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漢的家寬敞了不少。


    盡管老屋仍然破敗,不過到處都收拾得非常幹淨。


    新搭的三間茅屋比老房子要大,也不再那麽低矮。


    “陛下,老漢原本說搭好房子就給孫子尋門親事,結果那小子死活要去當兵。


    說是要上陣殺敵,迴報陛下大恩,草民也就隨他去了。”


    “哦?去何處當兵?”


    “前些日子親戚帶話,那小子已經去了禁衛軍。”


    “朕記得他不是隻有十五歲嗎,招兵的咋把他給招了?”


    說完望向方正化。


    “稟...稟皇爺,奴婢知曉此事,那少年原本不達標,後來掏出皇爺墨寶。


    手下人不敢怠慢,便請示奴婢,奴婢就同意了。”


    方正化有些怯懦,聖上規定過新兵必須年滿十六歲,生怕被責怪。


    崇禎微愣,想起當初賜名時確實留有墨寶,轉而大笑:


    “這小子挺機靈嘛,鍛煉鍛煉也好。”


    “是啊陛下,老吳家不缺勞力,就讓他去精忠報國,老漢還盼望他建功立業呢!”


    “嗯,吳老丈深明大義!”


    “多謝陛下!”


    從吳老漢家出來,浩浩蕩蕩的人流來到村莊中部。


    這地方就是原來的社學,隻是早已荒廢,如今修繕完畢,旁邊還在搭建更寬的新校舍。


    崇禎很高興,大多孩子雖穿得破破爛爛,不過精神麵貌很好,早已沒了第一次來時所見的呆滯。


    方正化小聲稟報,官地原有社學已全部恢複。


    如今按人丁匹配,每一至兩個村莊設置一處學堂。


    皇帝很滿意,這迴帶了新教材,官地將成為開展新學的搖籃。


    看過學堂,又到周邊農田巡視一番,官地麵貌了然於心。


    讓大夥兒都散了,別耽誤農事,莊戶們才依依不舍離去。


    接著又去往官地最裏端的火藥廠,叮囑崔安務必確保安全。


    完事兒後來到官地值房,叫上宋應星,對這個大明能人,很想和他好好聊聊。


    想著帶來了的啟蒙教材,忙讓人取出一套拿給宋應星。


    “宋愛卿,不知你是否見過大食數字?”


    宋應星微愣,連忙道:


    “稟陛下,臣曾經接觸過。”


    “那太好了,你認為大食數字如何?”


    “陛下,大食數字通俗簡單,便於快速計算書寫。”


    “愛卿所言極是,朕這兩本書便是以大食數字為藍本,作了些加減運用之術。


    隻要教學得當,孩童學起來並不困難,朕要交個差事予愛卿。”


    “請陛下訓示!”


    “愛卿當過教諭,懂得教授之法,此兩本數學書分為上下冊,可教學孩童一年。


    故朕要你盡快熟悉此書,把官地所有教書先生先教會,實時監督引導,此乃格物之基礎學科!”


    “臣遵旨!”


    “朕打算未來要將大明往科學格物引領,單靠寫文章,大明如何長久發展!”


    “臣......”


    宋應星心中大喜。


    若是那樣就太好了,他知道格物的益處,可惜曆代王朝均不重視,不禁激動萬分。


    “朕把天下所有格物之學稱為科學,這也是設立科學院之初衷,愛卿的大作,也該早日讓其問世!”


    “陛下怎知臣在寫作?”


    宋應星滿臉驚異。


    皇帝被問住,他看過史書當然知道,可宋應星哪曉得他是穿越者啊,隨口道:


    “愛卿擅長格物,想必會有所著作,朕就是猜的。”


    宋應星非常感動:


    “稟陛下,臣確有相應手稿,包攬天下諸多農、工及冶煉之術。


    現已完書近八成,臣一定加緊編寫!”


    曆史上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的確還要兩年才能問世。


    可惜那本書誕生於亂世,後來還被蟎清焚毀。


    直到民國期間,有華夏學者在日本發現此書,才知道明代竟然有如此經典的百科全書。


    崇禎之所以話隨口出,便是想到了這些,如今可不能再埋沒華夏精髓。


    “宋愛卿,你可廣尋誌同道合之人,既可分擔你官地事務,同時也能早日出書,若有難處直接找方正化!”


    “微臣謹記!”


    “方大伴,你記住了嗎?”


    “奴婢遵旨!”


    說完,方正化朝宋應星作揖。


    “對了,朕提醒你,書籍盡量使用白話文,不必全部寫完才印製。


    愛卿可以先出一兩冊,如此豈不更早惠及大明。”


    “臣遵旨!”


    宋應星大感認同,以前總想著完了再印製,現在邊寫邊出版完全可行。


    “屆時愛卿的大作,朕要收購版權!”


    “陛下,臣愚鈍,何為版權?”


    “哦,這個嘛......”


    崇禎想到啥便說啥,完全沒意識到時代差距,忙接著道:


    “所謂版權,就是出書者應有之權利,比如未經本人同意,不得擅自印刷不得轉賣等等。


    收購版權便是買斷,由購買者自行處理。”


    “哦......這......”


    宋應星似懂非懂。


    崇禎清楚,封建時代根本沒有版權概念,對於出書一般人也玩不起。


    不像二十一世紀,隨便找台電腦隨便寫段文字,再發表到網絡,即可獲取流量變現。


    古時候寫書很費時間,印刷又是相當大一筆費用,著書純屬愛好與宣泄,或者說乃一種精神上的寄托。


    “朕出銀子向愛卿購買,再印製成冊向整個大明推廣!”


    “陛下,臣可將書籍獻給陛下,臣不敢收銀子,也未曾想過要出書換銀,臣......”


    崇禎心中暗笑,看來古人對出書真的很純粹。


    “愛卿著書耗費精力,此書必將給大明帶來巨大變化,朕豈可忽視格物之人心血!”


    “臣...臣...”


    “愛卿休要多說,對了,此書是否已取書名?”


    “臣尚未完稿,故暫未起名。”


    崇禎假裝沉思,幾息後說道:


    “愛卿之書包含天下農工器物,乃開啟民智之精華,朕看就叫天工開物吧。”


    “天工開物?甚妙啊,臣多謝陛下賜名!”


    宋應星很興奮,書名非常貼切內容,又是皇帝欽賜。


    他簡直太幸福了,能幫助天下百姓,就是他最大的心願。


    而此刻崇禎心裏卻是嗬嗬嗬,是小弟我剽竊了你的書名而已。


    老兄莫怪,小弟還要用它來賣錢呢。


    那些秀才舉人,尤其江南的大多腰纏萬貫,未來科舉中加入格物,到時候那本書爾等愛買不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1635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中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中俠並收藏重生大明1635最新章節