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初的意思自然是出於好意,但從我的角度來看,這些物資還是應該各自管理較為妥當。未來的戰鬥中,我們難免會有分隊行動去攻占董卓的據點。”


    “這樣既能確保及時補給,也能減少運輸時的損耗,更避免了糧草聚集一處被敵人焚燒的風險,分布存儲才能確保安全。”


    張易的論述條理清晰,言之有物。


    各路諸侯聽罷紛紛點頭稱是,即便是對張易心存不滿的孫堅,也無法否認他的話語確實言之有理。袁紹聽了張易的話後,猛然醒悟過來,連連拍著額頭感歎道:“若非雲驥將軍提醒,我恐怕就要犯下一個嚴重的錯誤了!”


    其他諸位將領見狀連忙出言安慰袁紹,試圖平息他的自責。然而,就在這時,孫堅坐立不安起來。他對張易有著深刻的仇恨——父親便是因他而死。


    孫堅直言不諱地質問道:“張府君,我聽說昨夜您的營帳中有探馬飛馳往洛陽方向,能否告訴我們究竟是何目的?坊間都傳言您與董卓關係親密,難道是打算秘密給董卓傳遞消息嗎?”


    麵對孫堅的質問,張易微笑著並未正麵迴答,反而讚許地說:“孫將軍果然英明神武,您的營寨位於東邊,而我在西邊,竟能得知我的行動,實在令人欽佩。”


    這時袁紹插話解釋道:“孫將軍稍安勿躁,我早就看過了雲驥寄來的信件,那使者實際上是我的部下。張將軍派遣的人手是我指派的,帶著張將軍親手書寫好的帛書去了洛陽。” 說完這話,袁紹詳細講述了事情的經過給在場眾人,眾人聽完後無不稱讚張將軍的高尚品質與深謀遠慮。


    但聽到這裏,孫堅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心中滿是悔恨與憤懣。自己的一番指控,反而讓人誤以為他是故意幫助張易掩蓋 ** 。隨後會議進入了具體的戰爭部署討論階段。


    關於這場戰爭的策略,實際上非常直接:任命孫堅為前鋒,直撲虎牢關。龐大的軍隊數量使得任何複雜的戰術顯得多餘,簡單粗暴地正麵進攻便是最終方案。“孫堅及其士兵們真是英勇異常,”在親自督戰並擊斃了最後一名士兵後,張易一邊擦拭手中的長槍,一邊淡然評價道,“但我擔心他在虎牢關遭遇重大挫折。”


    劉伯溫聽後笑著說道:“驕兵必敗嘛。”兩人相視一笑。孫堅一路上摧枯拉朽般的戰績固然令人讚歎,但在即將到來的虎牢之戰中,敵人雖為一般的征召士兵,實力尚且不如久經沙場的西涼軍。若孫堅繼續輕敵,等待著他的隻有失敗。


    正如劉伯溫所料,孫堅果然在攻破了虎牢的第一防線之後,被守將華雄重創,不僅喪失了大量的兵馬,連自己的弟弟也在混戰中不幸陣亡。


    當疲憊且傷痕累累的孫堅迴到聯軍大營時,迎接他的是張易不留情麵的譏諷:“我看孫將軍似乎有些狼狽呢。”


    麵對張易的嘲諷,孫堅憤怒不已,滿臉通紅地怒聲道:“張雲驥,莫非你真的認為我孫堅會懼怕於你!” 這樣的羞辱讓他徹底失去了往日的沉穩,內心充滿對張易的仇恨。


    孫堅手中的長劍已經出鞘,憤怒地大聲斥責。然而,張易麵色沉靜,隻是舉起酒杯微微品嚐。


    站在孫堅身後的黃忠與薛仁貴等人卻立刻拔出武器,劍尖指向了孫堅。“恰好,我張雲驥也並未懼怕你孫文台!”張易一邊笑著一邊將手中的酒杯狠狠摔在地上。


    “雲驥、文台,雙方請暫時冷靜!”見到這一幕,袁紹趕緊上前調停:“華雄素以勇猛著稱,再加上西涼大軍,實在不易對付。即使如文台這般驍將,不慎中了華雄的計謀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袁紹接著說:“兩位之間若有什麽不解之仇,我們都很清楚。但眼下最重要的便是征伐董卓的大業,希望兩位能暫時放下過往,共同應對眼前的敵人!”


    眼看距離虎牢關隻有一步之遙,如果這時孫堅與張易起了爭執,後果不堪設想:說不定他們還未消滅董卓,自己就已經打得不可開交,多麽尷尬?


    怒氣衝衝的孫堅隻能坐到一旁,而張易則揮手讓黃忠與薛仁貴放下了武器。“報告——”一名士兵突然闖入,“盟主,營外有人求戰,自稱是華雄,並挑著孫將軍的頭盔 ** 。”


    麵對當前局勢,曹操也站出來充當和事佬:“諸位,如今華雄挑釁至斯,還拿走孫將軍的頭盔耀武揚威。不如我們就先暫停爭鬥,待擊敗董卓迎迴天子後再論私仇如何?”


    “各位英雄,請聽我說。”袁紹站起,嚴肅地問道,“區區一個華雄算什麽,誰願挺身上前,將他斬 ** 下?”


    袁術冷冷哼了一聲,看到孫堅臉色鐵青、沉默不語,笑道:“文台,你就放心看我的吧!”說著他又指著身邊的將軍俞涉說,“我麾下的大將俞涉一定能夠為文台 ** ,將華雄的腦袋拿下!”


    未等袁紹迴應,俞涉已然挺身而出,揮刀離營。“各位放心,我很快就會迴來的!”說完便輕裝前行,猶如行走在雲端之上,毫不費力。


    “這真是非同一般的勇者。”劉備低聲讚歎道。“僅僅看他那氣度就知道名副其實。”然後向身旁的關羽和張飛小聲說。兩兄弟交換了一個充滿質疑的眼神,他們總覺得俞涉的腳步輕浮,並不像個真正英勇善戰的將軍。


    很快,營外傳來緊急報告:“報告——!俞將軍已經被華雄一刀斬首!”消息震驚所有人,尤其是袁術的大將在片刻之間便敗下陣來更讓人無法接受。


    劉備轉過頭去看張飛和關羽,似乎是在無聲傳達某個信息。兩名兄長立即明白了其意圖,齊齊朝劉備點了點頭——區區華雄不足掛齒。


    此時,韓馥提議道:“盟主毋需擔心,我還有一位名叫潘鳳的大將來,一定能將華雄擒殺。”聽罷此言,袁紹倍感欣慰,因他曾聽說過潘鳳的英名。


    潘鳳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後,提起沉重達九十斤的開山巨斧闊步走出營帳。劉備再次感歎:“這位將士確實十分勇敢。”他說這話不僅是因為對方的武功高強,就連那般重量級的武器在他手中竟如同舉著根輕飄飄的羽毛般輕易。


    當講到這裏時,劉備目光轉向一旁的張飛與關羽,心想,這迴應該沒說錯了吧?


    關羽與張飛這次倒是沒有意見。


    潘鳳的能力雖然在他們看來稍遜一籌,但相比之前的俞涉,顯然更強。


    \"報告——\"


    又一名探子從外麵疾唿而入。


    \"潘將軍與華雄交戰十餘迴合後,不幸被華雄於馬下所殺!\"


    這一消息立刻使帳內的空氣變得凝重起來。


    袁紹的心中同樣感到震撼:難道自己未來的將星就這樣隕落了嗎?


    劉關張三人站在公孫瓚背後,彼此交換著複雜的眼神。


    關羽與張飛滿是疑問:大哥預言的人總是不幸?


    有傳言說,潘鳳是因為酒中有毒才敗的,這都是袁紹為圖冀州故意所為。


    然而,張易對此有不同的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並未提到潘鳳在出征前飲酒的事。


    這顯然隻是為了增加故事的戲劇性。


    \"遺憾我的猛將顏良、文醜不在,要是他們在,哪會讓這華雄逞兇!\"


    袁紹拍案而起,憤怒地叫喊著。


    \"華雄不過小人而已,末將願領兵出戰。若不能勝利,請求處斬我的頭顱!\"


    關羽邁前一步,聲音洪亮地宣布道。


    這正是輪到他上場的時候了!


    想到之前潘鳳與華雄僅十數個迴合便慘遭不測。


    關羽自忖,他對付潘鳳用不了超過五個迴合,這樣看來,那華雄在他麵前不堪一擊!


    這一仗,我必勝無疑!


    \"你是什麽人啊?\"


    失去俞涉的袁術心中惱火,語氣生硬地問道。


    \"末將名為關羽,隨我兄長劉備,官拜馬弓手。\"


    關羽冷冷地說,在座的所有人中,除了大哥劉備外,他對任何人都不太放在眼裏。


    \"馬弓手?呸!\"


    袁術內心的火氣更旺了。


    張易輕輕一笑,看來“叉出去”的戲碼又要上演了。


    \"你們這是小瞧我家沒有英勇之士?來人啊,給我把這個無禮之人叉出去!\"


    因為袁術在此聯軍中的地位較高,他下令後立即有人上前準備驅逐關羽。


    \"慢來一步!\"


    張易挑眉,開口阻止的人卻並非關羽的支持者曹操,而是孫堅。


    \"你莫非是要為這個紅臉的大漢說話不成?\"


    袁術冷哼一聲,反問道。此刻,他正感到極其不悅。


    \"非也,華雄畢竟是涼州的大將,我們必須對他保持高度重視,下一場決不容許失敗。\"


    孫堅帶著幾分嘲諷迴應:\"雲驥不是一直在嘲笑我輸給華雄嗎?雲驥不如自己親自出馬與華雄對陣如何,讓我看看你的真功夫。\"


    關羽向孫堅投去一眼,臉上泛起紅光,顯然還站在當場。


    你這是徹底忽視我是吧?


    想到這裏,原本已通紅的臉色更是紅得分不清界線。


    \"雲驥,你怎麽看?\"


    袁紹看向張易,問道,帶著幾絲好奇。


    袁術也不再生事,平息怒意看著張易。


    他對張易手下的將領們同樣充滿好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麻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麻麻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