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腑,是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的總稱,其生理、病理及象數療法相關內容如下:
一、六腑的生理功能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傳化物”,其生理特點是“瀉而不藏”,“實而不能滿”。具體來說:
1.膽:具有貯藏和排泄膽汁的作用,以及主決斷的功能。膽汁來源於肝,匯集於膽,並隨著消化的需要,排泄膽汁於胃腸,以幫助對某些飲食物的消化吸收。膽主決斷,是指膽在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中,具有判斷事物、作出決定的作用。
2.胃:主受納腐熟水穀,為水穀精微之倉、氣血之海。胃的受納和腐熟功能,除與胃陰的滋潤作用有關外,主要依賴於胃氣、胃陽的推動和溫煦。胃氣要維持“降”的特點,必須保持“通”,即暢行無阻。
3.小腸:主受盛化物和泌別清濁。小腸接受由胃傳下的食糜,停留相當長的時間,以進行進一步的消化,並吸收其中的精微部分,將殘渣向下傳送至大腸。
4.大腸:主傳化糟粕和吸收津液。大腸接受小腸下傳的食物殘渣,吸收其中多餘的水分,並通過燥化而形成糞便,再經肛門有節製地排出體外。
5.膀胱:主貯存尿液及排泄尿液,為人體水液匯聚之所,故稱之為“津液之腑”、“州都之官”。尿液通過膀胱之氣的固攝作用而暫時貯存於此,當膀胱內尿液積存到一定量時,便產生尿意,排出體外。
6.三焦:是髒象學說中的一個特有名稱,為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稱。三焦是諸氣上下運行的通路,也是全身水液輸布和排泄的通道。
二、六腑的病理變化
六腑以降為順,以通為用,如果六腑不通不降或者是通降太過,都屬於病變狀態。具體來說:
1.膽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膽汁排泄異常和決斷功能失常,如膽汁上逆而出現口苦、黃疸,或因不能主決斷而表現膽怯等。
2.胃的病理變化主要為收納、腐熟功能障礙,如胃失和降,表現出納少、胃脹、惡心、嘔吐等症狀。
3.小腸的病理變化主要為受盛化物和泌別清濁功能失常,如腹脹、腸鳴、腹痛、腹瀉等症狀。
4.大腸的病理變化主要為傳導糟粕和造化津液功能失常,如便秘、腹瀉、腹痛、腹脹等症狀。
5.膀胱的病理變化主要為貯存尿液和排泄尿液功能異常,如出現尿頻、尿急、尿痛、尿閉等症狀。
6.三焦的病理變化則表現為各部位功能失調所引發的症狀。
三、六腑的象數療法
象數療法是一種不打針、不吃藥,隻通過默念一組數而達到治病健身目的的療法,它是以人體健康為核心的一種無藥療法,屬於自然療法。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象數療法並非科學驗證的醫療方法,其療效和安全性尚未得到廣泛認可,因此在使用時應謹慎對待,並結合醫生的建議進行決策。
針對六腑的病理變化,可以嚐試通過調整飲食、作息、情緒等方麵來改善六腑的功能狀態。同時,如有需要,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或其他有效的治療方法。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並遵循醫生的治療建議。
六腑的象數療法具體應用如下:
一、小腸
小腸為離卦,類象火,象數3,五行屬火。在八卦圖中位於南方,位置在上部。小腸位於腹腔,上接胃,下通大腸,與五髒中的心相表裏。凡小腸疾病可以用3來治療。小腸有病,影響消化功能吸收,小便異常。如小腸熱盛,小便短赤澀痛,配方0002·03,其中2通調水道(尿道口為兌),03瀉心火,以清小腸之熱。
二、膽
1.膽為巽卦,類象風,象數5,五行屬陽木。在八卦圖中位於東南方,位置在左上部。按方位數字5可以治左上部疾病,如左肩痛。膽位於腹腔上部,附於肝,內藏膽汁,與五髒中的肝相表裏。膽主筋,人身處處是筋,凡是筋脈之病可以用5來治療。
2.具體應用如:
用50疏散風熱,解表發汗;散寒疏風,利膽,健脾和胃,振膽氣,排膽結石;疏肝氣(肝膽互為表裏),助腎陽(肝腎同源);溫陽化濁散結,治全身痛。
用50·380治風濕腿痛、腰痛、尿頻、股痛(小腹、大腿、下肢);治手不能屈伸、左肩痛、風疹;利關節。
用050散寒,治小兒咳嗽、嬰兒風寒感冒。
此外,還有配方如滋陰清頭降壓、養肝除煩、柔肝利膽和胃的380,可治消化不良、肩周炎,利膽排石、散結消瘤、調輸卵管、通便、明目、治眼幹咽痛止癢的640.400.050等。
三、胃
1.胃為艮卦,類象山,象數7,五行屬陽土。在八卦圖中位於東北方,位置在左下部。按方位數字7可以治左下部疾病,如左腿、左腳痛。胃位於腹腔上部,膈之下,上接食道,下接大腸,與五髒中的脾相表裏。胃氣降則脾氣升,胃為水穀之海,與脾同為後天之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喜潤惡燥。
2.胃火傷津、口幹、喜飲、舌苔黃厚,配方007·04,和胃疏肝生津。胃主肉,人身處處是肉,凡是胃病及肌肉疾病可以用7來治療。
四、大腸
大腸為乾卦,類象天,象數1,五行屬陽金。在八卦圖中位於西北方,位置在右下部。按方位數字1可以治右下部疾病,如右腿、右腳痛。大腸位於腹腔,上接小腸,下端終於肛門,與五髒中的肺相表裏。凡大腸疾病可以用1來治療。
大腸是傳導糟粕的通道,具體配方如:
大腸虛不能吸收水分,則有腸鳴、大便溏瀉,配方20·650。2促使大腸氣化,650振腎陽以溫大腸。
大腸實熱、津虧致便秘,配方80·160·40,以瀉大腸實熱、通暢氣機。
五、膀胱
膀胱為坎卦,類象水,象數6,五行屬水。膀胱與腎髒相表裏,相關配方多用於治療腎部疾病,兼顧治療膀胱疾病,如:
小便短小、全身浮腫等,象數療法可用振奮本髒之氣以利肅降,並佐以溫通腎陽以利水液代謝,配方2000.60。
腎陽不足、氣化失常引起水液代謝障礙而致疾病,配方650.3820,以補益腎陽、健脾化濕為主。
六、三焦
三焦的象數療法主要是基於中醫理論和八卦象數療法的原則來進行的。三焦在中醫理論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概念,它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器官,而是指軀體腔內的組織器官的空隙及其中充斥的氣、血、津液等流動物質,具有通行元氣、水穀和水液的功能。
在八卦象數療法中,三焦與離卦相對應,象數為3,五行屬火。因此,當三焦出現功能失調或相關疾病時,可以通過默念與三焦相對應的象數來進行調理。
具體的治療方法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來製定個性化的配方。一般來說,配方會遵循八卦象數療法的原則,通過調整象數的組合和默念的頻率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基礎配方:由於三焦與離卦相對應,象數為3,因此基礎配方可以單獨使用3,或者結合其他象數進行組合。
疏通三焦:為了疏通三焦、促進氣血流暢,可以選擇配方如30,其中0在象數療法中常用於強化信息波的能量、平衡陰陽,與3結合可以加強疏通三焦的效果。
例如,對於三焦不通、氣血不暢的情況,可以選擇與三焦相對應的象數3,並結合其他相關象數進行組合,如30、380等。這些配方可以通過默念來激發和調動人體內的元氣和能量,促進三焦的通行和氣血的流暢。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象數療法並不是一種萬能的治療方法,它並不能替代傳統的醫療手段。在使用象數療法時,應該結合其他醫療方法,並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同時,患者也應該保持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促進身體的康複和健康。
一、六腑的生理功能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傳化物”,其生理特點是“瀉而不藏”,“實而不能滿”。具體來說:
1.膽:具有貯藏和排泄膽汁的作用,以及主決斷的功能。膽汁來源於肝,匯集於膽,並隨著消化的需要,排泄膽汁於胃腸,以幫助對某些飲食物的消化吸收。膽主決斷,是指膽在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中,具有判斷事物、作出決定的作用。
2.胃:主受納腐熟水穀,為水穀精微之倉、氣血之海。胃的受納和腐熟功能,除與胃陰的滋潤作用有關外,主要依賴於胃氣、胃陽的推動和溫煦。胃氣要維持“降”的特點,必須保持“通”,即暢行無阻。
3.小腸:主受盛化物和泌別清濁。小腸接受由胃傳下的食糜,停留相當長的時間,以進行進一步的消化,並吸收其中的精微部分,將殘渣向下傳送至大腸。
4.大腸:主傳化糟粕和吸收津液。大腸接受小腸下傳的食物殘渣,吸收其中多餘的水分,並通過燥化而形成糞便,再經肛門有節製地排出體外。
5.膀胱:主貯存尿液及排泄尿液,為人體水液匯聚之所,故稱之為“津液之腑”、“州都之官”。尿液通過膀胱之氣的固攝作用而暫時貯存於此,當膀胱內尿液積存到一定量時,便產生尿意,排出體外。
6.三焦:是髒象學說中的一個特有名稱,為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稱。三焦是諸氣上下運行的通路,也是全身水液輸布和排泄的通道。
二、六腑的病理變化
六腑以降為順,以通為用,如果六腑不通不降或者是通降太過,都屬於病變狀態。具體來說:
1.膽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膽汁排泄異常和決斷功能失常,如膽汁上逆而出現口苦、黃疸,或因不能主決斷而表現膽怯等。
2.胃的病理變化主要為收納、腐熟功能障礙,如胃失和降,表現出納少、胃脹、惡心、嘔吐等症狀。
3.小腸的病理變化主要為受盛化物和泌別清濁功能失常,如腹脹、腸鳴、腹痛、腹瀉等症狀。
4.大腸的病理變化主要為傳導糟粕和造化津液功能失常,如便秘、腹瀉、腹痛、腹脹等症狀。
5.膀胱的病理變化主要為貯存尿液和排泄尿液功能異常,如出現尿頻、尿急、尿痛、尿閉等症狀。
6.三焦的病理變化則表現為各部位功能失調所引發的症狀。
三、六腑的象數療法
象數療法是一種不打針、不吃藥,隻通過默念一組數而達到治病健身目的的療法,它是以人體健康為核心的一種無藥療法,屬於自然療法。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象數療法並非科學驗證的醫療方法,其療效和安全性尚未得到廣泛認可,因此在使用時應謹慎對待,並結合醫生的建議進行決策。
針對六腑的病理變化,可以嚐試通過調整飲食、作息、情緒等方麵來改善六腑的功能狀態。同時,如有需要,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或其他有效的治療方法。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並遵循醫生的治療建議。
六腑的象數療法具體應用如下:
一、小腸
小腸為離卦,類象火,象數3,五行屬火。在八卦圖中位於南方,位置在上部。小腸位於腹腔,上接胃,下通大腸,與五髒中的心相表裏。凡小腸疾病可以用3來治療。小腸有病,影響消化功能吸收,小便異常。如小腸熱盛,小便短赤澀痛,配方0002·03,其中2通調水道(尿道口為兌),03瀉心火,以清小腸之熱。
二、膽
1.膽為巽卦,類象風,象數5,五行屬陽木。在八卦圖中位於東南方,位置在左上部。按方位數字5可以治左上部疾病,如左肩痛。膽位於腹腔上部,附於肝,內藏膽汁,與五髒中的肝相表裏。膽主筋,人身處處是筋,凡是筋脈之病可以用5來治療。
2.具體應用如:
用50疏散風熱,解表發汗;散寒疏風,利膽,健脾和胃,振膽氣,排膽結石;疏肝氣(肝膽互為表裏),助腎陽(肝腎同源);溫陽化濁散結,治全身痛。
用50·380治風濕腿痛、腰痛、尿頻、股痛(小腹、大腿、下肢);治手不能屈伸、左肩痛、風疹;利關節。
用050散寒,治小兒咳嗽、嬰兒風寒感冒。
此外,還有配方如滋陰清頭降壓、養肝除煩、柔肝利膽和胃的380,可治消化不良、肩周炎,利膽排石、散結消瘤、調輸卵管、通便、明目、治眼幹咽痛止癢的640.400.050等。
三、胃
1.胃為艮卦,類象山,象數7,五行屬陽土。在八卦圖中位於東北方,位置在左下部。按方位數字7可以治左下部疾病,如左腿、左腳痛。胃位於腹腔上部,膈之下,上接食道,下接大腸,與五髒中的脾相表裏。胃氣降則脾氣升,胃為水穀之海,與脾同為後天之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喜潤惡燥。
2.胃火傷津、口幹、喜飲、舌苔黃厚,配方007·04,和胃疏肝生津。胃主肉,人身處處是肉,凡是胃病及肌肉疾病可以用7來治療。
四、大腸
大腸為乾卦,類象天,象數1,五行屬陽金。在八卦圖中位於西北方,位置在右下部。按方位數字1可以治右下部疾病,如右腿、右腳痛。大腸位於腹腔,上接小腸,下端終於肛門,與五髒中的肺相表裏。凡大腸疾病可以用1來治療。
大腸是傳導糟粕的通道,具體配方如:
大腸虛不能吸收水分,則有腸鳴、大便溏瀉,配方20·650。2促使大腸氣化,650振腎陽以溫大腸。
大腸實熱、津虧致便秘,配方80·160·40,以瀉大腸實熱、通暢氣機。
五、膀胱
膀胱為坎卦,類象水,象數6,五行屬水。膀胱與腎髒相表裏,相關配方多用於治療腎部疾病,兼顧治療膀胱疾病,如:
小便短小、全身浮腫等,象數療法可用振奮本髒之氣以利肅降,並佐以溫通腎陽以利水液代謝,配方2000.60。
腎陽不足、氣化失常引起水液代謝障礙而致疾病,配方650.3820,以補益腎陽、健脾化濕為主。
六、三焦
三焦的象數療法主要是基於中醫理論和八卦象數療法的原則來進行的。三焦在中醫理論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概念,它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器官,而是指軀體腔內的組織器官的空隙及其中充斥的氣、血、津液等流動物質,具有通行元氣、水穀和水液的功能。
在八卦象數療法中,三焦與離卦相對應,象數為3,五行屬火。因此,當三焦出現功能失調或相關疾病時,可以通過默念與三焦相對應的象數來進行調理。
具體的治療方法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來製定個性化的配方。一般來說,配方會遵循八卦象數療法的原則,通過調整象數的組合和默念的頻率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基礎配方:由於三焦與離卦相對應,象數為3,因此基礎配方可以單獨使用3,或者結合其他象數進行組合。
疏通三焦:為了疏通三焦、促進氣血流暢,可以選擇配方如30,其中0在象數療法中常用於強化信息波的能量、平衡陰陽,與3結合可以加強疏通三焦的效果。
例如,對於三焦不通、氣血不暢的情況,可以選擇與三焦相對應的象數3,並結合其他相關象數進行組合,如30、380等。這些配方可以通過默念來激發和調動人體內的元氣和能量,促進三焦的通行和氣血的流暢。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象數療法並不是一種萬能的治療方法,它並不能替代傳統的醫療手段。在使用象數療法時,應該結合其他醫療方法,並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同時,患者也應該保持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促進身體的康複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