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在中醫上又名髓海、頭髓,在氣功學上,還稱為泥丸、昆侖、天穀。以下是腦的中醫詳細解釋:


    一、解剖形態


    腦深藏於頭部,位居顱腔之中,位於人體最上部,其外為頭麵,內為腦髓。上至顱囟,下至風府(督脈的一個穴位)。風府以下,脊椎骨內之髓稱為脊髓。脊髓經項複骨(即第6頸椎以上的椎骨)下之髓孔上通於腦,合稱腦髓。


    二、生理功能


    1.主宰生命活動:“腦為元神之府”,是生命的樞機,主宰人體的生命活動。元神來自先天,稱先天之神,藏於腦中,為生命的主宰。元神存則有生命,元神敗則人即死。


    2.主精神意識:人的精神活動,包括思維意識和情誌活動等,都是客觀外界事物反映於腦的結果。腦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是記憶所憑。這種思維意識活動是在元神功能基礎上,後天獲得的思慮識見活動,屬識神範疇。


    3.主感覺運動:眼、耳、口、鼻、舌為五髒外竅,皆位於頭麵,與腦相通。人的視、聽、言、動等,皆與腦有密切關係。腦統領肢體,與肢體運動緊密相關。腦髓充盈,則身體輕勁有力,反之則聽覺失聰、視物不明、嗅覺不靈、感覺異常、運動失常。


    三、與髒腑經絡的關係


    1.腦與腎:腦為髓海,精生髓,腎藏精。腎精充盈,髓海得養,腦的發育健全,則精力充沛、耳聰目明、思維敏捷、動作靈巧。若腎精虧少,髓海失養,腦髓不足,可見頭暈、健忘、耳鳴,甚則記憶減退、思維遲鈍等症。


    2.腦與心:心主神誌,雖然五髒皆藏神,但都是在心的統領下發揮作用的。同時,心腦息息相通。臨床上腦病可從心論治,或心腦同治。


    3.腦與肺:肺主一身之氣,朝百脈,助心行血。肺之功能正常,則氣充血足,髓海有餘。故腦與肺有著密切關係,臨床上腦病可以從肺論治。


    4.腦與脾: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升清。脾胃健旺,則清陽之氣能上行達腦,腦得其養。脾胃虛衰則九竅不通,清陽之氣不能上行達腦而腦失所養。從脾胃入手益氣升陽是治療腦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5.腦與肝:肝主疏泄,調暢氣機,又主藏血。氣機調暢,氣血和調,則腦清神聰。若肝失疏泄或藏血失司,均可影響腦的功能。


    綜上所述,腦在中醫理論中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器官,與人體的生命活動、精神意識、感覺運動以及髒腑經絡等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女子胞,在中醫上指的是女性的內生殖器官,也被稱為胞宮、子宮、子髒、胞髒、子處、血髒,屬於奇恆之腑。它位於女性小腹正中部,膀胱之後,直腸之前,下口(即胞門,又稱子門)與陰道相連,呈倒置的梨形。


    一、生理功能


    1.主持月經:月經是女子生殖功能成熟後周期性子宮出血的生理現象。中醫認為,女子到了青春期,腎精充盈,在天癸(腎中精氣充盈到一定程度時體內出現的一種精微物質,有促進生殖器官發育成熟及維持生殖機能的作用)的作用下,胞宮發育成熟,月經應時來潮。


    2.孕育胎兒:女子胞是女性孕育胎兒的器官。在月經正常來潮後,女子胞便具備了受孕、生殖的能力。女性在受孕後,女子胞可以聚血養胎,成為保護和孕育胎兒的主要器官,直至足月後娩出。


    二、與髒腑經脈的關係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與髒腑、天癸、經脈、氣血有著密切的關係,主要體現在:


    1.腎: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腎中精氣的盛衰,主宰著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能力。腎與女子胞的關係主要體現在天癸的至竭和月經孕育方麵。


    2.心:心藏神,主宰著人體的心理活動和整個生命活動。女子胞發生月經和孕育胎兒的功能,都與人的精神活動相關,受心神的調節。同時,心主血脈,推動血液在全身循環運行,對女子胞的功能具有重要的資助和促進作用。


    3.肝:肝主疏泄和藏血。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氣機調暢,氣血和調,情誌舒暢,月事以時下。同時,肝藏血充足,下注衝脈血海,則衝脈盛滿,血海充盈,為月經和孕育胎兒提供物質基礎。


    4.脾: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女子胞與脾的關係,主要表現在經血的化生與經血的固攝兩個方麵。脾氣健旺,化源充足,統攝有權,則經血的藏與泄正常。


    5.經脈:女子胞與衝、任、督、帶及十二經脈均有密切關係。其中,衝脈為血海,任脈主胞胎,督脈為陽脈之海,帶脈約束胞胎。這些經脈共同調節著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綜上所述,女子胞在中醫上是一個重要的生理概念,它關乎女性的月經和生育能力,與髒腑經脈氣血等密切相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紫微鬥數說明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界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界玄並收藏紫微鬥數說明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