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聲名顯赫!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 作者:天麻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許多人甚至手臂直接被震動至斷裂。
如此的震懾力,又怎會有人敢於正麵抵抗?
“鎮靜!大家都別慌!”
龔都仍舊大聲喊著。
與此同時,李嗣業輕鬆一夾馬肚,迅速逼近龔都,口中再次高唿:“放下武器,保證不殺!”
麵對迎麵而來的強敵,龔都不敢怠慢,立即揮刀抵抗。
短短五個迴合之內,李嗣業僅憑手中的陌刀就將其武器擊落。
緊接著,李嗣業一手抓住龔都,單手將其高舉過頂,這一舉的高度足以令人暈眩。
環顧四周,每兩陌刀兵守防一人,另一手揮刀,每一次攻擊必然收割一條生命。
龔都的軍隊已然心喪膽寒。
“能夠與我對十迴合,你的武藝不錯!這是最後一次機會,投降的話絕不傷害你們!”
李嗣業語氣輕鬆,事實上,他正需要一個像龔都這樣的副將。
麵對眼前的境況,龔都被提得老高,隻能無助地看著周圍發生的一切,
終於,他高聲唿喊道:
“我們投降!我們投降!”
隨著李嗣業手中刀勢一頓,正與敵人激烈作戰中的陌刀兵們似乎得到了信號,紛紛收手退出,迅速集結在李嗣業的背後。
黃巾軍的幸存者在一片沉默中驚呆了片刻,直到有人首先丟掉了手中的武器,其餘人才跟著效仿。
最終,所有人坐地不起,雙掌捂頭,等待著陌刀兵清理他們手中的武器。
“易弟,你說這樣如何?”張易神情不變,盡管初次目睹陌刀兵的威力令他稍有震撼,但他仍保持著冷靜。
與之相反,身旁的蔡瑁早已滿臉不可思議的神色。
確實讓人震驚:以三百對一千多,而且還能零傷亡?
即使麵對的是所謂的烏合之眾——黃巾軍,這樣的戰績也讓人感到驚恐。
如果換做是一千隻豬對抗三百戰士,那這三千隻‘豬’總應該能至少傷及幾個人了吧?
但眼前的事實就是,這些陌刀兵真真切切做到了零傷亡。
“真是……令人無法置信!”
蔡瑁轉身看向張易,忍不住感歎到。
“雲驥,你的部隊真英勇,令人心生敬佩!”
蔡瑁再次表達他的讚美,他已經徹底信服了。
麵對這樣的陌刀軍,如果與自己的部下對陣,自己的一萬士兵恐怕不是兩千陌刀兵的對手。
而且,張易的手下必然還有其他部隊未露出!
想到這一點,蔡瑁做出了決定:這個年輕人的實力強大得令人望而生畏,絕非武力可以征服!
正當二人交談之際,李嗣業已帶著龔都走上前來。龔都沒有說話,徑直跪在蔡瑁麵前:“龔都有著一雙盲目的眼,竟然冒犯將軍,若將軍不嫌棄,屬下願為將軍誓死效忠!”
蔡瑁先是驚訝,隨後露出一絲微笑。他心裏想:自己荊州蔡家的名聲難道已經如此響亮?連反賊都主動投拜!
從來到南陽起,蔡瑁一直被張易的強大壓迫得喘不過氣。如今能有一人前來歸順,對他來說也算是一種彌補。
然而,還沒等蔡瑁反應,旁邊的李嗣業便插話道:“你們拜錯了人,他才是主公!”
聽到這話,龔都驚愕地看向張易。雖然他已聽聞張易極為出色,快速收複了南陽,成為一方霸主,但他未曾料到張易竟是如此年輕。
在他想象中,真正的領袖應該如同旁邊那位留胡子的李嗣業才對。
不過龔都將震驚藏於心底,迅速恢複常態,重新朝張易行禮,並重複之前的誓言。
張易和顏悅色地拉起龔都,隻有蔡瑁顯得有些難堪,目光不斷掃視四周,恨不得找個地方躲起來!
但難堪之餘,他也感到慶幸,幸好剛才自己並未發表太多輕率的言論!
這時,李嗣業顯得有些為難,向前邁出一步,單膝跪地,向張易說道:
“主上,小將鬥膽,有個不大不小的請求!”
“嗣業無需多慮,有何事宜直言就是!”
張易笑道。對於李嗣業在這次戰役中的傑出表現,他讚賞有加。
一千餘名敵軍,僅幾 ** 勢便折損過半,實屬難得。
“主上,我的陌刀軍尚缺一名副將,我想請龔都擔任這個職位,輔佐作戰!”
李嗣業提出請求,龔都聽到這裏,睜大雙眼。
被三五迴合內生擒自己的李嗣業如此高看他一眼?
竟直言相邀讓他做副將?
龔都迴頭望著那手持陌刀的士兵們,心中一陣激動。如果說先前的歸順隻是一時迫於李嗣業的聲威,那麽此刻,他真心感到歸順是個不錯的選擇。
以張易這樣的年紀,竟能控製南陽一縣,未來必然有所作為。跟定張易,必定遠勝他在汝南深山落草的生活!
更不用提……那些陌刀兵!
如此勁旅,何人不愛呢!
若為副將,今後征戰……
龔都無法按捺心中的喜悅,眼前似乎已能看到未來帶領陌刀軍縱橫沙場的畫麵!
“龔都,你可願意?”
張易詢問,龔都迅速迴過神來,連忙點頭:“屬下願為麾下一員!屬下願意!”
“太好了!即日起,龔都將任陌刀營副將!”
張易果斷地下達任命。龔都躬身謝命。
接著,張易望向其餘上百的黃巾殘兵及傷病老弱,考慮了一下,說道:“凡願意留下者,皆編入陌刀營為儲備兵卒,由你們負責訓練,合格後再正式成為陌刀軍。”
“不願留下的,則給與盤纏送迴故裏!”
龔都聞言立刻走到剩餘的黃巾軍前,將張易的命令傳達給了大家。
沒有一個人例外,這九百多人,每一個都不想離去。
盡管他們在山中跟隨龔都藏匿,但他們並未挨餓,身體健壯,堪稱是有潛力成為一名精兵的料子。
然而,要成為一名陌刀兵,還必須依靠他們的運氣。
張易囑咐李嗣業帶領這些人迴去,並親自與蔡瑁一同迴到了太守府。
“雲驥老弟麾下的軍士們果然勇猛非凡,今日一見真是開了眼界。明日上午,老弟可以派遣信任之人到宛城東部的伊桑樹林中領取物資。”
蔡瑁再次感歎,接著直入主題。
張易大概猜測到,這些物資是蔡瑁私下準備的,不希望有其他人知曉,因此才選擇私底下交換。
“哈哈,既然如此,那就得多謝德珪老兄了!”
張易毫不客套,立即答應下來。
“這一萬石的糧食和草料,是由蒯異度所贈。他聽說雲驥老弟在南陽糧草不足,特意托付給我送來!”
蔡瑁應諾將蒯越提供的糧食帶來,自認為有必要將情況解釋清楚,避免張易接受禮物而不知其來源,那樣會使蒯越感到吃虧。
“早就聽說過荊襄蔡家和蒯家乃荊襄地區的翹楚,今天親眼目睹,果然名不虛傳。刺史劉大人給我的這一萬石糧草顯然是想借我的力量為他守衛荊州大門,說實話,我當時並不樂意,但未曾想到,德珪老哥你和異度大哥還未與我見麵,就已經賜我一萬石糧草以及等量的弓弦和箭頭。”
張易語氣中透露著對劉表行為的不滿,並同時觀察著蔡瑁的反應,見到蔡瑁麵無異色,才放心地表達了自己對蔡瑁和蒯越的幫助的感謝。
蔡瑁眼底閃過一絲輕鬆之感——這正是他所期望的迴答!
把話說開就好了,這樣蔡瑁心裏也舒坦許多。
今後,即使劉表和張易間發生摩擦,蔡瑁和蒯家也可以穩坐 ** 。
最終無論哪方獲勝,蔡、蒯兩家便會臣服。
“雲驥老弟不必掛心,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物,算不得什麽大事。如果今後雲驥老弟缺少糧食和裝備的話……”
蔡瑁這個人有時候有點衝動,這一點也是眾人的通病,在激動時容易說出更多的話,比如許諾再多給予一些物資。還好他及時刹車,不然又得做出不少犧牲了。
“哈哈,若我能有所助力的地方,自然全力以赴。” 蔡瑁微笑迴應,突然想到了什麽,他上上下下仔細看了看張易,“雲驥老弟是否已有家室?”
張易的笑容停頓了片刻,隨即笑道,來者何意,他早已有所預料。剛才,劉伯溫將他拉到一邊低聲提醒,如果按照劉伯溫的說法,蔡瑁肯定會詢問他的婚姻狀況。
張易很清楚,這不過是世家慣用的手法:聯姻。
劉伯溫曾經告誡張易,如果不小心中計,則未來的主母會是一個來自世家的女人,這將意味著與世家的關係變得不可分割。將來萬一反目成仇,必然會引來世人的指責。
雖然現在的世家還處於起步階段,遠不及後來的東晉乃至唐朝那些權貴家庭有那麽大的影響,但在東漢末年,這些家族仍然掌握了一部分隱秘的人口資源,可以訓練出一批強大的死士。
就連孫策,也死在了這樣的死士手上。張易心裏很清楚,自己以後必然也會掌握造紙技術和活字印刷技術這類先進的東西。
這些新發明一旦公開,對世家的打擊將非常大,二者很可能會產生對立。然而即使關係變得複雜,也希望盡可能維持表麵和諧。特別是對於剛占地為王的張易而言,更不願與世家直接翻臉。無論如何,張易絕不可能接受一個世家女子作為自己的內眷。
“哈哈,德珪兄不必擔心,家父生前為我定下了婚事,是和蔡邕蔡學士的女兒蔡琰蔡昭姬。”張易並非虛構,這段婚姻由父親生前決定。張易之前並不知曉蔡邕會安排這樣的婚事,直到和劉伯溫提到聯姻時,這件事忽然湧上了心頭。
他曾好奇,蔡邕為什麽還要與張諮定下親事。後來想到,根據史籍記載,蔡琰歸寧時遭遇擄掠,成為匈奴左賢王的妻子,十二年後由曹操作戰勝利從匈奴營中接迴。曆史上曹操統一北方發生於200年前左右,而現在正值公元某年,這說明,原主身亡後,之前的婚約已經失效,蔡邕將女兒蔡琰改嫁衛氏。因此這一安排顯得合理。
蔡瑁聽後點頭表示認可,神色間流露出一絲遺憾。盡管蔡邕並非世家出身,但其聲望卻足以媲美鄭玄、管寧等人!
盡管蔡邕曾應董卓之邀任職而令名聲受損,大多數認為他是出於對國家利益考慮而非自願加入董卓集團,這點小汙點並不影響他作為大儒的形象。二人繼續談論了一會兒後,蔡瑁起身辭行前往南方。
在城門處相送至告別時刻:“雲驥賢弟,請留步,伊桑林之約切記。”
蔡瑁笑言隨即離去,張易返迴時見到劉伯溫正手持扇子走近,臉色數變,“主公,太守真的為你訂下了與蔡琰的婚事?”
“難道你覺得我在撒謊?若我和蔡琰未曾婚定,一旦謠言四起,對我聲譽將是一大打擊。”張易略顯生氣地說,實際上婚約是由張諮與蔡邕共同商議的結果,相關文書至今仍然收藏在他書房內的一個盒子裏。“蔡邕可是享譽天下的學者,學識廣博,聲名顯赫!” 劉伯溫低語,同時也不解為何主人尚未將此聯姻之事公之於眾,若提前公布,或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前來效力。蔡邕的名望,本就極具吸引力。
張易望著劉伯溫默不作答。由於奪人之地後導致的記憶混亂以及父親健康不佳未能詳述,使得他對婚事並不了解。
“僅憑借未嫁女的父親名氣有何用處?” 張易搖頭道,“再多讚譽,比得過活生生地拉來蔡邕嗎?”
劉伯溫手中扇動暫停,目光聚焦在張易身上,“主公是否想請蔡邕來南陽做官?”
“這又如何?”張易迴應道。
時下正處於某公年前後,緊隨其後便是群雄圍董。若不趁著這場混亂前救出蔡邕,等董卓退居長安,營救難度無疑將會劇增。
“要從董卓手下帶走蔡邕恐非易事。”劉伯溫沉聲警告,雙眼微閉,顯然正思考著策略以協助主公實現目標。
他麵 ** 具挑戰的事物時,內心的鬥誌也越是昂揚,因此一旦完成,所帶來的滿足感便會更加深刻!
“主公若想說服董卓允許蔡公離開洛陽,找個合適的借口並不難,您隻需要提及迴家鄉南陽辦婚事就好了。”
“對,難點是如何說服董卓,確實是一樁讓人頭疼的問題!”
經過思考後,劉伯溫輕拍了一下手中的鵝毛扇敲打自己的頭,“嗬嗬,主公,我們都太粗心了啊!”
“主公元有一張易犁在側,即使去了洛陽,董卓亦不會對我們不利。關鍵問題在於如何安全脫身,重迴南陽!”
“如果主公親赴洛陽,董卓雖不為難您,卻一定會尋機將您滯留洛陽。我們須提前策劃出脫困之計!”
劉伯溫話鋒一轉,步至圖卷旁指點地圖某地,那是袁術勢力範圍所及,“按我的想法,是否可以模擬一次袁術的攻城?”
“您的意思是假裝袁術攻城?”
“是的,如今天下豪傑對董卓漸起反抗之心,我敢肯定董卓對此也心知肚明。假如南陽落入袁術手中,各方諸侯必然齊聚南陽外圍,董卓肯定不願意坐視袁術擴大戰果,進而逼近洛陽。”
“父親的官位也是董卓所封,您今日子承父業雖不受製於董卓,但兩者之間的瓜葛難以切斷,因對父親的情麵,董卓對待您必有特殊照顧,托付南陽予您,他會較為安心!”
張易微笑著拍掌讚同:“那就照此計劃而行!我們派出一些部將偽裝成袁術麾下的士兵,威脅宛城,我要看那董卓急成什麽樣子!”
此番前往洛陽,張易勢在必行。
無論緣於即將到手的新娘,抑或是欲圖解救蔡邕以拓展人脈,都是必須之舉。
參與群雄聯合對抗董卓,無疑是他增強威望的絕好機會。
待未來董卓逃離洛陽遷往長安,那時想要救出深陷長安的蔡邕,對張易而言無疑困難重重。
畢竟到長安後,董卓必定會對重臣加強控製,防範措施更為嚴密。
“主公安,此策略雖出於我的計謀,然而,我還是認為應考慮放棄營救蔡氏父女。蔡邕雖交際廣闊,但他的人脈與主公的安全相比,並非值得冒險換取的目標。”
在劉伯溫的心中,一旦主公有了明確的目標,他總是全力以赴提出可行方案。但在提出建議之後,他也會坦誠表達自己的疑慮和擔憂。
“又何曾我不懂此理?人活一世,爭的就是這股氣,若任由他人言說,說我不敢迎娶已許諾終身的女子,那將來有何顏麵立於人前?”
張易輕搖其首,表明態度。他不同於漢初霸王項羽,不會做出拋家棄子的抉擇。
聞及此言,劉伯溫默然不語。
“明日清晨即刻動身!”
如此的震懾力,又怎會有人敢於正麵抵抗?
“鎮靜!大家都別慌!”
龔都仍舊大聲喊著。
與此同時,李嗣業輕鬆一夾馬肚,迅速逼近龔都,口中再次高唿:“放下武器,保證不殺!”
麵對迎麵而來的強敵,龔都不敢怠慢,立即揮刀抵抗。
短短五個迴合之內,李嗣業僅憑手中的陌刀就將其武器擊落。
緊接著,李嗣業一手抓住龔都,單手將其高舉過頂,這一舉的高度足以令人暈眩。
環顧四周,每兩陌刀兵守防一人,另一手揮刀,每一次攻擊必然收割一條生命。
龔都的軍隊已然心喪膽寒。
“能夠與我對十迴合,你的武藝不錯!這是最後一次機會,投降的話絕不傷害你們!”
李嗣業語氣輕鬆,事實上,他正需要一個像龔都這樣的副將。
麵對眼前的境況,龔都被提得老高,隻能無助地看著周圍發生的一切,
終於,他高聲唿喊道:
“我們投降!我們投降!”
隨著李嗣業手中刀勢一頓,正與敵人激烈作戰中的陌刀兵們似乎得到了信號,紛紛收手退出,迅速集結在李嗣業的背後。
黃巾軍的幸存者在一片沉默中驚呆了片刻,直到有人首先丟掉了手中的武器,其餘人才跟著效仿。
最終,所有人坐地不起,雙掌捂頭,等待著陌刀兵清理他們手中的武器。
“易弟,你說這樣如何?”張易神情不變,盡管初次目睹陌刀兵的威力令他稍有震撼,但他仍保持著冷靜。
與之相反,身旁的蔡瑁早已滿臉不可思議的神色。
確實讓人震驚:以三百對一千多,而且還能零傷亡?
即使麵對的是所謂的烏合之眾——黃巾軍,這樣的戰績也讓人感到驚恐。
如果換做是一千隻豬對抗三百戰士,那這三千隻‘豬’總應該能至少傷及幾個人了吧?
但眼前的事實就是,這些陌刀兵真真切切做到了零傷亡。
“真是……令人無法置信!”
蔡瑁轉身看向張易,忍不住感歎到。
“雲驥,你的部隊真英勇,令人心生敬佩!”
蔡瑁再次表達他的讚美,他已經徹底信服了。
麵對這樣的陌刀軍,如果與自己的部下對陣,自己的一萬士兵恐怕不是兩千陌刀兵的對手。
而且,張易的手下必然還有其他部隊未露出!
想到這一點,蔡瑁做出了決定:這個年輕人的實力強大得令人望而生畏,絕非武力可以征服!
正當二人交談之際,李嗣業已帶著龔都走上前來。龔都沒有說話,徑直跪在蔡瑁麵前:“龔都有著一雙盲目的眼,竟然冒犯將軍,若將軍不嫌棄,屬下願為將軍誓死效忠!”
蔡瑁先是驚訝,隨後露出一絲微笑。他心裏想:自己荊州蔡家的名聲難道已經如此響亮?連反賊都主動投拜!
從來到南陽起,蔡瑁一直被張易的強大壓迫得喘不過氣。如今能有一人前來歸順,對他來說也算是一種彌補。
然而,還沒等蔡瑁反應,旁邊的李嗣業便插話道:“你們拜錯了人,他才是主公!”
聽到這話,龔都驚愕地看向張易。雖然他已聽聞張易極為出色,快速收複了南陽,成為一方霸主,但他未曾料到張易竟是如此年輕。
在他想象中,真正的領袖應該如同旁邊那位留胡子的李嗣業才對。
不過龔都將震驚藏於心底,迅速恢複常態,重新朝張易行禮,並重複之前的誓言。
張易和顏悅色地拉起龔都,隻有蔡瑁顯得有些難堪,目光不斷掃視四周,恨不得找個地方躲起來!
但難堪之餘,他也感到慶幸,幸好剛才自己並未發表太多輕率的言論!
這時,李嗣業顯得有些為難,向前邁出一步,單膝跪地,向張易說道:
“主上,小將鬥膽,有個不大不小的請求!”
“嗣業無需多慮,有何事宜直言就是!”
張易笑道。對於李嗣業在這次戰役中的傑出表現,他讚賞有加。
一千餘名敵軍,僅幾 ** 勢便折損過半,實屬難得。
“主上,我的陌刀軍尚缺一名副將,我想請龔都擔任這個職位,輔佐作戰!”
李嗣業提出請求,龔都聽到這裏,睜大雙眼。
被三五迴合內生擒自己的李嗣業如此高看他一眼?
竟直言相邀讓他做副將?
龔都迴頭望著那手持陌刀的士兵們,心中一陣激動。如果說先前的歸順隻是一時迫於李嗣業的聲威,那麽此刻,他真心感到歸順是個不錯的選擇。
以張易這樣的年紀,竟能控製南陽一縣,未來必然有所作為。跟定張易,必定遠勝他在汝南深山落草的生活!
更不用提……那些陌刀兵!
如此勁旅,何人不愛呢!
若為副將,今後征戰……
龔都無法按捺心中的喜悅,眼前似乎已能看到未來帶領陌刀軍縱橫沙場的畫麵!
“龔都,你可願意?”
張易詢問,龔都迅速迴過神來,連忙點頭:“屬下願為麾下一員!屬下願意!”
“太好了!即日起,龔都將任陌刀營副將!”
張易果斷地下達任命。龔都躬身謝命。
接著,張易望向其餘上百的黃巾殘兵及傷病老弱,考慮了一下,說道:“凡願意留下者,皆編入陌刀營為儲備兵卒,由你們負責訓練,合格後再正式成為陌刀軍。”
“不願留下的,則給與盤纏送迴故裏!”
龔都聞言立刻走到剩餘的黃巾軍前,將張易的命令傳達給了大家。
沒有一個人例外,這九百多人,每一個都不想離去。
盡管他們在山中跟隨龔都藏匿,但他們並未挨餓,身體健壯,堪稱是有潛力成為一名精兵的料子。
然而,要成為一名陌刀兵,還必須依靠他們的運氣。
張易囑咐李嗣業帶領這些人迴去,並親自與蔡瑁一同迴到了太守府。
“雲驥老弟麾下的軍士們果然勇猛非凡,今日一見真是開了眼界。明日上午,老弟可以派遣信任之人到宛城東部的伊桑樹林中領取物資。”
蔡瑁再次感歎,接著直入主題。
張易大概猜測到,這些物資是蔡瑁私下準備的,不希望有其他人知曉,因此才選擇私底下交換。
“哈哈,既然如此,那就得多謝德珪老兄了!”
張易毫不客套,立即答應下來。
“這一萬石的糧食和草料,是由蒯異度所贈。他聽說雲驥老弟在南陽糧草不足,特意托付給我送來!”
蔡瑁應諾將蒯越提供的糧食帶來,自認為有必要將情況解釋清楚,避免張易接受禮物而不知其來源,那樣會使蒯越感到吃虧。
“早就聽說過荊襄蔡家和蒯家乃荊襄地區的翹楚,今天親眼目睹,果然名不虛傳。刺史劉大人給我的這一萬石糧草顯然是想借我的力量為他守衛荊州大門,說實話,我當時並不樂意,但未曾想到,德珪老哥你和異度大哥還未與我見麵,就已經賜我一萬石糧草以及等量的弓弦和箭頭。”
張易語氣中透露著對劉表行為的不滿,並同時觀察著蔡瑁的反應,見到蔡瑁麵無異色,才放心地表達了自己對蔡瑁和蒯越的幫助的感謝。
蔡瑁眼底閃過一絲輕鬆之感——這正是他所期望的迴答!
把話說開就好了,這樣蔡瑁心裏也舒坦許多。
今後,即使劉表和張易間發生摩擦,蔡瑁和蒯家也可以穩坐 ** 。
最終無論哪方獲勝,蔡、蒯兩家便會臣服。
“雲驥老弟不必掛心,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物,算不得什麽大事。如果今後雲驥老弟缺少糧食和裝備的話……”
蔡瑁這個人有時候有點衝動,這一點也是眾人的通病,在激動時容易說出更多的話,比如許諾再多給予一些物資。還好他及時刹車,不然又得做出不少犧牲了。
“哈哈,若我能有所助力的地方,自然全力以赴。” 蔡瑁微笑迴應,突然想到了什麽,他上上下下仔細看了看張易,“雲驥老弟是否已有家室?”
張易的笑容停頓了片刻,隨即笑道,來者何意,他早已有所預料。剛才,劉伯溫將他拉到一邊低聲提醒,如果按照劉伯溫的說法,蔡瑁肯定會詢問他的婚姻狀況。
張易很清楚,這不過是世家慣用的手法:聯姻。
劉伯溫曾經告誡張易,如果不小心中計,則未來的主母會是一個來自世家的女人,這將意味著與世家的關係變得不可分割。將來萬一反目成仇,必然會引來世人的指責。
雖然現在的世家還處於起步階段,遠不及後來的東晉乃至唐朝那些權貴家庭有那麽大的影響,但在東漢末年,這些家族仍然掌握了一部分隱秘的人口資源,可以訓練出一批強大的死士。
就連孫策,也死在了這樣的死士手上。張易心裏很清楚,自己以後必然也會掌握造紙技術和活字印刷技術這類先進的東西。
這些新發明一旦公開,對世家的打擊將非常大,二者很可能會產生對立。然而即使關係變得複雜,也希望盡可能維持表麵和諧。特別是對於剛占地為王的張易而言,更不願與世家直接翻臉。無論如何,張易絕不可能接受一個世家女子作為自己的內眷。
“哈哈,德珪兄不必擔心,家父生前為我定下了婚事,是和蔡邕蔡學士的女兒蔡琰蔡昭姬。”張易並非虛構,這段婚姻由父親生前決定。張易之前並不知曉蔡邕會安排這樣的婚事,直到和劉伯溫提到聯姻時,這件事忽然湧上了心頭。
他曾好奇,蔡邕為什麽還要與張諮定下親事。後來想到,根據史籍記載,蔡琰歸寧時遭遇擄掠,成為匈奴左賢王的妻子,十二年後由曹操作戰勝利從匈奴營中接迴。曆史上曹操統一北方發生於200年前左右,而現在正值公元某年,這說明,原主身亡後,之前的婚約已經失效,蔡邕將女兒蔡琰改嫁衛氏。因此這一安排顯得合理。
蔡瑁聽後點頭表示認可,神色間流露出一絲遺憾。盡管蔡邕並非世家出身,但其聲望卻足以媲美鄭玄、管寧等人!
盡管蔡邕曾應董卓之邀任職而令名聲受損,大多數認為他是出於對國家利益考慮而非自願加入董卓集團,這點小汙點並不影響他作為大儒的形象。二人繼續談論了一會兒後,蔡瑁起身辭行前往南方。
在城門處相送至告別時刻:“雲驥賢弟,請留步,伊桑林之約切記。”
蔡瑁笑言隨即離去,張易返迴時見到劉伯溫正手持扇子走近,臉色數變,“主公,太守真的為你訂下了與蔡琰的婚事?”
“難道你覺得我在撒謊?若我和蔡琰未曾婚定,一旦謠言四起,對我聲譽將是一大打擊。”張易略顯生氣地說,實際上婚約是由張諮與蔡邕共同商議的結果,相關文書至今仍然收藏在他書房內的一個盒子裏。“蔡邕可是享譽天下的學者,學識廣博,聲名顯赫!” 劉伯溫低語,同時也不解為何主人尚未將此聯姻之事公之於眾,若提前公布,或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前來效力。蔡邕的名望,本就極具吸引力。
張易望著劉伯溫默不作答。由於奪人之地後導致的記憶混亂以及父親健康不佳未能詳述,使得他對婚事並不了解。
“僅憑借未嫁女的父親名氣有何用處?” 張易搖頭道,“再多讚譽,比得過活生生地拉來蔡邕嗎?”
劉伯溫手中扇動暫停,目光聚焦在張易身上,“主公是否想請蔡邕來南陽做官?”
“這又如何?”張易迴應道。
時下正處於某公年前後,緊隨其後便是群雄圍董。若不趁著這場混亂前救出蔡邕,等董卓退居長安,營救難度無疑將會劇增。
“要從董卓手下帶走蔡邕恐非易事。”劉伯溫沉聲警告,雙眼微閉,顯然正思考著策略以協助主公實現目標。
他麵 ** 具挑戰的事物時,內心的鬥誌也越是昂揚,因此一旦完成,所帶來的滿足感便會更加深刻!
“主公若想說服董卓允許蔡公離開洛陽,找個合適的借口並不難,您隻需要提及迴家鄉南陽辦婚事就好了。”
“對,難點是如何說服董卓,確實是一樁讓人頭疼的問題!”
經過思考後,劉伯溫輕拍了一下手中的鵝毛扇敲打自己的頭,“嗬嗬,主公,我們都太粗心了啊!”
“主公元有一張易犁在側,即使去了洛陽,董卓亦不會對我們不利。關鍵問題在於如何安全脫身,重迴南陽!”
“如果主公親赴洛陽,董卓雖不為難您,卻一定會尋機將您滯留洛陽。我們須提前策劃出脫困之計!”
劉伯溫話鋒一轉,步至圖卷旁指點地圖某地,那是袁術勢力範圍所及,“按我的想法,是否可以模擬一次袁術的攻城?”
“您的意思是假裝袁術攻城?”
“是的,如今天下豪傑對董卓漸起反抗之心,我敢肯定董卓對此也心知肚明。假如南陽落入袁術手中,各方諸侯必然齊聚南陽外圍,董卓肯定不願意坐視袁術擴大戰果,進而逼近洛陽。”
“父親的官位也是董卓所封,您今日子承父業雖不受製於董卓,但兩者之間的瓜葛難以切斷,因對父親的情麵,董卓對待您必有特殊照顧,托付南陽予您,他會較為安心!”
張易微笑著拍掌讚同:“那就照此計劃而行!我們派出一些部將偽裝成袁術麾下的士兵,威脅宛城,我要看那董卓急成什麽樣子!”
此番前往洛陽,張易勢在必行。
無論緣於即將到手的新娘,抑或是欲圖解救蔡邕以拓展人脈,都是必須之舉。
參與群雄聯合對抗董卓,無疑是他增強威望的絕好機會。
待未來董卓逃離洛陽遷往長安,那時想要救出深陷長安的蔡邕,對張易而言無疑困難重重。
畢竟到長安後,董卓必定會對重臣加強控製,防範措施更為嚴密。
“主公安,此策略雖出於我的計謀,然而,我還是認為應考慮放棄營救蔡氏父女。蔡邕雖交際廣闊,但他的人脈與主公的安全相比,並非值得冒險換取的目標。”
在劉伯溫的心中,一旦主公有了明確的目標,他總是全力以赴提出可行方案。但在提出建議之後,他也會坦誠表達自己的疑慮和擔憂。
“又何曾我不懂此理?人活一世,爭的就是這股氣,若任由他人言說,說我不敢迎娶已許諾終身的女子,那將來有何顏麵立於人前?”
張易輕搖其首,表明態度。他不同於漢初霸王項羽,不會做出拋家棄子的抉擇。
聞及此言,劉伯溫默然不語。
“明日清晨即刻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