曦的媽媽作為家裏唯一一個女孩子,從小自是錦衣玉食,被百般嗬護萬般寵愛的長大。她的媽媽還很榮幸地能夠接受了很好的學校教育。
在當時甚至是以後的90年代,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這也算的上是天大的福報了。
隻可惜在中國剛剛恢複高考的那個年代,未曦的媽媽卻自動放棄了這個人人垂涎的福利,休學在家。
不上學了之後,經人介紹就認識了未曦的爸爸,兩個人隻是聽媒人說對方長得如何如何好,事實上媒人說的很對,隻是他為了能吃上一條大鯉魚,好的他睜開了大眼的說,不好的他卻閉了眼,咱都可以不看!
於是乎未曦爸爸媽媽隔著幾條街相互見了一麵,彼此心滿意足,再怎麽說媽媽也是如花似玉,爸爸也是玉樹臨風的。也或者那個年代人們思想都很純元,沒有很多物質家境方麵的要求。
可媽媽一過門,完全傻了眼,麵對著眼前一貧如洗的大家,一家子七八張等著吃飯的嘴,房梁幾近坍塌的土瓦房......依舊報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默默地接受了這一切。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那個年代中國傳統的觀念,重男輕女,媽媽嫁進這個家門三年的時間,接連生了倆丫頭。在幾經被羞辱和自責的第五年,終於給未曦生了一個大胖弟弟。本來就生活拮據的家庭,因為眾多姐妹弟弟的到來,雪上加霜的日子,得有多難熬!
姥姥實在看不下去,直接去到家裏把未曦要了過來。未曦爸爸當時是很不情願的,這是明目張膽的告訴外人,‘我無能,養不起孩子嗎?!’
但是姥姥卻很強硬地告訴爸爸:“我女兒被你們騙進了這個家裏,受盡了該受的罪,吃夠了該吃的苦,這些我姑且不跟你計較,但是現在我不能親眼再看著孩子繼續受苦!家裏三個孩子,我帶未曦走,你要是有本事,就好好把這兩個孩子養大成人,用實際行動告訴我你的本事!讓我瞧得起你,讓外邊所有的人都瞧得起你!”
看著姥姥鏗鏘有力誓不妥協的訓斥,爸爸也深知這是目前稍微緩和生活困境的一個辦法,最終歎了一口氣:“媽!我讓她們受苦是我的不是,但是我不是懦夫。我有手有腦子,今天你帶未曦走,用不了多久我定會親自上門把她接迴來!”說完,爸爸抬起袖口擦掉了眼角的淚。
就這樣,未曦被姥姥帶迴了家,所有的人都寵她像當年寵愛她媽媽一樣,舅舅們更是視她為己出。未曦的童年也算是過了一個萬千寵愛,物質比較豐裕,生活自由的日子。
未曦經常問姥姥,為什麽是她?為什麽姥姥選的是她?不是妹妹?姥姥撫摸著她的小腦袋:“我的小未曦啊,你是你媽媽生的第一個孩子,又是最像她的,當年你出生的時候,姥姥就夢見有一隻好大的白鶴雪白雪白的,它頭頂上的那一抹丹紅還發著亮光。而且,它還......”
姥姥的欲言又止,小小的未曦自是沒有察覺。
“我醒來之後就派你舅舅趕緊去家裏看看,果然你出生了。人家都說這是吉兆,說我長命百歲,福壽安康,我覺得是你給姥姥帶來的福壽。所以,姥姥不想看你受一丁點的苦......”姥姥泣不成聲地把未曦摟在懷裏。
很多年以後,未曦也是這樣緊緊地抱著姥姥,姥姥依偎在她的懷裏,安詳地離開了這個世間。而姥姥臨終前在她耳邊叮嚀的一句話,至今對於未曦來講,它好像是姥姥的一句戲言,它是個謎,有時又像是個神秘的寶盒,讓人迷惑不已,時不時還能強烈的勾起人的探知欲望。
直到她14歲那年,未曦不知何故,突然性情大變,以往乖巧懂事,活潑好動、機靈精透的她卻像換了一個人一樣,沉默寡言,不再愛笑,時常一個人偷偷爬上屋頂,雙手托著腮,就這樣靜靜坐著望著星空發呆,任憑家裏人怎麽找也不吱聲。
有一次姥姥因為找不到她還差點急得高血壓犯病,問她緣由就是不肯說。再問,那眼淚就像開了閘的洪水刷刷往下流,哭著吵著要迴自己家。
舅舅們急得團團轉跑到學校詢問老師是不是在學校有什麽問題?老師說,她除了變得安靜了很多,一切都很正常,就是上課有點注意力不集中,還老是在本子上塗畫東西。老師中間找她談過幾次話,作用不大,她依舊我行我素,聽不進去。
老師無奈拿出未曦上課時塗畫的本子,幾乎每一頁都是相同的內容,灰色的鉛筆素描的茂密叢林,叢林左邊有一個吊橋,橋的兩旁是萬丈深淵,有一個小女孩在叢林的中間小路上背對著,站著。每一頁都是這幅圖畫,如出一轍,看不出有什麽問題。老師說,這幅圖畫看著倒是和童話世界裏的迷霧重重的魔幻森林有幾分相似。
(可惜他們沒有問問未曦這些畫的內容,或許未曦會告訴他們,那個背對著我們的小女孩腰間裙帶上還有一顆幽黑色的戒指墜,裙角上她還寫了兩個字:朝霞!隻是都被她重重的灰黑色鉛筆塗抹掩蓋住了,很難被發現。)
拗不過她,舅舅隻好給她辦理了轉學,讓她如願以償迴到了爸爸媽媽身邊。因為中間轉學加上地域教學上的區別,未曦在新的學校隻能退一級繼續學習,這是比原來差別一年的學生生涯啊!
就是這一年,冥冥之中注定的一年,被宇宙按下了暫停鍵的一年,是時空撕開了一天裂縫被誰做了手腳的一年。
然而隻是這一年就足夠了......
未曦迴到了自己家裏,還是老樣子,沒事從來不會主動出門,除了學校就是自己的臥室。和爸爸媽媽隻言片語,每天都是機械性的問候,再無其他。
起初,父母以為是他們太虧欠未曦,她剛迴來可能還不適應,或者孩子性格本來就是這樣的!
在新的學校裏,未曦適應倒是很快,學習比之前還要好很多,她現在算是學校裏的名人了,幾乎每個老師都認識她。
“奧......就是那個喜歡獨來獨往,長得很清秀乖巧卻有點固執,學習超棒的那個女生!”
“可是她走起來卻像一陣風。”
他們都這麽評價她。被高高束起的烏黑發亮的大馬尾辮隨著腳步的節奏很合拍地甩來甩去。怎麽說呢?那是一種激情澎湃趾高氣昂的姿態,怎麽看都不會想象她原先其實是一個恬淡靜雅的女孩子!
可是,人生就像是軌道上滾動的玻璃球,軌道早已給你設定好了。人一旦踏上這個軌道就要像玻璃球一樣跟著慣性飛速跑一段時間,後來又發現這樣不完美,就在中間某個點上人為設置一個關卡,一個急轉彎,看你怎麽巧妙圓滑地進入下一個未知的賽道。
一晃眼,中考的時間到了。填報誌願的課上,老師憑借他們的權威自信,他們深信不疑地站在講台上喊出十幾個好學生名單,更是振振有詞地向其他名單以往的學生宣告著:他們理應去最好的高中去深造,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大家都應該心服口服。
正當大家都在墨守成規地點頭應和的關鍵時刻,有一個人突然站了出來:
“老師,我要改誌願!我不會去一中的,不管是哪個高中,我都不會去的。”
老師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驚得四下掃視著講台下的這幫孩子。待他再三確定教室裏的學生沒有一個可能說話除了站著的鍾未曦時,他驚詫地說道:“什麽?!你說什麽?!鍾未曦,你再說一遍。”
一句話有半句被噎在喉嚨裏,她班主任瞪著兩隻三角形大眼睛,厚重的黑邊框眼鏡也好似被驚嚇到耷拉在鼻梁上,棕黑色的黑眼珠直勾勾地盯著未曦。手裏的名單還沒來得及落在講台,抬起的手臂還落在半山腰。
講台下麵的未曦理直氣壯的站立著,麵部毫無波瀾,好像她說出這句話絲毫不用思考半分,很自然而然的理所當然的複述一遍自己的話,這次更加鏗鏘有力:“老師,我說,我不上高中,我要去上中職!”
這下老師可是聽清楚了,“不去高中?!去中職?!哎吆!我的孩啊!你......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嗎?好了好了,趕緊坐下吧!”
或許老師也覺得未曦隻是在開一個玩笑,或者是一個惡作劇,根本不把她的話當成一迴事,擺擺手示意她坐下,別胡鬧。
所有的人都低估了未曦的執拗,下了課她鍥而不舍地來到辦公室再次申請她的誌願修改。
“老師,我想去中職,但是這五年裏我不會放棄學習,我都打聽好了,去中職我想專攻商務英語,畢業以後我就可以接著找工作就業掙錢了。邊工作邊學習。我還會繼續考,繼續再深造,照樣可以拿到大學文憑。
我父母很辛苦,養育我們兄妹不容易,漫長的升學路我等不及,還望您批準!”
老師看著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未曦,眼眶一陣溫熱,長長歎了一口氣,心疼加惋惜,道:“未曦,你可想好了,這可是你一生中重大的選擇之一,以後可不許後悔的。但,你若是執意如此,老師也無可奈何......”
不知今夜屬何人?
---唐·佚名《雜詩·舊山雖在不關身》
江振涵---鍾未曦的老公,更準確的說是她的同學老公。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書館裏兩個小姑娘應該是最感興趣想一探究竟的。每次下班江振涵去接未曦的時候,小姑娘們一個個表現的比她都激動的要命。
一個立馬丟下手裏的要整理的書籍,飛奔過去開門,一個使勁扯著嗓子往裏喊未曦,“姐,姐!姐夫來接你了,快點的,別讓姐夫等急了!”
“哎呦!我的老天爺,你倆這是神馬操作?!生怕我晚一分鍾,他就會有什麽損失似的。你倆到底是誰的員工啊?!”未曦都有點搞不清楚狀況了。
坐在書桌前手裏的毛筆依舊未停下,這時就聽到“撲騰撲騰”飛奔而來的腳步聲。這倆90年代末尾的小兔子一人一個胳膊架著未曦就往外推:“我滴親姐呀!您老麻利點的吧,可別寫了,快走,快走!剩下的我們倆收拾,您趕緊的吧!老是讓姐夫等呢!”
未曦哭笑不得,這真是給自己招了兩個活寶,就因為她倆好奇,非要纏著自己給她們講講他倆的戀愛史。閑暇功夫,耐不住她倆的軟磨硬泡,自己一時饒有興趣地就跟她們講起了關於她和江振涵那段可甜,甜的恰到好處;可淡,清淡如白開一般的戀愛史。
他們兩個一路從相識到結婚,再到現在的相敬如賓;從最開始的甜蜜蜜再到如今的寡淡清歡。兩個小姑娘聽的津津有味,特別是後來又知道了江先生的情義深重,豐功偉績,大義凜然,博愛眾生,她倆更是小迷妹般把這個姐夫當作了未來擇友的標準。
未曦的閨蜜朋友---薑南,上大學期間是主攻心理學的,後來又跟隨導師一起研究《易經》、《道德經》等等。
她有個特點,任何話題的開篇語總是這句:“老子在《道德經》裏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謂‘道’就是宇宙最初形成之時就已經存在的某種力量,這種力量是萬事萬物發展的最根本的動力,亦是宇宙中人心運行的根本規律......”
那時候未曦不懂,隻是覺得這是天人的語言,隻有他們這些天選之子才可以去言說明了的。但是現在,未曦卻經常想這句話,她對此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這世間的萬事萬物的發展,它們之間千絲萬縷的關聯或許真的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某些玄幻的東西在作祟,也或者說是被一種暗世界裏麵的某些規則綁定著,那麽這種力量,這種規則到底是什麽呢?
逐漸地,她真的堅信這種力量的存在,至少是現在她很確信。
未曦從小被寄養在姥姥家。上個世紀的80年代,姥姥家在當地也算是個大戶人家,姥爺是當地村委會會計,家裏三個舅舅們撐起了養蠶和小型的掛麵生產廠的家族產業。
而未曦的媽媽作為家裏唯一一個女孩子,從小自是錦衣玉食,被百般嗬護萬般寵愛的長大。她的媽媽還很榮幸地能夠接受了很好的學校教育。
在當時甚至是以後的90年代,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這也算的上是天大的福報了。
隻可惜在中國剛剛恢複高考的那個年代,未曦的媽媽卻自動放棄了這個人人垂涎的福利,休學在家。
不上學了之後,經人介紹就認識了未曦的爸爸,兩個人隻是聽媒人說對方長得如何如何好,事實上媒人說的很對,隻是他為了能吃上一條大鯉魚,好的他睜開了大眼的說,不好的他卻閉了眼,咱都可以不看!
於是乎未曦爸爸媽媽隔著幾條街相互見了一麵,彼此心滿意足,再怎麽說媽媽也是如花似玉,爸爸也是玉樹臨風的。也或者那個年代人們思想都很純元,沒有很多物質家境方麵的要求。
可媽媽一過門,完全傻了眼,麵對著眼前一貧如洗的大家,一家子七八張等著吃飯的嘴,房梁幾近坍塌的土瓦房......依舊報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默默地接受了這一切。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那個年代中國傳統的觀念,重男輕女,媽媽嫁進這個家門三年的時間,接連生了倆丫頭。在幾經被羞辱和自責的第五年,終於給未曦生了一個大胖弟弟。本來就生活拮據的家庭,因為眾多姐妹弟弟的到來,雪上加霜的日子,得有多難熬!
姥姥實在看不下去,直接去到家裏把未曦要了過來。未曦爸爸當時是很不情願的,這是明目張膽的告訴外人,‘我無能,養不起孩子嗎?!’
但是姥姥卻很強硬地告訴爸爸:“我女兒被你們騙進了這個家裏,受盡了該受的罪,吃夠了該吃的苦,這些我姑且不跟你計較,但是現在我不能親眼再看著孩子繼續受苦!家裏三個孩子,我帶未曦走,你要是有本事,就好好把這兩個孩子養大成人,用實際行動告訴我你的本事!讓我瞧得起你,讓外邊所有的人都瞧得起你!”
看著姥姥鏗鏘有力誓不妥協的訓斥,爸爸也深知這是目前稍微緩和生活困境的一個辦法,最終歎了一口氣:“媽!我讓她們受苦是我的不是,但是我不是懦夫。我有手有腦子,今天你帶未曦走,用不了多久我定會親自上門把她接迴來!”說完,爸爸抬起袖口擦掉了眼角的淚。
就這樣,未曦被姥姥帶迴了家,所有的人都寵她像當年寵愛她媽媽一樣,舅舅們更是視她為己出。未曦的童年也算是過了一個萬千寵愛,物質比較豐裕,生活自由的日子。
未曦經常問姥姥,為什麽是她?為什麽姥姥選的是她?不是妹妹?姥姥撫摸著她的小腦袋:“我的小未曦啊,你是你媽媽生的第一個孩子,又是最像她的,當年你出生的時候,姥姥就夢見有一隻好大的白鶴雪白雪白的,它頭頂上的那一抹丹紅還發著亮光。而且,它還......”
姥姥的欲言又止,小小的未曦自是沒有察覺。
“我醒來之後就派你舅舅趕緊去家裏看看,果然你出生了。人家都說這是吉兆,說我長命百歲,福壽安康,我覺得是你給姥姥帶來的福壽。所以,姥姥不想看你受一丁點的苦......”姥姥泣不成聲地把未曦摟在懷裏。
很多年以後,未曦也是這樣緊緊地抱著姥姥,姥姥依偎在她的懷裏,安詳地離開了這個世間。而姥姥臨終前在她耳邊叮嚀的一句話,至今對於未曦來講,它好像是姥姥的一句戲言,它是個謎,有時又像是個神秘的寶盒,讓人迷惑不已,時不時還能強烈的勾起人的探知欲望。
直到她14歲那年,未曦不知何故,突然性情大變,以往乖巧懂事,活潑好動、機靈精透的她卻像換了一個人一樣,沉默寡言,不再愛笑,時常一個人偷偷爬上屋頂,雙手托著腮,就這樣靜靜坐著望著星空發呆,任憑家裏人怎麽找也不吱聲。
有一次姥姥因為找不到她還差點急得高血壓犯病,問她緣由就是不肯說。再問,那眼淚就像開了閘的洪水刷刷往下流,哭著吵著要迴自己家。
舅舅們急得團團轉跑到學校詢問老師是不是在學校有什麽問題?老師說,她除了變得安靜了很多,一切都很正常,就是上課有點注意力不集中,還老是在本子上塗畫東西。老師中間找她談過幾次話,作用不大,她依舊我行我素,聽不進去。
老師無奈拿出未曦上課時塗畫的本子,幾乎每一頁都是相同的內容,灰色的鉛筆素描的茂密叢林,叢林左邊有一個吊橋,橋的兩旁是萬丈深淵,有一個小女孩在叢林的中間小路上背對著,站著。每一頁都是這幅圖畫,如出一轍,看不出有什麽問題。老師說,這幅圖畫看著倒是和童話世界裏的迷霧重重的魔幻森林有幾分相似。
(可惜他們沒有問問未曦這些畫的內容,或許未曦會告訴他們,那個背對著我們的小女孩腰間裙帶上還有一顆幽黑色的戒指墜,裙角上她還寫了兩個字:朝霞!隻是都被她重重的灰黑色鉛筆塗抹掩蓋住了,很難被發現。)
拗不過她,舅舅隻好給她辦理了轉學,讓她如願以償迴到了爸爸媽媽身邊。因為中間轉學加上地域教學上的區別,未曦在新的學校隻能退一級繼續學習,這是比原來差別一年的學生生涯啊!
就是這一年,冥冥之中注定的一年,被宇宙按下了暫停鍵的一年,是時空撕開了一天裂縫被誰做了手腳的一年。
然而隻是這一年就足夠了......
未曦迴到了自己家裏,還是老樣子,沒事從來不會主動出門,除了學校就是自己的臥室。和爸爸媽媽隻言片語,每天都是機械性的問候,再無其他。
起初,父母以為是他們太虧欠未曦,她剛迴來可能還不適應,或者孩子性格本來就是這樣的!
在新的學校裏,未曦適應倒是很快,學習比之前還要好很多,她現在算是學校裏的名人了,幾乎每個老師都認識她。
“奧......就是那個喜歡獨來獨往,長得很清秀乖巧卻有點固執,學習超棒的那個女生!”
“可是她走起來卻像一陣風。”
他們都這麽評價她。被高高束起的烏黑發亮的大馬尾辮隨著腳步的節奏很合拍地甩來甩去。怎麽說呢?那是一種激情澎湃趾高氣昂的姿態,怎麽看都不會想象她原先其實是一個恬淡靜雅的女孩子!
可是,人生就像是軌道上滾動的玻璃球,軌道早已給你設定好了。人一旦踏上這個軌道就要像玻璃球一樣跟著慣性飛速跑一段時間,後來又發現這樣不完美,就在中間某個點上人為設置一個關卡,一個急轉彎,看你怎麽巧妙圓滑地進入下一個未知的賽道。
一晃眼,中考的時間到了。填報誌願的課上,老師憑借他們的權威自信,他們深信不疑地站在講台上喊出十幾個好學生名單,更是振振有詞地向其他名單以往的學生宣告著:他們理應去最好的高中去深造,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大家都應該心服口服。
正當大家都在墨守成規地點頭應和的關鍵時刻,有一個人突然站了出來:
“老師,我要改誌願!我不會去一中的,不管是哪個高中,我都不會去的。”
老師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驚得四下掃視著講台下的這幫孩子。待他再三確定教室裏的學生沒有一個可能說話除了站著的鍾未曦時,他驚詫地說道:“什麽?!你說什麽?!鍾未曦,你再說一遍。”
一句話有半句被噎在喉嚨裏,她班主任瞪著兩隻三角形大眼睛,厚重的黑邊框眼鏡也好似被驚嚇到耷拉在鼻梁上,棕黑色的黑眼珠直勾勾地盯著未曦。手裏的名單還沒來得及落在講台,抬起的手臂還落在半山腰。
講台下麵的未曦理直氣壯的站立著,麵部毫無波瀾,好像她說出這句話絲毫不用思考半分,很自然而然的理所當然的複述一遍自己的話,這次更加鏗鏘有力:“老師,我說,我不上高中,我要去上中職!”
這下老師可是聽清楚了,“不去高中?!去中職?!哎吆!我的孩啊!你......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嗎?好了好了,趕緊坐下吧!”
或許老師也覺得未曦隻是在開一個玩笑,或者是一個惡作劇,根本不把她的話當成一迴事,擺擺手示意她坐下,別胡鬧。
所有的人都低估了未曦的執拗,下了課她鍥而不舍地來到辦公室再次申請她的誌願修改。
“老師,我想去中職,但是這五年裏我不會放棄學習,我都打聽好了,去中職我想專攻商務英語,畢業以後我就可以接著找工作就業掙錢了。邊工作邊學習。我還會繼續考,繼續再深造,照樣可以拿到大學文憑。
我父母很辛苦,養育我們兄妹不容易,漫長的升學路我等不及,還望您批準!”
老師看著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未曦,眼眶一陣溫熱,長長歎了一口氣,心疼加惋惜,道:“未曦,你可想好了,這可是你一生中重大的選擇之一,以後可不許後悔的。但,你若是執意如此,老師也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