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交易而已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 作者:天麻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諸位同袍,聽聽我的建議如何!”
袁術旁邊的一個人站起身來,此人正是河內太守王匡。
“選擇盟主關係重大,無 ** 路將軍(袁術)或本初將軍(袁紹),均有足夠能力勝任。不過,這確實是個艱難的選擇。我認為不如讓大家共同決定,各位覺得怎麽樣?”
王匡說罷,走到台前拿起一根空白的竹簡,輕輕揮劍,使得一張張竹簡片落在地麵。他撿起來後,依次分發給在場的各位英雄。
“請大家在公路將軍與本初將軍間做出選擇,多數所願者,便是聯軍的盟主,諸位意下如何?”
眾人反應熱烈,尤其是袁術一派更是激動不已。帳篷中自然而然形成了三派人馬,一支持袁術,一支持袁紹,還有一些則選擇了站在張易這邊。
盡管外表上不動聲色,袁術內心卻滿是欣慰,因為他確信沒有錯看了張易!張易發明的犁給他帶來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突破,還有巨大的聲譽。此刻,勝利似乎唾手可得!
大家開始忙碌起來,在竹簡片上寫下支持者的名字。雖然袁術的計劃幾乎無懈可擊,但忽略了一點——曹操的存在。
曹操,那位刺殺董卓未遂的英雄,是這次聯軍行動的實際推動者。盡管他的家世曾使他在士人階層中處於不利地位,但他勇闖禁宮的行為贏得了像孫堅和公孫瓚這樣的豪傑的尊重。
見到曹操獨樹一幟地站立於三分天下之外,有幾個原先猶豫不決的人也慢慢走向了他那邊。
此景令袁術麵色驟變,還未待他統計出確切的人數分配,各路諸侯已將各自的意願銘刻於簡,開始依次宣布他們的支持對象。
最終的結果,八比八打成平手。袁術臉色陰沉,而袁紹則保持一貫的從容不迫。
所有人都將視線集中在最後一個發聲的孫堅身上,因為他與袁術之間的不合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此時,袁紹一方的目光都聚焦在孫堅身上,等待著他口中的決定。
袁術暗中咒罵著:“這 ** 的……”
雖然他對孫堅確實有所不滿,但這並未到達無法修補的地步。如果孫堅明確表示支持袁紹,那兩人的關係就真正變得不可挽迴了。
曾經,謀士閻象建議過,袁術應當首先利用孫堅為自己的利益奮戰,當後者失去了使用價值後再采取行動不遲。基於這一點考慮,加上對當前局勢的理解,袁術在孫堅即將發言之際高聲道出了自己的意見:“好吧,既然如此,不如我們就暫時擱置個人紛爭,共赴伐董大事為重。這個盟主的位置,我就讓給袁紹吧!”
說完這番話,袁術故作大方地坐迴了自己的位置,還特意看了一眼袁紹,那意思似乎在說:小子,這盟主的位子是我主動讓給你的!
而袁紹則是一副仿佛吞下了惡果般難受的表情。
實際上,袁術這種‘慷慨讓位’的行為並不必要。隻需稍微想想就明白,與袁紹有著明顯矛盾的孫堅更有可能投票給前者。
聽到這一切的張易與劉伯溫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的眼神中讀出了相同的情緒。
呀!真是有意思!
確定了盟主後,大家紛紛上前見禮,然後各自迴營準備次日繼續議事。
“這袁術的選擇真出乎我的意料!”
歸途中,四周無人時,張易開口說。
“其實也不奇怪,孫堅那會表情冰冷,似乎完全不理會袁術,一副決心借此次事件與袁術劃清界限的模樣。”
“袁術主動提出放棄爭搶盟主的位置,也是臨時讓孫堅緩了這層顧慮,不再急於與袁術切割開來。”
“這樣一來,袁術和孫堅仍然是盟友關係,按主公的說法,袁術還能進一步利用孫堅。”
劉伯溫微笑著說。
袁術這樣處理後,還能暫時得到孫堅的支持。
如果任由孫堅表態,兩個人的關係可能就破裂了,袁術什麽都撈不到了!
對比之下,孰輕孰重,十分清楚。
“這些我都明白,隻是沒想到,袁公路居然也有這明智的一麵!”
張易笑道。
笑了一會兒,他收起笑容:“哦,還有件事,軍師給個建議!”
“我打算招募張邈和公孫瓚麾下一名人物,有沒有什麽辦法?”
“這幾人在他們的部隊裏並不受重用!”
臨末了,張易補充了一句。
雖然參與盟會了,但真正重要的事情還得抓緊處理。
挖人才嘛!
“嗬嗬,這件事很簡單,交易即可!”
劉伯溫毫不思索,直接給出方案。
如果是厲害的角色,劉伯溫可能還要多費點腦子考慮策略。
但這裏不過是有名不見經傳的幾個人,不值他大動幹戈。
四字,交易而已。
“幽州公孫瓚,馬匹極佳,但他軍隊的補給卻是不夠,我們可以上前用帶來的弓弦和箭矢換取他一隊白馬義從。屆時主公隻選那位感興趣的人物即可。”
“至於陳留張邈,裝備不缺,唯獨缺馬匹,我們可以以不懂陳留地形為由,再用白馬義從來交換一隊了解陳留地理環境的人馬來。”
劉伯溫詳述著計劃。
說到底,張易隻需要用一點剩餘的弓弦和箭矢做交換,用從公孫瓚那裏得到的一隊兵,轉手從張邈那獲得他想要的人才。
張易點點頭,微笑答道:“就是這樣了,不過時機要晚一些。”
等到公孫瓚遇到困難時再出援手相助,那時再提條件,不怕他不答應。
因為這白馬義從實在太有價值了,張易也擔憂公孫瓚是否會一口迴絕。
等幫助了公孫瓚,利用這點情誼給他施加些影響,他就不會輕易拒絕了。
至於何時公孫瓚有難,這個問題……
其實隻要張易願意,任何時刻都能讓公孫瓚陷入危機。
四人迴到營區時,嶽飛已領兵搭好了帳篷,張易直接進了營帳,發現其他人早就在等待。
“請董卓釋放天子,並警告他若不悔改,我張易與他斷交!”
張易邊走邊吩咐公達寫信。
“是!”
荀攸答應後,馬上跪坐寫下信件。
“群英聯合討逆,相信董卓早已接到風聲,明日很可能有一番惡戰。”
張易提醒道。
眾將不僅毫無懼色,反而精神振奮。這是他們長久以來期盼的日子——英雄上戰場,才是男兒本色。
“各位看看這份地圖,我們剛剛進駐營地,已事先派人勘查了一番情況。”
寫完信,荀攸交給了騎兵傳遞,並解釋說道。
說著取出地圖掛在牆上。
“主公,平津渡口處,袁紹、並州的張揚和冀州的韓馥分別部署有一萬人的軍隊。”
“西涼的馬騰率領二萬大軍正逼近長安,隻待我們有所動作,他便會立即向東進發。其他各方諸侯也已將所有兵力集中於酸棗,隻待命令下達,即可全數向西進攻。”
“如果再加上位於洛陽以南,魏延將軍手下的白虎軍一萬和朱雀軍、青龍軍各五千的人馬,我們實際上已經把洛陽層層包圍起來了!”
荀攸微笑著說。
張易輕輕搖了搖頭,“魏延他們不可輕易調動,再說即便魏延可以出兵,也不能草率行事。”
洛陽南臨崇山峻嶺,僅有一座長年關閉且已被董卓用巨石封死的伊闕關。中間還隔有黃河天然屏障。
即使張易的勢力距離洛陽很近,也必須向東繞過這段路,通過虎牢關進入洛陽。此外沒有其他道路可行。
“通知所有人做好準備,明日將領們要隨我去參加會盟,鵬舉和嗣業兩位留下。”
張易說,他認為必須有人負責統帥軍隊。
聯盟軍隊的夜間格外寧靜,沒有預想中的喧囂繁華。似乎每個人都清楚即將迎來血戰,也沒有心思娛樂,而是早早地休息以便養精蓄銳,迎接明天的大仗。
“各位,董卓的軍隊已經來到!”
次日,在聯軍的大帳內,袁紹神色凝重,手持情報向其他諸侯通報。
“董卓派遣部將華雄鎮守虎牢關,他是我們的第一個障礙。”
話未落,孫堅立刻挺身而出,睥睨四周,不屑地說:“區區華雄,又怎能入我的法眼?堅願意出任先鋒,為大軍開路。”
“太好了!孫破虜真乃英雄人物,就讓你擔任先鋒,向虎牢關進發!”
袁紹極為欣慰,正苦於不知怎樣任命先鋒,這孫堅就自告奮勇,確實很有誠意。
他看著袁術沉思良久,臉上露出微笑後,果斷地說道:“我想請公璐擔任我軍糧秣主管,所有人的糧食與武器都運到這裏由他管理調配。不知各位意見如何?”
袁紹深知袁術是什麽樣的人,讓袁術負責糧食管理無異於讓老鼠看守糧倉。他的目的是貶損袁術的名譽,若他私自處理軍糧的消息一旦傳出,必將嚴重影響其聲譽。
盡管聽似沒有問題,但張易絕不會輕率答應。
畢竟現在推選階段結束,他與袁術的地盤相鄰,將來勢必會產生衝突。
袁術絕不會放過此機會針對張易。
張易斷然不願冒著 ** 自己部隊的風險讓袁術牟利。
張易隨即起身,朗聲道:“請慢,本初兄這建議,我不敢苟同。”
“雲驥有何高見啊?”
袁紹麵帶笑容,好像根本不在乎剛才提出反對的人就是張易。
袁術旁邊的一個人站起身來,此人正是河內太守王匡。
“選擇盟主關係重大,無 ** 路將軍(袁術)或本初將軍(袁紹),均有足夠能力勝任。不過,這確實是個艱難的選擇。我認為不如讓大家共同決定,各位覺得怎麽樣?”
王匡說罷,走到台前拿起一根空白的竹簡,輕輕揮劍,使得一張張竹簡片落在地麵。他撿起來後,依次分發給在場的各位英雄。
“請大家在公路將軍與本初將軍間做出選擇,多數所願者,便是聯軍的盟主,諸位意下如何?”
眾人反應熱烈,尤其是袁術一派更是激動不已。帳篷中自然而然形成了三派人馬,一支持袁術,一支持袁紹,還有一些則選擇了站在張易這邊。
盡管外表上不動聲色,袁術內心卻滿是欣慰,因為他確信沒有錯看了張易!張易發明的犁給他帶來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突破,還有巨大的聲譽。此刻,勝利似乎唾手可得!
大家開始忙碌起來,在竹簡片上寫下支持者的名字。雖然袁術的計劃幾乎無懈可擊,但忽略了一點——曹操的存在。
曹操,那位刺殺董卓未遂的英雄,是這次聯軍行動的實際推動者。盡管他的家世曾使他在士人階層中處於不利地位,但他勇闖禁宮的行為贏得了像孫堅和公孫瓚這樣的豪傑的尊重。
見到曹操獨樹一幟地站立於三分天下之外,有幾個原先猶豫不決的人也慢慢走向了他那邊。
此景令袁術麵色驟變,還未待他統計出確切的人數分配,各路諸侯已將各自的意願銘刻於簡,開始依次宣布他們的支持對象。
最終的結果,八比八打成平手。袁術臉色陰沉,而袁紹則保持一貫的從容不迫。
所有人都將視線集中在最後一個發聲的孫堅身上,因為他與袁術之間的不合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此時,袁紹一方的目光都聚焦在孫堅身上,等待著他口中的決定。
袁術暗中咒罵著:“這 ** 的……”
雖然他對孫堅確實有所不滿,但這並未到達無法修補的地步。如果孫堅明確表示支持袁紹,那兩人的關係就真正變得不可挽迴了。
曾經,謀士閻象建議過,袁術應當首先利用孫堅為自己的利益奮戰,當後者失去了使用價值後再采取行動不遲。基於這一點考慮,加上對當前局勢的理解,袁術在孫堅即將發言之際高聲道出了自己的意見:“好吧,既然如此,不如我們就暫時擱置個人紛爭,共赴伐董大事為重。這個盟主的位置,我就讓給袁紹吧!”
說完這番話,袁術故作大方地坐迴了自己的位置,還特意看了一眼袁紹,那意思似乎在說:小子,這盟主的位子是我主動讓給你的!
而袁紹則是一副仿佛吞下了惡果般難受的表情。
實際上,袁術這種‘慷慨讓位’的行為並不必要。隻需稍微想想就明白,與袁紹有著明顯矛盾的孫堅更有可能投票給前者。
聽到這一切的張易與劉伯溫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的眼神中讀出了相同的情緒。
呀!真是有意思!
確定了盟主後,大家紛紛上前見禮,然後各自迴營準備次日繼續議事。
“這袁術的選擇真出乎我的意料!”
歸途中,四周無人時,張易開口說。
“其實也不奇怪,孫堅那會表情冰冷,似乎完全不理會袁術,一副決心借此次事件與袁術劃清界限的模樣。”
“袁術主動提出放棄爭搶盟主的位置,也是臨時讓孫堅緩了這層顧慮,不再急於與袁術切割開來。”
“這樣一來,袁術和孫堅仍然是盟友關係,按主公的說法,袁術還能進一步利用孫堅。”
劉伯溫微笑著說。
袁術這樣處理後,還能暫時得到孫堅的支持。
如果任由孫堅表態,兩個人的關係可能就破裂了,袁術什麽都撈不到了!
對比之下,孰輕孰重,十分清楚。
“這些我都明白,隻是沒想到,袁公路居然也有這明智的一麵!”
張易笑道。
笑了一會兒,他收起笑容:“哦,還有件事,軍師給個建議!”
“我打算招募張邈和公孫瓚麾下一名人物,有沒有什麽辦法?”
“這幾人在他們的部隊裏並不受重用!”
臨末了,張易補充了一句。
雖然參與盟會了,但真正重要的事情還得抓緊處理。
挖人才嘛!
“嗬嗬,這件事很簡單,交易即可!”
劉伯溫毫不思索,直接給出方案。
如果是厲害的角色,劉伯溫可能還要多費點腦子考慮策略。
但這裏不過是有名不見經傳的幾個人,不值他大動幹戈。
四字,交易而已。
“幽州公孫瓚,馬匹極佳,但他軍隊的補給卻是不夠,我們可以上前用帶來的弓弦和箭矢換取他一隊白馬義從。屆時主公隻選那位感興趣的人物即可。”
“至於陳留張邈,裝備不缺,唯獨缺馬匹,我們可以以不懂陳留地形為由,再用白馬義從來交換一隊了解陳留地理環境的人馬來。”
劉伯溫詳述著計劃。
說到底,張易隻需要用一點剩餘的弓弦和箭矢做交換,用從公孫瓚那裏得到的一隊兵,轉手從張邈那獲得他想要的人才。
張易點點頭,微笑答道:“就是這樣了,不過時機要晚一些。”
等到公孫瓚遇到困難時再出援手相助,那時再提條件,不怕他不答應。
因為這白馬義從實在太有價值了,張易也擔憂公孫瓚是否會一口迴絕。
等幫助了公孫瓚,利用這點情誼給他施加些影響,他就不會輕易拒絕了。
至於何時公孫瓚有難,這個問題……
其實隻要張易願意,任何時刻都能讓公孫瓚陷入危機。
四人迴到營區時,嶽飛已領兵搭好了帳篷,張易直接進了營帳,發現其他人早就在等待。
“請董卓釋放天子,並警告他若不悔改,我張易與他斷交!”
張易邊走邊吩咐公達寫信。
“是!”
荀攸答應後,馬上跪坐寫下信件。
“群英聯合討逆,相信董卓早已接到風聲,明日很可能有一番惡戰。”
張易提醒道。
眾將不僅毫無懼色,反而精神振奮。這是他們長久以來期盼的日子——英雄上戰場,才是男兒本色。
“各位看看這份地圖,我們剛剛進駐營地,已事先派人勘查了一番情況。”
寫完信,荀攸交給了騎兵傳遞,並解釋說道。
說著取出地圖掛在牆上。
“主公,平津渡口處,袁紹、並州的張揚和冀州的韓馥分別部署有一萬人的軍隊。”
“西涼的馬騰率領二萬大軍正逼近長安,隻待我們有所動作,他便會立即向東進發。其他各方諸侯也已將所有兵力集中於酸棗,隻待命令下達,即可全數向西進攻。”
“如果再加上位於洛陽以南,魏延將軍手下的白虎軍一萬和朱雀軍、青龍軍各五千的人馬,我們實際上已經把洛陽層層包圍起來了!”
荀攸微笑著說。
張易輕輕搖了搖頭,“魏延他們不可輕易調動,再說即便魏延可以出兵,也不能草率行事。”
洛陽南臨崇山峻嶺,僅有一座長年關閉且已被董卓用巨石封死的伊闕關。中間還隔有黃河天然屏障。
即使張易的勢力距離洛陽很近,也必須向東繞過這段路,通過虎牢關進入洛陽。此外沒有其他道路可行。
“通知所有人做好準備,明日將領們要隨我去參加會盟,鵬舉和嗣業兩位留下。”
張易說,他認為必須有人負責統帥軍隊。
聯盟軍隊的夜間格外寧靜,沒有預想中的喧囂繁華。似乎每個人都清楚即將迎來血戰,也沒有心思娛樂,而是早早地休息以便養精蓄銳,迎接明天的大仗。
“各位,董卓的軍隊已經來到!”
次日,在聯軍的大帳內,袁紹神色凝重,手持情報向其他諸侯通報。
“董卓派遣部將華雄鎮守虎牢關,他是我們的第一個障礙。”
話未落,孫堅立刻挺身而出,睥睨四周,不屑地說:“區區華雄,又怎能入我的法眼?堅願意出任先鋒,為大軍開路。”
“太好了!孫破虜真乃英雄人物,就讓你擔任先鋒,向虎牢關進發!”
袁紹極為欣慰,正苦於不知怎樣任命先鋒,這孫堅就自告奮勇,確實很有誠意。
他看著袁術沉思良久,臉上露出微笑後,果斷地說道:“我想請公璐擔任我軍糧秣主管,所有人的糧食與武器都運到這裏由他管理調配。不知各位意見如何?”
袁紹深知袁術是什麽樣的人,讓袁術負責糧食管理無異於讓老鼠看守糧倉。他的目的是貶損袁術的名譽,若他私自處理軍糧的消息一旦傳出,必將嚴重影響其聲譽。
盡管聽似沒有問題,但張易絕不會輕率答應。
畢竟現在推選階段結束,他與袁術的地盤相鄰,將來勢必會產生衝突。
袁術絕不會放過此機會針對張易。
張易斷然不願冒著 ** 自己部隊的風險讓袁術牟利。
張易隨即起身,朗聲道:“請慢,本初兄這建議,我不敢苟同。”
“雲驥有何高見啊?”
袁紹麵帶笑容,好像根本不在乎剛才提出反對的人就是張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