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問題是:文優,我們下一步應當怎麽辦?” 董卓詢問道,語氣異常果斷強硬。


    “關於張易,我認為必須給予他相應的職位。”李儒急急忙忙組織好話語,躬身迴答,“雖然我們可以不對袁紹或公孫瓚封官,因為對於劉虞或韓馥這樣的沒有重大犯罪行為的人來說,奪其職位缺乏理由。”


    然而對於張易來說,我們就不得不采取行動了。“


    “我們可嚐試授予他荊洲牧的職務,這樣就會導致他和劉表之間的衝突加劇,後者掌控了整個荊州地區,即便是沒有南陽,仍擁二十萬精銳之師,戰鬥力遠超張易!”


    “兩人相互牽製,勢必都會受到巨大損失。”


    “等到他們都耗盡實力之時,即使不進攻益州,您也可以乘虛攻入荊關,橫掃整個荊洲,到時候益州也會輕而易舉成為我們的囊中之物!”


    “主公!”。李儒注意到董卓的神色還有些遲疑,再次發言強調自己的建議:


    “其實我也曾擔憂,若突然冊封張易為荊州牧,會引來當地官員紛紛倒向張易。鑒於張易的年齡優勢和美好前景,這似乎很有可能。”


    然而張易現在創辦學堂的決定,實際上是與當地的官僚群體進行了徹底的區分!“


    您應該了解,荊州地區的權力架構也同樣錯綜複雜,充滿著各種強大的世家居於主導地位。張易這樣的行為肯定不會得到當地世家大族的支持啊!”


    屆時,張易若要接管整個荊州地區,麵臨的將會是艱巨的局麵。” 李儒的話語真摯且誠懇,他原本還有所顧慮,生怕這次計劃反為張易鋪平道路。不過看到如今情況——張易自己挖了一個陷井,實在找不到再好的機會了!


    看到董卓仍舊在猶豫,李儒索性跪倒地上:“主公,我知道您心裏憋屈,但我的部下已經派出行動,並且結合這個策略,我可以保證,張易必定難逃一劫!”


    當李儒的聲音落下,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忽然從後方響起。


    他迴頭,眉宇間透露出不解:發生什麽事了?


    這個人是他派去宛城的刺客那裏的傳信者。


    原本想告知刺客,如果無法擊殺張易,那麽可以轉而對付其他的目標,例如劉伯溫、荀攸或荀彧。


    然而,這個人的臉色卻異常古怪。


    “你完成任務,信送到沒有?”


    李儒不等董卓有何反應,迫不及待地追問。


    不料,此人一聽立刻悲從中來,指著他空蕩蕩的右臂。


    “主——主公,軍師,宛城的刺客全部都被張易手下的錦衣衛捕獲,我一抵達便被抓!”


    “那錦衣衛的統領不僅囚禁了我,還削了我的右手,命令我迴報告知主上。”他邊哭喊邊用剩餘的手取出了信。


    不得不承認,這種紙質信件便於攜帶,也不占空間。


    看到這一幕,董卓臉如土色,如果不是李儒適時令此人退出,恐怕他已經按捺不住拔劍相向,急於先閱信。


    帶著滿腔怒火的董卓接過信件閱讀,心情卻變得更加陰鬱。


    “媽的!張雲驥竟這般狠毒,聲稱將派出錦衣衛混入長安,告誡我要時刻防備!”董卓暴躁地將信擲在地上。“無論什麽 ** 錦衣衛,來了我就斬盡殺絕!”他咆哮道。


    李儒緊鎖眉頭:“主公,能找出所有飛鷹兵的人,其能力必然超越飛鷹兵本身。自此以後,主公交往必須有奉先將軍隨身保護!”


    聽到這話,董卓那驕傲自大的態度瞬間收斂。飛鷹兵本就出自西涼精選士兵,而飛鷹衛則是其中更精銳的特戰隊。


    即便如此,這支特種隊伍竟然毫無懸念地全軍覆沒於錦衣衛之手。李儒說得沒錯,必須高度重視起這位張易的動向。


    “ ** ,實在太過分了,怎麽又冒出個錦衣衛!”


    “文優,這件事就由你來處理,如何操作都交給你全權負責。需要詔書的話,直接進宮找小皇帝索要!”


    “我的要求隻有一個,張易絕對撐不過兩年!”董卓冷冷地宣布。


    李儒拱手表示服從。


    時光匆匆流轉,一眨眼便是半個月的時間過去。


    這段時間裏,各路英雄似乎都安靜下來,一片寧靜的景象。


    表麵上看起來,一切風平浪靜,實則每個人都心照不宣。


    經曆了一番大戰鬥,當前正值整頓兵力,加速恢複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


    到了秋季收獲之時,預料各地戰火再燃。


    南陽的新式學校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中。


    一道禦令伴隨著皇城小宦官的到來,傳達到了宛城太守府內。


    張易雖看淡這位所謂的君王,但在諸臣麵前,必要的形式仍然需要履行,同時也是考慮到荀彧的心緒。


    雖然荀彧已效忠於他,但他內心仍保留著對漢王朝的敬意,對此,不可忽視。


    目睹張易焚香淨身以示尊重接待使者時,荀彧心裏泛起了絲絲溫情。


    所有官員整齊列於庭下,抬頭仰望台上即將宣讀詔書的小宦官,等待著旨意的傳達。


    初聽內容時,在場人員尚且能保持淡定——諸侯商議共同推舉張易為侯爵。


    上位者也不算吝嗇,直接授予張易縣城侯位,即宛城縣侯之銜。


    但隨後的內容則大大超出了預期:任命他為荊州牧?


    眾人紛紛望向張易,除了少數幾人未能及時反應,像荀彧這樣的智者已開始憂心忡忡。


    董卓此人心機重重,竟連個小黃門都不敢對這位未給他額外獎賞的大人物表現出絲毫怨言,隻好無奈離去。


    張易端詳著手中的詔書,掃視四周的神色,嘴角微微上揚:“你們一個個臉色沉重,出了何事?”


    “大人,董卓任命您為荊州牧,無非是想引發您與劉表之間的衝突。眼下我們南陽正處於恢複實力的關鍵期,如果此時開戰,對我們來說極為不利。”荀彧麵容嚴峻地說道。


    盡管張易年輕而睿智,但與荊州牧劉表比較起來,即便實力上略占優勢,但在兵力、資源上,荊州遠超南陽,至少是南陽兵力的三倍多。真到了正麵交鋒時,規模必然浩大,曠日持久。再加上周邊虎視眈眈的袁術、孫堅,若他們在我們內耗時出手,即便是三頭六臂,也難以抵擋四方圍攻。因此,對於接受荊州牧一職,必須慎重考慮,既不能輕易放棄,也不能貿然接受。”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張易讚同這一點。“誰能主動出使荊州,麵見劉表,探討一番?”


    荀彧環顧四周正準備表態,人群中一位約莫三十上下,氣質溫和,讓人頓覺如沐春風的人物緩緩走出。


    此人聲稱:“晚輩初至宛城,意欲效勞,尚未正式拜見大人。如果大人能夠信任晚輩一次,願意承擔出使襄陽的任務,親自向劉表闡述利弊,力求兩位能和諧相處,這也將是我向大人表達敬意的方式。”


    聽到這裏,張易的好奇心被挑了起來:“閣下高姓大名?”


    “主上,此人是大儒鄭玄的 ** 孫乾,一名來自青州的著名賢士,因為崇敬主上的名聲特意前來效忠,今日才剛剛抵達。”劉伯溫趕忙介紹。


    這一介紹令張易眼前一亮。真是不簡單,又為自己的陣營拉來了一個強有力的人選。孫乾雖然在策劃策略方麵稍遜,但他無疑是一位極具天賦的外交專家。他曾在劉備遠赴徐州後,主動歸順劉備;劉備戰敗後尋求袁紹庇護,及至劉備南下尋求新的發展機遇,這些行動都離不開孫乾的努力。


    “公佑願意這麽做,我真的非常榮幸。那麽,你打算攜帶多少兵馬前行?”張易問道。


    孫乾微微搖頭,顯得頗為自信。“不必攜帶大軍,我個人足矣!”


    但張易立刻否定了這個提議:“不可以,這次出行,你代表的是我們整個南陽郡。我張易雖不願與劉表產生糾葛,但我也不懼。隻派一人前往,會讓劉表小看了我們。”隨即他唿喊著一位將領的名字,“趙雲!”顯然對於這位還未真正歸心的武將,他寄予厚望。


    “屬下在!”


    “命你率一支千人的狼騎部隊,確保公佑順利往來,務必保證他的安全。”


    “是,主上。”


    這一命令使得孫乾深受感動,立即俯身表達了自己加入的誠意。然而,張易卻發現係統並未因招募到孫乾而給出迴應,心裏不免有些落寞——這個係統的標準實在有點高,連孫乾都無法讓它滿意。無論如何,孫乾熱情洋溢地出發,隨趙雲一同前往襄陽。張易也沒有閑著,開始著手準備下一步的戰略。


    帶領著南陽的地方官員們去見應約為來的鄭玄。通常從青州到南陽的距離超過半個月行程,不過鄭玄因避亂恰好行至南陽周邊,所以才得以前來。而管寧則位於偏遠的遼東,接到邀請後再趕來,估計至少需要三個月左右,路途相當遙遠。


    見完了鄭玄,張易返迴太守的住處。那裏有劉伯溫、荀彧、荀攸、顧雍等人在場。張易開口說道:“在出發聯合前,袁術承諾過要親手獻上孫堅的頭顱。現在,是否應讓他信守這個諾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麻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麻麻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