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隱形人
四合院:重生60,開局懸壺濟世 作者:北澤的劉家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由於兩人推波助瀾還沒等到周海洋真正履職,“破銅爛鐵周”的名聲已經廣泛傳播開了,一頓飯功夫綽號已然流傳開來,沒人考慮當事人的意願如何反正綽號就是這麽隨意產生的。
迴到家裏的路上雖然眾人對他依舊充滿好奇觀望但此刻他已經著手運用前世積累的工程知識。
過去幾十年來都在從事工業研發的工作,製造一個假肢對他來說難度不大關鍵是缺少高質量材料。
以前缺東西可以通過係統兌換而來現在失去了那個便利渠道,再想獲得珍貴物資幾乎是難上加難。
要是有可能的話真希望能采用鈦合金製作用以減輕整體重量的同時保證堅固程度另外還需要優質矽膠、良好透氣性的布料還有防滑彈性的鞋底組件等等。
然而現狀下他能使用的僅有鋼鐵、塑料與木頭,即便條件艱苦也比目前狀態要好得多畢竟忍受眾人異樣注視更為痛苦。
休息片刻後他又吃些東西就開始動手利用特殊能力嚐試給自己塑造一隻新腿。
缺乏天然橡膠有些麻煩但他不想再多拖延即便使用棉絮暫時充當代替物也能緩解當下窘境相較接受外界審視的目光實在劃算多了。
基於先前經驗設計並未遇到重大阻礙空間賦予的能力一如既往可靠可調節物質微觀屬性重塑物件形狀非常容易。
沒多久周海洋就弄出了一隻帶有關節構造的義肢穿上試驗感覺塑料材質太僵硬鋼板重量太大剛走幾下左半身肌肉就開始疲勞這是不可避免需要不斷加強訓練的問題長期不活動導致肌肉萎縮力量不足接下來的任務便是反複練習恢複正常步行功能有信心數月之後能夠基本做到正常行動即使慢跑亦可應付自如。
...
晚上來臨,家裏人都在觀察他的一舉一動。
小孩按他個人獨特方式表達觀點奶奶則隨意敷衍幾句心思放在考量這個年輕人是否有價值可挖掘。
趁著夜深開始改良義肢思考如何合理解釋來源於是偽造了一些工具擺在裏間房間營造氛圍以便日後解說通。
第二天早上光線透過窗戶照進來映在他桌麵上圖紙紙堆之中仿佛看見未來的曙光。
對於未來生活規劃逐漸成型首先清楚掌握自身優勢發揮潛能即可無憂度日關鍵是如何恰當應用特有技能讓其產生效益最大化。
經過一係列測試得知除了物品儲存運輸外曾經熟悉的複製粘貼實體功能恢複並且對生物同樣生效驚喜之餘再次確認該能力實際效用。
從最初的小動物擴展嚐試直至水量耗盡為止整個過程令人振奮異常同時也意識到巨大潛力和可能隨之產生的複雜情況。
當晚大量複製蚊蟲釋放後引發集體恐慌場麵頗為壯觀。
無數蚊子集結形成烏雲般的
林峰也在留意這些奇特的蚊子。
通常來說,蚊子是獨來獨往的生物,很少會形成群體行動。
但眼前的這群蚊子卻不同,它們似乎有隻領頭的,所有蚊子都圍繞著這隻領頭者飛行。
難道是因為其他蚊子都是某個特殊空間製造出來的複製品?林峰不得不如此推測。
當這股蚊群接近他家房子時,林峰果斷地使用最快的手段將那為首的蚊子再次收入到他的專屬空間中。
頓時,剩餘的蚊群失去了指揮,迅速散去,四處逃離。
喘了口氣,林峰意識到這樣的狀況若規模擴大上百倍,足以對人的生命造成威脅。
迴想起剛才的情景,他還真有點後怕。
心存歉意的林峰在專屬空間裏將那些捕捉到的蚊子完全分解,確保不留下隱患。
待蚊群徹底消失後,眾鄰居才敢從屋內走出。
“這真是奇怪了,這麽大一群蚊子我還是頭一次見呢,那嗡嗡聲簡直像機器開動一樣。”張強站到院子裏和周圍的住戶議論道。
“何止是奇怪呀,我記得長輩提起過類似的現象——成群結隊的蚊蟲聚集不是為了財就是為害人!”某個小角落突然冒出來一聲評論。
“什麽人在胡說八道?如今是文明社會了,禁止傳播迷信言論!”作為長輩,劉大叔一喝令就讓剛才講話的人噤了聲。
但這句話確實產生了一定的效果,院中的眾人漸漸都返迴家中,各自關門閉窗。
或許他們並不是真害怕鬼神,隻是外麵的蚊蟲實在讓人難以忍受。
畢竟即使迴到屋裏悶熱些,起碼沒有惱人的飛蟲。
而那些尚未離開的蚊子仍舊可能隱藏在哪裏隨時準備發動襲擊。
林峰心裏默默致歉:差點釀成大禍。
好在最終化險為夷,不過的確給左鄰右舍帶來了不便。
從此之後,他決定小心再小心。
次日清晨,吃完昨晚剩菜的林峰拿起水桶打水開始清理居家環境。
盡管他知道利用自身擁有的能力可以使打掃工作輕鬆完成——不論是充當清潔機、吸塵器或者除濕機,可是親手勞動依然是個不錯的生活方式。
花費兩個鍾頭把住所打理整齊,並調節了空氣濕度,可那種發黴的味道依然難以散去。
“看來得想辦法解決通風問題,在南牆上添個門或窗可能會改善。”一邊想著方案可行性,林峰一邊研究房屋格局。
在這個時代青磚瓦房並非每戶都有餘力建造理想中的堅固構造。
單是他所住的那個庭院而言,主體房間雖然還算結實,可他自己這一間偏屋顯然有些粗糙簡陋。
仔細評估一番後,一個改造計劃初步成型。
憑借現有的資源財富,翻修改善一麵牆並不算太難,而且隻需增加必要的窗和門足矣。
他已經規劃好未來居住布局:保留一間臥房足夠滿足需求,剩下則改造為屬於自己的手工工作室。
現在維修類的手藝還是很受歡迎的行業選擇。
哪怕賺不到巨額財富至少保障生活基本不成問題。
更何況借助特殊的技能加持,林峰相信日後一定能實現舒適安穩的生活願景。
翌日晨光微亮,林峰攜帶雙拐出門直奔公交站牌,經過幾番換乘很快便抵達了目標地點——德仁醫院。
在前世記憶裏,這個地方久負盛名以骨科治療見長,因此關於輔助器具方麵的技術水平自然也屬上乘之選。
排號等待之際,觀察著大廳熙攘的就診病人之中,不少殘疾患者正輪候就醫。
置身這樣環境中使自己感到不再孤單獨特,仿佛融入了一個特殊集體獲得勇氣支撐。
約莫半小時後終於叫到了他的序號。
進入診室落座對麵,年約五旬的大夫與旁側身披白衣年輕女士分列兩旁。
\"林峰吧?”年輕女士頭也不抬核對著信息詢問新來的訪客。
\"沒錯,我正是林峰。
\"
\"嗯,你哪方麵不適麽?”仍由她率先發問。
\"醫生同誌您好,我不是看病的,今天是打算配置一副假肢來嚐試。
無需顧慮是否占用您時間,我想明確說明主題較為合適。”
聽聞此話對方抬起頭露出疑惑目光,“哦?需要配製腿部假肢嗎?”
點頭應答並指出是左側小腿部位。
隨即被連續詢問傷勢情況何時受傷恢複狀態及年齡是否有陪伴家屬等諸多問題相繼冒出。
\"我是獨自來的,目前一個人也沒有親屬關係可談了。
這腿受傷已經有十多年曆史了,今年正好二十周歲。
過去從未佩戴過假肢裝置,所以這次算是首例定製需求。
\"耐心迴答完畢後
而且,這種金屬合金的質量遠比他自己製作的那個要好,輕便了許多。
等會兒迴去,他打算對其進行改裝,至少得加上關節裝置,這樣走路才能更像一個正常人。
當陳大力再次邁入四合院的時候,一瘸一拐地走進來。
大家都好奇地看著他,畢竟那個年代佩戴假肢的人不多,大多隻在街上匆匆瞥見幾眼。
現在突然出現在身邊,難免引起眾人的興趣。
尤其是孩子們,比如豆芽兒。
他一看到進來的陳大力,就冒出一句話,讓陳大力瞬間氣炸。
“哎呀,殘廢大嬸啊,你的假腳能摘下來讓我看看嗎?”
---
陳大力對這個搗蛋的孩子無話可說,為什麽老是針對他?
被叫錯稱唿也就罷了,竟然還讓他把假肢拆下給玩,未免太不像話了吧。
陳大力沒搭理他們,徑直朝自己房間走去。
既表明了他對這個外號的抗議,同時符合這幾天他故意保持的孤僻性格。
避免麻煩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人覺得你難以相處,對什麽都表現出不感興趣的態度。
時間久了,自己就成了別人眼中的隱形人,麻煩也就會遠離。
不過對於豆芽兒這種類型是個例外。
他總覺得這樣的性格最好欺負,欺軟怕硬的本質暴露無疑。
看到陳大力不理自己,他便吆喝著一群小孩圍著院子叫:“殘廢大嬸!殘廢大嬸!”
“如果再這樣喊我,小心我揍你們!你們怎麽沒家教呢?這麽對待他人算什麽禮儀?我家大人可能舍不得教訓,我可沒那麽心軟,快給我滾開!”
陳大力兇神惡煞的樣子真的嚇得其他孩子都停下了腳步。
然而,豆芽兒是個例外,同樣氣勢洶洶地質問陳大力:“就你會神氣?你還不是個靠撿垃圾過活的人,一個月賺的才頂我媽的一半,聽奶奶說,你就是個廢材!”
迴到家裏的路上雖然眾人對他依舊充滿好奇觀望但此刻他已經著手運用前世積累的工程知識。
過去幾十年來都在從事工業研發的工作,製造一個假肢對他來說難度不大關鍵是缺少高質量材料。
以前缺東西可以通過係統兌換而來現在失去了那個便利渠道,再想獲得珍貴物資幾乎是難上加難。
要是有可能的話真希望能采用鈦合金製作用以減輕整體重量的同時保證堅固程度另外還需要優質矽膠、良好透氣性的布料還有防滑彈性的鞋底組件等等。
然而現狀下他能使用的僅有鋼鐵、塑料與木頭,即便條件艱苦也比目前狀態要好得多畢竟忍受眾人異樣注視更為痛苦。
休息片刻後他又吃些東西就開始動手利用特殊能力嚐試給自己塑造一隻新腿。
缺乏天然橡膠有些麻煩但他不想再多拖延即便使用棉絮暫時充當代替物也能緩解當下窘境相較接受外界審視的目光實在劃算多了。
基於先前經驗設計並未遇到重大阻礙空間賦予的能力一如既往可靠可調節物質微觀屬性重塑物件形狀非常容易。
沒多久周海洋就弄出了一隻帶有關節構造的義肢穿上試驗感覺塑料材質太僵硬鋼板重量太大剛走幾下左半身肌肉就開始疲勞這是不可避免需要不斷加強訓練的問題長期不活動導致肌肉萎縮力量不足接下來的任務便是反複練習恢複正常步行功能有信心數月之後能夠基本做到正常行動即使慢跑亦可應付自如。
...
晚上來臨,家裏人都在觀察他的一舉一動。
小孩按他個人獨特方式表達觀點奶奶則隨意敷衍幾句心思放在考量這個年輕人是否有價值可挖掘。
趁著夜深開始改良義肢思考如何合理解釋來源於是偽造了一些工具擺在裏間房間營造氛圍以便日後解說通。
第二天早上光線透過窗戶照進來映在他桌麵上圖紙紙堆之中仿佛看見未來的曙光。
對於未來生活規劃逐漸成型首先清楚掌握自身優勢發揮潛能即可無憂度日關鍵是如何恰當應用特有技能讓其產生效益最大化。
經過一係列測試得知除了物品儲存運輸外曾經熟悉的複製粘貼實體功能恢複並且對生物同樣生效驚喜之餘再次確認該能力實際效用。
從最初的小動物擴展嚐試直至水量耗盡為止整個過程令人振奮異常同時也意識到巨大潛力和可能隨之產生的複雜情況。
當晚大量複製蚊蟲釋放後引發集體恐慌場麵頗為壯觀。
無數蚊子集結形成烏雲般的
林峰也在留意這些奇特的蚊子。
通常來說,蚊子是獨來獨往的生物,很少會形成群體行動。
但眼前的這群蚊子卻不同,它們似乎有隻領頭的,所有蚊子都圍繞著這隻領頭者飛行。
難道是因為其他蚊子都是某個特殊空間製造出來的複製品?林峰不得不如此推測。
當這股蚊群接近他家房子時,林峰果斷地使用最快的手段將那為首的蚊子再次收入到他的專屬空間中。
頓時,剩餘的蚊群失去了指揮,迅速散去,四處逃離。
喘了口氣,林峰意識到這樣的狀況若規模擴大上百倍,足以對人的生命造成威脅。
迴想起剛才的情景,他還真有點後怕。
心存歉意的林峰在專屬空間裏將那些捕捉到的蚊子完全分解,確保不留下隱患。
待蚊群徹底消失後,眾鄰居才敢從屋內走出。
“這真是奇怪了,這麽大一群蚊子我還是頭一次見呢,那嗡嗡聲簡直像機器開動一樣。”張強站到院子裏和周圍的住戶議論道。
“何止是奇怪呀,我記得長輩提起過類似的現象——成群結隊的蚊蟲聚集不是為了財就是為害人!”某個小角落突然冒出來一聲評論。
“什麽人在胡說八道?如今是文明社會了,禁止傳播迷信言論!”作為長輩,劉大叔一喝令就讓剛才講話的人噤了聲。
但這句話確實產生了一定的效果,院中的眾人漸漸都返迴家中,各自關門閉窗。
或許他們並不是真害怕鬼神,隻是外麵的蚊蟲實在讓人難以忍受。
畢竟即使迴到屋裏悶熱些,起碼沒有惱人的飛蟲。
而那些尚未離開的蚊子仍舊可能隱藏在哪裏隨時準備發動襲擊。
林峰心裏默默致歉:差點釀成大禍。
好在最終化險為夷,不過的確給左鄰右舍帶來了不便。
從此之後,他決定小心再小心。
次日清晨,吃完昨晚剩菜的林峰拿起水桶打水開始清理居家環境。
盡管他知道利用自身擁有的能力可以使打掃工作輕鬆完成——不論是充當清潔機、吸塵器或者除濕機,可是親手勞動依然是個不錯的生活方式。
花費兩個鍾頭把住所打理整齊,並調節了空氣濕度,可那種發黴的味道依然難以散去。
“看來得想辦法解決通風問題,在南牆上添個門或窗可能會改善。”一邊想著方案可行性,林峰一邊研究房屋格局。
在這個時代青磚瓦房並非每戶都有餘力建造理想中的堅固構造。
單是他所住的那個庭院而言,主體房間雖然還算結實,可他自己這一間偏屋顯然有些粗糙簡陋。
仔細評估一番後,一個改造計劃初步成型。
憑借現有的資源財富,翻修改善一麵牆並不算太難,而且隻需增加必要的窗和門足矣。
他已經規劃好未來居住布局:保留一間臥房足夠滿足需求,剩下則改造為屬於自己的手工工作室。
現在維修類的手藝還是很受歡迎的行業選擇。
哪怕賺不到巨額財富至少保障生活基本不成問題。
更何況借助特殊的技能加持,林峰相信日後一定能實現舒適安穩的生活願景。
翌日晨光微亮,林峰攜帶雙拐出門直奔公交站牌,經過幾番換乘很快便抵達了目標地點——德仁醫院。
在前世記憶裏,這個地方久負盛名以骨科治療見長,因此關於輔助器具方麵的技術水平自然也屬上乘之選。
排號等待之際,觀察著大廳熙攘的就診病人之中,不少殘疾患者正輪候就醫。
置身這樣環境中使自己感到不再孤單獨特,仿佛融入了一個特殊集體獲得勇氣支撐。
約莫半小時後終於叫到了他的序號。
進入診室落座對麵,年約五旬的大夫與旁側身披白衣年輕女士分列兩旁。
\"林峰吧?”年輕女士頭也不抬核對著信息詢問新來的訪客。
\"沒錯,我正是林峰。
\"
\"嗯,你哪方麵不適麽?”仍由她率先發問。
\"醫生同誌您好,我不是看病的,今天是打算配置一副假肢來嚐試。
無需顧慮是否占用您時間,我想明確說明主題較為合適。”
聽聞此話對方抬起頭露出疑惑目光,“哦?需要配製腿部假肢嗎?”
點頭應答並指出是左側小腿部位。
隨即被連續詢問傷勢情況何時受傷恢複狀態及年齡是否有陪伴家屬等諸多問題相繼冒出。
\"我是獨自來的,目前一個人也沒有親屬關係可談了。
這腿受傷已經有十多年曆史了,今年正好二十周歲。
過去從未佩戴過假肢裝置,所以這次算是首例定製需求。
\"耐心迴答完畢後
而且,這種金屬合金的質量遠比他自己製作的那個要好,輕便了許多。
等會兒迴去,他打算對其進行改裝,至少得加上關節裝置,這樣走路才能更像一個正常人。
當陳大力再次邁入四合院的時候,一瘸一拐地走進來。
大家都好奇地看著他,畢竟那個年代佩戴假肢的人不多,大多隻在街上匆匆瞥見幾眼。
現在突然出現在身邊,難免引起眾人的興趣。
尤其是孩子們,比如豆芽兒。
他一看到進來的陳大力,就冒出一句話,讓陳大力瞬間氣炸。
“哎呀,殘廢大嬸啊,你的假腳能摘下來讓我看看嗎?”
---
陳大力對這個搗蛋的孩子無話可說,為什麽老是針對他?
被叫錯稱唿也就罷了,竟然還讓他把假肢拆下給玩,未免太不像話了吧。
陳大力沒搭理他們,徑直朝自己房間走去。
既表明了他對這個外號的抗議,同時符合這幾天他故意保持的孤僻性格。
避免麻煩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人覺得你難以相處,對什麽都表現出不感興趣的態度。
時間久了,自己就成了別人眼中的隱形人,麻煩也就會遠離。
不過對於豆芽兒這種類型是個例外。
他總覺得這樣的性格最好欺負,欺軟怕硬的本質暴露無疑。
看到陳大力不理自己,他便吆喝著一群小孩圍著院子叫:“殘廢大嬸!殘廢大嬸!”
“如果再這樣喊我,小心我揍你們!你們怎麽沒家教呢?這麽對待他人算什麽禮儀?我家大人可能舍不得教訓,我可沒那麽心軟,快給我滾開!”
陳大力兇神惡煞的樣子真的嚇得其他孩子都停下了腳步。
然而,豆芽兒是個例外,同樣氣勢洶洶地質問陳大力:“就你會神氣?你還不是個靠撿垃圾過活的人,一個月賺的才頂我媽的一半,聽奶奶說,你就是個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