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無奈之舉,再次將皇帝劉禪給架到火爐子上了。
但劉禪卻壓根兒不知道,最煎熬的,卻是這些心懷叵測的豪族們。
張遵這一家還好,人家本就秉持著“生是蜀漢的人,死是蜀漢的鬼”的家族信念,夏侯某某更是一個神經條十分粗大的女人。
煎熬的是另外的某些豪族。
南中糜爛,本就與這些豪族有些說不清道不明千絲萬縷的聯係,現在,皇帝陛下鬧出這一出,看來想不表明態度都不行了。
於是,牽扯其中的豪族們便不得不組織了自己的家族武裝,準備開赴南中,表明自己“與國同在”“與國同休”的態度。
誰知道這些隊伍卻在南下的關隘之地,比如江陽郡巴郡等地,全部被擋了駕——對不起,沒有皇帝陛下的聖旨,一個老鼠過去都得死!
豪門們這下子終於傻了眼——這事情不簡單了——已經不是孩子們的事情了,而是皇帝陛下在拿他們的孩子作法,估計要對誰誰誰下手了!
即便他們現在已經向朝堂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但人家根本就不接受!
憂心忡忡,憂生怕死,縱橫捭闔,狡兔三窟……甚至魚死網破,推倒重來……
各種傳言,甚囂塵上,不堪其擾。
夜不能寐者,多不勝數。
成都府內,各大豪門開始了新一輪的地下串聯。
但更多的,卻是不得不打落門牙和血吞——將家族的蛋糕主動切下一大塊來,獻給朝廷,或者朝堂上說話聲音最響亮的某某某。
更有壯士斷腕者,便急急忙忙地將家族裏的某些“人物”犧牲了,以表明心跡。
“丟車保帥!”劉禪終於發現,自己治下的這汪蜀漢的水,好深呐。他終於相信,這益州藏龍臥虎,無數大鱷在黑暗中潛伏,而自己,單純得像個……孩子。
好在劉禪一直都覺得自己是一個幸運的孩子。
父親在世時,自己隻是一個被嗬護得很好的太子。相父在世的時候,自己被嗬護得比親生父親在世時還要“好”。
而相父去世前,卻將後麵幾十年的事情都給安排得明明白白。
現在,劉禪終於在相父諸葛亮去世兩月之後,第一次真真正正的思念並感激起這個男人來。
看來,南中事了,該給蔣琬費禕一個交代了。
目前的蔣琬職位不小,但實權卻不大,就蜀漢除了皇帝之外的第二人來說,目前給予他的實權,比起當初的諸葛亮來說,簡直連一半都不到。雖然看起來劉禪目前什麽事情也不管不問的,但蔣琬也好,費禕也罷,都知道,蜀漢的皇權時代,的的確確地來臨了。
估計連諸葛亮也沒有想到,他去世後,蜀漢再無丞相。他留下的權力核心蔣琬目前為尚書令,行都護,領益州牧。就連大將軍,也是不久前才匆匆忙忙給予的,顯得隨性,而且無味。
劉禪懶得理睬益州豪族們的小心思,這些自然有蔣琬和費禕去處理。他隻關心南中。他知道南中不會有惡劣的後果,但這畢竟是他平生第一次做局,坐莊,做老大,一顆心總是懸著,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平複下去。
假若出現一點點意外,他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原丞相府內,六部都在這裏辦公。
這裏還曾經是益州牧的府衙所在地,劉璋當年就是在這裏辦公的,後來,劉備入蜀,這裏又變成了左將軍府衙,再後來,劉備稱漢中王,稱帝,這裏就又成了丞相府衙。
諸葛亮開府,開的就是這裏的府。
大將軍尚書令蔣琬和大司馬兵部尚書費禕早已經被驚醒。
二人本就睡得不踏實。每天晚上就在公事房裏打地鋪,已經很多天了,怎麽可能睡得好?畢竟二人年歲已是不小,蔣琬的年紀比諸葛亮還大。
北邊的戰事終究算是隨著老丞相的去世而告一段落,西邊的高地蠻低地蠻最近也消停了不少,東邊和孫吳之間關係恢複得還不錯,但南中,卻成為蜀漢目前最大的困擾。
南中的困擾一是因為蠻族,二是因為其地和孫吳交錯,彼此間的任何一點小小的動作,都可能引發巨大風暴,讓人不得不萬分小心。
其實南中的南邊,和交州士燮家族之間,也不怎麽對付,隻不過目前士燮家族被孫權幾乎滅了族,新去的官僚們還在和士燮家族的殘餘勢力做鬥爭,尚沒有精力對成都朝堂做小動作罷了。
若壓力一旦減輕,來自交州的壓力,很可能便會出現。
再迴到成都府。
益州豪族基本都在蜀郡,成都作為權力中心之地,從來也沒有真正平靜過。
蜀漢的地域不大,行政劃分其實不如軍政劃分來得更加明晰。
以成都為中心的益州,包括成都所在的蜀郡、廣漢、梓潼、南廣、汶山、東廣漢、江陽、宕渠、巴西、犍為。
然後,便是四個都督府轄區:
北邊的漢中都督府,轄漢中郡,武都郡、陰平郡。
東邊的永安都督府,轄巴東郡,建平郡,固陵郡。
南邊的庲降都督府,轄雲南郡、牂牁郡、建寧郡、興古郡、永昌郡、越巂郡、朱提郡。
成都東南的江州都督府,轄巴郡、黔安郡、涪陵郡。
這樣劃分的好處,便是將成都平原獨立出來,建立了一個以成都為核心的首都城市圈,然後,漢中都督府管北方,永安都督府管東方,庲降都督府管南方,而江州都督府的設立,卻別有深意。
一是江州都督府可以作為永安都督府的後防基地,又成為益州郡的前沿陣地存在。
二是,巴地和蜀地自古以來便不對付,現在,蜀地坐大,故意將巴地一分為二,分而治之,也算是故意削弱巴地的有心之舉了。
當年,李嚴作為托孤大臣,鎮守永安,便不包含巴州之地,所以,這個永安太守,管轄的地盤便少之又少了,隻能算是一個長江口而已。也因此,李嚴心意難平之下,便上書諸葛亮,要求將永安都督府與巴州都督府合並,成立巴州府,自己來做這個州牧。
李嚴的腦子壞掉了,才會有這樣的思想。估計李嚴是在心意難平,又加上被益州土著們鼓搗得過於厲害,實在沒法,才會做出如此魯莽的行為,以至於為自己以後徹底從蜀漢政壇出局埋下了伏筆。
可能就有人會問了,成都的三麵皆有都督府,為什麽西邊沒有?
其實這與成都平原的地理位置有關。
成都平原的西部,直接毗鄰的就是青藏高原,高原蠻族下成都,從西部岷山直接下來的,並不多,而從南中下高原,再經過越巂郡入漢嘉郡,經邛都入成都這條路徑,才是最主要的也最具有可行性的選擇。
蔣琬和費禕每天過得戰戰兢兢。
很多時候,晚上都是通宵達旦工作,隻在拂曉時分,也是實在困得睜不開眼睛了,才隨隨便便迷糊一陣。
好在皇帝劉禪本就是個懶散的性子,連續早朝也就三天,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既然早朝沒有了,大家也就沒有那麽辛苦。蔣琬和費禕總能在拂曉時分,睡上一個還算是甜美的覺。
對於這個年紀的人來說,這一覺,難得可貴!
所以說,這成都城裏的一點點風吹草動,甚至可以說每天淩晨的第一聲雞鳴,是哪一家的雞,他們二人大抵都是知道的。
以至於費禕經常和同僚們開玩笑:“你們知道寅時二分的成都是什麽樣子嗎?”
這句話從費禕的口裏說出來,便是戲謔。而若從蔣琬的口裏說出來,便帶著諸多沉重的味道。
也因此,蔣琬很少說話,而費禕卻總是語出如珠,接連不斷。
二人匆匆用冷水抹了一把臉,信使就已經到了府門前。
有差官奔跑如飛地接了信筒進來,奉上來,二人各執一個,檢查了封印無誤後,立即打開。
二人的信內容都是一樣的,這是為了防止路上出現意外,故意做了備份,包括送進皇宮裏的,也是一模一樣的兩封。
但送給皇帝的,比起送到兵部這裏的,內容卻要詳細得多。
蔣琬和費禕匆匆掃過一眼,便確認了一個事實——南中,果然大捷!劉胄授首,族人全部被誅,劉胄的首級已經在送往成都的路上。
二人長長出了一口氣,互相看一眼,露出一臉的苦笑來。
“陛下,終於——贏了!”
那一刻,蔣琬的眼角甚至溢出兩顆豆大的淚珠來。
是的,他們二人雖然不知道南中的具體事情,但透過陛下影影綽綽的一些言語信息,都已經知道,南中是陛下親自做局指揮的。
二人都很理解皇帝劉禪的這一行為。
大家都是成年人,且都在宦海沉浮多少年,有什麽不理解的呢?
皇帝劉禪這些年容易嗎——不容易!
自小在顛沛流離中長大,好不容易活到成了太子,先帝去後,諸葛丞相卻又成了他的另外一個“爹”,相父嘛。
諸葛亮時代,與其說劉禪是皇帝,不如說劉禪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兒皇帝”,無怪乎李邈在諸葛亮的葬禮上公開宣稱“諸葛亮類曹操,權臣也,該當早死……”
現在,好不容易地,皇帝陛下親政了,過一把老大的癮,有錯嗎?有錯嗎?
隻要陛下賭贏了就好。
迫切希望劉禪能真正“贏一次”的心情,讓二人許久以來都難以淡定麵對這一切。
其實,即便陛下賭輸了,他們也有預案。隻不過,亡羊補牢,哪裏有一蹴而就來得更加令人激動!
二人匆匆整理一下儀容,互相檢查了一下儀容儀表,各自手拿一個卷宗,便急急地向宮裏走去。他們知道,馬上就會有黃門郎前來宣旨,皇帝陛下請他們入宮議事。
果然,還沒走幾步,迎麵就碰著急匆匆趕來的黃門郎。就連黃門郎的臉上都透著喜慶。
本來宮中是有侍中郭攸之的,但郭攸之不久前生了重病,一直沒有來上班。又因為時間太早的原因,其他人如董允等,也都不在。宮中本來還該有中常侍的,但因為漢末的中常侍們把名聲徹底搞壞了,所以,蜀漢帝國的宮中,就一直沒有設置中常侍這個高級太監的位置。
所以,時常呆在皇帝身邊的,便是黃門郎了。
二人來到宮中的時候,他們發現,皇帝劉禪在宮中走來走去,貌似已經激動得不能自已了。
沒一會兒,馬岱也匆匆來了。
當馬岱得知南中大捷後,“撲通”一聲跪在當場,兩眼含淚,“嗷嗚——”一嗓子,趴在地上,以頭搶地,嗚咽良久,卻連一句話也發不出來。
劉禪自然知道近期馬岱遭遇到了多大的委屈,並且還都是不能言說的委屈。而且,其中有很多委屈,都還是皇帝劉禪給予的呢。所以,劉禪看向馬岱的眼神,自然帶著許多的賞識和關愛來,甚至還有些許的憐憫。
而這一幕,放在蔣琬和費禕的眼中,就顯得頗有些莫名其妙。
“又來啦!這馬守信最近真的是戲精上頭得過了些,總是在陛下麵前刻意表現自己的演技,幹嘛呢您呐?再說了,在這裏,哪裏輪得到你馬守信搶什麽鏡啊,搞得你像是主角似的。”
蔣琬和費禕腹誹馬岱不止,所以,看向馬岱的眼神就透露出不善來。
這廝也就是占了不在自己的主場光,否則,以費禕的脾氣,真敢上去給那王八蛋一個二踢腳!
他們現在希望陛下能給他們一個合理的解釋,而不是看馬岱撅著一個碩大的屁股跪在那裏表忠心流眼淚,搞得好像別人都不會表演似的。
費禕實在難忍,便假裝上去安慰馬岱,卻趁著劉禪不注意,借著攙扶馬岱的當口,在馬岱肋下上狠狠掐了一把,還故作語氣誠懇地說:“陳倉侯,請起吧,陛下有話說呢。”
馬岱尷尬地一笑,強忍著沒有讓眼淚掉下來,也語氣誠懇地輕聲對費禕說了一句:“狗日的費文偉!”
站起來,將半邊屁股放在凳子上。
馬岱是真的已經委屈到了極致,他幾乎要控製不住地呐喊:“我馬氏招誰惹誰啦,現在蜀漢,幾乎成了貨真價實的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為什麽?為什麽……”
當初好好的一個斬殺國賊魏延的大功臣,不僅沒有落得一個好下場,反而將裏裏外外幾乎所有人都得罪光了。
喜歡魏延的,將馬岱視為楊儀的死黨,認為是他和楊儀合謀,逼反並誅殺了魏延。
益州幫又因為馬岱對魏氏侯府的拚死保護而將他恨之入骨。
那些子弟被牽扯進南中亂局中的豪族們,更因為皇帝陛下態度曖昧,以為自己家族將要遭遇清算而恨死了馬岱,就因為這廝的看守不力,放走了魏氏子,導致南中如此局麵,將自己族群給拔出蘿卜帶出泥,進而損害了諸多大家族的利益而恨他不死。
唯一的受益人卻是魏氏侯府裏麵的人,但人家魏氏滿門上下,卻將馬岱看做殺死人家侯爺的罪魁禍首,雖然現在侯爺夫人李氏態度尚好,但除了這個明事理的人外,其餘人看見馬岱眼珠子都是血紅血紅的,恨不得從他身上咬一塊肉下來。
自己家裏的婆娘則已經將馬岱視若死人一個,明確給他說了:“你這侯爺估摸著也就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你放心,自己會帶著娃娃好好過活,不會改嫁的,一路走好,不送。”
“老子到底做錯了什麽!”馬岱總是不由得問自己,他甚至一度懷疑當初私放了那挨千刀的魏延是一個錯誤!
“南中關老子屁事!”現在,局麵搞成如此模樣,馬岱不僅僅對魏延,甚至對自己,都已經失望透頂。
但劉禪卻壓根兒不知道,最煎熬的,卻是這些心懷叵測的豪族們。
張遵這一家還好,人家本就秉持著“生是蜀漢的人,死是蜀漢的鬼”的家族信念,夏侯某某更是一個神經條十分粗大的女人。
煎熬的是另外的某些豪族。
南中糜爛,本就與這些豪族有些說不清道不明千絲萬縷的聯係,現在,皇帝陛下鬧出這一出,看來想不表明態度都不行了。
於是,牽扯其中的豪族們便不得不組織了自己的家族武裝,準備開赴南中,表明自己“與國同在”“與國同休”的態度。
誰知道這些隊伍卻在南下的關隘之地,比如江陽郡巴郡等地,全部被擋了駕——對不起,沒有皇帝陛下的聖旨,一個老鼠過去都得死!
豪門們這下子終於傻了眼——這事情不簡單了——已經不是孩子們的事情了,而是皇帝陛下在拿他們的孩子作法,估計要對誰誰誰下手了!
即便他們現在已經向朝堂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但人家根本就不接受!
憂心忡忡,憂生怕死,縱橫捭闔,狡兔三窟……甚至魚死網破,推倒重來……
各種傳言,甚囂塵上,不堪其擾。
夜不能寐者,多不勝數。
成都府內,各大豪門開始了新一輪的地下串聯。
但更多的,卻是不得不打落門牙和血吞——將家族的蛋糕主動切下一大塊來,獻給朝廷,或者朝堂上說話聲音最響亮的某某某。
更有壯士斷腕者,便急急忙忙地將家族裏的某些“人物”犧牲了,以表明心跡。
“丟車保帥!”劉禪終於發現,自己治下的這汪蜀漢的水,好深呐。他終於相信,這益州藏龍臥虎,無數大鱷在黑暗中潛伏,而自己,單純得像個……孩子。
好在劉禪一直都覺得自己是一個幸運的孩子。
父親在世時,自己隻是一個被嗬護得很好的太子。相父在世的時候,自己被嗬護得比親生父親在世時還要“好”。
而相父去世前,卻將後麵幾十年的事情都給安排得明明白白。
現在,劉禪終於在相父諸葛亮去世兩月之後,第一次真真正正的思念並感激起這個男人來。
看來,南中事了,該給蔣琬費禕一個交代了。
目前的蔣琬職位不小,但實權卻不大,就蜀漢除了皇帝之外的第二人來說,目前給予他的實權,比起當初的諸葛亮來說,簡直連一半都不到。雖然看起來劉禪目前什麽事情也不管不問的,但蔣琬也好,費禕也罷,都知道,蜀漢的皇權時代,的的確確地來臨了。
估計連諸葛亮也沒有想到,他去世後,蜀漢再無丞相。他留下的權力核心蔣琬目前為尚書令,行都護,領益州牧。就連大將軍,也是不久前才匆匆忙忙給予的,顯得隨性,而且無味。
劉禪懶得理睬益州豪族們的小心思,這些自然有蔣琬和費禕去處理。他隻關心南中。他知道南中不會有惡劣的後果,但這畢竟是他平生第一次做局,坐莊,做老大,一顆心總是懸著,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平複下去。
假若出現一點點意外,他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原丞相府內,六部都在這裏辦公。
這裏還曾經是益州牧的府衙所在地,劉璋當年就是在這裏辦公的,後來,劉備入蜀,這裏又變成了左將軍府衙,再後來,劉備稱漢中王,稱帝,這裏就又成了丞相府衙。
諸葛亮開府,開的就是這裏的府。
大將軍尚書令蔣琬和大司馬兵部尚書費禕早已經被驚醒。
二人本就睡得不踏實。每天晚上就在公事房裏打地鋪,已經很多天了,怎麽可能睡得好?畢竟二人年歲已是不小,蔣琬的年紀比諸葛亮還大。
北邊的戰事終究算是隨著老丞相的去世而告一段落,西邊的高地蠻低地蠻最近也消停了不少,東邊和孫吳之間關係恢複得還不錯,但南中,卻成為蜀漢目前最大的困擾。
南中的困擾一是因為蠻族,二是因為其地和孫吳交錯,彼此間的任何一點小小的動作,都可能引發巨大風暴,讓人不得不萬分小心。
其實南中的南邊,和交州士燮家族之間,也不怎麽對付,隻不過目前士燮家族被孫權幾乎滅了族,新去的官僚們還在和士燮家族的殘餘勢力做鬥爭,尚沒有精力對成都朝堂做小動作罷了。
若壓力一旦減輕,來自交州的壓力,很可能便會出現。
再迴到成都府。
益州豪族基本都在蜀郡,成都作為權力中心之地,從來也沒有真正平靜過。
蜀漢的地域不大,行政劃分其實不如軍政劃分來得更加明晰。
以成都為中心的益州,包括成都所在的蜀郡、廣漢、梓潼、南廣、汶山、東廣漢、江陽、宕渠、巴西、犍為。
然後,便是四個都督府轄區:
北邊的漢中都督府,轄漢中郡,武都郡、陰平郡。
東邊的永安都督府,轄巴東郡,建平郡,固陵郡。
南邊的庲降都督府,轄雲南郡、牂牁郡、建寧郡、興古郡、永昌郡、越巂郡、朱提郡。
成都東南的江州都督府,轄巴郡、黔安郡、涪陵郡。
這樣劃分的好處,便是將成都平原獨立出來,建立了一個以成都為核心的首都城市圈,然後,漢中都督府管北方,永安都督府管東方,庲降都督府管南方,而江州都督府的設立,卻別有深意。
一是江州都督府可以作為永安都督府的後防基地,又成為益州郡的前沿陣地存在。
二是,巴地和蜀地自古以來便不對付,現在,蜀地坐大,故意將巴地一分為二,分而治之,也算是故意削弱巴地的有心之舉了。
當年,李嚴作為托孤大臣,鎮守永安,便不包含巴州之地,所以,這個永安太守,管轄的地盤便少之又少了,隻能算是一個長江口而已。也因此,李嚴心意難平之下,便上書諸葛亮,要求將永安都督府與巴州都督府合並,成立巴州府,自己來做這個州牧。
李嚴的腦子壞掉了,才會有這樣的思想。估計李嚴是在心意難平,又加上被益州土著們鼓搗得過於厲害,實在沒法,才會做出如此魯莽的行為,以至於為自己以後徹底從蜀漢政壇出局埋下了伏筆。
可能就有人會問了,成都的三麵皆有都督府,為什麽西邊沒有?
其實這與成都平原的地理位置有關。
成都平原的西部,直接毗鄰的就是青藏高原,高原蠻族下成都,從西部岷山直接下來的,並不多,而從南中下高原,再經過越巂郡入漢嘉郡,經邛都入成都這條路徑,才是最主要的也最具有可行性的選擇。
蔣琬和費禕每天過得戰戰兢兢。
很多時候,晚上都是通宵達旦工作,隻在拂曉時分,也是實在困得睜不開眼睛了,才隨隨便便迷糊一陣。
好在皇帝劉禪本就是個懶散的性子,連續早朝也就三天,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既然早朝沒有了,大家也就沒有那麽辛苦。蔣琬和費禕總能在拂曉時分,睡上一個還算是甜美的覺。
對於這個年紀的人來說,這一覺,難得可貴!
所以說,這成都城裏的一點點風吹草動,甚至可以說每天淩晨的第一聲雞鳴,是哪一家的雞,他們二人大抵都是知道的。
以至於費禕經常和同僚們開玩笑:“你們知道寅時二分的成都是什麽樣子嗎?”
這句話從費禕的口裏說出來,便是戲謔。而若從蔣琬的口裏說出來,便帶著諸多沉重的味道。
也因此,蔣琬很少說話,而費禕卻總是語出如珠,接連不斷。
二人匆匆用冷水抹了一把臉,信使就已經到了府門前。
有差官奔跑如飛地接了信筒進來,奉上來,二人各執一個,檢查了封印無誤後,立即打開。
二人的信內容都是一樣的,這是為了防止路上出現意外,故意做了備份,包括送進皇宮裏的,也是一模一樣的兩封。
但送給皇帝的,比起送到兵部這裏的,內容卻要詳細得多。
蔣琬和費禕匆匆掃過一眼,便確認了一個事實——南中,果然大捷!劉胄授首,族人全部被誅,劉胄的首級已經在送往成都的路上。
二人長長出了一口氣,互相看一眼,露出一臉的苦笑來。
“陛下,終於——贏了!”
那一刻,蔣琬的眼角甚至溢出兩顆豆大的淚珠來。
是的,他們二人雖然不知道南中的具體事情,但透過陛下影影綽綽的一些言語信息,都已經知道,南中是陛下親自做局指揮的。
二人都很理解皇帝劉禪的這一行為。
大家都是成年人,且都在宦海沉浮多少年,有什麽不理解的呢?
皇帝劉禪這些年容易嗎——不容易!
自小在顛沛流離中長大,好不容易活到成了太子,先帝去後,諸葛丞相卻又成了他的另外一個“爹”,相父嘛。
諸葛亮時代,與其說劉禪是皇帝,不如說劉禪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兒皇帝”,無怪乎李邈在諸葛亮的葬禮上公開宣稱“諸葛亮類曹操,權臣也,該當早死……”
現在,好不容易地,皇帝陛下親政了,過一把老大的癮,有錯嗎?有錯嗎?
隻要陛下賭贏了就好。
迫切希望劉禪能真正“贏一次”的心情,讓二人許久以來都難以淡定麵對這一切。
其實,即便陛下賭輸了,他們也有預案。隻不過,亡羊補牢,哪裏有一蹴而就來得更加令人激動!
二人匆匆整理一下儀容,互相檢查了一下儀容儀表,各自手拿一個卷宗,便急急地向宮裏走去。他們知道,馬上就會有黃門郎前來宣旨,皇帝陛下請他們入宮議事。
果然,還沒走幾步,迎麵就碰著急匆匆趕來的黃門郎。就連黃門郎的臉上都透著喜慶。
本來宮中是有侍中郭攸之的,但郭攸之不久前生了重病,一直沒有來上班。又因為時間太早的原因,其他人如董允等,也都不在。宮中本來還該有中常侍的,但因為漢末的中常侍們把名聲徹底搞壞了,所以,蜀漢帝國的宮中,就一直沒有設置中常侍這個高級太監的位置。
所以,時常呆在皇帝身邊的,便是黃門郎了。
二人來到宮中的時候,他們發現,皇帝劉禪在宮中走來走去,貌似已經激動得不能自已了。
沒一會兒,馬岱也匆匆來了。
當馬岱得知南中大捷後,“撲通”一聲跪在當場,兩眼含淚,“嗷嗚——”一嗓子,趴在地上,以頭搶地,嗚咽良久,卻連一句話也發不出來。
劉禪自然知道近期馬岱遭遇到了多大的委屈,並且還都是不能言說的委屈。而且,其中有很多委屈,都還是皇帝劉禪給予的呢。所以,劉禪看向馬岱的眼神,自然帶著許多的賞識和關愛來,甚至還有些許的憐憫。
而這一幕,放在蔣琬和費禕的眼中,就顯得頗有些莫名其妙。
“又來啦!這馬守信最近真的是戲精上頭得過了些,總是在陛下麵前刻意表現自己的演技,幹嘛呢您呐?再說了,在這裏,哪裏輪得到你馬守信搶什麽鏡啊,搞得你像是主角似的。”
蔣琬和費禕腹誹馬岱不止,所以,看向馬岱的眼神就透露出不善來。
這廝也就是占了不在自己的主場光,否則,以費禕的脾氣,真敢上去給那王八蛋一個二踢腳!
他們現在希望陛下能給他們一個合理的解釋,而不是看馬岱撅著一個碩大的屁股跪在那裏表忠心流眼淚,搞得好像別人都不會表演似的。
費禕實在難忍,便假裝上去安慰馬岱,卻趁著劉禪不注意,借著攙扶馬岱的當口,在馬岱肋下上狠狠掐了一把,還故作語氣誠懇地說:“陳倉侯,請起吧,陛下有話說呢。”
馬岱尷尬地一笑,強忍著沒有讓眼淚掉下來,也語氣誠懇地輕聲對費禕說了一句:“狗日的費文偉!”
站起來,將半邊屁股放在凳子上。
馬岱是真的已經委屈到了極致,他幾乎要控製不住地呐喊:“我馬氏招誰惹誰啦,現在蜀漢,幾乎成了貨真價實的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為什麽?為什麽……”
當初好好的一個斬殺國賊魏延的大功臣,不僅沒有落得一個好下場,反而將裏裏外外幾乎所有人都得罪光了。
喜歡魏延的,將馬岱視為楊儀的死黨,認為是他和楊儀合謀,逼反並誅殺了魏延。
益州幫又因為馬岱對魏氏侯府的拚死保護而將他恨之入骨。
那些子弟被牽扯進南中亂局中的豪族們,更因為皇帝陛下態度曖昧,以為自己家族將要遭遇清算而恨死了馬岱,就因為這廝的看守不力,放走了魏氏子,導致南中如此局麵,將自己族群給拔出蘿卜帶出泥,進而損害了諸多大家族的利益而恨他不死。
唯一的受益人卻是魏氏侯府裏麵的人,但人家魏氏滿門上下,卻將馬岱看做殺死人家侯爺的罪魁禍首,雖然現在侯爺夫人李氏態度尚好,但除了這個明事理的人外,其餘人看見馬岱眼珠子都是血紅血紅的,恨不得從他身上咬一塊肉下來。
自己家裏的婆娘則已經將馬岱視若死人一個,明確給他說了:“你這侯爺估摸著也就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你放心,自己會帶著娃娃好好過活,不會改嫁的,一路走好,不送。”
“老子到底做錯了什麽!”馬岱總是不由得問自己,他甚至一度懷疑當初私放了那挨千刀的魏延是一個錯誤!
“南中關老子屁事!”現在,局麵搞成如此模樣,馬岱不僅僅對魏延,甚至對自己,都已經失望透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