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有這麽難嗎?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 作者:天麻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易當然清楚這點。否則,他何必以自己的名義為這項農具命名?每當百姓使用它時,就會提及他的名字,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他在民眾心中的聲望可能會超過袁氏四代三公的地位!”
“那麽雲驥呢?依你看,如果把他騙到洛陽來然後除掉他,怎麽樣?”
董卓眼中閃過一抹殺氣。
“大人,這恐怕不太容易實現。如果他裝病,我們也無可奈何。而且以目前他的聲望而言,我們也不宜貿然行動。”
李儒搖頭歎息道。
麵對如此棘手的局麵,董卓並不是完全無所畏懼。例如,某些著名人士他是不敢隨意加害的。如果殺了這些人,在輿論的壓力下,他想成就霸業將異常艱難。
盡管目前名聲不佳,但尚不至於一蹶不振。
“什麽也不做顯然不行,難道我們就這樣坐視不理嗎?李謀,總是叫我們等,到底要等到何時!”
董卓煩躁地站起來,在廳內來迴踱步,腹部的肥肉擠壓得桌麵也輕輕晃動起來。
“大人,東漢皇室雖然衰弱,但仍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力。若 ** 皇帝讓位,可能引起各路諸侯聯合討伐。”
“我擁有二十萬西涼鐵騎,他們又能奈我何!”
董卓氣勢恢宏地揮動雙手,顯得毫不在意外界的力量。
“但實力並非一切,正所謂‘一人難勝眾人之力’。別忘了,還有益州的劉焉與荊州的劉表,這兩人手中均有數萬軍隊,一旦各大割據勢力團結一致……”
“好吧好吧,照你說的辦。”
最終,董卓勉強接受了李儒的意見,不情願地轉身離去。
對於利害關係,董卓心知肚明,他自然不會因為一時的情緒失控而影響大局。
李儒佇立於大殿之中,發出一聲長歎,世間之事複雜多變,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每一個決策的背後都有著無數未知的變化因素,誰也無法預知下一步該如何行動。
唯有耐心等待!
關於對張易進行封賞一事,李儒認為必須暫時擱置。
既然無法阻止張易名望的提升,那麽就不要給他過多的政治地位作為迴報。
外界對這一切會有怎樣的評價,那已不是李儒所關注的重點。畢竟,董卓本來就已經聲名狼藉,哪怕名聲再下降一些,也無大礙,多一個負麵消息並不足以對他造成更大傷害。
“阿嚏——”
“哎呀,雲驥你得注意身體啊。現在天氣轉冷,萬一著了風寒可不妙。”
宛城街道上,張易突然打了一個噴嚏,站在旁邊的恰是蔡瑁,及時提醒張易保重身體。
在後方,蔡瑁率領一隊隨行者,拖著一車又一車的物資。
張易雖不清楚蔡瑁的來訪目的,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些大量物資肯定是專門為他帶來的!
“感激德珪兄的關懷!”
張易笑道,並與劉伯溫一同領著蔡瑁進入了太守的府邸中。
盡管蔡瑁官職高於自己,張易仍毫無猶豫地坐上了主位。
蔡瑁似乎並未在意這一舉動,默默坐在了副座。
“不知德珪兄造訪,究竟有何貴幹?難道說,是因為荊南的宗賊過於棘手,使君欲命我帶兵出擊?”
張易詢問。
“哈哈,雲驥兄多慮了。使君文武雙全,那些小賊怎奈何得了他?隻是聽到雲驥兄一口氣清除了二十五縣不守法令的官員,十分賞識這份功勞,故派遣我攜帶著一萬石糧草來犒賞雲驥兄及南陽軍,希望你們能為我們荊州穩守北方之門。”
“使君太過謙了,既擔任南陽太守,守護此處乃是本職工作。而糧食確實是軍中所急需的,就不辭受領了!”
張易當然不會拒絕別人主動送上物資的請求。
“哈哈,雲驥兄爽快人!”
蔡瑁笑了,張易也相應笑了笑,內心疑惑於蔡瑁何以說自己是個直腸子的人,但這也可以視為蔡瑁對自己的讚譽。
“雲驥老弟,我對那位攻取二十四城的兩位將軍久懷敬意,不知能否安排見麵?”
“德珪兄來得有些不巧,薛將軍與嶽將軍已率部前往邊關駐守,周邊敵勢強大,我們不得不謹慎行事!”
“哈哈,那是當然。若如此,不如讓我們看看南陽軍隊的風采怎樣?”
麵對蔡瑁的提議,張易心下躊躇。他原更希望能靜悄悄壯大自身,而不希望實力盡展人前。
但如果蔡瑁堅持,那就讓他看看黃忠新訓練的朱雀軍團算了。
“哈哈,我可不是白看。再贈予一萬條弓弦、一萬枚箭簇,還有那已經承諾的一萬石糧食,如何?”
蔡玥微微皺眉,感到對方似乎有些過於重視。
“門外似有人傳遞信息,我們是否先去看看,蔡大人稍作等待如何?”
一旁的劉伯溫出聲建議。
張易當然明白這裏並沒有真的人傳信,這隻是劉伯溫借機要與自己交流。
“德珪兄請稍息?”
張易笑道。蔡瑁並無不滿,“雲驥兄弟隨意就好!”
兩人步出房門,張易迴望屋內,蔡瑁已自顧自在品茶。
“軍師喚我出來,定是有話說吧?”
“主公開悟。臣以為,我們不僅該讓蔡瑁觀看,更應展現我軍最強精銳。”
劉伯溫悄聲道,嘴角上揚,顯是有良策成竹於胸。
“主上剛才,難道沒想到蔡瑁此舉有何隱情?”
“確實想了,如此豐厚的物資隻為一窺我軍實力,顯然不太合理!”
“按臣估計,蔡瑁很可能是在下賭注,企圖與我們結盟。”
張易斷言,劉伯溫笑容愈加寬慰。
如此聰明的主君正是群臣的福氣。
“主公英明!若蔡瑁真有意向投向兩麵下注,則表明對我方已有意。此時展現實力恰到好處。將來若我們要南進,蔡瑁或許會對今日的場景留下深刻印象!”
劉伯溫語氣輕快,顯得對當前局勢頗感振奮。
顯然,蔡瑁的態度讓劉伯溫非常高興。
“行!既然想要觀看,那就給他點與眾不同的!”
張易說道,同時將目光投向了陌刀營。
這次,他打算給蔡瑁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
將來如果他向南發展,也要讓蔡瑁在迴憶起今天的場麵時不敢對抗自己!
他張易,從今天開始就要成為蔡瑁的夢魘!
“我聽說宛城周圍,最近來了一批黃巾軍?”
張易問道。
“確實有這迴事,那個頭目叫龔都,帶著大約一千八百人。本來是計劃由漢升將 ** 這夥人來訓練部隊的!”
劉伯溫笑著說,看來漢升的期望要落空了。
這夥人,恐怕不用黃忠上陣就有結果了。
“就是他們了!”
張易說道,接著向大廳走去,並一邊作揖一邊說道:“德珪兄,勞您久等了。剛才接到斥候報告,宛城外圍有一批黃巾殘餘分子出現,我正考慮派遣部隊將其剿滅。剛好,蔡將軍也有興趣了解我們的精銳力量,不如我們一起行動,你看如何?”
“當然好啊!”
蔡瑁立即來了興致,在演練場上觀摩,總沒有實際戰鬥來的真切。
“不知道應對這一千多人的敵軍,雲驥兄打算派遣多少士兵呢?”
蔡瑁好奇地問。
沒想到張易大笑起來:“哈哈,德珪兄有所不知,出征打仗,到底出動多少人,是由軍隊統帥來決定的。我至多發出命令讓他們攻打,具體的戰術布置還得由將領們來執行!”
兩人談話間,來到了營地內。
剛踏入,蔡瑁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校場上的士兵個個英姿煥發,手持著他從未見過的兵器。
全副鐵甲裝身,隻露出雙眼。
領頭者尤顯威風凜凜,僅僅對視一下就能感到心悸。
“見過主公!”
李嗣業直接走到張易麵前,完全忽略了蔡瑁的存在。
“嗣業,宛城來了些黃巾餘匪,擾亂百姓生活,數量約為一千多。現指派你率部前往將其肅清,有信心完成任務嗎?”
“主公請放心,一千多名黃巾匪徒,我隻需二百精兵即可解決!”
李嗣業豪氣地說道,他本想說的是百名精兵,但是考慮到安全穩妥起見,避免不必要的傷亡,所以改為兩百名。
身後的蔡瑁已經目瞪口呆,這批黃巾殘匪雖非勁敵,其內部人員素質也良莠不齊。
然而即便如此,一兩百人也不太可能對付得了這麽多敵人,如果是騎兵或許可行,但這裏的士兵大多數都是步兵。
步兵對戰步兵,在人數上的劣勢就更加明顯。
“不行,盡管這些是黃巾殘餘,不足為患,也不能小視!”
張易提醒說,身後聽到此言的蔡瑁這才點了點頭,認為這樣的態度更為穩健。
心裏對張易的看法增添了幾分慎重。
“不過二百確實少了點,還是三百人比較好!”
蔡瑁又開口說話了,心裏想著,這二百和三百到底有何差別?
迴過神後,蔡瑁發現李嗣業已挑選出了三百陌刀兵,隊伍排得很整齊地站在了訓練場上。
“雲驥兄弟,你的士兵看起來確是勇猛非凡,但他們麵對的對手有上千人之多。你派出三百人是否不太合適?”
蔡瑁低聲說。
張易搖著頭笑了:“哈哈,德珪兄不了解,這批士兵都是我旗下的精英。對付那些雜牌軍,其實一百人都綽綽有餘,但我擔心有傷亡,所以才調派了三百士兵。”
聽後,蔡瑁又是一陣無言以對。
這批接近兩千的黃巾軍,排除了老弱婦女,還能參戰的人也有大約一千。
麵對三百人對一千人的局勢,你覺得會出傷亡,然而,如果是三十人對抗一千人就完全沒有風險了嗎?
要知道那可是一千個活生生的人,即便是豬,也要付出相當的努力才能處理完。
針對蔡瑁心中的疑問,張易卻隻有一個簡單的迴答:一千人又如何?
有這麽難嗎?
隻要每人幹掉三四個人,就能穩住局麵。
沒等蔡瑁繼續開口,那些將士們已經離開校場,三五百號人整齊而行,腳步沉重堅定。
為首的李嗣業騎在一匹駿馬上,臉上的表情顯得格外凝重。
盡管蔡瑁有諸多疑慮,但他還是選擇保持沉默,跨上了隨行而來的寶馬,並且帶著百餘名隨護,這些人都肩負著保護他安全的責任,若有變故,也可以助張易一臂之力,從而結下好的緣分。
“雲驥老弟,要不愚兄幹脆將這百人送予你如何,說不定能為你增加幾分勝算呢。”立於高地,蔡瑁再度提議道。
張易微笑著搖頭:“德珪兄,一切看結果便知。”
盡管蔡瑁心中充滿無奈,仍隻能靜靜地看著這一切展開,除了二人身邊還站著包括劉伯溫在內的超過二百名護衛。出於自我保護意識,劉伯溫並沒有讓蔡瑁帶來的百位士卒擔任警衛任務,而自己也帶上了一隊強大的陌刀兵,畢竟,隻有自己能最可靠地保護自己。
“加緊腳步!”
在樹林深處,龔都手持巨劍,騎於馬背之上,不斷督促身後疲憊的黃巾軍加速前進。剛剛奪得了董卓的一批軍需物資,為了躲避 ** ,他們逃離了汝南,打算通過宛城,前往南方躲避一段時間後再考慮返迴汝南的策略。
原計劃是要在這宛城暫作休整,但突然聽聞張易一連攻下了二十四座城市,徹底震撼了東漢王朝上下,龔都知道這個新崛起的敵人不可小覷。
“停下來!”龔都耳尖地聽到了異常聲音,立即將隊伍停止下來,並舉起手中大劍警告性地說,“什麽人竟敢在此阻擋我們?”
跟隨在他後麵的黃巾軍戰士最初感到困惑,但是很快就被一排列整齊的士兵和響亮的盔甲聲打斷思緒。
麵對如此陣仗,李嗣業神情嚴峻,他直麵著對麵的龔都和其他人冷冷地命令:“放下武器投降,或是死在這裏。”
這是根據張易的指令,因為他認為像龔都這樣的人才應該加入自己麾下。張易目前急需像龔都與劉辟這樣的將領,他們的軍事能力無疑可以提升整個隊伍的戰鬥力。
“嘿,隻有幾百人,也敢這麽囂張?”有黃巾軍戰士嘲笑對方的人數優勢。
然而龔都無法放鬆警惕,眼前的這支軍隊訓練有素、紀律森嚴,每個人都散發出強烈的殺氣。他從沒見過這般可怕的戰鬥力量。“我們無意在宛城逗留,隻想經過此地前往荊州,請大人網開一麵!”他試圖談判,盡量避免衝突的發生。
因為出現在宛城周圍的精銳部隊必然是由張易指揮的,如果與之正麵交鋒將整個團隊都消滅掉,即使龔都能夠逃脫出去,想要成功逃離張易控製的區域也是極其艱難的事情。他依舊對自己手下的實力抱有信心,但同時對麵前這三百人的戰鬥力產生了深深的擔憂。
“要麽投降,要麽戰死!”李嗣業的語調沒有任何起伏,如同一台沒有情感的機器,手中的長刀已指向了對麵。
在他背後的戰士們迅速調整姿態,所有的目光集中在一個目標上,空氣中的緊張氣氛幾乎達到了頂點。龔都覺得自己的後背都開始冒冷汗,在這樣多道充滿敵意的目光注視下,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各位,我們並無惡意,劫下的董卓輜重,我願意分三大車給你們,讓我們過去如何?”龔都再一次作出了讓步。
“殺!”
李嗣業目光驟然淩厲,一字斬釘截鐵地喝出。話音未落,身後三百餘名陌刀兵立刻形成三人為一組的小陣,一百餘組分布四周,竟隱約將麵前這一千多人包羅其中。
龔都麵色鐵青,手持的長刀指向一處方向。
雖為黃巾軍,龔都多年的戰鬥經驗不是虛名。
見對方力量分散,隻要集中所有力量突破一點,成功的希望很大。
然而,這種策略,顯然也被李嗣業所預見。
他麾下的士兵即使分布各處,依舊緊密觀察著每一個動向。
隻需李嗣業手中長刀再一舉動,周圍兵士立即一湧而上,加上正前方的部隊,超過百支小隊,幾乎是同一時間與黃巾軍交戰。
單是一刀揮下,就讓上百人當即命隕。
這種場麵,黃巾軍的鬥誌頓消,隊伍亂作一團。畢竟,對於一群臨時拚湊的武裝來說,這樣的景象已足令他們絕望。
“鎮定!保持冷靜!”
盡管龔都在高聲指揮,他的手下卻全然不顧指令。
麵對這三百陌刀兵的攻勢,他們心中連絲毫抗爭的想法都生不出。
就在中軍處,龔都盡力保持指揮,並未親自動手。
他不知道,這些來自南郡的戰士竟然如此力大無窮,一旦武器相互碰撞,便能讓敵人手中的裝備麻痹無感。
“那麽雲驥呢?依你看,如果把他騙到洛陽來然後除掉他,怎麽樣?”
董卓眼中閃過一抹殺氣。
“大人,這恐怕不太容易實現。如果他裝病,我們也無可奈何。而且以目前他的聲望而言,我們也不宜貿然行動。”
李儒搖頭歎息道。
麵對如此棘手的局麵,董卓並不是完全無所畏懼。例如,某些著名人士他是不敢隨意加害的。如果殺了這些人,在輿論的壓力下,他想成就霸業將異常艱難。
盡管目前名聲不佳,但尚不至於一蹶不振。
“什麽也不做顯然不行,難道我們就這樣坐視不理嗎?李謀,總是叫我們等,到底要等到何時!”
董卓煩躁地站起來,在廳內來迴踱步,腹部的肥肉擠壓得桌麵也輕輕晃動起來。
“大人,東漢皇室雖然衰弱,但仍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力。若 ** 皇帝讓位,可能引起各路諸侯聯合討伐。”
“我擁有二十萬西涼鐵騎,他們又能奈我何!”
董卓氣勢恢宏地揮動雙手,顯得毫不在意外界的力量。
“但實力並非一切,正所謂‘一人難勝眾人之力’。別忘了,還有益州的劉焉與荊州的劉表,這兩人手中均有數萬軍隊,一旦各大割據勢力團結一致……”
“好吧好吧,照你說的辦。”
最終,董卓勉強接受了李儒的意見,不情願地轉身離去。
對於利害關係,董卓心知肚明,他自然不會因為一時的情緒失控而影響大局。
李儒佇立於大殿之中,發出一聲長歎,世間之事複雜多變,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每一個決策的背後都有著無數未知的變化因素,誰也無法預知下一步該如何行動。
唯有耐心等待!
關於對張易進行封賞一事,李儒認為必須暫時擱置。
既然無法阻止張易名望的提升,那麽就不要給他過多的政治地位作為迴報。
外界對這一切會有怎樣的評價,那已不是李儒所關注的重點。畢竟,董卓本來就已經聲名狼藉,哪怕名聲再下降一些,也無大礙,多一個負麵消息並不足以對他造成更大傷害。
“阿嚏——”
“哎呀,雲驥你得注意身體啊。現在天氣轉冷,萬一著了風寒可不妙。”
宛城街道上,張易突然打了一個噴嚏,站在旁邊的恰是蔡瑁,及時提醒張易保重身體。
在後方,蔡瑁率領一隊隨行者,拖著一車又一車的物資。
張易雖不清楚蔡瑁的來訪目的,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些大量物資肯定是專門為他帶來的!
“感激德珪兄的關懷!”
張易笑道,並與劉伯溫一同領著蔡瑁進入了太守的府邸中。
盡管蔡瑁官職高於自己,張易仍毫無猶豫地坐上了主位。
蔡瑁似乎並未在意這一舉動,默默坐在了副座。
“不知德珪兄造訪,究竟有何貴幹?難道說,是因為荊南的宗賊過於棘手,使君欲命我帶兵出擊?”
張易詢問。
“哈哈,雲驥兄多慮了。使君文武雙全,那些小賊怎奈何得了他?隻是聽到雲驥兄一口氣清除了二十五縣不守法令的官員,十分賞識這份功勞,故派遣我攜帶著一萬石糧草來犒賞雲驥兄及南陽軍,希望你們能為我們荊州穩守北方之門。”
“使君太過謙了,既擔任南陽太守,守護此處乃是本職工作。而糧食確實是軍中所急需的,就不辭受領了!”
張易當然不會拒絕別人主動送上物資的請求。
“哈哈,雲驥兄爽快人!”
蔡瑁笑了,張易也相應笑了笑,內心疑惑於蔡瑁何以說自己是個直腸子的人,但這也可以視為蔡瑁對自己的讚譽。
“雲驥老弟,我對那位攻取二十四城的兩位將軍久懷敬意,不知能否安排見麵?”
“德珪兄來得有些不巧,薛將軍與嶽將軍已率部前往邊關駐守,周邊敵勢強大,我們不得不謹慎行事!”
“哈哈,那是當然。若如此,不如讓我們看看南陽軍隊的風采怎樣?”
麵對蔡瑁的提議,張易心下躊躇。他原更希望能靜悄悄壯大自身,而不希望實力盡展人前。
但如果蔡瑁堅持,那就讓他看看黃忠新訓練的朱雀軍團算了。
“哈哈,我可不是白看。再贈予一萬條弓弦、一萬枚箭簇,還有那已經承諾的一萬石糧食,如何?”
蔡玥微微皺眉,感到對方似乎有些過於重視。
“門外似有人傳遞信息,我們是否先去看看,蔡大人稍作等待如何?”
一旁的劉伯溫出聲建議。
張易當然明白這裏並沒有真的人傳信,這隻是劉伯溫借機要與自己交流。
“德珪兄請稍息?”
張易笑道。蔡瑁並無不滿,“雲驥兄弟隨意就好!”
兩人步出房門,張易迴望屋內,蔡瑁已自顧自在品茶。
“軍師喚我出來,定是有話說吧?”
“主公開悟。臣以為,我們不僅該讓蔡瑁觀看,更應展現我軍最強精銳。”
劉伯溫悄聲道,嘴角上揚,顯是有良策成竹於胸。
“主上剛才,難道沒想到蔡瑁此舉有何隱情?”
“確實想了,如此豐厚的物資隻為一窺我軍實力,顯然不太合理!”
“按臣估計,蔡瑁很可能是在下賭注,企圖與我們結盟。”
張易斷言,劉伯溫笑容愈加寬慰。
如此聰明的主君正是群臣的福氣。
“主公英明!若蔡瑁真有意向投向兩麵下注,則表明對我方已有意。此時展現實力恰到好處。將來若我們要南進,蔡瑁或許會對今日的場景留下深刻印象!”
劉伯溫語氣輕快,顯得對當前局勢頗感振奮。
顯然,蔡瑁的態度讓劉伯溫非常高興。
“行!既然想要觀看,那就給他點與眾不同的!”
張易說道,同時將目光投向了陌刀營。
這次,他打算給蔡瑁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
將來如果他向南發展,也要讓蔡瑁在迴憶起今天的場麵時不敢對抗自己!
他張易,從今天開始就要成為蔡瑁的夢魘!
“我聽說宛城周圍,最近來了一批黃巾軍?”
張易問道。
“確實有這迴事,那個頭目叫龔都,帶著大約一千八百人。本來是計劃由漢升將 ** 這夥人來訓練部隊的!”
劉伯溫笑著說,看來漢升的期望要落空了。
這夥人,恐怕不用黃忠上陣就有結果了。
“就是他們了!”
張易說道,接著向大廳走去,並一邊作揖一邊說道:“德珪兄,勞您久等了。剛才接到斥候報告,宛城外圍有一批黃巾殘餘分子出現,我正考慮派遣部隊將其剿滅。剛好,蔡將軍也有興趣了解我們的精銳力量,不如我們一起行動,你看如何?”
“當然好啊!”
蔡瑁立即來了興致,在演練場上觀摩,總沒有實際戰鬥來的真切。
“不知道應對這一千多人的敵軍,雲驥兄打算派遣多少士兵呢?”
蔡瑁好奇地問。
沒想到張易大笑起來:“哈哈,德珪兄有所不知,出征打仗,到底出動多少人,是由軍隊統帥來決定的。我至多發出命令讓他們攻打,具體的戰術布置還得由將領們來執行!”
兩人談話間,來到了營地內。
剛踏入,蔡瑁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校場上的士兵個個英姿煥發,手持著他從未見過的兵器。
全副鐵甲裝身,隻露出雙眼。
領頭者尤顯威風凜凜,僅僅對視一下就能感到心悸。
“見過主公!”
李嗣業直接走到張易麵前,完全忽略了蔡瑁的存在。
“嗣業,宛城來了些黃巾餘匪,擾亂百姓生活,數量約為一千多。現指派你率部前往將其肅清,有信心完成任務嗎?”
“主公請放心,一千多名黃巾匪徒,我隻需二百精兵即可解決!”
李嗣業豪氣地說道,他本想說的是百名精兵,但是考慮到安全穩妥起見,避免不必要的傷亡,所以改為兩百名。
身後的蔡瑁已經目瞪口呆,這批黃巾殘匪雖非勁敵,其內部人員素質也良莠不齊。
然而即便如此,一兩百人也不太可能對付得了這麽多敵人,如果是騎兵或許可行,但這裏的士兵大多數都是步兵。
步兵對戰步兵,在人數上的劣勢就更加明顯。
“不行,盡管這些是黃巾殘餘,不足為患,也不能小視!”
張易提醒說,身後聽到此言的蔡瑁這才點了點頭,認為這樣的態度更為穩健。
心裏對張易的看法增添了幾分慎重。
“不過二百確實少了點,還是三百人比較好!”
蔡瑁又開口說話了,心裏想著,這二百和三百到底有何差別?
迴過神後,蔡瑁發現李嗣業已挑選出了三百陌刀兵,隊伍排得很整齊地站在了訓練場上。
“雲驥兄弟,你的士兵看起來確是勇猛非凡,但他們麵對的對手有上千人之多。你派出三百人是否不太合適?”
蔡瑁低聲說。
張易搖著頭笑了:“哈哈,德珪兄不了解,這批士兵都是我旗下的精英。對付那些雜牌軍,其實一百人都綽綽有餘,但我擔心有傷亡,所以才調派了三百士兵。”
聽後,蔡瑁又是一陣無言以對。
這批接近兩千的黃巾軍,排除了老弱婦女,還能參戰的人也有大約一千。
麵對三百人對一千人的局勢,你覺得會出傷亡,然而,如果是三十人對抗一千人就完全沒有風險了嗎?
要知道那可是一千個活生生的人,即便是豬,也要付出相當的努力才能處理完。
針對蔡瑁心中的疑問,張易卻隻有一個簡單的迴答:一千人又如何?
有這麽難嗎?
隻要每人幹掉三四個人,就能穩住局麵。
沒等蔡瑁繼續開口,那些將士們已經離開校場,三五百號人整齊而行,腳步沉重堅定。
為首的李嗣業騎在一匹駿馬上,臉上的表情顯得格外凝重。
盡管蔡瑁有諸多疑慮,但他還是選擇保持沉默,跨上了隨行而來的寶馬,並且帶著百餘名隨護,這些人都肩負著保護他安全的責任,若有變故,也可以助張易一臂之力,從而結下好的緣分。
“雲驥老弟,要不愚兄幹脆將這百人送予你如何,說不定能為你增加幾分勝算呢。”立於高地,蔡瑁再度提議道。
張易微笑著搖頭:“德珪兄,一切看結果便知。”
盡管蔡瑁心中充滿無奈,仍隻能靜靜地看著這一切展開,除了二人身邊還站著包括劉伯溫在內的超過二百名護衛。出於自我保護意識,劉伯溫並沒有讓蔡瑁帶來的百位士卒擔任警衛任務,而自己也帶上了一隊強大的陌刀兵,畢竟,隻有自己能最可靠地保護自己。
“加緊腳步!”
在樹林深處,龔都手持巨劍,騎於馬背之上,不斷督促身後疲憊的黃巾軍加速前進。剛剛奪得了董卓的一批軍需物資,為了躲避 ** ,他們逃離了汝南,打算通過宛城,前往南方躲避一段時間後再考慮返迴汝南的策略。
原計劃是要在這宛城暫作休整,但突然聽聞張易一連攻下了二十四座城市,徹底震撼了東漢王朝上下,龔都知道這個新崛起的敵人不可小覷。
“停下來!”龔都耳尖地聽到了異常聲音,立即將隊伍停止下來,並舉起手中大劍警告性地說,“什麽人竟敢在此阻擋我們?”
跟隨在他後麵的黃巾軍戰士最初感到困惑,但是很快就被一排列整齊的士兵和響亮的盔甲聲打斷思緒。
麵對如此陣仗,李嗣業神情嚴峻,他直麵著對麵的龔都和其他人冷冷地命令:“放下武器投降,或是死在這裏。”
這是根據張易的指令,因為他認為像龔都這樣的人才應該加入自己麾下。張易目前急需像龔都與劉辟這樣的將領,他們的軍事能力無疑可以提升整個隊伍的戰鬥力。
“嘿,隻有幾百人,也敢這麽囂張?”有黃巾軍戰士嘲笑對方的人數優勢。
然而龔都無法放鬆警惕,眼前的這支軍隊訓練有素、紀律森嚴,每個人都散發出強烈的殺氣。他從沒見過這般可怕的戰鬥力量。“我們無意在宛城逗留,隻想經過此地前往荊州,請大人網開一麵!”他試圖談判,盡量避免衝突的發生。
因為出現在宛城周圍的精銳部隊必然是由張易指揮的,如果與之正麵交鋒將整個團隊都消滅掉,即使龔都能夠逃脫出去,想要成功逃離張易控製的區域也是極其艱難的事情。他依舊對自己手下的實力抱有信心,但同時對麵前這三百人的戰鬥力產生了深深的擔憂。
“要麽投降,要麽戰死!”李嗣業的語調沒有任何起伏,如同一台沒有情感的機器,手中的長刀已指向了對麵。
在他背後的戰士們迅速調整姿態,所有的目光集中在一個目標上,空氣中的緊張氣氛幾乎達到了頂點。龔都覺得自己的後背都開始冒冷汗,在這樣多道充滿敵意的目光注視下,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各位,我們並無惡意,劫下的董卓輜重,我願意分三大車給你們,讓我們過去如何?”龔都再一次作出了讓步。
“殺!”
李嗣業目光驟然淩厲,一字斬釘截鐵地喝出。話音未落,身後三百餘名陌刀兵立刻形成三人為一組的小陣,一百餘組分布四周,竟隱約將麵前這一千多人包羅其中。
龔都麵色鐵青,手持的長刀指向一處方向。
雖為黃巾軍,龔都多年的戰鬥經驗不是虛名。
見對方力量分散,隻要集中所有力量突破一點,成功的希望很大。
然而,這種策略,顯然也被李嗣業所預見。
他麾下的士兵即使分布各處,依舊緊密觀察著每一個動向。
隻需李嗣業手中長刀再一舉動,周圍兵士立即一湧而上,加上正前方的部隊,超過百支小隊,幾乎是同一時間與黃巾軍交戰。
單是一刀揮下,就讓上百人當即命隕。
這種場麵,黃巾軍的鬥誌頓消,隊伍亂作一團。畢竟,對於一群臨時拚湊的武裝來說,這樣的景象已足令他們絕望。
“鎮定!保持冷靜!”
盡管龔都在高聲指揮,他的手下卻全然不顧指令。
麵對這三百陌刀兵的攻勢,他們心中連絲毫抗爭的想法都生不出。
就在中軍處,龔都盡力保持指揮,並未親自動手。
他不知道,這些來自南郡的戰士竟然如此力大無窮,一旦武器相互碰撞,便能讓敵人手中的裝備麻痹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