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鳳求凰


    王吉與司馬相如惺惺相惜,但王吉隻是一個小小的縣令,無力助司馬相如騰達。


    於是,這王吉便設計,來提升司馬相如的身價。


    當時,想見司馬相如的達官貴人很多,王吉便建議司馬相如誰也不見,搞得這些蜀人一個個心癢癢。


    而王吉卻刻意地在首富卓氏麵前多次提到司馬相如的大名,那意思是,若卓氏能夠請得司馬相如來府上做客,對於卓氏的聲譽,大有裨益。


    卓氏雖然貴為大漢首富,但在政治上,地位卻低得一塌糊塗,皆因在這個時代,商人的整體地位普遍都低,是被官府隨意拿捏的對象。


    因為有了王吉這層關係,當卓王孫提出邀請司馬相如過府一敘時,司馬相如假裝勉為其難地給了卓氏一個臉麵,同意上府做客。


    而卓王孫的女兒,正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卓文君,此時寡居娘家。


    卓文君本也是大才女一枚,對於天下聞名的大才子司馬相如自然仰慕不已,一見傾心。


    這司馬相如本就有心而來,事先做足了準備,傾其所有,重金賄賂了卓文君的侍女,得知卓文君在隔壁偷窺自己,便欣然彈奏一曲《鳳求凰》,表達對其愛慕之意。


    二人琴瑟相通,那卓文君更是古今中外難得的潑辣女子,直接上演了一出驚世駭俗的愛情裸奔!


    在卓文君的心裏,自己畢竟是卓氏的嫡女,隻要生米做成了熟飯,還怕老爹不答應?還怕老爹不乖乖地將嫁妝雙手奉上?這個時候窮點,怕個卵!


    誰知道,女兒和司馬相如私奔這件事情,讓卓王孫勃然大怒。


    卓王孫是什麽身份?


    大漢首富!


    大漢首富的女兒在守寡期間,竟然與人私奔了!


    這還了得!


    於是,卓王孫當即公開宣布,與卓文君斷絕父女關係。一刀兩斷,永不相認!你司馬相如還是文人,文你妹!一點臉麵都不要了,哪裏還有半點兒的文人風骨,你大野!


    這當老爹的夠狠了吧,誰知道那當姑娘的更狠,更絕——卓文君直接帶了夫婿大搖大擺地迴到臨邛城。


    行,老爹你不要我這個姑娘了,不給我嫁妝是不是?那行,我沒錢吃飯了,人總得活下去吧,咱賣酒去!


    於是,臨邛城裏便出現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堂堂帝國首富的女兒在老爹的眼鼻子地下開了個小酒館,自己穿了粗布衣衫,站在門外招徠客人,一句句“客官裏邊請——”將整個卓氏人的臉麵丟得滿大街都是,任人踐踏。


    而那在裏麵端茶倒酒做衛生的,便是那臭不要臉的文人司馬相如!


    更要命的,就因為這酒館的老板和老板娘的身份過於玄乎,故事又過於傳奇,來酒館的人就尤其地多。各地甚至有組團前來體驗首富女兒當壚賣酒滋味的,還有那舉世聞名的文人士子做小廝呐……


    於是,這小酒館的生意好到不行。


    而每一個來此酒館的消費者的笑容晏晏,就如同一個個嘴巴子,結結實實地在卓王孫的臉上。


    再加上其他人的勸導,還有縣令大人王吉的撮合,不得已,卓王孫一閉眼,一咬牙,一口氣送了大筆的金銀財富給女兒女婿,據說錢過百萬,單單奴仆就有百人之多。


    有了娘子娘家的巨大財力的支持,司馬相如這才得以再度入京,由一名文人,進而成為一名非常有作為的政治家。


    司馬相如在政治上的作為,也與治蜀密切相關。


    司馬相如再度進京之後,二度擇業就顯得遊刃有餘得多了。


    此時,已是武皇帝當政,司馬相如先結交了漢武帝的狗官,是真的狗官,管狗的官。武皇帝喜歡養狗,所以,這狗官便經常能夠接近漢武帝。


    這一天,武皇帝來到甘泉宮遛狗,很是盡興,累了,休息時,這狗官便不適時宜地給漢武帝奉上了一篇名為《子虛賦》的文章。漢武帝一看之下,驚為天人,便說道:“可惜,這是古人做的,我是沒有福分見到這個人了。”


    那狗官連忙作答:“陛下,《子虛賦》的作者是奴才的老鄉,名叫司馬相如,活得好好的呢。陛下想見的話,他正好就在京城。”


    漢武帝大喜,立即召見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確是大才,對漢武帝說:“陛下,《子虛賦》寫的是王侯打獵的場景,算不得好,我再給您寫一篇皇帝打獵的文章吧。”


    於是,《上林賦》新鮮出爐!


    《上林賦》與《子虛賦》不僅能作為連賦,內容可銜接,而且,《上林賦》比《子虛賦》更加文采斐然,場景描寫更加瑰麗,寓意表達更加宏大,社會價值更加高尚。


    於是,漢武帝大筆一揮,司馬相如再度入朝為官——郎官。


    兜兜轉轉,司馬相如再度做了帝王家的看門犬,也不知道是喜還是悲。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第一次花錢做郎官,司馬相如的文學才能根本就沒有機會施展。而此次再度做郎官,是因為皇帝非常賞識他的文學才能。


    司馬相如的傳奇故事,這也才剛剛開始呢。


    司馬相如的政治生涯的高光時刻很快來臨——蜀中官員治民不利,殺戮過重,民多反叛。於是,武皇帝便派司馬相如迴蜀治蜀。


    在治蜀期間,司馬相如團結邛民、筰民等少數民族,開官道,修河渠,建橋梁……做了許多事情。


    而很多事情,都發生在臨邛一帶。


    隨著司馬相如在京城的春風得意,其感情生活也有了變化——司馬相如移情別戀了。


    司馬相如二度入京之時,單身一人,並沒有帶妻子同往。隨著他在京城再度做官,文壇上更是聲名鵲起,身邊便不乏知己好友了。也因此,很快,身邊也有了許多年輕貌美的女粉絲。


    於是,司馬相如便給遠在蜀地臨邛的妻子卓文君寫了一封信,信為藏頭詩一首:“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其中獨獨少了“億”字,“億”通“憶”,亦通“意”,寓意——無憶、無意。


    分隔太久,對於你我的情意,我已經淡忘了。


    那意思不言而喻——我們分手吧。


    當初的為情私奔,不顧世間白眼相加,如今卻換得一個“少憶訣別”,卓文君悲憤欲絕,便憤然迴詩一首:《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禦溝上,溝水東西流。淒淒複淒淒,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


    故事講到這裏,沈騰笑言:“‘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這一句,倒盡千古女子的心傷了。”


    老爺子講得正是興起之時,口水四濺,腳丫子也扣得尤其帶勁兒,被沈騰一句打岔,很是不爽,瞥了他一眼,道:“你小子毛也沒有長齊的娃娃,卻說了那勞什子的‘心傷’,也真真是笑話!”


    馬忠抿著嘴巴,一個勁兒地笑。


    對於老爺子講述的這些八卦故事,其實沈騰也是知道一些的,尤其是後麵這一對狗男女的騷情章節,他也有耳聞,又因為老爺子口才極好,幽默風趣,雅俗共賞,所以,聽得津津有味呢。


    見老爺子揶揄自己,沈騰便也毫不客氣地迴了老爺子一句:“您老嘴裏吐不出象牙來。”


    老爺子不懂他什麽意思,懶得理睬他,便繼續講那對癡男怨女的香豔淒婉故事:“老夫年紀大了,年輕時亦是記得的,當初還曾經為此喝斷了肝腸,罵了那無良子司馬長卿許多念。後半闕為——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曦,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不知道什麽時候,老家夥的手裏竟然多了一個酒葫蘆。


    講到這裏,顯然來了情緒,舉手仰脖,便咕咚咕咚地灌了幾口,長籲一口氣,用那扣了腳丫子的手捋一捋頜下不多的幾根鼠須,悠悠地道:“好一個‘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曦,芳時歇……’老夫這一生,卻沒有遇見如此癡情女子,否則,便是舍了這個官身,又如何!”


    馬忠嚇得不知道說什麽好了,便假裝沒聽見。、


    沈騰才不慣他,直接翻著白眼來一句:“人家司馬長卿入卓氏府上做客時,文名冠絕天下,更兼那司馬相如儀表堂堂,文靜典雅,彈得一手好琴。你老爺子怕不是一上來,便扣上了腳丫子,就這,還想吸引年少多金的小寡婦,做夢去吧,老寡婦估計看見您都得繞道走!也不……照照自己。”


    老爺子氣得脫下另外一隻草鞋衝沈騰丟過來。


    馬忠早已經笑得直不起腰了。


    等氣氛緩和了些,沈騰笑道:“小子我也記得那卓文君的一首藏頭詩,要不,念給您二位聽聽?”


    老爺子哪裏相信這小子的話,翻了一個白眼給他,道:“沒騙老夫?”


    “信不信,在您,我也不知道真假呢。”


    老爺子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沈騰沉吟了一下,便開口背誦起來——“一朝別後,二地相懸。隻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裏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係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杆。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沈騰背完了,迎接他的,是像看傻子一樣地眼神。


    “完了?”姚伷問。


    “完了。”


    姚伷忽然怒氣勃發:“小子,請你作假也做得真一點好不好,還‘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幹啥呀?想造反啊!都什麽狗屁不通的東西,也敢拿來褻瀆古人!”


    幾人一陣大笑。


    還別說,曆史上關於卓文君的這首藏頭詩,爭議本就十分地大,因為此中涉及到的某些文學元素,在卓文君生活的那個時代尚未出現過。


    但沈騰又不在意這些,講出來不過是逗大家一樂而已。


    後世的他,是知道臨邛有許多關於卓文君的遺跡文物的,但他沒去過,隻是偶然在網絡上有看到。至於真假,其實想也不用想的,探究這個,有什麽意義呢。


    話說到這裏,沈騰早已經知道了馬忠和姚伷打的什麽主意——到臨邛去找冶鐵專家卓王孫。


    兩位大佬不便出麵的原因就在於,現在的臨邛,已經不屬於南中了,而歸屬到蜀郡。他倆身為南中的官官,即便是以私人身份去拜訪一個外郡的人,都很不適合,更別說他們是想去挖人家蜀郡的牆角了。


    “其實,小子,這事情說難,也不難。”老爺子寬慰沈騰道,“你小子也別皺眉頭,據我所知,那卓氏眼下的日子,可也不好過呢。”


    沈騰大惑不解。


    馬忠便主動開了口:“臨邛鐵都,礦藏開采已有好幾百年的光景,礦脈基本告罄,而那卓氏豪奢已久,冶鐵卻已難以為繼,好景不再。”


    老爺子接著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沈騰點點頭,表示明白。


    蜀郡。


    臨邛。


    當初,秦滅巴蜀之後,秦惠文王於更元十四年(前311年)派蜀守張若、秦相張儀入蜀主持修建三城:一曰成都、一曰臨邛,一曰郫縣。


    三城皆因地利而成都。


    三城之中,又以臨邛最為獨特,其一為鐵礦產地,號為蜀地鐵都,其二臨近邊民邛人,亦算臨邊,又有防禦守邊之責。


    臨邛城高五丈,周圍六裏,造作下倉,上皆有屋,而見觀樓射欄。城有四門,各門均建城樓。樓上塑“魁星點鬥”泥像,令人望而生畏。城牆外圍開鑿護城河,河寬50米,水深過丈,河堤均以巨型條石磊就,蔚為壯觀。


    初始,張儀王若為圖便捷,多以木質結構而成,後,逐漸被磚石替代,故而高大堅固險要處,堪比成都。


    城內房屋鱗次櫛比,高低有致,左鄰右裏,而南北又有不同。北部以官房居多,縣令府衙自是豪奢不說,自從大漢朝起,此地便有專門的司金校尉,司帛校尉,和司鹽校尉府衙,依次排開,輝煌豪奢,氣度儼然。


    城中第一主街名為大北街,商貿店鋪林立,茶樓酒肆更是滿目皆是。更有騾馬巷比鄰在側,為馬幫所喜愛。


    大北街的商鋪一般為前店後坊,或者前店後庫模式,生意興隆時,騾馬成群,蠻漢遍地。皆因此地為蜀漢鐵都,又有產鹽,南部直至緬甸大海邊,鐵器及蜀錦,皆從此地出發南下西上。


    整個城市南部,均為卓氏家產,怕不有房屋幾千間之多。因此,卓氏又被民間戲稱“卓半城”。


    與現在的“建寧李氏”號稱“李氏建寧”的稱謂相比,顯然,“卓半城”是曾經更加牛逼的存在。


    而卓氏與大北街相鄰的一條小街,本名叫什麽早已經被人忘記了,自從卓文君當壚賣酒之後,此大街便改名“文君街”,遠近聞名。


    這一日,文君街上來了幾位客人,卻是沈騰和猴子,還有三個顯眼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落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倔強的紐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倔強的紐扣並收藏星落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