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你為何如此說?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 作者:天麻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四個人聽見這番話後,表麵鎮靜,但實際上心裏都明白張易的心思——他與劉表之間的關係已經出現了嫌隙,所以不可能放任袁術與孫堅和平共處。張易似乎是在鼓動他們一起製造混亂:“主公說得很對。既然有書麵證明存在,袁術就無理由違背誓言。”
“卑職願意代為主公跑一趟,若是袁術肯依約而行,自然最好;倘若不肯,就把書信用相同的方式還給他,當作此事從未發生。”荀彧施禮說道。
聽完這些話,在座的人都笑了起來。荀攸更是拍手讚同地說:“叔父的話非常正確。如果袁術不願遵守協議,不妨可以‘不小心’把信落在孫堅那兒!”這句話一出,大家笑得更歡了。
“主公,文若(荀彧的字)治理南陽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我才剛來到這兒,並沒有任何功勞可談,不如這一次派我去如何?”顧雍走上前,作揖提議道。
“元歎哪元歎......”荀彧笑著搖頭,但最終還是把任務交給了顧雍。“那好吧,就讓元歎前去吧。讓文遠領著兩千精銳騎兵隨行!”張易決定道。顧雍聽罷,立即鞠躬應允。
“伯溫,你也應當給劉備寫封信了。假如一切進展順利的話,劉備出任上郡太守的任命書應該也要到了!”張易提醒道。他還記得南陽正缺少馬匹的事情,不希望劉備因為其他事情拖延時間。
“主公可能還不了解,事實上劉備早已赴任並在那裏著手整理事務,隨著董卓頒布詔書,這個過程加速了許多!”劉伯溫迴應道。“主公與劉備之間早已達成共識:從陛下頒布詔書之日起的一個月內,劉備定會給主公送上一萬匹良馬!除非,他認為用不仁不義來建立自己的基業!”
聽到這裏,張易點頭認可。接著他又轉而向眾人表示:“眾位愛卿,我們的南陽日益昌盛,每天都有不少士人慕名而來,但也有一些學者認為自己的學問已有所成,不想參加考試以獲取官職的機會。”
“我希望發布求賢的法令。”他認真地陳述每一個字。
雖然南陽吸引了很多求知若渴的學生,但他們多半並不符合立即被委以重任的標準。而今,即使南陽不缺少 ** 工作人員,但在即將到來的豐收時節之後,張易預計會對劉表采取行動。
隻要時機成熟,解決了後顧之憂,張易就將以雷霆之力進攻荊州。那時肯定急需大量的官吏支持,所以他需要儲備人才!因此提前準備是必不可少的。
當人們聽說張易提到“求賢令”這三個詞時,他們的眉頭不由自主地皺了起來。這是因為張易的做法表麵上是為了招攬才華,體現了極大的誠意。然而實際上,這條命令主要是麵向普通家庭的年輕人,因為大部分士族子弟早已得到了職位。
可以說,張易此舉再次觸碰了士族的利益。
然而,迴想起張易先前設立學堂的行為,他的這個舉措也就顯得不足為奇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畢竟,張昜對士族的態度早已表露無遺。如果你願意配合他,那麽一切都將風平浪靜;但如果存心與張易作對,那就別怪手段嚴厲了,抄家滅門也未必是最重的懲罰。見四人均未表示反對,此事就這樣定了下來。隨後命令荀彧草擬招賢令,並公開張榜,廣而告之。既然他現在身居荊州牧之位,擁有對荊州境內官員任命的權利,因此張榜求賢也是理所應當。
“君侯。”
後院裏,張易送走了荀彧等人之後,夜色已深。
他徑直走向鄒玉兒的房間,輕車熟路。
一番溫存過後,鄒玉兒忽然開口。
如今被天子封為君侯的張易,理所當然是她口中尊稱的對象。
“怎麽了?”
張易問,略顯疑惑。
“君侯是否去過貂蟬妹妹那裏呢?”
鄒玉兒小心地詢問,生怕觸及張易的不滿。
張易如今位高權重,更有一位未婚妻未過門。
而她不過是一名侍妾,倘若惹惱了張易,後果將不堪設想。
“不曾去看過她。
她是思念家人,想要前往長安,還是另有緣由?”
張易問道。
鄒玉兒搖了搖頭:“貂蟬妹妹曾提及,她從宮中逃出時王允將她帶走,並稱待到長安後再收她為義女。
目前,他們之間並無實際父女關係。”
張易皺了下眉,想起那天貂蟬提到王允時的情形,明白這是她在尋求庇護的一種手段。
“你為何如此說?”
張易接著問。
“君侯率軍討董,威名遠播,少年英俊……貂蟬妹妹不由得心生仰慕。”
鄒玉兒試探道,見張易並未動怒,心中稍感釋懷。
“我自作主張地問她是否願意侍奉君侯,結果她說自來到後院後君侯從未前去,似乎對她無意。”
張易不掩對貂蟬的喜愛:“貂蟬貌美如天仙,哪個男人會不喜歡?”
他停頓了一下,“我以為她還是王允義女,故此她的婚事應當由王允決定。
既然現在沒有這層關係了,將其收入房中倒也沒什麽不妥。”
說到這裏,鄒玉兒麵露喜色,準備繼續說話時卻被張易一把抓住手腕,兩眼相視,隻覺得對方的眼神驟然寒冷。
“這確實有點過分了,你是自作主張。”
張易平靜地說。
一聽這話,鄒玉兒心頭一凜,急忙從床上起身,來不及穿衣便雙膝跪地不住磕頭。
“妾身知錯了,妾身知錯了!”
她甚至開始哽咽起來。
張易看了她一眼,沉默片刻自行穿好衣裳。
“不管出於什麽目的,這次你是越權了。”
他說著,臉上逐漸恢複了一絲溫和。
隨後張易輕輕扶起鄒玉兒,拍著她的肩,“不該有的想法,以後不要有了。
我對你尚不到難以割舍的地步,知道嗎?”
雖然語氣溫和,但鄒玉兒仍然感到一陣寒意襲來。
她深知張易話裏的意思。
“妾身對天發誓,決無他想!”
再次淚流滿麵的鄒玉兒又要下跪以示決心。
張易笑著扶起了鄒玉兒:“你好好地,怎麽又要下跪?我相信你就是了。
不過我的官職越來越大,勢力也相應增強,我可不希望後宅起火。”
“愛姬應該明白我的心意吧?”
張易輕聲安慰。
鄒玉兒輕柔地點點頭,低聲迴答道:“這件事是我自作主張了,下次絕對不會再犯。
君侯放心,府裏的正室永遠是夫人,我們的心絕不會有絲毫動搖。”
“好了,別哭了。”
張易繼續說道,然後補充,“董卓派人送來了賞賜和一些金銀首飾,我留著也沒用,就都送給你吧!”
張易知道要軟硬兼施。
嚇唬夠了鄒玉兒後,總要給點甜頭。
他深知曆史上的宮鬥悲劇,如曹操大權在握後的兒子之爭,不想讓這種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小心翼翼才是上策。
至於貂蟬的心意令張易頗感意外。
“這也正常!”
他在鏡前自我欣賞一番:像他這樣的儀表堂堂,貂蟬不動心才怪呢。
於是,張易徑直走向貂蟬的住處,心裏想著曹操的那種直接做法:“夫人是否願意與我共度良宵?”
然而他知道這事還是慢慢來得好,以免驚到她。
二人對話說道:
“將軍為何來了?”
“本侯不能來嗎?”
“將軍當然可以來。”
一聽到玉兒已告知張易之事,貂蟬麵紅耳赤。
張易剛要問,貂蟬已主動應承。
在這時代,直接問話反而更省事兒。
連貂蟬也搶先表態願從其命,後麵自然水到渠成,即使前一天夜未休息好也不影響張易繼續留宿。
荊州襄陽刺史府中,劉表麵色鐵青。
董卓之前派人傳信讓他交出刺史之位,給張易時,他已經極度不滿;現在張易的人前來交接事宜,更是讓他臉色難看。
“張雲驥(張易)這麽迫不及待想奪走荊州?”
劉表怒斥道。
他很想立刻命令護衛斬殺所有來人,決定決裂。
蔡瑁則站了出來,幾天前接到聖旨的時候便主張與張易開戰,此刻更是積極提議。
劉表暴怒時,蔡瑁不會錯過此機會:“張易手下的陌刀營兇猛異常,南陽精兵無數。
若我們正麵交戰恐怕會損失慘重。
不如突然發難,打他們措手不及,以一個小小南陽郡難以抵擋我們的四麵攻擊。”
張易若是知道定會嘲笑蔡瑁幾個月前還稱他為盟友。
如今形勢逆轉,蔡瑁卻改弦更張。
盡管蔡瑁對張易設學塾挖世家根基不滿,但他對張易麾下陌刀營的威名深有體會,不得不慎重對待!
“主公,是否應該先問問來意,再做決策?”
蒯良麵帶笑意地說道。
蔡瑁眉尖一挑,感覺這老前輩似乎有點不對勁!難怪上次四家商討的時候,唯獨蒯良一聲不吭。
難道他心裏也和馬家一樣對張易有別的心思!
劉表沉思了片刻,他也認為蒯良的提議有一定的道理。
“請來人入內。”
孫乾昂首挺胸地走入廳堂,周圍的視線如刀割一般銳利,似要將他穿透,然而他毫不畏懼。
跟隨在他身後的趙雲神情自若,完全不顧殿堂上眾人的凝視,右手始終握緊劍柄,隨時準備護送孫乾安全離開,一旦形勢不對,他會帶領孫乾突圍。
四個人聽見這番話後,表麵鎮靜,但實際上心裏都明白張易的心思——他與劉表之間的關係已經出現了嫌隙,所以不可能放任袁術與孫堅和平共處。張易似乎是在鼓動他們一起製造混亂:“主公說得很對。既然有書麵證明存在,袁術就無理由違背誓言。”
“卑職願意代為主公跑一趟,若是袁術肯依約而行,自然最好;倘若不肯,就把書信用相同的方式還給他,當作此事從未發生。”荀彧施禮說道。
聽完這些話,在座的人都笑了起來。荀攸更是拍手讚同地說:“叔父的話非常正確。如果袁術不願遵守協議,不妨可以‘不小心’把信落在孫堅那兒!”這句話一出,大家笑得更歡了。
“主公,文若(荀彧的字)治理南陽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我才剛來到這兒,並沒有任何功勞可談,不如這一次派我去如何?”顧雍走上前,作揖提議道。
“元歎哪元歎......”荀彧笑著搖頭,但最終還是把任務交給了顧雍。“那好吧,就讓元歎前去吧。讓文遠領著兩千精銳騎兵隨行!”張易決定道。顧雍聽罷,立即鞠躬應允。
“伯溫,你也應當給劉備寫封信了。假如一切進展順利的話,劉備出任上郡太守的任命書應該也要到了!”張易提醒道。他還記得南陽正缺少馬匹的事情,不希望劉備因為其他事情拖延時間。
“主公可能還不了解,事實上劉備早已赴任並在那裏著手整理事務,隨著董卓頒布詔書,這個過程加速了許多!”劉伯溫迴應道。“主公與劉備之間早已達成共識:從陛下頒布詔書之日起的一個月內,劉備定會給主公送上一萬匹良馬!除非,他認為用不仁不義來建立自己的基業!”
聽到這裏,張易點頭認可。接著他又轉而向眾人表示:“眾位愛卿,我們的南陽日益昌盛,每天都有不少士人慕名而來,但也有一些學者認為自己的學問已有所成,不想參加考試以獲取官職的機會。”
“我希望發布求賢的法令。”他認真地陳述每一個字。
雖然南陽吸引了很多求知若渴的學生,但他們多半並不符合立即被委以重任的標準。而今,即使南陽不缺少 ** 工作人員,但在即將到來的豐收時節之後,張易預計會對劉表采取行動。
隻要時機成熟,解決了後顧之憂,張易就將以雷霆之力進攻荊州。那時肯定急需大量的官吏支持,所以他需要儲備人才!因此提前準備是必不可少的。
當人們聽說張易提到“求賢令”這三個詞時,他們的眉頭不由自主地皺了起來。這是因為張易的做法表麵上是為了招攬才華,體現了極大的誠意。然而實際上,這條命令主要是麵向普通家庭的年輕人,因為大部分士族子弟早已得到了職位。
可以說,張易此舉再次觸碰了士族的利益。
然而,迴想起張易先前設立學堂的行為,他的這個舉措也就顯得不足為奇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畢竟,張昜對士族的態度早已表露無遺。如果你願意配合他,那麽一切都將風平浪靜;但如果存心與張易作對,那就別怪手段嚴厲了,抄家滅門也未必是最重的懲罰。見四人均未表示反對,此事就這樣定了下來。隨後命令荀彧草擬招賢令,並公開張榜,廣而告之。既然他現在身居荊州牧之位,擁有對荊州境內官員任命的權利,因此張榜求賢也是理所應當。
“君侯。”
後院裏,張易送走了荀彧等人之後,夜色已深。
他徑直走向鄒玉兒的房間,輕車熟路。
一番溫存過後,鄒玉兒忽然開口。
如今被天子封為君侯的張易,理所當然是她口中尊稱的對象。
“怎麽了?”
張易問,略顯疑惑。
“君侯是否去過貂蟬妹妹那裏呢?”
鄒玉兒小心地詢問,生怕觸及張易的不滿。
張易如今位高權重,更有一位未婚妻未過門。
而她不過是一名侍妾,倘若惹惱了張易,後果將不堪設想。
“不曾去看過她。
她是思念家人,想要前往長安,還是另有緣由?”
張易問道。
鄒玉兒搖了搖頭:“貂蟬妹妹曾提及,她從宮中逃出時王允將她帶走,並稱待到長安後再收她為義女。
目前,他們之間並無實際父女關係。”
張易皺了下眉,想起那天貂蟬提到王允時的情形,明白這是她在尋求庇護的一種手段。
“你為何如此說?”
張易接著問。
“君侯率軍討董,威名遠播,少年英俊……貂蟬妹妹不由得心生仰慕。”
鄒玉兒試探道,見張易並未動怒,心中稍感釋懷。
“我自作主張地問她是否願意侍奉君侯,結果她說自來到後院後君侯從未前去,似乎對她無意。”
張易不掩對貂蟬的喜愛:“貂蟬貌美如天仙,哪個男人會不喜歡?”
他停頓了一下,“我以為她還是王允義女,故此她的婚事應當由王允決定。
既然現在沒有這層關係了,將其收入房中倒也沒什麽不妥。”
說到這裏,鄒玉兒麵露喜色,準備繼續說話時卻被張易一把抓住手腕,兩眼相視,隻覺得對方的眼神驟然寒冷。
“這確實有點過分了,你是自作主張。”
張易平靜地說。
一聽這話,鄒玉兒心頭一凜,急忙從床上起身,來不及穿衣便雙膝跪地不住磕頭。
“妾身知錯了,妾身知錯了!”
她甚至開始哽咽起來。
張易看了她一眼,沉默片刻自行穿好衣裳。
“不管出於什麽目的,這次你是越權了。”
他說著,臉上逐漸恢複了一絲溫和。
隨後張易輕輕扶起鄒玉兒,拍著她的肩,“不該有的想法,以後不要有了。
我對你尚不到難以割舍的地步,知道嗎?”
雖然語氣溫和,但鄒玉兒仍然感到一陣寒意襲來。
她深知張易話裏的意思。
“妾身對天發誓,決無他想!”
再次淚流滿麵的鄒玉兒又要下跪以示決心。
張易笑著扶起了鄒玉兒:“你好好地,怎麽又要下跪?我相信你就是了。
不過我的官職越來越大,勢力也相應增強,我可不希望後宅起火。”
“愛姬應該明白我的心意吧?”
張易輕聲安慰。
鄒玉兒輕柔地點點頭,低聲迴答道:“這件事是我自作主張了,下次絕對不會再犯。
君侯放心,府裏的正室永遠是夫人,我們的心絕不會有絲毫動搖。”
“好了,別哭了。”
張易繼續說道,然後補充,“董卓派人送來了賞賜和一些金銀首飾,我留著也沒用,就都送給你吧!”
張易知道要軟硬兼施。
嚇唬夠了鄒玉兒後,總要給點甜頭。
他深知曆史上的宮鬥悲劇,如曹操大權在握後的兒子之爭,不想讓這種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小心翼翼才是上策。
至於貂蟬的心意令張易頗感意外。
“這也正常!”
他在鏡前自我欣賞一番:像他這樣的儀表堂堂,貂蟬不動心才怪呢。
於是,張易徑直走向貂蟬的住處,心裏想著曹操的那種直接做法:“夫人是否願意與我共度良宵?”
然而他知道這事還是慢慢來得好,以免驚到她。
二人對話說道:
“將軍為何來了?”
“本侯不能來嗎?”
“將軍當然可以來。”
一聽到玉兒已告知張易之事,貂蟬麵紅耳赤。
張易剛要問,貂蟬已主動應承。
在這時代,直接問話反而更省事兒。
連貂蟬也搶先表態願從其命,後麵自然水到渠成,即使前一天夜未休息好也不影響張易繼續留宿。
荊州襄陽刺史府中,劉表麵色鐵青。
董卓之前派人傳信讓他交出刺史之位,給張易時,他已經極度不滿;現在張易的人前來交接事宜,更是讓他臉色難看。
“張雲驥(張易)這麽迫不及待想奪走荊州?”
劉表怒斥道。
他很想立刻命令護衛斬殺所有來人,決定決裂。
蔡瑁則站了出來,幾天前接到聖旨的時候便主張與張易開戰,此刻更是積極提議。
劉表暴怒時,蔡瑁不會錯過此機會:“張易手下的陌刀營兇猛異常,南陽精兵無數。
若我們正麵交戰恐怕會損失慘重。
不如突然發難,打他們措手不及,以一個小小南陽郡難以抵擋我們的四麵攻擊。”
張易若是知道定會嘲笑蔡瑁幾個月前還稱他為盟友。
如今形勢逆轉,蔡瑁卻改弦更張。
盡管蔡瑁對張易設學塾挖世家根基不滿,但他對張易麾下陌刀營的威名深有體會,不得不慎重對待!
“主公,是否應該先問問來意,再做決策?”
蒯良麵帶笑意地說道。
蔡瑁眉尖一挑,感覺這老前輩似乎有點不對勁!難怪上次四家商討的時候,唯獨蒯良一聲不吭。
難道他心裏也和馬家一樣對張易有別的心思!
劉表沉思了片刻,他也認為蒯良的提議有一定的道理。
“請來人入內。”
孫乾昂首挺胸地走入廳堂,周圍的視線如刀割一般銳利,似要將他穿透,然而他毫不畏懼。
跟隨在他身後的趙雲神情自若,完全不顧殿堂上眾人的凝視,右手始終握緊劍柄,隨時準備護送孫乾安全離開,一旦形勢不對,他會帶領孫乾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