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兼定與三好長治得到大友家襄助,協力謀求複興的流言,迅速傳開了。
如果此事屬性,就意味著平手汎秀無法從四國島上獲得太多支援,隻能憑借目前手裏的三萬多人去對抗織田信長將近六萬的大軍。
這是淺井長政加入“東軍”之後,第二個令“西軍”上下人心惶惶的變故。
集結這麽久,遲遲不正式開打,許多中下層的武士本來就忐忑不安,如今又連續聽聞了壞消息,就更是憂慮了。
為了安撫大眾情緒,河田長親公開拋出了觀點:“無論淺井氏的軍隊,還是四國的亂黨,都不足為慮。我們最重要的盟友不是任何人,而是時間,恰好對麵織田彈正,他老人家最大的敵人也是時間。”
他的意思無意是說,不需要急於追求決戰,而應該以盡量拖成長期對峙的局麵,依靠己方強大的後勤實力取得優勢。
身為天下知名文化人的細川藤孝更進一步斷定:“東軍烏合之眾,人心浮散,秋收之前,若不開戰,則久必生亂。織田彈正氣勢洶洶,實則外強中幹。平手刑部勝券在握,唯堅守和泉即可。”
平手汎秀沒有任何表態,每日隻是盡力在家臣與客人麵前談笑風生,行止如常。然後在七月初十這天,邀請大家參加了嫡長子言千代丸的元服儀式。
擔任烏帽子親的是堂堂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昭,負責各項籌備和流程安排的,包括了文化巨匠細川藤孝、臨濟宗高僧虎哉宗乙、界町知名茶人兼商賈津田宗及等等,石山本願寺的顯如上人作為準嶽父,亦攜其妻如春尼到場。
除了沒有朝廷方麵的人參與,其他方麵都顯得級別很高。
十三歲的言千代丸稍顯瘦弱,不似武藝高強弓馬嫻熟之人,但文質彬彬,溫潤如玉,榮辱不驚,進退自如,其風姿引得賓客和家臣們紛紛發出半真半假的讚賞聲音。
什麽“虎父無犬子”,什麽“後繼有人”,什麽“南海麒麟兒”之類,各式各樣不要錢的馬屁成堆成堆奉送而上,反正不要錢。
公方大人額外吸了一點“神藥”之後勉強挺著支撐了一個時辰左右,後麵實在困頓萎靡到難以自製,早早返迴休息了。
接下來隻能由平手汎秀宣布,借了“足利義昭”的“義”字,和“本願寺光佐”的“光”字,以後咱們十三歲的言千代丸正式成年,名字就叫做“平手義光”。順帶告之,將正式與石山一向宗的紗織大小姐成婚。
這次安排在岸和田城下町中的宴會,不僅貴人雲集,還花費了超過一萬五千貫的資金來運作,會場裝飾十分華貴,飲食用度盡顯豪奢。大家都很滿意,連帶著所有參與者對平手家的信任程度都有所提高。
同時還調撥三千石糧食,在遠近設立數十個賑濟點,給貧苦百姓免費發放稀粥和粗糧饅頭,讓他們也能共同感受到喜慶的氣氛。
言千代丸——現在已經叫做平手義光,第一次以成年人的身份與家臣和朋友們打交道,針對目前潛在的戰事問題,慨然曰:“家尊勒兵不出,並非畏懼織田彈正兵鋒,而是不願與舊主和故交為敵罷了!我等縱橫經略至此,征伐十年,轉戰千裏,早已見慣生死,置之度外。去年武田大膳睥睨群雄,肆掠於東海道,萬馬齊喑,喏喏不敢言,唯平手軍迎難而上,令其不得越尾張一步,彼時何曾有過半分怯意?”
他這話有理有據,情真意切,十分具有說服力。
不管別的人信不信,反正在場的各位家臣與賓客全部都是相信的了。這當然是因為他們深知平手家的高風亮節,絕非是懼怕去警視廳喝茶才假裝相信。
平手汎秀聽聞了此言,感慨說:“吾子知我。”順勢又與周圍的人談起舊事,講了“若非織田彈正知遇之恩,我身為幼子,大概仍在替人牽馬提槍,如何能有今日呢?”
情之所至,便喚來了虎哉宗乙、津田宗及、裏村紹巴等人,誠懇地請求他們作為第三方代表再次前往京都調停。
有人說:“事到如今,再去商議,織田彈正必然不肯答應,隻是自取其辱。”
平手汎秀歎息道:“惟願天下靜謐,個人榮辱自可拋卻。”
還是堅持派人去了。
果然數日後,信長以嘲諷的口吻迴複說:“鄙人唿籲天下群雄聚兵於京,隻因堂堂將軍被某人劫持而去,不得不率眾救援罷了。若是那人允許公方大人複歸禦所,眾人自然散去,可免刀兵之災,豈非兩全其美?”
麵對這指桑罵槐的羞辱,平手汎秀絲毫不動氣,迴信提議說:“公方大人並非被挾持,而是為京都局勢感到擔心,才主動離開禦所,前往鄙人的和泉暫居。織田彈正若是不相信的話,不妨尋找一處中立場所,鄙人護送公方大人同您詳談,解開誤會。”
又過了幾天,信長再次做出迴複,依舊是很不客氣的語調:“天下之大,果真有哪裏可以稱得上是‘中立場所’嗎?若是您讓我去界町,我隻怕是請君入甕的計策。相反,若是我請您來到山城,難道您就肯如實前來嗎?”
收到信函後,平手汎秀自言自語了一句“如何不可”,便前往足利義昭處,以誠摯姿態開口懇求道:“兩個月前的京都之變,現在眾說紛紜,到底發生了什麽,誰也沒法完全斷定。我與您一同,隻帶一千名衛兵,前往山城國,與織田彈正辯論一番如何?隻要求同存異,相忍為國,必可兵不血刃地使局勢轉危為安。”
將軍大人當然是不會同意的。
他既不是傻子,也不是三歲小孩。
就算是“神藥”對他的腦子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也不至於影響到那個程度。
足利義昭反複重述當天的事情(其實他並未親眼見到太多,大部分也是聽細川藤孝說的但已經深信不疑),拚命強調說織田信長一黨已經是喪心病狂,十惡不赦,隻能討滅,不能與之談判。
總之是絕對不肯跟著去“議和”的。
最終在將軍大人的強烈要求下,平手汎秀無奈地承諾“奪迴京都之前,絕不與織田一方言和”這一點,但也堅持著“平手軍不會主動向故主進攻,若是遭到織田彈正進犯,我才會考慮適當的反擊”。
才勉強讓足利義昭滿意。
但所謂的調停,是全然不成了,平手汎秀隻能長籲短歎的繼續備戰。
外人問起,就說:“公方與管領之間芥蒂已深,非口舌所能動搖,勢必需要一戰之後,方才能明了如何收拾場麵。”
私底下,河田長親、小西行長等人暗地通知旗本部隊的侍大將和備大將說:“做好隨時進入沙場的準備,戰事即將開始。”
判斷依據,一是估算“東軍”的糧草消耗,推測出織田一方供應能力有限。二是時令隻不到一個月就要進入秋收,屆時如果還蹉跎不前,很多地侍和農兵一定會產生情緒。
果不其然,七月二十四日這天,收到情報說,京都以瀧川一益所部為先鋒,南下進攻大和國的柏山城。
此城中暫時隻有平手秀益麾下八十名兵丁把守,見大軍前來果斷棄城而走。
織田軍勢繼續南下,又遇神土、辰山二城,皆不戰自下。
“鬼慶次”雖勇,卻也沒有一力敵數萬的本事,他領三千餘眾,集中兵力退居郡山城把守,同時詢問對策。
平手汎秀聞訊後左右為難,猶豫了很久,下令說:“姑且先退一步,不要擴大衝突,我再努力居中協調一二。”
甚至派人向信長致意說:“請您立即撤兵,迴到談判桌上,鄙人情願以大和土地相讓。”
但未得到迴應。
畢竟“東軍”的補給壓力實在不小,士氣也不算很高,一旦撤迴去,能不能發動第二次有效進攻都不好說了。
於是平手秀益僅僅抵抗兩天,便率眾自山道脫離,轉進至尚未修複完整的信貴山城。
但前腳剛到,還沒怎麽休息,織田一方兵鋒又至。
見狀平手秀益躍躍欲試,但考慮到信貴山城各方麵條件難以堅守,隻得咬著牙再次撤退,來到河內國的若江城落腳。
第二天追兵又到,全然不留餘地,還讓士兵大聲嘲諷對麵的平手軍懦弱怯戰。
聽了這個,平手秀益已然怒火中燒,恨不得出去搦戰一番。但他如今已經是大軍的指揮官,不能按性子來,查看了若江城的糧草儲備之後,仍然隻能再度退卻。
然後就到了岩成友通駐紮的高屋城。
兩人合並一處,約有六千,糧食和箭矢、火藥都還算充足。
平手秀益說:“叔父縱然有令,我也實在不願繼續撤退。”
岩成友通亦表示讚同:“您已經連退三次,展示足夠的克製,該到了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的地步。”
兩人聯名寫信申請,陳述“不可再退”的道理。
……
岸和田城中,平手汎秀見信,示之左右家臣與賓客,搖頭無奈地說:“我實在不願與織田彈正作戰,奈何他逼迫太甚。這幾日不斷派人送去信函,卻絲毫得不到答複。再讓下去,豈非隻能坐視他來和泉,擒住公方大人了嗎?世人譏笑我畏敵如虎,公方大人日日催促,這些倒也罷了,但天下大義所在,我已經到了不得不與織田彈正兵戎相見的時刻。”
接著甩了甩袖子,厲聲正色道:“刀劍無眼,從即刻起隻有對手,再無舊誼。”
如果此事屬性,就意味著平手汎秀無法從四國島上獲得太多支援,隻能憑借目前手裏的三萬多人去對抗織田信長將近六萬的大軍。
這是淺井長政加入“東軍”之後,第二個令“西軍”上下人心惶惶的變故。
集結這麽久,遲遲不正式開打,許多中下層的武士本來就忐忑不安,如今又連續聽聞了壞消息,就更是憂慮了。
為了安撫大眾情緒,河田長親公開拋出了觀點:“無論淺井氏的軍隊,還是四國的亂黨,都不足為慮。我們最重要的盟友不是任何人,而是時間,恰好對麵織田彈正,他老人家最大的敵人也是時間。”
他的意思無意是說,不需要急於追求決戰,而應該以盡量拖成長期對峙的局麵,依靠己方強大的後勤實力取得優勢。
身為天下知名文化人的細川藤孝更進一步斷定:“東軍烏合之眾,人心浮散,秋收之前,若不開戰,則久必生亂。織田彈正氣勢洶洶,實則外強中幹。平手刑部勝券在握,唯堅守和泉即可。”
平手汎秀沒有任何表態,每日隻是盡力在家臣與客人麵前談笑風生,行止如常。然後在七月初十這天,邀請大家參加了嫡長子言千代丸的元服儀式。
擔任烏帽子親的是堂堂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昭,負責各項籌備和流程安排的,包括了文化巨匠細川藤孝、臨濟宗高僧虎哉宗乙、界町知名茶人兼商賈津田宗及等等,石山本願寺的顯如上人作為準嶽父,亦攜其妻如春尼到場。
除了沒有朝廷方麵的人參與,其他方麵都顯得級別很高。
十三歲的言千代丸稍顯瘦弱,不似武藝高強弓馬嫻熟之人,但文質彬彬,溫潤如玉,榮辱不驚,進退自如,其風姿引得賓客和家臣們紛紛發出半真半假的讚賞聲音。
什麽“虎父無犬子”,什麽“後繼有人”,什麽“南海麒麟兒”之類,各式各樣不要錢的馬屁成堆成堆奉送而上,反正不要錢。
公方大人額外吸了一點“神藥”之後勉強挺著支撐了一個時辰左右,後麵實在困頓萎靡到難以自製,早早返迴休息了。
接下來隻能由平手汎秀宣布,借了“足利義昭”的“義”字,和“本願寺光佐”的“光”字,以後咱們十三歲的言千代丸正式成年,名字就叫做“平手義光”。順帶告之,將正式與石山一向宗的紗織大小姐成婚。
這次安排在岸和田城下町中的宴會,不僅貴人雲集,還花費了超過一萬五千貫的資金來運作,會場裝飾十分華貴,飲食用度盡顯豪奢。大家都很滿意,連帶著所有參與者對平手家的信任程度都有所提高。
同時還調撥三千石糧食,在遠近設立數十個賑濟點,給貧苦百姓免費發放稀粥和粗糧饅頭,讓他們也能共同感受到喜慶的氣氛。
言千代丸——現在已經叫做平手義光,第一次以成年人的身份與家臣和朋友們打交道,針對目前潛在的戰事問題,慨然曰:“家尊勒兵不出,並非畏懼織田彈正兵鋒,而是不願與舊主和故交為敵罷了!我等縱橫經略至此,征伐十年,轉戰千裏,早已見慣生死,置之度外。去年武田大膳睥睨群雄,肆掠於東海道,萬馬齊喑,喏喏不敢言,唯平手軍迎難而上,令其不得越尾張一步,彼時何曾有過半分怯意?”
他這話有理有據,情真意切,十分具有說服力。
不管別的人信不信,反正在場的各位家臣與賓客全部都是相信的了。這當然是因為他們深知平手家的高風亮節,絕非是懼怕去警視廳喝茶才假裝相信。
平手汎秀聽聞了此言,感慨說:“吾子知我。”順勢又與周圍的人談起舊事,講了“若非織田彈正知遇之恩,我身為幼子,大概仍在替人牽馬提槍,如何能有今日呢?”
情之所至,便喚來了虎哉宗乙、津田宗及、裏村紹巴等人,誠懇地請求他們作為第三方代表再次前往京都調停。
有人說:“事到如今,再去商議,織田彈正必然不肯答應,隻是自取其辱。”
平手汎秀歎息道:“惟願天下靜謐,個人榮辱自可拋卻。”
還是堅持派人去了。
果然數日後,信長以嘲諷的口吻迴複說:“鄙人唿籲天下群雄聚兵於京,隻因堂堂將軍被某人劫持而去,不得不率眾救援罷了。若是那人允許公方大人複歸禦所,眾人自然散去,可免刀兵之災,豈非兩全其美?”
麵對這指桑罵槐的羞辱,平手汎秀絲毫不動氣,迴信提議說:“公方大人並非被挾持,而是為京都局勢感到擔心,才主動離開禦所,前往鄙人的和泉暫居。織田彈正若是不相信的話,不妨尋找一處中立場所,鄙人護送公方大人同您詳談,解開誤會。”
又過了幾天,信長再次做出迴複,依舊是很不客氣的語調:“天下之大,果真有哪裏可以稱得上是‘中立場所’嗎?若是您讓我去界町,我隻怕是請君入甕的計策。相反,若是我請您來到山城,難道您就肯如實前來嗎?”
收到信函後,平手汎秀自言自語了一句“如何不可”,便前往足利義昭處,以誠摯姿態開口懇求道:“兩個月前的京都之變,現在眾說紛紜,到底發生了什麽,誰也沒法完全斷定。我與您一同,隻帶一千名衛兵,前往山城國,與織田彈正辯論一番如何?隻要求同存異,相忍為國,必可兵不血刃地使局勢轉危為安。”
將軍大人當然是不會同意的。
他既不是傻子,也不是三歲小孩。
就算是“神藥”對他的腦子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也不至於影響到那個程度。
足利義昭反複重述當天的事情(其實他並未親眼見到太多,大部分也是聽細川藤孝說的但已經深信不疑),拚命強調說織田信長一黨已經是喪心病狂,十惡不赦,隻能討滅,不能與之談判。
總之是絕對不肯跟著去“議和”的。
最終在將軍大人的強烈要求下,平手汎秀無奈地承諾“奪迴京都之前,絕不與織田一方言和”這一點,但也堅持著“平手軍不會主動向故主進攻,若是遭到織田彈正進犯,我才會考慮適當的反擊”。
才勉強讓足利義昭滿意。
但所謂的調停,是全然不成了,平手汎秀隻能長籲短歎的繼續備戰。
外人問起,就說:“公方與管領之間芥蒂已深,非口舌所能動搖,勢必需要一戰之後,方才能明了如何收拾場麵。”
私底下,河田長親、小西行長等人暗地通知旗本部隊的侍大將和備大將說:“做好隨時進入沙場的準備,戰事即將開始。”
判斷依據,一是估算“東軍”的糧草消耗,推測出織田一方供應能力有限。二是時令隻不到一個月就要進入秋收,屆時如果還蹉跎不前,很多地侍和農兵一定會產生情緒。
果不其然,七月二十四日這天,收到情報說,京都以瀧川一益所部為先鋒,南下進攻大和國的柏山城。
此城中暫時隻有平手秀益麾下八十名兵丁把守,見大軍前來果斷棄城而走。
織田軍勢繼續南下,又遇神土、辰山二城,皆不戰自下。
“鬼慶次”雖勇,卻也沒有一力敵數萬的本事,他領三千餘眾,集中兵力退居郡山城把守,同時詢問對策。
平手汎秀聞訊後左右為難,猶豫了很久,下令說:“姑且先退一步,不要擴大衝突,我再努力居中協調一二。”
甚至派人向信長致意說:“請您立即撤兵,迴到談判桌上,鄙人情願以大和土地相讓。”
但未得到迴應。
畢竟“東軍”的補給壓力實在不小,士氣也不算很高,一旦撤迴去,能不能發動第二次有效進攻都不好說了。
於是平手秀益僅僅抵抗兩天,便率眾自山道脫離,轉進至尚未修複完整的信貴山城。
但前腳剛到,還沒怎麽休息,織田一方兵鋒又至。
見狀平手秀益躍躍欲試,但考慮到信貴山城各方麵條件難以堅守,隻得咬著牙再次撤退,來到河內國的若江城落腳。
第二天追兵又到,全然不留餘地,還讓士兵大聲嘲諷對麵的平手軍懦弱怯戰。
聽了這個,平手秀益已然怒火中燒,恨不得出去搦戰一番。但他如今已經是大軍的指揮官,不能按性子來,查看了若江城的糧草儲備之後,仍然隻能再度退卻。
然後就到了岩成友通駐紮的高屋城。
兩人合並一處,約有六千,糧食和箭矢、火藥都還算充足。
平手秀益說:“叔父縱然有令,我也實在不願繼續撤退。”
岩成友通亦表示讚同:“您已經連退三次,展示足夠的克製,該到了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的地步。”
兩人聯名寫信申請,陳述“不可再退”的道理。
……
岸和田城中,平手汎秀見信,示之左右家臣與賓客,搖頭無奈地說:“我實在不願與織田彈正作戰,奈何他逼迫太甚。這幾日不斷派人送去信函,卻絲毫得不到答複。再讓下去,豈非隻能坐視他來和泉,擒住公方大人了嗎?世人譏笑我畏敵如虎,公方大人日日催促,這些倒也罷了,但天下大義所在,我已經到了不得不與織田彈正兵戎相見的時刻。”
接著甩了甩袖子,厲聲正色道:“刀劍無眼,從即刻起隻有對手,再無舊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