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文君故裏
本來,來臨邛忽悠卓氏一行,是沒有包子三人什麽事兒的,但老姚伷思前想後,還是覺得沈騰的身份重量不夠,該多加些籌碼才好。
於是,這三個顯眼包便被那摳腳老爺子給鼓搗過來了。
為此,老家夥還專門又巴巴地將小寡婦與人私奔的種種香豔情節再次演繹了一遍,三個紈絝頓時便想入非非了,紛紛發誓,一定要來這臨邛城的文君故裏沾一沾司馬大仙兒的仙氣!
李球隨手在街上抓了一個站街拉客的小廝,請他帶路暢遊臨邛城。
“幾位客官顯然是外地來的了。您幾位的眼光果然髙絕,叫了小的,吃的住的,要什麽商品,都包在小的身上,保證叫您幾位乘興而來,滿載而歸!先囉嗦一句:您幾位小爺在咱臨邛采買玩樂,放100個心到肚子裏去,這裏,但凡有那坑蒙拐騙的,保證走不出臨邛城!”
臨邛有專門搜貨的小廝,滿大街都是,這可以說是臨邛商業的第一大特色,也是臨邛商業繁盛的一種體現。
這些小廝不屬於哪一家哪一店,是專門為外地來的客商服務的。外來的你人生地不熟的,吃住玩樂包括采購各種商品,需要有人幫忙介紹,因此,就有了搜貨小廝的用武之地,別處可能叫掮客,但這裏不是,大家普遍稱其“小哥兒”。
這些小哥兒的功能五花八門,無有不精。
但有一點,他們基本不做那坑蒙拐騙的生意,否則,一旦沒了聲譽,在這臨邛城裏也就混不下去了。
這名叫“哈兒”的小哥兒,看起來可一點也不哈兒,長相言語都是相當地可人,先是給沈騰幾人找了一個不錯的客棧住下,聽說他們不是來采買貨品的,單純來遊玩,也沒有白眼相加扭頭就走,反而熱情洋溢地介紹起臨邛的好去處來——
“咱臨邛不大,但卻有那‘風月無邊,長安北望三千裏;江山如畫,天府南來第一州’的美譽,要說好玩兒的,多了去!一城一街一院落,一山一水一窯瓷,吃喝玩樂麽,小北街上青樓林立,小酒館大飯店比比皆是,更有那文君街上文君故居,聽《鳳求凰》的曲兒,喝文君姑娘的竹葉青酒,賞司馬長卿的文章……卻是外地客商必須一去的好去處……”
大家的興致早就被這小哥兒給吊得老高老高了。
這臨邛原來也是屬於南中越巂郡的,隻不過新近才被割讓給了蜀郡,盡管如此,本就是南中人的李球,依然有一種與有榮焉的自豪感覺。
包子卻是第一次來臨邛,聽那小哥兒言語頗有趣,便急不可耐地催促道:“說說,說說,小哥兒,那一城一街一院落,一山一水一窯瓷,都是些什麽東西?說說,說說——”
小哥兒也很高興,自覺今天遇到了幾位貴人公子哥兒,過後的賞金定然不會少的,便更加賣力宣傳。
搜貨小哥兒們的收入,一是客商們的打賞,這個,沒有定數,主要看客商們自己的荷包行情了,還有就是客商們的心情。
另外還有一份收入,往來的人都心知肚明,便是商家們的迴扣。這個,其實是有定數的,主要看的還是采購的數量金額。
“‘一城’,自是不必說了,便是咱這天府三城之一的臨邛——成都南下第一城。自從建城後,便成為商貿匯聚之地。更因咱這裏有鐵山,號為鐵都幾百年,城中繁華盛景,不輸那成都,也稱‘小成都’。”
“‘一街’,便是大北街,南下西上的所有商賈都在此街采買,鐵器,蜀鹽,蜀錦……一應物質,應有盡有,最是銷金窟的所在。‘一院落’,便是那卓文君司馬相如大家的賣酒故居,現在名叫文君故裏,占地有十畝之多,文人雅士,最是喜愛。”
說到這裏,小哥兒“咕咚”咽了一口唾沫,顯然,是想起了那卓文君的竹葉青酒吧。
“但是,我要告訴各位小爺,咱到文君街上去了,大家盡量低調一些,切不可將兩位大家的名字動輒就掛在嘴巴上,要不得。”
沈騰好奇地問道:“卻是為何?”
小哥兒不好意思地笑了,撓撓頭,道:“看來幾位小爺這是第一次來咱臨邛了。”
“是了。”沈騰點點頭。
“咱這臨邛城真正的繁華,卻是人家卓王孫入蜀之後的事情,一開始這臨邛不過是一個臨近邛人邊境的小城罷了,因為人家卓氏的到來,才有了臨邛今日的氣象恢弘。這臨邛城南邊一半的城池,幾乎都是人家卓氏族人的,而這文君街其實就在卓氏半城所在。咱們津津樂道的卓文君什麽的,在人家卓氏眼中,其實很有點難以啟齒的味道呢。”
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笑了。
想想也是,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結合,在當時來說,頗有些離經叛道的意味。
她本是豪奢家的女子,又喪夫寡居在娘家,卻夜奔去了司馬相如的住處,二人又連夜奔向成都的司馬老宅。不過是因為司馬老宅裏的的確確一貧如洗,二人難以為繼,又不得已返迴了臨邛城,想找人牽線說和,與卓王孫和好。
誰知道那卓王孫很是不齒司馬相如的為人,更覺得女兒的行徑讓自己丟人太多,便直接宣布與卓文君斷絕父女關係!
司馬相如一肚子的天賦才華,生活中卻是一個連自己都養不活的囊人,能怎麽辦?自己的確理虧在先,便是喜歡人家的姑娘,也該明媒正娶才是,私下裏勾引,夜奔,算怎麽迴事兒!
但卓文君卻是一個狠角色。
既然老爹不認我,行,我也就不顧及你的麵子了。卓文君將司馬相如最後的車馬資產給變賣了,就在卓氏族群居住的街道上開了一家小酒館,打出的招牌便是“卓氏才女文君當壚賣酒,當代文壇大家司馬相如為您服務”,曾經帝王座上客,今日酒館做小廝。小酒館開業之日,大張旗鼓,鑼鼓喧天,人山人海,彩旗招展……
整個臨邛城都被轟動了,慕名而來者甚多。
當然,慕司馬相如的名的人更多,但看熱鬧的人卻基本都是衝著卓氏女來的,甚至連很多卓氏族人都也背著家主悄悄前來,想要看一眼這自小便才氣動臨邛的女子,如何與他那首富老爹唱這一場對台的戲!
這小酒館開業之後,出乎預料的好,凱歌高奏,彩旗飄搖。
那司馬相如每日就安心做一個小廝,也顧不得什麽大家顏麵。而卓氏女卻是一個商業奇才,發現酒館生意太好,便不斷將左近的族人房屋都盤了下來,甚至還慫恿那些已經江河日下的族人們,也都把門房打開,轉做那便民吃喝的小生意。
於是,這條“文君街”便就此誕生了,生意之好,也就隻遜於大北街了。
但不管怎樣,這卓文君是卓王孫的女兒,而卓王孫,則是號稱“卓半城”的卓氏家主。
老爺子大病一場,三日夜不吃不喝,之後,大手一揮,給這潑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姑娘贈送嫁妝百萬,奴仆百人,條件是——酒館關門!
所以,之後的酒館,便成了卓氏族人的產業,卓文君和司馬相如迴到成都定居。再然後,司馬相如便帶著大把的錢財,去了長安。
卓氏人要臉麵,一方麵打著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招牌賺錢,一方麵卻又總覺得卓文君的行徑過於出格,丟了卓氏人的臉麵。
所以嘛,這又當又立,自古便已有之。
哈兒小哥兒繼續逼逼叨叨——
“這‘一山’,卻有二解,原來都說是鐵山,但自從前漢經學大家胡安隱居臨邛山中“點易”,得道於此,跨白鶴飛升,故名白鶴山。之後,這白鶴山便聲名鵲起,遙遙領先。白鶴山位於城西6裏處,至今尚有“臨邛道士墓”而聞名,是市民野遊的一個好去處。此山上接竹溪湖、磐陀寺,下連齊口、九裏泮,正好處於青山綠水環抱之中。山上樹木參天,古刹紅牆掩映其間,二百年來,文人結廬,道人鑿室,佛家修寺,遊人如織,有西塔、石刻彌勒、四明樓、讀書台、魏翁祠、其“書台桂影”、“易洞秋風”分別被列入“臨邛八景”呢。”
眾人不由得暗自點頭稱好,不是稱那景點的好,而是稱這搜貨小哥兒的好,就這口舌,不管那景點真實美醜不說了,也必須走一遭。
“那‘一水’說的便是竹溪湖,各位小爺,不是小的誇口,這竹溪之美,怕是在咱蜀漢排不上第一,也不能掉到第三去,否則,您都不好意思!十裏竹溪看竹海、飛崖之上賞飛玉、古寺千佛、飛來仙島、鬆樓聽濤、玉掌翠湖、鼇口荷紅……湖心島上新造摩崖石刻。更兼那湖域狀若手掌,綠島點綴其間,青山爽朗,綠水清淨,日裏披滿陽光,夜裏綴滿星辰。湖麵青波蕩漾、小舟自橫,鳥鳴蝶舞,白鶴戲水,遊山玩水,其樂無窮。”
“與竹溪相連者,為九裏泮。九裏泮位於城區西郊不遠處,近百米寬的河道蜿蜒十裏,蔚為壯觀,河水清澈明淨,水色如蘭;兩岸竹樹婆娑、崗巒擁翠;山上樹木蔥蘢蒼翠,宛若綠色長廊。山水間薄霧縹緲、水鳥恣意撲騰,沿河俯仰感覺莽野空寂,天光、山色、茂林、遊船倒映水中,好一副‘蒼山野水’的美好圖卷。再有那閑逸的高人垂釣,哎呀……”
李球伸手摸出一個大銀塊,順手就塞到那小哥兒的手裏,口裏念叨著:“賞你了,小哥兒好口才!”
那小哥兒見錢眼開,笑容更加燦爛了。
“最後,咱要說那‘一窯瓷’,各位,怕是很多本地人也不知道,咱臨邛鐵都的旁邊,卻有一座‘什邡山’,盛產一種瓷土,經高溫燒製之後,便為‘什邡窯瓷’,又名‘什邡瓷’,端的是好物件,便是小的活了二十幾年,也沒有機會用上一用呢。”
“臨邛還產瓷器?”沈騰終於被震驚到了。
這小哥兒先前口若懸河的那些美景傳說,沈騰基本上都一笑而過,他誌不在此。這趟來,本就是衝著人家卓氏家主來的,哪裏有心情去旅遊觀光。
至於到這“文君故裏”一遊,不過是為了滿足那三個顯眼包的惡趣味罷了。
這樣的名人故裏,時間越久,才更有味道。
但小哥兒竟然說出了臨邛瓷器來,這倒是沈騰之前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
他知道的瓷器在這個時代都還沒有出現呢。
對於瓷器,沈騰知道的也不算少。
中國四大名窯——河北磁州窯、浙江的龍泉窯、江西的景德鎮窯、福建的德化窯。
宋代還有五大名窯之說——汝、官、哥、鈞、定。
沈騰還從沒有聽說過漢朝也有瓷器產出,更沒有聽說過這什麽“什邡窯瓷”。
沈騰來了興趣,便對小哥兒說道:“小哥兒,看完了這文君故裏,有時間的話,還請帶我們到什邡窯去看一看,說不得,要采購一些了。到時候,定要好好賞你。”
那小哥兒賣力吆喝這麽久,打的便是能夠做一些生意的主意,見果然奏效,自然開心不已,連連說好,保證讓幾位小爺滿載而歸。
前麵,已經進入文君街。
文君街不算寬敞,整個格局更沒有高大上的感覺,顯然,也就是當初人家卓氏族人將自己家的房屋拿出來做了小店,才有了今日氣象。
但街道貴在一個幹淨,許多人徜徉其中,小吃點心尤其多,幾個顯眼包不時掏錢,搜貨小哥兒更是巴不得將每一家店鋪都要賣力吆喝一陣,讓幾位公子哥開心。
當然,這些點滴消費,小哥兒其實是沒有收益的。
走了不遠,小哥兒指著前麵一個稍微寬敞一些的大院落說道:“各位小爺,此地便是那文君故裏了。”
黃崇嘴巴裏塞了滿滿的點心小吃,嘟嘟囔囔地問道:“怎麽,門牌上連個字也沒有?”
小哥兒笑道:“這就是小爺您不知道的了,人家卓氏不許掛牌子呢,可能是覺得有辱門風吧。嗬嗬,小的瞎說的,來的,或者是熟客,或者是慕名而來的,都不在意有沒有那幾個字不是?”
包子黑著臉道:“那卓王孫的屍骨都亂成了渣渣吧,還管得了這幾百年後的人?”
那小哥兒明顯被驚嚇到了,連忙去捂包子的嘴巴,一疊聲地說道:“我的小爺耶,可別這樣說了,人家卓氏每一代的家主都叫卓王孫,在這臨邛,卓氏可是跺一腳地皮都要顫抖的豪奢人物,哪裏是小的一個搜貨小哥兒敢惹得起的?您幾位屁股一拍走了,小的我可還是靠著人家卓氏的名聲求活呢……”
眾人也算是對這卓氏開了眼界。
同時,也對這個即將要打交道的卓王孫充滿了好奇。
進了門廳,裏麵是一個非常寬敞的大院落,顯然是經過改裝了的,而不是簡單的幾個民宅的組合。
院落整個呈現出一個江南園林的模樣,曲廊花徑勾連,步移景換。眾人隨意轉轉,但見園內有琴台、漾虛樓、水香榭、當壚亭、淩雲堂、四角亭等古建築與月池、曲檻迴廊、假山、竹木相映,錯落有致,曲徑通幽,玲瓏典雅。
眾人選擇了一個名曰“長卿調琴”的房間坐下,很快,便有小廝過來伺候。
眾人隨意點了些酒水,等了一下下,有琴女前來,為大家彈奏了一曲所謂《鳳求凰》,但聞得琴聲淙淙,如高山流水,空穀鳥鳴。
其實這在座的幾人,對於音律都是一知半解,甚至連一知半解都說不上,就是純純地覺得好聽罷了,至於裏麵有那什麽“鳳求凰”,他們哪裏能懂?對於他們而言,不過是許多鳥在胡亂地叫。
包子小聲嘀咕著:“小寡婦沒有見著一個,價格倒也不便宜呢。還別說,用死人賺錢,這主意倒也還不錯的嘛。”
那搜貨小哥兒的臉瞬間煞白煞白的,沒了一點血色。
本來,來臨邛忽悠卓氏一行,是沒有包子三人什麽事兒的,但老姚伷思前想後,還是覺得沈騰的身份重量不夠,該多加些籌碼才好。
於是,這三個顯眼包便被那摳腳老爺子給鼓搗過來了。
為此,老家夥還專門又巴巴地將小寡婦與人私奔的種種香豔情節再次演繹了一遍,三個紈絝頓時便想入非非了,紛紛發誓,一定要來這臨邛城的文君故裏沾一沾司馬大仙兒的仙氣!
李球隨手在街上抓了一個站街拉客的小廝,請他帶路暢遊臨邛城。
“幾位客官顯然是外地來的了。您幾位的眼光果然髙絕,叫了小的,吃的住的,要什麽商品,都包在小的身上,保證叫您幾位乘興而來,滿載而歸!先囉嗦一句:您幾位小爺在咱臨邛采買玩樂,放100個心到肚子裏去,這裏,但凡有那坑蒙拐騙的,保證走不出臨邛城!”
臨邛有專門搜貨的小廝,滿大街都是,這可以說是臨邛商業的第一大特色,也是臨邛商業繁盛的一種體現。
這些小廝不屬於哪一家哪一店,是專門為外地來的客商服務的。外來的你人生地不熟的,吃住玩樂包括采購各種商品,需要有人幫忙介紹,因此,就有了搜貨小廝的用武之地,別處可能叫掮客,但這裏不是,大家普遍稱其“小哥兒”。
這些小哥兒的功能五花八門,無有不精。
但有一點,他們基本不做那坑蒙拐騙的生意,否則,一旦沒了聲譽,在這臨邛城裏也就混不下去了。
這名叫“哈兒”的小哥兒,看起來可一點也不哈兒,長相言語都是相當地可人,先是給沈騰幾人找了一個不錯的客棧住下,聽說他們不是來采買貨品的,單純來遊玩,也沒有白眼相加扭頭就走,反而熱情洋溢地介紹起臨邛的好去處來——
“咱臨邛不大,但卻有那‘風月無邊,長安北望三千裏;江山如畫,天府南來第一州’的美譽,要說好玩兒的,多了去!一城一街一院落,一山一水一窯瓷,吃喝玩樂麽,小北街上青樓林立,小酒館大飯店比比皆是,更有那文君街上文君故居,聽《鳳求凰》的曲兒,喝文君姑娘的竹葉青酒,賞司馬長卿的文章……卻是外地客商必須一去的好去處……”
大家的興致早就被這小哥兒給吊得老高老高了。
這臨邛原來也是屬於南中越巂郡的,隻不過新近才被割讓給了蜀郡,盡管如此,本就是南中人的李球,依然有一種與有榮焉的自豪感覺。
包子卻是第一次來臨邛,聽那小哥兒言語頗有趣,便急不可耐地催促道:“說說,說說,小哥兒,那一城一街一院落,一山一水一窯瓷,都是些什麽東西?說說,說說——”
小哥兒也很高興,自覺今天遇到了幾位貴人公子哥兒,過後的賞金定然不會少的,便更加賣力宣傳。
搜貨小哥兒們的收入,一是客商們的打賞,這個,沒有定數,主要看客商們自己的荷包行情了,還有就是客商們的心情。
另外還有一份收入,往來的人都心知肚明,便是商家們的迴扣。這個,其實是有定數的,主要看的還是采購的數量金額。
“‘一城’,自是不必說了,便是咱這天府三城之一的臨邛——成都南下第一城。自從建城後,便成為商貿匯聚之地。更因咱這裏有鐵山,號為鐵都幾百年,城中繁華盛景,不輸那成都,也稱‘小成都’。”
“‘一街’,便是大北街,南下西上的所有商賈都在此街采買,鐵器,蜀鹽,蜀錦……一應物質,應有盡有,最是銷金窟的所在。‘一院落’,便是那卓文君司馬相如大家的賣酒故居,現在名叫文君故裏,占地有十畝之多,文人雅士,最是喜愛。”
說到這裏,小哥兒“咕咚”咽了一口唾沫,顯然,是想起了那卓文君的竹葉青酒吧。
“但是,我要告訴各位小爺,咱到文君街上去了,大家盡量低調一些,切不可將兩位大家的名字動輒就掛在嘴巴上,要不得。”
沈騰好奇地問道:“卻是為何?”
小哥兒不好意思地笑了,撓撓頭,道:“看來幾位小爺這是第一次來咱臨邛了。”
“是了。”沈騰點點頭。
“咱這臨邛城真正的繁華,卻是人家卓王孫入蜀之後的事情,一開始這臨邛不過是一個臨近邛人邊境的小城罷了,因為人家卓氏的到來,才有了臨邛今日的氣象恢弘。這臨邛城南邊一半的城池,幾乎都是人家卓氏族人的,而這文君街其實就在卓氏半城所在。咱們津津樂道的卓文君什麽的,在人家卓氏眼中,其實很有點難以啟齒的味道呢。”
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笑了。
想想也是,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結合,在當時來說,頗有些離經叛道的意味。
她本是豪奢家的女子,又喪夫寡居在娘家,卻夜奔去了司馬相如的住處,二人又連夜奔向成都的司馬老宅。不過是因為司馬老宅裏的的確確一貧如洗,二人難以為繼,又不得已返迴了臨邛城,想找人牽線說和,與卓王孫和好。
誰知道那卓王孫很是不齒司馬相如的為人,更覺得女兒的行徑讓自己丟人太多,便直接宣布與卓文君斷絕父女關係!
司馬相如一肚子的天賦才華,生活中卻是一個連自己都養不活的囊人,能怎麽辦?自己的確理虧在先,便是喜歡人家的姑娘,也該明媒正娶才是,私下裏勾引,夜奔,算怎麽迴事兒!
但卓文君卻是一個狠角色。
既然老爹不認我,行,我也就不顧及你的麵子了。卓文君將司馬相如最後的車馬資產給變賣了,就在卓氏族群居住的街道上開了一家小酒館,打出的招牌便是“卓氏才女文君當壚賣酒,當代文壇大家司馬相如為您服務”,曾經帝王座上客,今日酒館做小廝。小酒館開業之日,大張旗鼓,鑼鼓喧天,人山人海,彩旗招展……
整個臨邛城都被轟動了,慕名而來者甚多。
當然,慕司馬相如的名的人更多,但看熱鬧的人卻基本都是衝著卓氏女來的,甚至連很多卓氏族人都也背著家主悄悄前來,想要看一眼這自小便才氣動臨邛的女子,如何與他那首富老爹唱這一場對台的戲!
這小酒館開業之後,出乎預料的好,凱歌高奏,彩旗飄搖。
那司馬相如每日就安心做一個小廝,也顧不得什麽大家顏麵。而卓氏女卻是一個商業奇才,發現酒館生意太好,便不斷將左近的族人房屋都盤了下來,甚至還慫恿那些已經江河日下的族人們,也都把門房打開,轉做那便民吃喝的小生意。
於是,這條“文君街”便就此誕生了,生意之好,也就隻遜於大北街了。
但不管怎樣,這卓文君是卓王孫的女兒,而卓王孫,則是號稱“卓半城”的卓氏家主。
老爺子大病一場,三日夜不吃不喝,之後,大手一揮,給這潑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姑娘贈送嫁妝百萬,奴仆百人,條件是——酒館關門!
所以,之後的酒館,便成了卓氏族人的產業,卓文君和司馬相如迴到成都定居。再然後,司馬相如便帶著大把的錢財,去了長安。
卓氏人要臉麵,一方麵打著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招牌賺錢,一方麵卻又總覺得卓文君的行徑過於出格,丟了卓氏人的臉麵。
所以嘛,這又當又立,自古便已有之。
哈兒小哥兒繼續逼逼叨叨——
“這‘一山’,卻有二解,原來都說是鐵山,但自從前漢經學大家胡安隱居臨邛山中“點易”,得道於此,跨白鶴飛升,故名白鶴山。之後,這白鶴山便聲名鵲起,遙遙領先。白鶴山位於城西6裏處,至今尚有“臨邛道士墓”而聞名,是市民野遊的一個好去處。此山上接竹溪湖、磐陀寺,下連齊口、九裏泮,正好處於青山綠水環抱之中。山上樹木參天,古刹紅牆掩映其間,二百年來,文人結廬,道人鑿室,佛家修寺,遊人如織,有西塔、石刻彌勒、四明樓、讀書台、魏翁祠、其“書台桂影”、“易洞秋風”分別被列入“臨邛八景”呢。”
眾人不由得暗自點頭稱好,不是稱那景點的好,而是稱這搜貨小哥兒的好,就這口舌,不管那景點真實美醜不說了,也必須走一遭。
“那‘一水’說的便是竹溪湖,各位小爺,不是小的誇口,這竹溪之美,怕是在咱蜀漢排不上第一,也不能掉到第三去,否則,您都不好意思!十裏竹溪看竹海、飛崖之上賞飛玉、古寺千佛、飛來仙島、鬆樓聽濤、玉掌翠湖、鼇口荷紅……湖心島上新造摩崖石刻。更兼那湖域狀若手掌,綠島點綴其間,青山爽朗,綠水清淨,日裏披滿陽光,夜裏綴滿星辰。湖麵青波蕩漾、小舟自橫,鳥鳴蝶舞,白鶴戲水,遊山玩水,其樂無窮。”
“與竹溪相連者,為九裏泮。九裏泮位於城區西郊不遠處,近百米寬的河道蜿蜒十裏,蔚為壯觀,河水清澈明淨,水色如蘭;兩岸竹樹婆娑、崗巒擁翠;山上樹木蔥蘢蒼翠,宛若綠色長廊。山水間薄霧縹緲、水鳥恣意撲騰,沿河俯仰感覺莽野空寂,天光、山色、茂林、遊船倒映水中,好一副‘蒼山野水’的美好圖卷。再有那閑逸的高人垂釣,哎呀……”
李球伸手摸出一個大銀塊,順手就塞到那小哥兒的手裏,口裏念叨著:“賞你了,小哥兒好口才!”
那小哥兒見錢眼開,笑容更加燦爛了。
“最後,咱要說那‘一窯瓷’,各位,怕是很多本地人也不知道,咱臨邛鐵都的旁邊,卻有一座‘什邡山’,盛產一種瓷土,經高溫燒製之後,便為‘什邡窯瓷’,又名‘什邡瓷’,端的是好物件,便是小的活了二十幾年,也沒有機會用上一用呢。”
“臨邛還產瓷器?”沈騰終於被震驚到了。
這小哥兒先前口若懸河的那些美景傳說,沈騰基本上都一笑而過,他誌不在此。這趟來,本就是衝著人家卓氏家主來的,哪裏有心情去旅遊觀光。
至於到這“文君故裏”一遊,不過是為了滿足那三個顯眼包的惡趣味罷了。
這樣的名人故裏,時間越久,才更有味道。
但小哥兒竟然說出了臨邛瓷器來,這倒是沈騰之前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
他知道的瓷器在這個時代都還沒有出現呢。
對於瓷器,沈騰知道的也不算少。
中國四大名窯——河北磁州窯、浙江的龍泉窯、江西的景德鎮窯、福建的德化窯。
宋代還有五大名窯之說——汝、官、哥、鈞、定。
沈騰還從沒有聽說過漢朝也有瓷器產出,更沒有聽說過這什麽“什邡窯瓷”。
沈騰來了興趣,便對小哥兒說道:“小哥兒,看完了這文君故裏,有時間的話,還請帶我們到什邡窯去看一看,說不得,要采購一些了。到時候,定要好好賞你。”
那小哥兒賣力吆喝這麽久,打的便是能夠做一些生意的主意,見果然奏效,自然開心不已,連連說好,保證讓幾位小爺滿載而歸。
前麵,已經進入文君街。
文君街不算寬敞,整個格局更沒有高大上的感覺,顯然,也就是當初人家卓氏族人將自己家的房屋拿出來做了小店,才有了今日氣象。
但街道貴在一個幹淨,許多人徜徉其中,小吃點心尤其多,幾個顯眼包不時掏錢,搜貨小哥兒更是巴不得將每一家店鋪都要賣力吆喝一陣,讓幾位公子哥開心。
當然,這些點滴消費,小哥兒其實是沒有收益的。
走了不遠,小哥兒指著前麵一個稍微寬敞一些的大院落說道:“各位小爺,此地便是那文君故裏了。”
黃崇嘴巴裏塞了滿滿的點心小吃,嘟嘟囔囔地問道:“怎麽,門牌上連個字也沒有?”
小哥兒笑道:“這就是小爺您不知道的了,人家卓氏不許掛牌子呢,可能是覺得有辱門風吧。嗬嗬,小的瞎說的,來的,或者是熟客,或者是慕名而來的,都不在意有沒有那幾個字不是?”
包子黑著臉道:“那卓王孫的屍骨都亂成了渣渣吧,還管得了這幾百年後的人?”
那小哥兒明顯被驚嚇到了,連忙去捂包子的嘴巴,一疊聲地說道:“我的小爺耶,可別這樣說了,人家卓氏每一代的家主都叫卓王孫,在這臨邛,卓氏可是跺一腳地皮都要顫抖的豪奢人物,哪裏是小的一個搜貨小哥兒敢惹得起的?您幾位屁股一拍走了,小的我可還是靠著人家卓氏的名聲求活呢……”
眾人也算是對這卓氏開了眼界。
同時,也對這個即將要打交道的卓王孫充滿了好奇。
進了門廳,裏麵是一個非常寬敞的大院落,顯然是經過改裝了的,而不是簡單的幾個民宅的組合。
院落整個呈現出一個江南園林的模樣,曲廊花徑勾連,步移景換。眾人隨意轉轉,但見園內有琴台、漾虛樓、水香榭、當壚亭、淩雲堂、四角亭等古建築與月池、曲檻迴廊、假山、竹木相映,錯落有致,曲徑通幽,玲瓏典雅。
眾人選擇了一個名曰“長卿調琴”的房間坐下,很快,便有小廝過來伺候。
眾人隨意點了些酒水,等了一下下,有琴女前來,為大家彈奏了一曲所謂《鳳求凰》,但聞得琴聲淙淙,如高山流水,空穀鳥鳴。
其實這在座的幾人,對於音律都是一知半解,甚至連一知半解都說不上,就是純純地覺得好聽罷了,至於裏麵有那什麽“鳳求凰”,他們哪裏能懂?對於他們而言,不過是許多鳥在胡亂地叫。
包子小聲嘀咕著:“小寡婦沒有見著一個,價格倒也不便宜呢。還別說,用死人賺錢,這主意倒也還不錯的嘛。”
那搜貨小哥兒的臉瞬間煞白煞白的,沒了一點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