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憋屈
四合院:重生60,開局懸壺濟世 作者:北澤的劉家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一切收拾好重新鋪在床上後,他也不再想洗澡的事情,而是直接倒頭就睡了。
畢竟現在的首要任務還是讓疲倦的身體得到休息。
而此時院子中的鄰裏們正熱切討論著他這個人——這位新鄰居究竟是什麽樣的背景呢?
消息很快就在大家之間傳開。
“聽說沒?大福那個弟接過他的工作來了,好像還帶著殘疾。”
“怎麽可能嘛,在軋鋼廠這樣的大單位是不可能招收殘疾人的。”另一個人搖搖頭否認了,對廠裏麵的製度顯然很是清楚。
“可是人家明明是李幹事親自送過來的呀!” 那個人言之鑿鑿。
“這就怪了,瘸子進軋鋼廠家屬院了?” 大夥議論紛紛,不少人揣測著,“難道跟哪個領導有瓜葛?”
“不見得啊!按道理說要是真有什麽門路的話,那大福早該有所成就才對。
而且這弟弟看著挺新來的,又哪裏會有什麽特別關係?” 另一位旁觀者好奇不已。
聽的人都點頭附議表示此言合理:沒理由大福得不到的東西輪到這位就能輕鬆拿到手。
同時另一邊的一位長輩李伯家裏也正在談論此事。
“李老啊,那個新來的年輕人是哪路神佛能讓小李特地帶進廠子來交接呢?還明顯是個缺腿的殘障者,這樣的情況也能成為我們的員工之一嗎?” 張鐵山喝了一口酒不解地質問李老說道。
“不清楚具體情況啦!昨天見那小夥子還挺穩重的樣子,並非油腔滑調類型的人。
至於到底為什麽進咱們工廠,還是明天你跑一趟問清吧。” 作為見多識廣的老人李老也無法給出確切答案,隻能囑托晚輩去進一步查明實情。
畢竟這樣一個殘疾人加入重型工廠確實是稀奇古怪得很。
何三則胸有成竹地說: \"無論對方背景多麽深厚,相信三天之內就能摸清楚底細!\"
他也不是空口說大話,因為每天食堂裏總有許多領導用餐的機會最容易獲取小道資訊.對於新成員進入的信息,最多不會超過七十二小時便會真相大白。
當天夜裏整座宿舍樓裏的住客幾乎都知道了有新人到來的消息 - 而且是個肢體傷殘人。
這事兒令許多沒有正式工作鄰居心裏充滿嫉妒,劉大叔昨晚已經因為自己的孩子們無所作為打了一頓,主要也就是嫉妒和對自己孩子沒本事感到不滿。
清晨太陽尚未全升起時,趙大明早早蘇醒了。
多年習慣使然使得他無法保持賴床狀態太久。
正準備起床之時左腿部異樣提醒他又恢複到了現在狀況。
他幹脆
“就這般走來的?得有幾百裏的路程吧?”張主任驚訝得難以掩飾,眼前這年輕人究竟哪裏迸發如此驚人的毅力?
李雲心底也對這位秦大山暗自感歎。
盡管秦大山的記憶模糊,但除非是被某種神秘力量瞬間挪移到此,否則這般遠的距離確實隻能一步步走過來。
“大山啊,你徑直去財務處一趟,就說是我說的,先把喪葬補助拿了。
再領二十斤糧票,也都算我批的。
老王,麻煩你帶他跑一趟做個見證。”
張主任向來體恤下屬,雖說秦大山剛進廠,念在 deceased兄長的情分上,也算仁至義盡。
“謝謝主任!真的謝謝您!”秦大山連忙道謝,這筆幫助正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張主任擺擺手不再多言,隨後推著自行車離開。
“大山,跟我來財務。”老王依舊熱心腸,攙扶了一把剛剛起身的動作有些笨拙的秦大山。
當從財務室出來時,秦大山已然小有所得了。
在這個年份裏,五百塊絕對算作巨款。
有了這筆錢後,他的內心稍稍安定了幾分。
不慌不忙地與老王告別,說自己想在這廠區內轉一轉再返迴宿舍。
軋鋼廠的新成員自然要熟悉一番,雖然日後不過是個負責收集破銅爛鐵的角色,但總算是名正言順的工人。
像新入廠的人一樣轉一圈也是慣例而已。
老王對此毫不介意,叮囑注意安全後便迴門衛室去了。
秦大山對周圍環境熟稔得很,並無多少新鮮之處。
此時的他沒有心思觀賞風光,唯一的念想便是搜尋適合的材料打造義肢——這般跛足而行實則太過吃力。
憑借十幾年間肌肉記憶尚且存在,仍舊顯得十分不方便。
況且,李雲占據此身還不到數日,心理上總有諸多不適。
很快找到了目標區域,一處堆滿了工廠邊角廢料的場地。
不出所料,幾個工人正將加工車間運出來的廢料倒入其中。
“你是什麽人?怎麽跑這裏來了?”一個像是小組負責人的男人疑惑地看著突然出現的秦大山。
“我叫秦大山,您叫我大山就好。
我是昨日剛分進來上班的,聽說我的工作內容就是整理迴收這類廢料,所以前來先了解情況。”
“啥?你幹這個?”對方明顯吃了一驚。
撇開外表暫且不說,哪怕正常人都可能覺得吃力的工作,在眼前這樣一位似乎並不強壯的人身上就更讓人懷疑。
“我不是直接來做這工作的,但是職責大概類似。
主要是管理廢舊物品的歸整之類。”
“兄弟呐,可別硬撐,若實在幹不來最好跟領導說明白,這份差事真不是鬧著玩的。
不是看不起你,以你現在的情況…”
對方沒再說下去,意思已然明了。
“大哥,有人願意收我便已是萬幸,豈敢挑三揀四。
安排下來的任務,我都會盡力而為的。”
聽罷此話,那組長也不好再囉嗦,隻提醒幾句要注意腳下安全,便加入卸車隊伍中繼續忙碌起來。
片刻之後活計完畢,衝秦大山打了聲招唿便拉著車隊走了。
隨後,秦大山裝作認真觀察四周模樣坐下,隨即啟動自身特殊技能。
開始悄然收納這些廢棄物資。
挑選亦需技巧,顯眼大件絕不能動以免引起注意。
主要搜集細碎如鐵屑、鐵渣等物,這類材料往往夾雜不少稀有金屬成分,可謂意外收獲。
不過一會兒,特殊能力容納空間已被填充至近五分之一,按體積換算怕已有過噸重物。
稍作休息之後,起身再次遊走各處角落探尋其餘資源需求。
諸如橡膠製品、塑料件以及木材原料都屬範圍。
可惜前兩樣頗為棘手一時難以找到合用規格;至於後者經過仔細分辨最終才覓得些許適宜品相帶迴滿意而歸朝著廠區食堂方向而去。
畢竟快到用餐時間,作為現持有糧票的一員,在工廠裏就餐無疑更為便捷且節省麻煩,甚至打包帶走還可解決晚飯問題。
拄著雙拐邁步進入食堂的一幕讓很多人駐足觀望。
他們雖常見肢體障礙人士卻從未見過有人在廠內食肆如此模樣現身。
“能開始打飯了嗎?”
“還早呢,起碼得半小時才行。
你是誰?咋到咱們這兒吃飯來了?”
負責配餐崗位的是陳芳姑娘。
第一反應認定可能是某位職工家眷模樣。
“我也是咱廠新員工,昨天才進廠
周海洋並不在意那個帶有職業特征、略顯侮辱性的稱唿。
他此刻也不追求什麽宏圖大業,更不在乎名譽得失,反而覺得越是被忽視越對自己有利。
他的目標是融入人群,最好讓人完全察覺不到他的存在。
不過,周海洋也不是刻意討好別人尋求樂趣的類型,他隻安安靜靜地坐在分飯窗口旁邊,等待開餐時刻到來。
林宇的新飯盒由周海洋製作完成,意外的是,在軋鋼廠這種地方還真能找到不少好材料。
那些堆積如山的鐵屑裏,居然還藏著不鏽鋼部件。
周海洋直接為自己做了一個不鏽鋼飯盒,為了維持低調作風,外麵特意塗了一層軍綠色漆。
這個飯盒樣式很現代化,呈現圓柱形結構分為三層,並且設計了方便攜帶的手提部分。
“哎喲,海洋啊,你這個飯盒還真是不小呢,裝五個饅頭都沒問題!”張芳一邊給他打飯菜一邊用略帶玩笑意味地說道。
周海洋對她的調侃全無迴應,隻要沒觸碰到自己底線就任由她說去吧。
如此態度卻讓張芳感到像是擊在軟棉花上的拳頭,特別憋屈。
但她並非輕易服軟之人更何況身為副廠長情婦的她怎會是個簡單角色。
張芳心中揣測這周海洋要麽是軟弱至極一敲即碎;要麽就是內心極其強硬任外界風雨都無法撼動,但一旦爆發定讓人膽戰心寒。
這類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往往無人願意招惹 。
...
最終,周海洋還是決定不在食堂吃飯,因為他難以承受周圍投來的目光 —— 或好奇或驚訝,不管是善意還是惡意,這些關注讓他渾身不適。
隨便啃了個饅頭後便匆匆收起飯盒準備迴家。
他拄著拐杖行走的模樣加上那誇張大小的容器晃蕩而過時,引得正在用餐的人哄笑起來。
盡管大多數笑聲並沒有惡意,純粹是因為這一幕畫麵本身就充滿喜感,可也有少部分人在幸災樂禍。
像吳石頭以及陳大強這樣的人盡管彼此對立但從成長經曆看總有某些相似之處,他們喜歡拿人開玩笑並且一直以這樣的關係互相挑釁至今。
畢竟現在的首要任務還是讓疲倦的身體得到休息。
而此時院子中的鄰裏們正熱切討論著他這個人——這位新鄰居究竟是什麽樣的背景呢?
消息很快就在大家之間傳開。
“聽說沒?大福那個弟接過他的工作來了,好像還帶著殘疾。”
“怎麽可能嘛,在軋鋼廠這樣的大單位是不可能招收殘疾人的。”另一個人搖搖頭否認了,對廠裏麵的製度顯然很是清楚。
“可是人家明明是李幹事親自送過來的呀!” 那個人言之鑿鑿。
“這就怪了,瘸子進軋鋼廠家屬院了?” 大夥議論紛紛,不少人揣測著,“難道跟哪個領導有瓜葛?”
“不見得啊!按道理說要是真有什麽門路的話,那大福早該有所成就才對。
而且這弟弟看著挺新來的,又哪裏會有什麽特別關係?” 另一位旁觀者好奇不已。
聽的人都點頭附議表示此言合理:沒理由大福得不到的東西輪到這位就能輕鬆拿到手。
同時另一邊的一位長輩李伯家裏也正在談論此事。
“李老啊,那個新來的年輕人是哪路神佛能讓小李特地帶進廠子來交接呢?還明顯是個缺腿的殘障者,這樣的情況也能成為我們的員工之一嗎?” 張鐵山喝了一口酒不解地質問李老說道。
“不清楚具體情況啦!昨天見那小夥子還挺穩重的樣子,並非油腔滑調類型的人。
至於到底為什麽進咱們工廠,還是明天你跑一趟問清吧。” 作為見多識廣的老人李老也無法給出確切答案,隻能囑托晚輩去進一步查明實情。
畢竟這樣一個殘疾人加入重型工廠確實是稀奇古怪得很。
何三則胸有成竹地說: \"無論對方背景多麽深厚,相信三天之內就能摸清楚底細!\"
他也不是空口說大話,因為每天食堂裏總有許多領導用餐的機會最容易獲取小道資訊.對於新成員進入的信息,最多不會超過七十二小時便會真相大白。
當天夜裏整座宿舍樓裏的住客幾乎都知道了有新人到來的消息 - 而且是個肢體傷殘人。
這事兒令許多沒有正式工作鄰居心裏充滿嫉妒,劉大叔昨晚已經因為自己的孩子們無所作為打了一頓,主要也就是嫉妒和對自己孩子沒本事感到不滿。
清晨太陽尚未全升起時,趙大明早早蘇醒了。
多年習慣使然使得他無法保持賴床狀態太久。
正準備起床之時左腿部異樣提醒他又恢複到了現在狀況。
他幹脆
“就這般走來的?得有幾百裏的路程吧?”張主任驚訝得難以掩飾,眼前這年輕人究竟哪裏迸發如此驚人的毅力?
李雲心底也對這位秦大山暗自感歎。
盡管秦大山的記憶模糊,但除非是被某種神秘力量瞬間挪移到此,否則這般遠的距離確實隻能一步步走過來。
“大山啊,你徑直去財務處一趟,就說是我說的,先把喪葬補助拿了。
再領二十斤糧票,也都算我批的。
老王,麻煩你帶他跑一趟做個見證。”
張主任向來體恤下屬,雖說秦大山剛進廠,念在 deceased兄長的情分上,也算仁至義盡。
“謝謝主任!真的謝謝您!”秦大山連忙道謝,這筆幫助正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張主任擺擺手不再多言,隨後推著自行車離開。
“大山,跟我來財務。”老王依舊熱心腸,攙扶了一把剛剛起身的動作有些笨拙的秦大山。
當從財務室出來時,秦大山已然小有所得了。
在這個年份裏,五百塊絕對算作巨款。
有了這筆錢後,他的內心稍稍安定了幾分。
不慌不忙地與老王告別,說自己想在這廠區內轉一轉再返迴宿舍。
軋鋼廠的新成員自然要熟悉一番,雖然日後不過是個負責收集破銅爛鐵的角色,但總算是名正言順的工人。
像新入廠的人一樣轉一圈也是慣例而已。
老王對此毫不介意,叮囑注意安全後便迴門衛室去了。
秦大山對周圍環境熟稔得很,並無多少新鮮之處。
此時的他沒有心思觀賞風光,唯一的念想便是搜尋適合的材料打造義肢——這般跛足而行實則太過吃力。
憑借十幾年間肌肉記憶尚且存在,仍舊顯得十分不方便。
況且,李雲占據此身還不到數日,心理上總有諸多不適。
很快找到了目標區域,一處堆滿了工廠邊角廢料的場地。
不出所料,幾個工人正將加工車間運出來的廢料倒入其中。
“你是什麽人?怎麽跑這裏來了?”一個像是小組負責人的男人疑惑地看著突然出現的秦大山。
“我叫秦大山,您叫我大山就好。
我是昨日剛分進來上班的,聽說我的工作內容就是整理迴收這類廢料,所以前來先了解情況。”
“啥?你幹這個?”對方明顯吃了一驚。
撇開外表暫且不說,哪怕正常人都可能覺得吃力的工作,在眼前這樣一位似乎並不強壯的人身上就更讓人懷疑。
“我不是直接來做這工作的,但是職責大概類似。
主要是管理廢舊物品的歸整之類。”
“兄弟呐,可別硬撐,若實在幹不來最好跟領導說明白,這份差事真不是鬧著玩的。
不是看不起你,以你現在的情況…”
對方沒再說下去,意思已然明了。
“大哥,有人願意收我便已是萬幸,豈敢挑三揀四。
安排下來的任務,我都會盡力而為的。”
聽罷此話,那組長也不好再囉嗦,隻提醒幾句要注意腳下安全,便加入卸車隊伍中繼續忙碌起來。
片刻之後活計完畢,衝秦大山打了聲招唿便拉著車隊走了。
隨後,秦大山裝作認真觀察四周模樣坐下,隨即啟動自身特殊技能。
開始悄然收納這些廢棄物資。
挑選亦需技巧,顯眼大件絕不能動以免引起注意。
主要搜集細碎如鐵屑、鐵渣等物,這類材料往往夾雜不少稀有金屬成分,可謂意外收獲。
不過一會兒,特殊能力容納空間已被填充至近五分之一,按體積換算怕已有過噸重物。
稍作休息之後,起身再次遊走各處角落探尋其餘資源需求。
諸如橡膠製品、塑料件以及木材原料都屬範圍。
可惜前兩樣頗為棘手一時難以找到合用規格;至於後者經過仔細分辨最終才覓得些許適宜品相帶迴滿意而歸朝著廠區食堂方向而去。
畢竟快到用餐時間,作為現持有糧票的一員,在工廠裏就餐無疑更為便捷且節省麻煩,甚至打包帶走還可解決晚飯問題。
拄著雙拐邁步進入食堂的一幕讓很多人駐足觀望。
他們雖常見肢體障礙人士卻從未見過有人在廠內食肆如此模樣現身。
“能開始打飯了嗎?”
“還早呢,起碼得半小時才行。
你是誰?咋到咱們這兒吃飯來了?”
負責配餐崗位的是陳芳姑娘。
第一反應認定可能是某位職工家眷模樣。
“我也是咱廠新員工,昨天才進廠
周海洋並不在意那個帶有職業特征、略顯侮辱性的稱唿。
他此刻也不追求什麽宏圖大業,更不在乎名譽得失,反而覺得越是被忽視越對自己有利。
他的目標是融入人群,最好讓人完全察覺不到他的存在。
不過,周海洋也不是刻意討好別人尋求樂趣的類型,他隻安安靜靜地坐在分飯窗口旁邊,等待開餐時刻到來。
林宇的新飯盒由周海洋製作完成,意外的是,在軋鋼廠這種地方還真能找到不少好材料。
那些堆積如山的鐵屑裏,居然還藏著不鏽鋼部件。
周海洋直接為自己做了一個不鏽鋼飯盒,為了維持低調作風,外麵特意塗了一層軍綠色漆。
這個飯盒樣式很現代化,呈現圓柱形結構分為三層,並且設計了方便攜帶的手提部分。
“哎喲,海洋啊,你這個飯盒還真是不小呢,裝五個饅頭都沒問題!”張芳一邊給他打飯菜一邊用略帶玩笑意味地說道。
周海洋對她的調侃全無迴應,隻要沒觸碰到自己底線就任由她說去吧。
如此態度卻讓張芳感到像是擊在軟棉花上的拳頭,特別憋屈。
但她並非輕易服軟之人更何況身為副廠長情婦的她怎會是個簡單角色。
張芳心中揣測這周海洋要麽是軟弱至極一敲即碎;要麽就是內心極其強硬任外界風雨都無法撼動,但一旦爆發定讓人膽戰心寒。
這類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往往無人願意招惹 。
...
最終,周海洋還是決定不在食堂吃飯,因為他難以承受周圍投來的目光 —— 或好奇或驚訝,不管是善意還是惡意,這些關注讓他渾身不適。
隨便啃了個饅頭後便匆匆收起飯盒準備迴家。
他拄著拐杖行走的模樣加上那誇張大小的容器晃蕩而過時,引得正在用餐的人哄笑起來。
盡管大多數笑聲並沒有惡意,純粹是因為這一幕畫麵本身就充滿喜感,可也有少部分人在幸災樂禍。
像吳石頭以及陳大強這樣的人盡管彼此對立但從成長經曆看總有某些相似之處,他們喜歡拿人開玩笑並且一直以這樣的關係互相挑釁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