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結果,林向安有些意外,雖然明麵上看著風輕雲淡,但退學的背後,是對吳家的一種警告。


    這也算是給他的一個交代。


    能有這個結果,不管怎麽說多虧了鄭班頭。


    林向安想給他感謝費,但鄭大不收。


    便請他吃酒,還讓林遠準備了一些林家雜貨鋪的特產送過去。


    一去二來走動,就有了聯係。


    於是讓林遠從鄭大這邊下手,讓他幫忙牽線,認識了一些獄卒,直接托人打聽土匪的情況,也能更便捷。


    根據大周律法,對於土匪的罪行,一般會被視為嚴重的犯罪行為,處罰從杖刑、徒刑、流放到斬首不等。


    這次的匪患,被審理出來,燒殺搶掠,罪行累累。


    知縣直接判的斬首,但這種罪行,一般要層層上報,先是府衙進步一審核,如果屬實,會上報到省一級,一直到中央刑部複審,最後呈給皇帝,批準後方可執行。


    一般這種案子判下來,到真正到執行,差不多要半年或者一年。


    還得等到秋後才能問斬。


    這時候的人,講究天人合一。


    認為秋季是肅殺之氣盛行的時節,與律例的懲罰肅清相符,因此會在秋天統一行刑。


    土匪那邊沒有透露幕後黑手,要麽是真沒有,要麽隻有極少數人知道。


    亦或是因為還有時間,所以再等待時機。


    這些也隻能猜測,具體的林向安也不得而知了。


    ......


    原本以為今年的院試,和往年一樣是在八月進行,結果通知下來是七月中旬。


    正是暑熱的季節,考棚密集,還不通風,一熱人就容易出汗,容易弄汙試卷,怕是要格外小心。


    當朝執政者為了加強各地教育監管,設立了提學官,負責清理和監管地方學校。


    提學官是分巡道的一種,屬於差遣官性質。


    南直隸、北直隸委派監察禦史一名兼職,而十三省由按察司副使或僉事充任。


    其中雲南和貴州二省最初未設提學官,是由雲南按察分司統一管理。


    後來為了避諱統治者的名諱,將提學官一律改稱提督學政。


    各省提督學政負責主持院試,考試程序包括學政輪流至各府、直隸州舉行。


    而當地府、州長官充當院試提調官,監督考場則由當地的教官擔任。


    其次學政還要主持府、州、縣學生員的歲、科試,評出生員等級。


    實際上各地院試時間不同,由學政下發的通知為準。


    浙江省共11府,也是因為這樣輪流下來,湖州府的院試才定在七月中旬。


    離院試還有一個多月,林向安再次詢問了馮辰、薛文逸、宋桐幾人的打算。


    五月初,宋桐也來入讀了縣學,隻有楊輝沒有來,他在李夫子處溫習。


    孫文石也在五月底,升入了率性堂,林向安又和他做了同桌。


    率性堂上午授課,下午自習。


    隻要自習,林向安就往藏書閣去,書不能借書來,隻能在裏麵翻閱。


    但有很多前人的手稿筆記,林向安愛不釋手,一待就到天黑。


    林遠不放心他的安全,每日散學時間,便與王和信在門口等他。


    怎麽勸都不聽,林向安就隨他們了。


    因為之前遇到作弊亂象,林向安更傾向於找熟悉信任的同窗互結。


    原本馮辰看他們都去,又聽上次孫文石的解釋,院試能拿迴點評的試卷,也打算去試試,但他耐不住酷暑,最終還是打消了念頭。


    鑒於這種情形,他們已經有四個人,把孫文石加進來,正好能湊夠五人。


    於是互結的五人,就定這樣定下了。


    這一次是跟著縣學的人一起去。


    縣學參加院試的考生,跟著隊伍走的將近四十多人,由兩位教官負責帶隊,官差衙役負責安全。


    和上次不同,這次隻提前五天出發,路上行程一天,能在府城休整四天。


    出發前,縣學給要去參加院試學子,休了兩天假。


    林向安便迴了一趟鎮上家裏。


    一家人吃了一頓熱鬧的飯。


    同時抽空關注了弟弟妹妹最新的情況。


    弟弟王和忠已經在胡大夫的安康堂,當藥童。


    聽著弟弟聊到當藥童,學到的東西,講的很歡。


    言語間感受他要做的事很多,甚至有點累,但他的眼神卻亮晶晶的。


    喜不喜歡,一目了然。


    原本還擔心弟弟情況,見他這樣開心,林向安就專注聽著。


    藥童最初階段,要處理日常雜物和認識藥材。


    中藥材方麵,需要學習的內容很多。


    比如藥材名稱、性狀,藥材的來源,炮製方法,以及保存方法。


    其次,要記得藥性基礎。


    中藥分“四氣五味”。


    四氣:寒、熱、溫、涼。


    五味:辛、甘、酸、苦、鹹。


    這一過程就要學很久,更別說後麵的望聞問切,辯證治病了。


    王和忠的記憶不錯,恨不得把學到的東西,都分享給林向安。


    聽完後,林向安大大地褒獎了他,誇他做的真好,等考試迴來,就給他帶禮物。


    當一個人找到了喜歡做的事,並去嚐試。


    他的世界就會擴大,不會被一些雜事所困擾。


    隨後又聽了妹妹最近的動態。


    因為王和忠不在家了,小姑娘在家裏,一個人很無聊。


    最初讓她試著跟小姨學刺繡,不過耐不下性子,還常紮手,就此作罷。


    後麵林秋蘭打聽一番,給她尋了一個女琴師,讓林嘉月學琴。


    又給林嘉月找了伴,小姨的女兒劉雅茹,兩人一起學習。


    姐妹倆差一歲,關係倒是親近。


    林嘉月倒是不討厭彈琴,目前能彈出簡單的音律。


    林向安聽著五音不全的調調,麵不改色地笑著誇讚妹妹。


    說有她音樂天賦,要好好學,以後學好了,就教哥哥彈琴。


    聽林向安這麽說,林嘉月笑嘻嘻點頭,說一定會好好學。


    目前唯一欠缺的,就是這兩孩子隻會認讀基礎,沒有專門的授課老師,他又分身乏術。


    這年頭讀書人清高,讓他來商賈之家教書,還幫忙教導女子,估計沒人願意來。


    思想開明,不迂腐的讀書人,品性還好的,那真是鳳毛麟角。


    這事也隻能暫時先放一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柒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柒柒並收藏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