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諸臣走出酒肆,天子心中同樣萬分感慨。


    今日當街懲治官員,又在百姓麵前一番豪言壯語,不出明日消息就會傳遍京師。


    於京師民心,顯然會形成一種凝聚。


    會給人一種感覺,那就是百姓的小事,在皇帝麵前都是大事。


    告別酒肆掌櫃,崇禎查看了正陽大街皇店,接著又去了崇文門附近的一處。


    兩家皇店賬本都很清晰,並按要求增設了糧米、布匹售賣。


    包括工部新出的秤杆、尺子等平常之物,已經不再局限於奢侈品。


    按照天子構想,未來皇店要麵向百貨,類似於後世超市,全麵走向大眾。


    那些賬本名目,將是第一次納稅的依據,皇店將按營業額的百分之五,向戶部繳稅。


    迴到皇宮,今日街上發生的事兒,自然傳達給了坤寧宮。


    明天的華夏日報又將多出一則消息。


    經廠還將新印的兩本數學教材送來,崇禎看後表示無異議。


    這些都是自己寫的,可用於官地孩童數學啟蒙。


    忙吩咐將刊印的幾百本打包,明日送到西苑官地去。


    這一夜,崇禎去了田秀英寢宮。


    美人自然開心,渣男把一些情緒,化為某種勇猛的溫柔,讓田貴妃如同迴到情竇初開。


    ......


    次日一大早,京師熱鬧非凡。


    報童口中吼出一個個大新聞,給本就車水馬龍的京師,又增添一份光彩。


    華夏日報自發行以來,爆出的雷一個接著一個,才刊印十多期,銷量直線增長。


    當百姓們終於看清勳貴褲頭下的光腚時,不禁為當今天子捏了把汗。


    搞半天皇帝身邊,不是庸臣奸臣就是貪得無厭的蛀蟲,大明怎會不衰敗?


    勳貴享福兩百多年還不夠,貪汙霸占也就算了,還要去勾結商人賣國。


    萬幸陛下明察秋毫,要不然大明何去何從?


    而河南傳來捷報,皇帝昨日又當街街鞭打順天府尹,這些消息太驚人。


    讓他們奔走相告,仿佛看到了大明曙光。


    在京師喧囂中,崇禎帶著王承恩方正化及百餘錦衣衛,著便裝離城而去。


    ......


    剛跨過官地拗口,遠遠望見田間到處都被深耕細鏟。


    上次見的那些荒蕪,早已不複存在。


    播種的春小麥已冒出嫩芽,有了一抹田間綠色。


    遠處幾群人有的揮舞著鋤頭,有的搬運泥土,看樣子是在修繕水渠。


    幾個身著官服的人,在一旁監督指導。


    “走,過去看看。”


    崇禎策馬,沿著土路衝向下方田野。


    遠處注意到了這邊人馬,停下勞作觀望,離得越來越近,有些莊戶開始驚唿:


    “是皇上,是皇上來了!”


    “籲......”


    崇禎勒住韁繩,一錦衣衛趕緊上前牽住馬匹,莊戶們興高采烈圍了過來:


    “草民拜見陛下!”


    上次天子親臨過,不少人都認識他,全都山唿萬歲。


    “平身!”


    “謝陛下!”


    遠處幾個官員也快步走來,身穿三品官服那人,想必就是宋應星。


    “臣宋應星拜見陛下!”


    “愛卿免禮!”


    見宋應星神采奕奕,身上沾了不少泥土,對於這種務實派皇帝自然喜歡。


    忙快速下馬,往前扶起宋應星。


    “愛卿辛苦!”


    “為君父分憂,乃臣之本分!”


    “哈哈哈,愛卿來京十餘日,朕公務繁忙未予召見,今日一見,朕心甚慰也。”


    “臣惶恐,多謝陛下!”


    宋應星一直都很納悶,自己就是個舉人,沒事兒就喜歡搗鼓雜學。


    親自耕過地,製作過一些工科物件,對於聖賢書而言,更熱衷於格物。


    兩年前老家衙門出現空缺,去了縣學當教諭(教育局局長)。


    結果一紙禦令就調他入京,被授予工部侍郎銜,當上科學院副院。


    從不入流到官居三品,可謂一步登天。


    自己如何進入皇帝法眼,時至今日仍在誠惶誠恐之中,生怕辜負聖恩。


    於是他到官地後,幾天下來就走了個遍。


    還按方正化所說劃了一千畝試驗地,近日又召集莊戶興修水利。


    “宋愛卿,你覺得此處官地如何?”


    “迴稟陛下,此處土地平整緊鄰永寧河,中間還有溪流,實乃寶地也。”


    “除此之外呢?”


    宋應星頓了頓,說道:


    “臣自到此地,便感覺莊戶與眾不同。”


    “有何不同?”


    “莊戶雖衣不蔽體者甚多,然人人臉上精氣神頗佳。


    據臣了解,原住民家家都有餘糧,說是陛下禦賜。


    禦馬監組織工匠,幫著新來者搭建茅屋,讓其有了棲身之所,又是發糧食又是給土地,官地各處其樂融融。


    現翻出之土地,基本已將小麥下地搶播,預計未來不會耽擱多少收成。”


    “嗯,往後還要愛卿多費心,你要將官地給朕搞成大明典範!”


    “臣定不負陛下重托!”


    “甚好,甚好!”


    說完望向莊戶,崇禎高聲道:


    “朕的子民們,朕來看你們了!”


    幾百莊戶喜氣洋洋,興奮之色無以言表。


    “鄉親們,朕上次所說之事,官地管事可曾全部落實?大家領到補償糧米沒有?”


    “陛下,值房補了草民五百餘斤。”


    “陛下,草民多交的都給了,草民得了三百斤糧,還有2兩三錢銀子。”


    “陛下,草民全家給您叩頭了!”


    “......”


    眾人七嘴八舌,有的還老淚縱橫,莊戶們全都情緒高漲。


    “陛下,自退還糧食起,草民一家每天都可以吃上一頓飽飯,農忙時日還開了三餐!”


    “哦,是吳老丈,老丈身子骨可好?”


    “好著呢,陛下就是草民全家大救星啊,大明有陛下,就是鄉親們的福氣!”


    吳老漢恭維地說道,看得出他發自肺腑。


    崇禎上前捧著他的雙手,也沒管吳老漢手上髒兮兮。


    “朕對鄉親們說過,不但要讓大家吃飽飯,還要穿好穿暖!


    往後你們一定要好生幫襯宋大人,把官地建成美好家園!”


    “一定一定......”


    莊戶們沒有之乎者也,善良淳樸的話語,聽起來最為親切。


    “陛下,草民又搭了三間茅屋,全家都住得開了,陛下要不要去草民家中看看?”


    “嗯,你家離得近,朕這就去!”


    “好啊好啊!”


    吳老漢高興得像個孩子,忙上前帶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163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俠並收藏重生大明1635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